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期Vol.33No.1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4年1月

Jan.2014连词“无论”语法化的机制与诱因

程亚恒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要]“无论”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连词。它经常放在一个短语或句子前面,引出一

些条件。连词“无论”出现于隋唐时期,是上古汉语的跨层结构“无论”(又写作“毋论”、“勿论”)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语法化和词汇化的结果。双音化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动因,句法环境和重新分

析是连词“无论”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无论;连词;跨层结构;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4)01-0065-05

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连词,它既可以引进短语,也可以引进句子。《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连词“无论”的解释是这样的:“用于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后边有‘都’或‘也’呼应。”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客观的、符合汉语实际的。

那么,连词“无论”是怎么来的呢?它最初是个什么结构呢?它又是怎样语法化为连词的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连词“无论”的语法化过程

1.“六朝”以前

“六朝”以前,“无论”只是一个“否定副词+动词”的跨层结构。“无”是一个否定副词,“论”是一个二价动词,它的宾语在句法层面上既可以是实语类,也可以是空语类。动词“论”有时是“谈论”、“议论”的意思,有时也可以是“判罪”的意思。“无”字或作“毋”,抑或作“勿”。无、毋古音同,故通用;勿、毋双声,故勿又借作毋、无。《说文·勿部》“勿”下段玉裁注:“经传多作物,而假借勿为毋。”《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郑玄笺:“士,事也。勿,犹无也。”

秦以前的文献中,“无论”是一个极其罕见的跨层结构,我们仅在《晏子春秋》中发现了1例:

(1)晏子曰:“婴之家俗:间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卷五《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

这里的“无论”就是“不讨论、不谈论”的意思,在句子中作谓语。本句是一个受事主语句,整个句子的主语“通国事”在语义上是谓语“无论”的支配对象,而宾语则是一个空语类成分。

两汉时期,跨层结构“无论(毋论)”在文献中仍不多见,我们仅检得以下3例:

(2)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说苑·立节》)

(3)仁义之处,可无论乎!(《春秋繁露·仁义法》)

(4)急复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汉书·谷永传》)

上例(2)的“毋论”与“无顾”对文,是“不要考虑”的意思;例(3)的“无论”及末例的“毋论”也明显是“不考虑”或“不谈论”的意思。显然,它们都还是跨层结构。

另外,因为“论”又有“定罪”、“判罪”的意思,所以“无论(毋论、勿论)”相应地又有“不判罪”、“不定罪”

[收稿日期]2013-10-07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Y201118)。

[作者简介]程亚恒(1972-),男,河南驻马店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汉语史研究。

的意思。这种意义的“无论(毋论、勿论)”在秦汉时期也已经出现,例如:

(5)告人盗千钱,问盗六百七十,告者可[何]论?毋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6)其与饮食计偿费,勿论。(《汉书·景帝本纪》)

(7)上曰:“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汉书·韩王信传》)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勿论)”依然是跨层结构①。例如: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9)绘谓人曰:“无论润色未易,但得我语亦难矣。”(《南齐书·刘绘传》)

(10)自建安五年已前,一切勿论。(《三国志·魏书·陈矫传》裴松之注)

(11)子匿父母,孙匿大父母,皆勿论。(《魏书·良吏·窦瑗传》)

(12)一知此事,恐不可以不绝骨肉之爱,无论人事也,乃甚忧。(王羲之杂贴)

(13)谢殊不受,答曰:“先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世说新语·品藻》)

以上六例中的“无论(勿论)”都是“不要说”或“不判罪”的意思。可见这一时期的“无论”都还是“否定副词+动词”的跨层结构。显然,不管是“通国事无论”、“无论润色未易”,还是“毋论年齿”,结构中的否定副词和动词“论”都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其中否定副词的语义指向都是后面的“论(+宾语)”。从结构上来分析,这种形式上为“否定副词+论(+宾语)”的结合层次如下:

可见,“六朝”以前的汉语中,“无论”(毋论、勿论)尽管有多种意义,但这种组合都还只是动词性的跨层结构,并没有真正产生连词的用法。

2.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尽管作为跨层结构的“无论”极其常见,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跨层结构了。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及汉译佛经的韵文中,有不少“无论”已经接近成熟的连词了,下面不妨多看几个例子:(14)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隋·尹式《别宋常侍》)

(15)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杜荀鹤《途中有作》)

(16)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白居易《送张南简入蜀》)

(17)无论吴与楚,俱是客他乡。(柳郴《赠别二首》其一)

以上几例“无论”皆是出现在文人诗歌中的连词,下面看其他韵文的用例:

(18)不简富将贫,无论良与贱,但令美容貌,便乱女人心。(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

(19)若人能了法,无论老与少,当须起恭敬,如火能净秽。(又,卷二)

(20)但是贫寒速遍寻,无论好丑须济[齐]赴。(敦煌变文集《双恩记》)

(21)润息村田更不过,无论夏麦与秋禾。(同上)

(22)应是街坊相屈唤,无论高下总来听。(同上)

非但诗歌和一些佛经韵文,散文中也有用作连词的“无论”出现,例如:

(23)公曰:“今日言欢,则明前之不欢,无论好恶,一不得言。”(《因话录》卷二)

(24)伏以初经大变,海内震惊,无论顺逆贤愚,必皆企竦观听。(陆贽《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

(25)林子兄弟挺身直入,斩预首,男女无论长幼悉屠之,以预首祭父祖墓。(《南史·沈约传》)

有些情况下,连词“无论”也写作“勿论”,例如:

(26)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27)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贾岛《喜雍陶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隋唐时期“无论”用作连词时也写作“勿论”,但二者之间的比例非常悬殊。我们调查的31个用例中,写作“无论”28例,写作“勿论”的仅3例。此外,连词“无论”不仅用于文人诗歌、散文,而且还可用于佛经译文,而“勿论”则仅见于文人诗歌中,口语性较强的敦煌变文中,连词“无论”3见,未见写作“勿论”的连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