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 D )。
A.人权问题
B.生存权
C.繁荣民族经济
D.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2.我国宗教问题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BCDE )。
A群众性B民族性C国际性D复杂性E长期性。
3.民族形成于( C )。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原始社会末期
D.共产主义社会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提出者是( D )。
A.毛泽东
B.鲁迅
C.李维汉
D.费孝通
5.经过民族识别先后识别出的少数民族共有( B )。
A.10 个
B.55 个
C.56 个
D.34个
6.我国宗教问题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群众性、民族性
B.国际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7.世界性的三大宗教是( ACD )
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8.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省级自治地方有( ABCD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9.氏族和部落是(D)
A.以人的心理特征划分的B.以地域特征划分的
C.以人们之间经济关系划分的D.以人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的
10.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含义主要是( ABD )
A.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要求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完全平等
C.反对任何民族享有特权
D.民族平等的实际内容是要消灭阶级
11.在我国使用南岛语系语言的民族是( B )
A.傣族
B.高山族 B.京族 D.水族
1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分为( C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13.我国少数民族仡佬族的正确读音是( B )
A.qi lao(汽老)
B.ge lao(哥老)
C.gu lao(古老)
D.ga lao(高老)
15.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00万的两个民族是(BD)。
A. 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壮族
16.下列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ACD )
A.回族
B.蒙古族
C.哈萨克族
D.维吾尔族
17.目前我国共建有自治州( A )。
A.30 个
B.56 个
C.155 个
D.120个
18.民族间发生的自然同化现象,归根到底是( A )。
A.各民族自由选择的结果
B.资本主义“文明输出”的结果
C.社会政治制度的先进与否决定的
D.社会生产方式先进与否决定的
19.我国少数民族使用最广泛的语系语言是( A )。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南亚语系
20.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具有( AB D )。
A.长期性
B.复杂性
C.综合性
D.国际性 E敏感性
二、填空题
我国少数民族仫佬族的正确读音(请用同音字注明)是 mu lao(木老)族。
民族识别是指对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氏族和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则是以社会生产力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我国民族问题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性。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人口在1亿以上的有 2 个。
民族识别是指民族成分和名称的辨别。
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并将在某个社会的某个时期自行消亡。
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
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民族自身因素,另一个是社会因素。
三、判断对错,错的改正。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错
改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我国疆域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消亡的时期。错
改正: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阶段,而不是民族消亡。
3.马克思主义历来欢迎民族间的任何同化现象。
4.民族是永恒的东西。
5.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利益完全一致的整体。
1.民族心理素质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2.凡是讲同一种语言的人们都必定是同一个民族。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4.马克思主义历来欢迎民族间的任何同化现象。
5.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宗教自由。
四、简答题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有哪些?
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实行区域自治。
4.如何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中国众多的民族,起于多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
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绢马互市、茶马互市和西汉王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