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原理教案
大学税收学教案
![大学税收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88ec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0.png)
大学税收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税收和税制的概念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我国税收体制的基本结构和税务管理的基本流程;3.了解国际税收体制和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的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一、税收和税制1.税收的意义和作用2.税收的分类及特点3.税制的概念和基本要素二、我国税收体制1.我国税收体制的基本结构2.我国税务管理机构及其职责3.我国税收征管基本流程三、国际税收体制和税务筹划1.国际税收体制的概述2.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的基本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讲解、讲授和讲述等方式,将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剖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税收和税务管理的实际操作;3.研究式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究相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税收和税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教学过程】一、税收和税制1.税收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图表和实例,向学生讲解税收的概念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税收的重要性。
2.税收的分类及特点通过表格和图表,系统讲解各类税收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税种的基本功能。
3.税制的概念和基本要素通过案例和文献资料,详细介绍税制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帮助学生掌握税制的组成和特点。
二、我国税收体制1.我国税收体制的基本结构通过PPT和图表,展示我国税收体制的组成结构和税种应用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税收体制的整体概况。
2.我国税务管理机构及其职责通过案例和实例,向学生讲解我国税务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并通过多个角度探讨我国税务管理机构的效能和改善途径。
3.我国税收征管基本流程通过PPT和图表,详细介绍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流程和实际应用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税收征管的相关信息和操作方法。
三、国际税收体制和税务筹划1.国际税收体制的概述通过PPT和案例,展示国际税收体制的组成和运作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国际税收体制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
2.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的基本策略通过实例和文献资料,介绍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的基本策略和实践方式,让学生了解国际税务筹划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场景。
税收基本原理PPT学习教案
![税收基本原理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f5cdd10661ed9ac51f3a8.png)
20
3
20001—30000
30
若某纳税人收入为10000,则其应纳税为1000,若 其收入增加到10001,则其应纳税为2000.2,就是说, 收入只增加 1,但应纳税却要增加1000.2。显然,这
是极不合理的(当然,国家也可利用这一点,来实现 某种经济意图)。
为避免全额累进税率的这种不合理,可采用超额 累进税率。
都不得违抗。
标准征税和缴税。
第5页/共47页
包税与税收的固定性
包税制曾造成惨痛的历史悲剧。生活于法国路易专制时代 的优秀化学家拉瓦锡,发明过诸如新的合金、燃料、炸药 、纤维、塑料等现代奇异产品,他把化学从死胡同引上了 正确的轨道,赋予化学新的前景。当时法国对盐、烟草等 实行由包税官征税的制度。这些包税官向政府上缴一定数 量的税款后,把多征收的部分全部纳入私囊。因此,几乎 所有包税官都横征暴敛,直到刮尽最后一个铜板。1792年 ,法国发生“恐怖政治”事件,激进派发布了逮捕所有包 税官的命令,作为当时的包税官,拉瓦锡也未能幸免。被 捕时,他大声申辩说:“我是科学家,我和政治毫无关系 。作为包税官所获得的钱,我都用于科学实验了。”但是 ,1794年5月2日,拉瓦锡还是被送上了断头台,终年51岁 。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对此感慨万分:“一瞬间就砍下了 拉瓦锡的头颅,可是一百年也产生不出他那样的头脑。
纳税手续、解缴税款的时间。
第19页/共47页
减免 税 减税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
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减税: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 免税: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实施减免税意味着国家把本来可以收取 的一部分税款,通过税收优惠无偿地让渡给 了纳税人。
第20页/共47页
起征点和免征额
财政学教案——税收原理(中职教育).doc
![财政学教案——税收原理(中职教育).doc](https://img.taocdn.com/s3/m/f606f8acfe4733687e21aaf9.png)
第七章税收原理-•般來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公平,必须牺牲一部分效率。
——J・斯蒂格里茨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
——狄斯雷利K教学目的与要求D通过木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全血熟悉税收基木理论知识,重点掌握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税收分类方法、税收原则和拉弗曲线,理解税收负担、税负转嫁和税收效应理论, 为后面具体税种的学习奠定基础,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税收的某些问题。
K考核要点1税收概念和特征;税收制度及税制构成要素;税收分类;税收中性原则;税负转嫁与归猪;税收效应;拉弗曲线。
K课时分配H 4课时[[教学内容H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财政收入的90%,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Z—。
本章详细地介绍了税收的基木理论知识。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与特征一、什么是税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理解税收这一•财政范畴:1.税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历史范畴;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3.税收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凭借政治权力,强制的、无偿的)4.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税收的基木特征(一)强制性1.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2.征纳过程具有强制性。
(二)无偿性1.针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2.就财政活动总体或全部纳税人而言,这种无偿性又是相对性。
(三)固定性1.固定性表现在税法中规定了征税对象、比例或数额;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适当地调整。
“三性”的关系:税法(法律性)一强制性一无偿性一固定性第二节税制结构与税收分类一、税制的含义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包括两方而的含义,一方而税制也可以称为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程序。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2bd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0.png)
经济学税收原理教案一、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旨在介绍经济学税收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税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税收的基本概念1.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依法从居民和非居民的经济活动中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2. 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纳税人无权选择是否缴纳税款,必须按照法定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2)普遍性:税收适用于所有纳税人,不分贫富、不分行业。
(3)固定性:税收征期、税率和税基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无偿性:纳税人对税收支付通常不能获得直接的等额回报。
三、税收原理与分类1. 税收原理(1)能够负担原则:税收应该根据纳税人的能够负担能力来确定,高收入者应承担更多的税负。
(2)公平原则:税收应当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或财产状况进行合理分配,追求社会公平。
(3)简洁易行原则:税收制度应简单明了,便于执行和管理。
(4)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制度应当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税收分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如个人所得税;间接税是由纳税人间接承担的,如消费税。
(2)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依据个人所得额或收入来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则以企业的纯收入作为基础。
(3)商品和劳务税:商品税是对商品销售额进行征收的税收;劳务税则是对劳务报酬所得应缴纳的税项。
四、税收对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与税收税收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了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过高的税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和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 资源配置与税收税收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征收环境税可以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收入分配与税收税收制度可以通过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差别化税率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适当的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财富不平等的现象。
税收学原理教案
![税收学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1d744db307e87101f69640.png)
《税收学原理》教学方案课程名称:税收学原理课程号:0030578编写日期:2007年4月导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对的税收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要求了解西方学者关于税收一些理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了解本书的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的税收理论体系。
三、教学实数:1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 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2. 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五、教学难点1.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并讨论。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著:《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黄甫生刘凤健主编:《政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3.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4.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5.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八、作业:1. 如何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税收的基本术语。
二、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税收的概念;重点掌握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对税收的基本术语有所了解。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税收的概念及解析2.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3.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五、教学难点1.税收概念的解析2.对税收“三性”基本特征的认识六、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著:《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3.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八、作业1.什么是税收?怎样理论税收的概念?2.怎样评析作为税收概念的“税收价格”?3.什么是税收的“三性”特征?怎样认识税收的“三性”特征?认识税收“三性”特征的重要意义何在?第二章税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税收是怎样起源的及其发展的过程,了解新中国税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税收教案新版
![税收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3888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e.png)
税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税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掌握税收的种类和税收的特征;3.了解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4.了解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税收的种类和特征;2.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
三、教学难点1.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1.税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1 税收的定义1.2 税收的基本概念2.税收的种类和特征2.1 直接税和间接税2.2 特别税和一般税2.3 税收的特征3.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3.1 纳税义务人3.2 税务机关4.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征,并解释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3.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税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税收的含义并分享自己对税收的认识;2.讲解税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讲解税收的种类和特征;4.讲解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5.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税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7.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听课笔记等;2.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书面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税收相关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教学;2.案例:准备一些税收案例,用于案例分析教学方法;3.课件和黑板:用于辅助讲解和总结。
九、教学反思税收是社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税收的定义、种类和特征,以及纳税义务人和税务机关的职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税收相关知识,并理解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和履行纳税义务。
2024版《税收基础》教案
![2024版《税收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7a93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0.png)
04 纳税申报与征收管理实务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纳税申报流程 登记纳税人信息
核定税种、税目和税率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领取纳税申报表 填写纳税申报表
提交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缴纳税款 纳税申报要求
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纳税人应如实填写纳 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06
实务操作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概述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概念
指纳税人将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合并后按年计算全年最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再减除纳税年度已预缴的税款后,计算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补税
的过程。
汇算的内容
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的全年收入额,减去全 年的费用和扣除,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 得税,再减去年度内已经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结清应退或应补
发票管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01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 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 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 用情况。
02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 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 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 手续。
0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操作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概述
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 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 据。
税目
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反映具 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01
02
财政学第4章税收原理
![财政学第4章税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945b8c102de2bd97058804.png)
税 D.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 收 收政策的趋势,关系国家财政收入与纳税人负担水平。 原 E.比例税率,同一性质的计税依据,不论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 理 税的制度为比例税率。
F.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的为定额税率。
G.累进税率,税基或计税依据数额由小到大划分为若干级距或档次, 对不同级距的税基适用不同税率的制度为累进税率。
4.1.2 税收要素
第 ●征税对象,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税收不是任意、随便的,
4 而是按税法规定从征税对象中抽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上
章
交政府。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对什么 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包括应税的项目、事件、交易、
税 行为等,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征税对象。
收
原 理
消费税——应税商品或劳务项目
●财产税类,是以不动产或动产的存量(价值或数量)为征
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如房地产税、遗产税等。
●行为目的税类,是政府出于特定目的,对其收入或财产存
量征收的税类。如筵席税。
4.1 税收特征、要素和税制类型
4.1.3 税收类型和税制结构决定因素
第 1)税收类型 4 (2)按征税依据划分(从价、从量) 章 ●根据税基是按货币价值还是实物单位计量。 税 ●从量税,是以税基的数量如重量、件数、容量、长度、面 收 积等为计量标准,按法定的税额计征的税。 原 ●从价税,是以税基货币价值的计量标准,按法定税率计征 理 的税。
收 原
纯产品课征”。只有课于地租的税不能转嫁,其他税收最终都归宿与 地租,因而只有地租税才有存在的必要。
理 单一地租税是针对当时法国税制混乱、苛捐杂税丛生、税负沉重、民
税收学优秀的教案模板(3篇)
![税收学优秀的教案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4a6bb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2.png)
第1篇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作用,掌握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税收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税收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税收的分类和作用3.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教学难点:1. 复杂税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2. 税收征收管理中的争议解决机制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税收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税收?税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回答并总结: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讲授新课1. 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税款。
- 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不直接与政府提供的具体服务相对应。
- 固定性:税收征收的税率、税基等由法律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2. 税收的分类和作用- 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 作用:调节经济、筹集财政收入、保障国家职能实现。
三、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企业涉嫌偷税,税务机关依法对其进行调查。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偷税行为的特征、危害及处理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对税收基本概念和特征的掌握。
二、讲授新课1.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正原则:税收征收应当公平、合理。
税收学原理教案
![税收学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b42c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b.png)
税收学原理教案【教案名称】税收学原理教案【教案摘要】本教案旨在介绍税收学原理,帮助学生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和原则,以及税收的影响因素和税收制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税收学的基本原理,为未来的税收工作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 理解税收的定义、分类和目的;2. 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3. 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4.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税收政策的优劣。
【教学内容】一、税收的概念和分类1. 税收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税收的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二、税收的目的和原则1. 税收的目的:经济调节、公平分配和社会公共品供给2. 税收的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三、税收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税基、税负和税收弹性2. 社会因素:公众意愿和社会公共品需求3. 政治因素:政府目标和政策导向四、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1. 税收制度的组成:税种、税率和税基2. 税收制度的运行机制:征收、管理和使用五、税收政策的分析和评价1. 税收政策的目标和手段2. 税收政策的优劣评价指标3. 实际税收政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传授税收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税收政策的优劣;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税收政策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一、引入(10分钟)1. 引发学生对税收学的兴趣,提出税收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 提问学生对税收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学生对税收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税收的概念和分类(20分钟)1. 讲解税收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分析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三、介绍税收的目的和原则(30分钟)1. 阐述税收的经济调节、公平分配和社会公共品供给的目的;2. 解释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四、探讨税收的影响因素(30分钟)1. 分析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税基、税负和税收弹性;2. 探讨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对税收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学原理》教学方案课程名称:税收学原理课程号:0030578编写日期:2007年4月导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对的税收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要求了解西方学者关于税收一些理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了解本书的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的税收理论体系。
三、教学实数:1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 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2. 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五、教学难点1.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并讨论。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着:《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黄甫生刘凤健主编:《政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3.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4.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5.陈永良编着:《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八、作业:1. 如何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税收的基本术语。
二、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税收的概念;重点掌握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对税收的基本术语有所了解。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税收的概念及解析2.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3.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五、教学难点1.税收概念的解析2.对税收“三性”基本特征的认识六、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着:《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3.陈永良编着:《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八、作业1.什么是税收怎样理论税收的概念2.怎样评析作为税收概念的“税收价格”3.什么是税收的“三性”特征怎样认识税收的“三性”特征认识税收“三性”特征的重要意义何在第二章税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税收是怎样起源的及其发展的过程,了解新中国税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要求了解税收的产生的原因;了解中国税收的发展历程;了解西方国家税收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税收产生的基础条件2.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建立和发展五、教学难点1.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
2.一九九四年的税收改革。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着:《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黄甫生刘凤健主编:《政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3.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4.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5.陈永良编着:《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八、作业1.怎样认识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2.我国封建社会税收经历了哪些重大改革试述重大改革的主要内容。
3.简述新中国税制建立和历次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税收的本质和课税的理论依据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的本质及其课税的依据。
二、教学要求了解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职能;理解并掌握税收的本质;理解课税的理论依据。
三、教学时数:3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国家本质和国家职能2.税收的本质3.课税的理论依据五、教学难点:1.税收与国家的关系2.课税的理论依据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2.安福仁着:《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八、作业1.国家的本质是什么2.怎样理解国家的职能3.怎样理解税收是国家的本质和国家职能的物质资料获取方式4.怎样理解税收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5.为什么说税收是国家政治权力占有剩余产品价值的一种形式6.试述政府课税的理论依据。
第四章税收原则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的原则,包括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二、教学要求:了解西方学者对税收原则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掌握税收的三大基本原则。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凯恩斯及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2. 当代税收的三大基本原则。
3. 我国在税收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五、教学难点我国税收在公平与效率原则上的选择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王国清:《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王国清:《税收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许建国、薛刚:《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4.胡怡建、朱为群:《税收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5.杨斌:《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八、作业1.怎样理解古典税收原则的起源与发展2.税收财政原则有什么主要内容3.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如何运用税收受益原则4.收入、支出及财产在衡量税收支付能力时各有什么优缺点5.税收能力原则中的主观说对于税制设计有什么指导意义6.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现税收效率第五章税收与社会再生产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税收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税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布局及税收的职能。
二、教学要求了解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了解马斯格雷夫关于税收在社会再生产中布局图;掌握我国税收布局的特征;理解并掌握税收的财政职能、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税收在社会再生产中布局2.税收的职能五、教学难点:税收的财政职能、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税收学》(修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2.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3.杨卫华周凯:《税收学》,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年8月4.潘明星张国云陈建新:《税收学》,南海出版社,1996年5.李润身:《税收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7年6.郝如玉:《税收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7.朱明熙刘蓉蒙长寿:《税收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八、作业1.简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相互关系的原理2.简述税收与生产的关系。
3.简述税收与交换的关系。
4.简述税收与消费的关系。
5.简述税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布局。
6.简述马斯格雷夫关于经济循环中税收布局的内容。
7.税收有哪些职能研究税收职能意义何在8.简述税收的财政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第六章税收效应理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的层次对税收存在的各种效应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了解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并掌握税收的微观效应分析;理解并掌握税收的宏观效应分析。
三、教学实数:3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税收的收入效应2. 税收的替代效应。
3. 税收对经济稳定、收入分配的影响。
1.分析税收在消费、劳动供给、投资及个人储蓄方面的效应。
2.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七、主要参考书目:1.保罗.萨缪而森,《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01 2.钱淑萍,《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3.[英]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罗晓林译,《税收经济学(第七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0八、作业:1.分析税收对生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分析税收对消费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分析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总效应任意)。
4.同额的人头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哪一个更能激励个人的劳动力供给5.分析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两种情况)。
6.税收影响投资的因素分析。
7.用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利息税对储蓄的效应。
8.用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储蓄的效应。
9.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与需求模型是一回事,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10.价格粘性和工资刚性是凯恩斯总需求管理的理论基础,你认为产生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市场在短期内不能出清第七章税收负担和税负转嫁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负担及其相关理论及其衡量方法,掌握税负的转嫁及其税负的最终归宿问题。
二、教学要求理解税收负担的概念及研究税收负担的意义;掌握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理解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掌握如何合理的确定一国的税负水平;理解并掌握税负的转嫁及最后归宿。
三、教学时数:3个课时1.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2. 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
3. 税收负担的转嫁及归宿。
五、教学难点1.如何衡量税收负担。
2.一国的税收负担合理水平的确定原则。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解。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着:《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钱淑萍,《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八、作业1.简述税收负担含义及意义。
2.简述税收负担衡量指标包含哪些。
3.简述税收负担政策类型。
4.简述拉弗曲线。
5.简述我国税收负担政策选择。
6.简述税负转嫁的形式。
7.阐述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第八章税收结构(上)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税收的分类与税收结构,掌握流转税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及关税各自的特点。
二、教学要求了解税收体系构建的内容;理解流转税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流转税的特点。
2.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各自的概念及特点。
五、教学难点1.流转税的特点。
2.对增值额的理解及增值税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1.阮宜胜着:《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2.钱淑萍,《税收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八、作业1.简述税收结构的发展变化2.简述税收结构类型3.简述税收结构的制约因素4.简述我国的税收结构5.简述流转税的特点、优点和缺点6.简述增值税的性质、特点、优点和缺点7.消费税的功能8.我国现行消费税的基本特征第九章税制结构(下)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对所得税的性质及特点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了解财产课税,资源及行为课税。
二、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所得税的性质及特点;了解企业所得税制和个人所得税制的设计;理解财产课税的优缺点;了解资源和行为的课税。
三、教学实数:2个课时四、教学重点:1.所得税的优点及缺点2.企业所得税的税制设计3.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设计4.财产课税的特点五、教学难点1.所得课税的特点。
2.个人所得税制的设计。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七、主要参考书目:八、作业:1.简述所得课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