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47a0ac3a26925c52dc5bf81.png)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补体(C)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C反应蛋白(CRP)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呼吸道病原体11项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
随时采集静脉血
紫色帽(血常规管)
2ml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检测(TB)
(周一至周五化验,如有急诊化验请先联系后再决定抽血)
核医学科采血项目(门诊四楼核医学科,五个工作日内检验)
采血项目
标本要求
采血管类别颜色
采血量
生长激素GH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皮质醇Cor/醛固醇Ald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甲状旁腺激素PTH
空腹静脉全血
(采血后立即送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唐筛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2.选择血管,常用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
3.常规消毒皮肤,进行穿刺。
4.常用穿刺方法:
A桡动脉穿刺
1)体位: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
2)位置:手腕自然外展平放,将手腕平分成四份,在外四分之一近桡侧,第二手腕横纹下处进针。
3)方法:用已消毒的手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下方,桡动脉穿刺的进针方向为逆血流方向并与皮肤成30°-45°,动脉血自动顶入注射器或血气针内,采血(血气针)。
空腹静脉全血
紫色帽(血常规管)
血流变(做血流变需同时另抽一管橘黄色管)
空腹静脉全血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医院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6dd7c83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2.png)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一、检验申请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二、病人准备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一控制饮食(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四注意生理差异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五注意体位要求(1)许多血浆生化成分在站、坐、卧三种不同体位时有明显的浓度差异;(2)静坐5-10分钟后以坐位从肘静脉采血为最佳;(3)卧床患者可卧位采血;三器材选择1一般采血可采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从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以采用玻璃注射器为佳,可以减少血液中氧气的弥散;2采用注射器采血时,7号22G或8号针21G为标准抽血用针,针头过细容易产生溶血;3采用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已成为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溶血,凝血及采血量不准的差错;4采集抗凝血液标本时,血标本采用的抗凝剂的种类及浓度、体积必须正确无误;四、采血操作一正确选择血标本种类1大多数检验项目生化、免疫、凝血、血培养、交叉配血等采用静脉血标本;2血气分析最好采用动脉血标本,也可从动脉化毛细血管采血如新生儿;3血常规检验全血细胞分析可以采用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但除非静脉抽血确实困难者如:新生儿、幼儿、老人、肥胖者、严重烧伤患者、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病危患者,或者必须为治疗保留静脉者如肿瘤化疗患者可考虑采用末梢血外,其他人应采用静脉血;二正确选择采血部位1末梢血标本可从手指采集,采用耳垂末梢血作为血常规检验标本的做法已废止;新生儿可以从足跟,、大指采血;2动脉血标本常从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采血,新生儿及婴儿可从头皮动脉或脐动脉采血;3静脉血标本常从肘前静脉、腕静脉采血,小儿和新生儿有时从颈静脉和前囟静脉;4禁止从输液三通管采血输液成分回流、输液管内残留液体成分都将极大地影响检验结果;三尽量避免输液时采血1一般应在输液结束30分钟以后采血;2抢救过程中必须一边输液一边采血时,应避免从正在输液的肢体上采血,应避免输液成分混入血液标本;3输液时采血应当遵从“远端原则”:---选择在输液的对侧肢体或无输液的其他肢体如足部静脉采血;---在四肢静脉都输液时,可以选择在输液静脉的远心端静脉血流的上游采血;(4)急诊、抢救过程中在输液的同时采血,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四避免消毒酒精引起溶血静脉穿刺处消毒酒精未干就采血,容易引起标本溶血;三合理使用止血带(1)止血带不能扎得过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抽血时,见到回血就应该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该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2)血脂项目、出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3)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断;(4)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六“一针见血”、抽血顺畅;1许多检验项目,尤其是涉及出凝血机制的项目如血小板计数,出凝血项目等均要求做到“一针见血”、抽血顺畅;2“一针见血”、抽血顺畅,可以有效防止溶血、减少血管及组织细胞损伤导致血液成分改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溶血造成红细胞内成分的释放、血管损伤导致凝血机制的激活,对很多检验项目将产生明显影响;七控制抽血力度1用注射器抽血应避免大力拉、推针栓,以免血细胞因过度挤压而增加溶血;2抽血时大力抽拉针栓,还易使血液产生气泡;气泡是导致溶血、蛋白酶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3从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应让血液自动流入针筒,不要用负压抽取血液,以免增加血液中气体挥发及产生溶血;八血液标本采集顺序1注射器采血可以一次性采集足量血液,然后立即依如下顺序分装各标本管:血常规、凝血、生化、免疫;2使用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时,第一管最好不作为凝血检验标本最大限度的降低血管及组织细胞损伤造成血液成分改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医生申请凝血检验项目时最好考虑与血常规或其他检验项目一起采血;3使用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时,采血顺序应当是: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血清标准管,红色、橘红色或黄色、凝血标准管蓝色、其他管;4采集末梢血标本的顺序应当是:擦去第一滴血,依次采集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的标本;九减少针头导致的溶血1如果使用注射器抽血,应先卸掉针头,再沿试管壁将血液轻缓的注入试管;2通过针头将血液推入试管血液细胞二次通过针头,尤其是用力推送将增加血液细胞受挤压而破碎的机会,导致溶血;十准确控制标本量1抗凝血标本的体积必须准确——真空采血管的标签上都有体积标志黑色小方块;抗凝血标本的体积误差必须控制在5%以内如2ml凝血标本管的血液体积误差应不大于;2抗凝血液标本的体积不符合要求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血液体积太多——抗凝剂比例太少,容易产生凝块;血液体积太少——抗凝剂体积相对剩余,血液成分过度稀释,且使血细胞渗透压降低而产生变形或溶血,PT和APTT时间假性延长;十一尽快与抗凝剂彻底混合(1)需要抗凝的血液标本,抽血后应立即将血液注入含抗凝剂的标本管,并使血液与抗凝剂彻底混匀,避免血液凝固;(2)真空采血管以颠倒5-8次为标准操作,动作应迅速而轻柔;用力振荡、产生气泡也不可避免产生溶血;(3)如果管中抗凝剂为液体,应当使粘附在管壁、管盖上的抗凝剂能够全部与血液混合;(4)对于出凝血项目、血常规、白细胞表面抗原分类检测等项目,血液标本出现凝固即使少量细胞凝聚均为不合格;五、血液标本保存一血液标本的保存要求1采血后应将标本管直立、静置、避免震荡、摔落;2所有标本最好都采用有盖容器存放,防止灰土,杂物混入,减少水分、气体蒸发,避免标本溅洒,污染;3标本应保存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某些检验项目要求避光保存血液标本;4标本一般应室温保存,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影响;5特定项目的血液标本需要低温保存如血气标本应将封闭的血液立即冷冻至4℃然后送检;6血液标本全血、血清或血浆低温保存,应当在检验人员指导下进行;二血液标本应立即送检1血液标本不应在临床科室保留,应尽可能立即送往检验科室;2检验人员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及时处理标本立即检验、低温保存、分离血清后低温或常温保存等;三血清标本的有效检验时限1血气分析-----必须立即送检,应当在30分钟内完成检验;2凝血因子、细胞因子目前我院尚未开展及激素检验------必须立即送检,即刻检测或冻存标本不适合采用早晨统一采血、统一送血的方法;条件具备时,应在实验室采血;3凝血项目、电解质项目、肝功及多数血清酶类生化项目-------应尽快送检,在2小时内检验;4血常规项目------应在4小时内完成检验;5血培养项目-------应在采血后尽快放入35℃培养箱中,超过2小时可能降低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6多数抗原-抗体检测项目-------全血室温4℃为佳可保存24小时,或分离血清-20℃保存;7在环境温度超过30℃的条件下,所有标本都应尽快送往检验科室;8有些临床科室早晨抽血时间过早,至送检时标本已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标本因细胞代谢、溶血、蒸发等原因造成许多项目偏差,如:钾、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酸性磷酸酶等升高,钠,血糖等降低;检验科建议:住院病房早晨抽血时间应控制在6:30以后,标本应在8:00左右送至检验科;四血培养标本的特殊要求1确保无菌采血,严防标本污染;2血培养瓶接种的血液量一般为:成人10ml,儿童4ml,幼儿1-2ml;接种的血液过多易引起假阳性;3做厌氧培养的血液标本,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注入专用厌氧培养瓶内;4如果同时做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应先将血标本接种厌氧培养瓶,然后再接种需氧培养瓶;六、血液标本运送1标本应从采集地点直接送往检验科室,不应在其他地点放置;2以上血液采集、保存过程对标本质量的要求应当得到满足;必须避免剧烈震荡、血液溅洒、光线照射、异物混入等情况的发生;3交叉配血的输血者血液样本,必须由临床医护人员或专职运送人员直接送往检验科血库;禁止其他人员或受血者家属执行血样运送任务;4外送检验标本应当接受检验人员对标本种类全血、血清或血浆、标本容器、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以及运送保存温度等方面的指导;七、其他一正确处理不合格标本1检验科室在核收送检标本时,对不合格检验标本应当拒收;2临床科室在证实标本不合格之后应当重新采集标本送检;严禁诸如“将因出现凝集而被拒收的血常规在挑出凝块之后重新送检”之类的严重错误发生;二标本溅洒事故的处理1从标本管溅洒出来的血液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作为标本送检;2严禁将同一个待检者含不同抗凝剂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合,严禁将不同待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合;3如果发生标本溅洒事故,应当立即对被污染物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原则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采集原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73acf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d.png)
血液标本采集原则及注意事项血液检查是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之一,在血液检查中,血液标本采集更是关键的一环。
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不仅可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为临床诊疗提供保障。
以下是血液标本采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一、血液标本采集原则1.个体化操作: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情等情况,个体化制定血液标本采集方案。
2.正确抽血部位:抽血部位要根据所需检查的实验室项目选择合适的部位,如一般的化验可以采集手指、手腕等部位的静脉血,更特殊的检查需要考虑选择其他较大的血管,如股动脉等。
3.采用无菌技术:采集血液时一定要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从而避免污染血液标本及伤口感染风险。
4.正确采集顺序:采集血液时,要按照不同检查项目的要求有序采集。
一般情况下,应首先采集全血计数,其次是生化、免疫学检查等,最后是微生物学检查等。
5.注意采集量:采集血液量不宜过多,一般成人每次采集血液量不宜超过5ml,儿童则应根据体重和年龄酌情进行调整。
二、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采集血液前应先严格进行消毒处理,采用75%乙醇或碘酒等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细菌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
2.选择适当针头:在血管比较细小的情况下,应选择细尖、尺寸适当的针头,从而减少针头对组织的损伤。
3.掌握采集时间:采取血液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分钟,如果血流缓慢,可以通过热敷等方法促进血流。
4.避免穿刺漏血:在用针头穿刺时,因为针头直径很小且进入血管的角度可能不同,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微小的血管损伤或穿刺太浅而造成穿刺孔流血,如果用手指轻轻压迫穿刺部位,可以有效避免穿刺漏血。
5.避免血栓形成:血液样本采集后,采集部位应立即加压包扎,避免出血,同时还可以避免新鲜的血液快速凝固,形成血栓。
在脉管较细短的位置采集血标本时更需要注意不要把血管阻断。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很重要,可以减少不必要疼痛、伤口感染和提供准确数据,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问题。
各种血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意义
![各种血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88588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4.png)
各种血标本的规范采集及意义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的重要环节,准确的采集和处理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各种血液标本的规范采集及其意义如下:1.全血标本采集:全血标本采集是最常见的血液采集方法,一般是通过静脉穿刺采集静脉血。
规范的全血采集包括以下要点:-预先消毒采血部位,减少局部感染的风险;-使用无菌器具采集血液,避免污染;-采血时要确保穿刺点在静脉内,能满足采血容量要求;-采血时需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放松橡皮筋,避免血管栓塞;-采血完成后,将采集的血液转至适当的试管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全血标本的意义在于可以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等多项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2.血清标本采集:血清是指在血液凝固后,将血浆与凝块分离得到的液体。
采集血清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采血时使用无抗凝剂的试管,或采集血液后放置一段时间以使其凝结;-尽量避免血浆和凝块之间的交界处被污染。
血清标本的意义在于血清中含有许多生理学和病理学相关的元素、蛋白质和激素等重要物质,可以用于临床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炎症水平、免疫状态等情况。
3.血浆标本采集:血浆是指在血液凝固前,将全血离心分离得到的液体。
采集血浆标本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采血时使用抗凝剂的试管,常用的抗凝剂有EDTA、肝素、柠檬酸盐等;-血浆标本采集后需要进行离心,将细胞沉淀与血浆分离。
血浆标本可用于体液学、生化学、免疫学等多种检测。
血浆包含各种细胞外液中的溶质,如电解质、激素、蛋白质等,可以反映患者的血浆成分及溶质代谢情况。
4.血小板富集血浆标本采集:血小板富集血浆标本采集是一种特殊的血浆采集方法,其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测定。
采集血小板富集血浆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采血时使用抗凝剂的试管,常用的抗凝剂有柠檬酸盐、EDTA等;-血液收集后需要进行离心取血浆,并保持血浆中的血小板完整。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b9f60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a.png)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静脉采血1.采血前准备:确认患者身份,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
2.采血时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静脉,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和感染。
3.采血后处理: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二、毛细血管采血1.采血前准备: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手指、耳垂等。
2.采血时注意事项: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3.采血后处理:用干棉球或纱布轻压穿刺部位,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动脉采血1.采血前准备: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选择合适的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等。
2.采血时注意事项: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3.采血后处理: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四、特殊情况处理1.采血对象为新生儿、儿童、孕妇、危重患者等特殊人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操作。
2.如遇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采血,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五、采血前准备1.根据检测项目和医生要求,准备相应的申请单和容器,标明患者信息、检测项目、采样时间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避免误差。
3.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疑虑。
4.对于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应提前通知患者或其家属,确保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
5.准备好相应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容器和消毒用品。
六、采血时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采血量和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和容器。
3.采血时避免过度挤压或用力拍打采血部位,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4.采血过程中避免与外界接触,以免造成污染。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38c3d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e.png)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1. 引言临床检验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而标本的采集过程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标本采集的规范性,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和准确度,本文将介绍临床检验中常见标本的采集规范。
2. 血液标本的采集规范2.1 静脉血采集规范•患者应保持安静,并在采集前至少休息15分钟。
•采用专业护士或技术人员进行采集,必须消毒皮肤。
•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并确保穿刺点干燥。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采血针采血,遵循穿刺技术和穿刺角度要求。
•采血时要逐渐放开缚带,以防止血液淤积。
•采血管要避免细菌污染和血栓形成,不得抽血过多。
•血液采集完成后,立即停止采血,并正确处理采血设备。
2.2 动脉血采集规范•动脉血的采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应仔细选择采集部位,并确保部位皮肤无明显感染或瘢痕。
•采用无菌采血针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
•术前与患者说明术前准备和可能的疼痛感。
•采集动脉血时要注意采血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 尿液标本的采集规范3.1 一般尿液采集规范•使用干净的尿杯进行尿液采集。
•慎重选择采集时间和采集方式。
•严禁将外界杂质或水分进入尿液标本。
•采集前要进行适当的局部清洁,女性要避免采集期间的经期。
3.2 尿液分析标本的采集规范•采集首末尿,即排尿前尿与排尿后尿。
•采集的尿样应在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采集时尽量收集尿液中段部分,以避免采集过多的表皮细胞或残留尿液。
4. 粪便标本的采集规范4.1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采用无菌容器收集粪便标本。
•采集前要确保患者肛门及周围清洁,避免尿液和外用药物污染。
•采集粪便时要避免掉落和外界污染。
•采集的粪便标本应尽快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5. 结论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常见标本(血液、尿液、粪便)的采集规范,并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指导。
作为临床医生或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规范来进行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4dc76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5.png)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为了保证血液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采样时需严格遵守以下规范。
一、采集前准备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操作人员应事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采集工具和器材的完好无损,并进行消毒。
2. 确认采集位置,然后让受检者坐下或平躺。
3. 向受检者解释采集过程,消除其紧张或不安的情绪。
二、采集过程1. 受检者的外周静脉是最常见的采集位置。
操作人员应在洗手后佩戴手套,并确认针头和采血针座的有效性。
2. 寻找合适的采血位置时,应优先选择无明显静脉曲张、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前臂掌侧等。
选择针刺位置后,应进行局部消毒。
3. 采血时,操作人员应确保每次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4. 确保有效的静脉压力,可以通过让受检者紧握拳头,或用热敷等方法帮助血管扩张,有助于采血。
5. 操作人员在采集完毕后,应轻轻拔出针头,迅速施加压力,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抚。
三、采集后处理1. 采集完成后,操作人员应检查采血部位是否有明显的血肿或渗血,并及时处理。
2. 废弃物和尾液应经过正确的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操作人员应妥善标注血液标本,并确保正确的采样信息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采集时间等。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对确保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严格遵守规范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感染风险,并提高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对于从事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操作人员来说,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保证采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血液标本采集规范将继续积极拥护和推崇,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相关人士的认可和采用,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血液标本管理制度
![血液标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f1d91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5.png)
血液标本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管理工作,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储存、运输和使用工作的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单位。
三、血液标本的采集1. 采集前准备a. 采集前对采集工具和容器进行清洁消毒。
b. 确认采集人员身份和患者身份,核对患者信息及医嘱单信息。
c. 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用药情况,确定采血部位和标本类型。
2. 采集操作a. 采集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b. 根据采血部位和标本类型选用合适的采血针和容器进行采集。
c. 采集后及时对标本进行标识并填写相关信息,包括采集时间、采集者信息等。
3. 采集后处理a. 对采集的血液标本及时进行封存和储存,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b. 将标本送交相关实验室进行检验分析前,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保护。
四、血液标本的储存1. 储存条件a. 血液标本应储存在专用的冰箱或冷藏室中,保持温度在2-8℃之间。
b. 标本应放置于封存的容器中,并注明标本的信息和储存时间。
2. 储存期限a. 血液标本的储存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如需长期保存应采用专门的冷冻方式进行保存。
a. 对储存的血液标本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稳定。
五、血液标本的运输1. 运输条件a. 进行血液标本的运输时,应采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保持标本的稳定和完整。
b.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外界的震动和温度的变化,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
2. 运输方式a. 对于急需检测的血液标本,应采用专业的运输渠道进行快速运输。
b. 对于一般的血液标本,应采用规范的运输流程进行统一的运输。
3. 运输记录a. 进行血液标本运输时,应做好详细的运输记录,包括运输时间、运输人员信息等。
六、血液标本的使用1. 使用前准备a. 对于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之前,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和检测,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用性。
2. 使用规范a. 按照标本检验的需要和标本质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进行检测分析。
血液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
![血液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5cf70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5.png)
血液标本采集需要注意什么血液标本采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可靠、准确。
1.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采集工具和试剂的准备充分,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其次,确认采集者和被采集者的身份信息,并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和采集的目的。
最后,提前告知被采集者采集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并取得其合作和同意。
2.采集位置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采集位置是确保采集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常,采集静脉血液的位置主要有手臂内侧的肘窝部位和手背的掌腕弯曲处。
在选择采集位置时,应根据被采集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血管的易触及程度、血管粗细、血液流动情况等。
同时,还要考虑被采集者的舒适度和采集者的操作便利性。
3.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我们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采集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采集者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比如戴好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
然后,清洁被采集者的采集部位,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棉球进行彻底清洁,并等待干燥。
最后,让被采集者保持放松的状态,以减少采集过程中的不适感。
4.采集过程中的操作: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标准程序进行操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采集针头和管状容器,并确保其没有损坏和污染。
然后,用一只手固定被采集部位,用另一只手握紧采集器具,迅速穿刺血管,同时注意保持稳定和垂直,避免过度斜刺和移动。
当看到血液流出时,应迅速将容器与针头连接,并注意采血量的控制和采血时间的监测。
最后,采集完毕后,应立即将针头撤出,进行止血措施,并按规范的程序处理采集器具和废弃物。
5.采集后的注意事项: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后续事项。
首先,应及时将采集到的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以确保质量和准确性。
其次,对于采集部位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需要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告知被采集者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和饮食等。
血标本知识点总结
![血标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8361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d.png)
血标本知识点总结一、血标本的采集1. 血标本采集的原则为了确保血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血标本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采集前洗手,戴手套;• 确保病人身份,并确认采集标本的疗程、时间等信息;•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比如静脉采血、动脉采血等;• 避免过度采血,避免溶血,保持血样新鲜等。
2. 采集部位常用的采血部位有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
静脉采血通常选择手臂内侧的肘窝处,而动脉采血常见的采集部位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3. 采血器具常见的采血器具包括抽血针、真空采血管、止血带、消毒棉球等。
不同的采血器具适用于不同的采血方式和目的。
4. 采血顺序在多次采血的情况下,需要遵循采血顺序,以免受到前一次采血的影响。
5. 静脉采血步骤• 让患者采血部位伸直手臂;• 选择合适的静脉;• 用消毒棉球擦拭采血部位,使其消毒;• 用止血带绑住上臂,促使血管充盈;• 用抽血针穿刺采血;• 采血完毕后,将采血管倒立混匀,标注采血信息。
6. 动脉采血步骤• 用消毒棉球擦拭采血部位,使其消毒;• 选择合适的动脉;• 用抽血针穿刺采血;• 采血完毕后,须立即停止出血、封闭穿刺处并确认止血。
二、血标本的处理1. 血标本的保存取得的血标本需要妥善保存,以防止血样失去活性。
一般情况下,采集好的血标本需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处理。
2. 血标本的保存条件不同种类的血标本需要不同的保存条件。
比如全血、血浆、血清等在保存条件上都会有所不同,需要分别注意。
3. 血标本的保存时间血标本的保存时间一般依据不同血标本种类和检测项目的需要进行保存,有些需在特定温度下保存,有些需要在冰箱中保存。
4. 血标本的运输即使血标本采集好后,也需要妥善的运输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本破坏、温度变化和样本混淆等现象。
三、血标本的检测1.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是通过对血液成份的检测,来判断一个人体内血液的正常与否。
此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9d943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7.png)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采集到准确可靠的血液标本,以下是一些血液标本采集的要求。
一、采集前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护士或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以及其他身份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完全一致。
2. 给患者做好解释: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应向患者充分解释采集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让患者充分理解并配合。
3. 环境准备:采集血液标本的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整洁,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同时,确保采集工具、材料和消毒液的齐全和清洁。
二、采集方法1. 洗手:采集血液标本前,护士或医务人员应充分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选择采集部位:根据需要采集的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常用的采集部位包括手指(耳垂、足趾等)、静脉(肘窝、手背等)及动脉。
3. 皮肤清洁:用适当的消毒液对采集部位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清洁,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4. 采集过程:在确保采集工具和容器无菌的前提下,迅速、准确地进行血液标本采集。
需要注意的是,采集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后续的检验。
5. 采集后处理:采集完血液标本后,及时拔掉针头或扎带,并用棉球或消毒纱布轻轻按压采集点,以止血和减少淤血的发生。
确保该患者状态良好后,将血液标本送至相应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采集注意事项1. 避免混淆:在执行血液标本采集时,务必将标本与患者的身份一一核对,避免混淆标本并造成错误。
2. 频率控制:对于需要多次采集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采集频率,避免过多的采集对患者造成身体的负担和不适。
3. 保护隐私:采集血液标本时,护士或医务人员应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在他人面前暴露患者的身体部位。
4. 采集顺序:如果需要采集多个标本,应当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以避免交叉感染或者标本混淆。
血液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诊断准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制度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3af0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和保存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采血机构、实验室等从事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和保存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采集与送检1. 采集(1)采集血液标本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采集前应向患者或献血者说明采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其同意。
(3)根据检测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管、采血器具和抗凝剂,确保采血过程顺利。
(4)采集过程中应严格监控,避免标本污染、损坏和丢失。
2. 送检(1)采集后的血液标本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
(2)标本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温度适宜,避免剧烈震动和阳光直射。
(3)标本的运送应使用专门的标本运输箱或保温容器,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四、留样与保存1. 留样(1)根据检测项目需求,留取足够的血液标本进行复查和比对。
(2)留样应使用专用的留样容器,容器应清洁、干燥、无菌。
(3)在留样容器上应清晰标注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采集时间、检测项目等信息。
2. 保存(1)留样的血液标本应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确保标本质量。
(2)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冷藏、冷冻等。
(3)保存标本时应做好记录,包括保存时间、温度、湿度等信息,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4)标本的保存期限应根据检测项目的需求和实验室的规定确定,一般不少于1年。
五、质量控制与监测1. 定期对采集、送检、留样和保存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操作规范、流程合理。
2. 对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不合格的标本应予以废弃,并做好记录。
3. 定期对留样的血液标本进行质量评估,确保保存的标本质量符合检测要求。
4. 对质量控制和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和改进。
六、人员培训与教育1. 从事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和保存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7782c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0.png)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一、引言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对于确诊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监测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血液标本的特殊性,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采集前的准备1.洗手:采集人员应当充分洗手,并确保双手干燥,避免污染血液标本。
2.准备采集工具:准备好采集所需的工具,如采血针、注射器、采血管等,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3.告知患者:在采集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采集过程,告知可能的不适感以及采集后的注意事项。
三、采集过程1.选择采集部位:常见的采集部位有肘窝内侧、手背、指尖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
2.消毒:采集部位需进行消毒,一般使用75%酒精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时间应达到30秒以上,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行采集。
3.采集方法:采血针应该快速穿刺皮肤,保持稳定的角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采集后,应轻轻拔出针头,并迅速将采血管连接到采血针上,避免血液流失。
4.采集量:根据实际需要,采集适量的血液标本,避免过多或过少。
四、采集后的注意事项1.压迫止血:采集后应立即用纱布等进行轻柔的压迫止血,避免血液外溢。
2.处理采血针和采血管:采血针和采血管需放入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3.观察患者反应:采集后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晕厥、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必要时及时处理。
4.告知患者:采集后,应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如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用力、适量补充水分等。
五、结语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采集人员在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时,务必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采集过程的规范和安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参考资料:。
血标本采集方法
![血标本采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47240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1.png)
血标本采集方法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采集方法能够有效保证血标本的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静脉采血。
1. 选择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患者上臂内侧的前臂静脉或手背静脉。
在采血前应该让患者坐下,让患者的手臂放平,这样可以减少静脉的收缩,有利于采血。
2. 消毒,采血前应该先用75%酒精或碘伏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应该大于采血点。
3. 采血,用一根注射针插入患者的静脉,然后接上采血管进行采血。
在采血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采血管的位置稳定,避免血流的不畅或者溢出。
4. 采血完成后,拔出针头后,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进行包扎,并且让患者用力压迫采血点,直到停止出血。
二、指尖采血。
1. 选择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患者的中指或无名指的指尖。
在采血前应该先用75%酒精或碘伏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
2. 采血,用一次性的针头在指尖上戳出一个小孔,然后用吸管或者采血管进行采血。
在采血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挤压指尖,以免影响血样的质量。
3. 采血完成后,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进行包扎,并且让患者用力压迫采血点,直到停止出血。
三、动脉采血。
1. 选择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患者桡动脉或足背动脉。
在采血前应该先用75%酒精或碘伏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
2. 采血,用一根注射针插入患者的动脉,然后接上采血管进行采血。
在采血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采血管的位置稳定,避免血流的不畅或者溢出。
3. 采血完成后,拔出针头后,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进行包扎,并且让患者用力压迫采血点,直到停止出血。
四、注意事项。
1. 采血前应该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避免因为患者服用抗凝药物等导致采血后出血不止。
2. 采血过程中应该做好标本的标识,避免混淆或者丢失。
3. 采血后应该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因为时间过长导致血样的变质。
以上就是关于血标本采集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在采血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采血的质量和安全。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6a5f8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1.png)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1.采集血液的时间: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一般在上午8点至10点之间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人体内血液成分最为稳定的时间。
而若有需要检测日内变异的项目,则需在特定时间段内采集,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在早晨8点至9点采集。
2.采集前准备工作:采集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采集器械和标本管,确保其洁净且未过期。
同时要检查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其与标本上的信息一致。
3.采集部位选择:常用的静脉采血部位是肘窝内侧静脉,但对于年幼或老年患者可以选择手背静脉。
血液采集过程中要避免针头与关节直接接触,以免引起关节损伤。
此外,对于需要采集动脉血的项目,应选择相应的动脉进行采集,如动脉血气分析。
4.采集器械选择:采血器械包括针、注射器、抽血管等。
常用的是一次性针头和一次性注射器,以及适合不同容量的血液抽血管。
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而合适的抽血管能确保血液采集的顺利进行。
5.采血方法:采血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状况,确保其处于安静稳定的状态。
采血前要事先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以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在采血时要稳定患者的手臂,选择好采血部位后进行适当的消毒。
采血时要迅速将针头插入静脉,插入角度约30度,插入部位进血后要缓慢采血以避免溢血或者破损静脉。
采血后要迅速将针头拔出,然后轻轻按压采血部位,待血液止住后贴上敷贴。
6.标本处理:血液采集完成后,要将血液尽快送往检验室进行检测。
特殊项目需要在采集后立即进行处理,如动脉血气分析等。
对于需要避光或冰镇保存的标本,要按照要求进行处理,保证其质量。
7.安全措施:在进行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预防采血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器械和标本管,及时清理现场等。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b38d19ab8f67c1cfbd6b843.png)
洛阳思亲医院临床血标本采集要求(1)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
(2)采样准备: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的检验项目要求,确认采样后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3)使用前禁拔开真空采血管帽,采血量可参看采血管标签上的黑色刻度线。
(4)检验科、输血科、动脉血气分析、核医学科、风湿免疫实验室的标本分开放置。
外科楼平诊标本8:00-8:30将血标本传送至一楼导医台,急诊标本即时电话通知爱心服务队。
(5)采血完成后按要求及时送检,时间耽搁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
(6)在临床上,除急诊和特殊检验项目有专门规定之外,一般要求病人在清晨、空腹、安静和生活饮食处于平常的状态下进行标本采集或留取。
静脉血采集(1)核对医嘱及检验申请单,以免医生漏开化验单或医嘱与化验单不符。
如有疑问,及时与开单大夫联系。
(2)评估患者状况: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进行的治疗、心理状态、需求、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肢体活动及血管充盈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以及检验项目要求等,确定是否采血、什么时间采血以及采取什么方式采血等。
(3)用物准备:采血前要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管。
使用真空采血管时,要将管签上的数字编码撕下来贴在申请单右上角(另一份号码保留在采血管上),做到一一对应。
并将病人姓名、床号、科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写于真空管空白处,用于二次核对。
(4)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建议采血顺序及采血量:①血培养(采血8-10毫升,严格无菌操作,禁止吸入空气测试针头,立即充分混匀)②生化及其它项目,用非抗凝管或促凝管,生化、免疫、化学发光项目各采血1管(每管血3—5毫升),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③凝血四项、D二聚体、FDP(蓝色帽柠檬酸钠真空管,内含柠檬酸钠0.2毫升,采血1.8毫升,比例1/9,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④血沉(黑色帽柠檬酸钠0.4毫升,采血1.6毫升,比例1/4,立即颠倒混匀5-8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常规消毒皮肤,进行穿刺。
4.常用穿刺方法:
A桡动脉穿刺
1)体位: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
2)位置:手腕自然外展平放,将手腕平分成四份,在外四分之一近桡侧,第二手腕横纹下0.5cm处进针。
3)方法:用已消毒的手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下方,桡动脉穿刺的进针方向为逆血流方向并与皮肤成30°-45°,动脉血自动顶入注射器或血气针内,采血1.5-2ml(血气针1.6ml)。
输血科检验项目(外科楼四楼)
采血项目
标本要求
采血管类别颜色
采血量
血型、交叉配血
随时抽静脉血或遵医嘱
紫色帽(血常规管)
3.0ml
母体效价
随时抽静脉血或遵医嘱
橘黄色帽(促凝管)
3.0-5.0ml
核医学科采血项目(门诊四楼核医学科,五个工作日内检验)
采血项目
标本要求
采血管类别颜色
采血量
生长激素GH
空腹静脉全血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呼吸道病原体11项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
随时采集静脉血
紫色帽(血常规管)
2ml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检测(TB)
(周一至周五化验,如有急诊化验请先联系后再决定抽血)
1、不受饮食影响,采血后轻柔颠倒混匀3-5遍。
3、化验单上需注明抽血时间(精确到分钟)。
(5)应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血,病人取坐位或卧位,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采血处应避免皮肤红肿、溃疡等现象。
(6)采血量要准确,尤其抗凝剂采血管,且需立即颠倒混匀不少于5次,避免剧烈振荡,以免产生气泡。
(7)严禁在输液和输血的肢体或留置针头处抽取血标本,或输液后立即于该侧采血。
(8)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淤血时间过长;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
随时采集无菌体液
需氧培养瓶+厌氧培养瓶
约5 ml/瓶(量太少时可只注入需氧瓶)
生化:肝功、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心肌酶六项、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抗O、类风湿因子、淀粉酶、脂肪酶等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生化、免疫、发光、其他须每类别项 Nhomakorabea各抽一管血)
3.0-5.0ml
尿常规、尿蛋白、大便常规、肝功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脂类、风湿类、传染病指标、优生八项、肿瘤标志物、贫血全项、甲功测定、性激素测定、孕酮、血流变、痰培养、尿培养、乙肝DNA等。
注意:一定要重视区分急诊和平诊项目,不能将所有检验项目于病人入院时一次采集全部送检。急诊项目可随时采集标本检验,平诊项目要求空腹采集标本检验。
血常规、血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计数、乙肝DNA定量(PCR)、
空腹静脉全血
紫色帽(血常规管)
1.0-2.0ml
血流变(做血流变需同时另抽一管橘黄色管)
空腹静脉全血
绿色帽(肝素抗凝)
4.0-5.0ml
无菌体液培养
血培养
随时采集无菌静脉血
需氧培养瓶+厌氧培养瓶
成人8-10ml/瓶
儿童3-5 ml/瓶
胸腹水、脑脊液等培养
(2)评估患者状况: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进行的治疗、心理状态、需求、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肢体活动及血管充盈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以及检验项目要求等,确定是否采血、什么时间采血以及采取什么方式采血等。
(3)用物准备:采血前要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管。使用真空采血管时,要将管签上的数字编码撕下来贴在申请单右上角(另一份号码保留在采血管上),做到一一对应。并将病人姓名、床号、科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写于真空管空白处,用于二次核对。
(9)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例如结扎时间过久可使血浆蛋白、胆固醇、胆红素、血清铁等结果升高,乳酸测定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末梢血采集
(1)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常用选择无名指,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一滴后,将血液收集在微量末梢采血管中(或滴至测试纸上),约0.2~0.3毫升。
绿色帽(肝素抗凝管)
5ml
动脉血气分析(外科楼重症监护室)
采血项目
标本要求
采血管类别颜色
采血量
动脉血气分析
随时采集动脉血(或遵医嘱)
专用动脉血气针或2~5ml干燥注射器
1.5-2ml
动脉血采集方法
1、将专用动脉血气针排尽空气后,再回抽至1.6ml备用(推荐此法);如使用干燥注射器先按无菌原则抽取肝素抗凝素(1ml=1000U,生理盐水配置)0.2ml,来回抽动针栓使针管全部湿润,将多余的肝素排出。(不推荐此法)。
4、用干棉签按压针口处,迅速拔针,拔针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隔绝空气,把注射器或血气针来回搓滚5~15s,使血液与肝素溶液充分混匀。在注射器上贴上患者基本信息标签,立即送检。
5、指导患者或家属垂直按压穿刺针口5-10min,直至不出血为止,禁止环揉,以免穿刺部位局部出血。
(5)采血完成后按要求及时送检,时间耽搁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
(6)在临床上,除急诊和特殊检验项目有专门规定之外,一般要求病人在清晨、空腹、安静和生活饮食处于平常的状态下进行标本采集或留取。
静脉血采集
(1)核对医嘱及检验申请单,以免医生漏开化验单或医嘱与化验单不符。如有疑问,及时与开单大夫联系。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皮质醇Cor/醛固醇Ald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甲状旁腺激素PTH
空腹静脉全血
(采血后立即送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唐筛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中期筛查3ml(孕期14-21周)
高血压四项
早晨8点平卧位空腹静脉全血
(采血后10分钟内送检)
紫色帽(血常规管)
血常规管采血两管分别为3ml、5ml
EB病毒六项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ACTH
空腹静脉全血
(采血后立即送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炎症二项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肿瘤十二项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鳞癌抗原SCCA
空腹静脉全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F/P三项
空腹静脉全血
RA33、CCP、6-GPI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肝病九项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免疫球蛋白(Ig)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补体(C)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C反应蛋白(CRP)
洛阳思亲医院
临床血标本采集要求
(1)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
(2)采样准备: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的检验项目要求,确认采样后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3)使用前禁拔开真空采血管帽,采血量可参看采血管标签上的黑色刻度线。
(4)检验科、输血科、动脉血气分析、核医学科、风湿免疫实验室的标本分开放置。外科楼平诊标本8:00-8:30将血标本传送至一楼导医台,急诊标本即时电话通知爱心服务队。
(4)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建议采血顺序及采血量:①血培养(采血8-10毫升,严格无菌操作,禁止吸入空气测试针头,立即充分混匀)②生化及其它项目,用非抗凝管或促凝管,生化、免疫、化学发光项目各采血1管(每管血3—5毫升),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③凝血四项、D二聚体、FDP(蓝色帽 柠檬酸钠真空管,内含柠檬酸钠0.2毫升,采血1.8毫升,比例1/9,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④血沉(黑色帽柠檬酸钠0.4毫升,采血1.6毫升,比例1/4,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⑤血流变(绿色帽肝素抗凝)⑥血常规(紫色帽EDTA-K2真空管,采血1-2毫升,立即颠倒混匀5-8次)。抽血量可参看真空采血管标签上的刻度线。
(3)用干棉球压住穿刺部位,嘱采血对象按压5分钟。
(4)立即混匀,马上送检。
检验科采血项目(急诊化验送往门诊一楼化验室)
采血项目
标本要求
采血管类别颜色
采血量
凝血四项、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空腹静脉全血
蓝色帽(柠檬酸钠0.2毫升)
精确2.0ml
血沉
空腹静脉全血
黑色帽(柠檬酸钠0.4毫升)
精确2.0ml
橘黄色帽(促凝管)
3ml
吸131碘率
空腹8点半准时
核医学科领取口服
风湿免疫科(门诊四楼综合实验室)
采血项目
标本要求
采血管类别颜色
采血量
免疫十八项(ANA、
dsDNA、ANCS、RHANA、ACA、
ENA10、PCNA、
AMA M2、PM-SCL
随时采集静脉血
橘黄色帽(促凝管)
5ml
类风湿六项A(RF、
免疫:甲乙丙肝抗体、艾滋抗体、梅毒抗体、优生八项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