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对困难群众进行及时有效 的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权益。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服务 质量,增进人民福祉。
住房制度改革成功案例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提供住房租赁补贴等方 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与挑战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
0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方便群众
就医。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03
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和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创新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乱收费、过度医疗等问题,影响患者就医体验和 健康保障。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足,预警和防控机制不完 善。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等社保基金支出压力增大, 需要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
房地产市场调控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房价和租金水平,防止房地产泡沫和市 场风险。
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职工 解决住房问题提供更多支持。
04
挑战与问题:民生改善 难点分析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
教育资源地区差异
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间分 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教育资源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讨论:
1.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教 育的重大举措?
2.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 (二)教育是兴邦之本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 2008年秋季学期起,全国范围实行城乡免费义务 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
• 职业教育国家助学制度: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 教育免费;
•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中 小学教师待遇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1月 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 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 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 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 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 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 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 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 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具有重大意义。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典例剖析
下列漫画反映了什么民生问题?
上学 贵
看病
贵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就业 难
典例剖析
上述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 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第12课关注改善民棰
( 二)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118“走进生活”。
*请同学们谈谈所在地方人民参加医保的情况,特别是 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后,人民看病情 况的变化。
我国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等方面。
思考:有人说:对困难群众而言,社会保障体系就像 一把可以依托的“保障大伞“,它解了燃眉之急,并带 去了党和政府的深情与温暖。因此社会保障是针对困难 群众的。
第12课关注改善民棰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1、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14情境一、二,回答下列问
题:
* 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教育的 重大举措?
*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是兴邦之本
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P114-115)
你同63(三)分析题 第2小题(做在作业本上)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医疗和社会保障
授课班级
备课时间
授课课时
1
授课形式
上课时间
课题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医疗和社会保障
教学目的
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学生回答
以案例说明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及部分医疗救助。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例说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出示图表,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总结,教师讲解,以加深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教师重点讲解
(三)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重点、难点)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2、社会保险(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3)特点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4)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利用政策资源
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利用 政府提供的政策资源,如就业、教育 、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THANKS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益, 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事业,为他们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关注政策动态,合理利用政策资源
了解政策
参与政策制定和反馈
关注政府发布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 ,了解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以便更 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反馈机制,为政 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政策 的完善和改进。
提升劳动者技能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 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发 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优化就业服务
针对困难家庭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 援助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 就业市场。
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 布局,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
育差距。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民生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 当前我国面临的民生问题 • 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 • 改善民生的意义与影响 • 个人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
01
民生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民生问题的定义
01
民生问题是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 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 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 方面。
发展中医药事业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在预防、 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服务 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 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详案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一、复习1.中国是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哪些?(俄罗斯、英国、美国、法国)2.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什么?3.我国外交政策是什么?二、导入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提出了三点施政目标。
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
在谈及改善民生时李总理说:……(观看视频)李总理将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施政目标之一,说明解决民生问题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民生呢?“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
现代意义的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要改善民生问题,就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重点。
哪些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呢?请同学们说说看你们最关心哪些问题,你们的家长最关心哪些问题?有好几位同学提到教育,确实教育问题关系个人发展,关系国家兴衰。
三、授新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早在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看一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成果:1.这是西藏自治区琼结县琼结镇光彩小学的学生坐车离开家乡去住校读书。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5%,文盲率高达95%。
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正规学校从0所到1010所。
2.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已成为银行白领。
从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的她,已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3.支教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从根本上解决东西部差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2课_关注改善民生
1.职业教育作用 职业教育作用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供知识贡献,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供知识贡献,促 进科技进步; 进科技进步; 延长教育年限,推迟就业, 延长教育年限,推迟就业,缓解就 业矛盾; 业矛盾; 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 再就业能力, 再就业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结构 调整; 调整; 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 力,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 业机会。 业机会。
案例2: 案例 :
新学年 全国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讨论: 讨论:
1.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教 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教 育的重大举措? 育的重大举措? 2.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优先发展教育:
3.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 养高技能人才, 养高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 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 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 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 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 然要求。 然要求。
(二)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 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对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提供的基本保障 对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 的最低生活提供的保障 对因天灾而陷于绝境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的最 低生活保障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
(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
1 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 教育的重大举措? 2 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成人 教育
成民 部教职 分育业 。体教 系育 的是 重我 要国 组国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想一想: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何在?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 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 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 源优势,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 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二 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了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和国 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 2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 义。 3 提高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 的认识。
课题解疑:关注改善民生 什么是民生?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 教育等生活必须面上。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优秀中职毕业生栾虹
2010年4月,我有幸成为全国2300 万中职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之一来到 了北京参加“我的青春故事”全国 优秀中职生报告团活动。4月15日上 午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受到了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令我终生难忘 的一次演讲报告,我们报告团7名成 员和700多名在校的中职生共同分享 自己的青春奋斗历程!这是我人生 当中难忘的一次经历,难忘的不仅 仅是作为一名中职毕业生得到了如 此高的荣誉,更难忘在20个日日夜 夜里和报告团成员结下的深厚友 情。
最新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课后反思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
【讲授新课】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一)教育是兴邦之本
1、 情景一: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达到308亿元,其中,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超过一半。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达1600万人,占当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3、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重点)
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涉及千家万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公平。
3、以我校部分学生的就业实例让学生在此领悟中职生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4、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职生遇到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好时期,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总之:从现代化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数量上看,从中职生的继续升学途径上看,从中职生的就业渠道上看,中职生大有前途。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途径,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职业学校大有发展前途。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主备人:杨美佳第12教案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过程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
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3)特点
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
(4)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例说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出示图表,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总结,教师讲解,以加深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教育不公平现象
• 1、东西部地区、农村 和城市之间的教育不 公平问题
• (1)硬件设施
• (2)师资力量
(3)农村的孩子升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附加条件,或者说受到 各种各样的限制。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笑了,监考老师有点紧张,他没见过一个男生笑得花枝乱颤的样子。我感到有点 搞笑,竟然差点猜到了题目。我本来押了一道《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因为那位刚刚退下的北大校长,曾 对他的学生们唱起《隐形的翅膀》,一夜之间成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长,带着对学生们的 理解和爱,一同唱起自强不息的歌曲,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能到他的大学里读书,又将是一件幸福 无边的事情。他老人家,在学生的心里插上了一双翅膀。 我明白出题老师的一片好心,他们是想说:只要你努力,所有的丑小鸭、灰姑娘和自卑者,都会有一双 隐形的翅膀,去实现你小心灵里满载着的梦想。只是这样励志的题目,给我们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从来都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从上小学起,我就知道我会上北京大学,谁让我就住在它的隔 壁。老师们都非常爱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馆,还看了很多儿童剧。我那时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学生还在农村, 我给他们捐过钱,还把我用过的文具送给他们。因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个好中学,而 没有"翅膀"的学生们,听说有不少当了放羊娃,也有的当了打工仔,他们还是未成年人。在初中里,我的目 标是上四中,那里的高三毕业班,会有一半人考上北大清华,那可能超过了一个省的录取数量,我对此深信 不疑。 我和高中同学一块儿去奥体中心踢球,一块儿去颐和园春游,一块儿去国家大剧院看戏,我们知道我们 肩负的使命,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不堪重负,因为从小开始,我们就是天生的赢家、胜者。我们也为外地人 的遭遇担忧,为农民工、为小摊贩、为孙志刚、为邓玉娇的命运叹息,但那样的同情,与我们同情巴勒斯坦 人民、同情非洲灾民,并无本质的不同。 看到一位三轮车夫被城管拦截,要夺下他赖以为生的三轮车,我一瞬间也会有一些羞愧。他的车子被夺 走之后,他的儿子或者女儿也许就没法再上学,那也许是一个优秀的高中生,就这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
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谱写了
新泰教育的新篇章。新泰教育的发展是新
中国教育6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缩 影,它承
载了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民族 出示“中职学生资助
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优先发展教 卡” 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作为民生之
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 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教育在构 教师重点讲解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
高全民族素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
科学文化基础;只 有切实促进教育公
平,才能保障社会公平,落实以人为
本。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以两幅图片为例,说明中国急需大
量的技术工人,中职教育培养一线技
术工人,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中职生
没必要自卑。 2、以泰安一职专学生 就业顶岗实习及优秀旅游专业毕业生 为例,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3、以我 校部分学生的就业实例让学生在此领 悟中职生也有 很好的就业前景。 4、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职 生遇到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好时期, 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总之:从现代 化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 数量上看,从中职生的继续升学途径 上看,从中职生的就业渠道上看,中 职生大有前 途。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途 径,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上职业学校大有发展前途。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重点) (1)、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 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 求。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 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 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 多的高级技工。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 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 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只有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 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 源强国的必然要 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我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类 资源 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 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都具 有重大意义。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
方式 通过法律强 内容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优待抚恤
特殊的社会 保障方式
地位 最基本、最
核心地位
经济政治与社会
请你连线 1下岗职工 2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 3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5全体社会成员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6革命烈士家属
经济政治与社会
互动空间
沿海三大制造业基地(珠江 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 海湾地区)面临“技工荒”。 2006年一季度需要通过劳动 力市场招聘各类最紧缺人员 约为52万人,而通过劳动力 市场应聘这些紧缺岗位的求 职者约为18万人,供求悬殊, 用人缺口高达34万。 • 通过材料和漫画说明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 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社会救济 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 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救济先于社会保险。
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经济政治与社会
3社会福利的内容
经济政治与社会
案例分析
怪病少女杨晓霞
1994年,12岁的山东小姑娘杨晓霞洗衣 时手指被刺破,伤口虽小,但溃烂逐渐向肢 体蔓延,后又感染左手,到过多家医院诊治 仍控制不住溃烂,病因也查不出,因此被称 为“怪病少女”。当时她的家庭贫困,社会 各界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捐款总额87万 多元,经过首都26家军地医院联手救治,杨 晓霞做截肢治疗后终于控制住溃烂,最终转 危为安。回乡后,她用左手残存的3个指头练 习写字,刻苦学习,2001年以534分的成绩被 北京交通大学破格录取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
什么是民生?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 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 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教育是民生
就业是民生 分配是民生 社保是民生 稳定是民生
百姓对民生的十大期盼
一盼“上学不难”;二盼“就业不
愁”; 三盼“看病不贵”;四盼“晚年幸 福”; 五盼“住房改善”;六盼“干有所 值”; 七盼“安定有序”;八盼“气正风
优先发展教育的意义:P114~115
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基础; 第二,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 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 第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国家发展教育的举措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 和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方面、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促进教育 公平等方面都有切实的举措,促进了人民更好地 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
案例导入: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8亿 元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贫困家 庭学生,每年将资助80万人。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适 龄儿童入学率不到5%,文盲率 高达95%。目前,西藏自治区已 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正规学校从0所到1010所。这是 西藏自治区琼结县琼结镇光彩小 学的学生坐车离开家乡去住校读 书。
提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住院病人的经济负担,降 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教学重点
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教材处理
适当补充,略有删减
教学
方法
教法设计
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学法设计
合作探究,多元评价
教学
资源
准备
教学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材
信息资源
网络
仪器设备
多媒体
耗材
电、粉笔等
作业布置
1.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重大举措: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课时编号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理解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技能目标:向在职场上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中职毕业生学习,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争做一名优秀的中职生。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讲义.
学习的动力。
5
01:25
查一查,说一说
1、什么是民生?
孙中山《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 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现在,所谓“民生” 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
障等。
6
01:25
查一查,说一说
2.怎么理解学有所教?
“学有所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 出的战略构想之一,也是党的十七大告提出的要 求。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1
01:25
苏 明 娟 我 要 读 书 ( )
01:25
1991
2
思考
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 是希望工程的资助,是党的惠 民措施改变了她的命运。
3
01:25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4
01:25
学习目标
1、了解民生、学有所教的含义;理解教育是兴邦之本、职业教 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能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3、感悟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
22
01:25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也是完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23
01:25
七嘴八舌
3.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16
0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杨美佳第12教案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备注【导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
国家未来。
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
【讲授新课】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一)教育是兴邦之本
1、情景: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达到
308亿元,其中,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超过一半。
资助政策
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达1600万人,占当年中等职
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
情景_:从零开始的跨越:在西藏和干解放前,适龄儿童
入学率不到5%文盲率高达95%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正规学校从零到1000余所。
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
职业教育实行国家助学制度;义务教育实行城乡免费制度。
2、举出国家发展教育的举措和国家教育60年取得的成就。
3、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重点)
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出示“中职学生资助卡”
老师提问
学生答
图片展示
老师重点讲解,识记理解关键词,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并当堂检验。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
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类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咼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都具有重大意乂。
面对光明的未来,追求民族的进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让人民共享满意教育的阳光。
二、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一)民生蓝图
教材P120情景导入,图片中涉及民生建设的那些方面?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事实涉及了教育、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二)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病有所医
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要性(重点)
医疗最重基本的社会公共产品,人人不可或缺。
医疗公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医疗保障权的公平是社会成员在生存权、发展权上公平的重要体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
建立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
务。
3、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意义
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咼;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重点、难点)以案例说明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及部分医疗救助。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
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3)特点
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
(4)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咼层次。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核心地位 /
对象:全体'
劳动者
歳低层衣
區:昂层次
特殊构成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
险的实例说明社会
保险是社会保障的
核心。
出示图表,提出问
题让学生分组总
结,教师讲解,以
加深对教学重点的
掌握和难点的突
破。
二、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病有所医
一、中国医疗卫生现状
1、看病难,看病贵
2、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3、中国公共卫生的巨大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要性(重点)医疗最
重基本的社会公共产品,人人不可或缺。
医疗公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医疗保障权的公平是社会成员在生存权、发展权上公平的重要体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
建立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
务。
四、中国启动新医改
1、“面”
“覆盖全民” “全民医保”
包括(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亿多人)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亿多人)(3)、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8亿多人)
2、”点”“医疗救助
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3、先看病、后交钱“兖州模式”推广
4 、农村重大疾病保障
5、成效: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提前两年实现覆盖90%目标加
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重点、难点)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
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3)特点
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
(4)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咼层次。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6、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本次课所讲授的重点、难点是为什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课后作业】
【我看时事】
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