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说理旨要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说理旨要谈
作者:王学明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33期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旨在说明某一事理或阐发某一见解、宣传某一主张的文章,它要求用哲理分析现实问题。
然而不少高考作文是“论点+论据+结论”的各自独立的三大块模式,缺少分析论证这样一个重要环节。
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说理的方法,那么,如何使议论文能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呢?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理”。
所谓理,就是道理。
一篇文章,可以有大道理和小道理。
大道理就是中心论点,小道理就是分论点;大道理包容小道理,小道理充实大道理。
因此,“理”就是围绕中心论点所指明的大道理与其所引发的相关小道理的总和。
仅有一个大道理(即确立了中心论点),没有小道理予以支撑和充实,则大道理只是一个空架子;同样只有一堆小道理,而无大道理统率,就会显得零碎,没有方向,讲不清中心问题。
想把道理跟别人讲清楚,自己对所讲之理要有清晰而透彻的认识,否则,执笔写文章之际,就会感到“无理”、“理浅”或“理乱”。
其次,要懂得说理的一些要求:
一、说理要准确
说理要准确,就是阐述和分析问题要精当,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所阐述的道理与题目的要求能够相符合。
如,《六国论》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但文章的第三段承接上文,解释文章的论点:“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的解释在于使自己的观点更精准,因为六国之中,有赂秦的有不赂秦的,议论文的观点固然需要明确有力,却亦要求精准,苏洵点明不赂秦者因为赂秦而丧,归根结底在于赂秦。
这样观点就精准,不留漏洞了。
二、说理要深刻
所谓深刻,一是指说理不浮泛,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这样,才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
有了深度,也就有了分量,因为现象只是入门的向导,只有抓住了本质,才是可靠的科学的。
说理深刻,二是指见解独到。
人云亦云的说理难以深刻,而力创新意,道人所未道之理,就能有深刻之意。
例如《由“水滴石穿”所想起的》这个文题,可以写水滴石穿这个现象是水“坚持”的结果。
但这还只是个表象:洒水车天天在马路上洒水,为什么没有石穿呢?因此,如果来谈水的“定向”专一,就说到问题的实质上来了,而说起道理来自然比只说“坚持”要深刻多了。
要深刻地剖析事理,就要学会立体地看问题,要把客观事物的各个侧面都看清楚,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考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它的特征和本质。
三、说理要辩证
说理要辩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中的,论证一个问题时,就不能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而应当反映出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状态,揭示出它的内在客观规律,否则,就会违背事理。
第二,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或事物)的联系。
如,《拿来主义》一文鲁迅先生就是联系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不同思潮撰写的。
第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只有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这一根本属性,才能把握事物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全面、辩证地而不是片面、静止地说理,事理才能在剖析中明了。
因此,要尽可能多方面地看问题。
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主流,还要看到它的支流。
这样才能使论点得到充分论证,不至于失之偏颇,影响信度。
四、说理要有时代感
事物是发展的,人们对某一事物、某种观点的看法也应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这样,文章才能洋溢着时代气息。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题,旨在批判利己主义的“忧乐”观。
在写作中,就不能不加分析地大谈怎样“忧乐”,更不能和范仲淹一唱一和,变成“学古人而成古人”。
应该辩证分析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而赋予它崭新的时代意义,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忧乐”,这样,文章才会有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