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指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是管理学研究的入门知识。

下面将从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及主要理论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协调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管理学的特点1.跨学科性。

管理学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

2.实证性。

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实际的组织现象,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和证明理论。

3.实践性。

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指导和改进组织的管理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4.动态性。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组织管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管理学也需要不断更新、适应变化。

三、管理学主要理论1.经典管理理论经典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起源,它包括科学管理、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等。

其中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通过研究、分析和优化工作过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生产力;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应该具有明确的管理层次和规范的管理流程;经验管理理论则强调通过经验积累来提高管理效率。

2.人文管理理论人文管理理论强调人本位的管理思想,强调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以达到提高员工士气、减少员工流失,促进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效果。

3.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强调组织管理是一个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管理者需要关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以达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4.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是指组织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的制定,强调管理者需要关注组织的长期战略规划,以达到将组织置于有利地位的效果。

以上四种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也是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详细描述
2. 目的性:组织有其明确的目标和使命,管理应围绕 实现这些目标来进行。
4. 动态性: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应适应外部环境 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权变原理
总结词:权变原理强调在管理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
详细描述
1. 适应环境: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 化,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4. 激励与开发:通过激励和培训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系统原理
总结词:系统原理强调在管理中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 并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管理。
1. 整体性:组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门和员工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3. 层次性: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员工有不 同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01
管理学的起源
02
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学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 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有效管理对企业 成功的重要性。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 学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人 物是泰勒。
行为科学理论关注的是人的行为和动 机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研 究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 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领导职能
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 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职能涉及到对员工的激励、协调和 沟通。
组织职能
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和有效利用。组织职能还包括对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 和激励等工作。
控制职能
对组织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得以实现。控制职能包括对绩效的评估、反馈和纠正偏差 。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理论:管理学包括了许多管理理论,如传统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

了解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管理过程和方法。

2.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关注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

它涉及到团队合作、领导力、决策过程、员工动机等方面的研究。

3.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形式和层次结构,包括部门划分、职责和权力分配等。

组织设计是指设计和改变组织结构,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环境变化。

4.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技术和信息来支持管理活动的系统。

它包括了数据管理、信息流动和决策支持等方面。

5.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和执行战略的过程。

它包括了环境分析、竞争战略、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6.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招聘、培训、员工福利、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方面。

它旨在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并提高组织绩效。

7. 经济学基础:管理学的基础也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的知识,
如供需关系、成本分析、市场结构等。

以上是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的一些方面,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原理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1. 课程定位:《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等内容,重点讲述管理的六大基本职能决策、沟通、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理论和实施方案,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奠定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和通用管理能力基础。

2. 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管理学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管理技能为根本。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实现基层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提高。

课程内容体系:管理学基础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教学方法:管理学基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参与式、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方法体系。

教材建设:以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管理学基础》(饶君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为主教材,构建工学结合、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方法的立体化教学系统。

二、课程内容选取依据(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掌握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连锁门店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可胜任连锁企业标店店长、大卖场/总部业务主管等岗位,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岗位需求:①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②知识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文化基础知识、经济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掌握连锁门店营运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品类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门店开发与设计等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职业营销方向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收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收集]

一、管理概述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激发员工潜能、实现组织战略。

3.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4. 管理的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环境。

二、计划1. 计划的概念: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预见、分析和安排的活动。

2. 计划的类型: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

3. 计划的过程:确定目标、分析现状、预测未来、拟定方案、评估选择、实施计划。

4. 计划的工具:目标管理、滚动计划、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等。

三、组织1. 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结构和职能分工,合理配置资源的过程。

2. 组织结构: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型等。

3. 组织设计:部门划分、职务设计、职权配置、制度规范等。

4. 组织文化: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传统等。

四、领导1. 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在组织活动中,引导和影响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领导理论: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魅力领导理论等。

3. 领导技能:沟通、激励、决策、团队建设、变革管理等。

4. 领导风格: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等。

五、协调1. 协调的概念:协调是指调整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组织运行顺畅、高效的过程。

2. 协调的内容:人际关系、工作分配、利益分配、信息沟通等。

3. 协调的方法:沟通、协商、调解、制度约束等。

4. 协调的艺术:把握时机、平衡利益、化解矛盾、激发潜能等。

六、控制1. 控制的概念:控制是指通过对组织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调整,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2. 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3. 控制的过程:设定标准、监测绩效、分析差异、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4. 控制的方法:预算、审计、绩效考核、规章制度等。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管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一、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职能: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涉及确定组织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计划为组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资源、确定职权和职责等,以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

3、领导职能:管理者通过激励、指导和沟通等方式,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4、控制职能: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的活动按计划进行。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管理者需要代表组织与外部进行交流,领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并在组织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信息角色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管理者需要收集和传递组织内外的信息,以确保组织成员了解相关情况,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报告组织的状况。

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制定决策,解决组织中的问题,合理分配资源,并在必要时进行谈判和协调。

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与他人沟通、合作和激励他人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三、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组织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价值观、组织结构、资源状况等。

《管理学基础》最全完整版课件

《管理学基础》最全完整版课件
2024/1/1
• 管理者的技能
2024/1/1
•案例:高祖刘邦高兴时常同韩信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 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何 如?”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 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 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 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 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汉书》)
2024/1/1
•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 谁是管理者
2024/1/1
2024/1/1
2024/1/1
• 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明茨伯格(Henty Mintzberg)对5 位总经理的工作进行了一项仔细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管理 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管理者扮演着 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
2024/1/1
2024/1/1
2024/1/1
2024/1/1
•案例:北京某公司章总,工龄有三十多年,在行业内也算是前辈,工作 态度非常严谨仔细。对公司组织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从培训课程内容 设置、培训讲师选聘、培训酒店场地签订到培训证书印制、培训现场条 幅悬挂、培训期间餐饮定单等等,事无巨细,从头抓到尾,尽管有专门 的培训部。并且经常亲自蹲点于培训教室现场,中间还不时打断讲师指 正讲授内容;由于公司人员排队签字,不时召唤秘书奔走往返来培训现 场办理公文处理文件。 •一次,章总突然指示培训部下周举办经销商销售顾问培训班和市场经理 培训班,完全脱离培训工作实施规划。培训部不得不马上开始确定培训 讲师、拟制培训日程表、商谈培训教室、拟订培训通知等等事项。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一本关于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管理学的定义、范围、目标和原理,包括管理的特点、职能、层次以及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2. 组织与管理:介绍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原则,讨论如何进行组织设计、组织文化建设和组织变革,以及组织中的权威、结构和决策等问题。

3. 领导与管理:介绍领导力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讨论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以及领导者的作用和领导风格的选择。

4. 决策与问题解决:介绍决策的概念、决策过程和决策模型,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 绩效管理与激励:介绍绩效管理的概念、目标和方法,探讨如何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评估绩效和激励员工。

6. 沟通与团队协作:介绍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探讨团队建设和团队协作的原则和方法。

7. 管理与战略:介绍管理与战略规划的关系,讨论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组织战略规划和实施。

8. 管理与全球化:介绍全球化对管理的挑战和影响,探讨跨文化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管理问题。

以上是《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和素质。

管理学基础(全套完整课件)

管理学基础(全套完整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组织在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薪 酬福利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旨在提高员工的 满意度和绩效,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财务管理实践
财务管理实践是指组织在筹资、投资和日常财务管理等方 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旨在确保组织的财务稳健和 可持续发展。
管理实践的未来发展
管理学基础(全套完 整课件)
目录
• 管理学概述 • 管理学基本理论 • 管理职能 • 管理环境 • 管理实践 • 管理学前沿话题
01
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领导、控制 和协调等管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 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组织行 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市 场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
绿色管理的实施
制定绿色战略规划、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立绿色供应链。
创新管理
01
02
03
创新管理的定义
创新管理是指通过创新思 维和方法,推动企业不断 变革和改进,以适应市场 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创新管理的意义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 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 盈利能力。
创新管理的实施
建立创新文化氛围、培养 创新人才队伍、鼓励员工 参与创新活动。
管理实践是管理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它有助于提 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促进 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实践的基本原则
管理实践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创新 性等基本原则,以确保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 续性。
管理实践的应用
战略管理实践
战略管理实践是指组织在制定和实施战略过程中所采取的 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
调整与改进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基础》是针对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或对管理学有兴趣的学员开设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管理技能,培养学员的企业管理素养,为今后的企业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和目的,明确管理学在企业和组织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人员和控制。

3. 学习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解其在实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 培养学员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讲:管理学的定义与功能(1)管理学的概念(2)管理学的功能(3)管理学的目的2. 第二讲: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人员(5)控制3. 第三讲: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4. 第四讲:管理方法与技巧(1)管理方法概述(2)常用的管理方法(3)管理技巧的培养5. 第五讲:企业管理实例分析(1)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2)失败企业的管理教训(3)案例分析与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知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员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模拟:设置管理情境,让学员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4. 期末考试:测试学员对管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作者:[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

2. 案例集:《管理学案例分析》,作者:[美]玛丽·费希尔等。

3. 辅助阅读材料:相关管理学期刊文章、管理学大师经典著作等。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以下是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的整理。

一、管理的定义与职能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包括:1、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2、组织:设计和构建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和职责,以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3、领导: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按计划运行。

5、创新:推动组织进行变革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如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如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制定角色(如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以下技能:1、技术技能:掌握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人际技能: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和激励他人的能力。

3、概念技能: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思考,制定战略和决策的能力。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匹配等。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和十四条管理原则。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强调理性的、法定的权威和科层制组织。

2、行为管理理论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如梅奥的霍桑实验。

3、现代管理理论(1)管理科学学派:运用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2)系统管理学派: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权变管理学派:认为管理方式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四、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资源、能力等;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和行业环境(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等)。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核心内容,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管理概述:介绍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决策:分析决策的类型、过程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决策效果。

3.计划:讲解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方法和实施策略。

4.组织:阐述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内容。

5.领导:探讨领导理论、领导艺术、领导力培养等方面。

6.激励:分析激励理论、激励机制和激励方法。

7.控制:介绍控制的概念、类型、过程和方法。

8.创新与发展:讲解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以及企业战略管理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管理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实践能力。

5.课外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

2.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2学时,案例分析16学时,小组讨论8学时,情景模拟4学时,课外实践4学时。

3.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共16周。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40%,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中,通过策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来协调一切可运用的资源,实现个人或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1)必要条件:特定的时空(管理的范围或对象);(2)根本目的:实现目标;(3)本质:协调资源。

管理的定义或解释很多,但无本质区别。

管理的性质(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科学性和艺术性;(3)动态性和创新性。

管理的职能不同的管理学家对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都包括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基本职能。

管理的层级(1)概念管理层级是指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就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到最基层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2)管理层级原理管理者必须考虑其直接管理的下一层的人数,即管理宽度。

当直接管理的下一层人数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必须增加一个管理层级。

从而减轻上层管理人员的负担。

如此下去,就形成了管理的层级,也就是组织架构。

(3)管理层级与宽度的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级和管理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例的关系。

管理宽度越大,管理层级就越少:反之,管理宽度越小,管理层级就越多。

(4)扁平式结构与金字塔式结构各有优缺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萌芽于夏、商、周,兴起于先秦,繁荣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唐,止步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哀落于清末。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管理。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埃及→西方工业革命后→早期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现代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856-1915),“科学管理之父”,《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以提高生产率为研究基点,围绕管理人员、作业工作和管理体制等方面。

(2)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1841-1925),“欧洲伟大的管理学先驱”,《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六组企业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五项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
2.4.5 横向协调设计
• 组织结构的协调 • 组织运行的协调 • 人际关系的协调
2.4 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2.4.6 组织优化
• 特点:以过程的方式来审视组织的经营活动 经营过程优化 缩小边界
• 内容 组织结构优化 扩大边界 边界融合 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经营管理优化 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
3.2 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分析
3.2.2 战略目标的构成
• 彼得·德鲁克的战略目标层次结构
• 贝叶斯:盈利能力;为顾客、客户或其他受益者的服务; 职工的需要和福利;社会责任
3.2 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分析
3.2.3 企业战略环境与分析
SWOT分析基本思路
3.2 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环境分析
2.3 组织工作与组织结构设计
2.3.3 组织结构设计工作的内容
2.4 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2.4.1 职能结构设计
•职能目标的形成应是由粗到细的分解过程,经过分解,可能形成多级 的职能目标体系。 •职能目标的粗细应适度。
2.4 组织结构设计方法
2.4.2 管理层次设计
高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
本章重点知识归纳
• 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及对管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要求管理者必须 抓好环境管理,能动地适应环境,谋求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 组织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对企业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 性及其程度并不十分清楚的各种因素,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技术、 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具体环境因素是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 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 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本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6
三、管理的特征 1、动态性
管理的动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这类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 身中进行。需要消除资源配置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此,管理 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东西,它是实践中的操作。管理无定式,不存在一 个标准的、处处成功的管理模式。
2、科学性
管理的动态特性并不意味着管理没有科学规律可循。管理活动尽管 是动态的,但还是可将其分成程序性活动和非程序性活动。
2、能力倾向。你的能力倾向也将决定你能否成为好的管理者。 3、以往的成就。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仔细回顾一个人以往的成就, 来对他的未来进行预测。
17
第三节 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学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管 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 息、技术、方法、时间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 计问题,对组织中人的领导与激励问题等等。管理学对管 理活动的这些具体形态的研究,构成了管理学的实际研究 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节 管理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即是管辖、治理的意思。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管理做出了不 同的描述,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Ⅰ.从工作任务的角度出发定义。 Ⅱ.从职能和过程的角度出发定义。 Ⅲ.从管理所产生的组织效果的角度出发定义。 Ⅳ.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定义。 Ⅴ.从决策在管理中所占重要地位的角度出发定义,把 管理与决策等同起来。
管理者在组织中工作,但并非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我 们可以将一个组织成员分为两类:操作者和管理者。在组织中,操作 者是指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
管理者有许多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是根据在组织中的级别、职位 和职能头衔区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三个层次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1.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如领导理论、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

2. 战略管理: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和计划,并确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3.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监测和评估员工的绩效,以提高组
织的绩效。

4.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以确保组
织拥有合适的人才。

5. 决策分析: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包括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型。

6. 组织结构:研究组织内部的层级和职权关系,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方式和信息流动。

7. 项目管理: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时间表。

8. 领导学:研究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影响力,以提高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9. 沟通管理: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 变革管理:管理组织内部的变革过程,包括规划变革、管理变革风险和激励员
工。

11. 营销管理:研究市场需求、竞争分析、产品定位、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等,以实
现组织的市场目标。

12. 供应链管理:管理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和协作,以确
保产品和服务的顺利交付。

13. 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集、投资与运营,以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

14. 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和处理组织的业务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
和业务流程。

15. 职业道德:研究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规范,以引导管理者和员工正确行事。

管理学的基础

管理学的基础

管理学的基础
管理学的基础是指在学习和实践管理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管理学的基础内容:
1.管理概念:了解管理的定义、特征和目标,明确管理与领导、组织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管理原理:包括科学管理原理、行政管理原理、组织管理原理、人际关系管理原理等。

这些原理总结了管理实践中普遍适用的规律和方法,为管理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3.组织结构与设计:掌握组织的各种结构模式和设计原则,了解组织的层次结构、协调机制、权责分配等内容。

4.领导与沟通:了解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学习有效的领导方法与技巧,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调。

5.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内容。

6.决策与问题解决:掌握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分析问题、制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方案、决策实施等过程。

7.组织行为学:研究人的行为在组织中的表现,包括员工动机、满意度、团队协作等方面,为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

8.战略管理:了解组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包括环境分析、资源配置、竞争战略等内容,为组织长期发展提供指导。

9.项目管理: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组织、项目控制等内容,能够高效地实施和完成项目。

以上是管理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管理学基础(第五版)管理学基础是现代管理学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教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

通过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本书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原理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对《管理学基础(第五版)》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管理学的概述、管理的基本职能、组织的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决策、战略管理等方面。

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管理学概述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运营组织的学科。

它包括了管理的定义、历史、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在《管理学基础(第五版)》中,作者通过介绍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思想的演变等方面,使读者对管理学的背景和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系统地讲解了这些职能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和分析。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制定有效的计划、如何合理地组织资源、如何有效地领导团队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组织的设计与管理组织结构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组织内部的权责关系、沟通渠道和决策流程。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详细介绍了各种经典的组织结构,如功能性结构、分工结构、矩阵结构等,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组织的设计与管理。

四、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

包括招聘与选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

通过讲解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吸引、培养和激励优秀的员工,以及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组织的绩效。

五、领导与决策领导与决策是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管理学基础(第五版)》介绍了各种领导理论和决策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1.1 管理的概念与特性1.2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3 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2. 第二章:管理理论2.1 古典管理理论2.2 行为科学理论2.3 现代管理理论3. 第三章:管理职能3.1 计划职能3.2 组织职能3.3 领导职能3.4 控制职能4. 第四章:管理者4.1 管理者的地位与作用4.2 管理者的技能与素质4.3 管理者的工作类型与方法5. 第五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5.1 管理道德与企业伦理5.2 社会责任与管理可持续发展5.3 企业文化建设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讨论: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管理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协作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六、第六章:决策理论与方法6.1 决策概述6.2 决策过程6.3 决策理论6.4 决策方法七、第七章:战略管理7.1 战略概述7.2 战略制定7.3 战略实施7.4 战略评价与控制八、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8.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8.2 员工招聘与配置8.3 员工培训与发展8.4 绩效管理8.5 薪酬管理九、第九章:企业运营管理9.1 运营管理概述9.2 生产过程组织9.3 质量管理9.4 供应链管理十、第十章:市场营销管理10.1 市场营销概述10.2 市场调查与分析10.3 营销策略10.4 营销渠道与物流10.5 营销策划与执行十一、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管理学教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110077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二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请阐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审视你自身正处于哪个层次,谈谈哪种激励方式对你最有效。

字数:约500字
作业指引
1.在完成本作业前,你应先学习管理导论即单元十一的内容。

2.答案须能充分反映你已经掌握了激励理论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并能有效地把概念和理论应用在实际情况中。

3.答案要简洁,并有清晰的结构系统。

你可利用小标题与段落主题句等使讨论内容层次分明。

4.请务必准时缴交你的作业,否则将被扣除5-20分。

5.请下载规定文本作答。

作答结果:
答:激励,尤其是对组织成员的激励是一直以来的难题,以往的激励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最好的说明。

但激励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职能,并依附于其他活动(如决策、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指挥、控制)及其衍生的目标,激励归根结底是在对其他职能履行状况的评价的基础上促进其他职能更好地开展的行为。

所以某种层面激励也是迎合需求的行为,既然要迎合需求,那必须了解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才有可能做好激励,马斯洛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1.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1. 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 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 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
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

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完成日期:
得分:
评语:
评阅时间: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第 2 次任务评阅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