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第3章政府预算的管理原则与主要模式

合集下载

政府预算管理第三章习题

政府预算管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3、预算调节制度4、定额上缴5、总额分成6、分税制7、分税制预算体系8、无条件转移支付9、非配套补助10、单位预算二、填空题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

2、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从改革目标上看,是指在_________基础上,按照_________划分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3、现阶段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_________在1993年的基础上逐年增加,递增率按本地区_________和_________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5、预算调节包括各级预算间的_________和各地区预算间的_________。

6、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_______与_______结合的原则;兼顾______与____的原则;贯彻_______的原则;与_______相适应的原则。

7、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补偿_______、弥补________、保证______、优化_______、调节______。

8、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采用_______是规范转移支付的主要标志。

10、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_______,_________,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市场主体,政府须为企业创造_______的外部环境。

三、单项选择题1、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纵向来看,政府预算可分为()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D、总预算与单位预算2、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部()A、权责法B、组织法C、程序法D、权责法、组织法、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预算法3、下列收入中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收入是()A、营业税B、增值税C、关税D、消费税4、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A、80%于20%B、75%于25%C、60%于40%D、50%于50%5、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是()A、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B、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C、进一步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6、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A、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B、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C、以收定支体制D、分级包干体制7、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B、地方政府是否构成以及独立的预算主体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8、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标志是()A、公式化转移支付B、基数法C、因素法D、补助金制度9、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的转移支付模式是()A、支出均衡模式B、收支均衡模式C、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D、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减支出需求均衡模式10、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是()A、政府采购B、基础产业建设C、财政投融资D、社会保险四、多项选择题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A、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与地方财政自主权结合的原则B、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C、贯彻民族政策的原则D、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原则2、从横向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可分为( )A、总预算B、部门预算C、单位预算D、基层预算3、1988年中央决定对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其中主要的包干形式有()A、收入递增包干B、总额分成C、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D、上解额递增包干4、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原则()A、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有条件转移支付
条 件
配套补助

转 移 支 付
配 套 补 助
无 限 额
配 套 补 助
有 限 额
配 套 补 助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解决区域性公共产品外溢问题 辖区间效益外溢和成本外溢 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促进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实现公共资金的公平分配 保证各地最低公共服务标准 优化资源配置
(一)国家财力分散 (二)强化了地方的利益机制,加剧
了地方保护主义 (三)形式不够规范
二、分税制基本问题
分税制是以各级政权之间事权划分结 构为依据,根据不同税种的不同特性, 将其分别划归不同财政级次,确定不 同政权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财政管理体 制。
完全分税——中央税与地方税 适度分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
⊙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

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

⊙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

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
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以 上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
预算管理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 体体现。
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的根本任务——正确划 分各级政府预算的收支范围,规定预算管 理权限及相互间的制衡关系,使国家财力 在各级政府及各区域间合理分配,保障相 应级次或区域的政府行使职能的资金需要, 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 组成部分。

简述国家预算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国家对财政活动的管理和运行制定的一套基本原则,它是指导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准则和规范。

国家预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透明原则:国家预算应当公开透明,使公众能够了解和监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政府应该及时向公众披露预算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

2. 财政稳定原则:国家预算应当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在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确保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过度债务累积。

3. 经济合理性原则:国家预算应当基于经济合理性,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预算编制应考虑国家的经济状况、需求和优先发展区域和领域的需求。

4. 公平公正原则:国家预算应当保障财富分配的公平和公正,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公平和持续发展。

5. 法定性原则:国家预算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都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6. 实用性原则:国家预算应当具备实用性,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财政支持和保障。

7. 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预算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
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财政收支,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这些原则为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提供了指导,旨在保证财政的健康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级经济师-政府预算

中级经济师-政府预算

中级经济师-政府预算
高频考点 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3.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和技术原则。

4.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税种属性。

5.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
①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②效率原则: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③恰当原则:调控能力较强的税种、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④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6.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原则

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原则

政府预算的概念及原则
政府预算是一种中央政府分配财政资源的宏观调控工具,是政府支出
和收入的计划性安排。

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和法定决算制度是政府财政
活动的重要代表,它们重要标志着政府财政活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
来进行管理、调整和运行,为政府财政活动提供了依法约束力强的依据。

关于政府预算,有以下原则:
一是计划性原则。

政府预算必须以政府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
发展计划为基础,坚持政策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调整政府
收入和支出,保证公共财政按照统一的发展规划使用。

二是经济原则。

政府预算必须遵循政府在财政支出中主动保持紧缩,
用尽可能少的财政资金满足公众服务的要求的原则,并尽快并保持财
政收支平衡,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充足性。

三是规范性原则。

政府预算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财政管理
政策和财政制度,贯彻“以财政预算为基础,结合实际,及时处理”
的经济政策,确保政府收支按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结算。

四是公平原则。

政府预算必须遵循支出的合理性,保持财政收支的均衡,合理利用财政资源,把财政收入作为服务全体人民的资金,合理
安排政府财政支出,确保财政资金被公平、合理地分配到各行政区域。

政府预算概念和原则,是政府财政活动以及财政收支安排的重要依据,既反映了政府预算的宏观调控功能,又表示了政府财政活动的可控性
和规范性。

政府预算的实施和执行,不仅对政府的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章: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与测算方法

第三章: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与测算方法

六、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府收支分类
收入分类
支出 功能分类
完整反映政府各 项职能。如:国 防、教育…… 防、教育……
支出 经济分类
明细反映各项支出 具体用途。如:工 资、会议费…… 资、会议费……
完整反映政府 收入的来源和 性质。
(一)收入分类
类(6 类(6) 款(49) 款(49) 项(354) 项(354) 目(750) 目(750)
……
公用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 债务支出 的补助
经济分类特点二:充分细化
办公费 差旅费 邮电费
租赁费
公务费
水电费
维修费 ……
会议费
经济分类特点三:运用广泛 经济分类特点三:运用广泛
债务支出 …… 基建支出 …… 项目 行政事业单位 部分经费支出 工资福利 ……
资本性支出 ……
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分类交叉表(图1)
功能分类特点一:分类范围完整
新分类涵盖范围
社保基金 支出 预 算 内 支 出 预算外 支出
功能分类特点二:分类标准规范 功能分类特点二:
旧:教育总支出=A+B+C+D+E+F 教育总支出= 新:教育总支出=A 教育总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企业挖革改造 科技三项费用
A. 教育基建支出
教育管理事务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税 收


税收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社会缴款 赠 予
非税收入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转移性收入
(二)支出功能分类
类(17) 类(17) 国防 教育 医疗卫生 抗旱 农林水事务 …… 水 利 水土保持 …… 普通教育 款(172) 款(172) 项(1152) 项(1152) 小学教育 高等教育 ……

预算管理的四个原则

预算管理的四个原则

预算管理的四个原则
一、全面预算原则:
全面预算原则是指要把政府的预算调整作为政府总体财政政策
的一个组成部分,预算改革必须综合考虑政府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社会政策等,而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分类,要综合研究、平衡控制,以保持政府的总体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力。

二、有效使用原则:
有效使用原则要求预算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实现政府
的财政目标和实施政府经济政策的要求,充分考虑经济开支和收入的关系,综合考察收入和支出的结构,控制预算开支,以便有效地利用政府财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要求预算管理部门在制定预算政策时,要反复斟酌利弊,做到经济高效,要把控财政开支,把政府拨款投入到最具有社会效益的领域,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按照支出权数量和支出质量的双重考核标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避免出现浪费和低效的现象。

四、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要求在行使预算管理权力时,要维护市民的正当权益,确保预算执行的公平公正,禁止使用预算资金进行政治活动、情绪活动和特殊活动,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支出中的区域和群体问题,确保贫困人口、困难群体及时得到基础保障等。

- 1 -。

政府预算管理-第三章习题

政府预算管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3、预算调节制度4、定额上缴5、总额分成6、分税制7、分税制预算体系8、无条件转移支付9、非配套补助10、单位预算二、填空题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

2、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从改革目标上看,是指在_________基础上,按照_________划分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分级预算管理体制。

3、现阶段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_________在1993年的基础上逐年增加,递增率按本地区_________和_________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5、预算调节包括各级预算间的_________和各地区预算间的_________。

6、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_______与_______结合的原则;兼顾______与____的原则;贯彻_______的原则;与_______相适应的原则。

7、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补偿_______、弥补________、保证______、优化_______、调节______。

8、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采用_______是规范转移支付的主要标志。

10、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_______,_________,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市场主体,政府须为企业创造_______的外部环境。

三、单项选择题1、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纵向来看,政府预算可分为()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D、总预算与单位预算2、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部()A、权责法B、组织法C、程序法D、权责法、组织法、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预算法3、下列收入中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收入是()A、营业税B、增值税C、关税D、消费税4、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A、80%于20%B、75%于25%C、60%于40%D、50%于50%5、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是()A、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B、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C、进一步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6、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A、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B、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C、以收定支体制D、分级包干体制7、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B、地方政府是否构成以及独立的预算主体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8、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标志是()A、公式化转移支付B、基数法C、因素法D、补助金制度9、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的转移支付模式是()A、支出均衡模式B、收支均衡模式C、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D、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减支出需求均衡模式10、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是()A、政府采购B、基础产业建设C、财政投融资D、社会保险四、多项选择题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A、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与地方财政自主权结合的原则B、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C、贯彻民族政策的原则D、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原则2、从横向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可分为( )A、总预算B、部门预算C、单位预算D、基层预算3、1988年中央决定对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其中主要的包干形式有()A、收入递增包干B、总额分成C、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D、上解额递增包干4、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原则()A、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政府预算管理

政府预算管理

第一章政府预算管理理论答案:隐藏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第一节政府预算的含义及特征一、政府预算的含义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政府预算的含义(一)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以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

(二)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政府预算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国家权力机关审定预算内容和赋予政府预算执行权的过程。

(三)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配过程。

(四)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预算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3.公平社会分配。

【例1·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政府预算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B.政府预算必须经过国家行政机关批准后据以执行C.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D.政府预算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配过程E.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ACDE【例2·多选题】政府预算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B.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C.控制市场投资的总量D.公平社会分配E.筹集财政资金,健全财政政策『正确答案』ABD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一)法律性政府预算的形成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

(二)预测性(三)集中性(四)综合性政府预算是各项财政收支的汇集点和枢纽,综合反映了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全貌,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例1·多选题】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有()。

A.预测性B.法律性C.集中性D.综合性E.固定性『正确答案』ABCD【例2·单选题】(2005年)政府预算是各项财政收支的汇集点和枢纽,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A.预测性B.法律性C.集中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D三、现代政府预算的多重研究视角(一)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经济学对政府预算的研究,最为注重的是政府预算的效率问题。

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独立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独立于政府的其他财政活动,确保财政决策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 平衡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力图平衡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防止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3. 透明度原则:国家预算应该对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透明,使他们能够了解财政决策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促进民主监督和参与。

4. 经济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根据经济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财政安排,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5. 公平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体现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并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6. 长期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注重长期发展的需要,避免短视和短期利益的决策。

7. 可持续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国家预算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指导原则。

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税收返还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时为了减少改革的阻 力、不触动地方政府原有的既得财政利益所采取的 一种带有妥协性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
整理ppt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责任归属
支出项目
中央
国防、外交、外援、中央级行政管理、金融和货 币政策、中央统管的基建投资、央企技术改造和 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全国性交通、收入 分配等
地方
个人福利补贴、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 、地区性交通、卫生、城市维护建设、消防、公 园、娱乐设施等
整理ppt
中央、地方收入划分
❖ 中央固定收入: 主要有: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进口增值 税和消费税等
❖ 地方固定收入: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 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 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等。 中央、地方共享收入(P91~92)
❖ 年度性原则。即各级政府预算一般应按年度进行编制,不允 许将不属于本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列入本年度的政府预算之 中。在这里,所谓“预算年度”(也称为财政年度)是指政 府预算的有效起迄期限,通常为365天。目前,世界各国的 政府预算年度分为“历年制”(如中国、英国等)和“跨年 制”(如美国、日本等)两种整理。ppt
整理ppt
政府预算的原则1
❖ 政府预算的原则是指编制、组织政府预算所必须遵循
的准则。现阶段被各国认可的政府预算原则有:
❖ 公开性(透明性):即各 级政府预算全部收支都须 经本级立法机构审查批准, 并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 以接受立法机构与社会公 众的监督。
❖ 可靠性
❖ 完整性
❖ 统一性
❖ 年度性
整理ppt
整理ppt
复式预算的特点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原则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原则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原则预算管理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政府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制定、执行和监督财政收支的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实现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原则主要包括公开、民主、合法、规范和有效等方面。

一、公开原则公开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也是制约政府行为的重要条件。

预算公开是指政府应当将预算有关资料及时公开,供公众查阅、监督和评价。

公开预算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防止财政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公开预算的内容包括:政府的预算报告、决算报告、预算执行报告等财政预算有关文件;预算的收入来源和使用情况;财政支出的项目、标准和效益等相关信息。

政府应当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发布以上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公开。

二、民主原则民主是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原则,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

民主预算是指政府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民主预算的具体做法包括: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预算编制、修改和审议过程中,开展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保障人大代表和各级人大的权利,加强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力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权,设立预算公开查阅点,允许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财政支出。

三、合法原则合法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基本约束,也是政府行为的根本准则。

合法预算是指政府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必须依法行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合法使用。

合法预算的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依法制定财政法规、财政制度和财政预算,明确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程序;依法公布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政府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加强预算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惩治财政违法行为,保障公共资源的合法、公正分配和使用。

《政府预算》课程习题

《政府预算》课程习题

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旧中国国家预算的形成起因于。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家预算产生的。

4、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5、国家预算是政府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为配置必要资金的重要工具。

6、国家预算的、需要以预算程序、步骤为保证,预算周期按预算年度为期、并分阶段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各阶段紧密联系、互为条件。

7、决算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划清预算年度、预算级次和资金界限,做到收支、、。

8、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9、单位、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单位、本部门预算后汇总后报送。

10、预算编制一开始就应细化到每个具体用款项目,细化的程度至少应达到决算要求,细化到达、、甚至级科目,总的原则应是越细越好,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透明度和强化监督。

11、是以项目的绩效(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

12、绩效预算强调政府而不是,支出内容与服务规划紧密相关,使绩效评价渗透到政府的每一个部门。

二、单选题1、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B、财政C、国家D、税务2、国家预算管理在财政管理中处于()。

A、主导地位B、次要地位C、从属地位D、领导地位3、国家预算由()的预算组成。

A、各级财政部门B、各级政府C、各个单位D、各级国库4、国家预算是以()为基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A、数字B、报表C、管理D、计划5、()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计划考虑基期情况,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而测算并编制预算年度指标的方法。

A、绩效预算B、部门预算C、零基预算D、单位预算三、多选题1、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为()A、计划性B、法律性C、集中性D、年度性2、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分为()。

A、财政总预算B、绩效预算C、部门预算D、单位预算A、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B、编制预算C、执行预算D、评估预算 E、编制决算4、标准预算周期将每一个预算管理周期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三个标准阶段,即()A、“预算编制阶段”B、“预算审批阶段”C、“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D、“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四、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2、绩效预算3、零基预算4、政府预算五、简答题1、国家预算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何在?2、国家预算具有那些基本特征?3、说明国家预算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点。

政府预算与管理

政府预算与管理

政府预算管理第一章、政府预算概论第一节政府预算的概念与特征⏹社会经济生活中,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都与政府预算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行政管理、基础科学研究、国防、社会治安以及司法和执法等公共产品的提供,都是通过政府预算支出来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

⏹又如:城市的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暖、排水、排污、环境污染治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主要由政府预算安排支出来提供。

⏹就家庭和居民个人而言,中小学的义务教育、政府办的大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有关生老病死的大事都与政府预算支出密切相关。

一、政府预算的概念1.预算1)、预算就是计划。

预算的实质就是配置稀缺资源,它意味着在潜在的支出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2)、预算意味着平衡。

预算必须平衡,一个不考虑收入弥补支出的支出计划不能称为预算。

当然,预算的平衡通常是跨时间的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平衡。

(借款)3)、预算依赖于一些决策过程。

预算决策过程一般设计收入估计、支出限制、在各种选择中组织比较、调整决策以确保具体的决策按适当的顺序及时作出。

2.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集中性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基本财政计划。

马克思指出“每个人都知道,预算只不过是国家本年度预期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

”政府预算内涵形式: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性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内容:反映集中性财政资金的分配过程程序:预算是通过政治程序决定的体制:预算是公共选择机制二、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民主性、法定性、年度计划性、集中性、公开性政府预算特征(一)法定性预算经立法机构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预算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二)年度计划性财政年度,是政府预算(或公共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有效起止期限。

一般起止为一年。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预算年度与公元纪年相吻合,即采用“历年制”,有些国家的预算年度与日历年度不一致,即采用“跨年制”。

政府预算是什么意思有哪几种

政府预算是什么意思有哪几种

政府预算是什么意思有哪几种政府预算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还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那么你对政府预算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政府预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首先是以年度财政收支的形式存在的。

它是对年度政府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

其具体形式是按一定的标准将政府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地列入各种计划表格,通过这些表格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支出方向。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表现为政府预算的级次划分、收支内容、管理职权划分等都是以预算法的形式规定的;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的过程也是在预算法的规范下进行的。

政府预算编制后要经过国家立法机构审查批准后方能公布并组织实施;预算的执行过程受法律的严格制约,不经法定程序,任何人无权改变预算规定的各项收支指标,这就使政府的财政行为通过预算的法制化管理被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政府预算是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国家财政具有内在的联系。

从财政收支的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但从起源看,两者不具有一致性。

国家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政府预算是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即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国家财政要求制定统一的年度收支计划,而且要求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查批准时才出现政府预算。

因此,简而言之,政府预算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预算的特点(一)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的活动范围和公共收支状况。

(二)政府预算能够体现对政府收支的控制。

(三)政府预算具有统筹政府收支的特点。

(四)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政府预算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

政府预算的分类(一)按收支管理范围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由各级政府的本级预算和下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单位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直属机关就其本身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另外还包括企业财务收支计划中与财政有关的部分,它是机关本身及其所属单位履行其职责或事业计划的财力保证,是各级总预算构成的基本单位。

政府预算习题集答案

政府预算习题集答案

政府预算习题集答案第一章政府预算概论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2、政府预算原则是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一国预算立法、编制及执行所必须遵循的;3、年度预算平衡是指每一年的财政收支结果都应是平衡的预算;4、周期平衡预算是指在预算收支的对比关系上,应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保持收支平衡,而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财政年度或一个日历时期内保持平衡;5、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就是设想在现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最大值,税收收入也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二、单项选择题1、相对于其他预算主体和传统的国家预算来说,政府预算具有的最鲜明的特征是 AA、公共性B、法律性C、计划性D、集中性2、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的国家是BA、美国B、英国C、德国D、中国3、现代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A、加强财政管理B、财政监督的需要C、公众的要求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4、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 D 为基础;A、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经济周期理论D、财政自动稳定器理论5、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A、税收B、公债C、公共支出D、预算6.中国第一部国家预算为C 年预算;A、1949B、1950C、1910D、19017.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D ;A、政府B、部门C、财政D、国家2.在我国经办国库业务的是DA.农业银行 B.工商银行 C.建设银行 D.人民银行8.我国国家预算管理级次分为D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9.预算管理的主体是AA.国家 B.银行C.事业单位 D.其他社会组织10.预算计划管理的中心环节是AA.编制预算 B.执行预算C.编制决算 D.调整决算11.我国预算年度采用C 年制;A.跨年制 B.农历年 C.历年制 D.其他12.现代国家预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BA.资产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B.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君主的经济斗争 C.财政管理的需要 D.货币的产生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政府预算的内涵答: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以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分配过程;从程序上看,政府预算是通过政治程序决定的;从决策管理体制看,预算是公共选择机制;2、政府预算有哪些基本特征答:预算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公共性,即预算分配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预算的运行方式要公开、透明、规范;2法律性,即政府预算的形成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构审查批准;3计划性,即政府通过编制预算可以对预算收支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作出事先的设想和预计;4集中性,即预算资金作为集中性的政府财政资金,其规模、来源、去向、收支结构比例和平衡状况,由国家按照社会公共需要和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国家全局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分配;5综合性,即政府预算是各项财政收支的汇集点和枢纽,综合反映了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全貌,预算内容应包含政府的一切事务所形成的预算收支,全面体现政府年度整体工作安排和打算;3、如何理解现代预算制度产生的原因及意义答:现代预算制度产生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决定性原因是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必备条件是财政分配的货币化;现代预算制度产生的意义有:实现了新兴资本势力代替封建没落势力的社会变革,实现了政府财政制度与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衔接,确立了现代国家理财的法制管理模式,确立了社会公众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4、怎样认识政府预算的原则答:政府预算的原则有:1完整性原则;2公开性原则,;3效率性原则,即政府预算行为中的帕累托状态,实现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既定的产出或以既定的投入得到最多的产出;4年度性原则,即各国政府编制和执行预算所依据的法定期限,通常为一年,具体形式一般有历年制和跨年制;5统一性原则,即要表明一国或一级政府预算应按照统一的政策和程序进行,而不论是集权制国家政府预算抑或是联邦制国家政府预算;四、论述题材料:准确理解预算职责功能的前提是把握预算与财政的关系,财政收支活动是预算的执行过程;因此,预算的职责功能是就预算与财政的关系而言,是预算对财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据此并联系课本上的知识点简述政府预算的职责功能答:现行政府预算职责功能包括财政分配、宏观调控、监督控制;1政府预算的分配功能;政府预算是财政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财政分配是指财政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集中必要的资金,用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政府预算集中了一国财政的主要财力,对一国的收入方向、支出流向有很强的资源分配效力;2政府预算的调节功能;政府预算作为财政分配的中心环节,在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不仅仅是一般的财政收支活动,如果通过收支活动有意识地为财政的调控功能服务,那么收支手段就又成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年度预算的预先制定和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平衡调整,实现起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调控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收支结构,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平社会分配;3预算的反映和监督功能;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监督各方依法理财;第二章政府预算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一、名词解释1、预算管理体系即指政府预算管理各部分的构成;2、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3、单式预算是将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收支性质的预算组织形式;4、复式预算是根据预算收支的性质,将政府收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中反映;5、基数预算是指在安排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以测算预算年度有关收支指标,并据以编制预算的方法;6、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7、投入预算指传统的线性预算在编制、执行时主要强调严格遵守预算控制规则,限制甚至禁止资金在不同预算项目之间转移;8、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政府通过公共产品服务与成本的比较,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9、政府收支分类是指在政府预算管理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预算收支项目进行划分和归类,准确体现各类收支的性质、运行规律,反映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服务;二、单项选择题1、按照 D 标准,政府预算收入可分为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债务预算收入;A、预算级次分类B、政府预算收入形式分类C、预算收入的性质分类D、预算科目分类2、绩效预算又可以称为 B ;A、复式预算B、计划规划预算C、成本预算D、零基预算3.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于D 正式实施;A、2005年1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6年1月1日D、2007年1月1日4.在政府预算收支的测算中,匡算的执行机构是 B;A、政府B、财政部门C、部门和单位D、人大5.通过对预测期间影响收支变化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调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系数,并根据基期的实际值来进行预测收支的方法,为A ;A、因素推演法B、基数分析法C、系数法D、综合法6、下列不属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DA、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的原则B、规范和细化的原则C、国际惯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D、完整性原则7、我国预算年度是BA、4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B、1月1日至12月31日C、10月1日至第二年9月30日D、5月1日至第二年的4月30日8、在编制、执行时主要强调严格遵守预算控制规则,限制甚至禁止资金在预算项目之间转移的是CA、基数预算B、零基预算C、投入预算D、绩效预算9、下列不属于单式预算的特点的是DA、将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B、体现了整体性、统一性C、政府收支规模较小,收支结构简单D将政府预算划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10、 D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A、投入预算B、多年度预算C、平衡预算D、绩效预算三、简答题1、什么叫复式预算,其优点有哪些答题要点:所谓复式预算是指将预算收支科目按一定的方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式,分别编列,各预算之间又有内在联系;其优点如下:1便于按资金性质进行预算管理;;2可促进预算平衡;2、我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答:根据目前我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及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后的政府预算收支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收入分类根据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按照经济性质进行政府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按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国际惯例设置;支出经济分类按经济性质设置;3、我国政府收支分类答案要点:2006年财政部稳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决定从2007年起对中央预算的编制、执行和会计核算将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来进行;财政部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支分类统计体系最为重大的一次调整,也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又一次深刻创新;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变了过去以经费性质分类为主的情况,以功能分类为主,经济分类为辅,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收入分类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各类职能活动,支出经济分类反映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四、论述题1、我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答:根据目前我国政府预算收支分类及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后的政府预算收支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收入分类根据我国政府收入构成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按照经济性质进行政府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按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国际惯例设置;支出经济分类按经济性质设置;第三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一、名词解释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预算资金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职责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解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构成;3、预算调节制度在预算管理体制下的财权、财力界定中,中央政府通常掌握了超出其履行自身职能所需的财力,而把其中的一部分通过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形式,对财政能力不足的地方实行自己转移,以此为各地区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创造必要条件;或受援地方政府财政困难从而难以保障供给的项目;4、单位预算是指列入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它单位的收支预算;单位预算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指各级政府的直属机关就其本身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三、单项选择题1、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组成体系纵向来看,政府预算可分为 B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D、总预算与单位预算2、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一部 DA、权责法B、组织法C、程序法D、权责法、组织法、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预算法3、下列收入中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的收入是 BA、营业税B、增值税C、关税D、消费税4、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中,中央与地方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为BA、80%于20%B、75%于25%C、60%于40%D、50%于50%5、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是DA、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B、进一步完善工商税制C、进一步调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D、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6、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BA、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B、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C、以收定支体制D、分级包干体制7、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主要体现在 BA、中央与地方收支的划分B、地方政府是否构成以及独立的预算主体C、地方政府是否有税收立法权、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8、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标志是CA、公式化转移支付B、基数法C、因素法D、补助金制度9、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指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的转移支付模式是CA、支出均衡模式B、收支均衡模式C、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D、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减支出需求均衡模式10、下列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是DA、政府采购B、基础产业建设C、财政投融资D、社会保险三、简答题简述划分税源的优缺点答:其主要优点:其一,中央税和地方税同按税源划分,且彼此独立,可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平的弊病;其二,地方税与本地区利益密切相关,便于当地人民与人民代表机构对地方预算收支监督;其三,企业按税种分别上缴中央税和地方税,可弱化行政部门按隶属关系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有利于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其主要缺点:其一,划分税源在现实中是很难有一个具体合理的标准;其二,按税源划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割裂了税种与税种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可能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第四章政府预算编制基础第五章政府预算收支编制及审查批准一、名词解释定员是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或工作量,对人员编制或定员比例规定人员指标额度;定额是指国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对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补偿及消耗或利用方面所规定的各种经济额度;2、项目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变质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3、基本支出:基本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必须的开支,其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4、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资产经营,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代理人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筹划、决策活动;5、中央预算中央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并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和让中央对地方的返还或者补助;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7、预算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年度亦称为财政年度,是指实行预算管理全过程所应依据的法定时间期限,也就是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8、部门预算是在单位预算的基础上,以部门为单位编制反应本部门财政收支计划的预算,此处部门的资质要求是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集中反映了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工作的重点及各预算部门的工作任务,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9、绩效预算制度绩效预算制度——政府依据其需要实现的职能和施政计划,确定实现计划所需要的支出经费,并评估和测量某项支出计划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和业绩;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部提出从 C 年起,试编部门预算;A、1994B、1999C、2000D、20012、各级总预算构成的基本单位是 BA、部门预算B、单位预算C、本级政府预算D、总预算3、在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后,部门所属财务部门应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在D 日内批复所属单位预算;A、30B、20C、25D、154、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本级预算分别由 C 审查批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5、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实行的办法是 BA、核定收支B、定额和定项补助C、超支不补D、结余留用6.传统的功能预算由B 编制而成;A、政府部门B、财政部门C、各部门D、各单位7.省直辖市、自治州的预算草案由 C审核批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D、省级人大常委会8.预算收入缴库的唯一凭证是BA、纳税凭证B、缴款书C、缴款计划D、财务收支计划9.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依据是B ;A、定员B、定员定额C、定额D、事权范围10.预算外资金在性质上属于 D资金;A、单位自有B、预算内C、部门自有D、财政性三、简答题1、我国复式预算的目标模式是什么与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改革相匹配,建立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一体的复式预算;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实施绩效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简述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区别答:1预算编制的分类基础不同;功能预算是将预算按支出功能分类,分别测算,最后汇总形成按支出功能分别列示的总体预算;部门预算则是将预算按部门或单位分解,部门或单位将涉及本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按功能分类的资金统一编入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将各部门的预算审核汇总后,形成按部门列示的本级部门预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传统的按功能列示的本级财政总体预算;2预算涵盖的范围不同;功能预算的编制范围仅限于财政预算内资金收支预算,没有涵盖部门依据国家法律组织的基金收支预算、预算外资金收支预算和其他资金收支预算;部门预算的编制范围则涵盖了预算部门的全部收支,既包括一般收支预算,又包括基金收支预算,在一般收支预算中,既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收支,又包括预算外资金收支和其他收支;3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功能预算侧重于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分析和财政宏观情况分析,强调预算分配的计划性,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部门预算则侧重于反映细化的某一部门的全部收支情况,强调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各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突出预算的事前控制作用,实现了预算向微观管理层次的延伸;4预算管理的方式不同;功能预算是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在财政和各部门均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进行管理,在财政部门是一个机构管理若干部门同一性质的经费,同一部门的不同功能的经费预算分别由不同的主管机构审核和批复;部门预算则是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在财政和部门均由同一机构管理,对财政而言是一个机构管理一个部门的所有经费,同一部门所有经费的预算全部由一个机构审核和批复;5预算编制的方式不同;功能预算编制过程是自上而下,即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目标的需要,先确定财政总体收支规模和支出构成,再把按功能分类的预算控制指标分解给部门,主管部门代基层单位编制预算,层层代编;部门预算编制过程是自下而上,即从基层编起,逐级审核汇总,最后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形成财政总体预算;6预算的细化分类不同;功能预算是将预算按功能细化;部门预算则是以部门为基础,对部门内的各项资金再按功能、按预算科目把各项支出内容细化分解到具体支出项目;3、简述部门预算编制的“两上两下”程序;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是两上两下,即预算部门两次将预算草案上报给财政部,而财政部两次返回预算的过程;一上: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一下:财政部下达预算控制数;二上:部门上报预算;二下:财政部批复预算;4、简述部门收支预算的内容及核定;一部门收入预算,一般收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二部门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三部门预算报表体系,录入表和预算表;5、简述政府预算审查批准的内容和程序;我国各级人大是法定的预算审批部门,人大审查的内容和重点主要是预算草案的合法性、完整性、可行性等方面,包括预算收支指标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收支平衡、结构合理、满足公共需求;是否包括了应该汇总的本级预算和下级预算;人大的审批预算的过程分为初审和终审两阶段;6、简述我国定员定额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制定定员定额标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在定员定额制度的管理上还不够科学合理,有些定额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而定员制度也未能实现动态管理,导致人员编制的确定脱离实际;今后,我们要完善定员定额制度,按照实际需要修改定额标准,并实现定员的动态管理;7、简述部门预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程序答案要点:基本概念: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收支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也包括事业单位预算;既包括一般收支预算,也包括政府基金收支预算;既包括基本支出预算,也包括项目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部门直接安排预算,也包括有预算分配权部门安排的预算,还包括预算外资金安排的预算;基本程序: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重点税源调查,建立收入动态数据库和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库,对经济、财源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选取财政收入相关指标,建立标准收入预算模型,根据可预见的经济性、政策性和管理性等因素,确定修正系数,编制标准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其中,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人员支出预算按照工资福利标准和编制定员逐人核定;日常共用支出预算按照部门性质、职责、工作量差别等划分若干档次,制定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结合财力状况,在预算中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编制具有综合财政预算特点的部门预算;四、论述题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绩效预算PB、规划--计划预算PPBS、目标管理MBO、零基预算ZBB、新绩效预算等阶段;在历次改革过程中,美国政府始终坚持对各项政府支出实施项目化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做法,使得“政府也要讲效率”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也为改善政府管理水平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新绩效预算改革后推出的GPRA 和PART使绩效与预算的联系更为清晰和紧密;到2004年3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项目评估与结果法案2004Program Assessment and Results Act,PARA,要求OMB每五年至少对所有的政府项目进行一次评估,这样,OMB就更进一步地拥有了增减部门预算额度的科学依据;此外,持续的预算技术开发在改善预算工作科学性的同时,也在许多重要方面提高了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例如,在预算的收入预测方面,美国除了利用专家小组、部门内工作委员会等对决定财政收入的各重要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借助计算机系统,利用大量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财政收入的许多自变量、因变量进行定量分析;再如,各政府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除了注意对部门预算进行细化外,还要在本部门单位成本数据的会计信息基础上,依据可量化指标,进行支出预测;尽管政府预算本质上属于一种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的,各种利益集团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预算利益的公共过程,但美国的实践说明,科学管理方法的引入以及注重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技术开发,就能更好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1.法律关于预算草案编制的一些规定不科学,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2.编制内容不够科学,不利于预算的执行和监督;3.预算的编制形式不符合预算法的规定,影响预算的规范性和预算法的严肃性;4.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过于简单,缺乏科学论证,导致财政收支的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1、公开性,其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政策,与全民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公开。

❖2、可靠性,预算数字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得出。

不得假定、估算、更不得任意编造。

❖3、完整性,国家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列入预算,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

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虽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但所有的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国家预算。

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填列。

❖5、年度性,按法定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要反映全年的收支活动,不允许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国家预算。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最根本作用)❖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我国国家预算分为五级,具体包括: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地市级预算、县市级预算、乡镇预算。

❖其中,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暂不设立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原则。

❖1、中央预算: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补助的数额。

❖2、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给予补助数额。

❖3、总预算: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

各级政府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级成,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若下一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则下一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一级政府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政府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国务院【发布文号】国务院令第90号【发布日期】1991-10-21【生效日期】1992-01-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国家预算管理条例(1991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第90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预算管理,强化国家预算的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等,下同),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预算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国家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

第四条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第五条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第六条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第七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第八条单位预算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中与预算有关的部分。

第九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条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一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是预算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本级总预算草案、决算草案;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消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预算方面的不适当的决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统一性。虽然一级政府设立一级预算,但 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 国家预算。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 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 (三)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 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并总结出 规律性,进行计算,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 意编造。
绩效预算包含了几项从传统逐项预 算思维方式的转变
① 预算信息要根据活动而不只是单个项目来组织。 ② 应当对活动进行度量,以确定其成本,并对从 事这些活动的效率进行评估。 ③ 应当通过将每家政府机构的实际成本与执行情 况同计划水平的对比,实现绩效管理。 ④ 尽管绩效指标一般都不是政府的最终产品,但 从理想的情况来看,应当将这些活动与受益结 果或产出联系起来。
3.4.1逐项预算管理模式
1. 定义:根据每一开支对象的成本,来分配公共
资源的一种预算制度,是最基本、最传统的预
算组织形式。
3.4.1逐项预算管理模式
2. 功能:通过对每项开支的控制来控制预算的规模。
3.4.1逐项预算管理模式
3. 主要措施:
① 分项、详细地记录政府购买的商品或劳务;
② 采用标准化的政府会计控制系统; ③ 利用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和竞争性招标制度,增强政府 购买性支出的透明度,力求节约公共开支。
个人能 力 重要内 容 决策方 式 计划责 任 预算部 门角色
会计
管理
开支对象
部门活动
增量 责任不大
增量 分散
增量、参与和 分权 与预算总署共 同承担 保证可信赖度
全面各负 分权 其责
财务会计
效率
政策
方案的效 政策的优 实现单一体制 力和效率 先权 目标
目录调整
• • • • • 3.4.1逐项预算管理模式 3.4.2从绩效预算到新绩效预算 3.4.3计划-规划-预算管理模式(PPBS) 3.4.4零基预算 3.4.5归纳
公开性
预算的形成和执行是透明的、受 公众监督的;纳税人的权利
年度性
预算执行以一年为标准,预算年度
法律性
预算编制完成,要经权力机关审 查批准,使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 的文件;
• (一)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 都要列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帐、预算外 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 中有所反映。
6)单一原则
• 政府全部财政收支应纳入同一预算表内综合列 示,不得另行编制独立的预算。 a. 政府财政收支应统一编列,维持政府预算的完 整体系。 b. 预算系统内部限定于同一项的内容,不得分解 列示于两个项目之内。
7)完全原则
• 一切政府公共开支和预算收入均应完整地计入预 算,不得存在任何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性收支 活动,以体现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与完整。
新绩效预算
1.新绩效预算产生的目的: • 新绩效预算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传统绩效预算以政 府的直接产出编制预算的问题。 • 新绩效预算会使政府对结果负责,通过实行以结 果为核心的预算,政府应当对公众的利益变得更 加负责;通过赋予政府更大的灵活性,在服务的 提供过程中,政府可以变得更有效率、更富于企 业家精神。
2)确定性
• 预算编制时,认真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依据社会 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准确切实的预测,防止预 算的虚假,谋求预算的稳定确实。
3)统一性
• 同一预算收支体系内部,各项收支的编列与测算 标准应该力求逻辑上的一致性; • 所有政府收支均应纳入同一预算之内。
4)总括性
• 所有的政府收支都应该通过预算过程的批准才能 进行,所有的政府收支均应编列于预算收支表格 之中,不得以任何预算外财政资金的形式存在。 • 这是古典预算管理原则控制性的重要体现。
3.4.1逐项预算管理模式
4. 存在问题:
① 预算部门难以真正考察预算依据的合理性。
② 如果一个机构从事多项活动或项目规划,或者若干机构 从事同一项活动或项目规划,难以凭借逐项预算的形式 来确定其预算支出。 ③ 逐项预算倾向于将预算决策的注意力集中于不断增长的 人员经费和设备支出等项目,容易诱使预算决策偏离对 公共支出的根本目的的考察,即是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从绩效预算到新绩效预算
• 传统的绩效预算试图以政府机构的直接产出编制 预算,而这些产出未必是政府存在的真正原因。 • 例如:疫苗。 • 绩效预算的核心应当是绩效指标的质量和立法— —行政结果的真正协调一致。 • 为了克服传统预算的这一问题,结合绩效预算与 规划预算二者特色的“新绩效预算”理念应运而 生。
一、尼琪(F· Nitti)预算原则
• 尼琪是意大利财政学者,他提出的预算原则包括 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 ▫ ▫ ▫ ▫ ▫ 公开性原则 确定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各项收支编列的标准) 总括性原则(归一性原则) 分类性原则 年度性原则
1)公开性
• 预算的内容力求详尽通俗,以便于立法机构和公 众能够了解政府收支活动的全部情况。 • 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议会审查批准,成为公开 性的文件。
• • • • • • 完整性 统一性 可靠性 公开性 年度性 先有预算、后有支出
四、现代政府预算原则
完整地反映政府全部的预算收支活 动,它是建立规范化、法制化预算 的前提条件;
预算收支要按照统一科目、口径、 程序编报; 预算收支数字指标设计依据必须 真实、准确、可靠;不得假定…
完整性
统一性
可靠性
8)不相属原则
• 任何财政收入与支出,不得有个别相属关系,不 应以特定预算收入维持特定项目的预算支出。
3.2 现代预算管理原则(周密性、功 能性)
• 3.2.1现代预算原则的主要内容 • 3.1.2现代预算原则与古典预算原则的关系
一、现代预算原则的主要内容: 史密斯(H· D· Smith)预算 原则 • 1945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提出八点
2)明确原则
• 政府预算的收入来源渠道及支出用途、项目构成 与分类方法,都应加以明确列示、清晰一致。
3)事前决定原则
• 政府预算应在财政年度开始之前,就经由立法监 督机构审议通过。
4)严密原则
• 政府预算应对各收支项目产生严格的约束力,力 求与未来财政决算保持尽可能的一致性。
5)界限原则
• 预算的各项目相互间应有明确的界线,通常禁 止经费相互流用。 a. 预算科目的设立于归宿应力求明确,以免A科目 的费用改由B科目核销。要尽可能避免隐性的不 恰当的科目之间的流用。 b. 预算以外的支出项目必须禁止,包括预算中原 来没有该项支出而安排支出,或超过预算授权 限额安排支出,或将预算内列支的项目非法转 移到预算外。 c. 禁止提前动支下年度的预算经费,或将本年度
规划预算
• 规划预算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或财政支出对于公 共目标的实现所做出的贡献,来对预算所建议的 支出活动进行组织。 • 规划的设立以实现公共目标的贡献程度为基础, 而不考虑具体提供服务的都是那些行政管理组织。 • 从本质上来说,规划框架要求政府机构明确自己 所要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然后根据这 些产品或者服务的流程来组织预算申请和预算执 行。 • 因此,规划预算管理模式会将预算的重点重新从 财政支出的购买对象转移到支出的目的上来。 • 规划预算是按照特定规划归集投入的预算资源,
决策
19811992
控制和实现单 一体制目标
1993管理 输入和输出; 与可选择方法 相联系的备选 方案 管理、计划和 交流 部门活动
输入输出 输入、输 备选方案 任务明确的输 入和效果 、效果好 出和效果 备选方案 经济学和 管理常识 管理和计 体制任务相关 计划 划 的政治与协调 部门宗旨 方案效力 方案或机 方案或机构是 构的宗旨 否促进了体制 目标 系统 集权 分权 增量和参 系统和进取性 与 集权
第3章 政府预算的管理原则与主要模 式
主讲人:李铁
• • • •
3.1 古典预算管理原则 3.2 现代预算管理原则 3.3 我国的政府预算管理原则 3.4 政府预算的主要管理模式及其演化
政府预算原则发展脉络
控制性
周密性
功能性
3.1 古典预算管理原则(控制性)
• 3.1.1尼琪预算原则 • 3.1.2诺马克预算原则
3.4.2绩效预算
1.定义:绩效预算是一种以成本——效益为评判标 准,以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为中心的预算编制方 法,其基本含义是将“绩效水平与具体的预算数 额联系起来” 2.原则: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统一规划 适当分类 协调配合 分级负责 弹性控制 正确衡量
• 3.基本做法:
• (1)实行绩效分类。一般是把绩效分成职能、部门、计 划、最终产品、成本和目的等类别。 • (2)进行绩效评估。具体步骤是,先按政府的职能分类, 如分为国防、外交、教育等,然后再考虑不同的职能由不 同的部门来承担,每一个部门有自己的事业计划和资本、 投资计划,这样对各项计划可以从最终产品成本及目的来 衡量和评估其绩效。 • (3)确定实施方案,并据此编制预算。
二、现代预算原则与古典预算原则的 关系
传承: 1. 预算原则的演变,实际上是立法机构与行政机 构之间相互交易与妥协的结果; 2. 现代预算原则是作为对古典预算原则的修正与 补偿而提出的,体现了行政部门追求预算效率 的自主权; 3. 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立法机 构对预算的监督与控制。
3.3 我国的政府预算管理原则
新绩效预算
2.新绩效预算的特点: • 新绩效预算融合了旧绩效预算和规划预算的特点。 • 对结果的关注是规划预算的重点,但新绩效预算 并不要求跨越政府机构,将不同政府机构的相似 规划集中到一起。 • 与旧绩效预算关注任务、活动或者直接产出不同 的是,新绩效预算关注的是结果。 • 从重要性上来说,新绩效预算综合了原有预算分 类的思想。
5)分类性
• 政府预算的收支应根据其性质分门别类,一目了 然,以便于社会公众和审议机构了解政府财政资 金活动的来龙去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