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闻舆论监督 (新)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理论前沿与综合论坛177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张向南(1.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作业帮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冲击与挑战,但也给了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这样新闻传播舆论监督与引导变得更有效,新闻传播速度明显提升,覆盖面也变得更加广泛,每个群众都可以通过手机移动设备或者PC端设备参与到舆论监督中,同时,也让舆论引导效果更明显,这对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本文简要对新闻传播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提升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引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我国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和效果更加明显。
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领域工作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转变,信息传递量更大、信息传递效率更高,不再向传统模式下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这对于新闻舆论监督和引导的水平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也让新闻舆论工作整体有了比较大进步和突破。
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让新闻舆论工作整体水平更加理想,已经成为相关人士重点研究内容。
一、新闻传播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简析新闻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是新闻传播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说这两项工作能够直接对社会稳定性和社会和谐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新闻传播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是评价新闻传播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并且能够通过对舆论工作的全面分析,来判断二者的工作质量和实际效果[1]。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领域中能够进行高质量新闻舆论引导新闻节目比较多,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出现,有些新闻播报节目在群众心中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影响力也比较突出。
二、提升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用的途径分析(一)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从整体上来看,新闻传播的舆论方面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总体来说比较繁琐,因此为了提升这些工作内容的整体水平,必须要由相关部门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为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提供较为系统的保障机制,尽快完成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舆论方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浅谈新闻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
中 图分 类 号 :G2 1 1
引 言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t 6 7 4 — 8 8 8 3( 2 0 1 4)1 2 - 0 0 3 2 — 0 2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合 和交叉 渗透 , 但 又不 能代替 其他 监督手 段 , 也 不能 被 其他监督 手段所代替 。同时 , 新 闻的舆论 作用还表现 在
违 法 犯罪 的案例 , 来 约束 人们 的行 为 , 倡 导 文 明社会 。 在新 闻 当中舆论监督 部分更是发挥着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 通过舆 论 的方 式曝光给社会大 众 , 让 全体 的老百姓都 当
上 “ 检察官 ” , 一个人的力量 总 比不上全社会人 的力 量 ,
从 而让丑陋 的事情扼杀在摇篮 里。因此 , 做好新 闻的舆 论监督 工作 显得 十分 的重要 , 加强新 闻舆论 体 系建 设 ,
本性 。
( 2) 舆论作 为一种社会现 象 , 它是人们思 想要求 的
表现, 受社 会 意识 形态 的支配 , 它 一旦 形成 与传播 , 就 成为强 大的精神力量 , 有 时可能反作用 于社会 。新 闻媒
体作 为党 和政府 的喉舌 及耳 目, 它不仅 是党与人 民联 系 的桥 梁 , 也 是反 映群众 的呼声 和要求 , 并 能为政府 决策 提供依 据 的渠道 , 舆论 监督作 为新 闻 的一个 主要 功能 ,
然而 , 部 分 官 员和 老百姓 为 了追求 自 保, 对这 种 现 象置之 不 理 , 从 而 助长 了这 些人 的 嚣张 气焰 , 在这期间, 新 闻媒
体逐渐站 了出来, 揭露和批判社会上 出现丑陋的事情和任务 , 将他们不可告人 的一面曝光给社会 大众。因此 , 新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2020.04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林裕翔【摘要】新闻舆论监督及其引导,是新闻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
新闻舆论受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反作用。
新闻行业怎样更好地运用舆论监督以及舆论引导所带来的效用,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是当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舆论监督舆论引导新闻舆论,主要是由新闻报道、评论以及群众互动等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活动构成的社会舆论。
同时,新闻舆论通常是由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念予以支配的一种社会意识类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对社会起到相应的影响,进而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一、新闻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引导的内涵与意义1.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监督既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也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来对社会、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的重要途径。
因为舆论监督工作的落实将对社会发展、进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一定要为大局服务,通过把控舆论监督的时机和时效,来增进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起到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效用。
2.新闻舆论引导。
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对新闻舆论工作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新闻报道质量的评估和鉴别不应只根据新闻信息含量、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予以判定,还应当综合受众观念、言行乃至思想等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力度以及向度等予以全方位的评定。
无论从新闻舆论工作具有的社会作用还是从新闻工作者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来看,我们都应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其服务社会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深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相关对策1.构建并完善新闻舆论监督保障机制。
法律法规与新闻舆论监督的深化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一套与新闻舆论监督相关的且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新闻媒介行使自身基本权利的进程中,能够担负起与之相对应的责任与义务。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其基础性的运营框架已经构成,但具体细节部分仍有欠缺与不足。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探讨
新闻视界55视界观.2021.0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探讨徐展力 周建辉(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山东,青岛 266071)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播在传统媒体中国的舆论监督地位受到了挑战。
广播行业在传统媒体形式中具有较强的受众基础和技术优势,但是目前广播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很难和自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相抗衡,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广播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力,所以在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广播行业需要积极配合受众需求,对当前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实现广播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效用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舆论引导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和监督职能对于当前的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结合社会发展特色,根据当前的社会受众群体需求以及特定时期的发展标准进行优化创新。
特定时期具备时代性特征的广播新闻传播才能具备更强的舆论监督能力,为大众的舆论方向做出正确的引导。
一、舆论监督主题多元化发展舆论监督主题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发展,传统媒体形式影响下,广播新闻内容过于笼统,而且播放形式缺乏创新要素,无法反映出当前的舆论监督主导地位。
这样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广播新闻传播途径应用网络创新技术,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渐被互联网创新媒体形式中的自媒体或者其他形式所消耗,所以当前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当前的舆论监督主题进行专业角度的分析,从科学发展态势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保证舆论监督职能正确发挥效用,引导受众群体具备正确的思维和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方法[1]。
广播新闻传播过程中想要实现主题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积极开拓创新,把握舆论监督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前提下,新闻传播途径在不断转换,广播新闻媒体需要迅速跟进,在热度较高的平台入驻自己的账号,吸引更多受众群体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开拓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喜马拉雅”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新闻信息内容和其他娱乐性内容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形成一个更广泛的受众基础条件,这对后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有重要的意义[2]。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说1、舆论监督: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指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社会现象。
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主要是通过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批评性舆论,对监督对象产生矫正和制约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来源于《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舆论监督的特点鲜明、具体的指向性。
制约力量的非强制性。
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及其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
3、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社会民主机制:越是民主、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氛围越好权力制约机制:软制约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对象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们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舆论引导?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批评?新闻舆论监督要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舆论引导,后者主要是正向引导,传播正面舆论,前者是强力制导,通过揭露社会偏差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与党政方针、政策有害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
新闻舆论监督分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即包括批评又包括建议评价。
新闻舆论监督有批评但不是简单的批评。
在批评中有引导、有剖析、有辩证的方法,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众利益相关的事务的监督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及其载体的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受到法律保护。
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20201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新闻舆论是由多种新闻传播方式引导的,可以更直观反映特定社会背景下民意民情。
新媒体时代,民众获取信息途径增多,可以充分发表自身对社会的意见,一改往日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主动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这也为舆论监督与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闻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引导的内涵与意义浅谈新闻媒体因其在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方面的强大影响力,一直有无冕之王的称号。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作为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在新闻媒体工作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会深刻影响到社会发展进程,因此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要为大局着想,充分发挥喉舌作用,有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有效的新闻舆论引导效应,就是新闻舆论传播后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的程度,它主要体现在对受众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
新闻报道质量高低受多重因素影响,除了应当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还应考虑地域性及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等因素,做全方位科学判定。
鉴于新闻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引导的社会效益,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引起重视,最大程度发挥新闻传播对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1]。
二、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环境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由过去传统媒体一枝独秀,改为大众媒体和社会各个群体的同步并行,每个人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完成新闻的拍摄发布,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公众新闻传播的参与度。
而且在“互联网+”视域下,新闻传播的速度相较过去也有了大幅提升,较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不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也促进了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使新闻媒体影响力空前加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区别界限逐渐模糊,传统媒体也会吸收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经验,学习新媒体传播方式,两者呈现出交互相融的发展趋势,使过去只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的舆论,产生了线下舆论浪潮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网络舆论影响下,议程将打破小众决断的限制,意见领袖对舆论引导也会产生新的形势,在参与舆论方面有所创新。
浅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
浅谈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摘要: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人们更加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由于新闻媒体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的特征,且传播范围广,能够针对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曝光,规范社会的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只有舆论监督作用,利用社会舆论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关键词:闻媒体舆论监督;社会作用;措施1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1.1新闻媒体的权利我国的法律规定了人民享有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这就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可以说是党和国家赋予了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民主的监督权利。
法律是保护各种权利的基础,新闻媒体要行使社会监督的权利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所以我国的法律就明确的规定了新闻媒体拥有采访权,并且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具有知情权和实时公开报道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些社会的黑暗面要履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这既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义务。
采访权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在任何公共空间搜集新闻信息并自主选择记录方式的权利,或新闻工作者有权要求法律规定有义务公布信息的采访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和全面的相关信息,不受他方外力非法地阻止和侵犯,媒体及记者的财产权、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凡是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媒体都有采访权和知情权,然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布给人民,让人民具有获悉社会事件的权利。
新闻媒体的采访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侧重点,一个就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明确了新闻媒体采访权的职责范围,要新闻媒体不能越界法律的红线。
另外一个是新闻媒体的采访对象可以自主的选择,采访的方式也是由自身决定,最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对社会的违法犯罪具有监督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其采访权是受保护的,不会受到其他外力的干扰和阻止。
由于新闻媒体充当的正义的角色,在采访的过程中人身安全是最大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各界要切实的保护新闻媒体的采访权。
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是通过对新闻事件采访,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编辑,在通过媒体报道出来,让人们可以获知社会事件的真相,实现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
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
第13卷第08期 Vol.13 No.082022年4月 April 2022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康丽琳(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北京10005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新媒体成为公众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在便捷公众生活、带给公众丰富新闻信息的同时,新媒体也加大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
互联网中隐含大量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会给公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带来消极影响。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引导舆论正向发展尤为重要。
基于此,文章立足新媒体视角,阐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特点,剖析了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了相应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特点;问题;应对思路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119-03舆论监督是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
舆论监督常与新闻媒体联系在一起,不过新闻舆论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
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新闻、正向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并成为最适合实施舆论监督的“操盘手”,新闻舆论监督也自然成为舆论监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这导致网络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给公众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
新媒体让新闻舆论监督面临严峻挑战,只有不断完善优化新闻舆论监督思路,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缓冲矛盾、社会预警这两个方面。
在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民众需要借助平台来发表意见、宣泄情绪,而新闻媒体可充当民众的泄气阀,让民众能够顺利实现为自己、为他人不幸发声的愿望。
这里的缓冲矛盾主要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可通过倾听民众心声、解决民众之急难愁盼等方法,舒缓民众的负面情绪,减少因民众不满、愤懑情绪较多而给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恶劣影响,进而达到缓冲、减少与化解矛盾的目的。
新闻记者应如何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
家, 这是权威性的体现 ; 还有一个就是政府部门负责人。 这是进
行舆 论监督 的策 略 , 以直接 导致 问题 的有效解 决。让这 三方 他可 面 的听众 都参 与进来 , 是成 功 了一 半 , 论 监督 势必 也会 很 那就 舆 有效 。
浅析播音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功
◎戴 进
( 阳师范大 学渤海 学院 0 级表 演 系播 音主持 专业 2班 辽 宁兴城 150 ) 沈 7 2 15 摘 要: 主持人 的基 本功 , 指有标 准 的普通 话 , 就是 良好 的沟 通能 力 , 理解 能 力 。 听众 观众 的 互动 能 力 , 应能 力 , 和 反 口语 能 力 , 达 能力 , 书写 能力 , 一颗端 正态度 的心 ! 表 和 和 关键 字 : 音主持人 : 本功 : 求 播 基 要 中 图分类号 :9 J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09 ( 1)700 —2 17 —9 2 000—2 00 2
要 曝光 的 问题 。 要经过 反复 调查 核 实 , 就 要求记 者 深入 到现 都 这 场采访, 包括 采 访被 批评 的 单 位和 个人 。 听取 他们 的 申述 。 最 尽 大 可能做 到客观 、 公正 。之后 , 就是通过 记者 的报道 , 受众 了解 让 这一 事件 , 并让 受众也感 到这 种客观 、 公正 。让事 实说 话、 让过 程 本 身说话 无疑是 最好 的方式 。 , 其次 。 在开 展舆 论 监 督 时 。 充分 利 用 热线 等 形 式 , 要 让观 众 参 与进来 , 群众监督 和舆论 监督 有机 结合起 来。 促使 受众 参与是 大众 传播 媒介 的 主要 特征 , 谓 “ 所 参与 ”从 传播 。 学 角度 来说 。 以传播 者 的所 知 、 见 、 就是 所 所感 引起 受传 者 的“ 共 鸣”“ 、共识 ” 。当前 。受众对 信息都 具备 一定 的判断 反省能 力 , 他 们 不愿意 也 不可能 继续 做一 个单 纯 的信 息接 受者 ,他 们更 愿意 参 与到对 信息 的创 造 、 阐释和 评价 中来 。就 舆论 监 督而 言 , 众 观 的参 与还 可 以把群 众监 督和 舆论 监督 有机 结 合起 来 ,直接促 进 问题 的解决 。 笔者 认 为 : 展舆论 监督 时 , 在开 要特 别注意 采访 不 同层 次 的 人 。要兼 顾让三 个不 同层 次 的观 众参 与进 来 :一个 是普 通老 百 姓, 这是获得到广泛性效应的重要因素; 再一个是舆论领袖和专
新时代背景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
传媒观察新时代背景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黄晟(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浙江,金华 321000)摘 要:近年来舆论监督报道受到新传播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经逐渐被忽视,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被削弱,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是传统媒体如何进一步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当下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现状,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舆论监督报道的策略予以简要探讨,以期能够促进我国舆论监督报道在重重阻力下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报道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舆论监督报道;个性问题;共性问题一、引言舆论监督报道在我国社会中一直发挥着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对社会正义的弘扬作用,对我国社会风气的规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早些年,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社会治理等等问题上浙江省的舆论监督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今日聚焦》为标杆的各类媒体也纷纷加强了舆论监督报道的力度,舆论监督类的报道被推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媒体对舆论的监督已经不再激烈,舆论监督报道也逐渐落寞。
近两年,许多地方台弱化了对舆论的监督,转而将地方媒体的重心放在了发展融合上,舆论监督类型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少。
看似舆论监督报道要退出媒体发展的历史舞台,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活在表格里的牛》又正是一篇关乎扶贫大背景下的舆论监督报道,这意味着舆论监督虽然不再如往日般盛行,但舆论监督报道仍然在社会和媒体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大的存在意义。
二、新时代背景下舆论监督报道的现状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在2001年到2010年间迅速发展写很快处于鼎盛的黄金时期,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予以监督和批评,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使媒体行业蓬勃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给媒体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新媒体取代了大部分传统媒体在人们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之而来的是舆论监督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地位的逐渐降低。
新媒体舆论监督
新媒体舆论监督兰甲甲新闻学 130202012在谈到新媒体舆论监督时,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一是新媒体;二是舆论监督。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首先是建立在新媒体的特点之上的,因此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特点是什么。
其次,要明白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特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白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道德监督有什么区别。
在认清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了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差别,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
一、什么是新媒体在知网查找新媒体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有一篇文章《“新媒体”概念辨析》,这篇文章对新媒体的概念做了梳理和界定。
目前学界有关“新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的研究有很多,但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却很混乱,大多是出于对新技术的考量,对新媒体的界定范围过宽且逻辑混乱。
很多人把网络技术出现以来的各种媒体技术,都称为新媒体,如博客、微信、手机电视、数字杂志、触摸媒体等。
也有一些人认为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在新的传播形态出现以后,相对于过去一直使用的传播方式,这种新出现的传播形态就是新媒体,比如说广播相对于报纸而言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而言是新媒体,后生媒介相对于先生媒介是新媒体。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概念”,一种新的媒体传达一种新的信息,他提出的新媒体就是一个历时概念,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传统媒体,如印刷术、电报、广播,就是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下的“新媒体”。
因此,新媒体的理解见仁见智。
二、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就是普通大众的言论或意见,其主体是普通大众。
/舆论虽没有强制作用,但是它却有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
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经过传播而形成社会舆论时,便代表着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监督”,意思是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的形态,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溅治家、文学艺术家、演员、有意面向社会的企业家和其他社会活动家,其中包括著名记者)自由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
最新关于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规定三篇
【实用资料】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工作。
二、坚持舆论监督工作的原则要求。
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服务大局,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着眼于改进工作,抓住群众关注、政府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要事实准确,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防止报道失实、以偏概全。
要客观公正,坚持以理服人,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
要注重社会效果,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跟踪报道处理结果,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不恶意炒作。
要遵守新闻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三、把握当前舆论监督的重点。
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等问题,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希望和建议,揭露和批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行为,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
加强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揭露和批评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消极腐败等行为,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
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监督
各种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扰 ,甚至打 击 报复舆论监督者 。特别是一些单位和 部门的领导 同志从局部利益 出发 ,不希 望受到监督 ,往往对舆论监督者设置障
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 可靠性 、 直接
性、 权威性等特点。通过可靠 的事实 , 直 接把“ 和“ ” 短” 丑 公布 在有几十万受 众 、 几百万受众 、几亿受众 的很有权威的新
不仅 如此 , 因为贪利还要受到法律 、 纪律 的惩 处。面对这种结果 ,当然人 家要想
取材难。舆论监督需要大量事实准 确 的材料 ,以充分可靠 的根据来说 明问
题 的性 质 和 程 度 。 可 是 记 者在 采 访 过 程
出很 多招来对付你 ,使你的工作 陷入 困
境。
中, 由于常常得不 到有力 的支持 , 使舆论 监督缺少足够材料 ,特别缺 少能说 明问 题 的足够材料 。 结果在记者手 中, 有的材 料无足轻重 , 有的材料不实事求是 , 的 有 则是有意编造 的假材料。
舆 论 监督
新 形 势下 的新 闻舆论 监督
口杜 少华
( 口 日报 社 , 南 周 河 周口 46 0 ) 6 00
当前 , 在新 闻媒体 中, 开展舆 论监督 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 出来 ,也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高度关 注。但 由于受各种主观 因素的制约 ,使新 闻媒体 的舆论监督工 作也越来 越艰难 ,特别是地市级党报难
人 家 从 此 得 不 到 好 处 了 ,无 利 可 图 了 。
作为地市级党报 ,比较 容易贴近实
际 、 近基 层 、 接 联系群 众 , 论监督 的信 舆
息来源广泛 , 比较接近实际 , 便于开展批 评 与监督 。然而 , 在某些 地方 , 新闻舆论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1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
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2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机构有报社,出版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1)舆论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法发展。
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检测作用。
舆论监督能够不断地向社会及公众提供新的社会热点,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引导社会公众密切注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动向。
舆论监督对社会的监视还表现在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监视,不断跟踪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关注和评价这一进程,为社会发展进程的良性发展扮演守望者角色。
(2)舆论监督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组合,充当社会的“传声筒”和“排气阀”,传达呼声,宣泄积郁,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3)舆论监督具有控制功能。
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舆论监督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调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最迅速、最灵敏、最有效的反应。
(4)舆论监督具有社会制衡功能。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舆论监督所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志。
这种权利在进行权力制约和权力制衡的时候,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
(5)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积极主动地介入监督领域,许多社会问题、社会事件首先是以舆论监督形式表现出来的。
新闻媒体要善于做好舆论监督
条原则 :
善 于舆 论 监 督 , 先要 坚 持 党 性 原 则 。 有 高 度 的政 治 首 要 责 任 感 和 正 确 的 出发 点 , 到帮 忙 不 添 乱 。 从 党 和 人 民 的 做 要 根 本 利 益 出发 , 眼 大 局 看 问 题 , 于公 心 搞 监督 。 一切 要 着 出 围绕 党 的 中心 工作 。 围绕 改 革 、 展 和 稳 定 这 一 大 局 进 行 ; 发 其次 , 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 实事求是 、 调 真实性原 则。 新 强 真 实 , 仅 要 求新 闻事 件 本 身 的真 实 , 要 在 整 体 全 局 上 真 不 还
环 境 ,促 进 社 会 全 面 进 步 和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如 何 提 高 舆 论 监督 的 质量 , 善 新 闻 舆 论 监 督 的状 况 , 改 这 就 要 求 新 闻媒 体在 开展 舆论 监督 的 过 程 中 把握 , 根据实际情况有理 有利地进行。 也可在保持新闻
舆 论 监 督 独 立 性 的 同时 。 极 与 党 内组 织 监 督 、 政 监 督 、 积 行
群 众 监 督 等 其他 监 督 组 织 密 切 合 作 , 成 合 力 。 成 社 会 监 形 构 督 体 系 ; 闻 单 位 之 间 也 可 以 相 互 联 手 , 同 作 战 , 扩 大 新 协 以 舆 论 监 督 影 响 , 大 舆 论 监 督 力 度 , 障 舆 论 监 督 的 顺 利 推 加 保
的意见 , 绝单凭汇报材料 编写报道 , 不 能道听途说 、 杜 更 捕 风捉 影 ;第 三 ,善 于 舆 论 监 督 必 须 坚 持 正 确 的舆 论 导 向原 则。 胡锦 涛总 书 记 在 政 府 工 作报 告 中指 出 . 闻舆 论 监 督 要 新 时 时刻 刻 突 出 新 闻 报 道 的 及 时 性 和 特 殊 性 ,舆 论 导 向 一 定 要坚 持 以人 为 本 的 原 则 充 分 反 映 人 民 群 众 的 心 声 。舆 论 监
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摘要】我国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推动政府和企业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
新闻媒体揭露和批评社会事件,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正义。
在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生变化,信息传播更快速和多样化。
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新闻媒体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加强自律和公正性,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的报道。
未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应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积极参与社会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应当不断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社会舆论引导,政府监督,企业监督,社会事件,揭露,批评,公共利益,网络时代,重要性,建议,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四权力,新闻媒体是监督权力行使的重要渠道,扮演着曝光、监督和引导舆论的角色。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通过揭露问题、监督权力、维护公共利益,确保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
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包括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对社会事件的揭露和批评、对公共利益的维护等方面。
新闻媒体通过报道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新闻事件,引导公众舆论,监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新闻媒体还通过报道社会事件的不公平现象和不良行为,呼吁社会正义和公平,促进社会道德的提升。
在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更加便捷传播,新闻媒体需要更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提升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和广泛性,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
25报道,这样有利于增强党报的威信。
要选择最能说明问题,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两点,深入揭露,集中攻破。
二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搭配要适“度”。
既不能用正面宣传为主来排斥舆论监督,也不能“黑暗一片”,使人看不到党和政府的工作主流,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三是舆论监督的频率要适“度”。
舆论监督报道有着引导社会舆论,影响读者的心理作用,因此把握好频率就显得非常必要。
对同一类事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地区、同一部门、同一单位,或者是同一个人的批评都要适可而止。
四是稿件发表的时间要适“度”。
要选择最佳时间。
同样的舆论监督稿件,发表的时间不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
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三)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支持舆论监督的同时,要尽快建立新闻舆论监督的督办制度毛泽东同志1954年曾说过,报纸批评应该开、好、管。
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要开展得好;管,就是党委要把这件事管起来[2]。
实践证明,哪里党委和政府支持重视舆论监督,哪里的舆论监督就搞得好,作用也自然发挥得好,反之亦然。
要尽快建立新闻舆论监督的督办制度,凡是报纸批评正确的,查证属实的,就要督促各有关部门抓紧改正并给报社回复,使得新闻舆论监督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对那些严重违法乱纪的个别腐败分子,只要新闻舆论监督属实,不管后台有多硬,官有多大,都要坚决地依法从重从严从快地查处。
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报纸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1] 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社出版社,2010. [2]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来东晓(南阳电视台 新闻中心,河南 南阳 473056)摘 要: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闻学概论课程-第八章新闻舆论监督
众参与
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主要采用的方法
• (四)既要适时,又要适度 • (五)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 • (六)公开批评与“内参”相结合 • (七)争取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
汶川地震后,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适时报道取得巨大成功
第四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
世界各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一般具备三个要件:
• 一是把监督对象的言行置于公众的视野之内;
• 二是发表对相关事件的评论,表明新闻媒体对事件的 态度; • 三是刊播公众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开展公众讨论,形 成舆论压力。
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主要采用的方法
• (一)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 (二)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
第八章 新闻舆论监督
本章框架结构
新闻舆论监督的 含义、功能和作用
新闻 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的 主体、客体和任务
新闻舆论监督的 原则与方法
新闻舆论监督的 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的含义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 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新闻舆论监督的客体 新闻舆论监督的任务 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 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 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遵守纪律和法律,恪守新闻道德 接受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 “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 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
批评,是不对的。 好,就是开展得好。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
能乱批一阵。什么事应指名批评,什么事不应指名,要 经过研究。
管,就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这是根本的关键。党委 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展不好。”
新闻舆论监督的任务
• 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舆论、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与舆论监督李卓钧《新闻理论大纲》舆论舆论监督舆论定义:舆论是一定的集合体的内大多数人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舆论是人类社会必然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舆论构成要素:公众、事件(关系的舆论主体切身利益、引起较多关注、新鲜)、意见舆论的性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的集合,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应;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导舆论的特性:1、集合性舆论是大多数人集合意见,而不是某个单个人的意见;舆论这种集合意见是在个体意见相互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某些代表性的个体意见强烈地启发、制约或者推动集合意见的形成或发生变化2、倾向性任何舆论都是针对某一事物所作的评价;这是由于特定的利益和政治、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的倾向性,在面对人类共同利益时可以有共同的舆论3、现实性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评价;只有当前生活中的矛盾才会更多的给人们带来利益上的影响,才会成为议论的中心4、自主性舆论的主体参与舆论活动,对事件发表看法是完全自觉自愿的5、公开性舆论是一种公开表达的意见舆论的作用:监督、咨询、调节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可避免的收到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他们的行为都要向舆询;然后根据舆论的评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舆论的双面性及其衡量标准双面性:舆论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公众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因素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存在质量高下之分,无好坏之别标准: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等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定义:是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物和社会现象以及国家公务人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监督舆论监督的地位:1、舆论监督室社会监督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2、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自我调节、解决矛盾)3、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大多数人的意志决定政治发展方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新闻事业舆论监督新闻事业与舆论形成的关系:舆论形成的条件:1、人们能否获得关于事态和事件的充分的信息2、人们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的运用语言和文字来展开争论与新闻事业相关:1、新闻事业的主要活动内容和基本的功能是向人们传播新闻、提供信息2、新闻事业是人们表达意见、交换意见的场所新闻事业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新闻事业促成舆论的形成,而且还通过反映舆论是自己成为舆论的代表;同时又对舆论施加影响具体方式:1、有选择的报道社会上所发生的某些事件,吸引人们的关注,为形成某种舆论提供依据和材料2、发表新闻评论或理论文章,阐明某种观点或立场,以影响和引导舆论3、发表经过选择的有关人士和群众的谈话、来信,提供多方面的意见,用群众的观点影响舆论运用新闻媒介展开舆论监督的原因(重要作用)1、新闻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非法乱纪者改过自新,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2、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治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3、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密切党群联系4、新闻的舆论监督提现了我国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我国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性质):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的内部矛盾,维护公共利益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特点:1、公开性指新闻舆论的公开性,它的监督通过公开报道和公开评论表现出来2、广泛性被监督对象、参与监督的人、监督产生的影响、监督内容3、及时性新闻报道和评论能迅速的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出来,快速的传播到群众中去,在错误出于萌芽状态即时进行干预(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效果)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1、对决策和决策执行的监督(民主化、反馈)2、对法律制定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现民意、公正合法)3、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决策、执行、作风)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原则和主要方式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原则:1、公开性原则是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前提○1知情才能监督○2封闭式愚昧的标志○3公开是为了监督2、舆论不一律原则是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运行规律舆论是由许多不同个体意见相互交流、融合、争辩、补充的结果,因此,要形成真正地舆论,就必须保证个体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批评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方式目的:批评性报道和赞扬性报道都是为了排除不利因素,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作用: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道,往往被看作为考察新闻舆论监督开展得如何的主要衡量尺度批评性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成为衡量新闻媒介是否真正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主要志特征:以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为准绳,对一切不良现象进行批评和监督,是社会诸种舆论监督方式中,最经常、影响罪广泛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问题:自上而下批评弱化了广度和深度;不及时公开批评批评不慎的表现:批评不实、批评不当、新闻炒作引起新闻伤害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新闻与舆论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特点:1、公开性从分散的个人意见到成为群体的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讨论和交流;而已经形成的公众意见要发挥其影响力,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2、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正性:公共事务;作用目标的公众性:公共利益3、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原因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即和多远舆论,以及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广阔5、评价性舆论是一种意见,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而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也就是具有一种评价性社会功能作用方式: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是以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敢于社会,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决定的目的:是公众事务最大限度的符合公众的意志和要求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众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施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强有力形式之一控制作用的表现: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对国家和政府的决策过程、决策实施结果和相关决策执行人物监督)2、对公众行为的鼓励或约束(鼓励公众合乎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与职业道德的行为)新闻舆论: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把公众中分散的、无组织的舆论,根据某种需要加以选择、梳理并公开发表,使之成为集中地、有组织的舆论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的表达必须借助一定媒介2、引发舆论舆论要形成必须有意见指向——特定的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先了解、认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信息才能发表意见,而新闻媒介通过“议程设置”的议题常常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成为舆论的源头3、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益,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力5、既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的影响。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措施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措施2019-10-11【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量也越来越多地介⼊社会⽣活并在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
本⽂着重探讨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内涵和成就,并从其现状全⾯深刻地分析了新闻媒体在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借此提出了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题;措施⼀、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弘扬正⽓、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民群众基本权利等⽅⾯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了维护⼈民合法权益的另⼀种⽅式。
不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要跟上⼈民⽇益增长的政治法律意识和满⾜⼈们在新阶段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不健全的地⽅,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的开展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度。
所以,如何建⽴⼀个科学合理、法制健全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机构,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已成为我们⽬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概念及⽅向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活公共准则的⽅向运作的⼀种社会⾏为的权利。
舆论监督的产⽣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
在我国,舆论监督是⼈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
做好舆论监督是⼈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作的⼿段,也是新闻⼯作的重要职责。
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优势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从最初的⼩⼼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以前的屈指可数到今⽇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以下⼏⼤优势。
⼀是具有很⾼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三是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四是涉及⾯⼴,关系到受众的点滴⽣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新闻舆论监督
作为县(区)广播电视台工作的新常态
李文彬
受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员工素质、采编方式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县区广播电视台的舆论监督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党和政府最基层的舆论宣传阵地,以及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县区广播电视台应该解放思想、主动出击、发挥贴近性强的优势,着力探索适合基层实际的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改变舆论监督工作无所作为、难以深入持久的尴尬局面,使之成为县区广播电视台工作的新常态。
一、在推进协商民主和依法依法行政上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基层的协商民主应主要包括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基层协商等各个方面,县区广播电视台要主动与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商议方法和步骤,把事关国计民生重大事件的协商过程和内容及时公布,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达到监督工作,督促落实的目的。
如每年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都会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编采人员要改变“两会”报道重程序、轻内容,重领导、轻代表委员的做法,
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充分报道他们的真知灼见。
要筛选出反映问题深刻、解决方法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代表议案和委员提案,把它们的内容予以公布,并跟踪督办落实过程,让公众充分的知情和参与,使代表、委员和广大群众更好地增共识、聚合力、促和谐,更好地促进党委、政府工作的落实。
近年来,县区党委、政府在促进政府协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县区广播电视台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如政府进行的事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性协商,广播电视台可在事先了解议题和与政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把相关群众、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进行前期采访、梳理和播发,提前预热,协商过程中,要充分采访报道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政府决策的过程。
对于政府召开的听证会、座谈会的等事务性协商,广播电视台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政府的想法和公众的诉求及时地采访和播发,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目的,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推进基层依法行政,舆论监督作用不容小觑,县区广播电视台不但要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要同政法、纪检监察、组织等相关部门建立经常性、广泛性的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让舆论监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首先,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把政府及其有关部
门的职能、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及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并邀请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进行解读,让公众充分了解。
其次,对执法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对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等领域的执法行为,县区广播电视台可采取现场跟进的方式,记录过程,邀请执法人员以案说法,并予以播发。
重点的执法行动,可从热心市民中聘请执法监督员见证执法过程,并对执法过程做出评价。
第三,对于政府部门个别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以及各种腐败行为,要在掌握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坚决予以曝光。
当百姓利益受到损害时,要挺身而出,敢于、善于讲百姓的心里话,将他们的困难、意见、呼声,以及心里不敢说、不想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表达出来,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二积极探索适合县区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节目形态
目前,很多县区广播电视台大都开办一档时政新闻,在现行体制下,这种新闻并没有赋予普通群众真正的话语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报道者。
因此,在县区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广播电视台,要开辟渠道,
快速反映,把群众身边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反映出来,架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做好社会矛盾的“减压器”。
一是要加大时政新闻的改革力度。
除报道好领导的会议、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外,要腾出时段,加大民主协商、政策法规宣传、政务公开等内容的宣传报道。
二是开辟民生和法治类节目,把话语权交个百姓,让百姓发表见解、说出心声、提出诉求,用舆论的力量维护群众的权益。
同时,大力宣传依法治国的主张,通过身边的案例分析,促使领导干部和群众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
三是开办电视论证节目。
目前,许多城市台已经开办电视论证节目,效果不错。
有人员和技术条件的县区台应该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取得支持,建立协调和工作机制,共同开办好电视论证节目。
要策划好论证选题,安排好不同层次和界别的群众参加,循序渐进地推进这项工作。
民生新闻开辟。
法治节目
电视论证
三遵循原则
法治思维、人本理念有助问题的解决。
建立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帮忙不添乱内参形式。
提升编采人员素质。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