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级《合并会计报表》精华篇
合并会计报表(00002)
业主权理论(所有者观)
▪ 基本理念:
➢ 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 企业会计报告的目的是使所有者了解其投入于
企业中财富的状况,即会计报告仅与所有者相 关。
▪ 对合并观念的影响:合并目的
➢ 合并会计信息是为母公司使用,而母公司会计 信息又是为其所有者提供。所以,合并会计报 表只需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要。
30
四、合并报表的种类:
(一)我国规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 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 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 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二)我国规定,(合并日或购买日以后的)合并财 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 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 表,附注。
29
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情况
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 范围按照破产程序被宣告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1.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 3.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
▪ 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 制的境外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被投资 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仍然由本公司决定,资金 调度受到限制并不妨碍本公司对其实施控制,应 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 确定控制关系与合并范围,应当强调实质重于 形式原则,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因素判断 (如被投资单位各个投资者的持股情况、相互 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潜在表决权等)。
➢ 潜在表决权:持有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公 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 (潜在表决权仅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控制的考虑因素, 不影响当期母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之间的分配比 例)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合并报表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合并报表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合并报表合并报表是集团公司中的母公司编制的报表,他将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汇总后,抵消关联交易部分,得出站在整个集团角度上的报表数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关于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合并报表,欢迎大家阅读!(一)对子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调整)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以前年度调整增加的成本或费用)××成本或费用(当年调整增加的成本或费用)××资产(挤算)贷:资本公积(购买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二)对母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挤算)贷:未分配利润——年初(以前年度权益法比成本法多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当年权益法比成本法多确认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增加的金额×持股比例)(三)合并报表抵销分录1、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借:实收资本(股本)(调整后的年末余额)资本公积(调整后的年末余额)其他综合收益(调整后的年末余额)盈余公积(调整后的年末余额)未分配利润——年末(调整后的年末余额)商誉(挤算)贷: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年末余额)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持股比例)2、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的抵消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持股比例)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润×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提取盈余公积对股东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挤算)例题1、甲公司2007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3000万元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3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3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盈余公积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除下列资产外,其他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用于管理部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公允价值700万元、剩余折旧年限20年、直线法折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00万元、公允价值550万元、剩余摊销年限10年、直线法摊销存货,账面价值200万元、公允价值220万元、2007年出售60%、2008年出售40%2007年7月1日乙公司分配利润400万元2007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资本公积增加15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
中级实务合并财务报表知识点
中级实务合并财务报表知识点摘要:一、中级实务合并财务报表概述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三、合并财务报表的披露四、合并财务报表的案例分析正文:在中级实务中,合并财务报表是一个重要知识点。
合并财务报表指的是将多个企业的财务信息整合在一起,以呈现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一、中级实务合并财务报表概述合并财务报表是为了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
通过合并财务报表,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指的是企业集团内部一家企业(以下简称“合并方”)收购另一家企业(以下简称“被合并方”),使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权益纳入合并方的财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方应以权益法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企业集团内两家或多家企业进行合并,形成一个新的企业实体。
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方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披露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充分披露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包括合并范围、合并方法、合并过程等。
此外,企业还应披露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报表项目、重大事项和会计政策变更等。
四、合并财务报表的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以下是一个简要案例。
假设一家企业集团由A公司和B公司组成,A公司持有B公司80%的股权。
A公司和B公司的财务报表如下:【案例】A公司财务报表(万元):资产:10000负债:6000所有者权益:4000净利润:2000B公司财务报表(万元):资产:8000负债:4000所有者权益:4000净利润:1000根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原则,A公司应以权益法对B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总结
合并会计报表总结合并会计报表的主线包括确定合并范围、调整、抵消、投资和受资关系、投资收益、净利润、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12个主要分录。
这些分录是固定的,但金额需要根据具体业务确定。
如果没有发生额的分录则不需要写。
一、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包括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全部子公司,其中包括直接拥有、间接拥有和直接加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子公司,以及协议、章程、董事会多数成员的任免和董事会多数表决权等半数以下表决权的子公司,还有当期可转换的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的子公司。
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包括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合营企业和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如联营企业。
二、调整分录包括对子公司进行分类,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子公司。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子公司,调整事项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按照母公司调整。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子公司,调整事项包括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按照母公司调整,以及对子公司的合并报表日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按照购买日的子公司的可辨认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可以按照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调整。
对于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只有一笔分录,即在子公司分红时,借应收股利(银行存款),贷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在贷方,金额为投资日至上年末止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乘以持股比例。
对于权益法的账务处理,需要三笔分录,每笔分录都有“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科目取决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的原因,包括子公司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对应的科目“投资收益”,以及子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对应的科目“应收股利”或银行存款。
本文介绍了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抵消分录,主要包括投资与受资的抵消、投资收益与净利润的抵消、债权与债务的抵消等三个方面。
其中,投资与受资的抵消分录包括借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和营业外收入。
第3章 合并会计报表[60页]
负债类各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各项目
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 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有关收入类各项目和有关所有者权益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投资方通涉入被投资方而承担或有权获得可变回报。
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权力与回报的关联。控制和第三项要素是投资方必须要有能力使 用权力来影响因涉入被投资方而获得的可变回报。
3
2020/10/23
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个别财务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将母公司、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在 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 数据进行加总,计算得出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 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合计金额
少数股东在子公司当年净收益中应享有的收益份额作为合并利润 表中的费用项目列示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对子公司的同一资产项目采用双 重计量,属于母公司权益部分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属于少数股东 权益部分仍按历史成本计量,商誉也不确认属于子公司少数股东 的部分
公司间未实现利润在顺销时要全额抵销而在逆销时应按母公司所 享有的权益比例抵销
合并日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合并方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包含 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双方 在当期所发生的交易,应当按照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原则进行抵 销。
例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生于2008年6月30日,合并方当日编 制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包括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实现的净利润及这一期间的现金流量
合并会计报表(PPT 26页)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报表抵销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合并时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 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合并时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未分配利润——年初
2、连续年度内部债权债务及其坏账准备项目的抵销
例:2006年度以前母子公司之间未有内部的应收款 项,2006年末母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为500万,2007 年有400万,2008年有100万,母公司坏账准备提取 率为1%。要求做2006-2008三年度的抵销分录。
万元提取盈余公六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利润表的反映增加子公司同一控制下将合并期初至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报表费用利润纳入合并报表处置子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将合并日至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报表不论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均把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报表第四节合并现金流量表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进行现金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抵销项目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相互投资产生的现金利润分配母子公司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相互销售商品所收支的现金子子公司之间相互销售商品所收支的现金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进行的现金债权债务结算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相互处置与购建固定和无形资产所收支的现金第五节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情况抵销分录的处理连续年度内部股权投资项目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股权投资项目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坏账准备项目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坏账准备项目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购进固定资产的抵销连续年度内部购进固定资产的抵销1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抵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报表抵销非全资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借
第十二章 合并会计报表
1、合并财务报表概念 2、合并资产负债表 3、合并利润表 3、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会计报表》课件2
将母公司账上的其他内部债权科目与子公司账上的其他内部债务科 目进行抵消。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消
01
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抵消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将母公 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所产生的未实 现内部销售损益进行抵消。
02
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 抵消
将母公司账上的“营业收入”科目与 子公司账上的“营业成本”科目进行 抵消,同时将母公司账上的“营业成 本”科目与子公司账上的“存货”科 目进行抵消。
《合并会计报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 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 •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 • 合并会计报表的抵消分录 • 合并会计报表的列报要求 • 合并会计报表的案例分析
01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合并会计报表的定义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 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 计报表。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母公司
拥有另一家公司一定比例以上股份,或通过 其他方式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能主 导该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子公司
被母公司控制的公司,通常通过股份或其他方式获 得控制权。
控制关系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关系是合并财务报表 的基础。
合并范围的确定
01
02
03
控制原则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 应基于控制原则,即母公 司应将其控制的子公司纳 入合并范围。
03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 延所得税负债抵消
根据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金额,相应 地增加或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 所得税负债。
中级会计职称合并财务报表笔记及全部内容分步讲解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第十九章财务报告一、1.合并财务报告以控制为基础,共同控制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已经删除了,所以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均不属于合并报表编制范围。
2.控制的认定标准:定量及定性定量:实际控制50%以上,直接拥有间接拥有和混合拥有,混合拥有计算方法是加法而不是乘法,简单例子:A企业拥有C企业35%股权,拥有B企业70%股权,B企业拥有C企业20%股权,那么A企业拥有C企业的表决权比例为:35%+20%=55%,不能是35%+20%*70%=48%定性:(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3.企业应该将全部子公司都纳入合并范围。
受到外汇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子公司也要纳入合并范围。
以下情况不纳入合并范围:(1)已经进行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3)不能控制的其他情形等。
3.财务报表的构成: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㈠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要调整投资日时资产公允与帐面价值的不同,并且要调折旧。
假设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S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
20×7年12月31日,P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 000万元①,拥有S公司80%的股份。
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举例说明:20×7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在20×7年1月1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25-1。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合并报表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合并报表在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合并报表无疑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它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理解合并报表的概念是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基础。
一、合并报表的范围首先,要明确合并报表的范围。
通常,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都应当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
这里的“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判断是否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表决权比例、潜在表决权、合同约定等。
例如,如果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一般认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该被投资单位,应当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但如果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如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被政府接管等,就不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二、合并报表的编制程序编制合并报表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母公司和子公司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如果不一致,子公司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同时,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
2、编制合并工作底稿这是编制合并报表的重要工具,用于汇总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数据,并进行调整和抵销。
3、编制调整分录包括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如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对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如将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核算。
4、编制抵销分录这是合并报表编制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抵销事项包括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等。
以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为例,如果母公司将存货销售给子公司,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确认了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但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这只是存货的内部转移,不应当确认收入和成本。
合并会计报表教学课件
案例五:外币报表折算的合并处理
总结词
外币报表折算的合并处理涉及到对母子公司以外币计量 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以统一货币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
详细描述
外币报表折算的合并处理需要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 规定,选择适当的折算汇率和方法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 。在折算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货币对汇率变动的敏感 性以及折算对合并报表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关注外汇 风险管理和外汇汇率变动的信息披露。
合并利润表
总结词
合并利润表是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报表,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和税 后利润。
详细描述
合并利润表将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各自的利润表进行合并,以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盈利 情况。它提供了关于企业集团收入、成本、费用和税后利润的全面信息,有助于投资者
了解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
合并现金流量表
案例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处理
• 总结词: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处理涉及到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进行 会计处理,包括权益法和成本法两种方法。
• 详细描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处理需要考虑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以及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 度等因素。权益法下,投资企业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和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 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和其它综合收益。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按照享有被投资企业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而不考虑被投资 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进行抵消,以反 映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03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步骤
统一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
统一会计政策
在编制合并报表前,母公司和子公司 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如有不一致 ,应进行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中》PPT课件
• 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 借:营业成本(毛利=收入-成本)
•
贷:存货 (毛利=收入-成本)
• 方法2:
• 或:借:营业收入(集团内销售方的销售收入)
•
贷:营业成本 (集团内销售方的销售成本)
•
存货(毛利)
19
3)内部交易的存货部分实现对外 销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 实现对外销售部分
• 借:营业收入
2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20
•
期末未分配利润
0
17
三)集团内部交易事项的抵销处理
• 1.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 1)内部交易的存货当期全部对外销售
(按内部转让价格) •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18
2)内部交易的存货全部未对外销 售
• 方法1:
• 按内部转让价格
•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21
• A——B,存货成本100,销售120,减值 后为110。准备10<20,全额抵消10
• 借: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10
•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 A——B,存货成本100,销售120,减值 后为90。准备30>20,按内部销售利润抵消
20
• 借: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20
• 贷:资产减值损失
• 投资收益:(账面净利润-评估增值 摊销)X母公司比例
• 少数股东损益:(账面净利润-评估 增值摊销)X少数股东比例
10
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与利润分 配相抵销
•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
•
少数股东收益(少数股东)
• 期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
(备考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合并报表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合并报表合并报表话说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考试最难的一门,那究竟难在哪里呢?本人以为难在难以理解。
难在教材比较枯燥无味。
倘若以理解知识的角度或者是考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资产,摆脱客观介绍的口气,那么知识点就不会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所以本连载希望能以考生的理解的角度说说教材中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先理解后记忆,学习变的更轻松。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解思路很多人觉得合并报表很难理解,说实话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但是想通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合并报表,顾名思义就是两张报表要合并成一张报表,为什么要合并?就是因为有内部交易,那么为什么叫内部交易呢?有人说是自己人之间的交易,话是没错,但是没有找到本质,本质就是内部交易不能确认损益,因为内部之间的瞎折腾根本不影响整体,所以合并报表的角度就是站在集团公司角度基础上的,把内部交易的影响要抵消。
那么本质上理解合并报表就应该从两种角度入手。
比方说有这么一家人,母亲送给儿子一个礼物,女儿看见了很喜欢,花钱把这个礼物买了过来,那么儿子有了钱,女儿有了礼物,回去告诉爸爸:我学会赚钱了,咱家有钱了,过两天就可以买车了。
这个时候爸爸肯定会揪着儿子的耳朵:真是傻儿子,钱刚给妹妹的你就抢来了,小小年纪就这么势利,去把钱还给每每,礼物也不许要回来。
儿子挨了骂不说,还没了礼物。
这就是两种角度的问题,儿子卖礼物就是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这个交易在爸妈看来,那就是儿子的礼物变成了女儿的礼物了,有收入吗?根本没有收入,所以要肯定要吧收入和成本全部冲减。
另外可能是礼物本来就值50元,卖给妹妹100元,妹妹就认为这个礼物就值100元,父母要告诉她这个东西不值,高出来的部分就是未实现内部损益。
父母下一步就要教育儿子了,想赚钱可以,要自己去努力,把东西100元卖给别人才是本事,净赚50元给家里,市场意识从娃娃抓起。
上面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合并报表要知道者两种角度,母子公司的个别报表的角度和集团公司角度。
《合并会计报表》课件
、减资缩股、股份转让等。
02 03
股权变动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股权变动会影响合并报表的编制,因为股权变动会导致母公司对子公司 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合并报表中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等项 目的计算。
股权变动的会计处理
在股权变动发生时,母公司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 理,如权益法或成本法,以反映股权变动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03
合并利润表
合并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直接编制法
汇总编制法
将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利润表按照相同 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合并,得出合并利 润表。
将母公司作为汇总主体,将子公司的 利润表数据纳入母公司利润表中,从 而得出合并利润表。
合并工作底稿法
通过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填列母公司和 子公司的个别利润表数据,经过调整 和抵消分录后得出合并利润表。
根据控制原则,确定纳入合并范围的 子公司,并收集相关财务报表。
调整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
根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比例,调 整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 负债项目。
编制抵消分录
对母子公司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内 部债权债务、存货等项目进行抵消处 理。
汇总合并工作底稿
将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 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进行汇总,得出 合并资产负债表。
目的
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集团的全面财务信 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集团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合并范围
子公司
合并范围应包括母公司所控制的子公 司,即母公司拥有过半数表决权资本 的被投资企业。
特殊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持股比例小于 半数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 等,应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 判断和处理。
合并会计报表精华篇
合并会计报表本章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章,几乎每年必出大题,大部分情况下为综合题,有时是计算分析题。
特别容易与长期投资等结合形成综合题。
重点、难点合并范围有质和量两个标准(1)量的标准:母公司拥有其50%以上(50%本身不行)的股权,可以是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加间接拥有;如A为母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21%的股权;A公司直接拥有C公司30%的股权。
则C公司应该列入合并范围:因为在决定C公司经营、财务政策的会议上,A公司直接拥有30%的表决权,而通过B公司又拥有21%的表决权(B公司派出的人必定服从A公司的意志),从而在会议上控制了51%的表决权。
(2)质的标准: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强调“控制”,有四种表现形式。
无论是量的标准还是质的标准,其实质都是“控制”。
只有“控制”才能将资产合并进来(因为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
正因为如此,对那些表面上是企业的子公司,但实际上没有控制权的企业,就不能合并进来(书中罗列的6种情况)。
如果合并进来,合并后的资产就夸大了,就会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1.关于合并报表的前期准备事项(1)统一报表时点:因为不同时点的报表不能汇总;(2)统一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包括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产生不同的信息。
在母子公司内会计政策应该一致,会计信息才有一致性,才是可汇总的和可理解的;(3)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因为只有采用权益法核算,才能顺利抵销有关项目;(4)外币报表折算:如果子公司报送的是外币报表,不折算成人民币报表是不能汇总的。
2.合并报表编制原则(1)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直接通过个别会计报表相加得出汇总数后,抵销重复因素,得到合并数;每年编制都是如此。
这一点,在理解连续编制时尤为重要。
(2)一体性原则: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必须将母子公司理解为一个整体,这样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内部销售收入的抵销就好理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会计报表》精华篇!合并会计报表本章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章,几乎每年必出大题,大部分情况下为综合题,有时是计算分析题。
特别容易与长期投资等结合形成综合题。
重点、难点合并范围有质和量两个标准(1)量的标准:母公司拥有其50% 以上(50% 本身不行)的股权,可以是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加间接拥有;如 A 为母公司,拥有 B 公司70% 的股权;B 公司拥有 C 公司21% 的股权;A 公司直接拥有 C 公司30% 的股权。
则 C 公司应该列入合并范围:因为在决定C公司经营、财务政策的会议上, A 公司直接拥有30% 的表决权,而通过B 公司又拥有21% 的表决权(B 公司派出的人必定服从 A 公司的意志),从而在会议上控制了51% 的表决权。
(2)质的标准: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强调“控制”,有四种表现形式。
无论是量的标准还是质的标准,其实质都是“控制”。
只有“控制”才能将资产合并进来(因为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
正因为如此,对那些表面上是企业的子公司,但实际上没有控制权的企业,就不能合并进来(书中罗列的 6 种情况)。
如果合并进来,合并后的资产就夸大了,就会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1.关于合并报表的前期准备事项(1)统一报表时点:因为不同时点的报表不能汇总;(2)统一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包括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产生不同的信息。
在母子公司内会计政策应该一致,会计信息才有一致性,才是可汇总的和可理解的;(3)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因为只有采用权益法核算,才能顺利抵销有关项目;(4)外币报表折算:如果子公司报送的是外币报表,不折算成人民币报表是不能汇总的。
2.合并报表编制原则(1)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直接通过个别会计报表相加得出汇总数后,抵销重复因素,得到合并数;每年编制都是如此。
这一点,在理解连续编制时尤为重要。
(2)一体性原则: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必须将母子公司理解为一个整体,这样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内部销售收入的抵销就好理解了。
这一原则是理解合并抵销分录的关键。
(3)重要性原则:合并报表并不是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具体经济业务过程,而是反映母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信息,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即使不抵销,也不会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特别强调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3.合并报表编制程序(1)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将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放到一个工作底稿中,可以互相平衡。
要注意三点:按照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再到资产负债表的顺序排列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年终编表时,就是按照这一顺序进行的;在子公司多于一个时,最好单列子公司汇总表,这样合并底稿清晰,有利于抵销;实际工作中用电子版自动平衡,工作效率高。
(2)计算出母子公司个别报表的汇总数。
(3)编制抵销分录,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将重要的重复因素都抵销。
(4)过入抵销分录,计算出合并数。
由此可见,汇总报表是个别报表的简单相加,而合并报表则是在汇总报表的基础上,抵销了重复性的因素而得到的,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5)将合并数抄到正表中去,就是合并报表。
4.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主要阐述了合并报表编制的一般原理,要求掌握8 笔抵销分录:(1)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相抵销(P686,例1)借:实收资本20000 *资本公积8000 *盈余公积1000 *未分配利润6000 *合并价差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000 **少数股东权益7000 ***做这笔分录的技巧是,按顺序做分录。
* 先将子公司的净资产(多个子公司即为汇总数)抵销;** 再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转平(注意:必须是合并范围的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是子公司的净资产与少数股权比例的乘积,一定要计算准确;**** 最后倒推出合并价差。
(2)将内部债权和内部债务相抵销(P688 例2)借:应付账款3000贷:应收账款3000借:坏账准备15贷:管理费用15 等内部债权债务在抵销时,借方是负债,贷方是债权,只有这样才能将虚增的内部债权债务抵销。
(3)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包括存货购销、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转让等,P690 例3,691 例4)如例3,2000 年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销售收入20000 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率17% ),成本14000 元,则母子公司的分录为:母:借:银行存款23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子:借:库存商品2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贷:银行存款23400合并抵销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4000存货6000在母子公司分别是两个会计主体时,必须各自反映自身的经济业务。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子公司为一个整体,根本不存在销售,只是将库存商品14000 元由母公司的仓库搬到子公司的仓库,其实质是:借:库存商品–子14000贷:库存商品—母14000所以,应将内部销售收入20000 ,内部销售成本14000 ,以及虚增的存货价值(即未实现的销售利润)6000 进行抵销。
至于其余的项目,如银行存款23400 的一增一减;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已在集团内相互抵销。
要注意:母子公司所做的分录,用的是会计科目;合并抵销所做的分录,用的是报表项目。
不能将抵销分录中的存货写成库存商品,因为存货是报表项目,而库存商品则是会计科目。
这个问题在以后做抵销分录时,一定要注意。
(4)盈余公积的抵销(恢复)(P693 例5)借:提取盈余公积800贷:盈余公积800这个抵销分录的意义是:盈余公积是根据国家的法定要求提取的,并不会因为编制合并报表而销失;但在上述第(1)笔抵销分录中,已将子公司的盈余公积抵销,因此,必须将被抵销的盈余公积再抵销,即予以恢复(相当于负负得正)。
本笔抵销的实质是恢复盈余公积,与其说是抵销不如说是恢复。
同样要注意,提取盈余公积不能写成“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因为抵销分录必须用报表项目,而不能用会计科目。
(5)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销(包括存货购销、固定资产交易、无形资产转让等,P702 例7,703 例8,705 例9)如例8,原理已在上述抵销分录(3)中说明。
其实本例的抵销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4000存货6000方法二: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贷:存货6000(20000*30% )方法二的思路是:将内部购入的存货20000 假设全部已销,则抵销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再计算出内部购入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6000,则抵销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贷:存货6000(20000*30% )因为存货虚增6000,应从贷方冲回;上笔抵销分录虚减了主营业务成本,应从借方增加。
在实际工作中方法二比方法一更简便,更实用,要多加注意。
(6)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抵销(P705 例10)借:坏账准备15贷:管理费用15很显然,既然因为内部债权债务抵销使内部的应收账款、内部的其他应收款消失了,其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然要抵销。
(7)内部利息收入和内部利息支出的抵销如果2000 年1 月1 日母公司发行100 元二年期债券,年利率10% ,全部为子公司购入,相关会计处理如下:母:发行时借:银行存款100贷:应付债券—面值100年末利息处理借:财务费用10 (假设用于生产经营)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0子:购入时借:长期债权投资—面值100贷:银行存款100年末利息处理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10贷:投资收益10合并抵销分录:借:应付债券110贷:长期债权投资110借:投资收益10贷:财务费用10在母子公司分别是两个会计主体时,必须各自反映自身的经济业务。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子公司为一个整体,根本不存在发行债券的业务,只是将银行存款100 从子公司转移到母公司,其实质是:借:银行存款–母100贷:银行存款–子100所以,应将由此业务所虚增的内部应付债券、内部长期债权投资;内部财务费用、内部投资收益相抵销。
(8)将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相抵销(P708 例11)借:投资收益6400少数股东收益1600年初未分配利润3000贷:提取盈余公积1000应付利润4000未分配利润6000对这笔抵销分录,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
假设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2000 年实现净利润100 元,则子公司对这100 元净利润进行了分配;而母公司通过权益法核算,也已经将子公司的净利润100 元,计入母公司的投资收益100 元,从而母公司的净利润增加100 元,又对这100 元净利润进行了分配。
从整个企业集团看,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00 元,分配了两次,所以应冲回子公司的利润分配。
另一方面,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00 元,是通过子公司的收入-费用得到的,在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的利润表的汇总数时,已经直接还原成了损益项目,反映在汇总数中了;而这100 元净利润,母公司通过权益法核算,也反映在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中,计入了母公司的净利润,所以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00 元,从整个企业集团看,也被计算了两次净利润,所以应冲回母公司投资收益。
这就是为什么要将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相抵销的原理。
二是抵销技巧。
这个抵销分录可以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表来完成。
借方反映的是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来源(即净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 其他转入= 可供分配利润);贷方反映的是利润分配的去向(即提取盈余公积、应付投资者利润和年末未分配利润;注意:年末未分配利润也必须理解为利润分配的一个去向)。
可供利润分配的来源必然等于利润分配的去向,因而借方的金额必然等于贷方的金额。
还要注意,如果存在少数股权,则子公司净利润要按照股权比例分解为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收益,反映在借方。
三是强调,抵销分录用的是报表项目。
如上述抵销分录贷方的应付利润,并不是会计科目“应付利润”,也不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项目(如应付股利),而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项目(相当于会计科目“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
5.过分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编制完抵销分录后,应将其过录到合并工作底稿中。
其中有几点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