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灵动起来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灵动起来
我深切地感受到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原因何在呢?愚以为一是文言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大的隔阂,因而学生难以产生兴趣与共鸣;二是文言文教法单一,缺乏创新,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积累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分析特殊的文言句式、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枯燥乏味,学生倍感厌烦,有时甚至到了“谈文言而心惧”的地步,更有甚者放弃对文言文的学习。有没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能提高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意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而愚以为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运用至关重要,那就是让学生有学习数理化的成就感,让学生真得能够“学以致用”,在文言文的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痛苦的接受者。怎样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呢?那就是“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灵动起来”,学生有了收获的喜悦感才能真正地自觉自愿地学习文言文,把文言文的学习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须。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借助多媒体,渲染氛围,满足学生的视觉的画面需求。
现在的学生是画面的一代,而且是有个性的一代,只有让他们高兴了,有了兴趣了,他们才肯积极地参与,并且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
在上《三峡》前,我将三峡生动真实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在上《核舟记》一课之前,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组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画面,优美的意境配以动听的古筝曲,顷刻之间,古意弥漫,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好像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远古,有了与古人亲近的机会,这就为欣赏《核舟记》创造了条件。在上《小石潭记》之前,我以导游的身份将永州的山川美景介绍给学生,学生被美景缩吸引,这样就可以引导着学生进入文本。
在欣赏到苏轼文:“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为使学生能深切感受悲凉的音乐,于是我就让学生视频听二胡独奏《江河水》,学生通过真切的悲音就能理解客人和箫的悲凉。
二、老师引导学生说古文,创造文言语境。
在上《记承天寺夜游》之前,巧遇英语老师在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学生虽没有完全懂得英语老师的意思,但是他们依然用英语和老师交谈着。我灵机一动,文言文的课堂何不用文言文与学生交流呢?于是上课伊始,我向学生挑战:“英语课上,你们的老师用英语给你们上课,今天上文言文,我也用文言文给你们上课,你们敢不敢用文言文和我交流呢?”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随即兴趣盎然,纷纷表示敢于与我比试。于是我顺势用文言文导入:“有联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文章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尔知其论谁者乎?”
有生曰:“此苏洵、苏轼、苏辙是也。”
我看有戏,随即问曰:“尔知苏轼之生平事迹乎?”
有生曰:“吾知苏轼。其字子瞻,号曰‘东坡居士’,眉山人也。嘉祐二年,举进士,有文名。熙宁间,以政见与王安石左,出为杭州通判,转为密、得、湖州知州。元丰二年,以诗讽新政,系狱,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初,召为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后贬至惠州,又知琼州。徽宗践祚,遇赦北还,以病卒常州。”
我接着问:“然。有复续之者乎?”
一生曰:“其开创豪放词派。其词须关东大汉持铜板琵琶唱‘大江东去’,与稼轩合称‘苏辛’。”我迫不及待地说:“善。苏轼才情卓绝,愿赏其文乎?”
生异口同呼:“愿赏之”。至此,学生已完全进入文言语境,欲学此文的兴趣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尤为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效率较高。
三、涵咏文本,体味韵味。
上《醉翁亭记》一文时,课前我做了较为充分的诵读准备,打算一展身手,渲染气氛。上课时我为学生范吟第一自然段,当吟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者”时,那沉醉的神态,那如丝飘渺、如带舒缓的语调,早已将学生带入欧阳修所描绘的那种神奇境界之中。我的吟声未绝,教室里早已是轻吟声不绝于耳了,这岂不比那种一板一眼的朗读更能怡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用文言文归纳,或用对联的形式概括,增强运用能力。
让学生灵动起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得以发挥自己的才情。于是,我让学生尝试着归纳总结每一篇课文,一学生用的是对联的形式,将《鱼我所欲也》概括为:读《孟子二章》、品人生要义,将《岳阳楼记》概括为:诗人悟透世间情事、范仲淹话尽人生哲理。受学生的启发,我用文本中的内容,给学生出对联,我出上句,让学生对下句。我根据《三峡》内容出上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之为声,目之成色,造物无尽藏。一学生对句为:峰尖雪莲崖隙灵芝,手之变味,足之幻形,人类有限资。非常了得,与当今时事结合在了一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对下句了,纷纷出句,让同桌对句,在全班对句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并且引导着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五、以一拈多,知识串联,激发兴趣,灵动学生。
学生的学习总是就文而文,就作者而作者,不能调动已知将文和作者系统化,形成知识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而为之,试图调动学生温习所学知识。于是在学习苏轼的《记成天寺夜游》时,谈及苏轼其人,我就来了个“苏轼串串烧”:苏轼的诗文你知多少?学生兴致勃发,脱口而出:《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等,学生的表现很积极,有的还不由自主地吟出其中的一两句。我接着问:“由苏轼能想到哪些人?”学生沉思了片刻,有人说出了“苏辙”,我随即就问“何以知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就是写给弟弟子由即苏辙的。”又有人说出
“王安石”,并且提出根据。我又问道:“苏轼写月亮好像是强项,你还知道哪些写月亮的诗人及其全诗?”学生又灵动了起来。学生纷纷说出了许多诗人及其全诗或其中的某一句。“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被刻在了核舟上,你知道是哪些句子吗?”以及《核舟记》的作者是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洢”学生的记忆的仓库又一次被打开……如此串串,串起了学生的无限的记忆,激起了学生无限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的无穷的兴趣。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平日的文言文教学;同时用于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的过程中,效果更好。学生可以轻松复习相关知识,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复习方式。
总之,将文言文的课堂生动起来,就会让学生灵动起来,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没有预设的生成,何谈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