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学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1 物流在前,商流在后:赊销先发货后付款分期付款
2 商流在前,物流在后:预购款到发货的结算方式
2)物流的概念:
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是有形物品从产出源点到最终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从职能上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流五个职能。
3)物流环节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
一般说来,物流过程包括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
1 运输运输是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2 保管保管即商品的储藏管理。
3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阶段为保存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
4 包装包装是指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
5 装卸装卸是指发生在运输、保管、包装前后的物流取放活动,是物流各个作业环节连成一体的接口。
6 配送配送几乎包括物流的全部职能,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形式。
7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产生于企业和行业内外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各个环节的重要无形资源。
4)物流经济学的概念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目标而对物流行为进行优化的学科。
5)物流经济学的内容
1 物流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分析
2 物流产品的生产决策分析
3 物流成本分析
4 时间效益分析
5 空间效益分析
6 规模效益分析
7 创新效益分析
8 物流宏观效果分析
6)物流成本分析理论
1 物流黑大陆说
“黑大陆”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黑大陆”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论,是战略分析的结论;带有很强的哲学的抽象性,这一学说对于研究这一领域起到了启迪和动员作用。
2 物流冰山说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
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物流便是一坐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
3 第三利润源泉
第三利润源泉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1970年提出的。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
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这就是第二利润。
当销售达到了一定极限时,同时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
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效益悖反说(★)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
效益背反说有许多有力的实证予以支持,例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皆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
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简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造成了大量损失,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显然,包装活动的效益是
以其他的损失为代价的,我国流通领域每年因包装不善出现的上百亿的商品损失,就是这种效益背反的实证。
5 成本中心说
成本中心说的含义,是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生产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搞合理化、现代化,也不是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
所以,成本中心说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描述。
6 服务中心说
7 战略说
7)物流需求的含义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多方面。
8)物流需求的特征1 派生性2 广泛性3 多样性4 不平衡性5 空间特定性和时间特定性6
层次性7 化解性8 弹性小
9)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 市场环境3 物流供给水平4 空间经济布局5 技术因素6 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7 物流价格
10)物流供给的含义
物流供给是与物流需求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在一定价格下,企业愿意提供产品的数量。
从微观经济主体看,物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向市场提供的能力或资源,也就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物流供给的实质就是物流服务的提供
11)物流供给的特征1 个性化2 无形性3 完整性4 供给弹性小5 短缺性
12)影响物流供给的因素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 物流服务价格3 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4 物
流需求5 制度和政策6 自然环境与工农业布局
13)市场秩序是由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组成
市场机制:1供求机制 2竞争机制3风险机制4 价格机制5出入市场机制
市场规则:1价值规律 2法律制度3交易规则4 政府调控
14)均衡市场
均衡市场又称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物流市场上买卖双方力量相对比相当,处于均衡的状态。
这是一种比较完善和理想的市场状态,供需大体平衡,价格相对稳定,市场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15)物流价格
物流价格是物流劳务的价格,它是商品销售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价格决定多种因素。
物流价格是指物流企业对特定的业务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价格
16)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E d=(△Q/Q)/(△P/P)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7)物流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供给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供给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E s=(△Q/Q)/(△P/P)
E s>1表示供给量富有弹性;E s =1表示供给单一弹性;E s<1表示供给缺乏弹性。
18)物流市场供求均衡与价格
19)边际产量(MP)
边际产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20)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水平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那么增加的要素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量后,再增加该要素的投入,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逐渐减少。
21)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这一特征表明,和可变投入劳动相比,不变投入资本太多,因而增加劳动量是有利的,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有理性的厂商通常不会把可变投入的使用量限制在这一阶段内。
第二阶段:总产量继续以递减的幅度增加,一直达到最大值。
相应地,边际产量继续递减,直至等于零。
平均产量在最大值处与边际产量相等并转而递减。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第三阶段:总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值。
这一特征表明和不变投入资本相比,可变投入劳动太多,也不经济,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的,厂商也不愿意增加劳动投入量在第三阶段经营,因为这时只要减少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虽然理性厂商也不会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
22)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等产量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有无数多条等产量线。
(3)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曲线通常凹向原点。
23)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需减少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之比。
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24) 规模收益的含义
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的影响。
假定 L 单位的劳力和 K单位的资本结合可以生产 Q单位产品,即 L K→Q。
规模收益问题要探讨的是:如果 L和 K都增加 a倍,产量 Q将发生的变化。
假定 aL aK→bQ,那么,根据 b的值的大小,可以把规模收益分为三种类型: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
(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26)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
(1)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1 工人专业化 2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3 降低成本 4 提高生产效率 5 交易的规模经济
(2)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当企业达到最优规模后,再扩大生产,就采取建立若干个规模基本相同的工厂的方法
(3)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管理因素
27) 物流包装成本的控制
1选择包装材料时,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在设计包装形态时要有区别
3发展包装机械化,降低包装费用
4实现包装规格的标准化
5组织散装运输,降低包装费用
6包装物的回收和旧包装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