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定位研究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定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008df2ddccda38376bafb3.png)
1 绪论1.1 故障测距定位的意义和作用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元件,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任。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网的规模日益扩大,结构也日益复杂,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长输电线路的架设也越来越多。
随着输电线路的距离越来越长,线路经过的环境更加纷繁复杂,故障的次数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
输电线路故障分为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瞬时性故障造成的局部绝缘损伤一般没有明显的痕迹,给故障点的查找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是这类瞬时故障往往发生在系统的薄弱点,需尽快找到加以处理,以免再次故障而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永久性故障的排除时间的长短则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供电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排除时间越长,则停电造成的损失越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也越大。
因此,线路故障后准确而快速的找到故障点,有助于故障的快速排除,对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和经济运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输电线路的输电距离长,沿线经过的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不依靠故障定位装置提供的故障点位置的帮助要找到故障点无异于大海捞针。
因此,精确的故障定位对于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故障位置的查找显得尤其重要。
故障定位装置又称为故障测距装置,是一种根据输电线路的电气量测定故障点位置的自动装置。
它能根据不同的故障特性迅速准确地判定故障点,及时发现绝缘隐患,对故障排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研究有助于及时排查故障并修复线路供电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可大量节省查线的人力物力,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从技术上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2 输电线路的故障和对故障测距装置的基本要求1.2.1 输电线路的故障输电线路的故障大致分为两类:横向故障和纵向故障。
横向故障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相短路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两相相间短路故障及三相短路故障。
纵向故障即断线故障,如一相断线、两相断线。
除了这些故障类型外,还有转换性故障等复杂类型。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0113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6.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是指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的过程。
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包括短路、接地故障、绝缘破损等。
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的位置,有助于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包括差动测距法、冲击波测距法、电流互感器测距法和电压互感器测距法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1. 差动测距法:
差动测距法是利用电流互感器将线路分为若干段,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通常会产生故障电流。
通过测量各段的电流大小和相位差,可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差动测距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施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的电流互感器,成本较高。
2. 冲击波测距法:
冲击波测距法是利用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冲击波信号的传播速度来测量故障的位置。
通过在故障发生处发送冲击波信号,并在各个测距点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利用信号传播速度来计算故障的距离。
冲击波测距法需要精确定位测距点,并且对线路的故障类型有一定的要求,但测距精度较高。
3.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是利用线路上故障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产生的电磁场来测量故障的位置。
通过在线路上放置多个电流互感器,并测量每个互感器所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故障的位置。
电流互感器测距法需要大量的电流互感器并对其进行精确校准,但测距精度较高。
电力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
![电力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c41b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f.png)
电力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1.直流法:直流法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种故障测距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流和电压信号的比例关系来测量故障距离。
在故障发生时,通过增大直流电源的电流,可以使故障出口处的电压降低,从而可以准确计算故障点的位置。
然而,直流法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测量,并且对于多故障的线路无法定位。
2.阻抗法:阻抗法是一种常见且精确的故障测距方法。
该方法利用故障点附近的线路阻抗来测量故障点的位置。
在故障发生时,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出故障点处的阻抗值,从而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阻抗法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多段故障的线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反射法:反射法是一种利用电力信号的反射原理来测量故障距离的方法。
在故障发生时,电力信号会在故障点产生反射,通过捕捉反射信号的时间和幅值,可以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反射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并且对于多段故障有较好的适应性。
4.波形比较法:波形比较法是一种新型的故障测距方法。
该方法通过比较正常工作线路和故障点线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差异,来测量故障距离。
波形比较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并且可以根据线路工况自动调整故障测距参数,适应不同条件的故障。
综上所述,电力线路故障测距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确保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的故障测距方法包括直流法、阻抗法、反射法和波形比较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故障情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也会不断发展和改进,以提高测距精度和快速定位故障点。
如何在输电线路中测量故障距离
![如何在输电线路中测量故障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29c5eb87360cba1aa911da02.png)
如何在输电线路中测量故障距离
根据原理的不同,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分为三类:故障录波分析法、阻抗法、和行波法。
1.故障录波分析法
故障录波分析法利用故障时记录得到的各种电气量,事后由技术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故障位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故障录波分析法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快速完成。
但该方法会受到系统阻抗和故障点过渡阻抗的影响,而导致故障测距精度的下降。
2.阻抗法
阻抗法建立在工频电气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电压平衡方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得到故障点和测量点之间的电抗,由此可以推出故障的大致位置。
根据所使用电气量的不同,阻抗法分为单端法和双端法两种。
对于单端法,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迭代法和解二次方程法。
迭代法可能出现伪根,也有可能不收敛。
解二次方程法虽然在原理和实质上都比迭代法优越,但仍然有伪根问题。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单端阻抗法的精度不高,特别容易受到故障点过渡电阻、对侧系统阻抗、负荷电流的影响。
同时由于在计算过程中,算法往往是建立在一个或者几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假设常常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所以单端阻抗法存在无法消除的原理性误差。
但单端法也有其显著优点:原理简单、易于实用、设备投入低、不需要额外的通讯设备。
双端法利用线路两端的电气信息量进行故障测距,以从原理上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
通常双端法可以利用线路两端电流或两端电流、一端电压进行测距,也可以利用两端电压和电流进行故障测距。
理论上双端法不受故障类型和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有其优越性。
特别是近年来GPS 设备和光纤设备的使用,。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edcb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故障对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及时准确地测距故障点对于维护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故障类型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指两相或三相之间产生了短路故障,导致电流过大,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接地故障是指导线或设备与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可能导致电压不平衡和设备过载。
而开路故障是指导线断裂或设备失效,导致电路断开,影响正常供电。
二、故障测距方法1. 巡视法巡视法是一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故障测距方法。
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外观巡视和设备检查,寻找出现故障的迹象和线路上的异常现象,从而初步确定故障位置。
此方法适用于跳闸或跳闸后无法合闸的故障情况,有利于快速定位故障点。
2. 试跳法试跳法是通过在正常情况下连通的设备上进行试跳,观察故障设备的跳闸情况,从而确定故障的位置。
该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精确的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能。
而且在试跳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现场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3. 波形比对法波形比对法是通过对正常波形和故障波形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故障录波装置对线路的波形进行录制和比对,从而找出波形发生异常的点,即可判定为故障点。
4. 电压法电压法是通过检测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通常在发生接地故障时,会产生电压下降,而短路故障则会导致电压上升。
根据电压变化的规律,可以初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然后通过定位设备进行精确测距。
6. 故障录波法为了更精确地确定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的故障点位置,通常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设备。
常见的故障测距设备包括:1. 故障指示仪故障指示仪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可以直接测量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变化,从而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误差的修正及注意事项
![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误差的修正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f9431ad5acfa1c7ab00cca8.png)
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误差的修正及注意事项
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或断路(开路)时,测量故障点到测量点(变压器)的距离。
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适用于35kV及以上各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当发生单相接地或断线故障时,只要在变电站内对故障线路进行测试,就可准确地测出故障距离,确定故障杆塔,便于抢修人员快速查找故障,缩短抢修时间。
一、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误差的修正
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程序中的架空线路波速是固定的,对于不同参数的架空线路,其波数与给定波速会有一定偏差。
因此,对于不同参数的架空线路,测出的距离也有一定偏差;但这一偏差可通过下列两种办法进行修正。
1、根据对具体线段参数测试,修改程序中架空线路的波速参数,以保证测量精度。
本方法适用于同一电压等级线路参数基本一致的用户。
此项工作由架空线厂家与用户配合进行。
2、用户用仪器对已知长度L0的线路测量时,分别测量非故障相长度L1和故障相长度L2,可通过下列公式得到故障距离。
Lx=L0×L2/L1
二、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使用注意事项
1、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中的蓄电池为全密封型,可以任意放置。
2、关上电源开关,将220V市电由所配充电线引入充电插口就可
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为12小时。
3、为了延长电池寿命使电池达到Z佳使用效果,应每月进行充放电一次。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daef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e.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屡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如何快速、准确地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定位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测距定位是指通过一定的测距方法精确计算出故障点距离某一参考点的距离。
根据国家电力部门的标准,测距的误差不得大于10%。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主要用于故障查找和线路巡视等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一、时域反射法时域反射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磁波在导线中传输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和反射系数来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时域反射法的优点是测距精度高、测距范围广,但需要先对线路进行较复杂的建模和计算。
二、电流法电流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故障点处的故障电流来判断故障位置的方法。
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点处会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通过测量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采用比较昂贵和复杂的设备,且只适用于短路故障的测距。
三、波形比对法波形比对法是一种利用故障点处故障波形特点与参考波形进行比对来计算故障距离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故障,可以通过分析波形的特点来确定故障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四、电磁波法以上介绍的几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故障和工作环境。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故障测距工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应该遵循准确、快速、安全的原则,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方法出现,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421d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f.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和分析手段来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以便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1. 直接法:该方法适用于短路故障的测距。
首先断开故障点两边的开关,然后将一只电压表与故障线路的A相和故障点相连,再将另一只电压表与故障线路的B相和故障点相连,测量两只电压表的读数,根据电流方向和电压大小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4. 超声波法:该方法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测距。
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对故障点附近的高压线路进行测量,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特性,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电阻法、反向法、超声波法和红外测温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故障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专业的分析技术支持,以保证故障测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b05f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2.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故障点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判断
故障的位置。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测距方法。
1. 交流谐波法:该方法是利用故障产生的谐波信号进行测距。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会产生谐波,谐波信号会沿线路传播,并逐渐衰减。
通过测量线路上不同位
置处的谐波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大致确定故障位置。
2. 电阻测距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故障点处的接地电阻来确定故障位置。
对于单相
接地故障,将线路的一端短路,然后测量接地点到短路点的电阻值,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故
障距离。
对于双相接地故障,可以通过同时测量线路的两个相位的接地电阻值来确定故障
位置。
4. 电流比率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故障点处电流与终端处电流之比来确定故障位置。
当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电流的变化会导致线路上其他位置电流的变化,在测量线路上不
同位置处的电流比率后,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故障位置。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故障测距方法,如相位比对法、波阻抗法等,都
是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测量参数进行故障位置的确定。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故障测距。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结合多种方法来提高故障测距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改进方法探索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改进方法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5df8a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b.png)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改进方法探索摘要:输电线路是我国电力能源运输的重要载体,其关乎我国电网运行的稳定,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输电网络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我国输电线路的输送电能容量以及故障检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本文依据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从正序故障分量、线路参数独立的测距技术、串联补偿线路优化,这三方面进行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具体改进策略的研究,为我国电力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改进方法引言:电网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现阶段,我国输电线路受地理区域以及自然环境等的影响,极易发生故障。
因此,对于输电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的优化成为现阶段我国电网企业研究的重点。
故障测距是通过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电压、电流等信息,建立电网模型,从而得到输电线路故障区域的准确位置,为后期输电线路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保证了我国电力资源的平稳运行。
一、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一)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中的行波法行波法依据发射及接收行波信号的位置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即单端、双端、三端[1]。
其中单端行波法是采用一端进行测距,其对于设备及试验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单端行波法需要进行反射行波检测,不同的系统或同一系统不同的运行方式、电阻等的差异,都会使得反射行波数据出现波动,从而使得反射行波差异较大,精确性不足。
双端行波法则是对于初始行波波头到线路两端的距离进行测量,找到其时间差,进而进行故障位置计算。
该方法几乎不受线路长度及行波速度的影响。
但是,在运用此方法时,对于钟表时间的精确性要求较高。
三端行波法则是通过对于线路两端及相邻检测端的行波波头的多端数据进行输电线路故障位置计算。
这种测距方法的准确度相对较高。
但是对于检测设备的装置及时间把控极为严格,稍有不慎,测距就会失败。
(二)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中的故障分析法输电线路故障出具中的故障分析法是基于电气量分析理论,依据故障距离和装置电气量的函数关系,进行故障位置计算[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bc7f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9.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已成为电力传输的重要方式。
由于环境、设备的老化等原因,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故障,如短路、接地故障等,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及时准确地测距并快速定位故障点,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原理、方法及其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提供有关从业人员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二、故障测距原理1. 电气测距原理故障发生后,故障点附近的不同电气参数会发生变化,如电压、电流、阻抗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实现对故障点的测距。
根据电气测距原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电压法:利用故障点附近的电压变化进行测距。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故障方式引起的电压变化来确定故障距离。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但对于短路故障的测距精度较低。
(2)电流法:利用故障点附近的电流变化进行测距。
该方法通过测量故障点附近的电流值,以及与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值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电流法的优点是测距精度较高,但其缺点是需要在故障发生时进行测量。
除了电气测距原理外,还可以利用故障信号传输的方式进行测距。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故障点发出的高频信号或脉冲信号,利用接收端感测到的信号强度及时间差来计算故障距离。
信号测距原理通常应用于变流器型及HVDC输电线路,其原理简单、测距准确性较高,但对于线路故障类型的适用性相对较差。
(1)基于相邻两侧电压的比较: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故障点两侧的电压值,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对两侧电压的比值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故障距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距简单,但需要考虑负荷变化对电压值的影响。
(2)基于线路模型的计算:2. 电流故障测距方法(1)基于故障点附近电流谐波的测量: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故障点附近的电流谐波成分,对不同类型的故障点进行识别和测距。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距准确性较高,但需要较为精密的仪器和技术支持。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分析研究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f4f04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5.png)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分析研究摘要:当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必须对线路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测距,目前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所采用的方法有阻抗测距法和行波测距法。
通过介绍这两种测距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各自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它们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行波测距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比较,指出A型行波测距法将会在今后的故障测距领域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测距;阻抗法;行波法1故障分析法1.1阻抗测距法的原理阻抗测距法又称广义的故障分析法,测距装置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时测量到的电压、电流量而计算出故障回路的阻抗。
由于线路长度与阻抗成正比,因此根据计算阻抗与线路的参考阻抗便可以求出由装置装设处到故障点的距离。
测距装置首先根据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计算,判断出故障类型,再进入相应的故障类型计算子程序计算故障回路阻抗。
1.1.1相间故障时的计算阻抗假设故障为U1,U2相故障,则阻抗计算公式为:1.1.2单相接地故障时的计算阻抗1.2阻抗测距法的应用阻抗测距法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微机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测距装置中,成为主要的故障测距方法,但阻抗测距法受故障类型、故障电阻和线路对端负荷阻抗的影响较大,误差一般较大。
1.3利用双端数据的故障测距方法 1.3.1常用双端故障测距方法一是利用两端电流或两端电流、一端电压的测距方法。
利用两端零序电流有效值之比测定单相接地故障位置,但该方法忽略了分布电容的影响,且须事先作出若干运行方式下的零序电流分布曲线,其测距结果与运行方式有关。
针对多端双回线系统,它采用忽略分布电容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二是利用两端电压和电流的测距方法。
计算了两端阻抗继电器处的阻抗值,引入两端电流不同步角。
虽然得到的测距方程为一次,但不同步角为余弦函数的二次方程(有4个根),其真伪根的区分较难。
因此提出两种算法:一是利用两端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形成二次测距方程;二是利用两侧的一相故障阻抗和两个阻抗继电器电流得出一次方程。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浅析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438ddcff00bed5b8f31d5b.png)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浅析摘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用来解决线路故障定位问题。
论文详细分析了阻抗测距法和行波测距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目前云南电网行波测距大部分只用在500kV线路。
由于行波测距应用不广泛,绝大部分运行人员对行波测距装置不熟悉。
论文旨在提高运行人员对行波测距认识,不断提高对该装置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故障测距;阻抗测距;行波测距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就是运用输电线路故障时的一些电气量通过计算来确定故障点与变电站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故障点定位。
精确的故障测距能够减轻人工巡线的工作量,缩短故障修复时间,减少停电损失,同时也能发现造成线路瞬时故障的绝缘薄弱点、线路走廊下的树枝等事故隐患。
目前,常用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有阻抗测距发和行波测距法。
故障录波器和保护装置测距功能就是利用阻抗测距法,行波测距装置是利用行波测距法。
1 阻抗测距法阻抗测距法是根据输电线路故障时测量到的电压、电流计算出故障回路阻抗。
由于输电线路阻抗近似均匀分布,即线路单位长度阻抗可知,从而可以求出故障点到变电站的距离。
变电站内使用的线路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都是运用阻抗测距法来实现测距功能。
新建线路投运前,线路施工人员都要对线路参数进行测试,测出线路长度L,线路阻抗R+jX等参数。
并将测量出的线路长度和阻抗等参数作为定值置入线路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
图1 输电线路集中参数简图输电线路集中参数简图可表示为图1。
图中M为变电站保护安装处,K为故障点,Um和Im是故障时刻的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
Zm=Um/Im即为故障时M到K点的阻抗值,由于输电线路单位长度阻抗z=(R+jX)/L已知,不难得出故障点K到变电站M的距离:Lk=Zm/z=Um·L/Im(R+jX)研发人员只要将上述计算公式以程序的形式置入装置,很容易就能得到故障点到变电站的距离。
在上述推倒过程中,我们考虑的是非串补线路且故障点接地电阻近似为0(金属性接地)的情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8622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9.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摘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测距原理,包括信号传输和故障定位技术。
然后详细介绍了测距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测距误差分析,这对于准确测量故障距离至关重要。
总结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展望。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为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测距原理、故障定位技术、测距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测距误差分析、总结、未来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是指在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特定的测距原理和技术手段来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以便及时修复和恢复电力供应。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普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已成为电力传输的主要途径,因此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巡线和单相测距,存在着定位不准确、效率低下等缺点。
而现代化的故障测距方法则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全数字式测距装置、GPS定位技术等,实现了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
在实际应用中,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还面临着数据处理复杂、测距误差分析等挑战。
需要不断完善测距设备、优化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是电力系统运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测距原理测距原理是指根据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产生的电磁信号特征和传播规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确定故障距离的方法。
在测距原理中,主要涉及到信号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e4150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5.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由于其远距离输电和环境复杂等特点,容易发生各种故障,如短路、接地、断线等。
及时解决故障是保障电网运行稳定的重要措施。
而故障测距方法则是解决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方法的几种原理及应用。
一、经典故障测距法经典故障测距法又称“时域反演法”,是一种基于反演原理的故障测距方法,与传统的电磁波测距不同。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分析故障发生的瞬间产生电压波形的特点基础上,借助于纵波和横波在故障点反向传播的特点实现故障距离的精确测定。
首先,根据故障区域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计算故障距离,然后利用时域反演算法,通过所测量到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的差异反演出故障距离。
具体流程如下:1.记录故障现象的瞬态波形,并提取幅值;2.将幅值通过恢复算法得到理论波形;3.比对理论波形和实际波形的形态差异,确定故障距离;4.通过不同测点的测量结果对故障距离做修正,得出最终的故障位置。
该方法计算精度高,可以反演多种故障类型,但是需要使用脉冲发生器和高速数字化存储和处理器等设备,在现场操作和实现的难度较大。
二、多元测量方法多元测量方法是一种通过多个物理量的测量计算故障位置的方法,如电流、电压、功率变化等。
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在故障点处会产生特殊的响应,通过不同物理量响应的交叉比对,可以确定故障位置。
多元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电流反演法电流反演法是通过采集两端的电流信号,根据故障发生的瞬间对电流的突变进行反演故障距离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测量简单,操作灵活,但仅适用于单相故障。
2.电压比对法电压比对法是采用不同位置处的电压信号比对故障瞬间发生时的电压响应差异,来确定故障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与电流反演法相同,也仅适用于单相故障。
3.功率变化法功率变化法是测量事故前后线路功率的变化率,并根据功率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反演故障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故障类型,但需要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8e49c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0.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运行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高压线路常常会出现故障,如断线、跳闸、短路等,这些故障难以避免,但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和准确定位来快速排除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高压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压线路故障的测距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电气测距法、声声测距法和光纤测距法三种。
1. 电气测距法电气测距法是通过分析线路上电压、电流等电气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故障产生位置的方法。
在高压线路故障时,其电压、电流等参数通常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可以通过检测这些变化,找出故障线路的位置。
常用的电气测距法有:(1)单相相位比法:在单相故障时,可以比较故障相和正常相的相位差值,通过计算这两相之间的距离差,推算出故障位置。
(2)反演法:基于短路电流和整个线路电阻、电抗之比来反算故障位置。
(3)正演法:基于线路几何特性和气象参数计算出的理论短路电流值和实际测量短路电流进行对比,进而确定故障位置。
(4)模型匹配法:利用模型预测出故障可能的位置,与实际的故障位置进行匹配,同时结合档案记录、拍摄航拍图片、现场勘察等信息,精确定位故障位置。
(5)时频分析法:通过对故障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出特征参数,再将这些参数与预设的特征参数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故障位置。
声音测距法是利用声音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和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差,计算出信号源距离的方法,可以用于定位高压线路短路和局部击穿故障的位置。
声音测距法的主要优点是测距精度高,能够通过多点同时测量来确定故障位置,同时可以在没有电气参数的情况下测距,可以指导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故障修复。
光纤测距法是利用光纤本身的传输特性,在光纤周围的温度、压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光学响应,通过分析这些响应信号,可以精确地测距。
光纤测距法的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应用于高压线路的故障检测和监控。
同时,光纤传输特性决定了其对环境的响应非常敏感,可以检测到细微的温度和变形变化。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71c3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8.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摘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包括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故障隐患,以及对该领域研究的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传统的测距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三种新的故障测距方法:方法一、方法二和方法三。
随后,通过对故障测距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测距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在结论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分析,强调了新方法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提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基本原理、故障测距方法一、故障测距方法二、故障测距方法三、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输送大电流、长距离输电的关键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短路、接地故障等。
及时准确地对故障进行测距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测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并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及适用场景,为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未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以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1.2 研究意义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承担大量电能传输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广泛的停电,影响供电可靠性。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5457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d.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经常遭受各种故障引起停电,因此及时准确测距故障点,排除故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目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电磁波测距的方法、基于序列阻抗测距的方法和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
一、基于电磁波测距的方法基于电磁波测距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测距方法。
当高压线路出现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电磁波,通过测量电磁波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根据电磁波的传输方式,可以将基于电磁波测距的方法分为两种:1、基于电力定位器的方法电力定位器是一种常用的测距仪器,可以用于直接测量故障点的距离。
电力定位器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和电场产生的感应电场,测量当地的电场和磁场强度,计算出距离。
但是,在近距离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电力定位器的精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雷达测距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测距方法,可以使用微波探测器检测电磁波信号,从而准确测量故障点的位置。
通过计算发射与接收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得出故障点的距离。
雷达测距适用于各种距离,不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精度更高。
基于序列阻抗测距的方法是一种先进的测距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线路的序列阻抗,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序列阻抗分为正序、负序和零序,当线路故障时,阻抗数值变化,通过分析阻抗数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基于序列阻抗测距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性高通过对序列阻抗的精确分析,可以计算出故障点的确切位置,精度高,测距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性强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线路类型,包括三相交流线、单相线和直流线路等。
3、运算速度快采用基于序列阻抗测距的方法,计算量较大,但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足够快,可以实现快速计算。
三、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测距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分析高压线路故障时产生的波形信号,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4c74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c.png)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设备,它承担着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给用户的重要任务。
由于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设备自身的老化等原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这不仅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还会对用户的用电造成影响。
及时准确地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进行测距和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以供参考。
一、基于电压暂降法的故障测距方法电压暂降法是通过测量线路两端的电压暂降值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其原理是故障点处电压暂降值最大。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在线路两端设置两个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线路两端的电压;2. 当发生线路故障时,两端的电压会出现暂降,测量并记录两端的电压暂降值;3. 通过比较两端电压暂降值的大小,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优点:该方法简单、实用,且测距结果较为准确。
缺点:受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缺点:在发生故障时需要人工观测和记录,操作工作量较大。
缺点: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故障测距。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还有许多其他新的故障测距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例如高频信号注入法、光纤测距法等,这些新技术为提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准确度和效率提供了更多选择。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不仅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保障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入学年级:2014秋学生姓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所学专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2016年11月摘要: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准确的故障测距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此,文章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
根据各种测距算法采用的原理不同,将现有的各种测距算法分为阻抗法、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
阻抗法是根据故障时测量到的电压、电流量而计算出故障回路的阻抗,由于线路长度与阻抗成正比,因此便可求出由装置装设处到故障点的距离;故障分析法是利用故障时记录下来的电压、电流量,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故障点的距离;行波法是根据行波传输理论实现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A、B、C型3种方法,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进行模拟仿真。
最后,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故障测距;行波;输电线路;小波变换1. 概述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它担负着传送电能的重任。
同时,它又是系统中发生故障最多的地方,并且极难查找。
因此,在线路故障后迅速准确地把故障点找到,不仅对及时修复线路和保证可靠供电,而且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故障测距装置的作用,对它提出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
1)可靠性2)准确性3)经济性4)方便性目前已有的输电线故障测距装置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阻抗法2)故障分析法3)行波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基于电气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进行研究。
2)了解输电线路行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3)具体掌握基于行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原理,利用小波变换对行波突变点检测进行研究,并对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进行模拟仿真。
4)总结并对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 阻抗法图2-1 单相线路内部故障设m 端为测量端,则测量阻抗可表示为Z ZD R I I ZD I U Z mF F mF mF mm m ∆+=+==••••(2-1)3 故障分析法由图2-1可写出下列电压方程F F mF m m R I ZD I U •••+= (3-1)由于故障点与m 端电流的故障分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F M mH m mg I C I I I (3-2)将式(3-2)代入式(3-1)可得Mmg FmF m m C I R ZD I U •••+= (3-3)将式(3-3)两端分别乘以•mg I 的共轭复数*mg I 可写出2•••••+=mg MF mFmg m mg m I C R ZD I I I U (3-4) 对上式两端取虚部,经整理即可求出••=]Im[]Im[mg m M mg m M mF I I Z C I U C D (3-5) 4. 行波法故障测距4.1 行波法的概述行波法的原理早已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可分为A 、B 、C 型三类。
1) A 型测距A 型行波测距方法是利用故障产生的行波进行单端测距的方法。
在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产生的电流(电压)行波在故障点与母线之间来回反射,根据行波在测量点与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和行波的波速来确定故障点的距离。
下面以金属性接地为例,说明A 型行波测距的原理。
2) B 型测距B 型测距原理见图3-3,设被测线路的波行时间为τ,由故障点到m 端,n 端的波行时间分别为m τ,n τ, 显然n mτττ+=。
在线路m ,n 两端各设有起动元件,在故障点方向来的行波波头到达时,起动元件动作。
在m 端的起动元件动作后开始计时,设为Q t ;在n 端的起动元件动作后,启动发信机发信。
设在T t 时收信机有输出,停止计时,由此可确定出故障点的位置。
设故障时刻为0t ,两侧起动元图4-1 B 型行波法测距原理示意图件的动作时间为D t ,n 端起动发信到m 端收信机输出的时间为C t,则:)(21C Q T n t t t --=τ (4-1)于是故障点到n 端的距离为)(2C Q T n nF t t t vv D --==τ (4-2) 式中行波速度是已知的,时间C t 可事先测定,Q T t t -是计数器记录的时间。
3) C 型测距C 型测距法是根据脉冲反射测距原理提出[2]-[4],见图3-4。
当线路F 点发生故障时,测距装置起动,向线路发出探测脉冲,探测脉冲以速度v (接近光速)沿线路传播,到达故障点F 时,由于波阻抗发生变化,产生反射脉冲,反射脉冲返回测距装置。
则故障点到测距装置的距离为:x t vx 2=(4-3)测距装置xFm n图4-2 C型行波法测距原理示意图4.1.1 行波信号源为了实现行波测距,首先要有行波信号源[5]。
根据行波法进行故障测距的信号源有两种,其一是外加信号,另一是利用故障时产生的信号,前者用于C型测距仪,后者用于A和B型测距仪中。
4.1.2 行波信号的提取方法目前提取行波信号的方法有[6]:1) 利用高频通道的耦合设备2) 专用线性耦合设备3) 利用电压或电流互感器4.1.3 行波测距法存在的缺陷纵观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特别是新型测距方法,尚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1) 线路两端非线性元件的动态时延[7]2) 参数的频变和波速的影响因素3)行波到达时间。
4)行波反射波的识别。
5)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成本较高4.2 线路故障的行波过程4.2.1 波动方程图4-4 单导线等值电路波动方程可简写为:⎪⎪⎩⎪⎪⎨⎧∂∂=∂∂-∂∂=∂∂-t u C xi t i L x u(4-7) 对式(4-7)进行拉式变换[8]求解,可得:⎪⎪⎪⎪⎩⎪⎪⎪⎪⎨⎧+-=+-•=-++-=++-=)(1)()(1)()()()()(v x t u z v x t i v x t u z v x t i v x t i v x t i i v x t u v x t u u f f qq fq f q (4-8) 由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出无损单导线中波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 ⎪⎪⎩⎪⎪⎨⎧•-=•=+=+=f fq q fq f q iz u i z u i i i u u u (4-9) 4.2.2 行波的反射与透射图4-5 故障点的反射和透射对于线路1Z 有⎪⎪⎭⎪⎪⎬⎫•-=•=+=+=f f q q f q f q i z u i z u i i i u u u 11111111111 (4-13)对于线路2Z ,因2Z 上的反行电压波u 2f =0,故⎪⎭⎪⎬⎫===q q q qi z u i i u u 2222222 (4-14)在结点A 处只能有一个电压和电流值,故⎭⎬⎫==2121i i u u (4-15) 综上所得[9]:⎪⎪⎪⎪⎪⎩⎪⎪⎪⎪⎪⎨⎧=•+==+==+-==+-=q i q f q u q qq i q f qu q f i i z z z i u u z z z u i i z z z z i u u z z z z u 1121111121221121211112112122ααββ (4-16) 4.2.3 三相线路故障的行波过程由于三相电力系统的线路之间存在着电磁耦合,描述每一相的波动方程[10],相互之间不是独立的,电压电流的求解比较复杂。
模变换法是一种对三相系统进行解耦的方法,解耦后,三相系统的波动方程分解为三个独立的模量[11],从而可以把单相系统的分析结果推广到三相系统中。
对于平衡换位的三相线路,线路的阻抗与导纳矩阵是对称的,电压与电流的模变换矩阵相同。
模变换矩阵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Clark 变换[12] (又称α、β、0变换)[1]。
4.2.4 行波测距信号的选择三相线路的行波包含地模和线模两个分量[13]。
地模分量存在着严重的损耗和参数随频率变化的现象[14],行波衰耗大,波速不稳,影响测距的精度,因此,三相线路的故障测距一般选择损耗较小,参数比较稳定的线模量作为检测信号[1,17]。
1) 多相故障[15] AB 相ba mb a m I I I V V V -=-= (4-19)BC 相cb mc b m I I I V V V -=-= (4-20)CA 相ac m a c m I I I V V V -=-= (4-21)在发生三相故障时,测量信号可以选择上面三组中的任何一个。
2) 单相故障[6]线路在发生单相故障时,测量信号选择为故障相与另两相中之一的信号差。
如A 相故障时,测量信号为:ba m ba m I I I V V V -=-= (4-22)4.3 行波经小波变换线路故障测距法4.3.1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与奇异性检测信号)()(2R L t f ∈的连续小波变换定义为[18]-[21]dt sxt t f sx s f W ⎰∞∞---=()(),(2/1ψψ (4-23) 式中s 和x 分别是尺度参数和时间参数;)(t ψ是满足允许条件的母小波。
设),(x s f W ψ是信号)(t f 的小波变换,在尺度s 下,若对于任意x ,),(00δδ+-∈x x x 有),(),(0x s f W x s f W ψψ≤ (4-24)则0x 称为小波变换在尺度s 下的模极大值点,),(0x s f W ψ为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
αAs x s f W ≤),(max (4-25)式中A 是常数。
以上关系式表明信号突变点(此时0≥α)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随着尺度s 的增大而增大或保持不变;而由白噪声(此时0<α)产生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随着尺度s 的增大而明显减小。
这表明小波变换有很强的去噪能力。
信号的奇异点与不同尺度下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关系如图3-3所示。
图中1,2点的Lipischitz 指数均大于0。
3点为δ函数,其Lipischitz 指数小于0,实际信号中噪声信号多为这一类函数,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随着尺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因而可判断为噪声。
4.3.2 小波变换故障测距原理考虑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频宽满足不了行波测量的要求,而电流互感器能有效地传送高频信号[22],因此则使用电流互感器获取电流行波进行故障定位。
在三相输电线路中,行波是相互耦合的。
每一相行波都是几种速度不同的行波分量的混合,不适合用作故障测距,必须将测得的相信号变换成模信号。
每一模信号的传输速度是一定的。
在此采用了Clarke 变换。
根据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相对极性[23],可判断反射波是来自故障点还是对端母线。
通过确定由故障点反射波分别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根据公式2)(L t t v x n m +-=,求的故障点。
5.小波双端法故障测距的仿真电力系统中经常发生断路故障[24],其中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及单相接地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