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一一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一一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原本非语法化、非规范化的表达方式逐渐变为语法化和规范化的过程。
形态句法是语言中用来表达句子结构的形态成分,即词类、时态、语气等的变化和组合方式。
形态句法的发展也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中,形态句法的发展受到多种动因和机制的影响。
形态句法在汉语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汉语时期。
古汉语的形态构词比较简单,语法规则相对较为灵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汉语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形态句法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动因的影响。
第一,语言接触和借用。
汉语历史上与其他语言的接触和借用对形态句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是与阿拉伯语、蒙古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使得汉语形态句法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和变体。
例如,借用自阿拉伯语的“啊拉”、“穆斯林”等词语的出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形态句法功能。
第二,社会文化变迁。
社会文化的变迁和语言使用环境的改变也对形态句法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的改革等,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形态句法不断发展和演变。
同时,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的出现也推动了汉语形态句法的发展,例如网络词汇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形态句法的变化更加快速和多样化。
第三,语言内部的逻辑演变。
形态句法的发展也受到语言内部逻辑演变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原本没有明确词性的词汇逐渐被赋予了特定的词类,并出现不同的形态变化规则。
例如,汉语中的副词“很”在古汉语中没有词性,但在现代汉语中被归类为副词,并出现了形容词短语“很好”、“很高兴”等形态的变化。
形态句法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语音变化、语义变化和句法规则的调整。
首先,语音变化是形态句法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的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这对形态句法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古汉语中的兼容性标记“而”逐渐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虚词“的”。
其次,语义变化也是形态句法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however的语法化研究
however的语法化研究
赵若弟
【期刊名称】《雨露风》
【年(卷),期】2022()8
【摘要】大多数文法学家认为however是连接副词,各词典学家将其划分为副词
和连词。
从词源上来说,however是由两个副词how ever构成,所以however本
身是副词,但是从副词的修饰功能到连词的连接功能表明它发生了语法化。
因此,本
文从历时的角度,结合however的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探究它的语法化过程和动因,并结合认知理论研究其认知机制。
由此发现,however经历了从表示“不管怎样”和“无论到什么程度”时用来修饰到表“然而”时用来连接的语法化过程;动因是
句法环境的改变和高频率重复使用;遵循从范畴化到非范畴化再到重新范畴化的认
知规律,并且通过转喻和隐喻机制实现语法化。
【总页数】4页(P00086-00089)
【作者】赵若弟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英语介词down的语法化和去语法化研究
2.汉语语法化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汉语动词语法化的多视角研究》读后
3.语法化、词汇化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构式化与构式调变》评介4.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理论反思与方法探索新动向——《词汇化与语法化理论及其运用》介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法化机制探赜
语法化机制探赜语法化机制探赜1.语法化涉及的范围学者们对实词虚化多有论述,如果将虚化的两端作一排列,则可见如下几种情况: 1.1 实词(名、动、形、代)向虚词(副、介、连、助、词缀)的虚化名(时间)→副时、昔、今名(方位)→助里、后名→词尾子、儿、头动→介以、为、从、及、与、将、连、和、把、被动→副毕、并、渐、共、还、更、终、试、没、没有动→助了、着、第、罢、休形→副良、殊、绝、精、独、诚、信形→助好代→副莫代→连斯、或代→词尾然、若、尔量→助个 1.2 某类实词向另一类实词的虚化名→代所、身、何物名→量块、株、枝、条、颗、粒代→系词是动→系词为 1.3 某类虚词向另一类虚词的虚化和:(动-拌和)→介-连带→连-连同着:(动-附着)→介(送着门外)→助(把着手)考虑到以上纷繁的情况,“实词虚化”就不是十分名副其实的说法,不如用“语法化”概括更妥。
要之,“语法化”是语法意义抽象化的进程,其特点是:(1)语法化是语法历时变化的普遍现象;(2)语法化首先表现为词汇、语法意义的淡化和虚化;(3)语法化的结果是词性的变化;(4)语法化是渐次虚化的过程,虚化有程度之分,层次之别。
2.引致语法化的原因 2.1 语法变化包括: A.句法位置变化如“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隋尹式诗)前例中“无论”作谓语动词,意为“不要说”;后例中“无论”位于句首,并与“俱”搭配使用,表示无条件,已虚化为连词。
B.配合关系变化如“还”:还+名还圭(归还义)还乡(返回义)还+动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晋傅玄诗)“还”用于名词前是动词,用于动词前虚化为副词。
C.句法功能变化如“是”:是日是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学而》)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前例中“是”作指示代词;中例“是”复指前文,仍是代词;后例“是”已虚化为系词。
2.2 语义变化如“大概”:举其大概,惟在吊民。
语法化的特征_动因和机制_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_王寅
G ramm ati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 M otivations and M echanism s
WANG Y in1, YAN Chen song2 ( 1. F oreign Languag es R esearch C enter , S ichuan Interna tiona l S tudies U niversity , Chongqing , 400031, China ; 2. Editor ia lO ffice of the Journa,l PLA U n iversity o f F oreign L anguages, Luoyang , H enan Prov . , 471003, Ch ina) Abstrac t : A s an i m po rtant aspect o f linguistic change , g ramm atica lization has long been one o f the i m po rtant topics in conte m po ra ry lingu istics ( inc lud ing cognitive lingu istics). G ra mma tica lization consists in the change o f a lingu istic fo r m advancing from a lex ica l to a gra mm atica l o r fro m a less g ra mm atica l to a mo re gra mma tica l sta tus , e g . fro m a derivativ e for m to an inflectiona l one . T he process features un idirectionality , sequence , abstrac tion and spec ialization. The necessary cond itions for g ra mm aticalization are repetition of high frequency and routiniza tion . Its mo tivations inc lude language contact , novel usages, errors and pragm atic factors . F ina lly , its m echanism s inc lude ana logy and reana lysis , w hich may invo lve m etapho r , m etonymy and subjectifica tion . K ey W ords : gra mm aticaliz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ana logy ; reanalysis ; m etaphor ; m etonymy ; subjectification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
!! 语法化是语言 演 变 的 重 要 方 面 & 语 法 化 具 有 普 遍性 " 所有语言都要经 历 这 个 过 程 " 而且这种演变可 涉 及 语 音’ 词 法’ 句 法’ 语 发生 在 语 言 的 各 个 层 面 " 义’ 语用等 " & 我们认为 " 语法化 中 的 ! $ < 4 9 B 7 8 = ( ’ ’ ’# % * Z ( 语法 ) 是指宏观意义 上 的 语 言 构 词 ’ 造 句’ 谋篇等规 则 & 当代语法化研究可 分 为 狭 义 ! 词 汇 层 面" 所研究 的对象是语言中实词 演 变 成 语 法 标 记 ’ 语 法 范 畴’ 语 法构造或惯 用 表 达 的 过 程 或 现 象 $ ’ 广义! 涉及语篇 和语用层面 $ ’ 最广义 ! 包 括 典 型 的 概 念 结 构’ 事件结 构等如何演 变 为 语 法 手 段 或 构 块 * $ 三 B : 5 9 C = @ B C 4 : 5+ 大层次 & 此外 " 西方语言学的语法化涵盖了中国传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 " #年!
大部分语法 化 过 程 是 渐 进 的 ! 认 为 ! 及性 * 可转让性 ! & ! _ = ‘ ? F T : : [ 是个实在的具体事物 " 而 % ! T ( Z ’ +" 有些语法化过程可 能 需 要 好 几 个 世 纪 " 如 汉 语 中 的 # 过$ 这一 词 !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衍生出用于语篇连 贯的 # 不 过$ % 意为# 但 是$ & ! 其中的# 过$ 字与原先表 空间跨 越 $ 意义的# 过$ 已 相 去 甚 远! 这种词义和 示# 用法演变的过程不做历时的研究是无法发现的 " # 我们能够看到 ! 语法化现象在我们所 ] ? C 4 9 : N N指出 ’ 选的任何语言中会在我们眼前迅速出 现 " $ ! ( ’ ’ (# % Z %" 如克里奥尔语 % & 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新的 6 = 8 : F 8 中的 ?T 可 及 性! 但 ? 5 [? B B : @ 5 C虽 有 一 定 的 专 有 性 * 不能算是一 个 实 在 的 物 体 ! 本身价值需要通过银行 才能实现 ( 也不具有 转 让 性 ! 须通过一定的银行手续 & 表 示 具 有 长 期 性 的 整 体+部 分 才能实现转让 "% ! B 关系 ! # 部分 $ 与# 整体 $ 有 邻 近 性( 且部分仅属于一个 命体做主 语 "% 表 明 被 所 有 者 也 可 以 是 抽 象 的! ! G& 作为所有 者 的 长 期 附 属 特 征 " % & 离原型意义更 ! 8 远! 被 所 有 者 仅 作 为 一 个 环 境 中 的 现 象! X 8只 是 表
“鉴于”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语用特点考察
“鉴于”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语用特点考察作者:陈诗语王雪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5期摘; ; 要:连词“鉴于”的形成则是由介词“鉴于”句法功能进一步扩大化所致,即介词的二次虚化结果。
在清朝其后连接成分由名词或名词性成分扩展为小句时,“鉴于”的连词功能肇端,20世纪90年代在与结果性关联词配合使用中成熟起来,而后随着“鉴于”句法衔接能力的增强,逐渐摆脱了结果性关联词可独立使用。
其中语义演变机制是“鉴于”连词用法演变的重要动因,且“鉴于”语义“主客观域”呈高度平衡性。
而在语用特点探求过程中我们发现其语用衔接具有因果、条件、推理等多元化功能,并在语用强化情境中根据相关“焦点突出原则”解释了“鉴于”引导原因复句先因后果排位模式的原因。
关键词:鉴于; ; 语法化; ; 语用特点一、引言依《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所释,“鉴于”属典型的介—连兼类虚词,它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①介词,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②连词,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和理由。
两者在共时层面的差异涉及较复杂的词汇化语法化交织的历时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介词“鉴于”来源于“鉴(v)+于(prep)”这一动介跨层结构,它的虚化滥觞于隋唐五代宋时期,此时的“鉴于”具有两解性,其介词用法于元代正式形成,随着明代使用频率的增加介词功能渐趋成熟。
介词“鉴于”词汇化的动因包括语法上动词“鉴”和介词“于”的去范畴化及语义漂白、语音学层面汉语韵律双音化促动、及认知层面的组块心理与重新分析的心理暗示。
第二阶段介词“鉴于”二次虚化促成了其连词用法。
学界对于该兼类词的词汇化、语法化研究仍有待完善: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1994)并未收录其连词用法,中国社科院所出版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1995)并未收录该词;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999)及《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其分为介词、连词两个义类;张谊生(2000),刘红妮(2010)分别在对“X于”的词汇化动因探求和与其介词并入相关研究中提及“鉴于”的“连—介”兼类属性,但并未展开具体探究。
【2019年整理】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
语法化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学者的论述和我们的理解,我们拟将语法化描写为: 从认知角度阐述语言中原来实意性词语和表达式(以及典型概 念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虚化(或显性)成为稳定 的语法标记或手段,抽象语法构造或惯用表达的过程和结果. 当某一可以单独使用的实义性词语逐步被抽象化后,离原来的 实在意义会越来越远,往往成为不可单独使用的语法词素.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着实际上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 映射和转移的结果,是一种隐喻现象,其间必然包含了作为概 念化主体的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语法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语 用和语义的驱动,必然具有认知上的理据性.因此,语法化具 有语义和语用特征,我们应该对这种象似性现象作出深入合理 的解释.
而第三层次的研究则是广义上的语法化, 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 语言结构如何体现出典型的概念结构或事 体结构等。典型的概念结构或事体结构等 如何被显性化为语法构造,人们在体验的 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概念基型,在其上有形 成了几个“典型事件模型”,语言中的语 法构造和基本句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 的。这也是一种广义的语法化现象。
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梅莱) 于1912年在其论文 “语法形式的演化” 中首先提出 “语法化”这 一术语, 认为语法化主要研究自主词转化为起语 法作用的成分 (the transition of autonomous words into the role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参见Ungerer & Schmid, 1996: 255) 他们都认为通过语法化过程的研究, 可以从历时 的角度寻找语言形式和功能演变的动因,进一步 揭示人类的认知与语言发展之间的象似性现象, 以进一步证明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并将语 言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更深 层次上对语言作出认知解释.
从状动短语到条件连词——“只有”语法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化动因
陈文中没有提到的是 :现代汉语中还存在另
一
种 副词 性 的 “ 只有 ” 即为 “ , 只有 , 的出现要 ”它
引 言
现代汉语中的“ 只有 ”前人一般分析为以下 , 三种语法结构 : 限定副词 “ + 只” 存现动词 “ 有” ( “ 如 桌子上面只有一个苹果 。” 、副词 “ ) 只有” ( :既然你们都不肯去 , 如 “ 我只有 自己去了。 ) ”和
连词 “ 只有 ” “ ( 只有 你 在我 们身 边 , 我们才 会觉 得 温 暖 。 )根 据语 法化 的 一般 规律 , 两者 都应 是 ”。 后
在唐代 以后 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 只有” “ 也 只作状动短语 , : 如 () 3 天地 间墨盔六层 阳气 , 到地面上 时 , 下便 冷 了。 ( 地 北宋 ・ 朱 子语 类 》 《 ) () 4 咱们基查十数个人 。 元 ・ 老乞 ( 《
பைடு நூலகம்大新 释 》 )
后于状动短语而产生的。但前人没有指出, 同样
在唐代。在这里 , 都是作为一个动词使用的, “ 有” 而 “ 作为副词修饰动词“ ,只有” 只” 有”“ 是两个词, 如:
() 1尔墨查一个父母, 更求何物。唐 ・ ( 《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 录》 ) () 2相看两不厌 , 敬亭山。唐 ・ 墨盔 (
李 白《 白诗全 集 》 李 )
14 1
也不 会 影 响我 们理 解 其 原来 的意 义 ( 例 ( ) 如 4
用在 动词性 词 组前 ,表示 在某 种情 况下 不得不 采 取 的行 动或 必然 出现 的情势 。这 里的 “ 只有 ” 即为 上面 所说 的 “ 只有 ” 如 “ 们 只有硬 着头皮 干到 , 我 哪里就 是 哪里 了 ”在 这里 ,只有 ” 当于“ 。 “ 相 只好 ” 、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马清华①(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浙江温州325003) [关键词]语法化;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摘 要]词汇语法化是词的多义发生学的一部分,它与词的实义性变化有着相近的诱发原理,不管已揭示出的语法化动因有多少条,概其要者,不外乎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四种。
由于语法化撇去了意义中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内容,因而在演化细节上与词汇实义性变化多少有些差异。
本文力求全面地对语法化动因进行补充、归纳、整理、分析和解释。
[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2-0015-06 Motivations of the Lexical G ramm aticalizationMA Qing2hua(Institute of Semantics,Wenzhou Normal College,Zhejiang,325003)K ey w ords:grammaticalization;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internal motivation of languageAbstract:Being a part of the lexical polysemous embryology,the lexical grammaticalization has the similar guiding principles to the lexical changes.No matter how many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2 izations have been show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basic motivations such as 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 and internal motivatuion of the language.As grammaticalization leaves aside the substantial contents in meaning,more or les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general notional changes.This paper gives some addition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ization.零、引言“词汇语法化”简称“语法化”,包括(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3)演化前后的意义差不多在同等虚灵层次上(见于多义连词等)这三种情形。
连词“即是”的生成历程考察
连词“即是”的生成历程考察作者:王莉莉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3期摘要:连词“即是”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是”偏正短语;“即是”合成词;“即是”让步连词。
它的形成过程在语法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针对其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即是连词语法化一、引言在现代汉语中,“即是”有两种用法:一是用来表判断,相当于“就是,便是”。
例如:(1)“除非你对现实视而不见,那么你就得承认存在即是合理。
”(《长江日报》1997年10月17日)还有另外一种用法,就是作让步连词,相当于“即便、即便是、即使”等。
用来表示对虚拟的让步,即先姑且承认某种虚拟的情况,然后转过来指出某事的成立不受虚拟情况影响。
常与“也”连用。
例如:(2)“那时,即是官员没有这类毛病,从深宅大院出来一游,也确实不容易。
”(《人民日报》1988年4月18日)(3)若是另一种情况,恐怕就另当别论了,比方说犯了巨人症之类的毛病,即是再人高马大,也是不堪一击的。
(《人民日报》1988年1月7日)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即是……也……”连接两个表示让步关系的分句,构成一个复句。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它经常被“即使……也”“即便……也”等代替。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即是”的第二种用法,即让步连词。
在上古汉语中,“即是”却是一个偏正短语。
本文试图分析上古汉语中的偏正短语“即是”如何虚化为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并就其虚化机制作浅陋探讨。
本文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语料库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邢福义先生策划开发的语料库全文检索系统搜集到一些语料,特此说明,文中不再一一注明。
二、“即是”词义的分类连词“即是”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阶段,为了对其语法化进行更好地考察与分析,下面对“即是”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即是”——“即”+“是”偏正短语早在东汉时期,“即”和“是”就出现了连用现象,但还不多见。
现代汉语副词作定语的语法化分析
现代汉语副词作定语的语法化分析朱萍【摘要】近年来无论是在口头表达还是书面文本中,经常可见“副词+的+X”的用法.从语法化角度对副词作定语的这一特殊用法进行分析,其原因在于一些副词仍处于实词由实转虚的语法化进程中,多少还残留着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副词+的+X”的表达正发展成一个新语法结构.这个过程中,隐喻和类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副词;定语;语法化;语法化机制【作者】朱萍【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09.4作定语是近年来副词的一种新兴用法,如“永远的遗憾”、“曾经的朋友”、“必须的工作”等,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甚至新闻报道当中,且大有蔓延之势。
为说明问题,笔者对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分类表[1]中1054个副词进行了语料分析。
以每个副词500条语料为分析对象,笔者共考察了52700条语料。
得出的结论是:在1054个副词中有135个副词具有在句中充当定语的用法,占整个副词系统的12.8%。
语料分析告诉我们,副词作定语在现代汉语中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而且有了一定的使用频率。
若不加分析地否定、漠视这一现象,显然有违科学精神。
那么,副词作定语其内在动因机制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语法化应该是副词产生定语用法的内在原动力。
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或现象,就是语法化,这是一个历时的演变过程。
沈家煊认为:“语法化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
[2]吴福祥认为:“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
[3]现代汉语副词,基本是由古汉语实词虚化发展而来的。
副词的虚化过程可以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略虚)→副词(较虚)→语气词、连词由于汉语副词的虚化机制不尽相同,不同类副词的语法化时间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程度有浅有深,有的语法化程度浅,经历几个时代都没有明显变化;有的语法化程度深,在不同时代有了比较大的差异。
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些 条件 。连词“ 无 论” 出现于 隋唐 时期 , 是上 古汉语 的跨层结构 “ 无论 ” ( 又写作 “ 毋论 ” 、 “ 勿论 ” )
在历史发展过程 中不断语法化和词汇化 的结 果 。双音 化是 连词 “ 无论 ” 语 法化 的动 因, 句法 环境 和
重新分析是连词 “ 无论” 语法化 的重要机制 。 [ 关键词 ] 无论 ; 连词 ; 跨层结构 ; 语法化 [ 中图分 类号]H1 0 9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1 7 8 X( 2 0 1 4 ) 0 1— 0 0 6 5— 0 5
那么 , 连词 “ 无论 ” 是怎 么来 的 呢 ?它 最初 是 个 什 么 结 构 呢? 它 又是 怎 样语 法 化 为连 词 的呢 ?本 文 将 围 绕这 些 问题 进行 探讨 。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连 词“ 无论 ” 的语 法 化过 程
1 .“ 六朝 ” 以前 “ 六朝 ” 以前 , “ 无论” 只 是一 个 “ 否定 副词 + 动词” 的跨层 结 构 。“ 无” 是 一 个 否定 副 词 , “ 论” 是一 个 二 价 动词 , 它 的宾语 在句 法 层面 上既 可 以是 实 语 类 , 也 可 以是 空 语 类 。动 词 “ 论” 有时是“ 谈论 ” 、 “ 议论 ” 的 意思 , 有 时也 可 以是 “ 判罪” 的意 思 。“ 无” 字或 作 “ 毋” , 抑或作“ 勿” 。无 、 毋古音 同, 故通用 ; 勿、 毋 双声 , 故 勿 又 借
考虑” 或“ 不谈 论 ” 的意思 。显 然 , 它们 都还 是跨 层结 构 。
另外 , 因为“ 论” 又有“ 定罪 ” 、 “ 判罪” 的意思 , 所以“ 无论( 毋论 、 勿论 ) ” 相应地又有“ 不判罪” 、 “ 不定罪”
关于连词语法化的浅见
关于连词语法化的浅见——以《龙图耳录》为研究语料所谓语法化,是语法范畴和成分产生的过程或现象。
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是语法范畴或一种新兴的语法手段产生的历时过程。
它比我们汉语中常说的虚化范围更广。
连词是一个相对较虚的词类,从虚化程度看,它比副词、介词的虚化程度强,比词缀等附加成分的程度稍弱。
这就使得一些构词能力强的连词看起来带有一点的词缀的性质。
比如:“然”。
“然”的本义是“燃烧”,但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假借为代词,与本义没有什么关系,这使得代词虚化为连词的过程中不受源词义的影响,用法上比较自由,构词能力很强,但受语境影响也相对较大。
“然”在上古汉语中已经表示转折,经历中古汉语时期到近代汉语时期,“然”作为表示转折的连词一直比较活跃,构词能力强,与连词凝结成“然而”“然或”“然则”“虽然”“既然”“倘然”等。
同时“然”作为指示代词,表示“……的样子”意义也越来越虚化,往往和相邻的词凝结成一个词,如:与表示短暂时间的词凝结成副词“正然”、“刚然”“忽然”“突然”“固然”、“诚然”等,与否定词凝结成连词“不然”“要不然”,与时间副词凝结成连词“然后”。
但是近代尤其现代“然”字的构词能力已经降低,像“正然”、“刚然”已经被“正在”“刚刚”等取代,而“固然”、“诚然”等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很少出现。
“虽然”“既然”等连词也是多用于书面语。
而“倘然”已经基本不大用,“不然”“要不然”等由于产生时代较晚,相对比较新,口语中运用还算比较多。
“然”在现代汉语中几乎只保留了连词一种用法,不仅比副词、介词的虚化程度高,也比许多和源词义有联系的连词虚化程度高。
另外,连词的虚化程度高,有些连词的语法功能不过是起句中标记的作用,可以省略,或用标点符号标记。
比如“和”类虚词。
“和”类虚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作主语时,往往可以用逗号或者顿号替代。
作宾语时,如果是两个并列成分则不可以用逗号或顿号替代,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往往前面用顿号,在最后一项前用连词。
_就是_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_张谊生
DOI:10.13724/ ki.ctiw.2002.03.008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总第61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张谊生提要 本文首先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考察不同类别的“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连贯方式,讨论与“就是”相关的各种关联格式。
然后探溯“就是”的演化历史和虚化机制,分析“就是”各种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演变过程,并且揭示“就是”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变异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篇章 衔接 连贯 语法化0 前言0.1在现代汉语中,“就是”的功能类别和句法作用纷繁多样,所能表达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更是错综复杂。
本文准备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着重探讨“就是”的篇章衔接(cohesion)功能。
我们所关心的是:现代汉语“就是”在篇章中到底具有哪些连贯(coherence)作用;表衔接的“就是”同谓词性短语“就是”、范围副词“就是”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导致汉语连词“就是”生成的语法化诱因和机制又有哪些。
0.2本文首先描写“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与“就是”相关的各种关联格式;然后探溯“就是”的演化历史和虚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就是”各种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0.3从句法性质的角度看,近、现代汉语中的“就是”,既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单词;既可以是副词,也可以是连词。
由于这些不同的“就是”之间存在着依次渐进的发展过程,内部的界限不很清楚;又由于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分析其衔接功能,而这种功能在各种“就是”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下文的讨论将涉及多种性质的“就是”;不过,在具体的论述时,除非特殊需要,一般并不都作细致的区分。
1 “就是”的衔接功能1.0目前通行的虚词词典一般都只提到连词“就是”可以表示让步,①其实,据我们考察,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单用或者与其他关联词语合用,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语境中,大致可以表示六种不同的语义关系:让步、解说、递进、条件、选择、转折。
连词“只有”的语法化过程
连词“只有”的语法化过程王文颖【摘要】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he conjunction “zhiyou(only)”developed the usage to guide conditional claus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i + You + NP”functioned from limita‐tion to disjunction .However , there had been a developed disjunctive conjunction “danshi” , then“zhiyou” failed in the competition and searched to act as a conditional conjunction via another path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whol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contextual meaning absorption played an imp ortant role in the reanalysis of “zhiyou” .%本文旨在考察“只有”作为表示必要条件的连词,其用法是如何产生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明清时期表示限止意义的“只+有+NP”起先发展出了转折的用法,但由于此前已经较为成熟的转折连词“但是”的强势存在,“只有”作为转折连词的用法昙花一现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后,“只有”又沿着另一条路径发展出了条件用法。
在“只有”的语法化过程中,语境义吸纳是推动“只有”实现重新分析的重要机制。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162-166)【关键词】“只有”;语法化;语境义吸纳;转折连词;条件连词【作者】王文颖【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094“只有”最初只是一个谓词性偏正词组,而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方面保留了其偏正结构的用法,如“我身上只有一块钱”,另一方面,“只有”还可以用作连词,用于引出必要条件。
“简直”的语法化
“简直”的语法化吴德新【摘要】“简”和“直”最初是各自独立的单音节词,由于高频共现,逐渐凝固成双音节形容词.后来由于“简直”经常充当并列谓语,在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逐渐虚化成表示动作方式或者性状程度的副词,最终在主观化机制作用下虚化成表示主观评价的语气副词.“简直”的语法化是句法、语义协同作用的结果,语法化动因在于认知上的象似性原则和语境调控机制.【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49)003【总页数】9页(P122-130)【关键词】简直;语法化;重新分析;主观化【作者】吴德新【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目前,学界一致公认“简直”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之一,几乎每一部现代汉语虚词工具书均将“简直”作为语气副词的典型案例予以收录,如吕叔湘[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2],侯学超[3],张斌[4]。
虽然学界已有很多学者对“简直”的意义和用法从各种角度进行过一些讨论,如张明莹[5]、吴德新[6]、李泉[7],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简直”的句法表现、句法功能或语法意义的描写上,目前尚未有人对其语法化过程及其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进行全面系统的详细分析。
本文将从历时视角考察“简直”的语法化,详细描写其语法化的具体过程,分析其语法化的条件和机制,最后提出其语法化的动因。
“简直”是一个双音节复合词,“简直”也曾有“剪直”、“箭直”等写法* 在方言中“简直”还有“箭直”、“拣直”等写法,文中如无特殊说明,直接写作“简直”。
[8]从来源上看,“简直”最初是一个各自独立的单音节词,后来逐步凝固成形容词,进而重新分化为副词,最后主观化为语气副词。
(一)独立的单音节词“简”和“直”众所周知,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许多双音词都是从古代汉语的单音词经由双音化机制演变来的。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语法化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汉语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研究汉语共时语言现象与历史语法化过程相结合,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语境语法化、典型确认、词汇结构变化、词义变化等)。
标签:语法化发展机制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
笔者主张结合历时与共时这两个层面,辩证完整的分析语法化的动机,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
一、篇章结构的语法化①(1)语境语法化由客观情境(不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起的常规含义在语言中发生固化,可导致语法化的产生。
也就是指客观现实对交际语句的意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它的意义精确化,并排除歧义。
比如“你打他,他打你”通常分析为并列关系,但特殊情境可适当搬用并列标记外形来表达假设(意为“如果你打他,那么他打你”)和因果(意为“因为你打他,所以他打你”)。
(2)典型确认人们在语言使用时,常常出于经济性需要,将语言中的有特征现象即非典型范畴与典型范畴用形式标记区别出来,这就使得某些语言现象中产生了零形式的语法化现象。
当然,这有个前提,对于这种典型与非典型,人们需要一个提前的对客观世界的确认和体验。
凡是典型的范畴即是我们平常所熟知、所默认的常态,也就是说无需特别说明就已经会有一个常用意义。
相反,则用有标记形式,比如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往往是没有标记的,只要没有使用特殊的标记,也就是说按一贯的认知表示一般现在时。
二、词汇语法化(1)词汇结构形式的变化不改变结构表层形式而改变它内部切分:(AB) C →A (BC),也就是说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知角度的变化,内部切分从(AB)C 变成A (BC)。
就比如“长于X、困于X、勇于X”这些词组,由于人们在朗读的时候注重音节的协调与顺口,分割并组成为新的形式“A 于/ X”,从而使双音节“A 于”词产生了,与此同时也使“于”这个词语法化了。
连词“结果”的语法化及其语义类型
连词“结果”的语法化及其语义类型姚双云(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本文考察了“结果”的语法化,重点探讨了它由名词向连词历时演变的过程,并揭示了其语法化的诱因。
诱发“结果”由名词向连词语法化的因素有三:交际的语用因素、认知的心理因素、语言的内部因素。
论文还分析了连词“结果”的语义类型,并讨论了其语法化相关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结果”;语法化;语义类型“结果”在现代汉语中有四种用法:①动词,意思是“长出果实或种子”;②动词,意思是“将人杀死”;③名词,表示“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④连词,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
”[1]“结果”在共时平面上的差异涉及到一个较为复杂的历时变化。
其演变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结裹”被借用为“结果”,第二阶段是由动词短语演化为名词,第三阶段是由名词演变为连词。
本文重点讨论连词“结果”语法化的过程及其演化的诱因,并尝试分析其语义类型。
一 由动词短语到名词的演变“结裹”被借用为“结果”,吕叔湘(1982)已讨论过[2][p422]。
他认为:“结裹”的本义是“用衣服和被窝来裹扎”。
《老子化胡经》:“父母世间惊怪我,复畏寒冻来结裹,身着天衣谁知我”。
例中的“结裹”是一个动词短语,后来发生词汇化。
到宋代,衍生出“打扮”“杀死”“开销”等义。
如:(1)谢锦袍打扮,佯狂太白,黄冠结裹,老大知章。
(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 (2)俨谓其弟参政曰:“俨兄弟五人皆不为相,兼总无寿。
期间惟四哥稍得,然结裹得自家兄妹了亦住不得。
”(丁谓《丁晋公谈录》)(3)更有那班里换受底大使臣,这个最可畏,每人一月自用四五百千结裹它。
(朱熹《朱子语类》四十二卷)吕先生认为,“结裹”是宋人经常使用的言语,“裹”又简写为“果”,后来就把本字忘了。
江蓝生、曹广顺(1997)也持类似观点[3]p190。
动词短语“结果”最初大约出现在唐代,表“结出果实”的意思。
再谈语法化的原因及其内涵
再谈语法化的原因及其内涵作者:华霞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4期摘要:综观语法化的研究成果,语法化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语言交流;语用推理;人的认知能力;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影响;语言接触;使用频率。
本文主要分析语法化的原因与内涵。
关键词:语法化;原因;内涵一、语法化的原因1.语言交流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语言交流是听者和说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行为。
所以在具体的活动中,语言必须同时满足便于表达和交流两个条件。
社会生产力是由低向高发展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
为了表达日益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语言系统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以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
语言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的最根本的原因。
2.语用推理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听说双方是一种互动关系。
说话者想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听话者也就要从有限的话语中推导出没说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或叫“隐含义”。
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逐渐“固化”,最后成为那种形式固有的意义,这种后起的意义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意义。
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实词虚化的过程逐渐完成。
3.人的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语法化研究者普遍认为“隐喻”是认知的主要方式。
所谓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
”4.句法位置实词的虚化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的演化离不开具体的句法环境,即句式结构。
如“把”字处置式的产生:“把”在唐代以前是纯粹的动词,如:(1)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
(《后汉书·吕布传》)但唐代出现了大量这样的句子:(2)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姚合诗)(3)两鬓愁应白,劳心把镜看。
(李频诗)在例(2)、例(3)两句中,“看”后的宾语省略,但“看”的不是“剑”和“镜”而是“诗”和“两鬓”,两句中的“把”还是实义动词“拿着”,即“拿着剑看诗”“拿着镜看双鬓”。
(4)醉把茱萸仔细看。
“不论”连词化及其机制初探
“不论”连词化及其机制初探作者:郝明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1期摘要:连词“不论”最初是“否定词‘不’+动词‘论’”形式的非句法结构,经过漫长的演变,“不论”的语义已经虚化。
关于“不论”的连词化研究还未见有相关专门探讨。
“不论”是何时、如何成词的?其连词化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不论;语法化;连词化[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2一、引言连词是汉语各个词类中虚化程度较高的词类,在句子中,它不充当句法成分,只起连接作用。
其连词化过程伴随着语义表达的复杂化,因此连词也是形成较晚的一类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共收录了14个“不+ X”类双音节连词,它们是:不单,不但,不独,不管,不过,不仅,不拘,不论,不料,不然,不惟,不想,不只,不意。
“不论”是这14个中最具代表性连词之一,本文将对其连词化的过程及机制进行考察。
《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对“不论”的解释:“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说明不受条件限制,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
”现代汉语中,“不论”的用法可以分为三种。
1)用在单句中,强调主语或状语;如:(1)轩猿…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不论]中国外国,都把它称为“王者之星”。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2)有趣的是,用冬眠旱獭的血清诱发黄鼠冬眠效果最好,[不论]是冬天或夏天,都能诱发黄鼠进入冬眠。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2)用于复句中表示无条件限制意义。
如:(3)然而,[不论]天文台选择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大气对观测的干扰都难以避免。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3)表示补充说明的意味。
如:(4)小时候我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名人,[不论]是政治家、科学家或者将军都可以。
(《我的世界我的梦》)二、“不论”的连词化查阅CCL古汉语语料库,我们发现在唐以前“不论”是状中短语,“不”是否定副词,“论”为实义动词,表示具体词义“议论,考察,讨论,评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期Vol.33No.1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4年1月Jan.2014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程亚恒(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摘要]“无论”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连词。
它经常放在一个短语或句子前面,引出一些条件。
连词“无论”出现于隋唐时期,是上古汉语的跨层结构“无论”(又写作“毋论”、“勿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语法化和词汇化的结果。
双音化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动因,句法环境和重新分析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无论;连词;跨层结构;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4)01-0065-05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连词,它既可以引进短语,也可以引进句子。
《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连词“无论”的解释是这样的:“用于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
后边有‘都’或‘也’呼应。
”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客观的、符合汉语实际的。
那么,连词“无论”是怎么来的呢?它最初是个什么结构呢?它又是怎样语法化为连词的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连词“无论”的语法化过程1.“六朝”以前“六朝”以前,“无论”只是一个“否定副词+动词”的跨层结构。
“无”是一个否定副词,“论”是一个二价动词,它的宾语在句法层面上既可以是实语类,也可以是空语类。
动词“论”有时是“谈论”、“议论”的意思,有时也可以是“判罪”的意思。
“无”字或作“毋”,抑或作“勿”。
无、毋古音同,故通用;勿、毋双声,故勿又借作毋、无。
《说文·勿部》“勿”下段玉裁注:“经传多作物,而假借勿为毋。
”《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郑玄笺:“士,事也。
勿,犹无也。
”秦以前的文献中,“无论”是一个极其罕见的跨层结构,我们仅在《晏子春秋》中发现了1例:(1)晏子曰:“婴之家俗:间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卷五《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这里的“无论”就是“不讨论、不谈论”的意思,在句子中作谓语。
本句是一个受事主语句,整个句子的主语“通国事”在语义上是谓语“无论”的支配对象,而宾语则是一个空语类成分。
两汉时期,跨层结构“无论(毋论)”在文献中仍不多见,我们仅检得以下3例:(2)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
(《说苑·立节》)(3)仁义之处,可无论乎!(《春秋繁露·仁义法》)(4)急复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
(《汉书·谷永传》)上例(2)的“毋论”与“无顾”对文,是“不要考虑”的意思;例(3)的“无论”及末例的“毋论”也明显是“不考虑”或“不谈论”的意思。
显然,它们都还是跨层结构。
另外,因为“论”又有“定罪”、“判罪”的意思,所以“无论(毋论、勿论)”相应地又有“不判罪”、“不定罪”[收稿日期]2013-10-07[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Y201118)。
[作者简介]程亚恒(1972-),男,河南驻马店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汉语史研究。
的意思。
这种意义的“无论(毋论、勿论)”在秦汉时期也已经出现,例如:(5)告人盗千钱,问盗六百七十,告者可[何]论?毋论。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6)其与饮食计偿费,勿论。
(《汉书·景帝本纪》)(7)上曰:“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
”(《汉书·韩王信传》)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勿论)”依然是跨层结构①。
例如:(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9)绘谓人曰:“无论润色未易,但得我语亦难矣。
”(《南齐书·刘绘传》)(10)自建安五年已前,一切勿论。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裴松之注)(11)子匿父母,孙匿大父母,皆勿论。
(《魏书·良吏·窦瑗传》)(12)一知此事,恐不可以不绝骨肉之爱,无论人事也,乃甚忧。
(王羲之杂贴)(13)谢殊不受,答曰:“先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
”(《世说新语·品藻》)以上六例中的“无论(勿论)”都是“不要说”或“不判罪”的意思。
可见这一时期的“无论”都还是“否定副词+动词”的跨层结构。
显然,不管是“通国事无论”、“无论润色未易”,还是“毋论年齿”,结构中的否定副词和动词“论”都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
其中否定副词的语义指向都是后面的“论(+宾语)”。
从结构上来分析,这种形式上为“否定副词+论(+宾语)”的结合层次如下:可见,“六朝”以前的汉语中,“无论”(毋论、勿论)尽管有多种意义,但这种组合都还只是动词性的跨层结构,并没有真正产生连词的用法。
2.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尽管作为跨层结构的“无论”极其常见,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跨层结构了。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及汉译佛经的韵文中,有不少“无论”已经接近成熟的连词了,下面不妨多看几个例子:(14)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隋·尹式《别宋常侍》)(15)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
(杜荀鹤《途中有作》)(16)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白居易《送张南简入蜀》)(17)无论吴与楚,俱是客他乡。
(柳郴《赠别二首》其一)以上几例“无论”皆是出现在文人诗歌中的连词,下面看其他韵文的用例:(18)不简富将贫,无论良与贱,但令美容貌,便乱女人心。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19)若人能了法,无论老与少,当须起恭敬,如火能净秽。
(又,卷二)(20)但是贫寒速遍寻,无论好丑须济[齐]赴。
(敦煌变文集《双恩记》)(21)润息村田更不过,无论夏麦与秋禾。
(同上)(22)应是街坊相屈唤,无论高下总来听。
(同上)非但诗歌和一些佛经韵文,散文中也有用作连词的“无论”出现,例如:(23)公曰:“今日言欢,则明前之不欢,无论好恶,一不得言。
”(《因话录》卷二)(24)伏以初经大变,海内震惊,无论顺逆贤愚,必皆企竦观听。
(陆贽《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25)林子兄弟挺身直入,斩预首,男女无论长幼悉屠之,以预首祭父祖墓。
(《南史·沈约传》)有些情况下,连词“无论”也写作“勿论”,例如:(26)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27)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
(贾岛《喜雍陶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隋唐时期“无论”用作连词时也写作“勿论”,但二者之间的比例非常悬殊。
我们调查的31个用例中,写作“无论”28例,写作“勿论”的仅3例。
此外,连词“无论”不仅用于文人诗歌、散文,而且还可用于佛经译文,而“勿论”则仅见于文人诗歌中,口语性较强的敦煌变文中,连词“无论”3见,未见写作“勿论”的连词。
但是,就在隋唐时期,连词“无论”还没有从数量上超过跨层结构“无论”。
我们检索到的66例“无论”中,用作连词的仅28例,还有超过半数的“无论”仍属跨层结构。
不过,我们应该承认,这一时期的连词“无论”已经趋于成熟,它不再像“勿论池大小”、“勿论穷与通”之类的结构那样仍有两种切分的可能,尤其是和“皆”类副词的配合使用,使得“无论”引出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条件性。
3.宋代以后宋代以后,连词“无论”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这一时期,连词“无论”一方面保持了与“皆”类副词的配合使用,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用法,就是引进具有任指意义的成分。
例如:(28)吴开、莫俦跪求云:“倘蒙再造,俟国相回军后,无论何人何物,惟皇子命。
”(李天民《南征录汇》)(29)无论何代,殆必异人。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例“何人何物”就是任何人、任何事,“何代”就是任何朝代。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时期,连词“无论”的发展速度较跨层结构要快。
宋代文献中,如果不计重出的3例,我们调查的14个用例中有7个“无论”用作连词,占到了总数的50%。
例如:(30)无论垢与净,一切勿念起。
(《五灯会元》卷一)(31)元丰官制行,一切更改,凡选事,无论文武,悉以付吏部。
(《容斋续笔》卷十一)元明时期,连词“无论”的使用比例有所下降。
在与跨层结构“无论”的总和中,连词“无论”的用量仅有23.5%多一点,即使把写作“毋论”的连词加上,也只有29.4%。
显然,这一数据还是远远低于它在宋代的使用比例。
清代时期,连词“无论”的使用比例急剧升高,与跨层结构“无论”的比例达到了3.9ʒ1。
例如:(32)若私下污辱,查出来,无论兵将,有功无功,一概斩首。
(《归莲梦》第七回)(33)列公,大凡一个人,无论他怎样的理直气壮,足智多谋,只怕道着心病。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但是,尽管连词“无论”在清代已经非常成熟,而这一时期字形仍没有完全统一,仍然有写作“毋论”、“勿论”的情况,例如:(34)看官,你道此时官媒毋论绅衿仕宦人家,悉行穿房入室,逐一搜寻,不得漏网。
(《五美缘》第四十四回)(35)到了次日,绍衣引着孝移,先拜谒了累代神主,次到本族,勿论远近贫富,俱看了,各有河南土仪馈送。
(《歧路灯》第一回)不过,这种情况极其少见,我们调查的语料中仅发现5例“勿论”,2例“毋论”,而“无论”则多达250例。
直到现代汉语中,连词“无论”才最终战胜“毋论”、“勿论”而取得一统的地位。
尽管偶尔还可以看到用作连词的“勿论”,但毕竟少之又少,我们手边仅检得2例,如:(36)为保证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的整齐,勿论是军队或地方来的调干生、文化补习班学生,一律要参加暑期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无一例外。
(张佐良《周恩来的最后十年》)(37)田虽有公田、私田之分,但耕种时则由一井农民在土地上“通力而作”,收获时则勿论公私都“计亩而分”。
(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三)》)这种现象可能是有意仿古造成的,并不能否定连词“无论”已经一统的结论。
二、连词“无论”语法化的诱因和机制1.“无论”语法化的诱因连词“无论”语法化的诱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音节上的双音化影响。
汉语双音化的影响是连词“无论”词汇化的重要诱因。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应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明显了。
甲骨卜辞只有少数名词是复音词,周秦时期仍然以单音词为主,但复音词已占有相当的比例。
据前人研究,《论语》的1700多个词语中,除去人名、地名和虚词,复音词有200多个,约占总数的15%;《诗经》的3400多个词语中,复音词有900多个,占总词数的25%。
秦汉以后,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大量增加,如《说文解字》中的复音词有1690个,《论衡》中复音词也达到2300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