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和”文化无疑是这一和平外交政策产生的文化渊源。本文从“和合”以及“协和万邦”文化思想产生、发展的语境切入,多视角、宽领域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关系,则主要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着手,详细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其生命力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关键词:和合;协和万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在东方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着。他们生产出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他们以东方人独有的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化、发展,中国文化自成体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在世界各种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文化一经形成,其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处世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同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深受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民众,是中华儿女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
人以至国家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方东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评论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总括此中根本精神,千字万语一句话,便是‘广大和谐’的基本原则。”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爆发过内部的战乱纷争,与外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但应该看到,和平是主要的,是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追求“和”的文化,这包括“和合”文化思想和“协和万邦”文化思想。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和”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新中国建立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外交政策的抉择也与中国传统“和”文化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和合”文化思想
中国的和合文化思想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字在我国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意指厨师烹调美食,将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和谐状态。“和合”共用出现在《国语》中:“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契能够将五教加以融合,使百姓安身立命。自此以后,和合意指不同要素之间的共存、融合状态,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可协调性以及和谐的结构。经过不同时期思想家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思想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被中华民族所接受,用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中,和合思想也得到了体认和贯彻。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
贵”,就是通过讲求礼仪、礼节,用和平、和睦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然也应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和合思想的首要内涵是和谐。这一状态既是和平、和善的,又是结合、融合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和谐的状态是天下事物发生、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将自然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整个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是和谐的。其次,和合思想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它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睦相处,肯定事物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不同事物之间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以相辅相成,共生共存。第三,和合目标的实现靠的是道德的约束力,或者说是文化的力量。“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通过道德的感召、文化的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潜移默化地教化,才能实现“世界大同”。最后,和合思想的原则是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中庸原则强调的是待人接物要讲求准确性和原则性,并不是一味地调和折中,要掌握好分寸,要适度。“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方法和道理,“过”和“不及”两种方法都不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二、“协和万邦”文化思想
协和万邦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则在处理国家与
国家关系上的运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尚书》)这里论述了从个人才德的修养再到家族、自己的国家的治理,最后达到各国和睦相处的渐进过程。“亲九族”依靠的是个体“克明俊德”,即自己的德行。同样,协和万邦,即各个国家的和睦相处,所依靠的也是“王道”,也就是“以德化人”,而不是“以力服人”的“霸道”。
首先,协和万邦走的是和平路线,它向往和平,反对战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通过对道的弘扬,对正义、真理的追求,来使对方接受和认可。因为正义、真理具有普适性,是公正无私的,符合各方的利益。
其次,协和万邦的前提和条件是承认各国国情是有区别和差异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自然界各种事物是相互有利而不是有害的,所以它们才能共同存在和生长,自然界才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存在,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使世界也更加多姿多彩,这也不应该成为他们和睦相处的阻碍。
第三,协和万邦主张平等的交流和沟通。“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和”,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协商,才能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通过以礼相待,显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对对方的利益诉求不构成威胁,使其敢于并且愿意与自己接触,从而迈出双方交往的第一步;通过以礼相待,表明自己的诚意,使对
方明白通过交流和沟通进行交往有利于双方,因而乐意与自己交往。在彼此的交往中,加深了解、增信释疑,从而达到共存、共荣,和谐相处。
最后,协和万邦反对霸权,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诈者不欺愚。”(《墨子》)“以力服人”的“霸道”,崇尚武力,喜好战争,凭借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肆意干涉、欺凌、侵略其他弱小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其进行兼并、改造,营造“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所谓的“和谐”状态损害其组成部分的利益,最终只会造成天下大乱的后果。
三、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与中国传统“和”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就声明中国外交的目的是“……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②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因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仇视和遏制。为了维护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以共同对抗腐朽没落的国际霸权。这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品性。在面对强敌的欺凌时,只有采取适宜的外交战略,才能掌握主动,争取有利条件,达到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正义的目的。而一贯的妥协退让,只会丧失原则,纵容对方,使其更加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