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6cdd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a.png)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评课稿1. 引言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是一本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析,以期对于该教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教材编写理念《的认识》教材的编写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思维逻辑能力培养。
教材采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3. 教学目标3.1 认识到数字的重要性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有趣的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讲解一些数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3.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数学思维技能。
例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3.3 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教材通过丰富的实践操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材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教学内容《的认识》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字的认识:教材引入数字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数字的含义和用途,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字的认知。
- 数字的表示:教材通过数字的排列组合,讲解了数字的表示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和大小关系。
- 数的比较:教材通过数字的大小比较,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和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数字的运算:教材引入了简单的数字运算,例如加法和减法,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5.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故事情境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1efd7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8.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数字0。
2. 使学生掌握0在数轴上的位置,理解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0进行简单计算的初步能力。
教学内容:1. 0的意义及读写方法2. 0在数轴上的位置3. 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4. 0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1. 0的意义及读写方法2. 0在数轴上的位置3. 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教学难点:1. 0的读写方法2. 0在数轴上的位置3. 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数轴教具3.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字0。
2. 学生尝试读写数字0,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二、探究0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0?2.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电话号码等。
3. 教师总结:0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三、学习0的读写方法(5分钟)1. 教师示范0的读写方法,并强调0的发音。
2. 学生跟读,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四、探究0在数轴上的位置(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轴教具,引导学生观察0的位置。
2.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指出0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 教师总结:0位于数轴的中心,左边是负数,右边是正数。
五、探究0与正数、负数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0与正数、负数有什么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进行0的加、减运算,观察结果。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0的意义、读写方法、在数轴上的位置以及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学生掌握了0的意义、读写方法、在数轴上的位置以及与正数、负数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2022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2022秋)](https://img.taocdn.com/s3/m/90870cc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5.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2022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第3课时0的认识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内容】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材第10~11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0,能正确读写0。
明白0表示“没有”和“起点”两种含义。
1.2 0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西师大版
![1.2 0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3fd7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0.png)
1.2 0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的含义,理解0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0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运用0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 0的含义2. 0的计算3. 0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0,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0的含义。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0的含义,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0的含义,让学生理解0表示没有数量。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0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如0可以表示起点、结束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计算题,让学生运用0进行计算,如0 3=3,4-0=4等。
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教师个别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应用题,让学生运用0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0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2. 学生独立完成应用题,教师个别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0的含义和作用。
2. 学生分享总结,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0的含义,知道0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熟练运用0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互动良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0的含义,再通过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0的计算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0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0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0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0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0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666b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c.png)
《0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在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选择了西师大版的教材,本节课的主题是《0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教材的第80页至第81页,主要内容包括0的概念,0的加减法,以及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0的概念,掌握0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0的概念,0的加减法。
难点:0的减法,以及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个篮子里有0个苹果,然后学生依次把苹果放入篮子中,让学生感受到0的存在。
2. 教材讲解:讲解0的概念,0的加减法。
通过例题,讲解0的加法,比如0+1=1,0+2=2等等。
然后讲解0的减法,比如10=1,20=2等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比如0的加减法,以及0的乘除法。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为0元,表示免费。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0的加减法,以及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0的概念,0的加减法,以及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0和其它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算式,使结果为5。
答案:0+5=52. 请用0和其它数字,组成一个减法算式,使结果为3。
答案:52=33. 请举例说明0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为0元,表示免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在购物时,0还可以在其它场景中表示什么意思?重点和难点解析在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选择了西师大版的教材,本节课的主题是《0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0的概念0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0是一个数,它是自然数的一部分,表示没有数量。
第一单元第2课《0的认识》大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第2课《0的认识》大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3a90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2.png)
教案标题:《0的认识》大单元教案教材版本:西师大版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0”。
2. 培养学生运用“0”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0”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0”的意义。
2. “0”的读写。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1. “0”的读写。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数字卡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生活中的“0”,如温度计、电话号码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0”的共同特点。
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0”的意义,如“0”表示没有、空等。
2. 教师展示“0”的读写方法,并引导学生跟读。
3.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0”,并说出其读写方法。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并改正。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0”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0”的应用实例。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0”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找出“0”并说出其读写方法。
2.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0”在计算中的应用,如加法、减法等。
2. 教师出示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并改正。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0”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尺子、温度计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0”的应用实例。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0的认识(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0的认识(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ec27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1.png)
教案标题: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知道0可以表示没有。
2. 培养学生运用0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0的认识:0的含义、0的读写、0的运用。
2. 0的数学运算:0与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0的意义、读写、运用。
2. 教学难点:0的数学运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0的意义、读写、运用。
2. 演示法:演示0的数学运算。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0的认识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0的意义。
2. 新课:讲解0的含义、读写、运用,演示0的数学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0的数学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总结0的认识和运用,强调0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同步练习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七、板书设计1. 课题:0的认识2. 内容:0的意义、读写、运用,0的数学运算。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学生对0的认识和运用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3. 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0的认识和运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使用西师大版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这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部分。
认识0(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认识0(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251c0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e.png)
环节三:
(检测目标2)
(二)0表示起点
1.出示教科书第18页例9直尺图。
教师根据学生数的数字,在黑板上依次取掉小棒,用黑板上贴的小棒表示学生数的数字。
教师:你能两个两个地数吗?我们一起数数吧。
学生两个两个地数,“2”“4”“6”“8”,再倒数。
学生边数边拿小棒表示数出的数(小棒高高举起),教师跟着学生数的数用小棒一起表示。
教师:你还能3个3个地数吗?
学生3个3个地数,“3”“6”“9”,再倒数“9”“6”“3”,边数边用小棒表示数出的 数(小棒高高举起),老师跟着学生数的数用小棒一起表示。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评估任务
1.认识“0”,能正确读写“0”。(检测目标1)
2.理解“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的数量,也可以表示起点。(检测目标2)
3.熟练书写0(检测目标3)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基本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基本含义,正确书写“0”。
课题
认识0
第1课时
主备人
内容出处
教科书第18页例9和课堂活动,第20页第9题,第21页第10题。
学习目标
1.认识“0”,能正确读写“0”。
2.理解“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的数量,也可以表示起点。
3.经历“0”产生的过程,能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0”的意义,初步认识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ebf8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0.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0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一单元的第三章,即0的认识。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0的概念,学会用0表示事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0的概念,知道0表示没有事物。
2. 学会用0表示数量,能够进行简单的0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0的概念,学会用0表示事物,掌握0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0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本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0。
如:3个苹果,2个香蕉,1个橙子,让学生找出其中的0,并说出0的个数。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0的概念:0表示没有事物,比如没有苹果,我们就用0来表示。
(2)学习0的书写:0是一个圆圈,让学生在黑板上或者练习本上书写0,并注意书写的规范。
(3)学习0的加减法:引导学生理解0的加减法运算,如0+1=1,10=1,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0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一些关于0的加减法题目,如:0+2=?,30=?,2+0=?,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4.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0的概念没有事物0的书写圆圈0的加减法 0+1=1 10=1七、作业设计答案:3个苹果:32个香蕉:21个橙子:10+2=?30=?2+0=?答案:0+2=230=32+0=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0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用0表示事物,并进行简单的0的加减法运算。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精品课件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识》精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18ff2e660740be1e640e9a67.png)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我这样表示:
我用0来 表示。
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你还在哪里见过0?
尺子上的0表 示起点。
体育比赛记分 牌上的0表示
得分。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规范解答:全2 都没有用“1 0”表示。0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例2:小猫有三条鱼,它每天吃掉一条,3天后它还 有几条鱼?
规范解答:3天后它还有0条鱼。 Nhomakorabea【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温度计上的0 表示分界线。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0的认识 (1)0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2)0也可以用来表示起点。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例1:还剩下多少个?(本题选自《小学教材搭档》P8)
1.填一填。(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10第1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0的认 识》精 品课件 1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0的认识》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0的认识》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870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c.png)
学生:4个。教师:这4个信封装的什么东西呢?我们请4个同学打开看 一看。抽4个同学打开信封。教师:装的什么?学生曱:硬币。教师:有多 少枚?学生曱:枚。学生乙:我这个信封里是2枚。学生丙:我这个信封里 是1枚。教师:不管是3枚、2枚还是1枚,你们的信封里都有硬币。(问学
生丁)你的信封里呢?学生丁:我的信封里一枚也没有。教师:一枚也没 有,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0”。板书:0的认 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呀?0表示什么呢?写0的时候要注意些什 么?你还知道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七、课堂练习 1.填一填。
有( )只小动物,每只有( )只耳朵。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
3.直尺上的0表示( ),温度计上的0表示(
)。
4.写一写。
5.通过预习,知道0表示(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1.知道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能认、读、写0,知道0能表示起点。 2.让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能认、读、写0,知道0能表 示起点。
【教学难点】:
在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播放例1的动画。提问:请同学们视察这幅图,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这个小朋友手中拿着2个气球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全部放飞以后 呢? 师:这和我们前面的硬币一样,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0”,并告知学生0的读法,引导学生读两遍。 师:下面请同学观看动画(小鸟),提问:鸟窝里有几只小鸟?用数字几表示 ?小鸟全部飞走了,用什么表示?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0~9》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0~9》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f9ae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a.png)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0~9》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认识 0~9》是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
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0至9,并理解它们在计数中的基本作用。
只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认识数字 0~9,让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以生动的情境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0~9,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数字0至9。
2.了解数字的意义,能将数字与具体的数量对应起来。
3.掌握数字的顺序,能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使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比较。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0~9 十个数字,掌握其书写方法。
2.正确识别和书写数字0至9。
【教学难点】:1.理解数字的顺序和计数的基本概念。
2.理解 0~9 十个数字的意义,建立数感。
3.掌握数字的顺序,能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集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字。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0~9《0~9 的认识的练习》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0~9《0~9 的认识的练习》教案(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68d6f4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7.png)
0~9 的认识的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 页练习一第7~8,11~13 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 0~9 各数,进一步感知发现数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思维的能力,发展数感。
2.通过练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体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0~9 各数,感知、理解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数的分解、组成,初步理解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0~9 这10 个数字宝宝,你对它们了解得如何了呢?这节课我们进行一次自我挑战,好吗?(板书课题:0~9 的认识的练习)二、练习1.基础练习(练习一第7 题)。
教师(出示数字5,6,7,8,9):你还记得它们吗?请读一读。
学生大声读出5,6,7,8,9 这几个数字。
教师:它们都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请完成教科书第20 页第7 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分解,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行5,6,7,8 的分解,题目分出来的数都有2,我们填的数分别是3,4,5,6,填的数依次多1。
教师:为什么填的数会依次多1 呢?从中你有什么感悟?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
教师:你能根据5 可以分成3 和2,快速地说一说6,7,8,9 分别可以分成3 和几吗?(指名学生回答)你是怎样做到又快又准的?预设:因为5 可以分成3 和2,6 比5 多1,所以6 可以分成3 和3 等。
教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不仅能分解 5,6,7,8,9 各数,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能准确地运用规律。
教师:刚才进行了数的分解,那数的组成也会吗?独立完成第7 题第二行。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引导。
教师:仔细观察6,7,8,9 的合成,你发现了什么奥秘?预设:数的分解和组成是有联系的,两个数组成几,就相当于把这个数分成几和几;从左往右看,合成的数依次多1,分成的一个数也依次多1,则分成的另一个数不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0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0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7fbc6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1.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0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0。
2. 让学生掌握0在数学中的运用,能够进行简单的0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0的意义和读写。
2. 0的计算。
教学难点:1. 0的意义的理解。
2. 0的计算的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数字卡片。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2. 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卡片上的数字中有一个特殊的数字,那就是0。
4. 学生发现卡片上的数字中有一个特殊的数字,那就是0。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0的意义。
(1)教师出示一个空盒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盒子里有什么。
(2)学生观察并说出盒子里什么也没有。
(3)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盒子里什么也没有,那就是0。
2.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0的读写。
(1)教师出示0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0的形状。
(2)学生观察并说出0的形状像一个圆圈。
(3)教师引导学生读写0,先读“零”,再写“0”。
3.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0的计算。
(1)教师出示一个计算器,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0的计算。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0的计算,发现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结果都是原数。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0的计算规律: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结果都是原数。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用0进行计算。
2. 学生用0进行计算,并说出计算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结果,并总结0的计算规律。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0的意义、读写和计算。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0的意义、读写和计算。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数学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让学生理解了0的意义,掌握了0的读写和计算。
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5387c5cc17552706220869.png)
【精品】第1单元第3课时0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2014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10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0的意义,并规范书写0。
2.能力目标:能根据0的意义在生活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同的0。
3.情感目标:在发现生活中的0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0的意义,规范书写0。
教学难点:能根据0的意义在生活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同的0。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吹泡泡工具、大直尺、2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问,还记得我们上一部分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数字朋友,0(板书 0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01.0出现在哪里教师说,0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位同学拥有火眼金睛能给它们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并作适当的补充)教师总结,我们发现了这么多0,下边我们就来探讨一下0都代表什么含义呢?2.游戏认识0游戏一:数泡泡教师让一位同学来到讲台上吹泡泡,剩下的同学数他吹了几个泡泡。
游戏结束后,教师问,刚刚吹的泡泡去哪里了?学生回答,破了,没有了......教师说,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用0来表示,0和我们之前认识的1,2,3,4,5一样,都是一个数字,它代表没有了。
(板书 0 没有)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10页的例一,并找同学来描述其内容,进一步明确0表示没有的含义。
游戏二:弹橡皮教师将尺子上的刻度0展示给同学,然后将尺子平放于讲桌上,找出2位同学,站在刻度0的一边,拿出2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放于刻度0的位置,让两位同学弹橡皮,谁弹得远谁就获胜。
游戏结束让学生思考刻度0表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例2得出0表示起点的意思。
(板书 0 起点)3.给0分类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发现0有2种意思,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大家还记得最开始我们发现的生活中的0,我们来给他们分分类,看哪些表示没有,哪些表示起点。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44be7d6529647d26285243.png)
认识直尺上的0,再次体会0表示起点的含义。
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达到的数字越大,东西就越大,越高,越远。
(3)0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总结
2.0的书写
(1)观察,0像什么,像鸡蛋圆又圆,上下长,左右扁,上线中间起笔,向左画弧碰左线,向下碰下线,向右画弧碰右线,向上与起点相交。
合
作
学
习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0的含义
(1)数字“0”的第一个含义:没有
出示小猴吃桃图片,出示导学提示,小组讨论。学生翻到课本第30页。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师:刚才小猴子把桃子吃完了,一个也没有了,我们就用数字来表示。那0可以表示什么
生:0可以表示“没有”。
(2)数字“0”的第二个含义:起点
归纳:一个数减0还是等于这个数。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任务:仔细观察,盘子里分别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组展示
评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学生预设:第一个盘子里有2个,第二个盘子里有1个,第三个盘子里没有是0.
任务:观察直尺上的0在哪儿?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组展示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内容
0的含义,0的加减法的计算学 Nhomakorabea目标1.我能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2.我能计算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
3.我能看懂图意,列出算式,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意义。
学习
重点
认识0的含义,正确规范书写数字0,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个2;
有( )个2。
2
0
0表示没有
0表示没有
4 31 0
0表示没有
210
找找你的周围, 0会出现在哪里?
50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开始。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开始。
想想这些0可以表示什么?
50
这些0占一个数位,和其他数 字共同组成数值。
1
45
我发现:从左往右依次增大1;
我发现:从右往左依次减小1。
排队
0
练一练 01 2 3 45
543 210
123
1234
4 321
4321
5
同学们,这 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温度计上的 0表示水结冰的
温度。
0的含义: 1.表示什么也没有。 2.这些0占一个数位,和其他数字 共同组成数值。
3.表示起点、开始。 4.温度计上的0表示水结冰的温度。
“0”像什么?
“0”像鸡蛋。
写0的时候要注意: 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
连。
0
3.填一填 (0) 1 (2 ) 3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