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1全解共35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的分类PPT
![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的分类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1e69a569dc5022aaea00fc.png)
0.6~2.5 暗中:﹤5
饱和光强 光合最适温度(℃) 蒸腾系数(g干重/kg水 分)
气孔张开 光呼吸 耐旱性
全日照1/2 15~25 450~950
白天 高,易测出 弱
无 30~47 250~350
白天 低,难测出 强
同C4植物 ≈35 18~125
晚上 低,难测出 极强
4.作物的分类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稻、玉米等 粮食作物 豆类作物:大豆、豌豆、绿豆、赤豆、蚕豆、豇豆等 薯芋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等 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苎麻、蕉麻、菠萝麻等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红花等 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甜叶菊等 其他作物:烟草、茶叶、薄荷、咖啡、薰衣草等 饲料和绿肥:苜蓿、紫云英、草木樨、三叶草、雀麦草、红萍、水葫芦、水花生等
学习作物栽培学的意义
1.了解作物的特征特性以及所需环境 2.掌握作物、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3.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
谢谢观看!
3.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一、纬度相近的地区,因光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大。 二、对短日性植物而言, 南种北引时,由于生长季节内日照时间变长,将使作物生育期延迟,严重的甚至不能抽 穗开花结实,因此,宜引用较早熟的品种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北种南引时,由于日照时间变短,温度变高,使作物加速发育,缩短生育期。如果生育 期太短,过多地影响了营养体的生长,将降低作物产量,因此宜选用晚熟品种或感光性较弱 的品种。 三、对长日性植物而言,
第三节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1
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作物的驯化和创造 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d1d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d.png)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2、光补偿点: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对等时(即表观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
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1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11、温度三基点: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12、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13、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14、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15、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6、春化作用现象: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17、“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18、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9、光周期: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20、“库”: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作物栽培学概述
![作物栽培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ebf6c6133d4b14e852468ee.png)
一、作物的产量
(二)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和单株产量
,即: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单株产量
作物不同,产量构成因素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单株
产量的组成上。如禾谷类为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棉
了农业,使人类从渔猎采集和穴居,走到丰美的平
原,过上耕耘养殖,丰衣足食的田园生活,开创了
五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
作物的起源地。12个基因中心。中国的中部和
西部山区及其毗邻低地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发源地和
栽培作物起源中心。黍、稷、粟、大豆(菽)、大
麦、荞麦、裸燕麦等作物,中国是初生基因中心,
普通小麦和高粱等是次生中心,栽培稻是起源中心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4、稳定”三农”。作物种植业比重大,对农
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5、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
,大田作物生产必将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
造,从而展现出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的新景
象。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三、特点
农作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又属露天生产,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分类
一、作物的分类
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
化和利用而演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目前世界上栽培种植的植物约1500种,其中粮、 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等 这些人工栽培的植物统称为作物(广义概念)。
一般所说的作物主要是指粮、棉、油、糖、烟
、麻等大田作物。另外一部分茶、桑、果、菜、药
作物栽培学概述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11年辅导课件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11年辅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e877ae680203d8ce2f2432.png)
特用经济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 要求一般有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之分, 称为温度三基点。
(3)积温。 2、高温和低温的障碍 3、温周期的春化作用
从温度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 (P12) 可从下面几点给予论述。 (1)特用植物一生的生长发育对温度都有不同的要 求。只有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作物才能生长良好。 (2)不同的生长阶段(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营养 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期、产品形成时期)有不同的温 度要求。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使其 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 (3)特别是在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更为关键,在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限和开花受精期对温度条件最 为敏感。受低温和高温的影响,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 制,导致减产。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 使其发育阶段避开低温和高温。
特用经济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 其生长模式: 特用经济作暂的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繁殖(个
体的增加)过程均辩逻辑斯蒂曲线的生长模式进行。一般说, 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经历缓慢增长期、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 期和减缓停滞期几个阶段.也就是所说的植物生长模式。作物 生长初期,植株幼小,叶片和分蘖(枝)不断发生,植株不断增 大,此期的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成正比.植株体干物量的增长 决定于初始干物重、相对生长率(即干重增长系数)和生长时间 的长短。这种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 W=W0eRt (逻辑斯特 方程)
(四)特用经济作物与光照 1、光照强度与特用经济作用的生长发育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把植物分为: (1)阳性植物(喜阳植物) (2)阴性植物(喜阴植物) (3)中间型植物(耐阴植物) 它们的特点: 2、日照长度与特用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 日照长度;光周期; 光周期现象:临界日长: 根据不同作物对光周期有不同的反应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长日照作物 (2)短日照作物(3)中间型作物 光周期理论在引种栽培中的应用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https://img.taocdn.com/s3/m/99acaac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0.png)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第1页共33页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4.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5.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9.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10.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某”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第2页共33页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91ebb5e518964bce847c69.png)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第一章特种经济植物概述ﻫ第一节特种经济植物栽培的意义ﻫ第二节特种经济植物研究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第二章叶菜用特种植物栽培第一节龙牙楤木第二节短果茴芹ﻫ第三节柳蒿ﻫ第四节紫苏第五节败酱ﻫ第六节荠菜ﻫ第七节马齿苋第八节朝鲜蓟第九节紫背天葵ﻫ第十节长命菜ﻫ第三章根茎类特种植物栽培ﻫ第一节轮叶党参ﻫ第二节芦笋(石刁柏)第三节百合ﻫ第四节食用仙人掌ﻫ第五节魔芋第六节葛根第七节慈姑第八节菊芋第九节雪莲果ﻫ第四章果实种子类特种植物栽培ﻫ第一节佛手瓜第二节节瓜第三节蛇瓜ﻫ第四节砍瓜ﻫ第五节黄秋葵第六节芡实ﻫ第七节四棱豆第五章食用花卉类特种植物栽培ﻫ第一节黄蜀葵ﻫ第二节霸王花ﻫ第三节黄花菜ﻫ第四节木槿ﻫ第五节玫瑰ﻫ第六节栀子花第六章特种水果栽培第一节笃斯越橘第二节钙果ﻫ第三节万寿果第四节百香果第五节人参果ﻫ第六节山竹第七节巴旦杏ﻫ第八节神秘果第九节人心果第十节无花果ﻫ第七章特种油脂植物栽培第一节黄连木第二节接骨木第三节月见草第四节文冠果第五节油莎豆ﻫ第六节沙枣ﻫ第七节山茶第八节油橄榄ﻫ第八章香料类特种植物栽培ﻫ第一节花椒ﻫ第二节刺槐第三节细叶杜香第四节小茴香ﻫ第五节薄荷ﻫ第六节山苍子ﻫ第七节茉莉第九章食用色素类特种植物栽培ﻫ第一节板蓝根第二节红花第三节果桑第四节紫草第五节树莓ﻫ第六节姜黄ﻫ第七节玫瑰茄第八节茜草ﻫ第十章药用植物栽培第一节栝楼第二节忍冬ﻫ第三节蕺菜ﻫ第四节银杏ﻫ第五节牛蒡第六节桔梗第七节猫爪草第八节玉竹ﻫ中国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特种经济植物作为植物生产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特种经济植物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营养物质和保健药物,而且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区域气候。
因此,发展特种经济植物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特种经济植物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特种经济植物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口味、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特殊的化学成分,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食品工业、医药化工、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等领域。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c4a5d4bd0d233d4b04e69a4.png)
2.滇东烤烟区:
包括曲靖、富源、寻甸、马龙、师宗、罗平、陆良、嵩
明等8个县(市)。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3.滇西烤烟区: 包括楚雄、牟定、永仁、禄丰、宾川、弥度、保山、永胜、
永平、南涧、巍山、大姚、武定、禄劝、祥云、南华、泸水、 景东、丽江、华坪、腾冲、兰坪、剑川、鹤庆、碧江、宁 蒗、 云龙、洱源、双柏、元谋等31个县(市)。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三 黄淮烟区
包括内蒙古的东南部、河北、山西、山东的全部,河南的绝大 部分,江苏、安徽位于淮河北的部分及北京、天津、包括的地方 广,是最大、种烟历史悠久,面积大,达全国面积的40%,产量 占全国的50%,是我国最大的产烟区,种烟历史悠久,有一套技 术,但近几年来,片面求产量及不适当的扩大面积,质量下降, 非常严重。现在改善必须做到调整布局,把不适宜(温度低)种 烟的地方去掉。
险到美洲新大陆时,发现了烟草。太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1573- 1619年)传入中国。传入途径,可靠的说法有三条路线: 1.由航海水手将种子从菲律宾带到台湾,再带到内地如福建,再由福建传 到其他地区。这在中国文献中记载较多,称烟草为“淡芭菰”。“淡肉果”, 这在1563-1640年间。 2.由印尼或越南传入广东,再传到各省去,这大约在1620-1627年间,中 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越南和广东种植烟草情况的。 3.由日本传入朝鲜及辽东,约在1616-1617年,这在中国文献记载中不及 前两条路线多,但这条路线也是可以肯定的。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巴西田间烟叶的长势长相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巴西采收的烟叶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加拿大烤烟
经济作物栽培学第1章绪论
加拿大烤烟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15e5c5f18583d0496459f3.png)
当前 位置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区域分布
(六)南亚热带地区
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中、南部,云南东南、 西南,以及台湾省大部。全年无霜。
其他较大量栽培的有:人参,主产于中 国、朝鲜、日本、前苏联;西洋参,产 于美国、加拿大;缬(音:鞋)草,产 于欧洲;甘草,产于中国、俄罗斯、地 中海沿岸和中亚细亚;丁香产于坦桑尼 亚;白豆蔻,产于泰国、缅甸;番泻树 产于印度;欧薄荷产于欧洲;长春花产 于马达加斯加;沙棘产于前苏联、外蒙。
当前 位置
当前 位置
第二节 特用作物分类 一、 按药用器官不同分类
1.根与根茎类: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鳞茎、 球茎、块茎、块根等。
有:人参、三七、甘草、黄芪(qi)、党参、 当归、大黄、地黄、川芎(音:兄)、白术、 白芷(音:止)、黄连、天麻、延胡索、贝母、 丹参、牛膝(xi)、巴戟天、北沙参、板蓝根、 西洋参、郁金、黄芪、柴胡、桔梗、半夏、紫 菀(音:晚)、明党参、射干、百合、姜、泽 泻、山药等。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三、世界特用作物栽培概况
中国、埃及、印度是世界上栽培与利用特用作 物最早的国家。①中、南美洲和印尼、印度大 量栽培金鸡纳树,作为提取抗疟疾药物奎宁及 治疗心律不齐的药物奎尼丁的原料;②南欧、 阿尔及利亚和埃及引种蓝桉,提取桉油用作祛 痰剂和杀菌剂;③墨西哥、印度栽培薯蓣,是 合成甾体激素的原料;④印度、泰国栽培印度 萝芙木,为提取降压药物利血平的原料;
(一)寒温带地区
位于兴安岭北部。严寒,生育期短,少 于120天。 主要中药有:大叶龙胆、东北延胡索、 北五味子、草麻黄、关黄柏、兴安升麻、 北苍术、毛百合、岩败酱、兴安杜鹃、 百里香、红花鹿蹄草、短瓣金莲花等。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8dd330a417866fb84a8ee3.png)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三、 特用作物生育进程与阶段发育
一年生特用作物,包括部分禾谷类、茄 果类、瓜类、喜温的豆类。如:薏苡、 曼佗罗、丝瓜、绿豆、赤小豆、王不留 行、颠茄、红花、苋菜、续随子、补骨 脂、扁豆等。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从 种子萌发开始,有顺序地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转变,直 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 化来体现的。
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变化。生长是发育的基 础,没有生长就没有发育,没有发育就没有进一步的 生长。作物花芽的多少与营养器官生长量紧密相关。
当前 位置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1
当前 位置 目 录
目录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特用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特用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第四节 繁殖方法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是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 裂、伸长来表现的。植物的生长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 殖体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中。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二)茎
具有背地性,有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功能。
地下茎是茎的变态,常见的有根茎、块茎、球 茎、鳞茎等。
1.根茎又称根状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 的叶已退化成鳞片状,或全部退化。节上有胚 芽,有的还有顶芽。根茎多延长横向生长,其 上生长不定根。
当前 位置
第一节 特用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 特用作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https://img.taocdn.com/s3/m/3681d11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a.png)
二、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蕺菜,多年生草本, 高20~80cm,有异味。 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 柄合 蕺菜生成鞘状。穗 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 总苞片4枚,白色,花期 5~7月。蒴果卵圆形,顶 端开裂,果期7~10月。 花小,两性,无花被,雄 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 生,子房上位。
品之一。作为常用的大宗药材,是我国著名中成药“银翘 散”、“双黄连”、“脉络宁”等的主要原料,开发潜力巨 大。
应用于茶、饮料、牙膏、洗手液、花露水、沐浴露等商 品。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第三节 蕺菜
一、概述 蕺菜,别名:鱼腥草、狗蝇草、臭菜;
多年生草本。生育期5~10个月,花期4~8月 份。喜生于阴湿多水的环境,极耐水湿。农 田常见杂草,生果园、茶园、路埂等。产区: 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日本、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银杏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银杏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二、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银杏树高可达40m,树干通直。 树皮淡灰色,老时黄褐色,有纵裂。 树枝可分为长短枝2种。叶在长枝上 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具有 长柄;叶片扇形,上缘浅波状,中 央浅裂或深裂,叶脉二叉状并列。 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共同簇生 于短枝上,螺旋状排列。种子由胚 珠和珠被发育而成。种子为椭圆形 或球形,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 色白,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有 子叶2枚。
桔梗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桔梗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课件第章
二、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 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 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 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 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 米,宽0.5-3.5厘米,基部宽楔形至 圆钝,顶端急尖,上面无毛而绿色, 下面常无毛而有白粉,有时脉上有 短毛或瘤突状毛,边缘具细锯齿。 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 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圆锥花序; 花萼筒部半圆球状或圆球状倒锥形, 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狭三角形, 有时齿状;花冠大,长1.5-4.0厘米, 蓝色或紫色。蒴果球状,或球状倒 圆锥形,或倒卵状,长1-2.5厘米, 直径约1厘米。花期7-9月。
作物栽培学1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8aefefcf84b9d529ea7a33.png)
(五)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 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 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物生产业也 会得到现代科技的武装和改造,从而实现作物 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
作物栽培学总论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前言
作物栽培学(农学)是古老的且内容不断更新的科学。 它通常包括总论和各论,这是这门科学本身的性质所 决定的。
总论所涉及的内容:
人们栽培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是丰富多彩的,栽培环境 和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栽培措施和技术又是灵活多样 的,这其中必定有许多一般的知识、基本的原理和普 遍适用的措施。
各种作物又有其本身的特征特性、栽培原理和措施,
这些又必须由各论来讲述。 “各论”讲述的则是各
个作物的知识、原理、栽培措施和技术。
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绪言
一、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生活资料。 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4
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17
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
据FAO,30多年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诸多因素中,肥料的 贡献率要占到30%~60%。目前,大多数国家农田施肥均 以化肥为主,这期间世界化肥生产量与作物产量基本呈现 同步增长趋势。
总产(亿t)Leabharlann 15.6 519.5 2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838b1dfab069dc512201d1.png)
完整版ppt课件
29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可 以是生殖体(籽粒、荚果、果实),也可以是 营养体(根、茎、叶)。 决定经济系数的因素: ①与所利用的产品器官有关:以营养器官为产 品的作物较高,如薯类0.75~0.85,以生殖器 官的一部分作为产品的作物较低,如禾谷类、 豆类等,小麦0.3~0.4,水稻0.5,大豆只有0.3。 ②与收获产品的化学成分有关:以碳水化合物 为产品的较高,以含脂肪、蛋白质为产品的较 低。 ③同一作物和同一品种,经济系数还决定于栽 培条件和栽培水平。
一位。 从单产来看,粮、经作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高幅度较大。
完整版ppt课件
13
第二节 作物的概念、分类及产量 一、作物的起源 二、作物的概念 三、作物的分类 四、作物的产量 五、作物品质
完整版ppt课件
14
一、作物的起源
地球上约有40万种植物,被人类利 用的大约有2500~3000种,为人类栽 培的作物有2300余种,其中,粮食作 物900余种,经济作物1000种,饲料、 绿肥400余种。 栽培作物起源于野生植物。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一环境一措施三者关系 的一门科学。
完整版ppt课件
3
二、作物栽培学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1、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之一, 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农业化 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 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就全面系统地研究作物 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 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 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 服务的科学。
完整版ppt课件
5
三、作物栽培的特点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课件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36f7eb844769eae109edc8.png)
使用教材:杨守仁,郑丕尧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参考教材:日本,掘江武编著《作物栽培的基础》 农文协,2004年3月第一版 日本,掘江武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
学时: 50
制作人及主讲:田小海 2007.3. 湖北荆州
第一章 作物生产与作物栽
完整版ppt课件
1
培学
7000年前
殷代甲骨文:黍、禾、栗、 、麦、 、稻名称 3000年前
夏代历法;西周有四季划分,西汉有24节气划分。
各种农书500多种:吕氏春秋、 胜之书 、齐民要术、陈 农书、王贞
农书、农政全书
2000年前
第一章 作物生产与作物栽
完整版ppt课件
18
培学
1949-1980作物栽培学发展
解放前只有《栽培学》,分总论与各论,然后分“稻作学”
第一章 作物生产与作物栽
完整版ppt课件
23
培学
2000 10048.32kJ
72g 73g 55% 23%
第一章 作物生产与作物栽
完整版ppt课件
17
培学
作物栽培学的考古成就
我国在距今约10000到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创始了农业.
河南新郑裴李岗、密县莪沟、河北武安县磁山 7000年前
陕西西安丰坡村
6000年前
浙江余姚河姆渡:稻谷、稻壳、稻秆、稻叶
第一章 作物生产与作物栽
完整版ppt课件
4
培学
世界作物生产及其贸易
世界人口:每年8000万人,相当于1.5年1个日本(世界现有人 口约60亿,中国占20%)
生产消费特点:发达国家生产与消费均较稳定,其大部分谷物用 作饲料,以肉食为主;发展中国家生产、消费多不稳定,其 大部分谷物原样消费。世界人口有1/8营养不良,集中在非、 亚洲。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7d89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3.png)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作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分类第三节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第四节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第五节我国作物栽培学主要成就与展望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一、性质与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与之相关的学科很多。
作物科学研究领域每一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都必须通过检验评定与组装配套,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用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其功效和价值。
作物栽培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其任务与作物、环境和措施有关。
作物本身。
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群体。
个体有自身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群体也有它结构和发展规律,必须探讨如何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环境条件。
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
不同作物、品种及生育时期和器官要求不同。
必须通过选择和改造环境来满足它。
技术措施。
作物对环境要求,如自然条件满足不了,采取相应人工措施。
如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尽量满足作物的要求,以达高产优质目的。
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二、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基础。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大田作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重要的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约40%的工业原料如纺织、医药,70%的轻工业原料如卷烟、食品、造纸、制糖等来源于作物生产。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但仍是重要出口物资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4、稳定”三农”。
作物种植业比重大,对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5、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