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信息公示试行管理办法.doc
医疗信息披露与公示管理制度
医疗信息披露与公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医院医疗信息的披露与公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及与医院有合作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第三条守则医院医疗信息披露与公示管理应遵从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确保信息的真实及时、准确、完整。
第二章医疗信息披露管理第四条披露内容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含医院名称、住址、联系方式、等级、类型等信息;2.医疗服务项目:包含供应的各类医疗服务项目、诊疗科目、技术设备等信息;3.医疗人员情况:包含医务人员的资质、专业技术职务、从业年限等信息;4.医疗质量与安全:包含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医疗安全事件处理情况、医疗巡查检查结果等信息;5.医疗费用与收费标准:包含医疗费用的收费标准、结算方式等信息;6.其他需要披露的相关信息。
第五条披露要求1.披露方式:采取网站公示、宣传料子、告示栏等形式进行信息披露,并定期更新和公示;2.披露内容:披露的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夸大宣传、隐瞒实情;3.披露方式: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披露和公示;4.披露周期:医院应依据实际情况,订立认真的信息披露周期,并定时进行披露;5.披露公示时间:信息披露应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公示,并在公示期间接受患者、社会公众的咨询和监督。
第六条披露记录和备案1.医院应建立完整的医疗信息披露记录,并加盖公章备案;2.披露记录包含披露的时间、地方、内容等细节情况;3.披露备案由医院管理机构负责,不得窜改、遗漏紧要信息。
第三章医疗信息公示管理第七条公示范围医院应当将以下信息进行公示:1.医院荣誉和业绩:包含获得的荣誉称呼、重点科室、学术成绩等;2.医院质量评价:包含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医疗服务质量评估结果等;3.医疗收费公示:包含收费标准、报销政策等信息;4.紧要医疗政策:包含紧要政策的公示、解读等;5.医院发展规划:包含医院的发展目标、规划和改进措施等。
医院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公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医院信息公开管理,保障患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特订立本《医院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章信息分类和发布范围第一条医院信息分类依据信息的性质和紧要性,将医院信息划分为以下几类: 1. 政策法规类信息:包含相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 2. 组织架构类信息:包含医院的组织结构、职能部门等信息; 3. 人员类信息:包含医院人员的基本情况、职称、从业资格等信息; 4. 服务项目类信息:包含医院供应的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 5. 业务运行类信息:包含医院的各项运行指标、绩效考核等信息; 6. 病例处理类信息:包含医院对病例的处理流程、隐私保护等信息; 7. 安全管理类信息:包含医院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事件处理等信息; 8. 投诉处理类信息:包含医院的投诉受理流程、处理结果等信息。
第二条信息发布范围依据信息的性质和紧要性,确定信息的发布范围,并保证及时、准确、完整地发布相关信息。
具体发布的范围如下:1.政策法规类信息:向全体医院人员和相关部门发布;2.组织架构类信息:向全体医院人员和相关部门发布;3.人员类信息:向全体医院人员和相关部门发布;4.服务项目类信息:向患者和社会公众发布;5.业务运行类信息:向全体医院人员和相关部门发布;6.病例处理类信息:向患者和相关部门发布;7.安全管理类信息:向全体医院人员和相关部门发布;8.投诉处理类信息:向患者和社会公众发布。
第三章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第一条信息发布渠道医院应通过以下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 1. 官方网站:医院官方网站应设立专栏,发布各类信息; 2. 电子邮件:医院应向乐意接受邮件通知的患者和社会公众发送相关信息; 3. 电视媒体:与相关电视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播放医院相关信息; 4. 微信公众号:设立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信息; 5. 其他媒体: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等其他媒体发布信息。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模板(5篇)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模板第一条医疗服务信息各种职能科室、相互信息交流和每月汇总资料统计。
由信息科提供临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财务科提供门诊病员平均诊疗费用和药品费用,出院者平均费用和药品费用,各临床科室疾病前五位单病种住院费用,病人满意调查情况等。
第二条由医务科将信息汇总后,主管院领导审核向卫生局书面汇报,由信息科实施向社会公布院内收费价目。
(一)向社会发布内容包括:1、门诊病员人平均诊疗费用,含药品费用。
2、剖宫产人平均住院费用。
3、出院者平均住院费、含药品费用。
4、单纯性阑尾切除术人平均住院费用。
5、正常生产人平均住院费用。
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7、治愈好转率。
8、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9、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10、病人满意率。
(二)医院公示内容包括。
门诊触摸屏查询;张榜公布。
1、内江市物价局核准的各类疾病检查、诊治收费价目。
2、各种医疗辅助检查收费价目。
第三条院内发布医疗信息,一般依据内江市物价局审定标准实行之日起发布。
零星的补充标准自批准之日起补充发布。
“新农合”、“医保”办公室工作制度第一条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院“新农合”及医疗保险的____工作。
第二条____本院医务人员学习“区新农合办”和医保中心对“新农合”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政策、制度及标准。
掌握各类收费项目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第三条经常深入各科了解全院“新农合”及基本医疗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四条负责本院参保人员的身份查对和医疗费用审核。
协助县新农合办和医疗保障中心(局)的工作。
第五条及时了解掌握“新农合”医疗保险的新政策和制度。
负责本院“新农合”医保病人的有关政策、制度的解释工作。
第六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做到语言文明,热情服务。
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模板(二)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国华____分公司冰峰风电场____年____月____日冰峰风电场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____预警信息的发布,向风电场作业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____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标题: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引言概述:医院信息公示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依法公开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相关信息,以提高医院透明度,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公正。
本文将从医院信息公示的重要性、内容要求、实施方式、效果评估和存在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医院信息公示的重要性
1.1 提高医院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
1.2 保障患者知情权,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1.3 促进医疗行业规范发展,维护医疗秩序
二、医院信息公示的内容要求
2.1 医院基本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2.2 医疗服务项目:诊疗科目、技术水平等
2.3 医疗质量安全:医疗事故报告、质量评价等
三、医院信息公示的实施方式
3.1 网络公示:建立医院官方网站,定期更新信息
3.2 信息公开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信息公示
3.3 定期发布:制定公示时间表,确保信息及时更新
四、医院信息公示的效果评估
4.1 患者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估患者对医院信息公示的满意度
4.2 社会监督:媒体、公众对医院信息公示内容进行监督和评价
4.3 医疗质量改进:根据公示信息,医院及时调整和改进医疗服务
五、医院信息公示存在的问题
5.1 不及时更新:部分医院信息公示内容滞后,影响公示效果
5.2 信息不全面:有些医院仅公示部分信息,不够全面透明
5.3 缺乏监管:相关部门对医院信息公示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力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公示制度对于提高医院透明度、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确保医院信息公示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估。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
根据《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我院制订信息公开制度。
一、医院信息公示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公示的信息要做到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二、院办公室、工会、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管理科、质管办、药剂科、医学装备科、财务科、后勤科、保卫科等职能科室,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医院重要信息。
三、医院信息公示分三种层次进行:1、向社会公开的信息,采取手机服务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单、标识牌、示意图等形式向患者公示;2、向患者公开的信息、采取手机服务平台、触摸屏、网站、电子屏幕、标识牌、公示牌、公开栏、一览表、价目表、宣传单等形式向患者公示;3、向职工公开的信息,选择以文件或手册、工作指南、医院内部网络等形式向职工公示。
四、向社会以及患者公示的内容主要有: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如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费用等。
收费项目和标准信息,如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公示位置要在显著、醒目。
五、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做到由专人负责和定期更新。
六、医院成立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会,负责监管信息公开工作。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医疗卫生信息公开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医疗卫生信息公开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医疗卫生信息公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供给患者必要的医疗信息,还能够促进医疗机构的公信力、治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为促进医疗领域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医疗卫生信息公开已被写入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之中。
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是医疗卫生信息公开的一部分,是保障群众权益、推动医疗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制度下,医疗机构需要向群众公示其相关信息,使患者和公众能够了解到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医疗服务项目、医疗设备情况等重要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首先,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明确了公示的内容。
医疗机构需要公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医务人员的资格和执业证书、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医疗设备情况、医疗质量监督和投诉处理等方面。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选择性和可信度。
其次,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要求信息公开的方式与途径。
现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医疗卫生信息公开具备了多种形式和途径。
在公示制度中,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公示信息;同时也应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意见反馈渠道,使患者和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信息,留下意见和建议。
此外,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还强调了信息公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医疗机构需要不定期地更新公示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患者和公众应该能够在任何时间上网浏览到最新和真实的医疗机构信息,避免因过时信息带来的误导和不便。
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不仅能够方便患者选择医疗机构,还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面临信息公开后,将更加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还促使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确保患者获得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四篇)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条医疗服务信息各种职能科室、相互信息交流和每月汇总资料统计。
由信息科提供临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财务科提供门诊病员平均诊疗费用和药品费用,出院者平均费用和药品费用,各临床科室疾病前五位单病种住院费用,病人满意调查情况等。
第二条由医务科将信息汇总后,主管院领导审核向卫生局书面汇报,由信息科实施向社会公布院内收费价目。
(一)向社会发布内容包括:1、门诊病员人平均诊疗费用,含药品费用。
2、剖宫产人平均住院费用。
3、出院者平均住院费、含药品费用。
4、单纯性阑尾切除术人平均住院费用。
5、正常生产人平均住院费用。
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7、治愈好转率。
8、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9、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10、病人满意率。
(二)医院公示内容包括。
门诊触摸屏查询;张榜公布。
1、内江市物价局核准的各类疾病检查、诊治收费价目。
2、各种医疗辅助检查收费价目。
第三条院内发布医疗信息,一般依据内江市物价局审定标准实行之日起发布。
零星的补充标准自批准之日起补充发布。
“新农合”、“医保”办公室工作制度第一条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院“新农合”及医疗保险的____工作。
第二条____本院医务人员学习“区新农合办”和医保中心对“新农合”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政策、制度及标准。
掌握各类收费项目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第三条经常深入各科了解全院“新农合”及基本医疗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四条负责本院参保人员的身份查对和医疗费用审核。
协助县新农合办和医疗保障中心(局)的工作。
第五条及时了解掌握“新农合”医疗保险的新政策和制度。
负责本院“新农合”医保病人的有关政策、制度的解释工作。
第六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做到语言文明,热情服务。
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二)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国华____分公司冰峰风电场____年____月____日冰峰风电场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____预警信息的发布,向风电场作业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____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范本(2篇)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范本4.3医院-内部公示制度____医院医疗服务内部公示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增加医疗工作透明度,促进医院内部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切实解决“过度医疗、小病大治”等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1、医疗服务内部公示按照简单易行、客观公正、分级公示的原则进行。
2、日常公示内容。
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诊室配置及批准开展的诊疗科目等。
采用电子屏的方式进行公示,每半年更新一次。
3、推荐公示内容。
本院新引进的诊疗项目、诊疗技术的推广等,以及科室学科带头人业务专长的推介等。
采用电子屏、平板纸媒的方式进行公示,每季度更新一次。
4、医生工作量公示内容,按诊室统计,对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总费用、耗材使用总费用、辅助检查总费用等三项指标进行统计。
以科室为单位,进行个人排名并在全院公示,督促医务人员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合理检查、用药和治疗。
采用科室内公告栏的方式进行公示,每季度更新一次。
5、医院以多种方式,定期、定向采集医疗服务信息。
各有关科室要密切配合,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6、医院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
公示信息后如有不当或错误信息的,应当及时更正或撤销。
____年____月____日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范本(2)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承担着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责任。
为了加强医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医院信息公示制度应运而生。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是指医院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医院相关信息的一种制度。
通过信息公示,可以使患者、家属和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医疗技术水平、医生资质等信息,提高医院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促进医患良好关系的建立。
二、目的和意义1.提高医院透明度:通过医院信息公示,将医院的各项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医院的服务项目、医生资质等,提高医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五篇)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1.医院信息公示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公示的信息应当做到真实、可靠,严禁发布虚假信息。
2.医院信息公示工作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管理,设置医院发言人,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医院重要信息。
3.利用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相关信息,如医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绩效等。
4.医院要在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价目表等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
5.医院要指定专人负责医疗服务与收费标准相关信息公示工作,做到定期更新。
医院物价公示查询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价格信息公示工作的管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价格信息透明度,规范价格行为,特作如下规定。
一、医院在显著位置,通过公示牌、价目表,住院费用清单等方式实行药品及医疗项目价格公示,并严格按照价格公示的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任何人不得随意多收、少收或乱收。
二、公示内容包括医疗服务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计价单位、收费标准等,医疗服务价格变动时,及时变更相应的公示内容。
三、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只有物价管理科可以进入医院收费项目维护系统,对医疗收费项目进行增加、减少或变动,其他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进入该系统进行任何操作。
四、对医院实行的单病种限价收费项目及价格在相关科室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并通过媒体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承诺。
五、在收款窗口设立收费显示系统,门诊病人交费的同时,可直接看到自己的交费情况;在院病人可通过住院费用一日清单查询费用情况。
六、医院设立意见箱、____电话,接受患者、家属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医院____电话:医院信息公示制度(二)是指医院为保障患者知情权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医院运行情况、医生执业信息、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的制度。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医院基本信息公示:包括医院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规模和床位数等基本信息。
2. 医生执业信息公示:公示医生的姓名、职称、执业资格证书编号、专业领域和从业经验等信息,方便患者了解医生的资质和专业背景。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其信息公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是指医院向社会公开发布相关信息,包括医院概况、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医生资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信息公示,患者和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了解医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服务,提高医患信任度。
二、医院概况公示1. 医院名称:XX医院2. 医院性质:公立医院3. 医院级别:三甲医院4. 医院地址:XX省XX市XX区XX街道XX号5. 医院简介:XX医院成立于XXXX年,是该地区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技术水平公示1. 专科设置:XX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专科,涵盖了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诊治。
2. 医疗技术力量:XX医院拥有一支由多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高级职称医生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技术。
3. 医疗质量指标:XX医院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各项指标的公示,如手术成功率、感染率、术后并发症等,向患者和社会公众展示医院的医疗水平。
四、医疗设备公示1. 医疗设备介绍:XX医院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包括CT、MRI、超声波、心电图等先进设备,可以满足各类疾病的诊断需求。
2. 设备维护保养:XX医院严格按照设备使用和维护规范,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五、医生资质公示1. 医生职称:XX医院的医生职称分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等级,医生的职称和资质代表了其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
2. 医生简介:XX医院的医生团队由一批具备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医生组成,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备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六、信息更新和公示渠道1. 信息更新频率:XX医院将定期更新医院的相关信息,确保患者和社会公众获取到及时准确的信息。
规范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制度
规范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诊疗信息的公开与发布,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制度适用于我院的全部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的范围与原则第三条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的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医院概况与资质信息;2.医疗服务项目信息;3.医疗技术与设备信息;4.医生执业资格与专业背景信息;5.医疗费用和费用政策信息;6.患者权益保障与投诉处理信息。
第四条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遵从以下原则:1.公开透亮原则:对于不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信息,实行全面公开;2.客观真实原则:所发布的信息应当真实客观,不得误导患者;3.及时发布原则:对于需要知悉的信息,保证及时发布,确保信息的及时性;4.公平公正原则:对于各类信息,均依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与发布。
第三章医疗诊疗信息公开与发布的内容与方式第五条医院概况与资质信息的公开与发布应包含以下内容:1.医院名称、住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等基本信息;2.医院的法定资质信息、荣誉资质信息等;3.医院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等概况信息。
第六条医疗服务项目信息的公开与发布应包含以下内容:1.医疗科目与专科门诊信息;2.门诊服务时间和预约方式;3.医疗服务流程与注意事项等。
第七条医疗技术与设备信息的公开与发布应包含以下内容:1.医院拥有的核心技术、特色技术等;2.医院拥有的先进设备、器械等;3.医院技术团队的专业背景和临床经验等。
第八条医生执业资格与专业背景信息的公开与发布应包含以下内容:1.医生执业资格证书和专业背景信息;2.医生的学术成绩、学术地位等;3.医生的擅长领域、临床经验等。
第九条医疗费用和费用政策信息的公开与发布应包含以下内容:1.医疗费用的明细和计费标准;2.患者支出方式和报销政策;3.患者可以享受的费用减免和优惠政策。
医疗保健机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全文)
医疗保健机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信息公开,促进公众了解医疗服务情况,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依法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信息公开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信息公开范围与内容第二条医疗保健机构信息公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医疗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2. 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情况和资质认证信息;3. 医疗保健机构的人员组成和资质情况;4. 医疗保健机构的药品和器械情况;5. 医疗保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6. 医疗保健机构的投诉处理和纠纷调解情况。
第三章信息公开方式和途径第三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通过以下方式和途径进行信息公开:1. 在医疗保健机构内显著位置设置信息公开栏,公布相关信息;2. 在医疗保健机构的网站或官方平台上公示相关信息;3. 接受公众的查询和咨询。
第四章信息公开义务与责任第四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性,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
第五条对于公众的查询和咨询,医疗保健机构应当积极回应,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第五章监督与执法第六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保护公众利益。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条医疗保健机构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罚款或吊销许可证:1. 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2. 擅自调整收费标准;3. 未按规定公示相关信息。
第七章附则第八条其他未尽事宜由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进行解释。
This is the full document of the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anagement Measures".Chapter 1 General ProvisionsArticle 1: The purpose of these measures is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promote the public's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services, protect the public's right to know, and regul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actices of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Chapter 2 Scope and Conten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Article 2: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1. Medical service items and their fee standards;2. Basic information and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of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4. Drugs and medical equipment in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5. Servic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of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Chapter 3 Methods and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Article 3: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should disclos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following methods and channels:1. Set up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oards in promin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institutions to publish relevant information;2. Display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website or official platforms of the institutions;3. Accept public inquiries and consultations.Chapter 4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Article 4: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should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to disclose information,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prevent false advertising and misleading the public.Article 5: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public inquiries and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guidance.Chapter 5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Article 6: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medica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promptly investigate illegal behaviors, and protect the public interest.Chapter 6 Legal Liabilities1. Intentionally concealing or providing false information;2. Adjusting fees without permission;3. Failing to disclose relevant information as required.Chapter 7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Article 8: Matters not covered in these measures shall be interpreted by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regulations, and these measures.。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范本(2篇)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范本一、医疗服务信息发布的背景和目的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可及性,本医疗机构特制定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机构对外发布医疗服务信息的行为,使医疗服务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传达,提供便利的渠道供患者获取医疗服务信息,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医疗服务信息发布的对象和内容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一切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2. 医疗服务的项目和范围。
3. 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
4. 医疗机构的医师和护士资质、专业特长等相关信息。
5. 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技术水平等信息。
6. 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如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投诉处理机制等。
7. 患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和制度,如医疗纠纷调解程序、赔偿标准等。
三、医疗服务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本医疗机构将通过以下渠道和方式发布医疗服务信息:1. 医疗机构的官方网站:通过医疗机构的官方网站向患者发布医疗服务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方便性。
2. 医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医疗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向患者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并提供在线咨询和预约挂号等服务。
3. 医疗机构的宣传物料:医疗机构将制作宣传物料,如宣传册、海报等,向患者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并在医疗机构内外进行展示。
4. 医疗机构的媒体发布:医疗机构将定期通过媒体渠道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如报纸、电视、广播等。
四、医疗服务信息发布的原则在医疗服务信息发布过程中,本医疗机构将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医疗服务信息的发布应公开、透明,不得歧视任何人群,确保患者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2. 真实准确原则:医疗服务信息的发布应真实准确,不得故意夸大或隐瞒事实,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信息。
3. 保护隐私原则:医疗机构将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得到保护,不得未经患者同意公开或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模版
医疗服务信息发布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对外发布医疗服务信息的行为,保障患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高医疗机构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三、定义1. 医疗服务信息:包括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等与医疗服务相关的信息。
四、信息发布主体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医疗机构的信息发布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信息发布员:由医疗机构指定的专人负责医疗服务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五、信息发布内容1. 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2. 医疗服务项目:详细介绍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类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名称、适应症、治疗方法、费用等。
3. 医疗技术:介绍医疗机构具备的医疗技术,包括设备、技术人员等。
4. 医疗质量:公布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指标,如手术成功率、感染率等。
六、信息发布的方式和渠道1. 网站:医疗机构应建立官方网站,并在网站上发布相关医疗服务信息。
2. 印刷品:医疗机构可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印刷品,以便向社会公众宣传医疗服务信息。
3. 媒体渠道: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渠道发布医疗服务信息。
七、信息发布的原则1. 准确性:发布的医疗服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2. 及时性:医疗机构应及时更新医疗服务信息,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3. 公平性:医疗机构应公平对待各类患者,在医疗服务信息发布中不得有歧视行为。
4. 合规性:医疗机构应确保发布的医疗服务信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5. 效益性:医疗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患者需求发布医疗服务信息,提高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八、信息发布的管理与监督1. 内部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信息发布审核机制,确保发布的医疗服务信息符合要求。
2. 外部监督: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可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进行监督和举报。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引言概述:医院信息公示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主动向社会公示一系列相关信息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信息公示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一、医院基本信息公示1.1 医院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院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使患者和社会公众能够方便地找到医院并与其进行沟通。
这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透明度。
1.2 医院等级和执业许可证信息医院等级和执业许可证是评估医院质量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院的等级评定结果和执业许可证信息,方便患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医院的能力和资质。
1.3 医院规模和科室设置医院规模和科室设置是评估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院的规模和科室设置情况,使患者和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医院的专业领域和服务范围。
二、医生信息公示2.1 医生资质和执业许可证信息医生的资质和执业许可证是评估医生专业能力和合法执业的重要依据。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生的资质和执业许可证信息,方便患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医生的专业背景和执业情况。
2.2 医生擅长领域和工作经验医生的擅长领域和工作经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选择和医疗质量。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生的擅长领域和工作经验,使患者和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医生的专业特长和临床经验。
2.3 医生服务态度和患者评价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患者评价是评估医生医德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患者评价,方便患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医生的医德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服务项目公示3.1 诊疗科目和技术设备医疗服务项目的种类和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是评估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医疗服务项目的诊疗科目和技术设备,使患者和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医院提供的服务范围和设备水平。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0.09.30•【字号】浙医保发〔2020〕21号•【施行日期】2020.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医保发〔2020〕21号各市、县(市、区)医疗保障局:现将《浙江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2020年9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用信息采集第三章信用评价与发布第四章信用信息应用第五章信用修复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浙江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医疗保障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工作,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保障医疗保障基金安全,促进医疗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浙江省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医疗保障信用主体(以下简称“信用主体”)的信息采集、评价、发布、奖惩、修复等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医疗保障信用管理,是指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依规,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和医疗保障领域信用信息,对信用主体进行动态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医疗保障信用等级(以下简称“信用等级”),实施信用监管、信用奖惩措施,以规范信用主体医疗保障行为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医疗保障信用评价结果,是指通过信用评价所生成的信用报告、医疗保障信用分和信用等级等。
第四条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透明、分级分类、动态调整、共建共享的原则,维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范本(2篇)
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信息公示工作,保障患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公开机制。
适用于我院所有部门和人员。
二、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医院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三、信息公示内容1.医院简介:包括医院名称、机构属性、成立时间、等级评定情况等。
2.医院领导:医院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及相关职责。
3.医院部门设置:包括科室设置、人员编制等。
4.医院人员队伍: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的概况、职称级别等信息。
5.医院荣誉:医院获得的荣誉、奖项及证书的展示。
6.医院设备设施:医院的现有仪器设备、医用材料等。
7.医疗服务项目: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8.就医指南:包括患者就医流程、挂号就诊提示等信息。
9.医治教育与健康知识:医治教育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
10.投诉与建议:接受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投诉与建议。
11.其他重要信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公示的信息。
四、信息公示形式1.网站公告:在医院官方网站上公示相关信息,确保及时更新。
2.公示栏:在医院内设立公示栏,定期发布相关信息。
3.就诊指南手册:提供给患者的就诊指南手册中包含相关信息。
五、信息公示责任人1.医院行政负责人:负责医院信息公示的总体工作安排和监督。
2.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相关信息的整理、更新和公示工作。
3.信息管理人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上传和公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六、信息公示周期和频率1.医院简介、领导班子、部门设置、人员队伍等信息一年更新一次。
2.医院设备设施、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等信息需要随时更新及公示。
3.就医指南、医治教育与健康知识等信息定期更新,至少每半年更新一次。
4.投诉与建议的受理情况需要及时跟进并公示。
七、信息公示的形式1.信息公示应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及时、真实、全面、公正。
2.信息公示的内容应采用简明扼要的表述方式,便于患者和社会公众理解。
医院院务公开实施细则模板
医院院务公开实施细则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增强医院的透明度,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促进医院与社会的互动和沟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医院内部各类信息的公开工作。
第三条医院信息公开工作应当以依法合规、透明公正为原则,充分尊重访问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四条医院应当具备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和相关机制,制定信息公开目录,确保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和顺畅性。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工作宣传机制,积极向社会宣传医院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目录和方式。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价机制,定期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
第二章信息公开目录第七条医院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信息公开目录,明确需要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范围和方式。
第八条信息公开目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医院基本情况的公开:包括医院概况、组织架构、资质证书等信息;(二)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开: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医技等服务的相关信息;(三)医院财务情况的公开:包括收入、支出、经营状况等财务信息;(四)医院人事情况的公开:包括招聘、考核、薪资、晋升等人事相关信息;(五)医院安全管理情况的公开:包括安全防护措施、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信息;(六)其他需要公开的信息。
第九条信息公开目录应当明确信息的更新频率和方式。
第十条医院应当将信息公开目录及其更新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在医院门户网站、电子公告栏等途径上发布。
第三章信息公开流程第十一条访问者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医院的接收渠道向医院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接收到申请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三条医院审核信息公开申请时,应当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医院审核信息公开申请后,应当及时向申请人做出答复,并说明拒绝公开的理由。
第十五条信息公开申请被拒绝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服务信息公示试行管理办法
市医疗服务信息公示管理办法(试行)
为促进医疗机构公平有序竞争,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监管能力,转变卫生行政管理职能,本着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原则,减少医患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市场缺陷,使群众能够享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引导病人合理选择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满意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公示目的
实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一是便于患者了解医院,合理选择医疗机构,放心就医,增强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和就医安全感,减轻社会医疗服务负担;二是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医院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学习,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三是激励医院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引导医院建立“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经济”的发展模式。
二、公示对象
**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除外)。
三、公示内容
(一)综合指标:包括工作量信息、医疗质量信息、医疗安全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和费用信息等。
1、医疗工作量信息:门诊人次、急诊人次、出院人数、手术台次等。
2、医疗质量信息: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门诊病例书写合格率、住院病例书写合格率、设备(X光机、B超)利用率、设备(CT、CR、X光机、B超)检查阳性率、临床输血合格率、法定传染病漏报率、院内感染率、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三基”考核合格率等。
3、医疗安全信息:医疗事故发生次数、医疗缺陷等。
4、医疗服务信息:患者满意度、医院职工满意度等。
5、费用信息: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仪器检查费用等。
(二)单病种指标:
市卫生局公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急性脑梗死、老年性(单眼)白内障晶体植入术、Ⅱ型糖尿病、子宫平滑肌瘤剔除术、剖腹产、正常分娩、急性心肌梗塞、小儿支气管肺炎等9个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药品费用等。
(三)用药指标:
对单价在10元以上(三级医院20元以上)、使用总量在医院内部排名前10位的药品进行公示,对使用这些药品的前10名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抽查,抽查这些医生使用公示药品的处方不少于10%,对其中最不合理的10个以上的处方进行公示;临床用药合格率;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四)其它医疗服务信息: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临床重点专科评审、重大医疗事件等医疗服务综合或单项信息。
四、公示方式
1、市卫生局对医疗服务信息公示的基本形式为社会公示和部门通报两种。
通过本地有影响力的报纸、电视和卫生网站向社会公示,必要时亦可采取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
部门通报以内部文件发布形式进行。
2.医疗机构要在内部的门急诊等就诊区域或住院病区,借助院内专栏、电子滚屏、电子触屏,以及院内印发的各种指南、告知等,公示相关信息。
五、公示时间
1、市卫生局每年向社会公示医疗服务信息2次,8月份公示当年上半年医疗机构综合指标和单病种指标信息,次年2月份公示上年度医疗机构综合指标和单病种指标信息。
2、市卫生局不定期向社会公示医院管理单项评价或综合评价、临床重点专科评审、重大医疗事件等。
其他医疗服务信息,以部门通报形式发布。
六、数据获取及统计
数据获取采取医疗机构定期报送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核查两种方式。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建立数据档案。
所有间接数据必须有可供复核的原始数据,单病种疾病分类核实,并对每个病例的原始数据存档备查。
公示相关数据时,要注意与医院信息中心(科)和财务科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比较,数据不一致时要核查落实。
卫生行政部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抽调相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组织两次公示信息专项核查活动,作为社会公示依据。
七、几点要求
1.实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是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具体措施。
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该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价活动,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原始数据和资料。
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2.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公示信息专项核查活动时,要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抽查、复核,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准确。
严禁弄虚作假,瞒报虚报和误导患者的行为发生。
对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在全系统通报,对典型案件向社会曝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