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5070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3.png)
走进京剧教案教案标题:走进京剧教案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3.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学习基本的京剧表演技巧;3.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京剧的理解和接受程度;2.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京剧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2. 京剧服饰和道具;3. 录制或邀请京剧表演者进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京剧,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京剧的初步了解和印象。
二、了解京剧的历史与特点(15分钟)1. 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2. 分享京剧的特点,如唱腔、表演形式和戏曲角色等。
三、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30分钟)1. 分组进行基本的身体训练,包括站姿、走位和手势等;2. 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的唱腔和音调,进行简单的声乐训练;3. 分角色进行小组表演,让学生体验京剧表演的过程。
四、观看京剧表演(15分钟)1. 播放精选的京剧片段,让学生欣赏京剧的精彩表演;2. 分析表演中的技巧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京剧的理解和感受;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京剧技巧运用到其他文化艺术活动中。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或邀请专业表演者来校进行指导;2. 设计京剧创作活动,让学生进行编剧、舞台设计等创作工作;3. 开展京剧角色扮演比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对京剧的接受程度,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2.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表演技巧;3. 进一步挖掘京剧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df6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a.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
教案主题:走近京剧
教案目标:
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资源:
1. 《走近京剧》的视频或音频材料;
2. 京剧表演的录像或录音;
3. 京剧服饰、道具等相关文化实物。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用京剧的音乐或视频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背景知识(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京剧的地位、剧目、表演形式等。
第三步:基本动作与造型(2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基本动作和造型,如扇子、拐子、坐步、挑脚等,学生跟随模仿。
第四步:角色扮演(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京剧角色,分别表演一段经典的京剧台词或乐段。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表演指导和技巧。
第五步:作品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京剧的录像或录音,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以及表演中所
体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可以分组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
教学延伸:
1. 借助相关文化实物,向学生展示京剧的服饰、道具等,深化学生对京剧文化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豫剧、越剧等。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2b0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8.png)
走进京剧教案第一篇:走进京剧教案走进京剧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一段戏曲片段,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京剧)。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一段京剧。
3、播放投影,引出课题:《走近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
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京剧行当的划分和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的形成: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
后来,徽班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努力,把徽调、汉调衍化为京调,逐步形成现在的京剧。
2、京剧行当的划分: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而划分的人物类型。
京剧形成后,吸收了昆曲、汉调的分行,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
虽然称作“五大行”,但因为扮演中年男子的“末”行,早已归入“生”行之中了,所以实际现今已成为“生、旦、净、丑”四行。
京剧行当的划分,是随着京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1)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生行: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的,称为“生”。
“生”,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京剧行当以“生”为首。
“生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小生,就是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人物,如《长坂坡》中的赵云。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走进京剧》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9c37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8.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京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京剧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播方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京剧唱段学唱和动作模仿。这个操作将演示京剧的基本表演原理。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京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时,有些观点过于片面。这说明他们对京剧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入更多京剧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现实案例,帮助学生全面、多角度地认识京剧艺术。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普遍反映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也提出了许多疑问。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确保他们对知识点有全面、准确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提升音乐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学唱经典京剧唱段,使学生感受京剧唱腔的独特韵味,提高音乐审美水平;增强文化自信,深入了解我国传统京剧艺术,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角色扮演和动作体验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与同伴协作完成表演任务;提高表现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京剧表演的基本动作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提升舞台表现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新教材要求。
-角色扮演:学生可能在角色扮演时紧张、忘词,教师应提前准备相关素材,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练习,互相鼓励、协作,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走进京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电视剧或电影时,有没有注意过京剧元素的应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走近京剧》的教案
![《走近京剧》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c1e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5.png)
《走近京剧》的教案教案:走近京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2.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艺术特点。
3.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
2.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京剧基本动作和唱腔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对于京剧表演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京剧音乐和视频资源。
2.京剧服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你们最喜欢的京剧剧目是什么?为什么?2.了解京剧(20分钟)a.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四大宗师”的传统,以及现代京剧的发展。
b.介绍京剧的表演艺术特点,如唱、念、做、打的结合,以及脸谱和服饰的意义。
3.学习京剧基本动作(30分钟)a.示范和讲解京剧的基本动作,如站立、跌倒、扭转身体等。
b.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练习基本动作。
4.学习京剧唱腔(3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
b.老师教授一段京剧唱腔的歌词和发音,让学生跟着唱。
c.学生分组进行小练习,互相演唱一段京剧唱腔。
5.观看京剧表演(20分钟)a.老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
b.学生观看京剧表演,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艺术特点。
c.讨论学生对于京剧表演的理解和感受。
6.表演京剧小片段(30分钟)a.学生自由选择一段京剧剧目,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b.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七、拓展练习:1.学生可以选择深入研究一个京剧剧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表演。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京剧起源和发展的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京剧进行深入学习和表演。
九、课后作业:1.回家观看一段京剧表演,写下你的观感和感受。
2.自选一段京剧唱腔进行练习,下节课准备进行展示。
教案结束。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高年级小学生及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和能力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一等奖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2875c2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2.png)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一等奖《《走进京剧》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走进京剧》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生:京剧。
2、师:对了。
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
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b5156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a.png)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走进京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2、欣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分配,了解其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2、模仿戏曲的唱腔和动作。
3、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学生聆听《京调》进教室二、聆听四首戏曲片段。
聆听四个戏曲片段,豫剧、京剧、越剧、黄梅戏,并进行辨别。
试试看,你还能说出多少剧种?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京剧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
三、走进京剧1、京剧的起源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
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
“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2、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常用“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3、京剧的四大行当:生: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唱工花脸做工花脸丑:小花脸4、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脸谱?请你将自己知道的脸谱知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汇报,同时加进有关脸谱的课件内容。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是塑造、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在京剧中有其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我们继续看看还有哪些京剧名词。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19f393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1.png)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京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表演能力。
3.通过视听、实践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引入:在课前展示一些京剧小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猜测出这是什么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内容:介绍京剧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和表演技巧。
(1)历史和文化背景
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和剧目,以及京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特点和表演技巧
介绍京剧的唱腔和配乐、化妆和服装以及舞台表演等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的独特之处。
同时,通过分组演练,让学生学习京剧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3、反思与讨论:让学生谈谈学习京剧后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视、音响等。
2、教学用具:书籍、图片、视频、化妆品、服装等。
3、分组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练习。
四、教学评价
1、考察学生对京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考察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评价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观点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视听、实践和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但是,本次课程的实践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用具的支持,
以及更好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京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5189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走进京剧》教案《走进京剧》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戏曲名段,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有创造性的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等特点。
3、在欣赏、模拟、表演、等活动中,广泛积累戏曲知识,提高自身鉴赏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感受并了解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传统戏曲综合化、虚拟性、程式化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世界三大古老戏曲文化2、我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3、戏曲的表现内容(1)表现内容:①神话故事;②历史故事;③民间传说(2)练习测试:请说出所列剧目相应的表现内容师:我国的戏曲种类众多,约有360多种。
今天我们要感受的就是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被誉为“国粹”的——京剧。
二、新授课1、京剧的产生2、京剧四大行当行当:根据戏曲角色的年龄、性别、性格等划为不同的人物形象。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3、京剧的四大表现形式(1)唱:歌唱。
京剧的唱腔多为皮黄腔。
①欣赏经典唱段《苏三起解》②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腔、二黄腔(2)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念”或“念白”。
①欣赏京剧《审潘洪》片断②实践参与:学生学念京剧《报灯名》选段(3)做:动作和表情的表演。
①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②实践参与:学习几个简单的京剧艺术身段(4)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
4、京剧的场面(1)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伴奏乐器分为文场、武场。
(2)师生互动:合作完成一段锣鼓经。
三、对比与作业1、欣赏《贵妃醉酒》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思考:①剧中人物属于哪个行当?②剧中的场面属于文场,还是武场?③剧中采用了哪些表现形式?2、归纳传统京剧的特点①综合性②虚拟性欣赏京剧《昭君出塞》片断③程式化欣赏京剧《白蛇传》片断3、观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典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思考: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相比有了怎样的发展?四、总结传统戏曲以程式化的音乐、唱腔、念白、动作、人物造型,以及高度象征性和虚拟性的舞美展现中国特有的古风雅韵,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
走进京剧教案初中
![走进京剧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4257be4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走进京剧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3. 通过欣赏和模仿,提高学生对京剧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和表演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京剧音乐、视频、图片、脸谱、服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京剧音乐,让学生猜测剧种。
2. 介绍京剧的历史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2. 展示各个行当的图片和服饰,让学生辨别。
3. 讲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4. 播放京剧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京剧的表演过程。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各组展示表演成果,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最佳表演奖。
四、艺术欣赏(15分钟)1. 欣赏经典京剧选段,如《玉堂春》、《沙家浜》等。
2. 分析京剧的艺术魅力,如唱腔、表演、剧情等。
3.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京剧的感受,分享欣赏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2. 学生谈收获,提出问题和建议。
3. 教师总结,强调京剧作为国粹的地位和传承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开展京剧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发挥创造力。
3. 成立京剧兴趣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京剧表演和传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京剧的浓厚兴趣。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亲身体验了京剧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了解京剧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了解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797bde2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2.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了解京剧一、活动目标1.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认识京剧的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
2.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认识京剧的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
难点: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1.课件:京剧图片、视频2.京剧服饰、道具3.京剧音乐四、活动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感受京剧的韵味。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你们听说过京剧吗?2.基本环节(1)了解京剧的起源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京剧的起源,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历史背景。
(2)认识京剧行当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个行当的特点。
(3)认识京剧角色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京剧中的各种角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角色的特点。
(4)认识京剧服饰教师展示京剧服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服饰的特点。
(5)认识京剧道具教师展示京剧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道具的特点。
(6)互动环节:模仿京剧表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
3.拓展环节(1)欣赏京剧经典曲目教师播放京剧经典曲目,让幼儿欣赏并感受京剧的魅力。
(2)制作京剧面具教师指导幼儿制作京剧面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京剧,共同欣赏京剧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京剧主题,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3.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京剧表演区,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京剧表演。
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互动、实践等方式,了解了京剧的基本知识。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京剧的行当、角色、服饰、道具等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加强。
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3c5f7a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8.png)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教案名称:走进京剧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探讨京剧的音乐表演和舞台表演形式。
3.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4.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
2. 学习和演唱京剧的基本唱腔。
3. 学习和模仿京剧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教学准备:1. 京剧音乐和舞台表演的录像或音频资料。
2. 京剧的音乐曲谱和唱词。
3. 京剧舞台表演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能够发声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京剧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简单介绍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步骤二: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一段京剧的音乐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听取音乐的演奏和唱腔。
随后,让学生发表对京剧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步骤三:唱腔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唱腔,如腔调、音域和音乐节奏等。
然后,分发京剧的曲谱和唱词给学生,教授一段简单的唱腔。
让学生模仿和跟唱。
步骤四:舞台表演(15分钟)通过播放京剧舞台表演的录像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京剧的舞台表演形式。
讲解舞台和表演的布景、服装和动作手法。
鼓励学生模仿京剧的动作和表情。
步骤五:小组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根据学到的唱腔和舞台表演技巧,进行小组演练。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京剧剧目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
步骤六:表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表演。
步骤七: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再次强调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真实的京剧演出,并进行感受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与京剧的舞台表演和唱腔比赛,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组织学生学习和演唱其他传统戏曲的唱腔。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a5f6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b.png)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一、活动背景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京剧文化,我们开展了“走进京剧”主题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角色等。
2.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京剧唱腔和动作,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京剧脸谱、京剧服装、道具等。
2. 教学音频:京剧唱段、乐器演奏等。
3. 教学视频:京剧表演片段。
4.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京剧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京剧的魅力。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角色等基本知识。
3. 京剧脸谱认知:教师展示京剧脸谱,让幼儿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
4. 京剧动作学习:教师教授简单的京剧动作,如生、旦、净、末、丑的基本动作。
5. 京剧唱腔学习:教师教授简单的京剧唱腔,让幼儿体验京剧演唱的乐趣。
6.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京剧表演,展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对幼儿进行评价。
2. 幼儿互评:让幼儿互相评价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彼此成长。
3. 家长反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对京剧产生兴趣。
通过本次“走进京剧”主题活动,我们希望幼儿能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教师在活动中也要不断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学习。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京剧的信息,如京剧的发展历程、著名演员等。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亲子京剧表演,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京剧的魅力。
3. 参观京剧表演:组织幼儿观看京剧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现场氛围。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走进京剧》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走进京剧》及教学反思(含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05c5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d.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走进京剧》及教学反思(含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走进京剧》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走进京剧》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
2.学会装饰京剧脸谱。
3.尝试用京剧的形式来演唱,加深对京剧的认识。
活动准备:1.京剧《龟兔赛跑》录音带一份。
2.各种没有装饰的京剧脸谱、人手一只小盆子(当锣用)、人手一只筷子。
3.图片:京剧脸谱。
活动过程:一.欣赏京剧唱段《龟兔赛跑》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师一边唱京剧《龟兔赛跑》一边出场。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段曲子,它与我们平时听的曲子一样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幼:不一样,它叫京剧……师:京剧与我们平时听的曲子有什么不一样?幼:它有敲锣的、它有隆个里格隆咚,隆个里格隆……小结: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剧,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京剧,就连外国人也很喜欢二.结合图片,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主要特征。
师:你在什么地方听过或看过京剧?幼:我在电视机里看到过、我在收音机里听到过……师:你知道在京剧里它的脸谱是什么样子的吗?幼:五颜六色的。
教师打开实物投影仪再问:京剧脸谱除了颜色鲜艳外还有哪些特点?幼:眼睛很大、眉毛是竖着的……小结:脸谱的色彩对比强烈、五官夸张、左右脸是对称的。
三.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脸谱。
师:你们想不想装饰一张漂亮的脸谱?幼:想。
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空白脸谱。
1.提出要求如下:1)保持桌面的整洁。
2)装饰时注意颜色的对比、五官的夸张、左右脸的对比。
2.幼儿操作,装饰京剧脸谱。
教师巡回观察,并从旁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3.评价幼儿的作品。
对好的作品进行肯定。
四.让幼儿用京剧的形式来演唱。
师:现在让我们把装饰好的脸谱戴在脸上,一起来唱京剧好吗?幼;好。
师:唱京剧的时候还需要些什么?幼:锣鼓声。
教师让幼儿每人拿出桌下的盆子和筷子边敲锣边唱《龟兔赛跑》,并且模仿京剧中的人物动作。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7df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f.png)
走进京剧教案教案标题:走进京剧教案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动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京剧的经典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京剧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京剧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它的传统服饰、化妆和音乐。
2. 解释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以及每个行当的特点和角色。
3. 介绍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如唱腔、念白、动作和身段。
三、学习表演技巧(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模仿京剧角色的动作和姿势,引导他们感受京剧的独特韵味。
2. 老师示范京剧的基本动作,如行进、转身、打拳等,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京剧角色,展示他们学到的表演技巧。
四、观摩京剧表演(15分钟)1. 播放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形体动作,并与他们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京剧的感受和体会。
2. 提醒学生,京剧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京剧,可以参加相关的社团或活动。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小组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演水平。
2. 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和感受的书面反馈。
3. 学生对京剧表演视频的观察和分析。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或邀请京剧专家进行讲座。
2. 组织学生学习京剧的经典剧目,如《红楼梦》、《霸王别姬》等。
3. 组织学生进行京剧化妆和服装设计的实践活动。
注意事项:1. 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演能力。
3. 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以便于教学展示和学生欣赏。
2024年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2024年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4be62f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6.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走进京剧的世界,探索这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七章《艺术欣赏》中的第三节《京剧》,详细内容涉及京剧的基本知识、行当介绍、脸谱艺术、表演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脸谱、表演特点等,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京剧艺术的美。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京剧行当、脸谱的认识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表演视频、京剧脸谱、道具、图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表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脸谱、表演特点等。
(2)展示京剧脸谱,让学生认识不同行当的脸谱特点。
(3)讲解京剧表演的四大特点:唱、念、做、打。
3. 实践活动:(1)分组让学生制作简单的京剧脸谱,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体验京剧的表演特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进京剧2. 内容:(1)京剧基本知识(2)京剧行当与脸谱(3)京剧表演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绘制一个你喜欢的京剧脸谱,并简单介绍其行当特点。
2. 答案示例:绘制一个生行的脸谱,生行是京剧中的一种行当,以表演英俊、正直、勇猛的角色为主,脸谱颜色以红色、黑色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艺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细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京剧表演,了解更多京剧知识,培养对京剧的热爱。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京剧社团,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
幼儿园大班活动精品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精品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ab1d4d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a.png)
幼儿园大班活动精品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走进京剧的世界,教材选用《幼儿京剧启蒙》第四章《认识京剧》。
内容包括京剧的起源、行当介绍、脸谱艺术、表演特点等,详细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让孩子们体验京剧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 认识京剧的行当、脸谱,学会区分不同角色。
3. 通过实践,培养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行当、脸谱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京剧的基本知识、表演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演出视频、京剧脸谱、行当图片、表演道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让孩子们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的起源、行当、脸谱艺术、表演特点等,让孩子们对京剧有基本的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生旦净末丑为例,详细讲解各个行当的特点,展示不同脸谱的图案,让孩子们学会区分。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知识,给行当图片搭配正确的脸谱。
5. 实践体验(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京剧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体验京剧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 京剧行当与脸谱3. 京剧表演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京剧角色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答案示例:(1)角色:武松(2)脸谱:红色(3)特点:勇猛、正义、忠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让孩子们对京剧有了基本的了解,实践体验环节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课后可以鼓励孩子们观看京剧表演,了解更多京剧知识,将所学内容拓展到生活之中。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的行当、脸谱的分类及特点。
2. 实践体验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3.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f00b0f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e.png)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走进京剧的世界,教材选用《幼儿京剧启蒙》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围绕京剧的基本知识、脸谱艺术和简单唱段进行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行当、唱腔、服饰等。
2. 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京剧的唱腔、行当和脸谱艺术。
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京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脸谱、服饰、光盘、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唱段,让幼儿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引导他们关注京剧中的角色、服饰和脸谱。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京剧的起源、行当分类、唱腔特点等基本知识,结合图片展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脸谱艺术体验(10分钟)分组进行脸谱绘画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一段经典京剧唱段,讲解其中的角色和唱腔特点,让幼儿学会如何欣赏京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京剧中的动作和唱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京剧基本知识:行当、唱腔、服饰等。
2. 脸谱艺术: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特点。
3. 唱段欣赏:标注经典唱段的名称和角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京剧角色脸谱,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答案示例:孙悟空,红色脸谱,代表忠诚勇敢。
2. 作业题目:学唱一段京剧唱段,录制成视频。
答案示例:经典《苏三起解》唱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京剧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让他们亲身感受京剧的魅力。
(3)鼓励幼儿参加京剧兴趣班,深入学习京剧艺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设计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上,需要重点关注京剧的唱腔、行当和脸谱艺术。
幼儿园大班活动优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优质教案走进京剧](https://img.taocdn.com/s3/m/4be992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png)
幼儿园大班活动优质教案走进京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材《趣味京剧》的第四章《京剧角色我知道》和第六章《京剧表演我来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学习京剧表演中的基本动作和简单唱腔;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和表演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
2. 学会基本的京剧表演动作和简单唱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表演动作的掌握和唱腔的学唱。
教学重点:认识京剧的行当特点,体验京剧表演的基本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表演视频、京剧脸谱、戏服、道具等。
学具:幼儿用书《趣味京剧》、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戏服,表演一段京剧片段,吸引幼儿注意力。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说出京剧的特点。
2. 讲解京剧基础知识(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特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3. 学习京剧表演动作(10分钟)教师示范京剧表演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翻、亮相等。
组织幼儿模仿学习,并逐一指导纠正。
4. 学唱京剧唱腔(10分钟)教授幼儿简单的京剧唱腔,如《苏三起解》选段。
组织幼儿跟随教师学唱,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音准。
5. 创设京剧表演场景(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制作相应角色的脸谱和道具。
然后,组织幼儿进行京剧表演。
六、板书设计1.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2. 京剧表演动作:走、跑、跳、翻、亮相3. 京剧唱腔:《苏三起解》选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京剧角色脸谱,并学唱一首简单的京剧唱段。
答案:根据幼儿和家长的制作和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京剧元素,如脸谱、戏服等,用画笔记录下来。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6a365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e.png)
教案名称: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教案反思一、活动背景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京剧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设计了大班主题活动《走进京剧》。
本次活动以京剧为主题,通过观看京剧表演、学习京剧知识、动手制作京剧道具等形式,让幼儿全方位地感受京剧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等。
2. 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 学习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4. 动手制作京剧道具,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准备1. 京剧表演视频或现场表演2. 京剧道具(如脸谱、服饰等)3. 制作京剧道具的材料(如纸张、颜料等)4. 京剧音乐素材5. 教学PPT四、活动过程1. 观看京剧表演:让幼儿观看京剧表演视频或现场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表演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2. 学习京剧知识:通过教学PPT,向幼儿介绍京剧的起源、表演特点、角色分类等基本知识。
并结合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京剧道具和服饰。
3. 体验京剧表演:教师示范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引导幼儿跟随学习。
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亲身体验京剧表演的乐趣。
4. 制作京剧道具:向幼儿发放制作京剧道具的材料,教授制作方法。
让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京剧道具,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京剧表演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京剧道具,并进行表演。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自信心。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3. 活动中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如何避免?4. 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5. 本次活动对幼儿的影响有哪些?如何持续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制作的京剧道具展示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增进亲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京剧》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戏曲名段,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有创造性的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表演形式等特点。
3、在欣赏、模拟、表演、等活动中,广泛积累戏曲知识,提高自身鉴赏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并了解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传统戏曲综合化、虚拟性、程式化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1、世界三大古老戏曲文化
2、我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3、戏曲的表现内容
(1)表现内容:①神话故事;②历史故事;③民间传说
(2)练习测试:请说出所列剧目相应的表现内容
师:我国的戏曲种类众多,约有360多种。
今天我们要感受的就是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被誉为“国粹”的——京剧。
二、新授课
1、京剧的产生
2、京剧四大行当
行当:根据戏曲角色的年龄、性别、性格等划为不同的人物形象。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京剧的四大表现形式
(1)唱:歌唱。
京剧的唱腔多为皮黄腔。
①欣赏经典唱段《苏三起解》
②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腔、二黄腔
(2)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念”或“念白”。
①欣赏京剧《审潘洪》片断
②实践参与:学生学念京剧《报灯名》选段
(3)做:动作和表情的表演。
①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
②实践参与:学习几个简单的京剧艺术身段
(4)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
4、京剧的场面
(1)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伴奏乐器分为文场、武场。
(2)师生互动:合作完成一段锣鼓经。
三、对比与作业
1、欣赏《贵妃醉酒》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思考:①剧中人物属于哪个行当?②剧中的场面属于文场,还是武场?③剧中采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2、归纳传统京剧的特点
①综合性
②虚拟性
欣赏京剧《昭君出塞》片断
③程式化
欣赏京剧《白蛇传》片断
3、观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典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
思考: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相比有了怎样的发展?
四、总结
传统戏曲以程式化的音乐、唱腔、念白、动作、人物造型,以及高度象征性和虚拟性的舞美展现中国特有的古风雅韵,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绽放异彩。
而现代戏曲引入了交响乐和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加上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