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沉积物测量表格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0f51b5dd3383c4bb4cd28c.png)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工作方法一.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布点原则以区内景观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并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本次布点:⑴以1:5万地形图为工作手图,采样密度控制在6-8个点/Km2以内,一般按每平方公里不少于7个点/Km2布置。
主水系中均不布点,特别难以通行区可适当放稀布点。
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兼顾样点均匀一、水系沉积物布点原则合理布设。
⑵采样点主要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辨认的最小水系(>300m)即一级水系口上,对长度大于500米的水系,应溯源追加布点,二三级水系可适当控制。
对原1:20万区域化探采样点应进一步布点。
⑶最上游的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不小于0.125km2,不大于0.25km2,要求每个样点都应控制一片特有的汇水域,力求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的均匀性。
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及机械布点,布点时尽量兼顾减轻劳动强度,采样点尽量布置在易通行处。
⑸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95%以上的小格内都有样点分布,不得连续出现五个以上的空白小格。
⑹综合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剔除不布样点格子之后,布点大格总数135个。
测区平均采样密度7。
1/km2,采样总面积113km2。
设计采样点805个,样品931件(12元素),布点情况见表12。
采样大格编码、布点、分配一览表表12二、样品编号1、在放大1:5万地形图上,以高斯坐标网线划分成1Km2的采样大格,大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排;每个大格再以奇数方里网为界,划分成0.25Km2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每个小格有两个样点时,按从上而下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脚注,如8A2 为第8大格A小格2号样品。
采样点预先设计标绘于地形图上。
2.含重复采样格子确定,在考虑图幅中均匀分布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前提下,预先随机确定重复采样格且随机确定一重复样点。
实际采样43个样品为一批,其中随机留取7个号,3个插入重复分析样品,4个供实验室插入二级标样作质量监控,以衡量各批次间的分析偏差,每个1:5万图幅内随机抽取一批,供实验室插入12个一级标样。
水系沉积物测量课件
![水系沉积物测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8e0e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7.png)
采集河流不同位置的水系沉 积物样品,分析其中的重金 属元素含量,如镉、铅、汞 、砷等。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测量 结果,可以评估污染治理措 施的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 的环境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
应用案例二:湖泊营养盐来源分析
总结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可用于分析湖泊营养盐的来 源。
测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沉积物中的全氮、全磷等 营养成分含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
未来水系沉积物测量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技术创新、数据处理能力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方 面。
挑战
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化,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如需要解决复杂地形和水域条件下 的测量问题、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处理能力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数据处理自动化和智能化。
应用领域拓展与深化
拓展应用领域
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环境保护、农 业、地质调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深化应用层次
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如在 环境保护领域中,可实现对水体污染的精细化和精准化监测 。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采样工具
使用干净、无污染的采样 工具,如塑料或玻璃容器 ,避免金属或木质工具。
采样方法
按照标准化方法进行采样 ,确保采样深度和范围的 一致性。
保存条件
样品的保存应避免阳光直 射、高温、低温等极端环 境条件,以保持样品的稳 定性。
样品的处理与制备
样品筛选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筛选,去除其 中的大块物质和杂质。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c2b7631067ec102de3bd8915.png)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采样密度阳明山地区以中低山—丘陵为主,雨水充沛,河沟极为发育,大部分地区水流速度中等,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密度定为4~5点/ km2,在1:20万区化浓集中心地带、多元素异常复合部位或矿点分布较集中的地带,采样密度可适当增加,以每小格(0.25km2)不超过2个采样点为原则。
2、采样物质与采样部位本次调查的采样物质以淤泥和粉砂为主,粒度要求取-0.216mm(≤60目)筛孔粒径的物质。
为减少测区内元素的跳动,采样物质要尽量保持一致,要避免采集表层物质,以减少有机物质及铁锰类物质的影响。
样品装入布样袋后,应用手缓慢挤干,以避免某些元素以溶液形式相互渗透造成样品的污染。
过筛后的样品重量应保证不少于120克。
水系沉积物采样部位应选择在河流底部或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之处,在间歇性水流地区或很少水流的干河道或沟谷中应主要在其底部采样。
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要选择在水流变缓处,转石后或河道拐弯的内侧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之处采样。
如果采样小格中实无水系,则可在较小的干沟底部采样。
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应在采样点水系上下20~30m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然后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
3、采样点的布置与定点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采样点位采用GPS与1:5万地形图结合确定。
先在地形图上将工作范围框出,然后在工作区范围内将整数公里网加密成长宽都为0.5km的方格网。
以四个小方格作为一个大格(1km2),为便于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大格编号顺序按一个1∶5万图幅为一个单元,单元号冠于大格编号的千位,每幅1∶5万图幅的大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
每个大格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标为a、b、c、d,每个小格中采集的第一个样品为1,第二个样品标为2(如1001a1),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按上述规定进行编号。
采样点位预先按设计采样点位布置在地形图上,在野外采样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并将实际采样位置标注在图上。
化探资料整理表格
![化探资料整理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b2d0a40b90c69ec3d5bb757e.png)
1:5万化探野外资料整理要求1、1:5万化探野外采样提交资料种类、各种野外采样表格和样式依据1:5万化探规范(报批稿)作了修改、调整,从2013年起执行,废除以前的资料整理要求。
2、电子文档数据内容:清图、记录卡电子文档、送样单、航迹监控图、工作小结、工作总结、项目组采样质量检查汇总表、GPS数据文件(.txt、.gdb两种格式);3、清图点位统一采用投影的方式生成,属性中应包括采样点号、横坐标、纵坐标、点号(不带大格号)、GPS文件号、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高程、图幅号、采样人等,清图中野外质量检查点应用不同的子图表示;GPS数据文件中.txt、.gdb两种格式文件名称应对应统一,文件名称用记录卡中相对应的文件号(GPS号+顺序号),.gdb文件应含有相应航迹,当GPS内存用完时应及时更换文件号,以免航迹丢失,在GPS有信号地区无航迹点将不予验收;禁止随意删除和合并.gdb文件;4、点位变更应填写点位变更记录表;5、野外三级检查明确为采样小组-项目组-地调院(物化探所),各类检查记录表格在各级检查中通用。
采样小组检查:自检、互检、样品加工自检,自检、互检用同一种表格分别填写,每个图幅完成后编写采样图幅工作小结。
项目组检查:方法技术检查(野外和样品加工,野外采样技术检查原则上每个采样小组都应该检查,样品加工技术检查用样品加工质量检查记录表)、记录卡野外检查、记录卡室内检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编写项目组采样质量检查汇总表,各种检查表格附在汇总表之后;6、室内资料检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比例大于总工作量的10%,野外质量检查(包含方法技术检查和记录卡野外检查)比例大于总工作量的5%,野外检查要求有航迹。
7、采样工作总结要力求表述出野外工作的各种过程,建议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工作区地质矿产特征、工作部署及组织、工作方法技术、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点位变更及其它情况说明)、质量管理及工作质量评述、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80fd4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1.png)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规范篇一:T erraSync在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中综合应用T erraSync在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中的综合应用摘要: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oning system)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随着科技发展,gps的种类、功能越来越多,本文以着重介绍trimble公司juno sb 型号gps在采水系沉积物样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juno sb;水系沉积物;化探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juno sb简介juno sb由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它内置533mhz的处理器,3.5英寸的显示屏和一个300万像素的照相机,可以将gps位置和数码照片捆绑采集。
juno sb的windows mobile 6.1操作系统包含常用的工具软件,如word mobile,excel mobile,internet explorer mobile,outlook mobile等。
juno sb 具有标准的无线连接能力包括内置蓝牙和wlan技术,具备sd卡插槽,并且兼容高容量的sd卡,可提供充足的内存空间,用来存储大型的应用程序,数据和背景地图,甚至是整个工程的数据。
二、数据准备1、把数据从mapgis格式转化为gps能用的ssf格式在出去采化探样之前,我们需要通过gps pathfinder office 软篇二:1:50000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二○○三年三月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一、目的根据在区域化探阶段已圈出的各类地球化学异常,以及根据化探、物探、地质资料所划定的找矿远景区,优选1:50000化探测量图幅,通过1:50000化探测量工作,进一步缩小寻找金、铜、镍成矿带找矿靶区,查明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进一步开展地、物、化工作的详查地区。
河流底栖动物鉴定结果表、着生藻类现场采样记录表、定性、定量样品数据统计表
![河流底栖动物鉴定结果表、着生藻类现场采样记录表、定性、定量样品数据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abe40ca3f18583d048645983.png)
(资料性附录)
底栖动物(定性、定量)鉴定结果表
点位样品编号水深m采样面积m2采样日期计数日期
样品采集类型(定性/定量)
计数计算校对
(资料性附录)
着生藻类现场采样记录表
表G.1 着生藻类现场采样记录表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着生藻类——定性样品数据统计表
表H.1 着生藻类——定性样品数据统计表
河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断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基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定人:复核人:审核人:
39
附录I
(资料性附录)
着生藻类——定量样品数据统计表
表I.1 着生藻类——定量样品数据统计表
河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断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基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定容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定人:复核人:审核人:
40。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流程及相关软件应用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流程及相关软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7c7c7331b765ce05081472.png)
坐标 ,为 _ 『 工作方便 ,坐标数据需要转换 。利用Mag 【 影变换 】 pi 投 s 一 【 影转换 】一 【 投 , 用户文件投 影转换 1 以实现 这一 目的如翻2 可 。
( )数据 录入 。G S 1 P 数据转入 电8 .以保存航 点 、航迹 f g b 卤 d 或 g x . 格式 )。 利用 E cl 数据 进 行处 理 t 取有 用 的点 号及 坐 p xe 对 提 标 ),将取样信息 f 地质 、地貌特征等 ) 按相关 要求求入电子档 ( )成果 图件绘制 。点位 图 :在工程 管 窗 【添加投 影后的 点 2 l 文件 ,使该文件 为编辑状 态 , 【 点编辑 】 一 【 根据属性标注释 】,出现 【 注释属性 选择 】 对话框 ( ),填好注释参数 , 图6 然 后双击文件 名,在 单文 件中 【 工作区 】 【 部分存文件 】 【 部分点 】,将文 一 存
工 。样 品加 工流程为 :干燥 一揉碎一过6 日筛一 一- ( ) 一 I- 抨遵一装袋一 tJ :" . + + 装箱 。样 品编号 、数量 与送样 单 一 并一 一对 应 , 致 ,可用E c! 裂列 xe 对 好的样 品进 行处理 ,查看有无重号 、 号 、错号等 漏
3 资料 整理
南 l 科 技 2 1钷第7 1 6 I : 00 期 4
1 万 水 系 沉 积 物 测 量 工 作 流 程 及 相 关 软 件 应 :5
汪 买
¨ ~ 省地 质 渊 查 院 ) 东 摘 要 在化探 工作 中 ,特 别是 1 万水 系沉积物 测量 ,常用软件 有Masuc 、Mag 、E cl c e; ,他 工县 为于羁 :j Io re - , pi xe r ( s 和 p GI 手持Gp 坐标数据 ,经nastc 、E c! 行 转技 和整理 ,利 用M gs S s l ol e xe p r  ̄ pi 各项缡 辑功能 .实现化探测点 自动标 注,化五 异常 甍 自 动 圈定 等 。这 些 软 件 在 地 质 工 作 中的 灵活 应 用 ,极 大地 方便 了野 外 工 作 ,减 少 了人 为 误 差 提 高 了工 作 效 率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整理]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25a6c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f.png)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采样密度阳明山地区以中低山—丘陵为主,雨水充沛,河沟极为发育,大部分地区水流速度中等,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密度定为4~5点/ km2,在1:20万区化浓集中心地带、多元素异常复合部位或矿点分布较集中的地带,采样密度可适当增加,以每小格(0.25km2)不超过2个采样点为原则。
2、采样物质与采样部位本次调查的采样物质以淤泥和粉砂为主,粒度要求取-0.216mm(≤60目)筛孔粒径的物质。
为减少测区内元素的跳动,采样物质要尽量保持一致,要避免采集表层物质,以减少有机物质及铁锰类物质的影响。
样品装入布样袋后,应用手缓慢挤干,以避免某些元素以溶液形式相互渗透造成样品的污染。
过筛后的样品重量应保证不少于120克。
水系沉积物采样部位应选择在河流底部或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之处,在间歇性水流地区或很少水流的干河道或沟谷中应主要在其底部采样。
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要选择在水流变缓处,转石后或河道拐弯的内侧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之处采样。
如果采样小格中实无水系,则可在较小的干沟底部采样。
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应在采样点水系上下20~30m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然后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
3、采样点的布臵与定点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采样点位采用GPS与1:5万地形图结合确定。
先在地形图上将工作范围框出,然后在工作区范围内将整数公里网加密成长宽都为0.5km 的方格网。
以四个小方格作为一个大格(1km2),为便于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大格编号顺序按一个1∶5万图幅为一个单元,单元号冠于大格编号的千位,每幅1∶5万图幅的大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
每个大格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标为a、b、c、d,每个小格中采集的第一个样品为1,第二个样品标为2(如1001a1),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的位臵按上述规定进行编号。
采样点位预先按设计采样点位布臵在地形图上,在野外采样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并将实际采样位臵标注在图上。
水系沉积物测量
![水系沉积物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a04ad60d90c69ec3d5bb75fa.png)
条件及找矿效果。
1.水系分级:水系分级图
N
1
1
1 1
1 2 0 500 1000m
3
中 国 黑 龙 江 东 部 TM
2.碎屑分散流的形式
• 河水的机械搬运能力取决于水的流速与被搬运 物质的粒度与比重。据水力学的计算,流水的 搬运能力与其速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随着搬运时间的延长,碎屑被进一步粉碎,形 成悬浊液。粒度在100μm以上的颗粒,虽然不 能在水中长期稳定,但紊流及涡流能暂时把它 们带起,然后又沉淀。这样多次重复,使细粒 物质搬运更远,产生按粒度的分选。 • 而粒度在100μm以下的颗粒成为胶体质点,属 化学分散的行列。
• 由于不同的元素分别富 集在不同的粒级中,而分 散流找矿时总是希望能发现所有可能的异常,因此, 取某一种粒度的简单方法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案。
• 据湖北物探队在对该省28个各种类型金属矿床水系 沉积物中元素富集粒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元素, 包括Ag、Au,在粗粒(>60目)、细粒(<140 目)两端粒级中富集 。 • 利用淘洗的方法可以上千倍地浓集重矿物,近年来 出现的所谓灰砂测量,实际上是对水系沉积物样品 经过初步淘洗,然后磨细再进行分析。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可寻找Cu、Pb、 Zn、W、Sn、Mo、Cr、Ni、Hg、Sb、Au、 Ag、P等矿产。近年来对找Nb、Ta、Be等 稀有金属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工作比例尺一般为1: 200,000—1:25,000。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适合在地形切割 剧烈,水系发育的山区进行,而在地形平 坦,水系不发育的地区,其应用效果受到 限制。 有利于迅速查明广大地区矿产资源远景,对 找矿来说可起到战略侦察的重要作用。
水系沉积物采样参照标准
![水系沉积物采样参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379a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9.png)
水系沉积物采样参照标准英文回答:Sampling of sediment in aquatic systems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There are sever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that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sediment samples. These standards ensure consistency and comparability of data across different studies and locations.One widely used standard for sediment sampling is the ASTM D6913-17. This standard provides guidelines for the collection of sediment samples from rivers, lakes, estuaries, and coastal areas. It outlines the proceduresfor selecting sampling locations, collecting samples using various sampling devices, and preserving the samples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Following this standard ensures that the collected sediment sampl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udy area and minimizes potential biases.Another commonly referenced standard is the ISO 5667-14:2018. This standard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e sampling and handling of sediment in freshwater systems. It provides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the selection of sampling sites, the design of sampling programs, and th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ediment samples. Compliance with this standard ensures the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of sediment data obtained from freshwater systems.In addition to these standards, there are also specific guidelines provided by regulatory bod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example,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has developed the National Field Manual for the Collection of Water-Quality Data, which includes protocols for sediment sampling. These guidelines are widely follow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collecting sediment samples in various aquatic environment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 or guideline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aquatic system being sampled. Factors such as the type of sediment, the depth of the water body, and the presence of contaminants may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sampling methods and devices.中文回答:水系沉积物的采样是环境监测和研究中的重要任务。
COREY-600红外碳硫仪测定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碳硫含量的探讨
![COREY-600红外碳硫仪测定水系沉积物和土壤中碳硫含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246eb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1.png)
1 引言碳硫在自然界中是分布最广的元素,在地壳中碳硫通常以化合态和单质的形态存在。
土壤中含碳量的鉴定是土壤化学性质鉴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分析土壤常规特性,了解土壤矿物元素的含量,确定盐渍化土壤碱化程度等都存在重要意义。
土壤含硫量的高低也是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除盐土和自然植被生长较好的地区含硫较高外,在耕地中以黑土含量最高,水稻土和北方旱地含量次之,南方红壤旱地含量最低。
水系沉积物作为物质迁移转化的蓄积库,更是记录了成岩作用时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地质土壤样品和水系沉积物中碳硫含量的检测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2 实验部分2.1 COREY-600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COREY-600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通入氧气后被测物质在富氧的状态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利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在4.26μm 和7.4μm 处具有很强的特征吸收这一特性,待测气体以氧气为载气进入红外检测系统。
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入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后,会根据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浓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光强变化。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由测量光强换算出混合气体中被测气体的浓度,进一步计算出碳或硫的含量。
这就是红外吸收法检测碳硫含量的基本原理。
2.2 仪器和主要试剂2.2.1 仪器1)COREY-600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2)碳硫分析仪专用吸尘箱 普瑞晟 型号PRS-40*203)电子天平:LE84E/022.2.2 试剂及所需耗材1)助熔剂纯铁助熔剂C 型:铁含量不小于99.8%钨粒助熔剂:COREY-1助熔剂40目2)坩埚:火神坩埚碳硫专用坩埚3)氧气:纯度99.5%氮气:纯度99.5%2.3 工作条件1)准备好分析测试需要的坩埚,在马弗炉内1000-1200℃下烘烧2-4小时,放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2)提前确认氧气瓶和氮气瓶接法正确,打开氧气瓶和氮气瓶总阀调节阀压力到0.6Mpa。
3)按仪器操作规程打开仪器,检查气路是否正常,预热时间约为30分钟。
土壤水系沉积物具体采样方法
![土壤水系沉积物具体采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9091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6.png)
(一)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布置是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资料,根据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已知矿化点分布情况进行的。
其基本原则是:在区域上有足够的采样点控制异常范围,圈定异常位置,查明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
根据《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和《关于〈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结合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区域成矿规律、通行难易程度,围绕测区地质矿产调查目标任务,在本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合实际情况布设样点。
化探采样工作采用GPS全航迹管理,GPS定位数据采用随机配备的软件进行处理。
成果中的坐标单位一律以米计。
样品布设、采样要求和样品加工与测试分析按《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中地调发[2007]220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的函》等执行,样品分析单位选择具有“CMA”计量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
样品的采集关系到化探质量的好坏,从采样点的布置、取样介质选取和采集、样品编号、加工、包装、送样到测试各个环节必需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1、采样点布置原则1.采样密度:采样点布设密度为4-8个点/km2,平均密度不小于4个点/km2。
采样布局应兼顾均匀性与合理性,根据测区实际情况,以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面积和取得具有代表性样品为原则。
2.采样点的布设以4个小方格(1km2)作为采样大格,在全区范围内分布基本均匀,大格中样品一般应兼顾控制效果和样点基本均匀两方面。
3.采样点尽量布设在最小水系(大于300m)—即一级水系末端和分支水系口上。
如果水系较长(大于1km),在水系首尾之间增加采样点,使每一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大致在0.25km2之间。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12fc25467ec102de2bd89d0.png)
XXXXX 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2. EC (□质量法 □电导法) 试验日期: 溶液温度: ℃
3. □氮/全氮 □水解性氮(标准酸标定浓度 mol/L) 试验日期:
4.有效磷(标准曲线编号: ) 试验日期:
5.全磷(标准曲线编号: ) 试验日期:
XXXXXX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6.(□钾/全钾□速效钾□缓效钾□交换性钾□钠/全钠□交换性钠)试验日期:
7.有机质试验日期:
XXXXXX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8.氨氮(标准曲线编号: ) 试验日期:
9.铁(标准曲线编号: ) 试验日期:
10.锰(标准曲线编号: ) 试验日期:
11.钛(标准曲线编号: ) 试验日期:
XXXXXXX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12.钙、镁试验日期:
13.铝试验日期:
XXXXXX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管理编号:XXXXX 共页第页
3. 容重试验日期:
4. 土壤密度试验日期:
5. 土粒密度试验日期:T2水温℃:
水的密度g/mL:T1水温℃:水的密度g/mL:
校核:试验:
XXXXXX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7. 石砾含量( 筛分法 密度计法)试验日期:
校核:
试验:
XXXXXXX 有限公司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分析检测记录
8. 氯离子含量 试验日期:
校核:试验:。
水系沉积物测量质量检查登记表
![水系沉积物测量质量检查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e57d6950b307e87101f69677.png)
项目(或工区)名称:No:
工作者:检查者:年月日注:本表适用于采样大组、项目组、承担单位的野外质量检查。
对者打√表示,不对者打×,并在应填栏目中填上正确数字,其它以/充填。
项目(或工区)名称:No:
工作者:检查者:年月日注:本表适用于采样大组、项目组、承担单位的野外质量检查。
对者打√表示,不对者打×并在应填栏目中填上正确数字,其它以/充填。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样品野外加工质量检查记录表
地球化学普查记录卡(野外观测部分)质量检查登记表
1∶5万幅测量方法:水系沉积物测量
工作者:验收者:年月日注:对者以√表示,其它以/充填,不对者×并在应填部分填上正确数字。
地球化学普查记录卡(室内部分)质量检查登记表(三)
1∶5万幅测量方法:水系沉积物测量
工作者:检查者:年月日注:对者以√表示,其它以/充填,不对者×并在应填部分填上正确数字。
地球化学普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登记表
1∶5万幅测量方法:水系沉积物测量
工作者:检查者:年月日。
水系沉积物测量
![水系沉积物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fd51eb5c804d2b160b4ec078.png)
(七)提交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序言:目的任务及工作概况, 1、序言:目的任务及工作概况,位置交 自然地理概况,以往地质、 通、自然地理概况,以往地质、物化探工 作程度,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作程度,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工作方法:野外工作及质量评述, 2、工作方法:野外工作及质量评述,样 品加工,样品分析及质量评述, 品加工,样品分析及质量评述,数据处理 与图件编制; 与图件编制; 3、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2)大组(或工区)检查。大组(或工区)技术负责人 (或质量检查员)应分阶段到各采样组和样品加工组进行方法 技术和质量检查。 a、方法技术检查:技术负责人或质理检查员应随同采样 小组深入工作现场,全面观察野外采样工作过程,检查其是否 符合有关规定和工作设计。还应深入样品加工组,全面考查样 品加工过程,了解样品有无沾污和编号混乱现象; b、工作质量检查:包括室内与野外检查。室内检查的工 作量应大于总工作量的10%,主要是核对采样点位图、记录卡 (本)和样品成分;野外检查包括重复取样在内应占总工作量 的5%,抽取一些采样点实地核对取样部位、定点误差、记录 内容等。 上述室内、野外检查结果,要用文字和表格的形式记载下 来供资料验收时参考。关于野外采样、样品加工及原始资料的 质量评定标准可参阅。野外采样、样品加工及原始资料质量评 定标准。
化探方法主要有: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测量、岩石测量、水地球化学没 量、气体测量、生物地球化学测量等。 常用的工作方法有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测量,有时也用岩石测量。
一、水系沉积物测量 (一)测区选择 (二)编写设计书、设计书内容 1、前言 (1)目标任务 (2)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球景观条件 2、工作区以往地质工作概况、地质及地球 化学特征 3、野外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及质量管理 4、样品分析 5、重要异常查证 6、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 7、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施工安排 8、经费预算 9、预期提交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
图幅名称(或地区):青海称多县托洛涌地区图幅号: □I47E011002 □I47E011003 □I47E012003 采样日期:2014年月日
记录:采样:审核:第页
记录卡填写说明1
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填写说明
图幅代号:√。
1:50000地形图图幅号,在相应的图幅号前□内“打勾”。
A 样品号:N7。
图幅名拼音代码+采样大格编号+小格代码+小格样号,如:MP234B1。
该样品号中:MP-茅坪幅代码;234-大格号;B-小格号;1,B小格第一个样号)。
B 样袋号:野外实地编号。
C 横坐标: N8。
统一确定为高斯6度带,记录带号+横坐标精确到m。
如17428303
D 纵坐标:N7。
高斯6度带精确到m。
如3395158
E 海拔高程:N4。
采样点高程坐标,以米为单位。
从地形图等高线或通过GPS直接读取。
F 水系级别:C1。
记录代码:1 、一级水系;2、二级水系;3、三级水系。
G 采样部位:C1。
采样点位于水系的位置,用代码表示:1:河底;2:水线附近;3:河漫滩上;4:水塘入口处
H 样品组分:C3。
记录3位数:分别代表样品中粗砂(第1位)、细砂(第2位)和淤泥及有机物(第3位)含量。
此三项为样品的沉积物组分,以编码方式分级填写,分为:0:无;1:少量(<30%);2:中量(30~70%);3:大量(>70%),三者之和不能超过100%。
I 样品颜色:C2。
1、灰黑色;2、灰色;3、褐色;4、灰黄色;5、红色;6、砖红色;7、灰绿色。
J 地质时代:C4。
记录所控汇水域内地质时代。
记录地质时代符号。
沉积地层按出露情况适当并层;侵入岩记录主要侵入期。
(Q、E3y、T1-2gd、T3q、ηγT3、γδT3、δοT3等)K 岩石类型:C4。
填写该点所控制汇水面积内占优势的基岩类型,参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附录B表B2。
L 矿化蚀变:C1。
记录矿化蚀变程度。
0、无;1、弱;2、中等;3、强烈。
M 地貌类型:C1。
1、平原-准平原;2、低山-丘陵;3、山地-峡谷;4、高山-深谷;5、高原;6、高寒山地;7、盆地;8、沼泽洼地;9、岩溶石山。
N 植被:C1。
0,无;1,稀疏,浅薄,覆盖度<1/3;2,中等,覆盖度在1/3~2/3间;3,茂密,浓厚,覆盖度>2/3。
O 污染:C1。
指采样点上游汇水域存在的污染源:0,无;1,矿山采冶;2,工业生产;3,居民生活。
P GPS文件号:N6。
指采样点某GPS坐标数据转存入计算机内的批次文件。
要求以GPS手
持机编号后四位数+录入的第n批数(n为两位数)。
每批坐标存点宜在500个以内。
Q GPS ID号:N3。
GPS手持机对采样点自动定点形成的顺序号码。
该号码与采样号一一对应,不可更改。
如采样点上重复自动定点,宜自行保存不得删除;或采样点被遗忘自动定点,亦不得手动添加补充,均待转录计算机后再据记录资料做删除或添加补充处理。
R 标记位置:记录书写采样点标记的具体位置。
标记须清楚明显。
K岩石类型:C4。
填写该点所控制汇水面积内占优势的基岩类型,参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附录B表B2。
T1-2gd(甘德组):主要岩性为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钙质不等粒岩屑长石砂岩(FPCA)、杂砂岩(GRCK)、板岩(SLTE)、泥灰岩(MART)。
T3q(清水河组):主要为厚层灰—深灰色粉砂质板岩、泥钙质板岩(SLTE)、长石砂岩(FPCA)。
E3y(渐新是的雅西措组):主要为浅灰色厚层状微晶团粒灰岩(OLMS)、底部出现部分灰红色复成分砾岩(CGLM)。
δοT3:三叠纪灰色细粒石英闪长岩(QRZD)
黑云母花岗岩(BGRN)
花岗闪长岩(GRDR)
地球化学普查原始资料日常(自检、互检)验收登记表
工作者:验收者:20 年月日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日常(自检、互检)验收登记表:
工作者:验收者:20 年月日
地球化学普查记录卡(野外观测部分)质量检查登记表
1:5万幅测量方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检查级别:第页
注:对者以√表示,其它以/充填,不对者×并在应填部分填上正确数字。
工作者:验收者:20 年月日
地球化学普查记录卡(室内部分)质量检查登记表
1:5万幅测量方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检查级别:第页
注:对者以√表示,其它以/充填,不对者×并在应填部分填上正确数字。
工作者:检查者:20 年月日
地球化学普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登记表
1:5万幅检查级别:第页
检查者:工作者:20 年月日
地球化学普查野外工作方法质量检查验收登记表1:50000 幅第页
资料提交人:验收单位:验收人:20 年月日
地球化学普查原始资料质量检查汇总表1:5万幅施工日期:
采样组长:样品加工:室内整理:检查者:技术负责:
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卡序号工作区(图幅)工作区代码工作时间
项目负责:制表人:审核:制表时间:
GPS坐标校正记录
项目名称:青海省称多县托洛涌地区1:5万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工作地区:青海省称多县托洛涌地区1:5万幅
实地坐标点(或选定的校验点)经纬度:E:N:
校验值:Dx:Dy:Dz:
校验后坐标:X:Y:
记录:复核:观测日期:年月日验证结果简要评价:
校验人(签字):负责人确认(签字):
年月日
地球化学普查采样点变更登记表:
•关于采样点变更或弃点或增点
☆需要变更的采样点或弃点或增点
△设计点采不到样品
△无法到达设计点位
△设计点位不合理
△设计点及附近出现污染
△漏布或漏控
☆变更的采样点的处理
△做专门变更位、增点、弃点登记
△采样人、检查人、项目负责确认签字
△做相应质量检查,应是三级质量检查的重点△弃点或变更点的比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