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

合集下载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探析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探析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探析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接受教育。

而其中来自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面临着很多特殊的问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内地高校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服务。

本文将从学生管理、教育资源、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探析,从而为提高内地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一、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内地高校对来自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环节。

针对这一群体的学生,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学生档案管理、学籍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尤其是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对新疆学生的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确保他们的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和准确记录。

学校还应当根据新疆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学籍管理措施,例如对其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特别关注,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

在学风建设方面,学校还应当积极引导新疆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内地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当注重为新疆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他们在学术、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应当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到新疆学生的特殊需求,例如增加一些关于新疆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内地的文化环境。

学校还应当为新疆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辅导和支持服务,例如成立专门的学生辅导中心或者设立专门的学习小组,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科研资源和实践资源的利用方面,学校还应当鼓励并支持新疆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三、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促进内地高校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当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 文化融合和交流不足:少数民族学生可能由于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隔阂和交流困难。

2. 歧视和偏见:由于缺乏了解和接触,一些学生和教职员工可能对少数民族学生持有刻板印象和偏见,导致对他们的不公正对待。

3. 学习和生活困难:由于文化、语言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可能面临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供跨文化交流机会:学校可以组织文化活动、讲座和讨论会,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了解和认同。

2. 建立多元文化团体:学校可以设立少数民族学生组织,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文化。

3. 培训教职员工:学校可以为教职员工提供相关的文化培训和教育,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和包容性,避免歧视和偏见。

4. 提供学术和心理支持: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学术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归属感。

5. 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代表性: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生会和学校决策的机会,提高他们在学校中的声音和代表性。

综上所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需要通过积极的跨文化交流、互相理解和支持来解决,为他们提供一个包容和友好的学习环境。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徐钰君来源:《成才之路》 2020年第33期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药学品牌专业(编号:TAPP-PPZY2015A070)、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提升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六校为例”(项目编号:16FYHLX100)、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创新项目立项课题“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徐钰君(1978-),女,江苏南京人,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徐钰君(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进行学习、生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

文章主要从心理适应情况、学习适应情况、文化适应情况和生活适应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并对促进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工作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学习适应;文化适应;生活适应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3-0018-02在笔者工作的大学城内,共有六所高校接收来自新疆的约上千名少数民族大学生。

由于地区教育水平差异,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较长时间,融入学校较缓慢。

本文主要对南京某大学城的大学生展开调查,并采用问卷网答卷方式,从心理适应情况、学习适应情况、文化适应情况和生活适应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

一、调查对象截止2018年6月,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共有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942人。

本次问卷采用问卷网答卷方式,共有255人答题,占总人数27.07%。

二、调查结果本课题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学习适应情况、文化适应情况和生活适应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

(1)心理适应情况。

心理适应主要是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需求,而思政教育工作应该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1.文化背景多样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地区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具备比较浓厚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而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则可能受到主流汉族文化的影响,渐渐丧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多样性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认识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2.适应压力大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因素,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

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不够熟练,导致在学习和交流中存在困难,从而影响到了其学业和生活的顺利进行。

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冲突等问题,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也可能感到自卑、疏离和孤独,这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困扰。

3.渴望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渴望得到文化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在多元文化中的定位,保持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愿意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这种需求,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二、思政教育工作措施1.加强文化自信教育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需求,思政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文化自信教育。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交流等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提供专门辅导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面临更大的适应压力,因此思政教育工作也应该提供专门的辅导和支持。

浅析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7New Generation近年来,由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和国家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扶持政策,加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到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

这些学生来到陌生的环境加上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的不同,在饮食、语言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这一冲击得到缓和、接纳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我作为一名新疆籍的辅导员老师,作为新疆籍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在这几年的工作当中,就我校新疆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几点体会。

一、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思想政治认识存在模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

我校由于是纯理工科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仍然认为我是学理工科的,我的专业与政治无关,从而上政治理论课不用心,本着只要不挂科就好的态度,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党和国家政策理解不深入,对党的思想和方针政策认识不足,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目标的态度不端正,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思想政治认识上模糊性。

(二)混淆风俗习惯和宗教习俗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学生,特别是缺少人文地理知识的理工科类的学生,常常将风俗习惯和宗教习俗混为一谈,比如在穿戴方面,认为女生戴头巾就是就是生活习惯,实际上极端宗教认为女性暴露头部,是对真主的不敬;又比如封斋,很多年轻学生认为是风俗习惯,实际上封斋是宗教活动。

二、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专业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情绪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特别是高数、英语以及理化等课程方面,高校招生常常出现降低录取标准的方式进入内地大学。

他们从小接触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思维方式上是用本民族语言思维,再加上汉语水平的局限性,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产生了很大的学习障碍,即使很刻苦,专业成绩仍然很差,结果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探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探析
对州
百 家 论 坛
文 /刘 平 昌
族 工作 的宣 传 教育 活 动 , 种 形 式宣 传 党 的 民族 政 策 。 多 高校 统 战部部 门可以围绕“ 民族 团结 , 教 和 睦 ” 主 题 , 常 开 展 宗 的 经 “ 民族 和宗 教 法 制 宣 传 周 ” 动 : 以在 统 战 部 网页 上 集 中宣 活 可 传 民族 宗 教 法规 、 政策 、 知识 等 。要 切 实做 好 少 数 民族 学 生 的 政治 思 想 教 育 。 护和 增 进 民族 团结 的 良好 氛 围 。 校要 切 实 维 高 加强 沟 通 协 调 , 面掌 握 少 数 民族 学 生 的 思 想动 态 , 强 教 育 全 加 引导 : 加 强 民族 政 策 、 规 的宣 传 , 一 步 完 善 民族 领 域 突 要 法 进 发事 件 处 置 预案 .确 保按 照 规 定 程 序及 时 迅 速 处 理好 民族 领 域突发事件。 要 帮 助少 数 民族 大学 生 树 立 正确 的 民族 观 ,正 确 引 导 他
高 校 学生 统 战工 作 是 一个 新 的概 念 , 笔者 认 为 , 校统 战 高 工 作 不 仅是 对 教 职工 党 外人 士 的统 战 工作 .也 包 括对 学生 的 统 战工 作 , 为 现 实 大学 生 中也 有 宗 教 问 题 、 因 民族 问题 、 外 海 交 流 问题 。 特别 是 民族 问题 尤 为 突 出 , 因此 在 少数 民族 大学 生 中开 展统 战工 作有 很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们 的政 治参 与 行 为 。 着 第 三次 民族 主义 浪 潮 的兴 起 , 国 个 随 我 别 的 少数 民族 地 区 的不 法 分 子 打着 民族 独 立 。民族 自治 的 旗 帜 . 民族 地 区 大 势 宣 传 民 族 主 义 . 惑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 在 蛊 唆

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近年来,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日益增强。

尤其是在新疆地区,为了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许多研究开始探索相关的问题。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提升途径。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指在中国内地各高校就读,且来自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他们背景的多元性、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们在学习适应性方面面临的一些特殊挑战。

首先,在学习能力方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存在语言障碍、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汉语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其次,他们的学习动力相对较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缺乏良好的激励因素,对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等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主流文化的差异时也容易感到焦虑和困惑。

在大学中,他们可能会遇到来自他人的偏见、不了解他们背景的误解,这些因素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适应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在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时,不可忽视的是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首先,个体因素对学习适应性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而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由于其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个体因素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次,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对学习适应性起到一定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态度、价值观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适合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意义重大。

三、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途径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加强汉语教育和学习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专门的汉语课程和提供学习辅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汉语水平,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工作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交流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

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不同民族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差异,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和工作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1.文化、习俗和语言的异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多样化,这在种族大混合的高职院校中是十分突出的。

由于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较为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困惑,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宗教信仰的差异信仰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也会各不相同,如伊斯兰教民族的学生可能会进行5次日常祷告,饮食方面也有严格限制。

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在校园中适应和融入。

3.经济困难和社会歧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来自较为贫困的家庭的学生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困难。

另外,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和歧视等问题,这也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生活。

二、对策建议1.提供文化和语言支持学校应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和语言差异。

并且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中心来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

2.宗教信仰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可以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场所以及符合他们信仰要求的食品和饮料等。

3.建立平等公正的教育机制学校应该以公平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公平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适应校园生活。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多元融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多元融合的方式,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文化,增进彼此的交流和了解。

5.关注经济困难和社会歧视问题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贫困救助机制,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保障和帮助。

对于存在社会歧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营造一个包容和平等的校园氛围,帮助他们摆脱歧视的影响,自尊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

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今年2022级的新生报到中,我有幸担任了1名新疆籍学生的辅导员工作。

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新疆人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也是一种锻炼。

通过我与新疆学生共处的一学期以来,秉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观念,建立互助管理机制,通过“帮困”与“育人”有效结合,让新疆籍学生放下内心的压力,快速融入集体,成为一名积极向上的学生。

【案例概述分析】2022级新疆籍新生A同学,维吾尔族,男生。

2022年9月5日,他只身一人从遥远的新疆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来到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

初次见面,我发现他很腼腆,只会点头、微笑和摇头,这让我很困扰。

班里的同学一开始出于好奇心,都喜欢围着他转,找他聊天,顿时他成为了大家的焦点,班里的“宠儿”。

慢慢地,同学们就开始热情减退。

由于他的饮食习惯与大家伙的也非常不同,只吃清真的食物,也不习惯去饭堂吃,开始与班级同学渐行渐远。

刚开学阶段,学校就开展困难生认定工作。

A同学也向我提交了困难生认定资料,但因为审核结果为不困难,因此申请不了本年度的助学金和新生资助金。

看到班里其他同学都能如愿申请到助学金,而自己一无所获,这让A同学变得更加内向,更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

军训结束后,很快就投入到正常学习中,我在几次查课中都发现A同学的总是单独一个人坐在课室最后一排上课。

在与任课老师和学委的口中了解到,发现他与任课老师几乎没有互动,都在位置上静静地聆听,学委也反映他总是不能按时提交作业,也经常会忽略到班群的通知,由于语言沟通不便,很多事情无法很好的传达,让班干部很困扰。

【案例解决方案】一、通过对A同学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总结了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作为一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刚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接触的都是汉族的同学和老师,不管是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都有着很大文化的差异,一时间无所适从,从而性格变得腼腆。

2、由于新疆地区以面食为主,忌吃猪肉。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摘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和困扰。

本文从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加强跨文化交流、营造包容性文化氛围、建立个性化辅导制度、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提出了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也能够提升学校学生管理水平,为多元文化融合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关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跨文化交流、包容性文化氛围、个性化辅导制度、心理健康辅导、全面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加强跨文化交流,营造包容性文化氛围,建立个性化辅导制度以及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加,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

研究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一群体的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语言沟通障碍、文化适应困难,社会交往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也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了解,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促进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内地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学业、心理、文化等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应该营造一个宽容、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和关爱。

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文化活动、节日庆祝等方面注重多元文化共存,让不同民族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注重文化交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和友谊,降低族群之间的文化隔阂和误解。

二、加强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在教育管理方面,高校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要建立全面的少数民族学生档案,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此外,高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文化冲突、适应校园生活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三、开设专门的课程和培训项目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培训项目方面引入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在校内的自我认同和荣誉。

此外,高校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专门的培训项目,如语言培训、行为礼仪等,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和团队协作高校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师资建设和团队协作。

一方面,校方应该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教师和管理人员,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建立足够的教师团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支持,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和协作。

总之,新时代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来推动。

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开设专门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加强师资建设和团队协作等方式,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支持,促进他们在高校中的成功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
系 到维护 民族 团结 的大局 。
的差距 , 因而在 一定程 度上 挫伤 了他们 学 习的积极 性 。在 文化 课 的 学 习中 , 他 们对 于一 些问题 的理解 深度 不够 或是 由于长 期学 习习 惯 的影响在 短时 间内还 不能 达到 很高 的水平 , 在 一些 专业 的考试 中 他 们 的成 绩是不 理想 的。 二、 少 数民族 大学 生融 入 高校 学生群 体的 意义 、 原 则 高校 的少 数 民族学 生是 民族地 区未 来 建设 、 繁荣、 富强 的 生力 军, 是加强祖国和谐与团结的中坚力量。因此 , 高校需要正确 把握 少数 民族大 学生 教育工 作 的指 导思 想 , 使少 数 民 族大 学 生 更快 、 更 好地 融入高 校学 生群体 。少 数 民族 大学 生 融 入高 校 群体 还 必须 坚 持一 下原则 :
少数民族大 学生 融人高 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 析
教 育 探 索
少数 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 学生群体 的途径探析
奉 龙 ( 内蒙古师 范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 1 0 0 2 2 ) 【 摘 要】 文章分析 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 因此 , 在 工作中准确把握 少数 民族大 学生的特 点, 坚持公正公平 、 适 当照顾、 相互 交 流 的原则 ; 探 索他们融入高校 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 , 是 关系少数 民族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 中要 重视 少数民族大 学生 工作 , 为少数 民族大学生创设 成长成 才的环境 ; 加强政 治教 育, 帮助 少数 民族大学生把 准人 生的政治方向 ; 强化 少数 民族 大学生心理素质 的教
l 、 平等 、 公 平的原 则
高校 少数 民族大 学生 的特 点及 表现 高校 大学 生生源 广泛 , 来 自于 不 同地区 、 不同 民族 、 不 同宗 教信 仰、 不 同风 俗 习惯 的大 学 生集中于 此学 习生活 。对我 民族 团结 政策 的 实践具 有重 要的现 实意义 。相 对于汉 民族而 言 , 少 数 民族大 学 生 特点 显 著 : 第一 ,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 求知欲 、 责任感, 渴望 成才, 但往 往容 易采 取全盘 皆 收 的态 度 , 对 消极 的思 想 文化 有 时 缺 乏 必要 的敏锐 性和鉴 别力 。少 数 大学 生 往 往容 易 陷入 盲 目 崇拜 之 中, 而缺 乏科 学正确 的认 识 、 鉴别 和 采 纳过 程 。这对 于 他们 个 人 思 想 文化水 平的 发展产 生不 利影 响 , 造成 思想上 的 混沌不 清。 不利 于 他 们树 立正确 的价 值观念 , 在一 些消 极和错 误的 思想言论 煽 动下 容 易 情绪 激动 , 被人利 用 。 第二,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 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 理解 和 尊重 , 但又 会很容 易 因为缺 乏沟通 和换位 思考 造成一 些小 摩擦 和 矛 盾 。少数 民族大 学生 由于各 自的 民族 特 性 以及 生 活习 惯 的差 异 形 成 了鲜明 的民族 特点 , 本 民族 的 自我 意识 单 纯质 朴 , 愿 意将 自己 的文化 进行传 播和 交流 , 希望得 到其 他民族 的认 同。差异 是 客观 存 在的, 当发 生文化 理解上 的偏 差时 由于处 理不当 会造 成民族 间 的误 解 和冲 突 , 不 利于 民族 团结 。 第三, 具有诚 实守信 、 热 情好 客 的 优 良品德 , 但 情绪 自控能 力较 差。一 些少数 民族 大学 生情绪 自控 能 力相对 较差 , 遇到不 顺心 的 事情 时不 够 冷静 , 不 能 寻 求最 有 效 的方 法发泄 和解 决 。受 到指 责批评 或不被 他人 理解 时容易 引起 烦躁 , 甚 至出现 酗酒 打架 的情况 , 引 起学 生之 间 的 矛盾 和 对立 , 造 成 一些 误 解 。这 给他们 自身 的形 象产生 了负 面影响 , 甚至 会影 响到其 他人 对 于这个民族的误解 , 时间久了会造成矛盾的多重积累。 第四 , 具有独立思考、 勇于探索的精神 , 往往思想 动怔大 ,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朝气蓬勃、 思维开阔、 敢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及思政教育工作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工作也需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思政教育工作措施。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征1. 语言与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来自偏远、贫困地区,他们的母语、方言往往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学生并不熟练掌握普通话。

这种语言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交流,也造成了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的孤立感和不适应感。

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和地域文化方面与汉族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他们往往生活在严格的家庭环境中,对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与汉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区别。

2. 自我认同与成长困惑在校园中,少数民族学生往往面临着自我认同的问题。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学校的主流文化可能与他们的家庭文化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学校中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危机。

他们可能感到自己处于两种文化之间,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身份认同。

这种认同困惑给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困扰。

3. 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困扰受家庭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在自我意识、自尊心、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更容易产生对自己本族文化的自卑感和自我排斥感,也可能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和压迫,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二、思政教育工作措施针对以上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以更加全面、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

1. 加强语言和文化适应培训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校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适应培训。

学校可以开设普通话培训班和汉文化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普通话,了解汉族文化,促进他们与汉族学生的交流和融合。

学校还可以邀请少数民族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经验,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的各类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以下简称民族生)离开家乡求学生活。

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部分民族生难以适应开放多元的大学生活,离不开“同乡圈子”,局限于小团体内部,缺乏交流、交往、交融的途径和平台,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成才。

一、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现状出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原因,民汉之间的隔阂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关系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在这种背景下,让民族生走上舞台展示自己,让汉族学生欣赏民族生、了解民族生、接纳民族生,探索构建相互嵌入的高校管理模式模式,促进民汉学生之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是做好高校民族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手段。

当前,大学阶段学生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能够基本满足青少年德育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各学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只重视智育,主抓第一课堂,忽视对德育的重视。

学校领导对民族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没有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之中,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保障措施,活动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二是民族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分散、不成体系,无法形成联动机制。

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仅限于演讲、座谈、报告会等形式,且参与面不够广泛。

三是少部分民族生的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受到民族分裂分子的蒙蔽和蛊惑。

近几年,三股势力加紧向教育领域渗透,与我们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

二、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开拓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搭建民汉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提升民族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实现民族文化共享、弘扬、传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丰富校园文化的前提,是践行教育强国伟大理念,培养政治坚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骨干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学生培养路径、发展学生培养模式、探索学生培养体系、研究学生培养成效具有重要影响。

在内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境探索

在内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境探索

在内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境探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走进了校园,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上了成才之路。

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在内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困境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期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文化差异导致学习障碍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他们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并非汉语,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汉语,这就使得他们在课堂上跟不上进度,产生了学习压力和挫败感。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族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也相对不足,这使得他们在相关课程学习中存在领悟不深、理解不透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辅导团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汉族文化历史知识。

学校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怀与帮助,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推出学习计划,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汉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经济困难造成学习压力相比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来自经济相对贫困的家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经济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学费、生活费还是学习用品等方面,都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

有些家庭甚至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学生不得不在学业和兼职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经济困难造成的学习压力,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资助活动,向社会各界募集捐款,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

学校还可以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向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报告——以天职师大彝族学生为例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报告——以天职师大彝族学生为例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报告——以天职师大彝族学生为例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living adjustment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Yi students in Tianjin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University as an example姓名:卢萧锋专业:教育学【摘要】本调查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51名彝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问卷,调查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彝族大学生生活适应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刚上大学时,大部分同学人际关系都出现了问题;当朋友出现冒犯他们的民族习惯时,大部分人还是希望通过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民族习惯;语言环境不适应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之一。

大部分彝族学生不适应学校提供的饮食;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大部分同学学习英语课程比较吃力;多数同学都不同程度的不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碰到不懂的问题时,问老师的同学比较少;学习不刻苦;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

【关键词】彝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SummaryThis survey 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51 students for thestudy of the Yi nationality, self-made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y life questionnaire conducted a survey of Yi nationality 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udents ' living situations. Survey results found that just when I was in College, most of the classmates, there was a problem when friends offend their national habits, the majority of people still hope that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let them know their national habits; languag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become barriers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st of the diet of Yi students adapt to the school; some students learning objectives is not clear, attitude is not correct; most students learn English courses are a hard time to varying degrees most of the students do not understand what teachers say content met do no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ask the teacher of students less studied is not hard; after-school time is not reasonable.KeywordsThe Yi people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y life一、调查背景随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视角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探析引言随着新疆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到内地高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无疑是他们个人发展的一大机遇。

由于文化差异和地域间的隔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文化适应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促进校园内的和谐发展,需要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出发,探索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一、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1.文化差异的困扰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内地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到困扰。

他们可能对内地的离婚率高、恋爱观念开放等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内地的汉族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也存在着认知误区。

这些文化差异给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使他们在适应新的环境时感到十分不安。

2.地域间的隔离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离,新疆地区和内地地区在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也使得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后,更加难以适应。

他们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也可能因为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感到孤立。

这种地域间的隔离也成为了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途径探析1.加强文化交流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文化适应,加强文化交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了解内地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让内地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促进学生的融合和融洽。

2.开设相关课程内地高校可以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比如关于新疆地区的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内地的文化传统,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内地的学习生活中来。

这些课程也可以让内地学生更好地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究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国家,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族群,其中主要的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新疆也有许多高校,担负着培养新疆本土的各族学生的重任,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

在内地高校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基于这些原因,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并优化大学生教育质量,就需要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首先,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他们提供精准、个性化教育。

面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其文化背景、特点、认知差异存在明显差异,为了让这些不同民族的学生们接受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育,在教育管理上,需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诸如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等。

因此,建立一份细致、科学、全面的教育档案,包含信息,例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习情况、治学态度、优点和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该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教育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宣传平台。

对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学习外,还可以参与宣传、交流,展示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

因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建设校内学生文化传播平台,通过文艺、歌唱、朗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展现出来,并且传递给其他文化和传统背景的学生。

同时,也应该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特别是对中西部贫穷地区等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了解外面世界的大好机会。

实践活动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一些实质性的工作,让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到现今社会中,扩展他们的交际圈子。

最后,建设关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工作团队。

高校应该在学生管理方面建立专门的小组,专门负责关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并不断地提高工作团队的管理水平、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重视工作团队的建设和培养,努力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探析【摘要】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工作中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坚持公正公平、适当照顾、相互交流的原则;探索他们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成长成才的环境;加强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等。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生群体;融入途径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入学率逐年以较快的速度提高。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力量。

高校中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读,一部分是按照国家政策高校招收的定向委托培养民族班大学生,另一部分是考生经过国家统招方式进入各高校的大学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汉族学生在校园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但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

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学生群体中,不仅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人才,更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

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及表现高校大学生生源广泛,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大学生集中于此学习生活。

对我民族团结政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汉民族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显著: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求知欲、责任感,渴望成才,但往往容易采取全盘皆收的态度,对消极的思想文化有时缺乏必要的敏锐性和鉴别力。

少数大学生往往容易陷入盲目崇拜之中,而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鉴别和采纳过程。

这对于他们个人思想文化水平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思想上的混沌不清。

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一些消极和错误的思想言论煽动下容易情绪激动,被人利用。

第二,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理解和尊重,但又会很容易因为缺乏沟通和换位思考造成一些小摩擦和矛盾。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自的民族特性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民族的自我意识单纯质朴,愿意将自己的文化进行传播和交流,希望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发生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时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民族间的误解和冲突,不利于民族团结。

第三,具有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的优良品德,开朗直率、豪放豁达的个性,但情绪自控能力较差。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够冷静,不能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发泄和解决。

受到指责批评或不被他人理解时容易引起烦躁,甚至出现酗酒打架的情况,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造成一些误解。

这给他们自身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其他人对于这个民族的误解,时间久了会造成矛盾的多重积累。

第四,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往往思想波动性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开阔、敢说敢干,拥有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强,对于自己的生活问题能够处理较好,只是很重要的个人能力。

但极少数学生由于受本民族传统民俗思想的制约以及受少数民族地区落后思想文化的影响看问题有时会比较片面,思想较易偏激。

第五,具有活跃、积极的品质,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但文化基础比较差,受教育水平比较低。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起点较低,他们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综合素质也跟学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文化课的学习中,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深度不够或是由于长期学习习惯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在一些专业的考试中他们的成绩是不理想的。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意义、原则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建设、繁荣、富强的生力军,是加强祖国和谐与团结的中坚力量。

因此,高校需要正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高校学生群体。

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群体还必须坚持一下原则:1、平等、公平的原则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即把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纳入与汉族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

少数民族大学生首先是作为学校的学生,与汉族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工作,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同样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样受到学校、老师的关心教育,有着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当客观、平等、公平地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将他们融入到高校学生群体之中。

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作为大学生与大家是没有多大差别的,都需要时刻努体现作为大学生的较高素质。

2、适当照顾的原则在坚持平等、公平原则的同时还应当坚持适当照顾的原则,既要做好融入高校学生群体工作,同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又要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具有一般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外,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在具体问题上应区别对待,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3、相互交流的原则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要比生硬的言语教育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是他们相互融入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

减少彼此间的隔阂和神秘感,打破内心的障碍,相互包容,同时又不失本民族的特色。

群体间既相互理解包容同时达到文化传播交流的目的。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高校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途径,加快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锻炼、成长、成才的进程,使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学生群体中来具有深远意义。

1、在学校的学生工作中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在管理细节上,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系统平台,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信息系统平台对于提高教育管理服务质量,实现精益化管理,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时刻关注他们自身发展的进步,积累学校自身的管理教育经验。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加强对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培训。

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对民族地域文化、民族观念、风俗习惯的学习,加深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重视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引导他们树立爱国爱校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深入细致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总结探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在学生管理中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设环境第一,开设大学生文化、体育、科技、艺术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大学不同于中学,学生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远离家乡,过多的业余时间会令其感到无事可做、空虚无聊,容易喝酒、聚会、引发事端。

开设好第二课堂,搞好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能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引入知识和娱乐的殿堂。

这样不仅发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艺上的天赋,丰富了大学生活,更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到高校中来。

第二,通过一对一服务、集体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鼓励、引导和帮助,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成才信心,树立进取心。

崇尚知识,渴望成才的愿望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关键措施。

第三,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快地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措施。

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更易于亲近和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和动态,能够及时有效地通报少数民族同学们的行为趋势,反映同学们的要求,以及同学们当中存在的“热点”和“弱点”。

能使高校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更好地融入到高校学生群体当中。

3、加强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同时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时进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上的一致性有利于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学生群体关键的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教育,帮助其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

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观革命历史教育场所,加强“两课”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学习等方式树立其热爱祖国、拥护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

以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高校大学生思想上的一致,最终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高校。

通过学生座谈、辅导培训,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上的认识和水平。

4、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着重强化其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值得我们关注,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竞争优势是十分必要的,他们与汉族学生的融合交流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减少在语言能力上的差距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距,共同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1]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内地高等学校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及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z].1992.[2]伊莉曼·艾孜买提.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管理工作[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2).[3]田建国.论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耿宝云.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增).[5]叶春桥.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6(2).[6]刘晓东,曹玉霞.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高校群体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