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课 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2、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科学 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3、运用:从自身做起,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 以实际行动化解、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 社会的能力。 2、提高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
2、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为什么要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工作中总揽全局、正确 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重大 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良 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材料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 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 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 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西 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实现程度 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93.18%。 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 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方位的 建设,着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党的问题。把发展与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统一起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 的重大战略思想
(3)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指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维系和谐社会不仅有法律,而且还要有道德。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道德 是基础,法治是道德更高的要求。 诚信友爱是道德的核心,也是和谐社会的精 神内核。诚心与爱心称之为道德之心。
4)充满活力 充满活力是指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 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安定有序包括两个层面: 宏观结构上看:安定有序是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稳定 有序 微观结构上看:安定有序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 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交融。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而是社会多种 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 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保持经济 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 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发展及各个构成要素的全 面发展。
江苏省张家港市有四个“看不见”:站在江边看不 见——塔吊林立、货轮密布,辨不清水与岸;除了 城市看不见农村——道路宽敞,别墅成片,分不出 城与乡;工业区里看不见浓烟和排污口——循环经 济使副产品被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走在街上看不 见农村人——市民化管理、亲情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人认不出主与客。这看不见的背后是张家港人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 精神,是张家港人对发展的全面理解。 (1)张家港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2)张家港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发展观 对我们的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八个统筹”(多媒体展示 八个统筹内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 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 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的理论 思想,又勇于创新,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
1、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 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3.文化建设,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部 分 4.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属性
(二)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几经探寻,最终放弃了盲 目仿效西方的模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 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如今,又是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发展了中国。160多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 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前无古 人,走什么路,需要我们自己选择。中国今天的建 设事业如何布局,同样也需要我们自己规划设计,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 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案例资料】:多媒体展示第一届全国道德 模范-武秀君事迹 【提问】:武秀君最感人的品质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参加和谐社会建设?
一、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 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要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这个总体 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 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 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 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这条道路向我们指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阐明了我国的基本 国情、根本任务和基本路线,还阐明了建设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
三、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是指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 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 维护和实现。 首要内容: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核心内容:利益分配平等 第一次分配按劳分配。第二次分配要防止贫富差距拉得过大, 控制在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 生活富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 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二,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 质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 权、安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
(二)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明确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 战略目标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体现 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第二、志存高远。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 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 起来,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 第三、勤奋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和文化知识,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 知识结构。 第四、投身实践。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学生 的奋斗和奉献。青年学生要深刻认识国情、市情、乡情,积极 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中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2、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科学 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3、运用:从自身做起,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 以实际行动化解、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投身建设和谐 社会的能力。 2、提高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
2、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为什么要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工作中总揽全局、正确 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重大 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良 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材料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 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 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 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西 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实现程度 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93.18%。 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 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方位的 建设,着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党的问题。把发展与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统一起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 的重大战略思想
(3)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指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维系和谐社会不仅有法律,而且还要有道德。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道德 是基础,法治是道德更高的要求。 诚信友爱是道德的核心,也是和谐社会的精 神内核。诚心与爱心称之为道德之心。
4)充满活力 充满活力是指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 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安定有序包括两个层面: 宏观结构上看:安定有序是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稳定 有序 微观结构上看:安定有序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 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交融。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 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而是社会多种 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 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保持经济 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 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发展及各个构成要素的全 面发展。
江苏省张家港市有四个“看不见”:站在江边看不 见——塔吊林立、货轮密布,辨不清水与岸;除了 城市看不见农村——道路宽敞,别墅成片,分不出 城与乡;工业区里看不见浓烟和排污口——循环经 济使副产品被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走在街上看不 见农村人——市民化管理、亲情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人认不出主与客。这看不见的背后是张家港人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 精神,是张家港人对发展的全面理解。 (1)张家港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2)张家港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发展观 对我们的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八个统筹”(多媒体展示 八个统筹内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 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 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的理论 思想,又勇于创新,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
1、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 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3.文化建设,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部 分 4.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属性
(二)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几经探寻,最终放弃了盲 目仿效西方的模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 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如今,又是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发展了中国。160多年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 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前无古 人,走什么路,需要我们自己选择。中国今天的建 设事业如何布局,同样也需要我们自己规划设计,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 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案例资料】:多媒体展示第一届全国道德 模范-武秀君事迹 【提问】:武秀君最感人的品质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参加和谐社会建设?
一、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 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要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这个总体 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 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 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 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这条道路向我们指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阐明了我国的基本 国情、根本任务和基本路线,还阐明了建设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
三、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民主法治 民主法治是指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 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 维护和实现。 首要内容: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核心内容:利益分配平等 第一次分配按劳分配。第二次分配要防止贫富差距拉得过大, 控制在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 生活富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 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二,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 质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 权、安全,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
(二)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明确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 战略目标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体现 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第二、志存高远。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 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 起来,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 第三、勤奋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和文化知识,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 知识结构。 第四、投身实践。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学生 的奋斗和奉献。青年学生要深刻认识国情、市情、乡情,积极 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