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伐战争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精品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863b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9.png)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过程 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 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 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 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知识拓展
廖仲恺:黄埔军校党代表,杰 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 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 手。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 不久以大本营秘书长身份协助 筹办黄埔军校事宜。5月就任 黄埔军校党代表,积极为黄埔 军校筹集经费,呕心沥血,推 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 教育方针。1925年任广州国民 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8月 20日被刺身亡。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入
往
斯
他
门
处
第一阶段学习目标:
1、 (分组讨论)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 建立黄埔军校? (提示:孙中山说“开 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 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建 立的意义。(采用小记者新闻报道法)
性质是什么?
❖ 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活动与探究:
制作有关北伐战争的手抄报。要求:版面新颖 美观,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贴近历史事实。
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 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C)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86f6252e376baf1ffc4fad54.png)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国共合作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但我们讲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谁给窃取了?(袁世凯)所以为了挽救革命,孙中山决定与共产党合作,因此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八上历史.11课北伐战争;课件
![八上历史.11课北伐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1b64b7960590c69ec37644.png)
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 因主要有哪些?
C.周恩来
D.汪精卫
2、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3.北伐战争的先锋队伍是( A)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国民革命军
4、下列有关1926——1927年的北 伐战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孙中山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广东广西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名称时间地点罪魁祸首后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4121927715上海武汉蒋介石汪精卫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四· 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1927年4月28日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北伐战争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
角色一:旁白 角色二:班长 角色三:营长曹渊
角色四:周廷恩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第11课_北伐战争
![第11课_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20d77bb69dc5022abea0007.png)
黄埔学校
1924年5月
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 它失败了?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
上海
隶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江
西 福建
广东
吴佩孚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孙 传 芳
兵力20万
三、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时间 组织者 目的 1926年 广东国民政府
北 伐 战 争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军总司令 蒋介石 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及战 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 武昌战役消灭吴佩孚主力;江西战场:消 果
C
5、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 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中共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 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1f75a3df50e2524de5187e75.png)
第11课北伐战争课程标准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这副对联体现了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时间:,合作目的:。
作用:。
3、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作用。
4、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二、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目的;主要对象、、;总司令;主要战场、。
2、经过: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战场;孙传芳的主力被消灭是在战场。
3、结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迁到。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齐欢唱”这首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除掉的军阀是、。
5、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合作探究】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质疑问难】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学有所获】【达标检测】1、黄埔军校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它创办于()A 1912年B 1917年C 1922年D 1924年2、下列不属于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对象的是()A 吴佩孚B 孙传芳C 袁世凯D 张作霖3、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是在()A 汀四桥战役之后B 贺胜桥战役之后C 武昌战役之后D 南昌战役之后4、北伐过程中,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在这里消灭的军队是()A 吴佩孚B孙传芳 C 袁世凯D 张作霖5、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是由于()A 北伐战争失败B 北洋军阀的进攻C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D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背叛革命6、下列城市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广州----武汉----南京B 南京----广州----武汉C 武汉----南京----广州D 广州----南京----武汉。
课件1:第11课 北伐战争
![课件1:第11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ada3fa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2.png)
徽徽
意
长湖沙南
浙浙江江 南江昌
图
西 福福建 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武装起来的农民
想一想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作战方针正确 国共齐心协力 将士浴血奋战 工农大力支援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
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总统府”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黑
北
伐
吉
战
辽
争
北京 直隶
前
形
山东
势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图
湖北
徽
湖 南
浙江 江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孙传芳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叶挺
汉口 汉阳
╳ 武昌
黑
北
贺胜桥
╳
吉
伐
汀泗桥
辽
山东
河 郑南县
江 安安 苏南京
上海
示
武湖昌北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第11课
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 诞生不久的共产党
共同目标
打倒列强 除军阀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 1924年5月 2、创建者:孙中山 3、目的: 创造革命军 4、领导人: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5、意义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教学设计4:第11课 北伐战争
![教学设计4:第11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c62f64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2.png)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认知图片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
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学习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这所军校的全称是什么?(2)、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3)领导机构的成员有哪些?(4)、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2、课件展示(1)黄埔军校概况介绍军校名称、位置、学生状况。
(2)黄埔军校创建背景介绍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合作,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黄埔军校组织介绍军校组织领导,总理、校长、党代表、政治部主任、教员。
(4)黄埔军校办学宗旨介绍军校办学特色、培养目标。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播放国民革命歌,同时提醒学生留意歌词。
第11课: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8023c3046edb6f1aff001f2d.png)
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说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 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 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从材料分析: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 间: 地 点: 创 建 人: 校 长: 政治部主任: 建立的意义 :
答案
(1)打倒列强、除军阀 统一中国 (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国民党
讲故事:搜集材料,讲 一讲北伐战争的故事,在班 级或小组交流。
北伐军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珠江流 域打到长江流域 ?
时间:1926年10月 地点:广州街头
报童:号外!号外!北伐军成功攻克武昌! 路人甲:北伐军制定正确的方针,北伐军作战真勇 敢,特别是叶挺独立团,他们视死如归,奋勇杀敌, 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第四军不愧是“铁军”啊。 路人乙:团结就是力量,现在国共两党团结,可以 战胜一切。报上说上海、湖南等地的工人农民在共 产党的领导下也纷纷起来斗争,大力配合北伐呢!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1)黄埔军校;1924年5月 (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 恩来。 (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 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面材料 “帝国主义者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 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 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 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 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 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 阀之势力。” 请回答: (1)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2)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有哪些? (3)宣言中的“本党”是哪个党?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__北伐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__北伐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b9deff90f76c661371aef.png)
4.(200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是惠州人, 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 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A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5.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D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B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7.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 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观察右下图,你认为 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 ) B A.孙传芳 B.吴佩孚 C.张作霖 D.蒋介石 8.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 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 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 一观点的有 ( B)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开这个军官学 校,独一无二的 希望就是创造革 命军,来挽救中 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 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国民党中出身黄埔的光上将就有近40人;而共产 党光十大元帅就有一半5人(林彪、陈毅、徐向前、 聂荣臻、叶剑英)出自黄埔军校。而最让人注目的 是黄埔系中“黄金二期”——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 生, 600名学员中就产生了325名将军。将军成长 率高达50%以上,这在世界军校史上也是绝无仅 有的。
北京
控制地区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 东、察哈尔和直隶
河南
安 江苏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ha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ha](https://img.taocdn.com/s3/m/d2b09e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a.png)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它推动了国共合作的 进展,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概述
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合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对北方军阀进行的 一系列战争。这场战争从1926年开始,结束于1928年。
北伐战争的起因
北伐战争的起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北方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二是国共合作的建立,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和北方 军阀。
和武装革命军队。
2
第二步
东征中山、广州保卫战,逐步夺取南方主要城市。
3
第三步
中原大战,攻克北京和天津,北方军阀势力崩溃。
北伐战争的结果
军阀割据结束
北伐战争结束后,北方军阀的割据局面得到了彻底的终结。
北伐战争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 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的源泉。
团结合作
北伐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 团结合作,才能前进和取得胜利。
国共合作进展
北伐战争加深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奠定了后来统一战线的基础。
国共力量对比
北伐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队伍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与国民党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 变。
北伐战争的影响
1 中国革命进程
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中国的统一和革命事业打下基础。
2 国际影响
北伐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3 革命精神
北伐战争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号召了更多人参与到革命事业中。
北伐战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北伐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使中 国革命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北伐战争的启示
民族团结
人民力量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09352c5240c844768eaee08.png)
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1.原因: 创建革命军队,挽救中国危亡 2.时间、地点: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孙中山(创建者) 3.领导人: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4.校训: 亲爱精诚 5.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 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6.功绩: (1)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测: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 ( 1924年 ) 2.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 ( 蒋介石 ) 任校长, (周恩来 任政治部主任. 4.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吴佩孚 ),( 孙传芳 )
3.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其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 ) ,( 张作霖 ).
5.北伐军中第四军独立团在( 叶挺 6.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
)领导下取得了铁军称号. ).
珠江流域 )打到( 长江流域
7. ( 蒋介石 ), ( 汪精卫 )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8.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政府代表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地点 1927年4月 南京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 礼
北京的北洋 军阀政府
1928年底,张学 良“东北易帜”
武汉国民政府
宁汉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汪精卫)
小结
中山为救国危亡,国共合作建黄埔 北伐对象吴孙张,湖南湖北主战场 铁军归功独立团,汀泗贺胜和武昌 蒋汪政变举屠刀,国民革命惨遭殃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中遭受残害的 原因: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d14450b90c69ec3d5bb75bd.png)
思考题: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 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 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 来”。请诸位谨记!
从材料分析: 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2、对联说明黄埔军校招收的是怎样的学生?
江 安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先 烈 精 神 永 世 崇 。
遗 容 遗 物 见 遗 风 , 北伐先锋纪念馆
思考题:
北伐军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 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 1、北伐军正确的作战方针。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4、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 配合和积极支援。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来者命革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从 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招收 了六期学生共2万 多人。黄埔军校为 国共两党培养了一 批著名将领和军事 人才。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四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1927年 4月18日南 京“国民 政府”举 行成立典 礼。
课堂小结: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铭记伟人遗志
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
![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5e78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7.png)
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之地。
教育意义
1 为青少与英雄人物。
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北伐战争的故事能够激发 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并加 强他们的民族认同与自豪 感。
3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北伐战争教育青少年团结 协作的重要性,共同为同 一个目标而奋斗。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北伐战争。
2
广州起义
北伐战争在广州发起,迅速升级为全面武装起义。
3
北伐战争的胜利
战胜北洋政府,顺利推翻帝制。
影响
军事影响
北伐战争改变了国内军事格 局,加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政治影响
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第 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
社会影响
北伐战争加强了社会动员和 组织能力,提升了民众的觉 醒和参政意识。
历史意义
1 结束了封建帝制
2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 3 为国家独立与民族振
地位
兴奠定基础
北伐战争推翻了封建制度,
为中国社会开启了近代化
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与国
北伐战争为中国的国家独
的大门。
民党的合作奠定了中国共
立与民族振兴提供了奠基
3 北洋政府的腐败
北洋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腐败现象严重,国家危机日益加深。
起因
1 北京政变
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使清政府日益衰败,北洋政府失去了对全国各省的控制。
2 国共合作
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的革命事业。
3 日本侵略扩张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不断升级,引起民众对抗日的强烈愿望。
进程与成果
结语和总结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争,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 北伐战争 (共25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1课 北伐战争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bd74c06c175f0e7dd13707.png)
• ( )6、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国民政府进行北伐
命政变
B.蒋介石发动反革
•
C.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
1、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2、北伐战争中被称为“铁军”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1924.5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1926 年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反 革命政变
失败
1927.4南京国民政 府建立
• (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 “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 ( )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 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齐欢唱!”20世纪20年代,这首军歌在中国广 为传唱,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国民革命歌 哪?总司令是谁?你觉得应该采
取什么战略? 这首歌一般所熟知的《两只老虎》为曲调,谁来唱一唱,
体会国民革命军的乐观精神!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北
张
黑
伐
在 成立“国民政
• 11、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
第 11 课
北伐战争
国民党一大旧址
(广州市文明路215号)
外观及会场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 建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中国历史进入到第 一次国内战争时期。
第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
![第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be0e1a0b4e767f5acfcefa.png)
桂林 广州 冯玉祥代表国民军全体将 第三次起义 桂林 后,叶挺根据白天观察,再进行现地勘察和访问,找到一条人迹罕至的崎岖山路。午夜 挽回败局。最后独立团从正面攻克了吴佩孚的指挥阵地,吴佩孚乘专列仓皇 士在誓师台宣誓就职,并 读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受? 时分,叶挺请一位当地农民作向导,率领部队攀山过岭,悄无声息地迂回到敌人后方, 逃往武昌,手下军队纷纷溃退。北伐军于 30日上午攻占贺胜桥,俘敌 周恩来 3500余 于27日凌晨突然发起攻击。直军不知所措,前后乱了阵脚。第 4军正面部队乘势冲锋, 人。 通电全国,正式参加国民 夺占铁桥。
3、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为推翻 北洋军阀 的统治,统一 全国 ,决定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 、 孙传芳 、 张作霖 三个军阀。 任总司令, 湖南 和 湖北 是主要战场,北伐的先锋队伍是 叶挺 领 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 4、
1927 年4月,蒋介石
叛变革命,在 南京
成立代表
大地主
和
大资产阶级 利益的国民政府。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根本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 壮大了革命力量。 壮大了革命力量。 2、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3、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4、 冯玉祥将军的配合。
蒋介石
宁可妄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
汪精卫
二、北伐的结果:
1、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人物:
性质:
课堂小结
背景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 伐 战 争
目的 对象
过程
先锋 主力 时间 战场 战役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
![第11课:北伐战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24b9e15ef7ba0d4a733bc0.png)
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三.学法指导1.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孙中山先后领导过多次革命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他逐渐意识到,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于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他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
自主学习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2.黄埔军校起了什么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自主学习二:北伐胜利进军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蒋介石任总司令。
3.北伐战争开始于哪一年?其主要战场在哪里?时间:1926年战场:湖南.湖北4.在两湖战场上,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先后取得了哪两次重大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了什么称号?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称号:铁军5.哪两个人的叛变革命,使国民革命运动遭到失败?蒋介石.汪精卫自主学习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哪儿成立国民政府?这个政府代表谁的利益?地点:南京利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习题处理(一)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他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
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11课北伐战争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1332e6ce2f0066f533224a.png)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 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 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 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课堂检测
D 1 、黄埔军校创办于( ) A.1912年 B.1917年 C.1922年 D.1924年
2.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A
A、周恩来 B、蒋介石 C、恽代英 D、廖仲恺
3.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是在(
)
B
A、1926年5月 C、1927年5月
B、1926年7月 D、1927年7月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第11课: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 学习本节课,了解并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 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 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观看《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了解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的时间、地点: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 北伐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5a4f04abe1e650e52ea99b4.png)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南 广西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广东
吴佩孚
兵力20万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自学检测一:黄埔军校
国共两党实现 1、建立背景:1924年( 第一次合作 ) 广州黄埔 ) 2、时间( 1924年);地点( 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 3、宗旨( 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 4、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 蒋介石);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5、校长( ) 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6、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 ) 为( 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自学检测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 1927年4月 ) 2、地点( 南京 ) 3、人物( 蒋介石 ) 4、性质: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 ) 对内( 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
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 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 建立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总结检测
1、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哪知军队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北伐战争
课标导读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知识要点
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见书52页〈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旁边的导入框中的对联):
<1>时间:1924年5月
<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
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北伐战争:
<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
①: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②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③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②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③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
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中考演练
●黄埔军校的建立八上P50 识记
1、1913年7月1日,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结果是孙中山榜上有名。
你认为当时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放足”行动得到社会的普遍响应
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D.任黄埔军校总理,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南京等地正在筹备大型的纪念活动,缅怀中国伟大
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①创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创建黄埔军校⑤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4、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
右面这张图片应归属的栏目是A.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5、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八上P51-52 识记
1、战士们举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标语,唱着“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战歌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是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北伐战争时期曾激励北伐将士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下列与右图史实不相符的是
A.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袁世凯 B.蒋介石任总司令
C.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D.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4、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八上P52 识记
1、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A.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蒋介石破坏双十协定
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请列举孙中山的三项主要革命活动。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