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
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业绩评价体系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公司的业绩表现。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为了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制定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业绩评价体系是企业内部管理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和激励,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对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教育和改进,提高工作水平。
一、业绩评价体系的定义业绩评价体系是企业进行员工工作质量的定量和定性、绩效评价程序的方法和体系。
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将企业目标、计划、行动与绩效经过透明可视化的表述方法,在企业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体系所涵盖的方面很广,包括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组织结构的建设、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个人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的设定、实际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等。
业绩评价体系的实施,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业绩评价体系的构成业绩评价体系可分为目标和绩效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目标是企业内部管理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而绩效是评价目标的实现情况的总和。
目标的具体内容必须是明确的、可量化的、可计量的。
例如:1.销售目标:销售额或余额、市场份额等。
2.财务目标:利润、增长率等。
3.管理目标:质量、效率、效益等。
4.行为目标:行为标准是否合规等。
5.人力资源目标:人员竞争力,员工绩效等。
以上目标的实现与团队和个人都是有关系的。
在达成这些目标时,还必须进行一系列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形成战略计划:包括制定企业目标、设计实施计划。
2.安排和分配资源:包括资金、人力、设备和工具等。
3.绩效监测:监测员工的工作表现,以确保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体系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衡量绩效。
因此,绩效评估是评估员工表现的一种方法。
评估员工的绩效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作成果:基于员工的工作成果、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1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管理方式的重要性。
在实际运作中,对于企业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而绩效评价就是企业评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绩效评价,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情况,明确自己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此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绩效评价是指以量化的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和管理。
常规的绩效评价是采用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估。
这个体系包括各种指标、标准和方法,根据这个体系,对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般来说,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经济效益、质量水平、创新能力和成本效益。
绩效评价不仅包括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评估,更包括了企业的非财务情况评估。
绩效评价体系在不同的企业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生产企业中。
生产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生产企业中,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计划、生产、销售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在计划阶段,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确定企业的生产目标和销售目标。
在生产阶段中,绩效评价系统可以用于监控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以确保生产的高效和准确性。
销售阶段中,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确定销售渠道和销售数据。
在管理阶段,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等。
除了生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还广泛应用于服务企业。
服务企业的核心是提供服务,并以此获得经济效益。
在服务企业中,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服务质量的管理、提升员工的士气和绩效管理等。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客户投诉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估服务质量;通过员工的人员流失率、薪酬水平等指标来评估员工绩效;通过客户投资收益率、资产负债比例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管理效果。
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管理非常有益。
首先,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激励和激励员工,使他们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工作。
其次,评价体系可以用于鼓励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
最后,评价体系可以用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少浪费和成本。
XX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XX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研究引言:绩效考评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促进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本文旨在对XX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绩效考评体系优势:1.1目标明确:XX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明确了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业绩要求,使得员工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方向性和执行力。
1.2激励机制:XX公司通过绩效考评体系,将员工的绩效与奖励挂钩,激励员工的努力和表现,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1.3分级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将员工的绩效按照等级进行分类评估,使得员工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2.存在的问题:2.1考核指标不够全面:目前的绩效考评体系主要关注员工的业绩,忽视了其他重要指标,如员工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导致员工在这些方面缺乏发展空间。
2.2评价过于倾向主观因素:绩效考评体系中存在主管的主观评价,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个人主观看法的影响,不够客观公正,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和争议。
2.3反馈和改进缺乏及时性:目前的绩效考评体系中,反馈和改进的机制不够完善,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往往要等到一年后才得到反馈,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
3.改进建议:3.1完善评估指标: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员工的绩效,可以通过添加培训情况、工作质量、团队协作等指标,来综合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全面发展。
3.2引入多方评价: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可以引入360度评价、同事互评等方式,综合各方的意见和观点,减少主管主观评价的偏差,帮助员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3.3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在绩效考评体系中增设中期评价,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及时指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建立绩效改进计划,并监测员工在计划执行上的进展情况。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 引 言
2 1 八 项 基 本 指 标 及 计 算 公 式 .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净 利 润/ 均 净 资 产 ; 平
EVA= N0PAT — W ACCX全 要 素 生 产 过 程 的 结 果 进 行 反 映 , E 侧 重 于财 务 战 略 , 视 了 对 战 略 过 程 进 行 评 价 以 获 取 和 保 忽
4 2 业 绩 评 价 指 标 设计 应 结 合 企 业 自身 情 况 .
4 Z 1 结 合 企 业 的 经 营 战 略 ..
摘 要 : 统 的 重短 期 、 过 去 的 经 营 业 绩 评 价 方 法 已不 能适 应 新 时 期 企 业 战略 经 营 管 理 的要 求 。改 革 传 统 的 企 业 绩 传 重 效评 价 体 系 , 立 与 经 营 环 境 相 适 应 的企 业 业 绩 评 价 体 系势 在 必 行 , 过 分 析 传 统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的 不 足 , 构 建 适 合 我 国 建 通 在
企 业 的 经 营 业 绩 评 价 体 系方 面进 行 了初 步 探 讨 。 关 键 词 : 绩 评 价 ; 标 体 系 ; 财 务 指 标 业 指 非
中图分类号 :2 F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0 1—0 60 1 7. 18 2 1 ) 80 4 —1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No 1 2 1 . 8, 0 0
M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 e n ut n I r
21 0 0年 第 1 8期
企 业 业 绩评 价 体 系研 究
郭 军
( 南财经政 法大学成功 学院, 南 郑 州 410) 河 河 5 2 0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李保胜中原石油勘探局第三社区管理中心【摘要】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与企业管理实践紧密相关的一个课题,也一直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而建立一套富有挑战性和操作性的现代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好地为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服务,是当今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企企业经营业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各项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企业的成果。
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其实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通过收集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
其基本功能是通过科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为出资人选择经营者提供依据,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以及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一、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历史回顾和现状改革开放前主要是以实物产量作为业绩评价指标。
由于当时我国的生产体系尚处于创立、完型时期,对产业规模、产业数量的扩张有一个内在的要求,导致当时靠大量的资源投入来满足这种扩张,加之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势必带来对业绩的考核注重实物产量,忽视了对价值和成本的考核。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放权让利的改革,逐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而转向注重产值、利润等价值指标的考核。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产业规模、产业数量已大体趋于稳定和完型,这时对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是质量,即要求以经济增长质量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贡献率。
因此,我国的经济工作重心也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业绩评价要求淡化产值指标,强调效益指标。
从1992年国家计委等提出的6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到2002年财政部五部委在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基础上颁布实施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在短短的十年中,我国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共经历了五次变革,进一步规范了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已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体系,也为企业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历程和主要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本文将重点探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
通过对不同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将试图找出最适合当前企业发展需要的评价模型和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实现全面、科学的业绩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企业实践案例,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本文将总结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克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为企业实现科学、有效的业绩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指导。
财务学理论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核心基础。
财务学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中,财务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如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
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企业的绩效评价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以如何合理地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重点。
经济降温、市场萎缩,企业利润下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评价自己的经营业绩、迅速准确的作出判断,成为企业和其所有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财务指标比如利润、营业额、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难以通畅的展示企业经济效益。
而EVA经济附加价值则弥补了这个缺失。
EVA不仅能够有效衡量企业的表面利益,还能考虑资本成本对企业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经营的成果。
因此,本研究拟基于EVA来研究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将从 EVA概念、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等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1) 对EVA的概念和本质进行分析,探究其衍生出来的概念,以及EVA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从成本分析的角度,开展企业EVA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具体包括:资本成本计算方法、资本量的量化、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准确估值、经营效益计算及亏损情况处理等方面。
(3) 分析EVA应用的适当性,剖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应用问题。
同时,通过对比传统的指标方法,将EVA与其他指标(如ROE、ROI)进行比较,并且尝试了解EVA与其它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之间的相似性。
三、研究方法及难点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以及综合研究法。
通过资料查询。
了解EVA的发展历程,探究EVA在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将EVA方法与传统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检验EVA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同时针对企业实施EVA的难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研究所面临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对一些EVA评价指标的量化分析以及应用局限性的讨论。
四、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本研究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是否可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答案。
基于EVA的科大讯飞业绩评价研究
基于EVA的科大讯飞业绩评价研究基于EVA的科大讯飞业绩评价研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业绩评价十分重要,它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而“经济增加价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作为一种先进的业绩评价指标,自1990年提出以来,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以科大讯飞作为研究对象,基于EVA指标,对科大讯飞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EVA的概念与计算方法EVA是一种权责清晰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用于衡量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
它通过计算企业净资本收益率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衡量企业的盈利水平。
EVA的计算方法如下:EVA = 净利润 - (资本总额×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其中,资本总额指的是企业总的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和负债的权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是企业在权益资本、债务资本以及税后资本成本的比例下所需支付的总的成本率。
二、科大讯飞EVA评价结果分析根据科大讯飞近五年的财务数据,我们计算了其对应的EVA,并进行了分析。
1. EVA变动趋势首先,我们观察到科大讯飞的EVA值在过去五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科大讯飞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EVA与利润的比较与传统的利润指标相比,EVA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比较科大讯飞的净利润和EVA值,我们发现EVA能够从更高的角度评估企业盈利水平,并排除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3. EVA分析的局限性然而,EVA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指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在计算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如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其次,EVA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因为它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短期能力。
三、科大讯飞EVA提升策略探讨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大讯飞的EVA值,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 1. 提高盈利能力科大讯飞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销售额和净利润,从而增加EVA值。
某股份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研究报告
某股份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研究报告某股份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绩效考评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绩效考评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潜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绩效考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某股份公司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绩效考评体系。
但是,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经营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大。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本研究对某股份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1.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本研究分析了公司目前的绩效考评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首先,应该针对不同职位和部门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并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其次,应该建立明确的考核年度,每个员工在其所在部门的考核标准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实际表现给予相应的绩效评定和奖励。
另外,应该采取公开公正的评定方法,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2.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方面,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应该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最接近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工作量和效率进行考核和评定。
其次,应该采用业绩和市场开发等量化指标,同时也要关注员工的岗位相关技能和工作态度。
最后,应该将考核指标与员工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相匹配,为员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让员工在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3.绩效考评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奖励机制是企业绩效考核的核心。
对于某股份公司来说,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对企业的贡献。
其次,应该分析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需要,设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奖励模式。
最后,如果员工表现优秀,则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加薪、晋升等。
三、结论通过对某股份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企业要注重员工培训和提高,发掘优异员工的潜力,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赢。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二)公司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SWOT战略环境分析
2、公司战略地图
3、公司业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三)公司EVA综合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应用
1、财务维度指标
2、客户维度指标
3、内部运营维度指标
4、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存在的问题:
单纯的以平衡计分卡理论来评价企业业绩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航空企业是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但是在之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步骤、预期目的
(一)研究内容及提纲
研究内容:
本文选择EVA综合平衡计分卡为研究方法,以航空公司为案例,分析研究航空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第二章为理论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内容加以总结概述:EVA概述、平衡计分卡概述、EVA综合平衡计分卡概述,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奠定了研究方向,第三章为航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首先对航空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指出航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分析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章为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方法在公司中的应用,主要说明了EVA综合平衡计分卡在公司的运用和实现,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后得出权重,并检查,最终得出该绩效评价体系在企业中的运用和研究。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五阶段,查缺不漏,提高论文质量,仔细修改,注重细节。2022/02-2022/03
第六阶段,论文最终定稿,准备答辩。2022/03-2022/04
(二)开题参考文献
[1]陈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以A公司为例[D].南京大学 ,20160521.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如何评判企业管理与经营业绩,如何有效激励和灼束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所有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然而,激励性经营者报酬制度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一个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 业绩评价;有效性;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如何评判企业管理与经营业绩,如何有效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所有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然而,激励性经营者报酬制度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一个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主要采用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财务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指标体系上偏重财务指标,不能反映企业业绩的全貌:在理论层次上,缺乏成熟理论体系支撑,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侧重事后定量分析;在考核者主体上不够明确,主要侧重国家管理者角度,业绩评价的结果难以获得经营者的认可.随着业绩评价目标导向的演变,人们对价值评价和平衡评价的认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优劣等诸多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但如何建立有效、可行的业绩评价体系,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规范我国企业运作仍需深入研究。
一、企业业绩评价模式分析1.财务模式财务模式是以企业经营成果的评价为导向,它所使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从会计报表中直接获取数据或根据其中的数据计算的有关财务比率。
其财务指标主要有:利润指标、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现金流量以及财务比率.采用财务模式评价,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层的经营成效,并且严格遵循会计准则,执行统一的规范获取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的人为调整,其财务指标在企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企业业绩评价研究【摘要】企业业绩评价是对企业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运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从企业业绩评价的概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企业业绩评价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和产业竞争的影响。
通过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企业制定更科学的经营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注重定量分析和模型建立,为企业业绩评价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企业业绩评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业绩评价研究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业绩评价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对自身业绩的评价来查漏补缺,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
企业业绩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和长期发展。
企业业绩评价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评价企业的业绩状况来监督和约束企业管理者,促使其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绩效。
企业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企业业绩评价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企业业绩评价的概念、指标体系、方法、现有研究进展以及影响因素,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评价指导。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运营、提高效益,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旨在找到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情况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升。
一、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绩效评价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只有通过评估,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绩效评价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促进团队合作,使企业的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二、现有绩效评价方法的回顾目前,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指标法、经济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
财务指标法是最传统的评价方法之一,它注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可以对企业的财务表现进行评估。
然而,财务指标法忽略了企业其他方面的绩效,如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创新能力等。
经济指标法相对于财务指标法更为全面,它考虑了企业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除了财务数据,经济指标法还包括企业的销售额、利润率、市场份额等指标。
这种方法更加综合,能够从更多角度评价企业的绩效。
然而,经济指标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缺乏对非经济因素的考虑。
综合指标法是一种综合考虑财务、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评价方法。
它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如质量管理、员工满意度、创新能力等,形成一个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这种方法更加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全面绩效。
但是,综合指标法的建立和实施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三、新兴的绩效评价方法随着科技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价中。
基于数据的绩效评价方法是其中的一种。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构建出一个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绩效的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主观偏见,提供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然而,基于数据的评价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质量不高、数据难以获取等。
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共3篇
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1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企业绩效评价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对企业的各项关键业绩进行分析、衡量和比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掌握优势和劣势,优化管理,提高效益。
本文将介绍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一)传统方法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资产收益率等。
这种评价方法简单、直接,容易衡量和比较。
然而,它忽视了许多非财务因素,如员工福利、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等,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绩效状况。
此外,财务指标常常被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作弊和调整,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绩效管理方法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绩效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这种方法把绩效评价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通过设定目标、制定方案、培训教育、激励考核等手段,来促进员工绩效的提高。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了各种因素,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全面升级。
缺点在于,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全员参与和长期管理,成本高。
(三)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评价模式。
它综合了传统方法和绩效管理方法的优点,以多元化的维度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
一般包括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方面。
这种方法考虑了贵重客户和亏损客户、企业制度和流程的协调配合、员工能力和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绩效贡献。
它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优点在于评价维度更全面,缺点在于评估方法不够标准化和可比较,需要不断改进。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一)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绩效评价也开始向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等技术对绩效数据进行归类、汇总和分析,可以大大减轻人工工作量,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速度,有利于管理决策和优化。
(二)环境化企业绩效评价不再只是关注企业内部的绩效表现,还关注企业的环境表现。
企业要逐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
企业业绩评价实验报告
企业业绩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1.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稳定性。
2. 利润表分析:通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
3. 现金流量表分析:通过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判断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资产负债状况: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符合正常范围,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
2. 盈利能力: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稳定,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3. 盈利质量: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质量较好。
4. 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稳定,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
5. 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为正,表明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实验结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该企业的业绩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投资者可以考虑将资金投入该企业,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企业的业绩。
这对我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通过实验还加强了我对财务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了我的数据分析技能。
六、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 陈六,赵七,宋八. 企业业绩评价与分析[M]. 人民出版社,2015.3. 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 财务分析与评价[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基于EVA的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EVA的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基于EVA的视角,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从EVA的理论基础出发,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EVA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设计方案。
随后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来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最终,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论,并探讨了研究启示和展望。
本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EVA、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理论基础、现状分析、设计、实证研究、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业绩评价一直备受关注。
但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局限性,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创造能力。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基于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的视角来评价国有企业的业绩。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EVA的视角,构建适合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绩效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力求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的视角,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有效地激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研究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基于EVA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型,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还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企业业绩评价的创新研究
企业业绩评价的创新研究【摘要】基于目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现状,分析目前体系的不足,对195家中小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不同的业绩得分,最后提出完善建议。
文章通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业绩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指标体系业绩评价一个公司的发展好坏需要对业绩进行评判,因此企业业绩评价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
企业业绩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总产值、净收入、销售总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等。
选择标准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1 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1.1 国外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根据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过程,国外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可概括如下:(1)杜邦公司提出的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系统。
(2)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提出的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市场价值、经济收益、调整通货膨胀后的业绩等8项指标。
(3)斯滕思特咨询公司于1991年提出的EV A绩效评价系统。
EV A是在现行利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资本成本,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财务指标,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的增加价值。
(4)1990年林奇和克罗斯(Lunch和Cross)提出了一个把企业的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
在业绩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向企业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
(5)平衡记分卡。
由Kaplan和Norton提出的平衡记分卡包括四个维度: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创新和学习。
财务方面用来反映企业组织如何满足股东的需要;顾客方面用来反映企业组织如何满足客户的需要;内部业务方面用来反映企业组织是否较好地完成了其核心工作;创新和学习方面用来反映企业改进与创新的能力。
(6)Devemport以公司社会绩效模型和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框架为基础,从企业伦理行为、利益相关者责任、环境责任三个方面,按照“公司、公民身份”的要求,对公司绩效进行了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建立业绩评价系统应考虑的因素王化成刘俊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北京 100872)【摘要】基于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先后产生了三种业绩评价模式,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
中国企业在建立各自的业绩评价系统时,要考虑的因素有: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全面预算管理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业绩评价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平衡模式引言企业管理的发展史是社会环境变迁的产物与社会发展的见证。
尽管企业管理的实践日新月异,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业绩评价以来,业绩评价就再也没有逃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
伴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围绕着业绩评价目标导向的演变,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优劣的讨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等诸多问题,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那么,在走向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如何梳理和继承百年来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在19世纪的一百年里,美国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和商业的管理者根据各自行业的经营特点先后建立了相应的业绩评价指标用于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
由于产品和业务较为单一,这些企业使用了一些较为简单的产出指标,如每码成本、每吨公里成本、每吨铁轨所耗焦炭成本、销售毛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企业产品品种及其耗用资源种类的增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通过工作效率研究为每一产品建立了原材料、人工消耗的数量标准。
此后,工程师与会计师一道又将数量标准扩展成为每小时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等价格标准,进而建立了产品的标准成本。
随着成本会计、差异分析、激励制度的运用,成本类评价指标更加完善,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19世纪中叶,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外部融资数额日益扩大,企业信用评价也随之产生。
20世纪初,多元化经营和分权化管理为业绩评价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机会。
早在1903年,杜邦火药公司就开始执行“投资报酬率”法来评价公司业绩,“显∗本文是王化成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70072035)。
本文的研究也得到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和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项目的的资助♣作者简介:王化成(1963—),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俊勇(1970—),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然这是第一次使用这种重要的手段”1。
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Donaldson Brown)将投资报酬率法发展成为一个评价各个部门业绩的手段。
布朗建立了杜邦公式,即投资报酬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并发明了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杜邦系统图”。
根据杜邦公式和杜邦系统图,投资报酬率指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应的预测和控制方法被建立起来用以规划和协调各个分部的经营活动。
1923年,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小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提出的分权管理就是利用了布朗的理论。
杜邦分析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奠定了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的统治地位。
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指标有投资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和利润等财务指标。
会计数据易于获取,可比性强也使业绩评价更具可操作性。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来自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和各种规范越来越多,这些要求使企业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编制对外财务报告上。
鉴于信息收集、处理及编报的高成本,使得企业向外部利益集团报告的信息用于指导企业的内部经营,而忽视了用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建设。
因此,业绩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二战之后,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
为了应对这些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营销、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等职能得到了平衡的发展。
显然,仅仅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了市场占用率、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评价指标。
由于各个职能独立行事,协调性较差,所以,针对不同职能建立的业绩评价指标之间还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1965年,斯坦利E.西肖尔(Stanley E.Seashore)在《密执安商务评论》7月刊上发表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对衡量企业各种目标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并将各种评价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从而使原先处于混乱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了逻辑和秩序。
这篇论文发表之后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西肖尔将衡量组织经营效能的各种评价指标组织进一个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的思路虽然是正确的,但他为各类指标安排的位置却未必适当。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开始注意到必须将营销、生产、研发、财务、人力资源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从整体上来加以考虑,而不再将它们割裂开来。
因而,孤立地从某一方面研究业绩评价是毫无意义的(Rolland Munro,1996)。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
财务指标的短期性使员工的日常行动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脱节。
单纯地以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非财务指标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Atkinson,1998、Kald and Nilsson,2000)。
在20世纪80年代末,对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的研究迅速升温。
1986年,阿尔弗雷德・拉帕波特(Alfred Rappaport)在《创造股东价值》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从股东价值角度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即:股东价值=公司价值-债务。
该书问世后,极大地促进了基于股东价值角度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发展。
以致于拉帕波特在1998年该书的第二版中感慨道:“股东价值逐渐转变1[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206页。
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全球化标准。
”1991年,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 A)指标。
1997年,杰弗里(Jeffery)等人提出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fined Economic Value Added,REV A)指标,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增加值指标。
1990年马克奈尔、林奇和克罗斯(McNair、Lynch 和Cross)提出了业绩金字塔模型。
该模型从战略管理角度给出了业绩指标体系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了战略目标和业绩指标之间的互动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反复运动的层级结构。
但是该方法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业绩评价系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较少采用。
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在平衡计分卡中给出了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以后的论文中给出了可操作性的实施步骤,使平衡计分卡成为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从财务模式到平衡模式业绩评价就是按照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比照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
一个有效地业绩评价系统是由下列因素有机组成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2。
任何模式都代表具体的、客观的、实在的事物,业绩评价模式也不例外。
但是,模式也有其抽象的一面,即它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所有组成部分的集合,而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事物的一定属性和特定组成部分,而忽略了事物的其他属性和组成部分。
本文以评价指标为划分标准,将业绩评价系统划分为三种模式,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并以每种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为例进行了讨论。
㈠财务模式财务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的生产管理阶段,当时巨大的市场空间使规模经济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企业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由于不断地通过外部融资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庞大的投资使企业最为关心并评价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
根据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企业通常划分了三种典型的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这种划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公司的总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责任中心的子目标。
这些子目标常常直接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或根据财务报表计算的财务指标来表示,如成本、利润、投资报酬率等,并且与总目标共同构成一个具有量化关系的逻辑分析体系。
这些子目标一旦被分解后,公司总部常给予各子部门充分的自由以保证各部门目标的实现,进而保证公司的总目标实现。
这个过程通常以年度预算的形式来实现。
以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为例,我们来对财务模式进行分析。
投资中心最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ROI)和剩余收益(RI)。
在计算投资报酬率时,分子为损益表中的净利润,分母为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或资本占用额(长期负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1991,第800页。
债+自有资金)。
剩余收益等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
其中,资本成本通常以高于借入资金成本的水平来制定,因为企业的资本总额由成本较低的借入资金和成本较高的自有资金组成。
但利用这种方式制定的资金成本无法反映出各个部门的风险高低。
尽管利用剩余收益指标可以保证各部门的目标与企业整体的目标保持一致,但现实中更多的企业还是愿意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
这主要是因为投资报酬率指标不但易于理解,而且利于与同行及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许多企业在制定战略计划和年度预算时采用财务数据,并将激励制度与会计利润联系起来。
财务模式中所使用的业绩指标主要是从会计报表中直接获取数据或根据其中的数据计算的有关财务比率。
这些数据的获取严格遵循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的人为调整,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但是,由于会计准则从谨慎的角度反映了外部利益相关者要求,并且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是一种保守的评价模式,所以财务模式无法从战略角度反映企业决策的要求,即无法反映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另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某个部门的财务指标被修改之后,会造成企业整体目标分解的逻辑性、系统性丧失。
因而,在现实中,除了预算中的财务指标外,还需要一些非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得失成败。
同时,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资决策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㈡价值模式财务指标虽具有可操作性的优点,但也存在被操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