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诗四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课《诗四首》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
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
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
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
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
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背诵,限时背诵。

三、研读赏析1、齐背课文,思考:①“征蓬出汉塞,归燕如胡天”有何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自由谈论
比较回忆自由发言
笔记
齐读
体会感知
背诵
齐背
思考
2019-11-0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设想1、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熟读成诵。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

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在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2、思考下列问题:①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②“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正音、化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③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三、研读与赏析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齐背全文。

《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这是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很多诗人也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僚,做他们的参军。

这些诗人把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这些记述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的诗歌,便称为“边塞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诗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

本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有叙事,有写景,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微妙难言的内心情感。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齐读2、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土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