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不同,以及战前中英之间的贸易状况,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②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和意义。
③理解并掌握鸦片战争的时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资料运用:指导学生阅读导言、课本插图、歌谣和自由阅读卡等资料,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是史实。
②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③思维训练: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历史责任感:记住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教学方法。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优秀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危害。
难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罂粟花图片教师:这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它鲜丽夺目,娇艳欲滴,它的果实成熟饱满。
可是它却被殖民者用来作为一种武器,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拖入了痛苦的深渊。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去回忆那先进与落后并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悲怆时代。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展示:第1课:鸦片战争(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展示: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什么样的状况?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学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教师: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展示:英国厂房教师: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布匹都是机器生产的产品。
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
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
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自然成了英国的目标。
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
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
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引入鸦片战争主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提问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30分钟)1.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
–利用课件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输入鸦片?这对中国有哪些影响?2.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
–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的港口和岛屿,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输给英国?是否存在内外因素?3.学习鸦片战争的结果。
–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评价这场战争?梳理归纳(10分钟)1.整理学生的回答,梳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拓展延伸(10分钟)1.提出问题:鸦片战争是怎样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的?2.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总结反思(5分钟)1.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作业1.综合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鸦片战争•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港口和岛屿•结果:中国失去领土和主权,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然后通过展示资料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中英贸易情况
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
1720年 181 600千克 1800年 10 422 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600万两/年
出超即贸易顺差,在对外贸易中,商品出口总 额高于商品进口总额。入超即贸易逆差,在对外贸 易中商品进口总额高于商品出口总额。贸易顺差的 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亚病夫”
鸦片是一种毒品, 吸食鸦片容易上瘾
吸鸦片
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 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 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 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 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 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 不幸的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 肉体。
岸的是( A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
鸦片战争( A )
A.揭开了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国社会的矛盾 C.使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 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
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
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2.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 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
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 C.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 D.《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优秀教案
(割地、赔款、开埠、议定关税)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英国迫切的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不堪、经济发展缓慢、军备严重松弛,可谓是危机重重。同时,中国又地大物博,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最佳对象,处心积虑的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最初,英国也试图通过正当贸易获得商业利益,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图表,从表中你可以看出中英正当贸易情况如何?
师:虎门销烟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那么英国会善罢甘休吗?
师:英国向中国发动了战争,就是鸦片战争。
师:请同学们观察英国侵略路线图,鸦片战争有两个阶段,请同学们依次找出英军的进攻地点。第一阶段进攻了哪些地方?
师:道光皇帝非常恐慌,派大臣与英军谈判,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但英军并没有就此罢休,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生:美丽;罂粟花。
通过花朵的美丽衬托鸦片的丑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两个世界的碰撞明背景
师:首先我们从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这四方面来学习鸦片战争。在英国本土,鸦片是明令禁止贩卖和销售的,那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呢?我们来回忆之前所学的知识,19世纪40年代以前,英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分别经历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区别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析战争失败和条约签订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难点
分析战争失败和条约签订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生:英国入超,中国出超。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近代史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鸦片战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可能较为表面,需要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等形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器材。
3.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鸦片战争?为什么要学习鸦片战争?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过程,总结出关键事件。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鸦片战争过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鸦片战争?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鸦片战争的重要性。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侵略与探索一、专题内容分析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之后列强又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主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
为此,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一系列救国救民的探索,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学思想,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专题是初三学生的第二轮专题复习课。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已经把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掌握。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专题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
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表格、知识链接,思维导图等,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和拓展提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整合专题知识、探究思考的能力。
二、专题目标1、知道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知道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主要史实3、了解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及其伟大成就,体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史实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2、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理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特点和感悟四、复习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方法,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五、复习过程(一)导入出示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及主要框架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优秀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课标内容讲述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列举《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观看《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
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利用国际禁毒日的由来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同学们知道国际禁毒日和虎门销烟有关系,哪么,虎门销烟怎么发生的?后来事态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鸦片战争》。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讲解法阅读课本“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硝烟”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背景、目的?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3.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时间、地点、禁烟措施、意义?设计意图:把探究问题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本子目需要掌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知识拓展:鸦片俗称“大烟”,是由红罂粟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
红婴粟本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
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而且极易上瘾。
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多媒体展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设计意图:更加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帝国主义的丑陋本质。
多媒体出示道光、林则徐图片与史料“(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教师: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的表现的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推荐历史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师)课件出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同学们对照地图概况战争进程。
(生)对照地图,阅读课文,梳理出战争进程的两阶段和主要特点。
(师)战争结果
(生)中国失败
(师)请思考和讨论鸦战争失败的原因
(生)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师)课件出示图示,梳理出若干直接的原因和根本原因。
①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梳理战争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史实的能力。
①以热点引入,激起学生兴趣。
②有较强类比性,便于学生以切身体会顺差概念。
二、设置材料与问题,讲述新课
第一子目: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学生归纳虎门销烟基本史实。
根本原因: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
逆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虎门销烟:课件呈现基本史实;分析虎门销烟展示中华民族反帝的决心。
第二子目: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鸦片战争的爆发
时间:1840年6月战争爆发。
2.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英军进攻至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和谈。
第二阶段:英军进攻至南京,清政府屈服,关天培、陈化成在抵抗中战死。
3.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统治昏庸,敌视人民,妥协投降。
②经济落后,军事落后。
③根本原因:政治制度腐朽落后。
(留在第2课时讨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优秀教案鸦片战争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形势的差异2、使学生概述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3、使学生认识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涌现出的民族英雄4、使学生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并解释不同条款对中国的实质性影响,并理解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双重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相关的情况图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与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与结果,通过课后习题的布置,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促使学生为着“中国梦”而奋斗2、通过讲述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抗击侵略的事迹,使学生积极关注并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深刻感悟历史,激发其爱国热情。
二、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二)教学难点:1、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以PPT展示为辅;提问法;讨论法四、授课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展示罂粟花)同学们,这些花儿漂亮吗?你们认识这些花儿吗?(若认识,则接着提出,在你们的印象中它主要是用来做什么毒品的原料——引出鸦片;若不认识,提示在金三角边境现在属于非法种植,再引出是座鸦片的原料),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鸦片或者这些花儿有关系的一课----鸦片战争(二)讲授新课:一般一场战争的讲解大概是从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四大因素出发的,那么今天我们也大致按着四大要素讲解。
(课本上对鸦片战争的介绍也是四目:第一目是鸦片战争前中英的形势对比——战争的根因,虎门销烟——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二目是烟片战争的经过;第三目是鸦片战争战败及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结果;第四目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42
下列通商口岸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规 定开放的是( )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宁波
「A」
43
1.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
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
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
洞
课堂总结
起因
为了扩大市场 根本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鸦 片 经过 战 争 结果
爆发 (1840.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战败 《南京条约》的签订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设计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原因 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 片 战经 争过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 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英军占领广州四方炮台
1841年秋,英军北上,攻 占厦门、定海、宁波
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 江南提督陈化成力战殉国 英军攻占镇江
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 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 结束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 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
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南京条约》中,哪一条款实现了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B )
资料1 鸦片输入与白银外流关系表
年份 鸦片输入(箱) 白银输出(银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 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第1 课鸦片战争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政热点链接】❷教学过程➷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热点】:2020 年11 月12 日,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可立小学一名教师在为学生录制自学课件时,出现错误及怪异的旁述,包括在讲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时,指英国当时是“为了消灭中国内的鸦片而发动鸦片战争”。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表示,基于该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和中英两国对比,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 19 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教师教学的严重错误、欠缺担任教师的能力,我们一起学习第 1 课鸦片战争。
根据《教育条例》取消其教师注册。
【设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帮助中国消灭鸦片而发动的战争吗?英国挑起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这战争,探寻英国发动这场战争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2 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茶叶、生丝英国中国呢绒、布匹(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 3 页图片、数据资料; 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 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简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识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培养学生从文字素材或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史料的研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对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探讨,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培养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是导致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关天培、陈化成等名将积极抗英的史实,
认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始终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包括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包括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美丽娇艳的罂粟花图片:
导入:鲜花是美丽的,但有一种花却与罪恶联系在一起,这种花遍布“金三角”地区,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吗?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与它有着怎样的关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鸦片战争”去寻找答案。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教师设问:为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先后采取了哪些方式?然后投影示意图:
教师讲解: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的局面。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英国采取了第二种方式——走私鸦片。
当罪恶的鸦片贸易受到中国的抵制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三种方式。
教师投影下表,设问:从这个图表中能看出什么?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速度特别快。
1795—1819年是4000多箱,1820—1824年是7889箱,到1839年时猛增到40200箱。
教师设问:请你谈一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青少年应如何对待鸦片等毒品。
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归纳并投影材料: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这是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
由
原来的1000文抵一两到1500文抵一两,再到2000文抵一两。
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先通过卖粮食换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的税。
现在纳一两白银的税却需卖200斤稻谷)。
③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
④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
军队中也存在吸食鸦片的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⑤世风日下。
全国各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竟达200万。
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沾染恶习,整个社会委顿萧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我们青少年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师设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的种种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应呢?投影下面的材料: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dài)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yì)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
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
无如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为计?”
教师总结:道光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
学生讨论后归纳:
①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命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
英、美等国商贩陆续交出鸦片110多万千克。
②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直到6月25日,才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教师强调:虎门销烟是嘉庆皇帝颁布禁烟令以来最彻底、规模最大的一次禁烟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过渡:当虎门海滩烟云滚滚时,一丝战云也隐隐浮起。
英国代表将中国禁烟情况报告给英国政府,说中国“侵犯”了英国的权益,提议英国向中国出兵,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
这些建议被英国政府所采纳,随后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有人说:“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你认为战争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不可以。
教师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材料。
当时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侵略者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教师大屏幕播放:《鸦片战争形势图》,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
(请学生讲述
两个阶段的经过,教师操纵电脑显示路线)
学生: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
随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并直趋天津,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第二阶段: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接着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
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英军溯江而上,攻占镇江。
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英国屈服并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教师介绍在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如关天培、陈化成。
之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教师引导:在鸦片战争中,尽管有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但战争还是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那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军事落后等。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中英双方在
英舰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讲解:同学们,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亿港元”,并用巧记法归纳如下:
①“五”是指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②“亿”(议税)是指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③“港”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
④“元”是指赔款2100万银元。
然后教师利用表格逐条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如下:
中英《南京条约》简表
教师强调:《南京条约》的危害应明确两点,一是《南京条约》本身给中国的政治、经济造成的危害;二是《南京条约》开创了列强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的恶例,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教师提问:除了《南京条约》,列强还有没有强迫清政府签订其他条约,从而攫取更多权利?
学生回答相关条约和内容: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教师讲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在政治上,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这样的社会还是原来的封建社会吗?
教师出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的比较表进行分析:
正因为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所以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鸦片,并以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损害英商利益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并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
这启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