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024f2e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0.png)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注意事项
嘿呀!以下就是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注意事项啦!
1. 哎呀呀,考试前一定要把实验器材熟悉个遍呢!知道每个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呀,这可太重要啦!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可就糟糕啦!
2. 哇塞,进考场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呀!别慌慌张张的,要有信心呢!
3. 实验操作的时候,动作要规范哟!比如测量长度,尺子要放正呀,读数要准确呢!
4. 注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哇!别记错或者算错啦,这可关系到分数哟!
5. 哎呀呀,做电学实验的时候,电路连接可千万不能出错呢!短路了可不得了哇!
6. 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小失误,别慌!赶紧想办法补救呀!
7. 哇,做完实验一定要整理好器材,摆放整齐呢!这能体现你的良好习惯哟!
8. 操作的时候要小心仪器,别摔坏了呀!
9. 还有还有,注意实验安全哇!别弄伤自己啦!
10. 读题要仔细哟!别漏掉关键信息呢!
11. 实验步骤可不能颠倒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来哟!
12. 哎呀,注意实验环境的整洁,别弄得到处乱糟糟的!
13. 有疑问及时向监考老师请教呢,但也别随便乱问,浪费时间
呀!
14. 哇,团队合作的实验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好哟!
15. 实验中的误差要会分析和解释呀,这能体现你的知识掌握程度呢!
16. 操作过程中要专注哟,别被周围的同学干扰啦!
17. 哎呀呀,注意实验时间的把控,别超时了哇!
18. 仪器的调节要小心谨慎呢,别用力过猛弄坏啦!
19. 实验现象的观察要仔细哟,别错过了重要的细节呀!
20. 最后,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哇!保持好心态,加油加油!
哎呀呀,同学们,记住这些注意事项,相信你们在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哟!。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ed9ac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8.png)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并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器材: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物料。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器材和材料,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还需确认实验采用的仪器是否校准良好,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安全措施: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展实验前,学生应该穿戴好实验服装,并带上实验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此外,还需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3. 设计实验步骤: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需要制定实验步骤并进行详细的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应该清晰明确,每个步骤都应注明操作的要点和所使用的物料和仪器。
实验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尽量缩小误差的影响。
4. 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应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
操作过程中需要耐心仔细,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或疏忽。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还需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备后续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数据的整理、计算、绘图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等。
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现象和物理原理,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物理实验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觉,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例如,禁止乱奔乱跳、禁止触摸实验器材中的电流线路等。
如果实验涉及到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务必由老师或实验员直接指导。
2.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并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55c5e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9.png)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初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操作规范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1、明确实验目的在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探究或验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是什么。
这能帮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2、熟悉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这是进行实验的理论基础。
只有明白了原理,才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检查实验器材在开始实验前,要仔细检查所需的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例如,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否合适,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等。
如果发现器材有损坏或缺失,应及时报告老师并更换。
4、预习实验步骤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提前熟悉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对于复杂的实验,可以在脑海中预演一遍,这样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更加顺利。
二、实验中的操作规范1、正确使用测量工具(1)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将刻度尺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天平:使用天平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
称量时,左物右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3)量筒: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4)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要进行调零。
测量时,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2、仪器的安装与连接(1)电路连接: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防止短路。
按照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各个元件,连接时要注意导线不能交叉。
(2)滑轮组的组装: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滑轮组的组装方式,绳子的起点要从挂钩或定滑轮开始绕,并且要保证绳子自由端拉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一致。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与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与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b2911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0.png)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与知识点归纳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概念和现象。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步骤和了解实验的相关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归纳总结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相关知识点。
一、基本操作步骤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查看实验步骤和材料清单,确保实验器材和所需材料已准备齐全。
①首先,认真阅读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目的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②接着,查看实验步骤和材料清单,了解需要用到的仪器和材料,并确保它们都准备齐全。
③最后,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材料是否完好无损。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进行操作,注意遵循实验的具体要求。
②在使用实验仪器时,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③在使用试剂时,要按照实验步骤添加适量试剂,避免过多或过少。
④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测量数据、观察数据等。
①在进行实验时,要准备好笔和笔记本,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及时记录下测量数据、观察数据等。
②在记录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整理。
③在数据记录完毕后,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公式计算等。
4. 实验分析与总结: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在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理解实验现象和规律。
②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③在进行实验总结时,可以思考实验中存在的误差、改进的方法等,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相关知识点归纳1. 实验测量:物理实验中常常需要测量各种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等。
①长度的测量:利用尺子、游标卡尺等工具,将物体的长度测量出来。
②质量的测量:利用天平等工具,将物体的质量进行测量。
初中物理试验教案
![初中物理试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6f6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3.png)
初中物理试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引出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的弯曲现象,即光的折射。
介绍折射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为定值。
3. 演示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砖、白纸、直尺、量角器。
(2)实验步骤:① 将激光笔的光线垂直射向玻璃砖,观察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②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记录数据。
③ 改变激光笔的位置,重复步骤①和②,观察光线传播路径和折射角的变化。
④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折射定律。
4. 学生分组实验(1)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
(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实验现象,确认折射定律的正确性。
(2)探讨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光纤等。
(3)提问:光从空气进入水、从水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分别是如何变化的?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dc84d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6.png)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要想顺利完成实验并获得准确的结果,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是必不可少的。
一、测量类实验(一)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的选择:根据测量要求和精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例如,测量课本的长度可以选择毫米刻度尺,而测量操场的长度则需要选择卷尺。
2、测量方法: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读数技巧: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比如,毫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毫米,读数时要估读到 01 毫米。
(二)质量测量1、天平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调节天平平衡,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测量时,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最后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2、注意事项: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三)时间测量1、机械停表的使用:先认清大表盘和小表盘的量程和分度值。
大表盘一圈表示 30 秒,小表盘一圈表示 15 分钟。
读数时先读小表盘再读大表盘。
2、电子秒表的使用:按下启动键开始计时,再按一次停止计时,最后按复位键归零。
二、探究类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装置的安装: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实验操作技巧:移动蜡烛,改变物距,观察光屏上像的变化,并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3、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保持室内较暗的环境,以便清晰地观察像;蜡烛燃烧变短,要适时调整光屏的高度。
(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电路连接: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阻值处。
2、实验数据的采集: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流值,并记录。
3、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三)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压强计的使用: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观察 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b503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1.png)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安全意识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并给出相关实例,以便初中物理教师和学生参考。
一、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步骤是指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操作所进行的一系列步骤。
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步骤设计原则:1.明确目的:在设计实验步骤前,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这有助于确定实验步骤的顺序和内容。
2.简洁明了:实验步骤应尽量简洁明了,不宜过于冗长,避免引起学生的混淆和困惑。
3.逻辑清晰:实验步骤的安排要符合物理实验的逻辑顺序,使学生能够明白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必要性。
4.循序渐进:实验步骤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下面以实验"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与弹簧劲度系数的关系"为例,介绍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探究周期与弹簧劲度系数的关系。
实验步骤:1.以适当的方式将弹簧挂在支架上,将挂在弹簧上的质量固定在一个位置。
2.将质量拉到一定位置,使其达到平衡位置附近。
3.轻轻拉动质量,使其偏离平衡位置,让其进行简谐振动。
4.用计时器测量振动的周期,即从质量通过平衡位置出发,再返回到平衡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5.重复上述操作3-4次,计算振动周期的平均值。
6.用不同的质量进行实验,重复步骤3-5,得到一组数据。
7.根据得到的数据,绘制简谐振动周期和质量的折线图。
8.根据折线图分析周期与质量的关系,从而探究弹簧劲度系数与周期的关系。
二、实验操作要点实验操作要点是指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技巧和要求。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实验操作要点:1.仪器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检查所使用的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操作步骤 结论和方法
![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操作步骤 结论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c76a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e.png)
物理实验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操作步骤结论和方法摘要:1.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2.实验一:天平测量-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记录与读数3.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结论4.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结论5.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 实验步骤与方法6.总结与建议正文: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15个常考实验的操作步骤、结论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实验一:天平测量天平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一。
实验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旨在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原理。
实验步骤如下: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最小分度值是0.2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关于浮力的著名原理。
实验步骤如下: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be86f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6.png)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1.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例如探究物体的重力现象。
2.实验装置:列出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例如平衡杆、弹簧测力计等。
3.实验材料:列出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例如小球、绳子等。
4.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装置和材料是否完好,确保实验进行的安全性。
5.操作步骤:a)将平衡杆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b)在平衡杆上方悬挂一个小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球悬挂下来的重力。
记录测得的数值。
c)将悬挂小球的位置稍微调整,使其离开平衡位置。
再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球悬挂下来的重力。
记录测得的数值。
d)将悬挂小球的位置继续调整,使其更离开平衡位置。
再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球悬挂下来的重力。
记录测得的数值。
e)根据测得的重力数值,绘制重力随位置变化的图表。
f)分析图表数据,得出物体重力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6.实验注意事项:a)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及尖锐物品。
b)实验时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界干扰。
c)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装置和材料收拾整理。
7.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果并通过文字或图表方式呈现。
8.实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重力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9.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回答实验目的所提出的问题。
10.实验的延伸: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11.实验的误差和改进: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2.实验的评价: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包括操作步骤的明确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目的的实现程度等。
总结:初中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应包括实验目的的明确、实验装置和材料的准备、实验操作步骤的详细描述、实验注意事项的提示、实验结果和分析的总结等内容。
通过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d9208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e.png)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然而,由于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准备工作,包括实验仪器的检查和调试、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流程的规划等。
确保实验中所需的仪器齐全、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应预先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安全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对实验安全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操作中的潜在危险,并告知学生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穿戴好实验室安全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
实验室中还应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警示,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三、实验操作技巧物理实验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因此他们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等,并进行实操演示。
学生应仔细观察和模仿教师的操作,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中,学生应注意力集中,动作轻柔、稳定,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和意外发生。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物理实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测量数据,可以通过实验报告或记录表的形式整理数据。
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思维能力。
另外,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图形绘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五、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享在完成物理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享,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的原因和改进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da90c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f.png)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一:简单机械实验(如杠杆实验、力学定律实验等)操作步骤:1. 审查实验装置,确保所有零部件的完整和稳固连接。
2. 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如杠杆、滑轮、弹簧等。
3. 仔细观察和测量实验用具和材料的参数,如杠杆的长度和质量、滑轮的半径等。
4. 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安装实验系统,确保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5. 逐步调节实验装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验证。
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原理和要求。
2. 确保实验场地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干扰实验。
3. 在进行力的测量实验时,应使用合适的测力计,并注意测力计的灵敏度和测量范围。
4. 操作中要小心使用工具和仪器,避免损坏或意外发生。
实验二:光学实验(如反射实验、折射实验等)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光学仪器和材料,如光源、反射物体、透明介质等。
2. 确保实验室环境暗度合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源方向和入射角度,注意入射光束的稳定性。
4. 调整光线的方向和焦距,确保实验所需的光线条件。
5.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光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验证。
注意事项:1. 在光学实验中,应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直接注视强光。
2. 在使用反射镜或棱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其触碰或掉落。
3. 在进行折射实验时,需要使用透明介质,要注意介质的选用和清洁。
4. 注意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调节,以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实验三:热学实验(如热传导实验、热胀实验等)操作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如温度、热传导速率等。
2. 准备实验所需的热学仪器和材料,如温度计、热导率测量器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2c5f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7.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四、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 u 不同时,像距 v 和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也不同。
五、实验步骤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
记录此时的物距 u 和像距 v ,以及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3、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 2,多做几次实验,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六、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物距 u(cm)|像距 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实像||2|20|20|倒立、等大、实像||3|15|30|倒立、放大、实像||4|10||正立、放大、虚像|七、实验数据分析1、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f < v < 2f 。
2、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v = 2f 。
3、当 f < u <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v > 2f 。
4、当 u <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八、实验结论1、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取决于物距 u 与焦距 f 的关系。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九、误差分析1、测量物距、像距时存在误差。
2、蜡烛火焰的晃动导致像的清晰度不稳定,影响观察和测量。
3、光屏的位置可能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完全垂直,导致像的位置不准确。
初中生物理必做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理必做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b8f4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2.png)
初中生物理必做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玻璃球的密度,加深学生对物质密度的理解。
实验材料:玻璃球、容器、水、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将玻璃球放入容器中。
2. 使用计量器具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记录下水的体积V1。
3. 将容器中的水慢慢倒入玻璃球所在的容器中,直至玻璃球完全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水的体积V2。
4. 计算出玻璃球的体积V = V2 - V1。
5. 使用天平称量玻璃球的质量m。
6. 计算玻璃球的密度ρ = m / V。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玻璃球打碎或造成伤害。
2.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注意保持实验场地整洁。
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玻璃球的密度,可以发现不同大小的玻璃球密度相对稳定。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拓展实验:
1. 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进行密度测量实验,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
2. 可以设计实验探究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初中物理实验手册
![初中物理实验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18e0b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1.png)
初中物理实验手册《初中物理实验手册》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阅读实验手册,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 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熟悉实验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二、实验一:测定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弹簧秤、不同质量的物体。
操作步骤:1. 将弹簧秤悬挂在水平位置。
2. 取一物体轻轻悬挂在弹簧秤的钩上,待秤示数稳定。
3. 记下秤示数,即为物体的重量。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注意事项:1. 悬挂物体时,保持弹簧秤的钩与物体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2. 读数时要保持眼睛与示数最佳位置处垂直,并注意示数的稳定性。
三、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容量瓶、水、不同形状的物体。
操作步骤:1. 将容量瓶装满水,并取一固定刻度,记录为初始体积。
2. 将物体轻轻放入容量瓶中,使水平面上升,待稳定后记录读数。
3. 利用容量瓶的刻度差,计算物体所占体积。
实验注意事项:1. 物体放入容量瓶时要避免水溅出瓶外。
2. 读数时要观察水平面的变化,并记录读数的准确位置。
四、实验三: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来了解物体的大小。
实验器材:直尺、不同长度的物体。
操作步骤:1. 将直尺平放在物体上,使之与物体的一端接触。
2. 调整直尺,使之与物体的另一端接触,读取直尺上的长度示数。
3.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长度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注意事项:1. 直尺要平放在物体上,使其与物体接触紧密。
2. 读数时要保持眼睛与示数最佳位置处垂直,并注意示数的准确性。
五、实验四:测定物体的时间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实验器材:计时器、平坡、不同物体。
操作步骤:1. 将物体放在平坡起点处,准备开始实验。
2. 启动计时器,同时让物体沿平坡下滑,停止计时器。
3. 记录计时器示数,即为物体下滑所用时间。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5792d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7.png)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并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因此,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学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在进行实验前,我们应该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
目的明确后,才能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设备。
2. 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人为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因变量是实验中观察、测量或记录的变量,控制变量则是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变量。
3. 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在进行实验前,确保所有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仔细检查实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确保实验室安全。
4. 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非常重要。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和分析。
6.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结论应该清晰、准确,并能回答实验目的。
7. 撰写实验报告: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数据处理、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的结构要清晰,语言要简洁明了。
二、注意事项1. 实验安全:实验前要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
必要时戴上护目镜、实验服和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2. 仪器使用:熟悉和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实验仪器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3. 材料准备:实验材料的准备应充分考虑实验的需要,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足够。
4.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认真严谨。
按照实验方案操作,注意观察、记录和测量的准确性,避免操作上的失误。
初中物理实验及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及安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bf2515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6.png)
初中物理实验及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基本原则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验进行中的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4.实验后的总结: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操作技能1.测量技能: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天平、量筒等,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准确测量和换算。
2.数据处理技能: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3.仪器使用技能:掌握常见物理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等。
三、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纪律: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服从老师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座位。
2.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使用实验仪器时要按照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拆卸或改装仪器。
3.注意用电安全:操作电器时要确保手干燥,不得用湿手触摸电器,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
4.防止实验伤害:进行实验时要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等,避免直接用手触摸高温、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
5.处理实验废物:实验结束后,要将废弃物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四、实验常见问题解答1.实验中遇到问题怎么办?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2.实验数据与预期不一致怎么办?分析实验数据与预期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当、仪器误差、数据处理错误等,需要重新检查实验过程和数据,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正。
3.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怎么办?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时,首先要检查实验操作和数据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要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知识,或者向老师请教,寻求解答。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能够更加规范操作,确保实验安全,提高实验效果。
习题及方法:1.习题:某学生在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红磷燃烧法。
初中物理试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试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c0cb1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5.png)
初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类实验1.用刻度值测量长度【注意事项】⑴注意观察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⑵注意观察刻度值的分度值是多少;⑶精确测量时,要估读一位;⑷注意写上单位;2.用表测量时间【注意事项】⑴机械秒表不估读⑵机械秒表的读数t二短针(秒针)读数t+长针(分针)读数t1 2⑶大圆周转一周历时30s,小圆周上分针刻度有半分钟刻度线;小圆周分针没过半分钟刻度时,大圆周秒针读数读小的数;小圆周分针过半分钟刻度时,大圆周秒针读数读大的数;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注意事项】⑴使用前要先调零;⑵注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⑶弹簧测力计不只是用来测量重力,还可以测量拉力等(不能直接测出摩擦力);⑷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收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4.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方法】⑴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⑵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游码左端对准零刻度线);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做等幅摆动,这时横梁平衡。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⑷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由大到小加减砝码,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左物右码”)⑸m =m +m (游码读左边所对的刻度)【注意事项】⑴不能甫手拿砝码;⑵未放物体不能调游码,物体已放不能调平衡螺母;⑶游码读数应看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⑷注意标尺上的分度值;5.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使用前】⑴观察它的量程;⑵认清它的分度值;【测量时】⑴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⑵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注意事项】⑴使用前需要调零;⑵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⑶用电器需接对接线柱的正负极(+入-出);⑷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⑸所通过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⑹读数前注意确认所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在电路中可以看作一根导线;7.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注意事项】⑴使用前需要调零;⑵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⑶用电器需接对接线柱的正负极(+入-出); ⑷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测量电源电压);⑸所测量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⑹读数前注意确认所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中可以看作断路;二、测量性实验8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⑴斜面不能太陡,否则小车下滑 太快,所测时间不准确;⑵斜面也不能太平,否则小车可能不能自行下滑,无法完成实验; ⑶金属片的作用:方便计时,使所测的时间更准确; ⑷注意s 、t 、v 所用的单位;【实验原理】 力计水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 运动,所以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63ff1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8.png)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步骤:1.将光具座放在桌面上,按顺序固定好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将蜡烛移到最左端,光屏移到最右端,将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为焦点,并测出两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f。
将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a。
将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
b。
将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
c。
将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不能,则从光屏一侧,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
3.设计表格。
4.整理实验仪器。
5.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
注意事项:1.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应该在当中。
2.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应该在同一高度。
3.移动时小心点,不要把蜡烛油滴到光具座上,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4.实验完成一个步骤后,马上记录数据,以免遗忘。
5.整理实验仪器。
二、利用天平烧杯砝码水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2,水的质量为(m2-m1)。
3.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某液体,称出总质量m3,液体的质量为(m3-m1)。
4.因为水的密度为1000 kg/m3,所以可以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1000(m3-m1)/(m2-m1) kg/m3.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量程和分度值的单位为毫升(ml)=厘米3(cm3)。
4.放在水平台上。
5.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三、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时,停止滑动,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要点汇总与归纳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要点汇总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ad922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8.png)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要点汇总与归纳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量传递、热力学和热力学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一些简单的热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热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热学实验中的关键要点进行汇总和归纳。
一、热传导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内部热传导的过程和规律。
2. 实验装置:利用两组金属棒(例如铜和铁)、热导板和蜡烛等。
3. 实验步骤:a. 将金属棒A的一端放在热导板上,并利用蜡烛加热另一端。
b. 同时,将金属棒B的一端放在热导板上,并保持另一端冷却。
c. 观察两根金属棒的传导情况,记录传导时间和传导距离。
4. 实验注意事项:a. 保证实验环境安静,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b. 清洁实验装置,确保金属棒的表面光滑,以减少热量散失。
c.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火源的使用和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二、温度计校正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校正温度计,使其能够准确测量温度。
2. 实验装置:温度计、水槽、冰块和沸水。
3. 实验步骤:a. 将温度计的测温部分放入水槽中,观察并记录温度。
b. 将温度计的测温部分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并记录温度。
c. 将温度计的测温部分放入沸水中,观察并记录温度。
4. 实验注意事项:a. 确保水槽中的水温均匀,避免局部温度差异。
b. 确保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 注意观察温度计的读数,保证准确度。
三、热胀冷缩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物体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2. 实验装置:金属棒、游离量筒、烧杯、水。
3. 实验步骤:a. 将金属棒置于游离量筒内,记录初始长度。
b.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加热。
c. 当水温上升时,及时测量金属棒的长度,并记录。
4. 实验注意事项:a. 确保水的加热过程温度均匀稳定。
b. 记录金属棒的长度时,需保持水的温度常数。
四、热传递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热传递的各种方式,并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的特点。
初中物理实践操作方法整理
![初中物理实践操作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a334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3.png)
初中物理实践操作方法整理物理实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本文将为您整理一些适合初中物理实践的操作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
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物理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安全措施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并正确佩戴实验室服、眼镜和手套等必要的防护用具。
b. 实验器材准备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如平衡、尺子、磁铁、容器、光学元件等。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c. 实验条件设置对于涉及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实验,需要提前设置好实验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实施步骤a. 实验目的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学生应该清楚明确实验的目的,并理解实验所要验证的物理原理。
b. 实验步骤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要求,按顺序进行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器材的摆放、实验仪器的调整和实验过程的观察等。
c. 数据记录学生应该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的记录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标注实验结果或使用数据采集设备等方式进行。
d.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求平均值、绘制图表、计算误差等操作。
e. 结果总结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步骤,总结实验的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论应准确、简明扼要。
3. 物理实践中常见实验操作方法a. 使用量具在物理实践中,经常需要使用量具进行测量,如使用尺子、量筒、天平等。
使用量具时,应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和测量仪器的精度。
b. 进行实验控制在某些实验中,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例如,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可以使用音叉作为声源,利用各种材料的声音传播效果进行比较。
c. 观察物理现象学生应该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如颜色的变化、物体的运动轨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作者:
佚名发布者:
学科专家发布时间:
2019-08-02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步骤 1、光具座放好在桌面上,按顺序固定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最左端,光屏移到最右端,在吧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为焦点,并测出两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记为 f 3、把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3)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从光屏一则,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4、设计表格(呵呵,没法画了)
5、整理实验仪器。
6、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
注意事项 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凸透镜应该在当中,2、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移动时小心点,
1 / 5
不要把蜡烛油滴到光具座上,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4、实验完成一个步骤,马上记录数据。
以免遗忘了。
5、不能忘了整理啊二、利用天平烧杯砝码水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 m1 , 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其质量 m2 , 则水的质量为 (m2-m1) , 3、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某液体,称出总质量 m3 , 则液体的质量为 (m3-m1) , 4、因为水的密度为 1000 kg/m3 , 所以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1000(m3-m1)/(m2-m1) kg/m3 。
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看:
单位:
毫升(ml) =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台上。
读:
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三、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步骤 1、按没计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此时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时,停止滑动,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代入 P=UI 公式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调节滑动变
---------------------------------------------------------------最新资料推荐------------------------------------------------------ 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5、整理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1、电源电压应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例如,测定额定电压为2.5 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至少要选两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 2、电压表的量程应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流表的量程要大于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 3、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应与小灯泡的电阻差不多,以使调节效果明显. 4、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进行判断,准确熟练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等于额定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的和低于额定电压三种条件下发光.尤其在做第二次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太多而烧坏灯泡. 5、开始连接电路时,要使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要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 6、开始实验前,要检查电路并试触,实验结束,要先断开开关,再整理电路四、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一个位置,记下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I, U 3、 U/I 得出电阻 4、重复2、 3两步,再求出两个阻值,取平均值 5、整理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1、安培表和伏特表的量程的选择 2、安
3 / 5
培表是内接还是外接 3、滑线变阻器是连成分压式还是限流式 4、在连电路是环线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阻值要最大. 五、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步骤 1、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用 G=mg 算出。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 G 升高。
注意匀速拉动。
测课本图1410(甲)和(乙)两图中的拉力时,拉力 F 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
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
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5、在测完课本图1410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只要将钩码取下,把整个滑轮组颠倒过来重新固定就是图乙的装置。
没有必要重新拆下组装挂线。
这样可节省一些时间。
6、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
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数据和结果。
7、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1、在本实验中,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双滑轮组的绕线。
所以,在第十三章简单机械的滑轮组一节教学时,可在课堂及课后让学生练习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在滑轮组绕线时,动滑轮竖立不稳,可先在动滑轮下挂钩码,以降低其重心,或者用一根两头弯成钩状的铁丝将动滑轮组钩住,悬挂在定滑轮下再绕线,待绕好线后再取去铁丝钩。
2、本实验在铁架台上做时,钩码上升的高度受到较大限制,而且动滑轮及重物易摆动,绳子也会因此而发生缠绕。
所以,实验可在墙边进行:
在墙上固定一条纸刻度尺,在尺上方钉一钉子(或借用窗钩)用以固定定滑轮,实验时,可直接在纸刻度尺上标出钩码、弹簧秤的起点及终点位置,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
3、在本实验中,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动滑轮(或动滑轮组)的质量,提起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自身质量越大,其机械效率越低。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