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语故事PPT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4ba872a98271fe910ef959.png)
那个楚国人张口结 舌,回答不上来了。
“张口结舌”可以
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
哑口无言、吞吞吐吐 。)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 一下那个楚国人当时的神 情吗?
想 一 想 :
同学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你有没 有犯过与此人同样 的错误呢?你周围 有没有人犯过这样 的错误?
说一说:
读了这则故 事,你知道了什 么道理?
想 象 说 话
发现上当的
老虎在此遇到狐
狸,会发生什么 呢?
卧:睡倒,躺或趴。 薪:柴草 。
尝:用舌头辨别滋味 。
胆:一种内脏,味苦 。
卧薪尝胆: 睡觉睡在柴草上, 吃饭前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励精图治, 发愤图强。
你觉得越王是什么样的人?
可我觉得越王勾践是一个 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人。
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hú
jiǎ
hǔ
wēi
狐 假 虎
威
(狐狸) (假借) (老虎) (威风)
wò
xīn
cháng
dǎn
卧 薪 尝
胆
(卧室) (薪草) (品尝) (胆子)
zì
xiāng
máo
dùn
自 相 矛
盾
(盾牌) (自己) (互相) (矛头)
假借 威风 狐假虎威 薪草 品尝 卧薪尝胆 互相 矛盾 自相矛盾
说一说:
生活中有像 越王勾践这样的 人吗?
自 相 矛 盾
轻声自由朗读课 文,想一想:这个故 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
古代一个人卖矛和盾, 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 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 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夸口:说大话。 谁来用“夸口” 的语气读读这则故 事?
卡通小学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品PPT教学讲解课件
![卡通小学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品PPT教学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9d2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7.png)
于是农夫高兴的捡起死兔子。 回家饱餐一顿
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 ,只有 四分钱 ,超级 超级少 ,不过 这一篇 的单价 比前面 几篇文 章都要 高。因 此虽然 这篇文 章的雪 阅读量 不高, 但最终 的收益 还是不 错的, 至少要 比前面 的一分 钱要高 一点点 。 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 ,只有 四分钱 ,超级 超级少 ,不过 这一篇 的单价 比前面 几篇文 章都要 高。因 此虽然 这篇文 章的雪 阅读量 不高, 但最终 的收益 还是不 错的, 至少要 比前面 的一分 钱要高 一点点 。
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 ,只有 四分钱 ,超级 超级少 ,不过 这一篇 的单价 比前面 几篇文 章都要 高。因 此虽然 这篇文 章的雪 阅读量 不高, 但最终 的收益 还是不 错的, 至少要 比前面 的一分 钱要高 一点点 。
日子一天天过去,根本等不到任何 一只兔子。
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 ,只有 四分钱 ,超级 超级少 ,不过 这一篇 的单价 比前面 几篇文 章都要 高。因 此虽然 这篇文 章的雪 阅读量 不高, 但最终 的收益 还是不 错的, 至少要 比前面 的一分 钱要高 一点点 。
接着只见它倒在干附近,一动也不动。 农夫走过去一看,原来兔子跑太快。 撞上大树,脖子折断死掉了。
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 ,只有 四分钱 ,超级 超级少虽然 这篇文 章的雪 阅读量 不高, 但最终 的收益 还是不 错的, 至少要 比前面 的一分 钱要高 一点点 。
三分钟成语故事ppt一年级
![三分钟成语故事ppt一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5cc32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f.png)
庄辛去了赵国五个月之后,秦国果然发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都城和其它地方。 襄王逃亡到城阳后,想起了庄辛曾经劝谏他的话,感到十分后悔,就派人把庄辛找回来。
第3课、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刻舟求剑
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途中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水里。当时这个人 并没有立刻跳下水去找那把剑,只是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个记号,还说: “这里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停了之后,他就从记号处 跳下水去寻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而剑落在水里是不会动的,用这 种方法找剑,怎么可能找到呢?
项羽的这番举动,使得士兵个个都抱着“只许前进、不准后退”的 决心,因此楚军无不奋勇杀敌。经过九次大战,终于击退了秦军,解除 了巨鹿城的危机。
后人便用“破釜沉舟”这句成语来形容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精神。
第5课、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狐假虎威
昭奚恤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将,威名远播。楚宣王问朝中大臣们,说 ︰“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很怕昭奚恤,果然真的这样吗?”大臣们无人回 答。只有江乙回答说︰“所有动物都怕老虎。有一次,老虎捉到一只狐 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来当百兽之王,现在如果你吃掉 我,那就违背天帝的命令。假使你不相信,我走前面,你跟在后面,看 看其它动物见到我,有哪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以为是真的,于是跟 着狐狸走。所有的动物看到它们,都吓得纷纷逃走了。老虎并不知道动 物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而以为它们是怕狐狸。”现在大王的领土有 五千里,大军百万,由昭奚恤掌兵权;所以,北方诸侯不是害怕昭奚恤, 而是大王的军队,这就像动物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58db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e.png)
传承历史文化、丰富语言表达、促进文化交 流
详细描述
成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 成语,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 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使用成语可 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 外,成语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不同
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
诚信教育:以“一诺千金”为例
总结词
通过“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详细描述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遵守诺言、信守承诺的故事,强调 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 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是成长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亡羊补牢: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人失去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 故事,强调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庄王因沉迷酒色而荒废朝政 ,导致国家衰败。大臣孙叔敖用“亡羊补 牢,未为迟也”来劝诫楚庄王及时纠正错 误,重振国家。后来楚庄王听取了孙叔敖 的建议,励精图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 一。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纠正 ,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发生。
画蛇添足: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本意画蛇比赛却因多余动作而失败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过头。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家人举行画蛇比赛,谁先画好谁就赢。其中一人很快画好了 蛇,却因自认为无人能及而给蛇添上了脚。结果这个多余的动作导致他输掉了比 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02
精选成语解读
一鸣惊人: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2024小学成语故事ppt课件
![2024小学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bcfe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1.png)
眼界开阔的重要性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提醒孩子们要拓宽视野。
坐井观天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鼓励孩子们要多接触外 面的世界。
见多识广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告诫孩子们要多读书、 多旅行、多交朋友。
05 成语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守株待兔在生活中的体现
01
依赖过去经验
02 成语故事选读
守株待兔
故事内容
讲述一个农夫因为偶然捡到一只 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就放弃耕 种,整天守在树根旁边等待更多 的兔子撞死,结果荒废了农田,
一无所获。
寓意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 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启示
要勤劳致富,不要贪图侥幸,要 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
拔苗助长
01
02
03
故事内容
讲述一个农夫为了让自己 的禾苗长得更快,就把它 们一棵棵往上拔高,结果 禾苗都枯死了。
寓意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启示
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 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 和努力。
狐假虎威
故事内容
讲述一只狐狸假扮成老虎 的样子去吓唬其他动物, 结果真的老虎出现了,狐 狸被吓得落荒而逃。
缺乏开放思维
井底之蛙的认知局限还表现为缺乏开放思维和探索精神。这些人可能对新事物或新观点持怀疑态度,不愿接 受挑战或尝试新事物。
难以适应变化
由于视野狭窄和缺乏开放思维,井底之蛙在面对变化时可能难以适应。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或接受新的情况或 挑战,从而限制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
06 成语故事的文化 内涵与传承
2024小学成语故事ppt课件
目录
小学生成语故事ppt课件
![小学生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8fb402f242336c1fb95e1c.png)
战国时代,秦国有个宰相名叫吕不韦,他聘请许多很有才 华的学者,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并且在家中供养他们,最多 的时候曾多达三千多人。吕不韦请他们依自己的专长,编写 许多篇文章,同时更订定体裁和主旨,然后他将这些作品集 合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名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分为八览、 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总共有二十多万字,内容十分 丰富,包罗了天地万物、上下古今的许多事情。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 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 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 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 “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 福气呀。”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 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 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塞翁失马
其实他非常愚蠢可笑:虽然他捂住了耳朵听不见钟声,但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捂住, 当然还会听见钟声。
何骁制作
2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 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 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 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 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 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12
战国时期,齐威王继承王位已有三年了,可是他整天饮酒作乐, 不理朝政。
大臣淳于髡想了个激励齐威王的办法。他说:“大王,臣听说 齐国有一只大鸟,三年来不飞也不叫……”他故意停顿一下,试探地 问:“大王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知道淳于髡在暗喻自己, 不由得大笑起来。笑过一阵后,他才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 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efa1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5.png)
《成语故事》PPT优质课件•成语故事概述•常见成语故事解析•成语故事中的智慧与启示•成语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成语故事目录CONTENTS01成语故事概述成语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词义,通常由四个字组成,表达着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道理。
特点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性和文化内涵,是汉语语言艺术的精华。
成语故事的来源与分类来源成语故事来源于古代典籍、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分类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内容,成语故事可分为寓言类、历史类、神话类、文化类等多种类型。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传承中华文化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启迪智慧成语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提高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培养品德成语故事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他们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可以为人们树立榜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提高语言能力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部分,学习成语故事可以提高人们的汉语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02常见成语故事解析刻舟求剑故事来源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寓意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
人不能死守教条。
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守株待兔故事来源出自《庄子·外物》。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故事内容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7830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f.png)
兵家思想在成语中的体现
兵不厌诈
01
如“兵不厌诈”体现了兵家注重谋略和欺诈的思想,认为在战
争中应善于运用各种手段。
知己知彼
02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兵家对了解敌人和自己的重
视,认为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运筹帷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体现了兵家善于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战略思想。
团队建设
通过分享成语故事,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共鸣和合作精神,增强团 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形象塑造
合理运用成语故事可以展现企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语故事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创作灵感
成语故事可以为作家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帮助他们创作 出更加生动、有趣的作品。
文学修辞手法
THANKS
成语故事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
成语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传承
深入探讨成语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教育 价值,如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
分析成语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以 及如何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传承和发展成 语故事。
02
成语故事分类与特点
动物类成语故事
03
画龙点睛
通过描绘龙的形态,传神地表达事物的精 髓。
故事情节
农夫因此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 到兔子。
寓意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 其成。
掩耳盗铃
故事背景
古代有一个人想偷邻居家的铃铛。
故事情节
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别人就听不见了,结果被人发 现。
寓意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故事ppt
![成语故事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96c1d884254b35eefd34a4.png)
上页 上页
目录 目录
封面 封面
封底 封底
下页 下页
上页
目录
封面
封底
下页
上页
目录
封面
封底
下页
刻舟求剑
• 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 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 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 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 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 不懂变通之意。
上页
目录
封面
封底
下页
画蛇添足
•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 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 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 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 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 (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 把那壶酒喝完了。 •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上页
目录
封面
封底பைடு நூலகம்
下页
乌鸦喝水
• • 从前,有一只小乌鸦。它非常口渴了, 在它的面前有一瓶水,但瓶底很深,里 面的水很少,乌鸦根本够不到水,于是, 它想了一个办法。它找来了一些石子, 将它们一一放进瓶子里。它很快就喝到 水了
上页 封面 封底 下页
目录
狐假虎威
•
•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 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 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 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 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 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 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 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 林中谁都怕我。” 上页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
![成语故事大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f43d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愚公移山
成语意义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故事内容
传说古代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出路。愚公决定带领子孙们挖掉这两座山。虽然智叟 等人嘲笑他不自量力,但愚公不为所动,坚持每天挖山不止。最终,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把两 座山背走了。
江边自刎身亡。
寓意
形容四面环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
纸上谈兵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 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 ,谈论起军事来头头是道 。
故事经过
赵括接替廉颇为将后,在 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 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 果被秦军大败。
寓意
形容空谈理论,不能解决 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 能成为现实。
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 嘏作诗,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 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
近义词
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成语意义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 作品。
反义词
言不尽意、藏头露尾
掩耳盗铃
故事来源
春秋时,有个人想偷一口钟,但又怕被别人听见钟声,于是他就把自 己的耳朵捂住去砸钟,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
拔苗助长
故事概述
一个人嫌他的禾苗长得慢,于是就把禾 苗往上拔一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寓意
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坏事。
应用场景
形容在教育孩子或者处理事情上,过 于急躁,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结果 适得其反。
削足适履
故事概述 寓意 出处
应用场景
一个人鞋子小了,不是换双大的,而是把脚削小去适应鞋子。
第七课成语故事PPT课件
![第七课成语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8cb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6a.png)
(1)请同学们_一__齐_ 跟我读课文。 (2)这优美的音乐让我听得入__迷__。 (3)她来中国以前_根__本__没有学过汉语,你看她现在说得多好啊。 (4)__不__管__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 (5)她的话前后_矛__盾___,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句 (6)我怕父母不同意,正_偷__偷___办着出国手续呢。 (7)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_可__笑__的人。 (8)我有两个照相机,__其__中__一个是朋友送给我的。 (9)_既__然__你喜欢这张画儿,就送给你吧。
• 后来国王死了,他的儿子当了国王。他爱听 独奏,不喜欢听合奏。这可吓坏了南郭先生 ,他觉得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就偷偷地溜 走了。
二、自相矛盾
• 从前,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为了吸引顾客 ,高声叫卖:“快来看,快来瞧,快来买我 的盾和矛!” 一边喊一边又举起自己的矛, 大声说:“你们再看看我的矛,它锋利无比 ,不管多么坚固的盾,它都刺得透!”
(5) A:你们不是好朋友吗? B:谁说的,我根本就不想理他。(根本)?
完成会话
(6) A:星期一就要考试了。 B:不管发生什么,我们星期日晚上一定要回到学校。(不管)
(7) A:你到这儿来,你父母知道吗? B:他们不知道,我自己偷偷跑出来的。(偷偷)
(8) A:他说他看了昨天的比赛,可是我问他比赛的结果,他 又说不知道。
我和朋友一齐在中国庆祝新年。
吹牛
(boast of )
•他什么都不会,就喜欢吹牛。
丢
(to put aside )
他一回家就把书丢到了一边,看电视去了。
入迷 (be fascinated)
• 常说“对……入迷”。不能带宾语。 •例 • 1.优美的音乐让人听得入迷。 • 2.他看足球比赛看得入迷。
成语故事一年级(课堂PPT)
![成语故事一年级(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06cb784afe04a1b071deda.png)
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6
按图索骥(jì)
春秋时秦国人
孙阳(伯乐)和其儿子——《相马经》
按图寻找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7
滥(làn )竽充数
南郭先生 齐宣王 齐泯王《韩非子》 齐宣王讲排场,听300人一起吹竽,儿子齐泯王喜欢一个一个吹给他听
8
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欺骗别人也害了自己。
买椟(dǔ )还珠
12
囊萤映雪
车胤(chēyìn) 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 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1。3
凿壁偷光
匡衡年青时十分好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不能
读书。他见邻居家有烛光,就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让微光透过小 洞照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习到深夜。
楚国人和郑国人 重视外表不顾实质,做出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 也很可笑。
9
揠(yá )苗助长
宋国一个农夫 事情有它的顺序,不能打破。
10
画蛇添足
楚国
门客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不但无意义,反而不合适。徒劳无功 多此一举
弄巧成拙
11
愚公移山
愚公90岁 智叟 春秋战国 王屋山和太行山 有目标,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的去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竽充数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泯王韩非子齐宣王讲排场听300人一起吹竽儿子齐泯王喜欢一个一个吹给他听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欺骗别人也害了自己
掩耳盗铃
1
叶公好龙
2
画龙点睛
3
4
闻鸡起舞
晋代
祖逖(tì)和刘琨(kūn )
形容发奋比喻有志之士
5
铁杵(chǔ )磨成针
李白和老婆婆
卡通小学成语故事画蛇添足PPT教学讲座课件
![卡通小学成语故事画蛇添足PPT教学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1e22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7.png)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
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
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他洋洋
得意地说: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小
学
成
语
故
事
课
堂
讲
解
画蛇添足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树环绕的休闲广场。当夜幕降临时,这儿就沸腾了起来。年龄相差甚远的人在这一同嬉戏,一同舞蹈。这是永泰人民最佳的娱乐天地。
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
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小
学
成
语
故
事
课
堂
讲
解
画蛇添足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 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 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 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 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 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 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 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 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 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 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 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 “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 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 “打草惊蛇”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对付別人的时候,因为一个无心的小动作, 却让对方觉察到而提防警觉。
” 春秋末期,晋国个叫范吉射的人,家门口挂了一口大钟。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 器。 一天,有个人到范吉射家里,见到门口的钟,想偷偷地把它背走。但是,钟太笨重 了,他根本无法把它背走。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敲碎了,分批拿回去。 于是,他找了一个铁锤,用力去敲钟。“当——”第一下敲上去,钟就发出洪亮悠 长的响声;再敲下去,钟发出同样的响声。他想:“钟声一响,人家就知道我在这里敲 钟。这样,钟就要被别人夺走,我也要被人抓住。”于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样钟 声再响也听不见了,他想既然我离得这么近也听不见,其他人当然更听不见,就可以安 全地将钟偷走了 其实他非常愚蠢可笑:虽然他捂住了耳朵听不见钟声,但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捂住, 当然还会听见钟声。
战国时期,齐威王继承王位已有三年了,可是他整天饮酒作乐, 不理朝政。 大臣淳于髡想了个激励齐威王的办法。他说:“大王,臣听说 齐国有一只大鸟,三年来不飞也不叫……”他故意停顿一下,试探地 问:“大王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知道淳于髡在暗喻自己, 不由得大笑起来。笑过一阵后,他才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 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那以后,齐威王就到各地去视察。看到称职的大夫,就给予 奖励;对一个破坏生产的河地大夫,扔进油锅处死。接着,他又严 格整顿军队,打败了入侵的魏国军队。 齐威王“一鸣惊人”,使各国君主都感到震惊。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 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 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
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
狡兔三窟
制 作 人 : 冯 奕 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 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 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 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 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 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 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 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 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 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动物。 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 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 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 “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 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 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 “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 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老虎听 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 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 摆,耀武扬面跟着张牙 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老虎看着, 是自己,以为真被 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它怕狐 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 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 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 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 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 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 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 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 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 次军事行动。
黄梁美梦
丁一航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 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 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 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 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 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又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航 制作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 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 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 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 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 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 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 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 “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 福气呀。”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 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 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塞翁失马
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
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
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 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战国时代,秦国有个宰相名叫吕不韦,他聘请许多很有才 华的学者,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并且在家中供养他们,最多 的时候曾多达三千多人。吕不韦请他们依自己的专长,编写 许多篇文章,同时更订定体裁和主旨,然后他将这些作品集 合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名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分为八览、 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总共有二十多万字,内容十分 丰富,包罗了天地万物、上下古今的许多事情。 吕不韦非常得意,曾经把《吕氏春秋》这本书挂在咸阳 城门口公开展览,并且对天下人士声称,如果有谁能修改其 中的任何一个字,他就赏给那个人千两黄金。他还把千两黄 金放在书旁边,表示他说话算话。但是,由于吕不韦是那时 的宰相,有很高的权力,因此没有人敢去更改。
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 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一 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 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 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 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 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 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 里马。”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 “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
何骁制作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 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
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 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 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 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 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 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 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 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 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 已经枯死了。 “揠苗助长”用来比喻不管事物的发 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长”也可写作“拔苗助长”。
翁润雨 制作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
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
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
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 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 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 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 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 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 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 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 冯谖的才能。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 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 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 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 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 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 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 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 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 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 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 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 “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