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教程第一章课后答案(宋天佑编)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f1725f77232f60ddcca1a2.png)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1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多少种含有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 太少,可忽略不计,问:不计3H 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解: 共有18种不同核素的水分子 共有9种不同核素的水分子1-2.答:出现两个峰1-3用质谱仪测得溴的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 79Br 78.9183 占 50.54%,81Br 80.9163 占 49.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1-4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 和205Tl 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 和204.97u ,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解: 设203Tl 的丰度为X ,205Tl 的丰度为1-X204.39 = 202.97X + 204.97(1-X) X= 29.00%1-5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 (AgCl ):m (AgI )= 1:1.63810,又测得银和氯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7.868和35.453,求碘的原子量。
解: X= 126.911-8为什么有的元素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却少至3~4位?答:单核素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因而它们的原子量十分准确。
而多核素元素原子量的准确性与它们同位素丰度的测量准确性有关(样品的来源、性质以及取样方式方法等)。
若同位素丰度涨落很大的元素,原子量就不可能取得很准确的数据。
1-13.解:(1)r=c /λ=(3×108)/(633×10-9) = 4.74×1014 Hz 氦-氖激发是红光(2)r=c/λ=(3.0×108)/(435.8×10-9) = 6.88×1014 Hz 汞灯发蓝光18)33(313131323=+⨯=⋅+⋅c c c c 9)21(313121322=+⨯=⋅+⋅c c c c 91.79%46.499163.80%54.509183.78)Br (=⨯+⨯=Ar X 107.86835.453107.86863810.11)AgI ()AgCl (++==m m(3)r=c/λ=(3.0×108)/(670.8×10-9) = 4.47×1014 Hz 锂是紫红1-14 Br 2分子分解为Br 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 -1,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最新1-5章年习题答案
![最新1-5章年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6275ade80d4d8d05a4f3b.png)
1-5章年习题答案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4.解:(1)H 2O 22C(2)S 2O 32-3v C(3)N 2O (N -N -O 方式)v C ∞(4)Hg 2Cl 2h D ∞(5)H 2C=C=CH 2 2d D(6)UOF 4 C 5v (7)BF 4-d T(8)SClF 54v C(9)反-Pt(NH 3)2Cl 22h D(10)PtCl 3(C 2H 4)-2v C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一般来说,CH 3为推电子基团,Cl 为吸电子基团,因此的Lewis 酸性强。
(BCl 3易水解;B(CH 3)3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易燃)2.BH 3和BF 3都可和(CH 3)2NPF 2生成加合物,在一种加合物中,B 原子和N 相连,另一种则和P 相连,绘出两种结构式,并说明形成两种结构的原因。
PFFH 3CH 3PF F H 3CH 3B BH 3F 3(该题可参考史启桢等翻译的"无机化学",作者Shriver 等,由高教社出版, 其中关于热力学酸度参数的部分,p.190-191; 或者该书的英文原版第5章的相关内容)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 配位饱和(6配位),失去Lewis 酸性4. 吸水后失效 的AlCl 3有什么方法可以脱水?因为Al 3+是典型的硬酸,与氧的亲合力很强,因此实验室不能在HCl ,NH 4Cl ,SOCl 2等气氛下加热脱水。
(只能加强热生成 Al 2O 3后,用高温下用加C 和Cl 2用还原氯化法制备,这就不是脱水方法了)。
第二章2.1 解:Ni 2+ d 8组态Pt 2+ d 8组态 第四周期(分裂能小)第六周期(分裂能大)P Ni ClP ClClCl P Ptrans cis四面体构型 平面四方形构型(两种构型) 只有一种结构 (P 代表PPh 3)2.2 解 (1)MA 2B 4(2)MA 3B 3M A BB M A BAB M A AB M A AA Btrans cis fac(面式) mer(经式) D 4h C 2v C 3v C 2v μ=0 μ≠0 μ≠0 μ≠0μfac >μmer2.3 Co(en)2Cl 2+D 2hC 2 光活异构体 C 2Co(en)2(NH 3)Cl 2+33Htrans cis Co(en)(NH 3)2Cl 2+3333NH 33trans(1) trans(2) cis2.4 Co(en)33+Ru(bipy)32+手性分子D3D3 PtCl(dien)+dien HNCH2CH2CH2NH2NH2CH2基本上为平面分子,无手性2.5 (1) 分别用BaCl2溶液滴入,有白色沉液出现的为[Co(NH3)5Br]SO4,或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Co(NH3)5SO4]Br。
无机化学宋天佑版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宋天佑版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80c16d1eff9aef8951e0616.png)
§2-1 气体
2-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理想气体: 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所占体积可以忽略(具有质量的几何点 )。 实际气体在低压(<101.325kPa)和高温(>0℃)的条件下,接近理想气体。
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恒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V∝T
✓ 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下降 ✓ 渗透压
如果将将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其蒸气压有何变化?
蒸气压下降:与纯溶剂相比,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蒸气压 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难挥发物质的稀溶液蒸气压会下降的原因:
溶剂的部分表面被溶质占据,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溶剂 分子数减少,即蒸发速率减小,使系统在较低的蒸气浓度或 压力下达到平衡。即溶液的蒸气压必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Pi P总
ni n总
i
Pi iP总
分压定律
注意:在PV=nRT公式中,不能同时代入分体积和分压。
例:潜水员携带的水下呼吸器中充有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将25 C,0.10 MPa的46 L O2和 12 L He充入体积为5.0 L的储罐中。请计算该温度下储罐中两种气体的分压和混合气体的总压。
2.21×107Pa
101325 610.5
b
s l
o
c
冰
点
273.16K
373.15K
a g 647K
沸点升高(液体饱和蒸气压=外压)
1.01
× 10 5
p/Pa
水
溶液
△T b
蒸气压
溶液
沸点
373 上升
T
T/K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纯溶剂沸点解释? △Tb=Kbm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f4efaa21614791611285c.png)
HA H++ A-
c平/(mol·L-1)0.10-1.7×10-31.7×10-31.7×10-3
α=
5.解:溶液的pH=9.00,c(H+)=1.0×10-9mol·L-1
故c(OH-)=1.0×10-5mol·L-1
14.解: (3)= (2)×3- (1)×2=1266.47 kJ·mol1
15.解:(1)Qp= ==4 (Al2O3, s) -3 (Fe3O4, s) =3347.6 kJ·mol1
(2)Q =4141 kJ·mol1
16.解:(1) =151.1 kJ·mol1(2) =905.47 kJ·mol1(3) =71.7 kJ·mol1
p(Ar) =1103Pa
6.解:(1) 0.114mol;
(2)
(3)
7.解:(1)p(H2) =95.43 kPa
(2)m(H2) = =0.194 g
8.解:(1)=5.0 mol
(2)=2.5 mol
结论: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2)0.050mol·L-1HOAc溶液中,
HOAc H++ OAc-
c平/(mol·L-1)0.050-xx x
c(H+)=9.5×10-4mol·L-1
pH=-lgc(H+)=3.02
2.解:(1)pH=1.00c(H+)=0.10mol·L-1
pH=2.00c(H+)=0.010mol·L-1
= =30.32,故 = 4.81031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d37c6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7.png)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1、教材《无机化学》师大学、华中师大学、师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师大学、华中师大学、师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大学,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大学、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 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 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 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 (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研究包括对化学物质的①分类;②合成;③反应;④分离;⑤表征;⑥设计;⑦性质;⑧结构;⑨应用以及⑩它们的相互关系。
无机化学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五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7db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7.png)
无机化学五版习题答案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对于学习无机化学的学生来说,习题是检验自己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而《无机化学五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其中的习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无机化学五版》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无机化学知识。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机物质。
无机物质是指不含有碳-碳键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
2. 无机化学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按照元素周期表分类、按照化合价分类、按照化合物的性质分类等。
3.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其中,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章:无机化合物的结构1. 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理论计算方法包括分子轨道理论、密度泛函理论等。
2. 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结构和金属晶体结构等。
离子晶体结构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共价晶体结构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金属晶体结构由金属原子组成。
3. 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和应用有重要影响。
例如,离子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共价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金属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第三章:无机化合物的性质1.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2. 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离子晶体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共价晶体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
3.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碱。
第四章:无机化合物的合成1.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溶液法、固相法、气相法等。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17bdf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9.png)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590cf77232f60ddcca1bf.png)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宋天佑无机化学答案
![宋天佑无机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625fda58da0116c174985.png)
宋天佑无机化学答案意的是:1.为满足物理学背景的学生需要,将理论部分集中,故将配位化学一章提前讲授。
2.第五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讲解与教材略有差别。
2013级教学进度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理想气体1.1.1理想气体的的状态方程1.1.2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课间ppt 48(指讲到本章ppt的第48页,下同)(共用时30分钟) 1.2 稀溶液的性质1.2.1溶液的浓度1.2.2饱和蒸气压1. 溶剂的饱和蒸气压2.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3. 拉乌尔定律1.2.3溶液沸点升高1. 饱和蒸气压图2. 沸点升高计算公式(第1次课)结束ppt 111(20130917)1.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1.3.1 对称性1. 旋转和对称轴2. 反映和对称面3. 反演和对称中心1.3.2晶体和点阵1.3.3晶系和点阵型式1. 7个晶系2. 14种空间点阵型式1.3.4 晶胞课间ppt 1861.4酸碱理论1.4.1 阿仑尼乌斯理论1.4.2 布朗斯特酸碱理论1.酸碱定义2.酸碱反应1.4.3 路易斯酸碱理论1.理论要点(第2次课)结束 ppt 251(20130924) 2.酸碱的软硬分类1.5化学反应速率1.5.1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1.5.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1.5.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公式2.反应进程—势能图(第3次课)结束ppt 335(20130926)讲课时间 60 分钟。
第一章共用约5 学时。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2.1热力学基本概念2.1.1 体系和状态函数2.1.2 热力学第一定律2.1.3 体积功2.2 热化学2.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 恒容反应热课间ppt 652. 恒压反应热3. 反应进度与摩尔反应热(第4次课)结束ppt 106(20131008) 4. qp 和 qv 的关系2. 2. 2 盖斯定律2. 2. 3 生成热1. 生成热定义2.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2.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间ppt 1612.3.1 过程进行的方式1. p-v 线与体积功2. 体积功的极限3. 可逆途径和自发过程2. 3. 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 3. 3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2. 3. 4 熵1. 状态函数熵(第5次课)结束ppt 213(20131010)2.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2. 3. 5 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1. 自由能判据2.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3. 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课间ppt 266第二章共用约 5 学时。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9f8a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b.png)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简介《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三版上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天佑主编的无机化学教材的第三版上册。
该教材是无机化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适用于大学本科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目录1.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2.第二章:化学反应及其速率3.第三章:化学平衡4.第四章:离子水解与溶液pH5.第五章:弱电解质及其溶液的pH计算6.第六章:共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平衡与倾向性7.第七章:无机络合物化学基础8.第八章:无机均相催化剂9.第九章:金属元素的化学品种与应用10.第十章:固体的结构第一章:化学量与计量1.1 物质的质量与量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质量和量的概念。
质量是一个物质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性质的量的度量,质量单位是克。
质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用符号n表示,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它用来表示物质的量。
1.2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量关系的重要分支。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变化的。
化学计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比关系的方法。
化学计量中主要涉及到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等概念。
原子量是一个元素中原子质量的平均值,是一个元素的相对质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原子质量的总和,是一个分子的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物质的分子质量与碳-12的相对质量之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量之比,是一个量的单位是克/摩尔。
1.3 配位化学基础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体与一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配位化学中涉及到配位数、配位物、配位键等概念。
配位数是指周围配位原子或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的配位键数。
配位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位体和一个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配位键是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二版习题选解
![无机化学宋天佑第二版习题选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b8ec0dbb68a98271fefa49.png)
LOGO
3.当NO2冷却到室温时发生聚合反应:2NO2=N2O4。 高温下将15.2 g NO2 充入10.0 L容器中,然后冷
却到25℃,测得总压为0.500 atm. 计算NO2、 N2O4的摩尔分数和分压。
解:
Va
na Ca
0.06944 6
0.01157L
计算下列混合溶液的pH
LOGO
20 mL 0.1 mol/L NaOH与20 mL 0.2 mol/L NH4Cl溶液混合
NaOH+ NH4Cl=NH3·H2O +NaCl 得到40 mL 0.05 mol/L NH4Cl - 0.05 mol/L NH3·H2O 根据平衡: NH3·H2O=NH4+ +OH-
LOGO
解:溶液H3PO4=0.3*0.5=0.15mol,NaOH=0.075mol
混合后溶液为0.075molH3PO4 -0.075molNaH2PO4的混合 溶液,总体积0.55L,二者浓度均为0.1364mol/L.
H3PO4 = H2PO4 -+ H+
K稳
[Ag(NH3 )2 ] [Ag ][NH3 ]2
0.10 x x(0.3 2x)2
1.6107
0.10 x 0.302
1.6107
x 6.9108(mol dm 3 )
∴C(Ag+)=6.9×10-8(mol·dm-3) C(NH3)≈0.30(mol·dm-3) C[Ag(NH3)2+]≈0.10(mol·dm-3)
H3PO4+2NaOH=Na2HPO4+2H2O y 2y y
可推出:x=0.05mol,y=0.1mol 即混合后溶液组成为0.05molNaH2PO4-O.1molNaHPO4 总体积0.8L
无机化学教材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教材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99ff1102de2bd960588cf.png)
答
23.判断下列各组分子之间存在着什么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力?
①苯和CCl4;②氦和水;③CO2气体;④HBr气体;⑤甲醇和水。
答
24.试判断Si和I2晶体哪种熔点较高,为什么?
答
第五章
1.说出BaH2,SiH4,NH3,AsH3,PdH0.9和HI的名称和分类?室温下各呈何种状态?哪种氢化物是电的良导体?
NaF,AgBr,RbF,HI,CuI,HBr,CrCl。
答
6.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
7.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3却是三角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答
8.指出下列化合物合理的结构是哪一种?不合理结构的错误在哪里?
(a)
(b)
(c)
答
N2O存在
9.在下列各组中,哪一种化合物的键角大?说明其原因。
答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答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第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
答
(7)画出s,p,d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答见课本65页
s电子云它是球形对称的。
p电子云它是呈无柄的桠铃形。
答
2.如何利用路易斯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H2Se,P2H4,H3O+的结构?
答
3.写出工业制氢的三个主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制备氢气最简便的方法?
答
4.He在宇宙中丰度居第二位,为什么在大气中He含量却很低?
答
5.哪种稀有气体可用作低温制冷剂?哪种稀有气体离子势低,可做放电光源需要的安全气?哪种稀有气体最便宜?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2efc63968011ca20091dd.png)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1) 不同之处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 平方后便无正负号了; 除s 轨道的电子云以外,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稍“瘦”一些,这是因为︱Y ︱≤ 1,除1不变外,其平方后Y 2的其他值更小。
(2) 几率: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
几率密度: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表示微粒波的强度,用电子云表示。
(3) 原子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连接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个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相邻两个分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4) 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等性sp 2杂化成键,是平面三角形;而NF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不等性sp 3杂化,是三角锥形。
(5)分子式,既表明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表示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CO 2、C 6H 6、H 2;化学式,只表明物质中各元素及其存在比例,并不表明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NaCl 、SiO 2等;分子结构式,不但表明了物质的分子式,而且给出了分子中各原子的具体联接次序和方式,像乙酸的结构式可写为C HH HC OO H其结构简式可记为CH 3COOH 。
1-2解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
7对;8错;9对 10错;11错;12错。
1-3 波动性;微粒性1-4. 3s=3p=3d=4s ;3s< 3p< 4s <3d ;3s< 3p< 3d< 4s ; 1-5 32;E 4s < E 4p < E 4d < E 4f ; 第六周期;La 系;2;铈(Ce)1-6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I>HBr>HCl 。
无机化学一、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一、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c105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4.png)
无机化学一、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在30℃时,于一个10.0L的容器中,O2,N2和CO2混合气体的总压为93.3kPa。
分析结果得p(O2) =26.7kPa,CO2的含量为5.00g,试求:(1)容器中p(CO2);(2)容器中p(N2);(3)O2的摩尔分数。
2、0℃时将同一初压的4.00L N2和 1.00L O2压缩到一个体积为2.00L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255.0kPa,试求:(1)两种气体的初压;(2)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3)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3、在25℃和103.9kPa下,把1.308g锌与过量稀盐酸作用,可以得到干燥氢气多少升?如果上述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于水面上收集,它的体积应为多少升(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kPa)?4、1.34gCaC2和H2O发生如下反应:CaC2(s)+2H2O(l)?C2H2(g)+Ca(OH)2(s)产生的C2H2气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体积为0.471L。
若此时温度为23℃,大气压为99.0kPa,该反应的产率为多少(已知23℃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kPa)?5、在27℃,将电解水所得的H2,O2混合气体干燥后贮于60.0L 容器中,混合气体总质量为40.0g,求H2,O2的分压。
6、甲烷(CH4)和丙烷(C3H8)的混合气体在温度T下置于体积为V 的容器内,测得压力为32.0kPa。
该气体在过量O2中燃烧,所有C 都变成CO2,使生成的H2O和剩余的O2全部除去后,将CO2收集在体积为V的容器内,在相同温度T时,压力为44.8kPa。
计算在原始气体中C3H8的摩尔分数(假定所有气体均为理想气体)。
7、已知在250℃时PCl5能全部汽化,并部分解离为PCl3和Cl2。
现将2.98g PCl5置于1.00L容器中,在250℃时全部汽化后,测定其总压为113.4kPa。
其中有哪几种气体?它们的分压各是多少?8、今将压力为99.8kPa的H2 150ml,压力为46.6kPa的O2 75.0ml 和压力为33.3kPa的N2 50.0ml,压入250ml的真空瓶内。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剖析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9d4240a1c7aa00b42acb74.png)
0, +1,+2, +3,第Ⅷ族从左到右最高氧化态
的稳定性下降,从上到下最高正氧化态稳定性增强。
补充练习题
1.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仅有 1个电子,此电子的量子数是 n=4 ,l=0 ,m=0 ,ms= ? 。问: ①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有几种?原子序数各为多少?②写出相应元素的元素符号和电子排布式,并
X= 29.00%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
m( AgCl ): m( AgI ) = 1 : 1.63810,又测得银和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107.868 和 35.453,求碘的原子量。
解: m(AgCl )
1
107.868 35.453
m(AgI ) 1.63810 107.868 X
轨道 ,即 px , py , pz ,这三个轨道相互正交 ,这样就形成了由一个 σ键和 2 个 π键构成的三键 ,
即
在该图中 ,中间的直线代表 --N —N –σ骨架 ,两个方框表示形成 π键的两对 2p 电子的电 子云在空间的取向 .
1-18 光化学毒雾的重要组分之一 —— NO 2 解离为 NO 和 O2 需要的能量为 305kJ.mol -1,引起这种变化
的光最大波长多大?属于哪种辐射范围?已知射到地面阳光最短波长为
320 nm , NO 2 气体在近地
大气里会不会解离?
解:
23
34
8
N Ahc 6.02 10 6.626 10 3 10
1.21 10 11 m 12.1 pm
2
7.02amu)以相
2
h mv
6.626 10 34 7.02 1.66 10 27 3 108 20%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1章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第3版 宋天佑 第1章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5bf684af1ffc4fff47ac56.png)
= 0.284 mol
放出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n(N2 )= n1 – n2 =10 mol – 0.284 mol = 9.716 mol
放出氮气的质量为 m(N2 ) = nM = 9.716 mol 28 g•mol-1
= 272.0 g
2.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体积,是指可以任凭 气体分子在其中运动,且可以无限压 缩的理想空间。
pV T = nR
该式说明,一定量的气体发生状态
变化时 pV 的值保持不变。 T
故
p1V1 = p( He )V总
T1
T2
p1V1 = p( He )V总
T1
T2
p( He )=
p1V1
•
T2
T1 V总
160 kPa×3.00 dm3×298 K
=
10.00 dm3×398 K
= 35.9 kPa
p( N2)和 p( He )分别为混合后 体系中组分气体的分压。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总 = p( N2)+ p(He)
= 20 kPa kPa = 55.9 kPa
例1-4 将 4.62 g Cl2 和 4.16 g SO2 混合于2.00 dm3 的反应容器中反应生成 SO2Cl2。在 463 K 体系达到平衡时,混 合气体的总压为 202 kPa。
x( SO2)=
n(nS总O2)=
0.065 – 0.025 0.105
= 0.381
实际气体的压力 p实 是碰撞器壁的分 子受到内层分子的引 力,不能自由碰撞器 壁的结果。
所以 p实 < p
即理想气体的压强应该是 实际气体的压强与由于分子间 引力而减少的压强之和。
无机化学宋天佑讲课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宋天佑讲课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94d7e49ad02de80d4d84025.png)
2-1-3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2-1-4 气体扩散定律()
2-1-5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 布 ( )
4
2-1 气体
2-1-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一种假想的气体模型。
要求:
(1) 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2) 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质点)。
5
2-2-2 饱和蒸气压
2-2-3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7
溶液 (solution):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 质均匀分布而形成的分散系统。
溶液并不限于液体状态,任何聚集 状态都可以成为溶液,如空气是气体 溶液,合金是固体溶液。 一般常将溶液中含量较多的组分称 为溶剂 (solvent),而将其他组分称为 溶质 (solute)。当有一组分为水时,通 常把水看成是溶剂。
第 2章
化学基础知识
1
2-1 气体 2-2 液体和溶液 2-3 固体
2
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g) 分子间作用力 体积 形状 扩散性 可压缩性 流动性 弱 无 无 有 可压缩 易流动
液体(l) 居中 有 无 扩散较慢 不可压缩 易流动
固体(s) 强 有 有 无 刚性 不流动
3
2-1 气体
2-1-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38
• 饱和蒸气压与溶剂的本性有关。同一溶 剂的蒸气压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表1 水的蒸气压
t/℃ 10.0 20.0 30.0 40.0 50.0 p*/kPa t/℃ 1.228 2.338 4.243 7.376 12.33 60.0 70.0 80.0 90.0 100.0 p*/kPa t/℃ 19.92 31.16 47.34 70.10 110.0 120.0 130.0 140.0 P*/kPa 143.3 198.6 270.2 361.5 476.2 39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绪论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9c22c8052ea551811a6876f.png)
• 当试样成分已知时,可直接进行定量分析。
• 成分未知时,应先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进行 定量分析。
• 新化合物,先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分子结构, 再进行其它分析。
化学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2
• 2.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分析对象)
• 无机分析(inorganic analysis)的对象是无机物 中的元素、离子、原子团或化合物的鉴别、含 量测定和某些组分存在形式的确定等。分为无 机定性分析和无机定量分析。
• 1993年,IUPAC爱丁堡会议,“建立和应用 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取关于物质在空间 和时间方面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科学。”
• 分析化学既是一种技术又是一门科学。
化学分析
第一章 绪论
2
二、任务:
•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 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 1. 确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 • 2. 测定其中的有关成分的含量; • 3. 鉴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 • 解决关于物质体系构成及其性质的问题,即
• 有机分析(organic analysis)主要是对有机物 的元素分析、官能团分析、含量测定和结构分 析。分为有机定性分析和有机定量分析。
化学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3
• 3.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测定原理)
• (1)化学分析
• 化学分析法(chemical analysis)是以物质的化 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又称经典分析法。分为定性化学分析和定量化 学分析。
• 新药的开发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代谢与分 解、药物动力学研究及临床检验、中草药有 效成分分离和测定、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 性研究等。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54117168884868662d63e.png)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1. 不可能存在的是:(1)(2)(5)(6)(7)(8)1-2. C1-3. D1-4. D1-5. A1-6. B1-7. B1-8. A为Ca ,B为Mn ,C为Br ,D 为O1-9. A为Na ,B为Mg ,C为Al ,D 为Br ,E 为I ,F 为Cr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2-1. A2-2. C2-3. B2-4. B2-5. C2-6. AD2-7. BD2-8. D2-9. LiH属于s-s,HCl属于s-p,Cl2属于p-p2-10. 主要形成离子键的有:(1),(3),(8)主要形成极性共价键的有:(2),(5),(6),(7)主要形成非极性共价键的有:(4)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基础3-1. C3-2. A3-3. D3-4.U3-6. (1)不对,可通过作功形式改变温度;(2)不对,热力学能的绝对值目前无法测得,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中有ΔU而不是U;(3)对,冰熔化成0℃水需要吸热。
3-7.3-8.133 kJ·mol-13-9.解:(1)向真空膨胀W1 =-(2)恒外压膨胀J(3)两步恒外压膨胀J由于W3>W2>W1,说明膨胀次数愈多,则体系与环境的压力差愈小,做的功愈大。
3-10.解:=0.01 m3=810.5 JU =H = 0 ,Q = W = 810.6 J第四章化学动力学基础4-1. D 4-2. D 4-3. C 4-4. D 4-5. A4-6. C 4-7. D 4-8. B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平衡原理5-1. 增加总压平衡向左移动;注入惰性气体平衡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5-2. O H 2,+O H 3。
可以作为酸的有:-3HCO ;可以作为碱的有:33,,Ac NH HCO --。
5-3. 溶解度不变。
5-4. (1)AgCl 的溶解度会降低,但对溶度积没影响; (2)AgCl 的溶解度会增加,不影响溶度积; (3)AgCl 的溶解度会增加,不影响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