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2013版
合集下载
0304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2013版-医学文档
![0304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2013版-医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261dc37a76e58fafab003c7.png)
14
病因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 • 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 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严重 并发症。 • 继发性高血压: • 指血压升高由某些疾病引起的临床表 现。如肾脏疾病、主动脉缩窄、妊娠中 毒症等。
15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高血压分型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收 缩 压(mmHg )
易患人群
• • • • • • (1)高血压病家族史; (2)肥胖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孤独者易患高血压: 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 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 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 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19
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男性或绝 经后女性、心血管病的家族史 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戒烟、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定期测量血压、门 诊随访。
<120 120~139 ≥140
舒 张 压(mmHg )
<80 80~89 ≥90 90 ~99
1级高血压(“轻度”)140 ~15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100 ~109
≥110 <90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 的分级为准。 16
7
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淋巴结 腋淋巴结和乳房淋巴结 乳糜池 腹股沟淋巴结
额下淋巴结
胸导管
全身重要淋巴管和淋巴结
8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症状及分类 常见症状 1、心悸; 2、水肿; 3、胸痛; 4、呼吸困难; 5、发绀; 6、胸部症状; 7、消化功能紊乱。
循环系统疾病 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3df2de87101f69e3195e4.png)
ppt课件
38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 局部缺血性坏死。
ppt课件
39
病因与发病机制
常规的由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导 致。很多种因素均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的诱因
ppt课件
40
临床表现
1.症状 剧烈的胸痛 持续时间长,含服硝酸甘 油不能缓解,伴有头晕、气短、大汗、 濒死感 心律失常 低血压和休克 左心衰竭
ppt课件 17
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一
般的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 的休息时间,增加卧床休息 时间。夜间睡眠给予高枕。 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 人协助下自理。
心功能IV级:绝对卧床休 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 他人照顾,待病情好转后 活动量逐渐增加。
ppt课件 18
用药护理
(1)洋地黄类用药护理
有效:有效的指标为心率减慢,肺部啰
ppt课件
29
治疗与预防要点
首先明确高血压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控 制血压目标? 1.一般治疗 控制体重,限盐戒烟限酒 2.降压药物治疗
ppt课件
30
治疗与预防要点
定期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ppt课件
31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CHD)
ppt课件
32
又称冠心病: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 的心肌缺氧(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 性心脏病
22保持健康癿心理很重要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情绪乐观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暴饮暴食及精神刺激等丌良诱因任何紧张焦虑恐惧精神抑郁烦躁等引起的丌良刺激都可加重心脏负担丌利于患者的康复23第二节原发性高血压24原发性高血压25病因不发病机制遗传因素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33ff563968011ca3009162.png)
72
CV = Cardiovascular
冠状动脉支架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73
冠状动脉支架术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74
主动脉夹层支架术
2003年我们运用主动脉带膜支架术成功为 一位重症主动脉夹层卧床近两月的患者进行了 介入术。当时此项技术在全国尚未超过100例, 全武汉市不足5例,与武汉市教学医院同步开展, 使我们的血管介入技术进入新的层面。
平卧性呼吸困难 发绀——紫绀 咯血——粉红性泡沫痰 心悸 —— 心脏跳动的不适感
心脏博动增强 心律失常 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16
【心血管病的诊断】
胸痛——心前区闷痛 1. 心肌缺血 2. 心肌梗死 3. 主动脉夹层 4. 肺梗塞 5. 心包炎
6. 返流性食管炎 7. 气胸 8. 肋软骨炎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63
3.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腔内心电图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64
4. 腔内成像技术
(1) 心腔内超声实时分层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65
(2)血管内超声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66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67
5. 心内膜和心肌活检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68
6. 心包穿刺 (超声定位)
手掌及足底可出 现小结带状出血 点,无压痛
(Janeway点)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25
【心血管病的诊断】
(三) 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血糖、血脂等)、微生物、免疫学等,根据相关 病因检查:如急性心肌梗塞查肌钙蛋白、肌红蛋 白、心肌酶学,心力衰竭时脑钠肽的测定,风心 病查血沉、抗“O”、C反应蛋白检查,感染性心脏 病体液的微生物培养、血液细菌、病毒核酸及抗 体检查。
循环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教学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d022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png)
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特点包括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
残率高、复发率高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心悸、气短、胸闷、胸痛
头晕、头痛、晕厥、乏力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咯血
水肿、腹胀、腹痛、腹泻
皮肤发绀、皮肤温度改变、 皮肤感觉异常
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3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 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 率、呼吸、体温等基本生
命体征的测量
心脏听诊:通过听诊器听 取心脏的声音,判断心脏
功能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
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血气分析 等
心电图: 心电图检 查可以了 解心脏功 能状态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多吃蔬菜水 果,少吃油腻食物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 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检查和筛查
筛查项目:针对循环系统疾 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进行专项筛查
超声心动 图:超声 心动图可 以观察心 脏结构和 功能
核素检查: 核素检查 可以评估 心脏功能 和血流动 力学状态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 可以了解 血管结构 和血流情 况
心脏磁共 振成像: 心脏磁共 振成像可 以观察心 脏结构和 功能
诊断标准和流程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 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 心律、呼吸、体温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特点包括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
残率高、复发率高等
循环系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心悸、气短、胸闷、胸痛
头晕、头痛、晕厥、乏力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咯血
水肿、腹胀、腹痛、腹泻
皮肤发绀、皮肤温度改变、 皮肤感觉异常
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3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 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 率、呼吸、体温等基本生
命体征的测量
心脏听诊:通过听诊器听 取心脏的声音,判断心脏
功能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 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
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血气分析 等
心电图: 心电图检 查可以了 解心脏功 能状态
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多吃蔬菜水 果,少吃油腻食物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 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检查和筛查
筛查项目:针对循环系统疾 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进行专项筛查
超声心动 图:超声 心动图可 以观察心 脏结构和 功能
核素检查: 核素检查 可以评估 心脏功能 和血流动 力学状态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 可以了解 血管结构 和血流情 况
心脏磁共 振成像: 心脏磁共 振成像可 以观察心 脏结构和 功能
诊断标准和流程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 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 心律、呼吸、体温等
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e6b6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7.png)
循环系统的疾病分类
总结词
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 常等,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等,周围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 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正确的分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循环系统疾病症 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和管理,控制病情
发展。
04
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抗凝药物
随着对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热 点。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性,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为心 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
等,增强心肺功能。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 胖,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3
戒烟限酒
04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限 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天不超过 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定期健康检查
血压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状况,及早发现 高血压。
血脂检查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水平,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循环系统疾病领 域,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纠正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调节心血管相关基因 的表达等方面,为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根治提供了可能。
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的未来展望
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精准医学的进步,未来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 的研究,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循环系统疾病.ppt
![循环系统疾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9f4fab227916888486d7fc.png)
:
4. β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症状改善常在2~3说后出现,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心
动过缓,II以上AVB.
5.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
也可改善这期预后
6. 肼苯达嗪和硝唆异山梨酯.
小结 I 级:控制危险因素;ACEI
II级:ACEI,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洋地黄
III级:ACEI,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b. 适应症及禁忌症 C. 制剂选择 d. 中毒及其处理 影响中毒因素: 缺血,缺氧,低钾,胃功能不好与其
它药合用.如胺碘酮,异搏定,阿司匹林. 中毒表现: 最总要的反应是各种心律失常,胃肠道
反应,中枢神经症状. 处理: 停药,补钾,利多卡因,阿托品等. (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a.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b.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氨力农, 米力农(是前者10~20倍) 重症心衰短期应用.
4. 心脏移植.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患病率: 高血压:5.11%(50年代) →7.73%(70~80年代) →11.88%(90年代) 接 近世界水平
构成比: 50~80年代 风心病 80年代后 冠 心病.
[诊断]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内容包括侵入性及 非侵入性.
[预后]
影响劳动力
心脏性猝死: 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 体液装置. 循环系统疾病:心脏和血管,合称心血管病. [死亡率] 从80年代开始即占人口总死亡率第 一位.是常见病.
[分类]
一 病因 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
心病等
后天性心血管病:冠心病, 高心病, 风
二 病理解剖: 心脏病(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 病及大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炎,夹层, 血栓形成)
循环系统疾病及护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94fe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b.png)
心绞痛
总结词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疼痛。
详细描述
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等部位。心绞 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治 疗心绞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心肌梗死
总结词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详细描述
心肌梗死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可伴随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心肌梗死 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等紧急处理。治疗心肌梗 死的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供血,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心脏瓣膜病
总结词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的心脏疾病。
详细描述
心脏瓣膜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运动耐量下降等症状。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
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等非开腹手段治疗心血 管疾病,如冠状动脉成形术、心
脏瓣膜置换等。
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
新型药物的研发
针对不同循环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发出 更高效、低毒的药物。
临床试验进展
对新型治疗手段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评估其安 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疗效评估
对已上市的药物进行疗效评估,为临床用药提供 科学依据。
等。
循环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
02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如心衰、肺动脉高压等。
循环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
03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如胃食管反栓形成
对于有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应 采取措施预防血栓形成,如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网,再回到左心房。特点:路程短,只经过肺。
精选ppt课件
5
心血管系统
大、小循环
精选ppt课件
6
心脏内部解剖图
精选ppt课件
7
三、 淋巴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毛细淋巴管:起于组织间隙或毛细淋巴网 ➢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淋巴管经过多次汇合最
后成为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
➢淋巴器官:淋巴组织为主构成的器官。包括脾、胸腺等。
精选ppt课件
3
精选ppt课件
4
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
为机体组织器官运送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供给组织,并运走代谢废物,保证正常新陈代谢进行。
根据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从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
全身毛细血管,再回到右心房。特点:路程长,流经范围广。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从右心室经肺动脉到肺毛细血
心脏杂音。
➢检查:
心脏听诊、心电图、X线、B超+临床表现
➢治疗:
内科介入封堵术、外科开胸手术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二、高血压
血压超过140/90mmHg或19/12kPa,以体循环动 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
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 血压>=140/90mmHg 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
<120
正常高值
120~139
高血压
≥14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80 80~89 ≥90 90 ~99
100 ~109
≥110
<90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类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叶主动
脉瓣、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
脉窦动脉廇。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
闭较常见。
精选ppt课件
12
➢临床表现:
轻至中度紫绀,劳累后加重,出现杵状指(趾)。
气急、乏力、头晕,发生右心衰竭。
心脏浊音界增大,心前区抬举性搏动;
精选ppt课件
15
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
继发性高血压: 指血压升高由某些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如肾脏疾病、 主动脉缩窄、妊娠中毒症等。
精选ppt课件
16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高血压分型
类别
收 缩 压(mmHg )
舒 张 压(mmHg )
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戒烟、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定期测量血压、门 诊随访。
精选ppt课件
21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 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 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 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 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 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第三章 人体各系统组成与常见疾病
——循环系统
精选ppt课件
1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两大
部分,被称为心血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 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全身重要淋巴管和淋巴结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症状及分类
常见症状
1、心悸; 2、水肿; 3、胸痛; 4、呼吸困难; 5、发绀; 6、胸部症状; 7、消化功能紊乱。
精选ppt课件
10
●心血管系统疾病分类
➢病因诊断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精选ppt课件
2
➢ 心: 主要由心肌组成,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包括心腔、心包 、心内膜、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中心纤维体和心脏本身的 血液供应。
➢ 血管: 动脉:运送血出心的管道,管壁厚,弹性好,逐渐分支; 静脉:引导血回心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差,容量大,逐 渐接受属支; 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管道,彼此吻合成网, 数量多,管壁簿,血流缓慢。
精选ppt课件
19
易患人群
(1)高血压病家族史; (2)肥胖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孤独者易患高血压: 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
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 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精选ppt课件
20
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男性或绝 经后女性、心血管病的家族史
➢淋巴结:质软、灰红色的扁圆形小体,分布于淋巴管沿途
的一定部位。淋巴结能创造淋巴细胞和吞噬进入
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淋巴液起过滤和检疫的作
用,是体内重要的防卫器官。
精选ppt课件
8
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淋巴结
腋淋巴结和乳房淋巴结 乳糜池
腹股沟淋巴结
额下淋巴结 胸导管
精选ppt课件
9
➢解剖部位诊断分类:
心内膜病变、心包膜病变、心肌病变、血管病变;
➢病理生理诊断分类:
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病变、心率失常
➢心脏功能分类: I级、Ⅱ级、Ⅲ级、Ⅳ级
精选ppt课件
11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 一、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缺陷或部分发育停顿而导致 的畸形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患之一,发 病率约为7-8‰。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精选ppt课件
17
临床表现
1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
2 眩晕: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3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 心悸气短:由于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 死、心功能不全而出现的症状。
5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噩梦、惊醒。
6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
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
身不遂。
精选ppt课件
18
并发症:
– 左心衰; –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等); – 动脉血管硬化; – 视网膜病变; –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压的 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 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 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精选ppt课件
5
心血管系统
大、小循环
精选ppt课件
6
心脏内部解剖图
精选ppt课件
7
三、 淋巴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毛细淋巴管:起于组织间隙或毛细淋巴网 ➢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淋巴管经过多次汇合最
后成为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
➢淋巴器官:淋巴组织为主构成的器官。包括脾、胸腺等。
精选ppt课件
3
精选ppt课件
4
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
为机体组织器官运送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供给组织,并运走代谢废物,保证正常新陈代谢进行。
根据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从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
全身毛细血管,再回到右心房。特点:路程长,流经范围广。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从右心室经肺动脉到肺毛细血
心脏杂音。
➢检查:
心脏听诊、心电图、X线、B超+临床表现
➢治疗:
内科介入封堵术、外科开胸手术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二、高血压
血压超过140/90mmHg或19/12kPa,以体循环动 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
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 血压>=140/90mmHg 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正常血压
<120
正常高值
120~139
高血压
≥14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80 80~89 ≥90 90 ~99
100 ~109
≥110
<90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类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叶主动
脉瓣、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
脉窦动脉廇。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
闭较常见。
精选ppt课件
12
➢临床表现:
轻至中度紫绀,劳累后加重,出现杵状指(趾)。
气急、乏力、头晕,发生右心衰竭。
心脏浊音界增大,心前区抬举性搏动;
精选ppt课件
15
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
继发性高血压: 指血压升高由某些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如肾脏疾病、 主动脉缩窄、妊娠中毒症等。
精选ppt课件
16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高血压分型
类别
收 缩 压(mmHg )
舒 张 压(mmHg )
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戒烟、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定期测量血压、门 诊随访。
精选ppt课件
21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 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 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 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 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 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
第三章 人体各系统组成与常见疾病
——循环系统
精选ppt课件
1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
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两大
部分,被称为心血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 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全身重要淋巴管和淋巴结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症状及分类
常见症状
1、心悸; 2、水肿; 3、胸痛; 4、呼吸困难; 5、发绀; 6、胸部症状; 7、消化功能紊乱。
精选ppt课件
10
●心血管系统疾病分类
➢病因诊断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精选ppt课件
2
➢ 心: 主要由心肌组成,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包括心腔、心包 、心内膜、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中心纤维体和心脏本身的 血液供应。
➢ 血管: 动脉:运送血出心的管道,管壁厚,弹性好,逐渐分支; 静脉:引导血回心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差,容量大,逐 渐接受属支; 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管道,彼此吻合成网, 数量多,管壁簿,血流缓慢。
精选ppt课件
19
易患人群
(1)高血压病家族史; (2)肥胖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孤独者易患高血压: 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
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 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精选ppt课件
20
危险因素:
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男性或绝 经后女性、心血管病的家族史
➢淋巴结:质软、灰红色的扁圆形小体,分布于淋巴管沿途
的一定部位。淋巴结能创造淋巴细胞和吞噬进入
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淋巴液起过滤和检疫的作
用,是体内重要的防卫器官。
精选ppt课件
8
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淋巴结
腋淋巴结和乳房淋巴结 乳糜池
腹股沟淋巴结
额下淋巴结 胸导管
精选ppt课件
9
➢解剖部位诊断分类:
心内膜病变、心包膜病变、心肌病变、血管病变;
➢病理生理诊断分类:
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病变、心率失常
➢心脏功能分类: I级、Ⅱ级、Ⅲ级、Ⅳ级
精选ppt课件
11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 一、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缺陷或部分发育停顿而导致 的畸形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患之一,发 病率约为7-8‰。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精选ppt课件
17
临床表现
1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
2 眩晕: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3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 心悸气短:由于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 死、心功能不全而出现的症状。
5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噩梦、惊醒。
6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
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
身不遂。
精选ppt课件
18
并发症:
– 左心衰; –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等); – 动脉血管硬化; – 视网膜病变; –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压的 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 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 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