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体基本力学参数测试实验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试验报告-2010

岩石力学试验报告-2010

长沙理工大学岩石力学试验报告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月日理论课教师:指导教师签字:批阅教师签字: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试验一、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测定一、试验的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当无侧限试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试样制备:1、试料可用钻孔岩心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块。

在取料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人为裂隙出现。

2、本次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样,直径为5c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4cm,高度为10cm,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cm。

3、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之比宜为2.0~2.5。

4、制备试样时采用的冷却液,必须是洁净水,不许使用油液。

5、对于遇水崩解、溶解和干缩湿胀的岩石,应采用干法制样。

6、试样数量:每组须制备3个。

7、试样制备的精度。

(1)在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2)两端面的不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

(3)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三、试样描述:试验前的描述,应包括如下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并记述受载方向与层理、片理及节理裂隙之间的关系。

3、量测试样尺寸,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记录试样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试件压坏后,应描述其破坏方式。

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

四、主要仪器设备:1、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2、测量平台、角尺、放大镜、游标卡尺。

3、压力机,应满足下列要求:(1)压力机应能连续加载且没有冲击,并具有足够的吨位,使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

(2)压力机的承压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其中之一须具有球形座,板面须平整光滑。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岩土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参数的方法。

通过准确测量和分析岩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

一、岩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测定法岩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是评估其承受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抗压强度测定方法有单轴抗压试验、三轴抗压试验和剪切试验等。

单轴抗压试验是将岩土样品放置在闭合的压力室内,沿着样品的轴向施加均匀的垂直荷载,通过测量荷载和变形的关系,确定其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

三轴抗压试验是将岩土样品裁剪成规定形状的圆柱体,将其放置在三轴压力容器中,施加均匀的轴向荷载和周向侧压力,测定应力-应变关系,进而确定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

剪切试验是为了确定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特性。

常用的剪切试验有直剪试验、剪切筒试验和剪切盒试验等。

通过施加不同的剪切载荷和变形,测定岩土材料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

二、岩土材料的渗透性测定法渗透性是指水分在岩土材料中传递和渗透的能力。

渗透性是岩土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对于岩土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岩土材料渗透性测定方法有恒压渗透试验、恒流渗透试验和三水头渗透试验等。

恒压渗透试验是将岩土样品放置在渗透仪器中,通过施加恒定的压力,测量流量和渗透压差,从而计算材料的渗透系数。

恒流渗透试验是将岩土样品放置在渗透仪器中,通过施加恒定的流量,测量渗透压差和时间,从而计算材料的渗透系数。

三水头渗透试验是通过施加不同水头高度,测量渗透压差和时间,从而计算材料的渗透系数。

三、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测定法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是分析和设计岩土工程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有直剪试验、剪切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等。

直剪试验是将岩土样品放置在闭合的剪切仪器中,施加相等而相反方向的剪切荷载,通过测量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的关系,确定其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

岩土力学实验

岩土力学实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P r o j e c t报告书题目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测试方法研究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成绩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制project任务书Project题目: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测试方法研究Project主要内容:本文以力学知识为理论依据,对岩体和土体的进行研究。

(1)运用岩石测试技术对岩石进行了岩石的抗剪强度的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度的测定,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测定;(2)运用岩土测试技术对土体进行了土的固结压缩试验,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在实验中建立实体模型得到了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做为我们以后研究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测试方法提供理了论依据。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摘要岩土体工程主要是从土体和岩石两方面进行研究的工程。

土体工程是研究松散土体分布地区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所遇到的及所引起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岩石工程则是研究在岩体分布地区修建各种工程设施所遇到的和所产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

因此,土体与岩石的研究对我们现今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无论是土体还是岩石,我们都可将其统称为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也可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还可表现为由于某些地质条件不具备而提高了工程造价,视地质环境的具体特点和人类工程活动的方式和规模而异。

本文以力学知识为理论依据,对岩体和土体的进行研究,通过岩石测试技术对岩石进行了岩石的抗剪强度的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度的测定,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测定;同时用岩土测试技术对土体进行了土的固结压缩试验,土的直接剪切试验,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在实验中建立实体模型得到了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为我们研究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测试方法提供理了论依据。

关键词:岩土体;岩石测试技术;岩土测试技术;岩土体基本力学参数目录1.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研究的主要内容 (1)2.岩石测试技术 (2)2.1 岩石的抗剪强度的测定 (2)2.2 岩石的抗拉强度度的测定 (7)2.3 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测定 (9)3.土测试技术 (12)3.1 土的固结压缩试验 (12)3.2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14)3.3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17)4.结论 (21)参考文献 (22)1.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岩土体测试的目的就是对岩土体的工程性质进行观测和度量,得到岩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的试验。

岩体力学实验报告

岩体力学实验报告

岩体力学试验报告专业:姓名:学号:组次:同济大学岩体工程研究室二〇一三年九月试验一块体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岩石块体密度量积法试验记录表项目编号: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三、回答问题1、岩石块体密度试验有哪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2、量积法试件应符合什么要求?3、含水率对块体密度有何影响?四、试验中的问题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五、成绩评定:岩石单轴抗压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项目编号: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三、试件破坏形态(画草图)四、回答问题1、压力机上为何要配球型调节座?2、影响试验结果的试验因素有哪些?五、试验中的问题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六、成绩评定:试验三岩石抗拉强度(劈裂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岩石单轴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记录表项目编号: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三、试件破坏形态(画草图)四、回答问题1、为何劈裂法试验可测得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2、影响试验结果的试验因素有哪些?五、试验中的问题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六、成绩评定:试验四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岩石压缩变形记录表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三、绘制应力-纵向应变、横向应变-纵向应变关系图四、回答问题1、本试验的关键步骤有哪些?2、本试验对应变片的大小和粘贴方式有何要求?五、试验中的问题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六、成绩评定:试验五直剪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直剪试验记录表项目编号: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三、绘制τ~σ关系曲线:四、试验成果分析:根据剪应力和法向应力绘制关系曲线,按库伦表达式确定相应的岩石抗剪强度参数。

五、回答问题1、直剪试验的特点是什么,其适用于哪类岩体?2、在剪切过程中为何会有扩容现象?六、试验中的问题及对本次试验的意见和建议七、成绩评定试验六三轴压缩强度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见记录表)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记录表项目编号:仪器编号:试验日期:试验者:计算者:校核者:三、试验破坏形态(画草图)四、τ~σ坐标图上绘制莫尔应力圆五、试验成果分析:根据库伦-莫尔强度理论确定岩石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参数。

岩体力学实验报告

岩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xx系 xx 级 xxxx 专业 x班成绩姓名xxx 学号 xxxxx 第 x 组日期 xxxxxx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e。

当无侧卸式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式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实验仪器设备1、制样设备:钻石机、切石机及磨石机。

2、测量平台、游标卡尺等。

3、Y AW-2000型恒压加荷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MPa)一般简称抗压强度。

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四、实验内容(一)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1)样品可用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人为裂隙。

(2)试样规格:一般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园柱体,以及断面边长为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每组试样必须制备5块。

(3)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足如下要求:a沿试样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b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c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d 方柱体试样的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2、测量试样尺寸量测试样断面的边长,求取其断面面积(A)。

3、安装试样、加荷将试样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有球形座,使之均匀受载,然后以每秒0.5~1.0MPa的加载速度加荷,直至试样破坏,记下破坏荷载(P)。

4、描述试样破坏后的形态,并记录有关情况。

5、按下式计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式中:σC――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垂直于加荷方向试样断面积(mm2)。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72)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72)

岩石力学与岩体实验指导书及报告(内部资料)矿业工程学院实验总室2011年6月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实验方法:将圆柱体岩石试样放在压力实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实验,试件破坏瞬间受压面上的极限应力值为该岩石的抗压强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件制备。

描述和尺寸测量见<变形实验>。

每组试件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三块。

(二)实验步骤1、试件安装将准备好的岩石试件放在压力实验机上、下加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整个断面应与加压板严密接触,若不合要求,应予处理。

2、施加载荷保持恒定的应力速率(50~100N/cm2/s)对试件连续加载至破坏为止,记录破坏载荷数值。

描述试件的破坏情况,描述内容见<岩石抗拉强度实验>。

“施加载荷”部分,并记入记录表3-2内,发现试件初裂后仍能继续承受载荷,应记录出裂时的载荷值。

三、计算岩石的抗拉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c p Aσ=式中:cσ-岩石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时施加的最大载荷KN;A-试件横截面积cm2。

一、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二、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劈裂法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试件的制备、描述和尺寸测量。

(1)采用圆盘试件。

试件直径(D )为50毫米,厚度(T )为25毫米(T/D=0.5)。

(2)试件两端面应平等,试件轴心线与断面应垂直,二者的最大偏差均不得大于0.2毫米。

试件表面光滑平整。

试件数目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最好不少于10块。

(3)测量试件尺寸。

圆盘试件测直径和厚度。

沿厚度(T )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测直径,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试件的直径。

沿预定加载方向上、中、下三个部位测定试件厚度,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试件的厚度。

方片形试件参照圆盘形试件确定规格,测量其尺寸。

(二)试件安装将试件安装于抗拉模具上,要将试件安放在模具的中心线上,避免偏心加载。

岩石力学实验测试方法--崔振东(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岩石力学实验测试方法--崔振东(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3、评价岩石的工程性状,提供评价和设计参数。
3
二、岩石力学试验相关设备 1、岩石力学试样制备设备
岩石钻孔取芯机、岩石切割机、岩石磨平机、 岩石抛光机、岩石预制裂纹切割机等。
钻孔取芯机
4
岩石切割机
精密切割机
5
岩石磨平机
6
岩石抛光机
7
岩石预制裂纹切割机
8
2、试验设备 微机伺服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伺服液压试验 机、及其他特殊试验设备(如点荷载仪、霍普金 森杆撞击系统等)。
21
实验步骤:
试验前测量:原始尺寸、含水 率、密度、矿物成分、微结构等。



初始条件设定:清零、量程等
试样安装:点击“下降”按钮 移动横梁,调整至合适位置,将 试样放入夹具或粘贴在加载端, 施加几十牛的初始载荷拉紧。 加载试验:设定试验速度(以 ASTM和ISRM标准为主),点击 “上升”按钮开始拉伸试验,试 样断裂后试验机自动停止加载。
31
实验结果处理:
Instron 加载平台
Instron 引伸计
Instron 控制系统
Instron 液压动力源
Instron 液压油降温水箱
10

MTS-SANS CMT系列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最大载荷 100KN ,采用 Powertest 软件控制加载过程和数据采集,可 进行岩石单轴拉伸、单轴压缩与三点弯曲试验。并配备有高低温箱和 WK650 型高精度温控器,温控范围 -70℃—350 ℃,可实现高低温环境下 的拉伸、压缩与弯曲试验。
13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光纤温度传感器
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的原理进行测温。
14
4、其他辅助设备:夹具、应变片、声发射仪等。

岩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体⼒学实验指导书实验4 测定岩⽯的静⼒变形参数⼀、基本原理岩⽯的变形是指岩⽯在外荷载作⽤下,内部颗粒间相对位置变化⽽产⽣与⼤⼩的变化,反映岩⽯变形性质的参数常⽤的有:弹性模量和泊松⽐。

岩⽯变形模量是指试样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压应⼒与纵向应变之⽐,⼜可分为:1、初始模量:应⼒应变曲线原点处的切线斜率。

2、切线模量:对应于应⼒应变曲线上某⼀点M处的切线斜率。

3、割线模量:应⼒应变曲线某⼀点M与原点O的联线的斜率;⼀般取单轴抗压强度的50%的应变点与原点联线的斜率代表该岩⽯的变形模量。

泊松⽐是指单向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般⽤单轴抗压强度的50%对应的横向与纵向应变之⽐作为岩⽯的泊松⽐。

本试验是将岩⽯试样置于压⼒机上加压,同时⽤应变计或位移计测记不同压⼒下的岩⽯变形值,求得应⼒应变曲线,然后通过该曲线求岩⽯的变形模量和泊松⽐。

⽬前,测记变形(或应变)的仪表很多,如电阻应变仪、千分表、线性差动变换器等等,其中以电阻应变仪使⽤最⼴,在此着重介绍这种仪器的测量⽅法。

电阻应变仪测量岩⽯应变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粘贴在试样的表⾯,当岩⽯受压变形时,电阻应变⽚与岩⽯⼀起变形,并使其电阻值产⽣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的电桥装置,测出该变化的电阻值并⾃动转换为应变值,此值即为岩⽯的应变值。

⼆、仪器设备1、制样设备:钻岩机、切⽯机、磨⽚机等;2、测量平台;3、压⼒机;4、静态电阻应变仪;5、惠斯顿电桥、万⽤表、兆欧表;6、电阻⽚及贴⽚设备;7、电线及焊接设备。

三、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1)样品可⽤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认为裂隙。

(2)试件规格:采⽤直径5厘⽶,⾼为10厘⽶的⽅柱体,各尺⼨允许变化范围为:直径及边长为±0.2厘⽶,⾼为±0.5厘⽶。

(3)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如下要求:a沿试样⾼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b试样两端⾯不平⾏度误差,最⼤不超过0.005cm;c端⾯应垂直于轴线,最⼤偏差不超过0.25°;d ⽅柱体试样的相邻两⾯应互相垂直,最⼤偏差不超过0.25°。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试件的加工首先将岩块夹持在钻石机平台上,用Ф50 mm 金刚石钻头钻取岩石试件,然后用锯石机锯成高100 mm 或25 mm 左右的圆柱体试件。

钻锯岩石试件时要用纯净水冷却。

最后在磨平机上将岩石试件两端磨平。

按照要求单轴抗压强度和三轴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应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样,直径为50mm ,允许变化范围为48~54mm ,高度为100mm ,允许变化范围95~105mm 。

对于非均质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采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宜为2.0~2.5。

抗拉强度试验试件采用圆柱体为标准试样,直径为50mm ,允许变化范围48~54mm 。

试样的厚度宜为直径的0.5~1.0倍,并大于岩石最大颗粒的10倍。

精度要求:在整个事件高度上,直径误差不得超过0.3mm ;两端面不平整度,最大不超过0.05mm ;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试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一、仪器设备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电阻应变仪、万用表、试验机、电阻应变片、胶水等。

二、标准试件规格:采用直接为50mm 的圆柱体,高径比为 2 :1;也可采用50×50×100mm 的长方体。

三、测定步骤:1、测试件尺寸(试件直径应在其高度中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量测,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2、选择压力机度盘:一般应满足0.2P <P max <0.8P式中:P max ——预计最大破坏载荷,KN P ——压力机度盘最大值,KN3、开动压力机,使其处于可用状态,将贴好电阻片的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心,接通电源调整电阻应变仪,调整球形坐,使试件上下受力均匀,在逐渐加载过程中不断调整承压板位置,使之均匀受载。

检查的方法是,在试样上施加少许压力后,观测几个纵向应变片的值是否接近。

4、以0.5~1.0MPa/s 的速度加载直至破坏。

5、施加荷载过程中,记录各级应力下纵向和横向应变值。

岩石力学实验-煤和岩石块体密度测定实验

岩石力学实验-煤和岩石块体密度测定实验

实验一、岩石密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煤(岩石)块体密度是指煤(岩石)试件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煤(岩石)块体密度包括天然块体密度(试件在天然含水状态下的密度)、自然块体密度(试件制备后,在下部贮水的干燥器内存放1~2d的块体密度)、干块体密度(试件在105~110C温度下干燥24h后的块体密度)和饱和块体密度(试件在饱和水状态下的块体密度)。

通过本实验,要了解煤(岩石)块体密度测试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掌握煤(岩石)块体密度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1、干燥器2、电热烘箱3、水盆4、天平三、实验原理单位体积的岩石的质量,即叫做岩石的密度,单位g/cm3。

我们所指单位体积的质量,而不是重量,即说明在谈到岩石的密度时,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无关的。

同时岩石中含有孔隙,因此一块岩石的体积V,等于固体物质的体积V g加上空隙的体积V p,我们把包括孔隙的岩石密度称为体积密度,通常称为岩石的密度ρ;而把岩石中固态物质的密度称为岩石的颗粒密度ρg。

五、实验内容该实验测定不同状态下的岩石密度时分别用以下公式计算:ρg=MF⋅ℎρb=M bF⋅ℎρz=M zF⋅ℎ式中ρg—岩石的干块体密度,g/m3;ρb—岩石的饱和块体密度,g/m3;ρz—岩石的自然块体密度,g/m3。

六、实验步骤1.煤(岩样)干块体密度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边长(直径)并计算其截面积F,测量试件高度h。

将试样在105~110o C干燥24h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干重得M。

2.煤(岩样)饱和块体密度(1)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边长(直径)并计算其截面积F,测量试件高度h.(2)将试件放在真空抽气罐内带孔的板上,间距不小于2cm.(3)接上抽气系统,所有连接处均不应漏气。

(4)开动真空泵,抽气20~30min,然后打开三通活塞,慢慢将水注入真空抽气罐内,至水面高出试件2~3cm,继续抽气直至试件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且抽气时间不少于1h,关闭真空泵。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同组者姓名:日期: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实验室目录一、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2)二、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3)三、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 (6)1.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2.试件可用岩芯或岩块加工制成。

试件在采取、运输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3.试件尺寸要求:⑴圆柱体直径宜为48~54mm。

⑵含大颗粒的岩石,试件的直径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尺寸的10倍。

⑶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宜为2.0~2.5。

4.试件精度要求:⑴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

⑵沿试件高度,直径的误差不得大于0.3mm。

⑶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50。

5.主要仪器和设备:⑴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车床等。

⑵测量平台。

⑶检测合格并能按规定速率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的200KN压力试验机。

6.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⑴将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心,使试件两端面接触均匀。

⑵以每秒0.5~1.0MPa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⑶试验结束后,应描述试件的破坏形态。

7.试验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按下列公式计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PR=A式中R——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P——试件破坏荷载(N)A——试件截面积(mm2)⑵计算值取3位有效数字。

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取样位置、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件尺寸和破坏荷载。

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试验者___________ 计算者__________ 校核者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1.单轴压缩变形试验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2.试件可用岩心或岩块加工制成。

试件在采取、运输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3.试件尺寸要求:⑴圆柱体直径宜为48~54mm 。

⑵含大颗粒的岩石,试件的直径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尺寸的10倍。

⑶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宜为2.0~2.5。

采矿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采矿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日期:西安科技大学实验一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岩石力学性质的实验方法。

2、 熟悉试验机的操作技能及使用方法。

3、 对完整岩石强度分级和性能描述。

二、 实验原理利用材料试验机对岩石试件进行单轴压缩,使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达到破坏的极限强度,数值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其抗压强度等于破坏时的荷载与受力截面积之比。

即 10⨯=FPR Mpa 三、 实验设备及工具1、 材料实验机-----3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2、 游标卡尺(精度0.02毫米) 四、 岩石试件及数量标准试件采用直径5厘米的圆柱体,高径比为2,并且两端面平行(要求两端面不平行度小于0.01厘米),上下端直径偏差小于0.02厘米。

相同状态下同一种岩性试件(最好从同一块岩石上取下)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块,若测定结果偏离度大于20%级以上时应适当增补测试试件的数量,一保证测试结果。

五、 实验方法及程序1、 对岩石试件进行编号,并对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进行详细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 量测试件尺寸,量测时应在试件高度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量测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直径,精度0.1毫米。

试件高度测定精度1.0毫米。

3、 选择压力机度盘(根据岩石试件的岩性及试件的完整情况进行选择),并挂上相应的摆锤。

4、 启动压力机,将度盘指针调整到零,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5、 将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心,调整球形坐使试件截面与压力机承压板平行,以便使试件上下受力均匀,必要时应设置防护网,以免试件压裂时崩出伤人。

6、 以每秒0.5~1Mpa 的速度加载直到破坏。

7、 记录破坏荷载以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描述。

六、 实验结果计算1、单个试件的单项抗压强度 10⨯=FPRMpa 式中:P---------------试件破坏荷载,KN ;F---------------试件初始截面积,cm 2;2、每组试件单向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取小数点后1位);11np i i R R MPa n ==∑式中:R i ---------------第i 个试件单项抗压强度,Mpan----------------每组试件的数量。

【完整版毕业论文】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

第一讲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之一)一、内容提要:本讲主要讲述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强度特性。

二、重点、难点:岩石的强度特性,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作一般了解。

一、概述岩体力学是研究岩石和岩体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和岩体对其周围物理环境(力场)的变化作出反应的一门力学分支。

所谓的岩石是指由矿物和岩屑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由于成因的不同,岩石可分成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体是指在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通常认为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

所谓的结构面是指没有或者具有极低抗拉强度的力学不连续面,它包括一切地质分离面。

这些地质分离面大到延伸几公里的断层,小到岩石矿物中的片理和解理等。

从结构面的力学来看,它往往是岩体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

因此,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控制岩体的力学特性,控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

【例题1】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三大类。

A.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B. 花岗岩、砂页岩、片麻岩C. 火成岩、深成岩、浅成岩D. 坚硬岩、硬岩、软岩答案:A【例题2】片麻岩属于( )。

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答案:C【例题3】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岩体的力学特性,控制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的是( )。

A. 岩石的种类B. 岩石的矿物组成C. 结构面的力学特性D. 岩石的体积大小答案:C二、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试验方法(一)岩石的质量指标与岩石的质量有关的指标是岩石的最基本的,也是在岩石工程中最常用的指标。

1 岩石的颗粒密度(原称为比重)岩石的颗粒密度是指岩石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值。

岩石颗粒密度通常采用比重瓶法来求得。

其试验方法见相关的国家标准。

岩石颗粒密度可按下式计算2 岩石的块体密度岩石的块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块的质量。

按照岩块含水率的不同,可分成干密度、饱和密度和湿密度。

矿山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矿山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矿山岩石力学实验报告篇一:cumT-矿山岩体力学-周华强-矿山岩体力学实验报告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矿山岩体力学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成绩实验一测定掩饰的静力变行参数一、基本原理岩石静力变行参数主要有静变形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本实验只介绍前两参数的测定。

变形模量是指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力与轴向应变之比。

(1)初始模量:应力-应变曲线远点处切线的斜率。

(2)切线模量:对应于曲线上某一点m的切线的斜率。

(3)割线模量:曲线上某一点m与原点o连线的斜率。

一般取抗压强度为50%的应力水平的割线模量代表该岩石的变形模量。

(4)泊松比:指单轴受压条件下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一般用单轴抗压强度的50%时的横向应变值和轴向应变值计算。

本试验是将岩石试样放在压力机上加压,用应变计或位移计测记不同应力作用下岩石试件的应变或变形值,绘出应力-应变曲线。

目前,侧记变形(或应变)的仪表很多,如机械测表、电位差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等,其中电阻应变仪在我国应用最广,在此着重介绍这种一起的测量方法。

电阻应变仪测量岩石应变的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的侧面上,当岩石受压下产生变形时,粘贴在其上的应变片与岩石一起变形,应变片变形后,其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的电桥装置测出电阻值并转换成应变值,此值即为岩石应变值。

二、仪器设备(1)平台、角尺、卡尺;(2)压力机:能连续加荷,没有冲击,具足够的吨位(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试验);(3)电阻应变仪及贴片设备;(4)导线焊接工具三、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1)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样,直径为5cm,允许变化范围为4.8~5.2cm,高10cm,元需变化范围为9.5~10.5cm。

当缺乏圆柱体制样设备时,允许采用5cm×5cm×10cm方柱体。

(2)试样制备的精度,应叨叨下列标准:①沿试样整个高度上,直径差不超过0.3mm;②两断面的平行度,最大不超过0.05mm;③断面应垂直于试样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度;④试样表面应处理光滑。

岩土体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方法

岩土体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方法

岩土体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方法岩土体力学是地质工程中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

岩土体力学参数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对于地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岩土体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方法。

一、土壤密度和孔隙比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土壤密度和孔隙比是土壤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土壤的可压缩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定土壤密度,可以使用质量和体积的比例关系进行测量。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灌水法、土壤取样法和土壤密度环法。

灌水法通过计算水分对土壤的渗透程度来确定土壤的密度。

土壤取样法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利用称量和体积计算来确定土壤的密度。

土壤密度环法则通过将密度环插入土壤中测量土壤的密度。

孔隙比可以通过物理试验或计算得到,对于土壤工程来说,孔隙比越高,土壤的可压缩性越大。

二、压缩试验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压缩试验是测量土壤的压缩性和压实性能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压缩试验有一维压缩试验和三维压缩试验。

一维压缩试验是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的,通过加载和卸载过程来测量土壤的压实性能。

三维压缩试验是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的,可以得到土壤的三维压缩性能。

通过压缩试验可以确定土壤的压缩模量、固结模量和孔隙压缩指数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地质工程设计和土壤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

三、剪切试验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剪切试验是测量土壤剪切强度和抗剪性能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剪切试验方法有直剪试验、扰速剪切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

直剪试验通过在土体中切割一个平面,测量土壤在切割面上承受的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来确定土壤的剪切强度。

扰速剪切试验是在土壤样品上施加剪切应力并扰动应力平衡来测量土壤的抗剪强度。

三轴剪切试验是通过施加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来测量土壤的剪切强度。

剪切试验可以确定土壤的内摩擦角、剪切模量和剪胀性等参数,对于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分析非常重要。

四、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方法土壤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土壤的动力特性,包括动力弹性模量、泊松比和阻尼比等参数。

岩石力学实验-弹性模量

岩石力学实验-弹性模量

实验四、岩石变形参数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一、实验目的岩石的弹性模量是指岩石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与应变变化值之比,通过实验掌握岩石弹性模量的测试及数据处理,图形绘制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电阻应变片粘接剂绝缘胶带万用表游标卡尺电线三、实验原理电阻应变片是一种把机械位移转化为电量变化的传感器。

应变片粘贴在岩石试件上。

试件受压时,电阻丝跟着缩短,截面增加,电阻值减小。

试件受拉时,电阻丝跟着伸长,截面缩小,电阻值增大。

应变片电阻值R的变化量ΔR=Kε。

电阻应变仪为直接把电阻值的变化转为应变与试件的应变成正比,即ΔRR量的仪器。

因此通过测量得到电阻应变片的应变值也即测得试件在受压过程时的纵向应变值εl和横向应变值εd,进而可通过计算得出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四、实验装置压力传感器WDW-300电子万能试验机专用计算机软件: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五、实验内容1. 了解试件的加工机具、检测机具,规程对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及检测方法;2. 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3. 学会岩石试件的防潮处理及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接线、焊接技术;4. 学会电阻应变仪的测读方法,岩石的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

六、实验步骤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描述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2.检查试件加工精度,量测试件尺寸;3.估算试样最大破坏载荷Pmax,满足0.2Po<Pmax <0.8Po (Po 为试验机加载最大值);4.开动压力机,使其处于可用状态,并将试件放在承压板中心;5.将电阻应变仪接上电源,预热半小半,连接线路,预调平衡,接线方式可用全桥或半桥;6.按每秒内0.5 ~ 1MPa 的速度逐级加载按估计破坏载荷的十分之一间隔读一次数, 记录载荷与应变值,直至破坏;7.记录破坏载荷值以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对试件的破坏情况进行描述和摄影。

七、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八、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εd平均εl平均=75.27/569=0.132压应力/MPa 应变仪读数体积应变/μεvμεd μεl-1.051964512 17 -57 23-2.10392902416 -132 100-2.62991128 28 -165109-3.296285464 41 -203 121-4.664131812 38 -329 253-6.4175684956 -467 355-8.696987423 75 -631 481-11.4677781 90 -816 636-14.55396315 127 -990 736-17.78005265 152-1168 864-21.18211953 188 -1301 925μ=九、心得体会此次关于弹性模量测定的实验一方面让我明白了应变片贴的位置不同所测得应变也会有不同且让我知道了最恰当的贴应变片位置,另一方面在后期试验数据的处理上让我对弹性模量这一力学名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自己的理解。

岩体力学实习报告

岩体力学实习报告

试验一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一.试验目的岩体的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块体置于一对点接触的加荷装置上,岩石破坏主要是呈劈裂破坏的性质,破坏的机理是张破坏。

用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又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荷载试验结果换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

二.试验原理试件在一对点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iao ,主要是由于加荷轴线上的拉应力引起的,其破坏机制为张破裂。

试验表明,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及不规则试件进行点荷载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点荷载试验得出的基本力学指标是点荷载强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2es D p I = 式中:P ——作用于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KN );D e ——等效岩芯直径(mm ),对于采取的钻孔岩芯径向试验,D e 2==D 2(D ——岩芯直径),对于岩芯的轴向试验,方块体以及不规则岩块试验πAD e 42=(A=DW,D——试件上、下两加荷点间距离,W ——试件破裂面垂直于加荷轴的平均宽度)。

试验表明,同一种岩石当试件尺寸不同时,对点荷载强度会产生影响,因此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以D=50mm 时的点荷载强度为基准,当D 值不等于500mm 时,需对点荷载强度进行修正,其修正公式为:s s FI I =)50( Me D F ⎪⎭⎫ ⎝⎛=50 式中:F ——尺寸修正系数;M ——修正指数,由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1985年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SRM )建议m=0.45,近似取m=0.5。

由点载荷强度指数可进一步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c σ)及抗拉强度(t σ)计算公式如下:75.0)50(821.22s c =σ )50(1s t I K =σ三.试验步骤(一)试件制备1.试样应取自于工程岩体,具有代表性。

可利用钻孔岩芯,或在基岩露头、勘探抗槽探硐、巷道中采取岩块。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1.岩石标准试件的制备:实验开始前,需要选择一种代表性的岩石样品,并将其制备成标准试件。

试件通常是圆柱形或立方体形状。

制备试件的过程包括坚硬岩石的切割、抛光和清洗。

2.岩石物理参数测试:岩石的物理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和饱和度等。

密度是岩石质量和体积之比,可以通过称重试验来测定。

孔隙度是岩石中孔隙空间的比例,可以通过气体浸渍法或液体置换法进行测定。

饱和度是岩石孔隙中被液体填充的程度,可以通过浸水试验或浸液试验进行测定。

3.岩石强度参数测试:岩石的强度参数是衡量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主要的强度参数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通常需要通过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来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试件的加载速率和采样数量,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4.岩石弹性模量测试:岩石的弹性模量是衡量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程度的参数。

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

实验测定弹性模量通常采用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试验。

静态压缩试验测定弹性模量时,需要保持试件在线性阶段内,即应力和应变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而动态试验可以通过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来测定弹性模量。

5.岩石断裂特性测试:岩石的断裂特性是描述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和断裂的参数。

有些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出现明显的断裂现象。

断裂特性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剪切试验来研究。

实验中需要记录岩石断裂前后的荷载和变形情况,以分析岩石的破坏过程。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和实验经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编制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论。

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一、引言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是岩石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岩石力学的研究对岩石工程、地质灾害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岩石动态力学参数的测试方法以及对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方法1.冲击试验法冲击试验法是常用的测试岩石动态力学参数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施加冲击或冲击波加载,获得岩石的动态强度、动态模量等参数。

冲击试验法包括冲击回弹法、冲击波法等。

2.压杆试验法压杆试验法是另一种测试岩石动态力学参数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施加压力加载,测量岩石的瞬态变形与应力,获得岩石的动态参数。

3.声波试验法声波试验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岩石动态力学参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测量传播速度和衰减来求解岩石的动态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

三、数据处理方法1.统计分析方法在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中,通常需要对多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处理测试数据中的误差,并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力学参数。

2.数据拟合方法数据拟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数据的方法。

通过拟合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可以得到最佳拟合曲线,并获得更精确的力学参数。

3.数据可视化方法数据可视化方法是将测试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绘制曲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

四、案例分析以某次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为例,通过冲击试验法获得了岩石的动态模量和动态强度数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多组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平均值和标准差。

然后,使用数据拟合方法拟合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获得了更精确的力学参数。

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绘制曲线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五、结论岩石动态力学参数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冲击试验法、压杆试验法和声波试验法是常用的测试方法。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统计分析方法、数据拟合方法和数据可视化方法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编
目录
一、岩石比重的测定
二、岩石密度的测定
三、岩石含水率的测定
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五、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
六、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
试验)
七、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
八、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
实验一、岩石比重的测定
岩石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孔隙)在105~110o C 下烘至恒重的重量与同体积4o C 纯水重量的比值。

一、仪器设备
岩石粉碎机、瓷体或玛瑙体、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天平(量0.001克)、烘箱、干燥器、沙浴、比重瓶。

二、试验步骤
1、岩样制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300克左右,用机械粉碎,并全部通过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后待用。

2、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至室温取瓶颈与瓶塞相符的100毫升比重瓶,用蒸馏水洗净,注入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擦干瓶的外表面。

3、取15g 岩样(称准到0.001克)得g 借助漏斗小心倒入盛有三分之一蒸馏水的比重瓶中,注意勿使岩样抛撒或粘在瓶颈上。

4、将盛有蒸馏水和岩样的比重瓶放在沙浴上煮沸后再继续煮1~1.5小时。

5、将煮沸后的比重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注入蒸馏水,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注意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6、将岩样倒出,比重瓶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刷一遍,向比重瓶内注满蒸馏水,同样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2。

三、结果:按下式计算:
s d g g g g
d 1
2-+=
式中:d ——岩石比重;
g ——岩样重、克;
g 1——比重瓶、岩样和蒸馏水合重、克; g 2——比重瓶和满瓶蒸馏水合重、克; d s ——室温下蒸馏水的比重、d s ≈1
岩石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

有两种做法:称重法和蜡封法。

我们采用的是蜡封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
烘箱、干燥器、熔蜡锅、天平、线、石蜡、水中称量装置。

二、试件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边长约40~50mm 近似立方体的岩石、选3块、修平棱角、刷取表面粘着物。

三、测定步骤:
1、将试样放入105~110ο
C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得g
2、丝线绑住试件、置于刚过熔点的石蜡中1~2秒钟提出、检查试件上,蜡有无气泡、可用小电烙铁或热针刺破并涂平孔眼、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3、将蜡封后的试件挂在天平钩上、在水中称重得g 2
四、结果计算:
n
s g g g
g d g g g
d ---=
121
式中:d g ——岩石的干密度,克/厘米3; g ——试件干重,克;
g 1——蜡封试件在空气中重,克; g 2——蜡封试件在水重中,克; d s ——水的密度,克/厘米3;
g n ——石蜡密度,克/厘米3,0.90克/厘米3。

岩石在天然状态下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岩石烘干后的重量之比为岩石的含水率。

一、仪器设备
天平、烘箱、干燥箱。

二、试验步骤
1、从岩样中心取保持天然含水状态的边长约4~6厘米的立方体试件,即称重得g 1,在现场采取的岩石,测含水率就要用塑料袋把欲测岩石密封住,保持水分。

2、将试件放在105~110ο
C 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取出,放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得g 2。

三、测定结果计算:
%1002
2
1⨯-=
g g g w 式中:w ——岩石天然含水率;
1g ——保持天然水分的试件重量,克; 2g ——烘至恒重的试件重量,克。

试验四、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测定
一、仪器设备
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

二、标准试件规格:采用直接为50mm 的圆柱体,高径比为2 :1;也可采用50
×50×100mm 的长方体。

三、测定步骤:
1、 测试件尺寸(试件直径应在其高度中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量测,取算术
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2、 选择压力机度盘:一般应满足0.2P <P max <0.8P 式中:P max ——预计最大破坏载荷,KN P ——压力机度盘最大值,KN
3、 开动压力机,使其处于可用状态,将试件置于压力机承压板中心,调整球
形坐,使试件上下受力均匀,0.5~1.0MPa 的速度加载直至破坏。

四、测定结果的计算: 试件的抗压强度:
F
P R
式中:R ——试件抗压强度,MPa
P ——试件破坏载荷,N F ——试件面积,mm 2
试验五、岩石抗拉强度的测定(劈裂法)
一、仪器设备:
材料试验机、劈裂法实验夹具、游标卡尺。

二、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圆盘形,直径50mm 、厚25mm ;也可采用50×50×50mm 得方形试件。

三、测定步骤:
1、2同抗压强度相同。

3、通过试件直径的两端,沿轴线方向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线作为加载基线,把试件放入夹具内,夹具上下刀刃对准加载基线,放入试验机的上下承压板之间,使试件的中心线和试验机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4、开动试验机,以每秒0.03~0.05MPa 的速度加载直至破坏。

四、测定结果计算:
DL
P
R L 14.32
式中:R L ——岩石单向抗拉强度,MPa
P ——试件破坏载荷,N D ——试件直径,mm L ——试件厚度,mm
抗拉强度测定记录表
试验六、岩石的抗剪试验
一、仪器设备
材料试验机、变角剪切夹具、游标卡尺。

二、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50×50×50mm 。

三、试验步骤:
1、 实验机度盘的选择原则与抗压强度测定之盘选择原则相同。

2、 测量试件尺寸、选择剪切角度填入表内。

3、 把变角剪夹具选好角度,试件放上后即可以每秒0.5~1.0MPa 的速度加载
直至破坏。

四、测定结果的计算:
单个试件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剪应力按下式计算:
ασcos ⨯=
F P
ατsin ⨯=F
P
式中:P ——试件剪断破坏载荷,N
F ——剪切面面积,mm 2 α——试件与水平面夹角。

五、画强度曲线、求C、ϕ值。

量出:C=
ϕ=
试验七、岩石变形参数测定
一、仪器设备:
电阻应变仪、万用表、试验机、电阻应变片、胶水等。

二、试件与抗压强度测定试件的要求相同。

三、测定步骤:
将电阻应变仪接上电源,预热半小时连接线路,预调平衡,施加初载荷,检查仪器工作情况,按每秒0.5~1.0MPa 的速度逐渐加载,按估计破坏载荷的十分之一间隔读一次读数,纪录载荷与应变值。

直至破坏。

四、测定结果的计算与整理:
1、 应力按下式计算:
F
P =
σ 式中:σ—应力,MPa ;
P —与应变对应的载荷,N ; F —试件初始面积,mm 2。

2、 体积应变按下式计算
d l εεευ2-=
式中:υε—体积应变值;
l ε—纵向应变值;
d ε—横向应变值。

3、 绘制应力—纵向应变曲线;应力—横向应变曲线;应力—体积应变曲线。

4、 根据破坏载荷计算单项抗压强度R
F
P R =
式中:P —破坏载荷,N
F —试件初始面积,mm 2。

5、 在应力—纵向应变曲线上,原点与50%抗压强度点连线的斜率即为割线模
量E 50。

6、 在应力—纵向应变曲线上,直线段的斜率为切线模量E t (通称弹性模量)。

7、 根据应力—纵向应变和应力—横向应变曲线上对应直线段部分纵向和横
向应变的平均值计算泊松比μ
l
d
εεμ=
ε——应力—横向应变曲线上对应直线段部分应变的平均值。

式中:
d
ε——应力—纵向应变曲线上对应直线段部分应变的平均值。

l
变形参数测定纪录表格
2
E50= R=
E t= μ=
试验八、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
一、仪器设备:捣碎筒、计量筒、分样筛(0.5mm )、天平、小锤、漏斗。

二、制样:把煤样用小锤制成块度为20~30mm 小块。

称50克为一份、每五份
为一组、称三组。

三、测定步骤:将捣碎筒放置在砼或水泥地板上,放入试件一份,奖2.4kg 重
锤提高到600mm 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试样,每份冲击三次,把5份捣碎后的式样装在同一容器中。

把每组(5份)捣碎后的试样一起倒入孔径0.5mm 分样筛中筛分,端平分样筛轻筛,筛动幅度约200mm 即可,筛至不再漏下煤粉为止。

把筛下的粉末用漏斗装入计量筒内,轻轻敲打使之密实,然后轻轻插入具有刻度的活塞尺与筒内粉末面接触。

在计量筒口相平处读数L 。

当L ≥30mm 时冲击次数n 即可定为3次,如L <mm 时,则第一组试样作废。

每份试样冲击次数n 改为5次。

重复上述步骤测煤粉高度L 。

四、坚固性系数的计算:
L
n
f 20
式中:f —坚固性系数
n —每份试样冲击次数
L —每组试样筛下煤粉的计量高度
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纪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