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_需求与供给分析.pptx
劳动力需求分析PPT课件
![劳动力需求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b5fe195acfa1c7ab00cc67.png)
49
替代效应(2)
K
L1L2为由于工资 相对提高而引起 的资本对劳动的 替代。
B A
L2 L1
50
产出效应(1)
工资提高后,由于厂商实际总成本降 低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53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1)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 本都可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可能 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为有替 代效应存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 更加平坦。
54
K
B
C
A
L6 L2 L1
W2
W1 D长
D短
L6 L2 L1
55
市场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费用平均每年递增18.9%,至1995年总量达996.5亿元,占国
家预算的14.6%。
2
大学生的职业调查
3
求人倍率
4
5
6
7
8
9
10
关注与思考
关注:民工荒,大学生兼职,失业,劳务派遣,劳务经济, 公务员考试红红火火(人浮于事与高工资并存)
思考: 1.市场对大学生兼职的需求有何特征?如何看待大学生兼职现象?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母亲的学历是其重要
的影响因素吗? 3.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什么形状?政府劳动力需求曲线有何特
征? 4.劳动力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与当前我国劳动力需求有何
关系?
11
6.1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5a08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9.png)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需求与供给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也适用于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指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而供给是指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量。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与数量。
首先,需求是劳动力市场重要的一方面。
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水平高、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的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大。
此外,人口结构也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人口结构年轻化会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
技术进步也是影响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可能导致一些职位的需求减少或者消失,对一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供给是劳动力市场另一重要方面。
劳动者的供给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劳动力参与率、福利制度等。
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供给能力。
而劳动力参与率也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量,劳动力参与率高,供给量相对较大。
福利制度也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过高的福利和社会救济可能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意愿。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与数量。
当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时,工资水平会上升,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者进入市场,增加劳动力供给。
反之,当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时,工资水平会下降,从而减少劳动者的供给。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然而,在现实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并不总是完全平衡的。
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如就业率低、工资水平低等。
因此,政府的干预与调控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教育政策、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劳动者的供给能力。
总结而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规律与机制。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与数量,而政府的干预与调控则提供了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与稳定。
《劳动力需求》课件
![《劳动力需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7b54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f.png)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这将减少对低技能劳动 力的需求。
技能需求的转变
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技 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影响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术和流程,提高 生产效率,可能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 求。
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也会影响 劳动力需求,例如扁平化组织结构可 能增加劳动力需求。
员工培训与开发
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投入 ,可能影响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劳动力 需求。
03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趋势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劳动力供给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减少,这将导 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对养老和医疗保健行业的需求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养老和医疗保健行业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需要更多的专 业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满足市场需求。
04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
总结词
主张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
详细描述
古典经济理论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每个工人都 是价格接受者,无法影响工资水平。
总结词
反对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
详细描述
古典经济理论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市场均衡,导致效率损 失。因此,它主张政府应该让市场力量自由调节劳动力市 场。
新古典经济理论
总结词
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理论,强调个体理性决策和市场 均衡。
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 非法用工、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维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1757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4.png)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一些重复性、简单的岗位可能 被机器人替代,对这类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将减少。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职业,如电商客服、网络 营销等,对这类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将增加。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一些传统岗位的工作方式, 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将提高。
就业机会的减少则可能导致劳 动力流失,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 市场的供需平衡。
劳动力供给预测方法
利用统计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 包括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就业率等指标。
分析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劳动力供给状况,找出潜 在的问题和机遇。
技能需求变化
技术进步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结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 求将不断增加,同时要求劳动者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工作模式创新
技术进步将推动工作模式创新,如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为 劳动者带来更多灵活就业的机会。
产业结构调整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服务业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将加速,对服务行 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调控手段
1 2 3
政策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就业政策、人才政策、教育 政策等,引导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实现 供需平衡。
经济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经济增长、行业发展、企业 效益等,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实现供 需平衡。
法律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劳动法、就业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行为,保障劳动者权 益,促进供需平衡。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bacc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9.png)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变得日益复杂。
供给方面,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而需求方面则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
首先,就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面来说,劳动力的数量是决定供给的关键因素。
这个数量受到人口增长率、劳动参与率以及劳动力流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移民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大量的外来劳动力涌入,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得到了增加,推动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还与劳动力质量和结构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技术工人和高素质人才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低技能工种的供给量则相对减少。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也在推动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发生变化,一些传统产业的岗位需求减少,而新兴行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经济发展的阶段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在发展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较为突出,因此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高。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不断上升。
这对供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力及时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金融危机、政策调整以及科技创新等因素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金融危机导致许多行业需求下降,从而造成了大量失业问题。
政策调整则通常会引入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从而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科技创新则会带来新的职业和工作模式,从而改变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
供给方面,劳动力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都会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需求方面,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金融危机等因素都会引起需求的波动。
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47页PPT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4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a735bd43323968011c92db.png)
3
(3)边际收益产品MRP:一单位的某种投 入所产生的边际收入; MRP=MR* MP; MRPL= MPL * MR(一般情况下通用) MRPL = MPL * P(产品市场是竞争的)
(4)边际产品价值VMP:VMP= MP * P
(5)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投入增加的 费用。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 MCL=PL=W(分析劳动力市场时,我们总 是设W是唯一的劳动成本)
3、边际报酬递减;
复习几个有关边际的概念:
(1)边际产品:一个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 实物产出的变化MPL=△Q/ △L,MPK= △Q/ △K;
(2)边际收益MR:新增加的一单位产出中所 产生的收益。若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MR=P;若厂商在产品市场有垄断能力,则 MR< P;
04.05.2020
3.1、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为竞争性 条件下的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一、 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
1、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04.05.2020
1
(1)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是价格的接 受者;
(2)劳动力和产品是同质的; (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4)信息完全的;
04.05.2020
2
2、短期:Q=F(L,K),短期K不变,只 有L变;
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是否为单个企业劳动需求曲线的 简单加总?需要考察市场所有企业发生调整时单个企 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还和边际收益 产品曲线重合?
只考虑单个企业调整时,短期单个企业劳动力价格变 化,不会改变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但当其它企业发生调整时,劳动价格变动将引起全体
企业产量的变动,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
相应地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一般也会比 较陡峭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ppt课件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e73e865022aaea998f0fb4.png)
劳动力市场价格一般由买方决定而不是卖方决定。在市场交换中,劳 动者具有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是否出卖劳动力的自主权,而厂商则具有是 否雇佣或雇佣多少的决策权。所以,劳动者是在确保自身再生产顺利进行 的前提下争取更大的收益,厂商则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而雇佣劳动者, 交换中,劳动者数量众多而厂商数量较少,而且交换中二者目标的差异导 致劳动者在市场上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
.
1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概述
一、含义及特点 1.内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方式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 置和调节的经济关系,内容主要有劳动契约、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 障、劳动立法、职业培训、职业咨询、职业安全卫生以及特殊群体劳动者的 保护等等。 狭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 所,以及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 所以,劳动力市场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而且无形是主要 的。有形的是指它为劳动力交换提供各种服务机构和交换场所,对应的是狭 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无形的是因为它是一种经济关系, 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机制,是借助市场机制在经济利益上促 使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需求所占比重仅占0.8%,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7%。国有、集体企业 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4.8%。2001年至2010年,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私营及个体企业的用人需求 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 各类职业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2010年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 操作工是用人需求的主体,二者合计为68.7%。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f2b73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8.png)
二. 劳动力需求的分类
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市 场需求
企业需求是主体 行业需求是本行业企业需求之和 市场需求是所有行业需求之和
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
短期指资本存量不变,惟 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
长期则指企业的一切生产 要素都是可变的。
三. 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
生产技术假设
不变的假设 可变的假设
二、效用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原理是分析劳动力供给 的基本出发点
如果劳动已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满意的
事,那么,将人们希望减少劳动量、减少 劳动时间。此时,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 如果不必支出任何补偿,可以实现减少劳 动的愿望,人们会用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 欢做的事。但是,在现实中,减少劳动是 要付出收入下降的代价的。对人们来说收 入也是一种效用。这样,人们就面临着是 牺牲收入增加余暇时间,还是增加劳动时 间以提高收入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决定原 则就是效用最大化。
劳动经济学之劳动力需求(PPT 41页)
![劳动经济学之劳动力需求(PPT 4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34c2c506bec0975f465e2d1.png)
H
E K*
Q3
F Q1 Q2
o
L*
B
L
成本最小化与劳动力需求(产量既定)
三、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1、替代效应 在工资上升后可以用资本替代劳动以改善投入
要素结构
2、规模效应
在工资上升后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 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 少。
工资率提高,在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共同作用 下,劳动力需求下降;反之,如果资本的价格不 变,工资率降低了,同样会产生上述两种效应, 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
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 1、生产技术的假设:技术条件不变 2、组织目标的假设:利润最大化 3、市场环境的假设:完全竞争性市场 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MR=MC MC :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W MR: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引起的总收益的 增加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0:31:3 400:31: 3400:3 1Monday, December 21,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2 120.12. 2100:3 1:3400: 31:34D ecembe r 21, 2020
▪ (1)该种劳动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 );
▪ (2)该种劳动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 )
二、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将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 变动的反映程度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 求的增加,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替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X
L
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产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
W B
A D C
L
产品边际生产力= ( 名义) 工资 / 产品价格
十. 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
W W0
W1 T
AB
L1
L
L2
L3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替代效应:
与资本的相 对价格上升而 产生节约劳动 力的效应。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 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 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 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三个阶段:
1.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 加; 3.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下降。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的关系
Q TP
AP= Q / L MP=⊿Q / ⊿L
劳动经济学
Labor Economics
主讲:梁郁伟
研究对象的一些定义
劳动的定义 劳动力的定义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的定义
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 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 及劳动力。
劳动力的定义
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的“劳工”,即 “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伊兰伯格和史密斯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二: 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
“ 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 问。它涉及到影响劳动参与率、 工资谈判 、培训、工作 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佣、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 休年龄等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
——《牛津经济学辞典》
“ 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 素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
——大卫·桑普斯福特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三: 强调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和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
“ 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 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职能的 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 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 X 产品的原价格 - 供给量 X 价格降低的部分
八. 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
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 劳动者数量X 工资上升部分
九. 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劳动 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劳动力需求
组织目标假设
生产性组织目标 利润最大化 人均产量最大化 总产量最大化
非生产性组织目标 服务最大化 财政最大化
市场环境假设
完全竞争性市场 不完全竞争性市场 垄断性市场
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
四. 劳动力需求表
工资率(元/小) 劳动力需求量人)
2.0
2400
a
2.5
1850
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 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 和。
要点
1. 个体决策 2. 主体愿意 3. 时间要素
二. 劳动力需求的分类
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市 场需求
企业需求是主体 行业需求是本行业企业需求之和 市场需求是所有行业需求之和
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
短期指资本存量不变,惟 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
长期则指企业的一切生产 要素都是可变的。
三. 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
生产技术假设
不变的假设 可变的假设
AP
O
a b MP
L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 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 原理的出发点。
六. 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
总收入
总成本
O
L*
L
总收入与总成本曲线
七. 边际收入
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 X 产品价格
智力的总和 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一. 劳动力需求概念
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 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派生性 需求
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 持理论之一。
劳动力需求是愿意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不等同劳动力需要 劳动力需求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生产 剩余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 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 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范 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一: 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到人的行为的特征
“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朱通九
“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 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员对工资、价 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 条件)的行为反应”。
b
3.0
1450
c
3.5
1150dΒιβλιοθήκη 4.0900e
4.5
550
f
W
劳动力需求曲线
L
第二点 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
(资本固定条件下的短期需求)
一. 利润最大化原理的应用
利润公式: I = R- C = QP-( LW+Kr)
二. 生产函数 数学表达式: X = f ( L, K )
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可以获得何等程度的节约; 2、通过产品价格的下降,企业利
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 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的需求。
劳动力供给的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二、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从质的角度定义:
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 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 用权出让;
从量的角度定义:
规模效应:
成生产成本上升, 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产品需求下降,最终 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
工资上升与替代效应
K
K1
●F
B
E
K2
●
L2
L1
X A
L
工资 上升与产量减少
p
X1 X2
X
工资上升与规模效应
K
K1
K2
X0
X1
B L2 L1
AL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
如何发挥影响,取决于: 1、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
——《英汉劳动辞典》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 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曾湘泉
第一点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
劳动力的含义
概念
1.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