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

《归园田居》(其三)和《使至塞上》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四首》中的两首。这四首古诗分别为魏晋古诗和唐宋近体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两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对我国五言诗的发展脉络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认识,这两首诗在本册古代诗歌单元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其它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多诵读,感知内容大意,领会语言美。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揣摸诗中感情。

3、发挥联想、想像,体味意境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深刻理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诵读法并加以合作探究的方法去学习,另外教师适时点拨。依据:本课着重去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及其人生感悟,通过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可以适当提示,寓讨论、探究式教学法于一体以学生个体情感介入来体验陶渊明的思想。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关于学生

对于有一点文言基础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两首诗歌并不难,但要从诗人的经历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入手,从字里行间理解他们的理想志趣和人生追求就有

一定难度了;另外,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挑选某些诗句让学生作具体描述,说出事物特征却又是另一大难关。

四、关于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前三分钟演讲

第二步:学习《归园田居》

1、提出学习诗歌的要求。

2、提醒学生重点字词读音:荒秽荷锄道狭草木长愿无违

3、再读诗歌,注意节奏。

3、结合注释,读懂字面含义。

4、分析思想感情,重点解析“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

5、总结: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世人在南山下种豆,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从表面看写的是劳作之乐,但其内涵,是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6、背诵全诗

第三步:学习《使至塞上》

1、介绍背景:公元737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的大使,实际上是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些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听读课文,标注读音:燕山逢候骑

3、自读诗歌,注意节奏。

4、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5、抓住“征蓬”“归雁”关键字词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6、总结: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难言的内心感情。经过长途跋涉,却没见到将官。接着,笔峰转入对塞外风光的描写上。

7、展开想象深入体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美。

8、背诵全诗

第四步: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提纲

《归园田居》: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希望自食其力。

《使至塞上》:描写边塞风光,抒发被贬的凄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