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及防治
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及防治
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及防治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特征: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三类。
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它爆发突然、运动速度快,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产生的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2)地质条件泥石流发育的地区多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节理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
岩石性质软弱或软硬相间成层,易于遭受风化剥削。
这些因素导致岩层破碎,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碎屑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4)人为因素滥伐山林造成地表水土流失,采矿、采石、修路弃渣堆石,丰富的碎屑物质来源促使泥石流爆发频率急剧增加。
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形成原因一、地质地貌原因。
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
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二、“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
三、气象原因2010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历史上舟曲县遭受泥石流灾害及其应对措施
FZA ’ N YA C UQ AH NL G UNHN I O U
历史上舟曲县遭受泥石流灾害及其应对措施
口 陈 乐道 田锡 如 张 琼
8月 7日 2 2时许 ,甘南藏族 自治 行大面积 区域性全面整体治理的规划 , 前缘至后缘( 分水岭 ) 高差约 80米 。 7 整 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 , 县城北 面的罗家 对 区 内滑 坡 泥 石流 的分 布 规 律 、 因机 个 滑坡——泻 溜带 的面积 约 1 成 . 1平方 峪 、 眼峪泥石流下泄 , 三 由北 向南 冲向 制 、 活动特点及作用强度等进行 了全 面 公 里 , 动 土 体 约 在 25 0万 立 方 米 以 滑 0 县城 , 沿河房屋被 冲毁 , 造成严 重人员 系统 分 析 总结 , 依 据 滑坡 泥石 流 的现 上 。 并 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阻断 白龙江 、 状与发展趋势 , 结合当地的 自然 资源 与
以稀性 泥石流为 主 , 暴发频 率低 , 危害 区,也是泥石流作用强烈的区域 范嗣。 日。9月 2 日公 路 中 断 , l 4 至 O月 2日
一
般 。全省 8 %以上的灾害性泥 石流 在陇南历史 上滑坡泥石 流堵塞江河 的 滑动土体伸人河床约 20米 , 0 5 土体 拥起
发 生 在 7 8月 。 全 省 仅 16 — 9 0年 现象十分普遍 ,危害严 重 ,据统计 , 最高处较原河床高约 4 - 94 19 “ 曾 0米 ,将水流逼
就发生 1 次大规模泥石流灾害 ,死亡 堵 断 江 河 的滑 坡 有 1 处 , 江 达 2 向右岸 , 1 0多 堵 O 过水面宽仅 7 1 米 。 ~2 当时流量 13 1 ,损失财产超过 25亿元人 民 多次 。” 石 流堵 塞 江 河 的现 象 较 滑 坡 约 2 0秒 立 方 米 , 能 全 部 畅 泄 , 游 3 人 . 泥 2 不 上
舟曲县森林植被破坏与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FuYaIlbi∞,D0ng chenz-lo“g。suMao嚣朗,etdch—
im
子的DR过程时,内壳层电子激发的贡献必须考虑。
参考文献: [1]
董晨钟,符彦飙[J].物理学报,20(J6,55(11):1712一
1718.
Phys.ktL
2008,25(3):927蚴.
Ma咿n。et aL
Ph—
多年砍伐,舟曲县森林资源基本枯竭,多为残败次生
林、疏林、灌木林、灌丛等,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林 地面积22.05万hm2,占总面积73.3%,其中森林只 有13.35万hm2,占总面积44.38%。森林覆盖率 低,导致森林植被对降雨的缓冲能力、根系固持土壤 能力和对径流的调节(延缓产流、削减洪峰)能力大 幅下降。
受降水大小、强度、林冠结构特征、林分密度等因素
的影响。还有部分降水通过林冠间隙直接落到林地
上,它们合称为林内雨,林内雨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减
少。树干径流可将水流直接导向根系周围的土壤, 有助于植物吸收利用。穿过林冠或从林冠上滴落下 来的雨水,一部分与林冠下层植被接触,被下层植被 截留。
万方数据
第7期
张国鼎等:类钯xe8+离子DR速率系数的理论计算
山采矿、采石弃渣等,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 源。 2.3集中降水量大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 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 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舟曲泥 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集中降雨。 20lO年“8・8”当日瞬时降雨达88mm之多,形成大
[1】李树德,岳升阳.徐海鹏.森林植被与泥石流活动 [J].水土保持研究,200l,8(2):14.16. [2] 谭万沛.泥石流沟的临界雨量线分布特征[J].水土 保持通报,1989。9(11):18119. [3]谭炳炎,泥石流沟严重程度的数量化综合评判[J]. 水土保持通报,1986。6(2):25.26.
甘肃舟曲泥石流成因机理资料汇总
甘肃舟曲泥石流成因机理资料汇总姓名班级学号背景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间的、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不均质的特殊洪流,可由暴雨、冰雪的快速消融、火山爆发、地震和溃堤引起。
其爆发突然,很难预知其发生的准确时间,其泥位和流量陡涨暴落,历时较短,一次泥石流过程一般仅需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但造成的灾害非常严重,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5] 2010年8月7日晚22时左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开始打雷下雨,23:20分左右县城断电,23:40分左右县城后山三眼峪沟及罗家峪沟先后突发了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持续时间将近一个小时。
来自三眼峪的泥石流直接冲进白龙江,堵塞白龙江,形成了堰塞湖,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此次三眼峪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舟曲县城造成了毁灭性灾难,伤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大成为我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泥石流灾害之最。
区域地质因素舟曲县城依白龙江而建,处于三眼峪沟等泥石流沟堆积扇上。
舟曲县属西秦岭地质构造带南部陇南山地。
三眼峪沟流域位于舟曲县城北侧,沟谷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北高南低,流域面积25.75平方千米,沟口距江边约2千米,整个流域呈“漏斗形”。
舟曲县内从西南向东北主要发育迭部一白龙江断裂、坪定一化马断层。
舟曲县属西秦岭构造带的西延部分,在构造形态上为一北西向古生界复背斜,其轴部位于白龙江南部,核部地层为志留系。
舟曲县城境内以坪定一化马断层为主,构成北西、南东向断裂带(图2一l)。
三眼峪沟流域位于复背斜北翼,翼部二叠系地层又发育了次一级向斜。
[5]新构造运动在境内十分活跃,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各断裂带空间上不同地段的活动性和强度不同,断裂活动的时代也不同。
迭部~白龙江断裂带北支在拉路沟~多儿沟间全新世活动段长120 km,东西两端为晚更新世活动段,南支在拉路沟~迭部县城南全新世活动段长75 km,西北、东南两端是晚更新世活动段;光盖山~迭山南缘断裂带为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裂,且由东向西活动程度逐渐加剧;临潭~宕昌断裂带北支晚更新世以来活动不显著,而南支断裂在岷县西全新世活动明显。
舟曲 泥石流
(2)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典型的泥石流沟,从上游到下 游可划分为三个区,即侵蚀区、过渡区、 堆积区。
– 侵蚀区地形多为漏斗形或勺状,且过度区陡直 多跌水,易于物质和能量的补充。沟床比降: 5-30%,尤其在10-30%;沟坡坡度:在10度以上 ,尤其在30-70度;集雨区面积:多在0.510.0km2。
•
• •
•
•
不能上树躲避泥石流,因泥石流可扫除 沿途一切障碍; 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 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 高度又低的凸岸; 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 或崩塌的发生; 长时间降雨或暴雨后不能马上返回危险 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
三眼峪沟地形比降示意图
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
1.形成条件
(1)物源条件
固体碎屑物质是泥石流发育的基础之一,通常决定于地 质构造、岩性、地震、新构造运动和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 。
– 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皱褶发育、新构运动强烈和地震烈度高的 地区。岩体破裂严重,稳定性差,极易风化、剥蚀,为泥石流提 供了固体物质。 – 泥岩、页岩、粉沙岩分布区 ,岩石容易分散和滑动 。 – 岩浆岩等坚硬岩分布区,会风化成巨砾,成为稀性泥石流的物质 来源。
稀性泥石流、 粘性泥石流、过度泥石流。
3、按形成泥石流的原因或主导因素分类
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
泥流型
水石型
泥石型
三、泥石流搬运特征
泥石流是一种独特的流体,其搬运能力极强。 搬运的泥沙、粒度广泛、浓度大,大致可归纳为 两类:
1、粘性泥石流以蠕动流滑动流成似层流的连续流或阵性流 形态将流体搬运出沟。泥沙和水构成一相体,以整体方式 搬运松散碎屑物质。
灾后
事件概况
舟曲特大泥石流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与防治建议摘要:甘肃省舟曲县 2010年 8月 8日凌晨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山洪自然灾害。
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调查分析, 对该地区泥石流的活动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
最后在对泥石流排洪沟道进行勘察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泥石流、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前言:2 0 1 0 年 8 月 8 日暴雨后凌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北山的三眼峪和罗家峪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出沟口的固体堆积物约18 0 万 m ,形成长5 Km宽500m ,平均厚度约5m的泥石流堆积扇。
泥石流冲进县城截断穿城而过的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堰塞湖,县城大部分被淹,交通、电力、通讯中断, 5万多人受灾,泥石流经过的三眼、月圆和春场3个村庄基本被摧毁,舟曲县城三分之一严重受灾,并有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 是我国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之一。
本文依据舟曲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等特征, 对特大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为其灾后重建提供地质依据。
一.地形地貌特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 属南秦岭山地,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海拔高度1173 一4504m , 山地阳坡陡峭, 阴坡稍缓, 谷峰高差1000m 以上, 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沟坡坡度大于 3 5度。
由于沟谷的强烈侵蚀, 横断面呈 V 字形或窄深的 U 字形。
三眼峪沟134 0 m , 沟头海拔828m 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 河道坡度大,舟曲县境内 2003 ~ 2007 年先后签订 5 3 个水电开发项目合同,建成或在建 4 1 个, 水电开发建设占全县各类建设项目8 0 % , 水电税收占全县税收的 5 0 % 以上。
二.地层与地质构造舟曲县城周边由老到新出露地层有: 中泥盆统道岭组上段低变质炭质泥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和岩, 节理、裂隙发育; 下二叠统上段灰白、灰色中层灰岩; 上二叠统深灰色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灰岩;四系泥石流堆积物、重力堆积物、残一坡积物和黄土其中泥石流堆积物和重力堆积物广泛发育。
论舟曲地区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姚军 09土木(2) 065
论舟曲地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多难兴邦”、“大爱无疆”、“民族凝聚力”等关键词牵动着国人的心,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发生08年汶川特大地震、08南方特大雪灾、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来的梦魇,而如何防治和预警成为当今的难题。
2010年8月7日晚11时左右,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上游,西秦岭、岷山山脉呈东南至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高山深谷。
山大沟深,地质结构松散,县城又处在四面环山的河谷中,加上前晚急剧的降水影响,种种因素叠加。
舟曲属于西秦岭山区,这一山区是全国四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之一,也是全国泥石流密度最大的地区。
面对泥石流这个令人恐怖而又陌生的词语,而什么又是泥石流呢?泥石流怎样形成?通过《土木工程地质》的学习,我知道泥石流在一定地形条件下,大量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一、地形地貌条件。
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便于水流汇集。
二、松散物质来源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
人类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三、水源条件。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有了初步认识,那就来分析一下发生这次泥石流的原因吧。
这次舟曲地区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并不让人意外,在历史上,该区就有过多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记录。
如今的舟曲县城以及武都城就建在以前的泥石流灾害频发区。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泥石流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和环境。
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一、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 物理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物理条件,如地势险峻,地面坡度大,易产生坡面滑动,崩塌、滑坡等类型的地质灾害。
2. 水文条件降雨、雪融等水文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湿润的环境能够使得山体土壤的黏着力减少,岩石的内部纯度下降,产生岩石崩塌。
3. 地质条件泥石流形成还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高、地面土壤可渗透性差、破碎岩层网络等。
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预测监测防控对于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要建立多次、全方位的防治监测系统。
利用地质雷达、监测卫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对泥石流活动进行预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工程治理工程治理是泥石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可以采用隧道、堤坝等结构防止泥石流的流动。
墙壁的防护工程可以防止泥石流的堆积,以及减小泥石流造成的破坏。
3.宣传教育公众的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非常重要,要启动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的改进,增强公众对于自然灾害的防灾意识,加强公众对泥石流的科学认识,提高公众对灾难发生的预警能力。
4.生态治理泥石流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对山地生态进行合理整治是重要的防治策略。
适当措施的生态治理可以减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提高山体环境的质量,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泥石流是由特定的地理、气候、地质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测监测、工程治理、宣传教育、生态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是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的灾害的有效方法。
舟曲泥石流灾害1
2、300余户村庄被掩埋、村庄被淹、交通阻
断
泥石流导致舟曲县房屋受损严重,很多房屋 被水浸泡,一楼二楼进水非常严重。截止8月9日 下午2时,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337人死亡, 1148人失踪,成功解救受灾群众1242人。据不完 全统计,截止目前,此次灾害受灾人数达4496户、 20227人,水毁农田1417亩,水毁房屋307户、 5508间,其中农村民房235户,城镇职工及居民住 房72户;进水房屋4189户、20945间,其中农村民 房1503户,城镇民房2686户;机关单位办公楼水 毁21栋,损坏车辆18辆。
3、气象原因 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
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 隙,形成地质灾害。 4、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 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 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5、地质灾害特征 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排查出 来。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
2、减灾措施
(1)个人:一旦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应
当保持冷静,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 去,不要在谷地停留。如果在室内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 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发现泥石流后, 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 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要选 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 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2)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启动警报,并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秩序的疏散人群,展开搜救活动,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泥石流发生后安排好灾区人民 的移民或其他安顿问题,并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或者重新进 行地质勘探考虑搬迁。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原因分析及山洪泥石流防治对策
19 年版和 2 1 98 0 0年版 。两个版 本 的差别 是 , 前者 由舟曲县水土保持局主持修建. 为坚固的浆砌石坝 , 即坝体内外均经水泥浇筑 , 挡住 巨石 的就是这个版 本。2 1 年版由舟曲县环保局主持 , 00 为砂浆抹面的
堆石坝体 , 内部石头未经浇筑 。 防洪设防标准不高的拦洪坝不仅不能起防洪作 用, 反而成了一个 随时有溃坝危 险的水库 。一个接
第2 7卷
第1 8期
甘肃科 技
Ca s c e c n e h oo y n u S in e a d T c n lg
2 7 Ⅳ0 8 .1
2 1 年 9月 01
s p 201 e. 1
舟 曲 8・ 8特大 山洪 泥石 流 灾 难 原 因分 析及 山洪 泥石 流 防治 对 策
更加 松 散 , 互相 之 间没 有黏 性 。
与城 内连 为一 体 。排水 沟渠也 被星 罗棋 布 的房屋挤 压到原 来 的三 分之 一宽 。老 城 城墙 原 本 高达 5 的 m 北门, 如今 一半 已埋 入土 中 , 处距 离三 眼峪峪 口约 此 1m。原东 西城 墙外 各 有一 条 宽 十几 米 、m 深 的排 k 5 水 渠 道 , 从 城 北 山 沟 中来 , 渠 道 流 入 白龙 江 。 水 经
窄 , 2 3 m宽。当发生强降水后 , 仅 0~ 0 稀疏的植被 , 陡峭的山坡 , 扇形 的集水 区, 漏斗状 的出水 口, 成为
造成特大泥石流灾害的重要 因素 。其 中山坡稀疏的
植被覆盖 , 缺少减缓径流的大片护坡林对引发泥石 流的影响极大。 罗家峪 山脊 的植 被裸 露程度 、 集水 区面积、 落 差、 居住人 口等情况均轻于三眼峪沟, 因而罗家峪沟
舟曲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泥石流形成条件,减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敬请各位专家指导!
小眼峪泥石 流形成区 罗家峪泥 石流形成 区
成灾流域遥感影像 QuickBird on 15th August 2010
丰富的物源
1)公元前186年武都地震和1879年文 县地震产生的岩体崩塌堆积体(堰塞 坝); 2)松散沟床质; 3)流域上游物理风化形成的倒石锥。
三眼峪沟中形成5个高达数十米至280米 的堰塞体,堆积方量约200万方,目前泥 石流侵蚀只是很少部分
泥石流沟内仍然 存在许多堵塞体
未来暴雨
激发
激发
未来地震
大规模泥石流
三眼峪内灾前有松散固体物质约5000万方,可直接补给 泥石流约2500万方,而本次泥石流冲出仅110万方。
在未来10年内中小规模泥石流将会频发, 在特大暴雨激发下,有发生类似本次泥石流的可能性。
2、三眼峪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如果今后发生类似规模泥石流,其危害范围将 由以下方法预估
泥石流特征参数
百年一遇 百年一遇泥 流域名 流域面 主沟长度 最高海 出口海 相对高 主沟比 洪峰流量 石流流量 (m) 拔(m) 拔(m) 差(m) 积(km2) 降 称 (m3/s) (m3/s) 三眼峪 21.835 10369.70 3825.20 1317.50 2507.70 0.242 沟 罗家峪 16.139 9546.20 3780.20 1317.80 2462.40 0.258 沟
中国科协十二届年会第8分会场
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分析、危 险性评估与减灾对策
崔鹏 (pengcui@)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1年11月2日
提 纲
一、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概况 二、泥石流及其灾害成因分析 三、泥石流发展趋势与潜在危险性分析 四、泥石流防治对策 五、减灾建议
发展生态林业是舟曲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途径
发展生态林业是舟曲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途径舟曲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县城,与崇山峻岭、深谷大沟紧密相连,其地势复杂,地貌多样,流域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灾害屡屡发生。
发展生态林业,是舟曲县修复生态环境,预防泥石流灾害的重要途径。
以往,舟曲采取的是翻修沟壑和修建截流堰等控制措施。
但这些措施是治理措施,而不是根本措施。
为了彻底解决舟曲的泥石流灾害,需要在治理措施基础上,加强生态修复和林业发展。
一、从生态修复入手舟曲县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把生态修复放在首位,针对现有的防治工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先进行抢险处理,再把生态治理放在首位,以平衡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
运用植被覆盖、绿化工程等手段,提高流域土地覆盖率,防止土壤流失,减少泥石流灾害概率。
二、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生态林业也是舟曲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重要途径。
在加强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林业系统,进行树种优化调整,选择根系发达、耐旱抗寒、耐风致、性状优良的树种进行种植,改善植被覆盖状况。
采取适当的森林管理措施,进行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能力。
三、推进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根本之策,同时也是最难以做到的一项工作。
舟曲县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源头治理的探索。
1、开展科学研究,识别潜在灾害隐患点,对其进行监测和防范措施的建设。
2、建设工程措施,如进行渠道放流、修建截留工程等,可以使泥石流难以形成、难以运动。
3、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坝库,蓄水,加固水库、背水坝等工程,使之成为防汛抗旱的雄关要塞。
4、完善防治体系,开展防治宣传教育,保障预警措施顺畅,制定多项泥石流预警和应急预案。
四、加强监测预警加强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提早发现和预警泥石流灾害,具有重大意义。
采用人工和自动测报两种形式,对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进行监测,对有可能发生灾害的预警点及时向区、乡、村三级政府传达,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林业是舟曲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重要途径。
泥石流的形成与防治
泥石流的形成与防治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泥石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泥石流的形成、危害以及如何来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看下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原因,经国土资源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两级专家在舟曲现场调查评估和会商分析,舟曲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舟曲原本就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地区,该地区山高沟深,沟床比较大,岩体风化严重,这种特殊的地质地貌非常容易松散破碎,极易形成地质灾害。
其次,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舟曲属重灾区。
强烈的地震导致该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
地质专家说,岩体稳定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而现在地震刚刚过去两年,岩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8月7日,舟曲县突降暴雨,降雨量达96.77毫米,1小时降雨量达77.3毫米,而今年上半年,舟曲发生较长时间的持续干旱,使该地区的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已经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
7日所降的暴雨直接触发了这起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郭玉虎说,8月7日舟曲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两条沟汇水面积达40平方公里,强降雨对原本松散易垮的山体、岩体形成浸泡和巨大冲击,是8月8日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因。
由此看来,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可能发生进而危害到我们的生命。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
(一)地形地貌条件地形条件制约着泥石流形成、运动、规模等特征。
主要包括泥石流的沟谷形态、集水面积、沟坡坡度与坡向和沟床纵坡降等。
1、沟谷形态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流通、堆积等三个区,沟谷也相应具备三种不同形态。
上游形成区多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状、漏斗状或树叶状,地势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生长不良,有利于水和碎屑固体物质聚集;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狭谷,沟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较宽阔的河谷,使碎屑固体物质有堆积场地。
十年涅盘花开舟曲流的形成与防治
课题:十年涅槃花开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与防治一、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在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这一部分,不同版本教材对于自然灾害的介绍形式及侧重内容均有一定差异,对于案例的选取和剖析也见仁见智,因而无法以教材定教法,只能根据《新课标》实施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能“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本节课选择以泥石流为例,探究其“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学习灾害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预防灾害和逃生自救。
所以本节课将在泥石流成因探究的基础上,要求掌握其预防、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和设计理念自然灾害发生于自然界,在地区上存在差异性,在时间上“可遇不可求”。
若要更直观、深刻的认识自然灾害,需要更多的接触自然,亲近自然。
然而,中学生由于学习紧张,走进自然的机会往往较少,所以缺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体验,这让地理教学多少失去了些“现场感”。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结合舟曲泥石流十周年纪念的契机,选择舟曲8·8特大泥石流作为案例教学,借助当时的视频和图像资料能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较为直观的了解,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自然灾害不仅仅是成因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懂得防治措施的探究。
案例教学得出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能回归于现实生活,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该部分内容相对目前我校高二学生学习基础而言,知识内容并不多,难度也不大。
在仔细阅读和分析教材之后思考发现,如果深入挖掘,这部分内容是训练地理思维、培养探究方法、感悟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也是体悟人地关系、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一课。
三、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探究、图片资料展示等方式,掌握泥石流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2、通过“搬迁之辩”课堂辩论活动,形成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灾后重建的防治问题,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原则。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条件、危害及应对措施;(二)难点: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成因探究;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探究。
《舟曲特大泥石流》课件
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害 监测和预警体系
《舟曲特大泥石流》PPT 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场可怕的泥石流袭击了甘肃省舟曲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此次灾害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背景介绍
发生时间:2010年8 月8日
受灾人口:约10万人
发生地点:甘肃省舟 曲县
灾害类型:泥石流
受灾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灾害原因
1 泥石流形成原因 3 地形地貌条件
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疏
公众的应对措施
2
散人员、提供食品和医疗等紧急救援 工作。
公众积极参与自救,并通过社交媒体
广泛传播灾害信息,呼吁更多人伸出
援助之手。
3
国际援助
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提供资 金、物资和人力支持,帮助舟曲进行 重建。
总结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 自然灾害
应加强对泥石流的防 范和应对措施
2 暴雨引发泥石流 4 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灾害影响
人员伤亡情况
泥石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 亡,给受灾地区带来了巨大 的悲剧。
经济损失
舟曲特大泥石流对当地经济 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重建工 作需巨资支持。
灾后救援和重建
政府和各界力量积极组织救 援和重建工作,帮助受灾民 众重新恢复生活。
灾害应对
1
舟曲特大泥石流成因与危害及综合治理
4 2 上 位机 程序设 计 .
5 结论
用 P C设计的 自动控制系统在兰州石化 污水 L 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装置使用 以来 , 大大降低了操 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 改善 了操作人员 的工作环境。 系统具 有调 试简单 、 操作 方便 、 用 安全 、 使 运行 可靠 、
流使舟曲县城关镇 月 圆村在 内的宽约 50 长约 0 m、
5m的区域被夷为平地 , 中三眼村 、 k 其 月圆村 、 春场 村基本被冲毁。造成这一 区域居住群众 19 4 2人死 亡 ,7 人失踪 , 23 累计 门诊人数 2 6 0 2人。冲毁房屋 665间 , 田9 h 泥石流冲出沟 口固体物质约 31 农 4m ,
1 0 ×1 8 0 m。
,
导工程和拦挡工程两 大部分 , 主要 由拦挡坝、 格栅
坝、 排导堤组成_ 。 2 J
3 1 罗家 峪沟 .
1拦挡工程 : ) 布置 l 座拦挡坝、 1 6座格栅坝, 坝
高 8~lm。 O
泥石流堆积物堵塞 白龙江形成堰塞湖 ,
2 m内沟床堆积厚达 15~ m, k . 2 大量积水沿排洪沟 进入城 区, 包括排洪沟两侧的平房等一半城区被淹 ,
围墙 、 房屋及便桥 8 , 7 , 3 人 , 座 死 人 伤 9 死牲畜 2 0 2
余头, 县立中学停课 1 余天。 0
3 16 年夏 , 眼峪沟、 )9 1 三 罗家峪沟泥石流 冲毁 房屋 10间, 田 3 h 死亡 1 , 2 6 农 6m , 人 伤 7人 , 冲走
牲畜 30头 , 4 冲毁公路 lO 桥梁 8 O m, 座。
第2 7卷 第 2 2期
泥石流的成因与防治
付宏博 1400100123
精选课件
泥石流的成因与防治
精选课件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 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 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 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 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 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 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 计门诊人数2062人。
精选课件
• 3.建立健全城镇泥石流监测预警体系。 • 我国的城镇泥石流主要由暴雨激发,泥石流监测与暴雨监
测紧密相连。目前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水平较低,随着新 技术的应用,应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研发新型的泥石流监 测预警体系,并在已有的泥石流区域短期预报结果的指导 下,利用中国气象局建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立城镇泥 石流短临预报系统,从而构成由短期预报、短临预报和临 灾警报的监测预警报体系。在泥石流监测、预警和预报设 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建立集监测、预报、警报、临灾预 案于一体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保障超标准的特大泥石流 发生时不但可以提前做出预报,而且还可在泥石流来临时 发出警报,并确保有序地撤离危险区人员和及时有效地进 行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 扩大植被覆盖率,截持降雨,减少地表径流; 促使雨水快速渗透,减少土壤侵蚀; 选择保水保土作物,减少水土流失
保持牧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护养草场,减轻水土流失; 防止草场退化和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提高产草率,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减轻水土流失; 提高保水保土能力,削减土壤侵蚀
精选课件
• 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后是矿产,对于 当地自然资源的掠夺就像嚼甘蔗一样,一 节一节地把舟曲嚼干。(南方周末)
浅谈舟曲县某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
浅谈舟曲县某泥石流特征及防治措施摘要:舟曲县8·7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文章在分析研究某泥石流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整理了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地形、物源和水源条件,总结了泥石流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泥石流沟的治理工程防治方案。
关键词:泥石流舟曲地质构造形成条件防治措施一、前言甘肃省舟曲县是国内受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5.12”地震后,某泥石流沟沟坡、沟道内产生了大量新的崩塌体,使得沟内固体松散物质增加,存在发生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条件,对舟曲县某新区房屋造成威胁,并对S313公路的安全构成威胁。
在详细研究舟曲县某泥石流勘察成果基础上,从地形地貌、一定储量的松散固体物质、相应的地质环境、地层岩心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详细分析某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泥石流沟的工程防治方案,并提出了治理防治建议。
二、舟曲县水泉沟东自然环境背景及地质条件某泥石流沟道位于甘肃省舟曲县某新区,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上游地带,距舟曲县老城约14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5′27″,北纬33°47′34″,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秦岭呈北西-东南走向贯穿全境,境内山高谷深,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图0-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秦岭褶皱系西段、南秦岭印支断裂褶皱带、中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断裂褶皱带构造亚带的分界线上(图1-1)。
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和新构造运动等多期构造变形运动,其中华力西期和印支期构造运动尤为强烈,在上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表现出复杂的地质历史发展演化特点。
图1-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地貌上属构造侵蚀溶蚀深切割高中山地貌类型,泥石流扇缘白龙江边海拔高程1400m左右,形成区最大海拔高程2068m,流域内最大高差为668m,地形切割强烈,地形陡峻,一般坡度均在45°以上,沟谷呈“V”型谷。
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2 4・
中 国水 土 保 持 S C 2 1 年 第 3期 WC 0 1
舟 曲县 “ 8 特 大 山 洪 泥 石 流 8・ " 灾 害 成 因 与 防治 对 策
尹成 戌
( 曲县水 土保持 局 , 舟 甘肃 舟 曲7 6 0 ) 4 30
[ 键 词 ]山 洪 泥石 流 ; 眼 峪 沟 ; 家峪 沟 ; 因分 析 ; 关 三 罗 成 综合 防 治 ; 曲县 舟
舟 曲县 “ 8 特 大 山 洪 泥 石 流 是 一 次 深 夜 突 然 暴 发 的 饱 8・ ” 含 粉 沙 、 土 物 质 , 浮 携 带 大 量 巨 石 和 砾 石 的 固 液 混 合 颗 粒 黏 悬
沟的沟谷 比降为 5 ~ 0 , % 3 % 山坡 型泥石 流沟 的比降为 4 % 一 0 5%; 0 一级与二级支 沟为 沟谷 型 , 三级 支毛 沟为 山坡 型。② 地 貌因素。地貌 条件 主要是指 泥石 流沟 的沟床 比降、 沟坡坡度 和
2 1 自然 因素 .
21 0 0年 8月 7日2 3时 4 0分 ,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 自治州 舟曲县县城东北部 的三 眼峪沟 和罗 家峪 沟暴发 了特 大 山洪泥
石 流 , 石 流 涌入 嘉 陵 江上 游 支 流 白龙 江 , 重 堵 塞 河 道 , 成 泥 严 形 堰 塞 湖 。受 泥 石 流 冲击 , 城 部 分 地 方 被 夷 为 平 地 , 乡 居 民 县 城
上 堆 积 了 大 量 砾 石 和 巨 大 石 块 。 据 调 查 , 眼 峪 沟 和 罗 家 峪 沟 三
流域 内可直接补给泥石流的 固体物质约有 1 6 0万 I。 9 n。
() 3 地形地貌 因素。①地形 因素。地形 陡峻和高落差 为泥
石 流的暴 发提 供 了动力势 能。三眼峪 沟沟 道 内裸 岩 面积 占流 域总面积 的 1% 以上 , 高点 陡石 山海拔 388m, 5 最 2 最低点入河 口处仅 130m, 4 相对高差 24 8m, 8 地形以 中高山地为主。此次 暴发 的泥石流为沟谷型和山坡型兼而 有之 , 其中沟谷 型泥石流
浅析甘肃舟曲县泥石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2 泥石流灾 害形成 的基本条件
2 1 地 形地 貌 .
舟曲县地处西秦岭南脉山区的岷迭 山系之陇南
所夹的断块中, 区域 内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 ( : 古 D)
收稿 日期 :0 10 -5 2 1—4 2 作者简介 : 黄文胜 , 甘 肃省 水利 水电勘测设计研 究院第二 分院 , 男, 工程师
治措 施 。
关键 词 : 泥石 流 ; 形成原 因 ; 防治措施 ;甘肃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6 2 2 P4 .3 文献标志码 : A
21 00年 8月 8日凌 晨 , 肃 省 舟 曲县 发 生 特 大 甘 山洪 泥 石 流 灾 害 ( 下 简 称 “ . ”特 大 山洪 泥 石 以 88
区域 地 质构 造 上 , 区位 于秦 岭 褶皱 系 一西 秦 本
岭 南部 印支 褶皱 带 , 以临潭 一宕 昌 断裂 带 与 西 秦 北 岭北部 华力 西褶 皱 带分 界 , 以玛 曲 一石 坊 一岸 门 南
口一 略阳断裂带与松潘 一甘孜地槽 系毗邻 , 构造线
方 向呈 N WW —S E展 布 , 北 宽超 过 4 m, 西 E 南 0k 东
山地 , 白龙 江上游 , 山体高 耸挺拔 , 势 险峻 , 地 河谷 深 切 , 流 湍 急 。流域 中上 游 山地 以 中 、 山为 主 , 水 高 山
流 ) 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 、 , 财产造成惨 重损失 。笔 者 根据 灾后 泥 石流 沟道 的应 急抢 险 勘察及 其 后 泥石
流 排洪 沟道 的勘 察 情况 , 泥石 流形 成条 件 、 就 形成 机
60~ 0 m, 0 80m 降水 比较集 中, 暴雨多 , 雨量大 , 突发 性降雨多于一般性 降雨 , 中降雨是泥石流灾害 的 集 诱 发 因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及防治
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三类。
泥石流的特征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它爆发突然、运动速度快,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产生的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1)地形地貌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2)地质条件
泥石流发育的地区多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节理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
岩石性质软弱或软硬相间成
层,易于遭受风化剥削。
这些因素导致岩层破碎,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碎屑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4)人为因素
滥伐山林造成地表水土流失,采矿、采石、修路弃渣堆石,丰富的碎屑物质来源促使泥石流爆发频率急剧增加。
舟曲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形成原因
一、地质地貌原因。
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
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二、“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
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
三、气象原因
2010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
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四、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
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
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
今年国内发生的地质灾害有1/3是监控点以外发生的,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
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
防治措施
1、防治目标
建立舟曲县城及其周边地域的泥石流防治体系,包括工程防治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和灾害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县城的防灾抗灾能力。
2、防治原则
1)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2)以稳为主、构建稳-拦-排-停有机结合的泥石流形成与运动控制体系;
3)土木工程措施与生态工程措施有机结合;
4)同时考虑工程治理、监测预警与灾害管理,构建城镇泥石流减灾体系。
3、防治工程设计思路
以泥石流物质平衡为主线,进行过程调控:
1)按照主河的输移能力确定泥石流排导槽流量和总量
2)按照泥石流起动临界坡度、自然沟床比降、拦沙坝和谷坊高度,计算稳-拦固体物质量;
3)停淤物质量=最大起动固体物质量-稳拦固体物质量-排导固体物质量
4、监测预警体系
监测:全天候摄像监测;雨量实时监测;泥石流发生次生监测;泥石流泥位监测。
预警:分级警戒雨量指标;预警信号;临灾预案。
5、灾害管理体系
1)专门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
2)制定应急预案;
3)减灾责任制度建设;
4)防灾宣传与演练;
5)减灾工程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