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及培养基影响其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聚赖氨酸研究进展课件ppt

聚赖氨酸研究进展课件ppt
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报告人:
2021/3/10
1
目录
1 前言 2 聚赖氨酸概述 3 市场概况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发酵调控工艺优化 6 分离与提取工艺优化
2021/3/10
2
一 前言
• 全世界每年约有10%~20%的农副产品、水产品、果蔬会 腐败变质,经济损失巨大。
• 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指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食品质 量下降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它直接影响食品的品 质和消费者的健康。
时间
2004 2005 2010 2010 2011
15
五 聚赖氨酸的发酵工艺优化:
国外 ε-聚赖氨酸发酵工艺优化
① Shima [8]在洗涤过的菌体中加入培养基,调 pH 值为酸性,ε-PL 产量达 4-5 g/L 。
② 岩田敏治等 [9]在 Hiraki 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流加碱液控制发酵液 pH 的技术,发酵 7 天时产量达 30 g/L 左右。
2021/3/10
6
3 聚赖氨酸的功能和作用
① ε-聚赖氨酸在保鲜防腐方面的应用 ② ε-聚赖氨酸在医学方面应用 ③ ε-聚赖氨酸在生活方面应用 ④ 乳化剂 ⑤ 食疗剂
2021/3/10
7
4 ε-聚赖氨酸测定方法
① 分光光度法测ε-聚赖氨酸含量
采用甲基橙与ε-聚赖氨酸在一定条件下结合,产生沉淀 ,通过比色法测出未与ε-聚赖氨酸结合的甲基橙含量,进一 步可得到聚赖氨酸浓度。通过这种比色分析法可检测到低至 10-6 mol/L浓度[1]。
2021/3/10
13
四 聚赖氨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聚赖氨酸的国外研究进展
菌种
发酵时间 聚赖氨酸产 生产强度

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进展赖氨酸是生命体中一种必需的氨基酸,在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是多样而复杂的,涉及到多个酶催化的反应。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对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第一节:赖氨酸概述赖氨酸是一种必需的氨基酸,仅能从食品或其他有机物中获取,人和动物体内都需要赖氨酸来合成蛋白质。

在植物体内,赖氨酸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组成部分,还参与了多种代谢途径,如DNA合成、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

第二节: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根据研究,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主要有四条主要途径:Shikimate通路、转移RNA途径、鸟氨酸途径和Orn转移酶途径。

其中,Shikimate通路是合成赖氨酸的重要路径,可以说是植物细胞中其他途径的基础。

Shikimate通路的开始是7个碳酸分子与3个磷酸甘油酸分子的缩合反应,生成苯丙酮酸。

随后经过多种催化反应,最终合成出赖氨酸的前体-5-碳基-磷酸化酮酸。

在后续的转化过程中,5-碳基-磷酸化酮酸可以通过C_4小分子酰辅酶作为底物形成多烯酸、甜菜碱和赖氨酸等。

第三节: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其中,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等成为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转录组学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快速识别出参与赖氨酸合成代谢通路的基因以及其定量表达的差异。

代谢组学技术则能够直接检测出参与赖氨酸合成通路的各种代谢产物,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体内代谢反应的动态变化。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导入人工设计的基因,为植物细胞中赖氨酸合成通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虽然目前对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个领域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讨。

例如,植物细胞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通路的调控机制、不同信号通路与赖氨酸产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植物细胞代谢网络的深入探索。

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防腐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以及动物源天然防腐剂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性、作用机理和研究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对天然防腐剂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字:天然防腐剂作用机理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动物源天然防腐剂种类展望前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在食品加工业中,各类食品的防腐保鲜,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0%~30%的食物因腐败而白白损失。

食品腐败不仅会造成食品营养价值的丧失,甚至还会造成食物中毒。

食品腐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物理、化学、酶及微生物4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微生物作用最为严重。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人们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手段来杀死或者抑制微生物,添加防腐剂是其中最方便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因而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

这使得食品添加剂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以至于有部分人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是食品添加剂。

为了让大家走出这一误区,我们就从食品防腐剂──这个备受争议,也是最敏感的食品添加剂来说起。

食品防腐剂是指为食品防腐和食品加工、储运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它能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在一般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保存期。

食品防腐剂的用途,广义地说,就是减少、避免人类的食品中毒。

狭义地说,就是防止微生物作用而阻止食品腐败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食品防腐剂在我国被划定在食品添加剂的有17类28个品种。

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2大类。

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

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

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的,如乳酸链球菌素等[1]。

尽管化学防腐剂具有比较强的防腐能力,但是由于化学防腐剂具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天然无毒的食品趋势下,从各种动植物中寻找、提取安全无毒的天然防腐剂,就成为了当前食品添加剂研究的热点。

聚-ε-赖氨酸的微生物合成与降解

聚-ε-赖氨酸的微生物合成与降解
良好 的 社 会 效 益 。
的原 理 , 发现 了一种 简便 的平 板筛 选 方 法 , 从 约 3 0 并 0
种 土样 中筛选分 离得 到 了十多 种 EP — L产生 菌 , 们 分 它
尽 管 eP — L应用 前 景 广 阔 , 国 内外 关 于 eP 但 — L生 物合成 与 降解机 理 的研 究 报 道 较 少 。近 几 年 , 究人 研
片元 件等 ;3 eP ( )— I是一 种高 吸水 性 聚合 物 , 制 备 可
1 tP - L产 生 茵
从 17 9 7年发 现 白色 链 霉 菌 能产 生 eP 以来 , —L 除
了 S oa z k n报 道 过 一 株 丝 状 霉 菌 麦 角 菌 ( lvcp Ca i s e p r ue ) u p ra 能产 生 一 种 富含 £肽 键 、 似 于 eP 的物 一 类 —L 质 —— 麦角胺 外 _ , 7 关于  ̄P ] - L产 生菌 的研 究一 直局 限


要 : £赖 氨 酸 是 一 种 由 L 赖 氨 酸 残 基 通 过 羧 基 和 氨 基 形 成 的 、 聚一 一 _ 由酰 胺 键 连 接 而 成 的 同型 单 体 聚 合 物 , 是
种 具 有 广 阔 商业 前 景 的 天 然食 品 防腐 剂 , 同时在 医药 、 境 等 方 面也 具 有 应 用潜 力 。综 述 了近 年 来 聚一 赖 氨 酸 微 生 物 环 e -
合 成 与 降 解 方 面的 研 究 进 展 。 关 键 词 : I 赖 氨 酸 ; 物 合 成 ; 物 降 解 聚 £ _ 生 生
中图 分 类 号 : 3 Q 9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 08 1 —0 0 —0 17— 4520)2 05 4

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8一聚赖 氨酸 ( e—P ) 是一 种微 生 物 源胞 外 L 线性 多聚 物 ,仅 由 2 3 5— 5个 L—ls e残 基 通 过 yi n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7—1 4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羧基和 8 氨基连接而成。17 一 97年 ,Sia h 和 m
Ski aa首次在 S et ye.l l B C117 tpo csa u s R 44 菌 r m b uN
c a a t r t s w r ey sa l . h r ce si e e v r tb e i c
Ke r s y wo d :8一p l oy—L —l s e a p ro i a e r ss n ; S r tmy e is tc r mo e e y i ; s a t kn s ; e it t t p o c sd a t o h o g n s n a e a
基金项 目:国家 9 3 目 ( 0 7 B 13 5 7项 20 G 7 4 0 )资助。 作者简介:贾 士儒 (9 4 ,男 ,教授 ,研究方 向为生物 防腐剂 。 15 一)
株 的发酵 清液 中发现 这种 氨基 酸多 聚物 £一P 。 L 这种 多 聚物水 溶 性好 ,生物 可 降 解 ,对 人 体安 全 无 毒 ,并 具有 广 谱 抑菌 性 。 目前 ,£一P L及 其 衍 生物应 用 范 围较 广 ,除 可用 于食 品 防腐 外 ,还 可 以作 为抗肥 胖 剂 、药 物 和基 因载 体 、持水 性 材
p o n ly u a e c r o y i a e i fe b c h e op r v t ab x k n s s e d a k—r g lt d b h —a p rae I r e o r mo e t e e fe b c n i i e ae yteL u s att . n o d rt e v h s e d a k i h b-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医学应用潜力的生物材料。

它是由多个赖氨酸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是研究该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化学性质和溶解行为,进而指导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定义和性质。

聚赖氨酸盐酸盐具有较强的阳离子特性和多功能化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来调节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其次,将探讨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包括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

最后,将介绍不同测定方法用于评价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如溶解度曲线法、动力学测定法等。

综合分析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对于深入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可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并为其在药物传输、组织工程、基因传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最后,本文将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意义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促进对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ε-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研究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和基本特性。

接着,我们将探讨影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因素,借此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

最后,我们将介绍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解度的测定方法,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依据。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

首先,我们将对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温度、溶剂、pH值等因素。

针对每个影响因素,我们将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对溶解度的具体影响。

ε-聚赖氨酸产生菌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ε-聚赖氨酸产生菌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ε-聚赖氨酸产生菌及其应用研究概述石慧;李婵娟;张俊红【摘要】ε-聚赖氨酸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易被生物降解,对人体无害.主要由白色链霉菌属、北里孢菌属和麦角真菌分泌,近年来也有报道灰橙链霉菌、稠李链霉菌、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也能分泌ε-聚赖氨酸.筛选方法多在NISHIKAWA和OGAWA方法的基础上改进.研究者通过诱变育种和分子改良提高菌株的产量.最常用的诱变剂为DES和UV或两者协同诱变.分子改良常用技术为原生质体融合,基因组重排及染色体步移.摇瓶发酵ε-聚赖氨酸产量最高的菌株为日本的S.aureofaciern菌株,达到了4.5 g/L,我国摇瓶发酵产量最高的菌株为Streptomyces sp.达到了3.11 g/L.ε-聚赖氨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食品添加剂上已经投入使用,特别是食品防腐剂,在医药及生物材料上也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6(042)009【总页数】7页(P263-269)【关键词】ε-聚赖氨酸;筛选;诱变育种;分子育种【作者】石慧;李婵娟;张俊红【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205;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ε-聚赖氨酸是一种非核糖体合成的L-赖氨酸均聚物,是由ε-氨基和α-羧基依次连接而成的,具独特功能的多肽结构[1],也是一种生物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2]和抗噬菌体的活性[3]。

ε-聚赖氨酸的残基数量10~40个不等,容易被生物降解,对人体无毒害[4]。

25~35个氨基酸残基的ε-聚赖氨酸具有较强的抗微生物活性,通常用作食品防腐剂,本世纪初由日本率先进行商业生产,并在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食品防腐中广泛应用[1,4]。

在NISHIKAWA和OGAWA [5]发明新的菌种筛选方法前,研究者筛选到分泌ε-聚赖氨酸的菌种均为白色链霉菌,很少有其他新的菌种。

ε-聚赖氨酸工业化研究进展

ε-聚赖氨酸工业化研究进展

【 K e y w o r d s 】 8 一 P o l y — L — l y s i n e ; I n d u s t r i l a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u d y ; P r o s p e c t
8 一 聚赖氨酸f 8 一 P o l y — L — l y s i n e . £ 一 P L 1 一般是 由 2 5 — 3 5个 L 一 赖 氨酸 程优化与调控 的出发点 H i r a k i 等[ 4 1 通过 对 S . o l b u l u z l 1 0 1 1 A培养基 组成成份和环境条件 的优化 ,使其 £ 一 P L 发酵水平提高 了 4 倍 。S h i h 和S h e n 应用 响应面优 化法对 a l b “ l u s I F O 1 4 1 4 7 发 酵培养 基的三 个关键营养因素( 葡萄糖 、 硫酸铵和酵母粉) 配 比进行 了优化 。 实验结果 表 明.降低三个关键 营养因素可以显著提 高 s a l b u l u s I F O 1 4 1 4 7摇 瓶发酵水平 S a i mu r a等 研究结果 显示 . 5 0 4 2 一 和N H “ 是£ 一 P L产生菌 合成 8 一 P L必不 可少的营养元素 实 际上 , 8 一 P L经 £ 一 P L聚合酶合成 需要 L 一 赖氨酸的巯基化过程 . 才能进行 L 一 赖氨酸的聚合 : 而8 一 P L合 成前体 L 一 赖氨酸合成过程 中需要 N H “ 因此 . s — P I J 合成过程 中 s O 4 一 和N H “ 必不可少 。 另外 , 柠檬酸添加到培养基 中有利 于 £ 一 P L 合成 , 可 能是 由于柠檬酸促进 了胞内 T C A循环 中的草 酰乙酸向天门冬氨酸 的 转化目 K o b a v a s h i 等认 为 . F e 、 Mn 和C o + 对K . k i f u n e n s e 合成 8 一 P L也 有 重要调节作用 2 . 2 p H分 阶段控制发酵 发酵工艺优 化研究 是提高 8 一 P L产量 的有效方法 K a h a r 等【 O l 根据 a l b u l u s¥ 4 1 0在菌体生长和 £ 一 P L合成过程 中与 p H的关 系. 建立 了 两阶段 p H调控 策略 : 第一 阶段控制 p H在 5 . 0以上用 于菌体生长 , 第 二阶段保持 p H在 4 , 0 左右用于 s — P L 合成 。基于该策 略 , 在5 L搅拌 式生 物 反应 器补 料一 分 批发 酵 条件 下 . 8 一 P L产量从 5 . 7 g e l提高 到 4 8 . 3 s / L . 是目 前 报道 的最高发酵产量 鉴于搅拌式生物反应器能耗较 大 的缺点 . K a h a r 等 [ 1 1 1 又研 究了气 升式生物 反应 器用于 8 一 P L 发酵生 1 E — P L发 酵菌 种 改 造 产 相 比于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 他们发 现气升式反应 器不仅节约 了动 而且 由于剪切力小 大大降低 了菌体 细胞内核酸类 物质的泄 e — P L 产生菌株主要集 中在麦角菌属及链霉菌属 .工业 生产用菌 力消耗 , 漏 , 进而增加 了£ 一 P L 后提取收率 . 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S h i h 和S h e n 以小白链霉菌为 主。 由于 £ 一 P L 野 生菌其合成 8 一 P L的能力均不强 . 因 2 利用 两阶段 p H调控策 略结 合葡萄糖流 加工艺 . 使得 S . a l b u l u s I F O 此. 如何提高原 始 £ 一 P L 产 生菌合 成能力 以提高其发 酵水平 . 是实现 l 4 1 4 7 发酵水平提高 了 2 5 8 %. 达到 5 . 2 g / L £ 一 P L工业化生产 的必要前提 目前 . 国内外研究者主要是采用 解除/ 1 _ 3 细胞 固定化发酵 降低 L 一 赖氨酸反馈抑制 .从而提 高天 门冬氨 酸激 酶活性这一改造策 2 利 用链 霉菌游离菌体在搅拌式反应 器中发酵生 产 e — P L时 . 面临 略 H i r a k i 等叫 昔 助L 一 赖氨酸产 生菌改 造经验 . 利用亚 硝基 胍作诱变 细胞易 裂解 、 菌体不能重复使用 、 不易实现 半连 续和 剂 ,筛选 L 一 赖氨酸结构类似物 f S - ( 2 一 氨基 乙基1 一 L 一 半胱氨酸 ,简称 着发酵液粘度 高 、 i r a k i 和S u z u k i 等旧 采用凝胶固定和多孑 L 陶 A E C ) 和甘氨 酸双抗性突变 株 . 以解除/ 降低天 门冬氨 酸激酶底物反馈 连续式生产方式等不足 H 抑制作用和增加细胞 膜通透性 . 强化菌株合成 £ 一 P L 前体 L 一 赖 氨酸的 瓷包埋等细胞固定化方法 .实现 了对游离链霉菌 细胞 固定化的制备 。 一 P L发酵 生产 , 能力 历经近 2 0年不断改造 . 最终 筛选到一株高 产突变株 S t r e p t o — 他们将 固定化后 的链霉菌 细胞用于半连续和连续式 8 一 P L 发酵生 产成 本 . 但却不能提高 8 一 P L发酵水平 。Z h a n g m y c e s a l b u l u s 1 1 0 1 1 A. 其8 一 P L合 成能力较野生菌提高 了 1 O倍 达 到 显著降低 £ t a s a t o s p o r u s p . MY 5 - 3 6. 实现了在搅拌 2 . 1 1 g / L 陈纬纬等 利用硫酸二乙酯诱 变 K i t a s a t o s p o r u s p . P L 6 - 3 . 利 等 利用丝瓜囊 固定化培养 Ki 分批发酵生产 8 一 P L的模式 . 使得 £ 一 P L 批 用��

_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

_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刘 蔚,周 涛*(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系,江苏 南京 210097)摘 要: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为研究对象,考察ε-聚赖氨酸的抑菌作用。

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确定ε-聚赖氨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mg/L,对青霉最小抑菌浓度为200mg/L。

对于不同细菌,ε-聚赖氨酸表现出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征。

通过细胞损伤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后对菌体造成的伤害。

通过细胞形态观察以及生化检测研究ε-聚赖氨酸对细菌的抑菌机理。

初步结论:当ε-聚赖氨酸作用于菌体细胞后,逐渐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关键词: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细菌;菌体细胞Action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ε-Poly-L-lysineLIU Wei,ZHOU Tao*(Department of Foo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Abstract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ε-poly-L-lysine against Gram-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Gram-positive Bacillus subtilis andPenicillum were studied by colormetry. Analysis on bacteria cell injur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varying concentration of ε-poly-L-lysine and incubation time with ε-poly-L-lysine at its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on the morphology of bacteri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 against the above two bacteria is less than 25 mg/L and less than200 mg/L against Penicillium. ε-Poly-L-lysine shows analogical antimicrobial kinetics against different bacteria. The mechanismof action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cell integrity and outer- and inner-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s and the profile of proteinexpression in bacteria. ε-Poly-L-lysine killed pathogenic bacteria by causing irreversible changes in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membranes.Key words:ε-poly-L-lysine;antimicrobial mechanism;bacteria;bacterial cell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09-0015-06收稿日期:2008-07-09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基金项目(2006031TSJ0108)作者简介:刘蔚(198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微生物合成ε-聚赖氨酸的结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微生物合成ε-聚赖氨酸的结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微生物合成ε-聚赖氨酸的结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陈旭升;李树;张超;张建华;毛忠贵【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08(034)009【摘要】在对土壤中筛选获得的一株白色链霉菌Z-9发酵条件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分析检测方法对该白色链霉菌发酵产生的ε-聚赖氨酸进行了结构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色链霉菌Z-9发酵产生的聚赖氨酸是由赖氨酸单体通过ε-NH2和α-COOH形成ε-酰氨键聚合而成,平均分子质量为4 210,并且对敏感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总页数】4页(P54-57)【作者】陈旭升;李树;张超;张建华;毛忠贵【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微生物合成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J], 耿伟涛;宋存江;解慧;冯俊;谢晨庚;王淑芳2.ε-聚赖氨酸对白念珠菌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J], 余甜;时文静;谢跃;李可可;邹凤梅;刘刚;李军春;张兴旺;魏莲花3.ε-聚赖氨酸对柑橘酸腐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J], 肖媛;潘兆平;尹春晓;苏瑾;胡筱;朱向荣;单杨;付复华4.红车轴草异黄酮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J], 何春兰;谢远萍;杨东兰;章晓静;杨昭5.ε-聚赖氨酸的微生物合成与降解 [J], 施庆珊;陈仪本;欧阳友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ε-聚赖氨酸的活性及其应用

ε-聚赖氨酸的活性及其应用
关 s—P L的抑菌性能 和机 理及其 在食 品、医药等领 域 中的应用 进展 ,并展 望 了其 作为 生物防腐 剂 的应 用前
景。
关键词 :£ 一聚赖氨酸 ;生物防腐 剂 ;抑菌性能 ;安全性 ;应用
中图 分 类 号 :T 2 2 3 S 0 .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 6—2 1 (0 2 0 0 7 5 3 2 1 3— 19—0 J 5
o r ti . Ho v r i t r iai n me h n s h s n tb e e o td y t T i p p rr ve h n i co i l cii fp o en we e , t se l t c a im a o e n r p r e . h s a e iwste a t s i z o e e mir b a t . a v


w ih e hb t a t h c x i i ni s —
s f n id g a a l , ae a d b o e d b e r
8一P s d a o d p e e v t e i a a n L i u e sa f o r s r ai n J p n a d Amei a Ho e e ,t e a p ia in o s v rc . w v r h p l t fs—P n e ee o e c o L i u d rd v lp d i s n C ia Ma y r p rsh v e n p b ih d o ni c o i l ci i f8一P hn . n e o t a e b e u l e n a t s mir b a t t o a vy L. T e a t eo i c a im f 8一P h n i r b a me h ns o mi l L

ε-聚赖氨酸的用途及研究进展

ε-聚赖氨酸的用途及研究进展

ε-聚赖氨酸的用途及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ε-聚赖氨酸的发现、性质和用途、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和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改造以及发酵生产做了简单介绍,让读者从以上几方面综合了解了ε-聚赖氨酸的各个用途和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关键字: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用途、食品防腐、研究进展1 引言ε-聚赖氨酸的用途很广泛,例如可以作为广谱食品防腐剂,作为药物载体、作为细胞融合中的促融剂、作为人工合成抗原的载体、化妆品中的增白剂等。

ε-聚赖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具有广谱、高效、无毒、受pH值影响小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各种防腐剂所欠缺的,符合食品防腐剂的发展要求。

目前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是人工合成防腐剂,找到一种抗菌谱广、高效、无毒、不受pH值影响的防腐剂是食品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 ε-聚赖氨酸的发现1977年日本学者S.Shima和H.Sakai在从微生物中筛选Dragendo~Positive(简写为DP)物质的过程中,发现一株放线菌No.346能产生大量而稳定的DP物质,通过对酸水解产物的分析及结构分析,证实该DP物质是一种含有25—30个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单体聚合物,称为ε-多聚赖氨酸(ε- PL)。

ε-聚赖氨酸由赖氨酸单体组成,进入人体后可以完全被消化吸,不但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赖氨酸的来源;另外,ε-聚赖氨酸的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酵母、霉菌&、病毒等都有明显的杀灭作用;抑菌效率高,在浓度很低时就起作用;它还不受食品pH值的影响。

ε-聚赖氨酸在日本已经作为食品防腐剂广泛使用,而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日本才有这种产品。

研究开发这种新型食品防腐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但是,从1977年发现ε-聚赖氨酸开始直到2002年为止对于菌种的筛选和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尽管通过对菌种的诱变以及控制发酵条件,目前已经可以获得较高的ε-聚赖氨酸产量,但是这些研究都不是定向的。

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江津津;韩明;郑玉玺;陈林;彭少洪;陈烽华【摘要】赖氨酸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人体及动物必需氨基酸,被广泛地用于医药、营养食品和饲料等方面。

文章概括了近几年用全球微生物发酵生产赖氨酸的概况,并介绍了由基因重组、基因扩增的方法,包括用可检测识别的染色体DNA重组,利用可检测识别的杂交质粒进行目的基因重组,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重组等生物技术进行的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研究进展。

对ε-聚赖氨酸这种新型防腐剂、乳化剂、食疗剂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的选育及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Lysine is produced by fermentation. It is a kind of essential amino acid of human and animal and is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nutrition, food and feed, et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global microbial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arginine and introduces lysine method such as gene recombination, gene amplification, which includes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romosome DNA recombination, recombinant plasmid with hybridization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etc. It also summarizes the breeding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bacteria on polylys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发酵工程;ε-聚赖氨酸;发酵工程菌【作者】江津津;韩明;郑玉玺;陈林;彭少洪;陈烽华【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广东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现代发酵工程包括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培养;固定化细胞技术;生物反应器设计;发酵条件的利用及自动化控制;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技术[1,2]。

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研究进展作者:冯艳芸郭海娟李海亮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9年第04期摘要:ε -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产生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的发酵过程中,ε -聚氨基酸的形成是通过赖氨酸单体在α -羟基和ε -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由此连接而成。

ε -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的生物代谢产品,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杀菌能力强、抑菌谱广、水溶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在人体内无残留,没有致畸性,无致突变性,能进行生物降解,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食品防腐剂,而且其已被FDA批准为安全食品保鲜剂,是具有很大商业潜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在酸性或弱酸性环境中,ε -聚赖氨酸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最主要的是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类不太容易被其他天然抑菌剂控制的菌种,ε-聚赖氨酸对它们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从ε -聚赖氨酸的结构、性质(生物学性质)、抑菌作用机理、应用及其产生菌的筛选和目的产物的提取进行综述。

关键词:ε -聚赖氨酸;防腐剂;抑菌机理;筛查中图分类号:TQ92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4.017 Research Progress of ε-Polylysine as Biological PreservativeFENG Yanyun,GUO Haijuan,LI Hailiang,KANG Xinyuan(Baoji the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aoji,Shaanxi 721006,China)Abstract:ε-polylysine(ε-PL)is produced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Streptomyces albulus. ε-Polylysine is one kind of a polyamino acid formed by the formation of an amide bond between an alpha-hydroxy group and an epsilon-amino gro up by a single lysine. ε-polylysine is a natural bio-metabolism product. 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has broad bacteriostatic spectrum,and its bactericidal capacity,water solubil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are goo,no residue in the human body,and no teratogenicity. Non-mutagenic,and capable of biodegradation. Due to its safe and efficient properties ε-polylysine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DA as a safe food preservative,which is also a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 with great commercial potential. In acidicor weak acidic environments,ε-polylysine has a certain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yeasts,molds,gram-positive bacteria,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Moreover,ε-polylysine has a significant bacteriostatic effect on Gram-negative E. coli,Salm- onella species that are not easily controlled by other natural bacteriostatic agent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tructure,properties(biological properties)of ε-polylysine,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of bacteriostatic action,screening of its producing bacteria, and extraction of target products.Key words:ε-polylysine;preservative;antimicrobial mechanism;extraction近年來,食品腐败变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密切关注。

微生物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的分离提纯

微生物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的分离提纯
1.2.2.2 测定方法 取所测样品 0.2mL 与 0.8mL 0.5mmol/L 甲基橙混合,
30℃振荡反应 30min,采用 1.2.2.1 节的方法测定吸光度, 对照标准曲线图可以计算出ε- PL 的含量。
1.2.3 发酵液蛋白质质量浓度的测定 采用 BCA 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检测。
1.2.4 树脂静态吸附及解吸性能的测定
解吸率/%= —c ×—V—×100
(2)
m×Q
式中:c 为洗脱液中ε- 聚赖氨酸质量浓度;m 为 树脂质量;V 为洗脱液体积;Q 为吸附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ε- 聚赖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采用 Itzhaki 法[12]可以简单而灵敏地定量分析ε- 聚赖
氨酸。ε- 聚赖氨酸与甲基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 应,可生成一种红色复合物沉淀。甲基橙在 465nm 波 长处有最大吸收值,通过比色法测出未与ε- 聚赖氨酸 结合的甲基橙吸光度,由此可以计算出ε- 聚赖氨酸的 质量浓度。ε- 聚赖氨酸的质量浓度在 0~0.2g/L 时与吸 光度值存在线性关系。根据标准曲线,可方便、快速 地计算出发酵液中ε- 聚赖氨酸的质量浓度。
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1-0131-04
ε- 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一种由放线 菌生产的氨基酸同型聚合物,由 25~35 个 L- 赖氨酸残 基通过α- 羧基与ε- 氨基形成的ε- 酰胺键连接而成[1]。 ε- 聚赖氨酸的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在中性和偏酸 性条件下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及其他 真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2-4],抗菌谱广,是一种营养 型抑菌剂,为高附加值的生物防腐剂[5]。美国 FDA 早 在 2003 年批准该品进入美国市场,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和农牧产品保藏等方面[6-8]。另外,ε- 聚赖氨酸富含阳 离子,还可广泛用于医药制造领域[9-10]。

《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范文

《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范文

《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凝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生物材料,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ε-聚赖氨酸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的物理性质,在抗菌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探讨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ε-聚赖氨酸、光敏剂、溶剂及其他添加剂等。

所有材料均为分析纯,购自正规厂商。

2. 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首先,将ε-聚赖氨酸与光敏剂、溶剂等混合,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溶液。

随后,采用光固化技术将预聚体溶液交联成水凝胶。

3. 抗菌性能测试采用标准微生物学方法,将制备的水凝胶与不同种类的细菌共培养,观察其抗菌效果。

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以评估水凝胶的抗菌机制。

三、实验结果1. 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结果通过光固化技术成功制备了ε-聚赖氨酸水凝胶。

在适宜的条件下,预聚体溶液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交联反应,形成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水凝胶。

2. 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对多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在共培养的过程中,细菌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通过SEM和TEM观察发现,水凝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四、讨论1. 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此外,通过调整聚合反应的条件和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可以实现对水凝胶物理性质的调控,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2. 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抗菌机制主要在于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一特点使得ε-聚赖氨酸水凝胶在抗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功能性高分子聚氨基酸生物制备

功能性高分子聚氨基酸生物制备

功能性高分子聚氨基酸生物制备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功能性高分子聚氨基酸生物制备摘要:聚氨基酸共聚物是一类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聚氨基酸共聚物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必将有力地促进这类材料在生物领域各个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聚氨基酸,γ-聚谷氨酸,.ε-聚赖氨酸聚氨基酸材料在降解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天然的小分子氨基酸, 因此材料无毒,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容易被机体吸收和代谢, 是一类生物降解高分子,至今已有许多通过化学合成的聚氨基酸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在医学领域如药物控释、手术缝线和人工皮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Hoste和Giammona等人分别研究了聚谷氨酸和降解性。

但是, 聚氨基酸的溶解性差别较大, 只有少数的聚氨基酸溶于水, 大多数都是疏水性的, 能溶于通用溶剂的也不多, 降解周期及速度很难控制, 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 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通过向材料中引入第二组分制备共聚物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共聚物分子量、共聚单体种类及配比等控制聚合物材料的降解速度和周期。

不同结构的共聚物把不同材料的优点结合起来, 能赋予新材料特殊的性质。

1.γ-聚谷氨酸γ-聚谷氨酸[Poly (γ-glutamic acid), γ-PGA]是由 D-/L-谷氨酸通过γ-酰胺键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阴离子多肽型聚合物。

生物合成的γ-聚谷氨酸通常由 500−5000 个谷氨酸单体组成, 分子量为 10 kD−10 000 kD, 立体构型分为γ-聚 D-谷氨酸(γ-D-PGA)、γ-聚 L-谷氨酸(γ-L-PGA)和γ-聚D/L-谷氨酸(γ-D/L-PGA) 3 种。

γ-聚谷氨酸主链上含有大量游离羧基, 可发生交联、螯合、衍生化等反应, 具有强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

ε—聚赖氨酸工业化研究进展

ε—聚赖氨酸工业化研究进展

ε—聚赖氨酸工业化研究进展【摘要】ε-聚赖氨酸是一种微生物源的、可食用、无毒害、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氨基酸聚合物,其在食品、医药、环保和化工等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ε-PL发酵菌种改造、发酵生产及聚合度控制三个方面对ε-PL最新工业化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性介绍。

【关键词】ε-聚赖氨酸;工业化;应用研究;展望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一般是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 和ε-NH2脱水缩合而成的微生物源L-赖氨酸同聚物,分子量通常为2500-4500 Da。

ε-PL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hima和Sakai于1977年发现[1]。

目前,ε-PL主要作为食品防腐剂,广泛用于淀粉质类食品防腐。

ε-PL作为一种新型食品防腐剂,相比于传统化学防腐剂和其他生物防腐剂,具有更广的抑菌谱(有效抑制G+、G-、酵母菌和霉菌等)、更好的水溶性、更强的热稳定性和更广的pH适用范围等优点。

与此同时,ε-PL的添加不会影响食品原有的风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3]。

早在1980s,日本就允许ε-PL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随后,韩国也批准ε-PL在食品中添加;2003年,ε-PL获得美国FDA认证(GRN000135),并开始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

另外,ε-PL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前体,还被用作生物可降解材料、乳化剂、高吸收性水凝胶、药物载体、抗癌增进剂等。

基于ε-PL优良的防腐性能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人员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其开展工业化生产研究。

其中,日本Chisso公司于1989年率先应用生物技术方法实现了ε-PL的工业化生产,现已建成年产千吨级ε-PL工业生产线。

目前,国内有关ε-PL的研发总体上还处在实验室和中试阶段,发酵水平停留在20 g/L左右,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在此我们从ε-PL发酵菌种改造、发酵生产及聚合度控制三个方面对ε-PL最新工业化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ε-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ε-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作用破坏 膜结构完整性 ,从而使 细胞膜丧 失对物质 的选择
性, 引起细胞 的物质 、 能量和信息传 递 中断并 可导致胞 内溶 酶体膜破裂 而诱导微生 物产生 自溶作 用 ,最 终导致 细胞死
亡 。 二 , 坏 蛋 白合 成 系 统 。8 P 第 破 一 L呈 高 聚合 多 价 阳离 子 态 ,
Re e r h P o r s fE P I- Ly i e s a c r g e s o - o y L- sn
L U Qi- ig W E G i - h o X E S- h o JA n - u I n yn N Ja c a I ic a I NG Do g h a n
可以与核糖体 结合 抑制 蛋白和酶的合成 . 从而使微生物在 能
量转化 、物质代谢 过程 中因缺乏相关酶而未能正 常进行 , 导 致微生物 生长抑制或死亡。 此外 ,.hm S sia等人 究发现 £ 一 P L要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空间构象 氨基 酸个 数不能小于 1 0 及分子 中的碱性基团氨基是 8 P 一 L抑菌关键基 团,若化学修 饰 s P 的氨基 , —L 抑菌活性将会丧失 。 2 8P . 一 L的自我保护机制 2 研究 表明 , 为防止 8 P 一 L对本身菌株 的抑制作 用 ,一 L 8P
【 摘
浙江
要 】一 £聚赖氨酸 (一 L是 由 2~0个赖氨酸残基通过 O £ 8P) 53 t 酰胺键依 次连接 而成 的同型单体聚合 物, 茵谱 广、 生 一 抑 可
物 降解且对人 和环境无毒 害。本文主要 阐述 了 8 P 一 L抑茵机制、 茵株 筛选方法、 应用及展 望。
【 关键词 】一L 机制 ; ; 用; 8P ; 方法 应 展望
g o p o c r o y r u i k g wh c s h r e s t u n n n i n n n id ga a l . r o e , h sp lme a n r u - r a b x lg o p l a e, i h i a ml s o h ma s a d e vr me ta d b o e r d b e Mo e v r t i oy rh s a - n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 分 类 号 :T S 2 0 2 .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6— 2 5 1 3 ( 2 0 1 3 ) 0 1 — 0 2 0 8— 0 6
Re s e ar c h a d v a n c e s i n E— p o l y—L—l y s i n e an d e f f e c t s o f c u l t u r e me d i um O n i t s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WAN G Gu o - l i a n g ,WAN G J i n - z h i ,HA N We n - j i n g ,F AN C h u n - y a n,
TANG Ho ng - g e, ZHANG Gu o- f e ng
( 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C o r n D e e p P r o c e s s i n g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3 3 )
B e s i d e s , 8一P L i s w a t e r s o l u b l e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 ,e d i b l e,c a t i o n i c a n d n o n t o x i c . Du e t o t h e s e p r o p e r t i e s , 8一P 『 J a n d i t s d e r i v a t i v e s h a v e a b r o a d r a n g e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s u c h a s f o o d p r e s e r v a t i v e s ,d i e t a r y a g e n t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 i f b e r s ,e mu l —

P L i s s t a b l e a t b o t h a c i d i c a n d a l k a l i n e a n d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i t h a s a wi d e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s p e c t r u m.
s i  ̄i n g a g e n t ,h i g h l y w a t e r a b s o r b a b l e h y d r o g e l s ,a n t i c a n c e r a g e n t e n h a n c e r ,d r u g c a r r i e r s ,b i o c h i p c o a t i n g s .I t u s e d
A b s t r a c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p o l y —L— l y s i n e( £一 P L )i s a b a s i c h o mo —p o l y— a m i n o a c i d ,w h i c h c a n b e p r o d u c e d b y mi c r o b e .£

C h i n a F o o d A f f l v 主 三 叁 三 : 鉴
£ 一聚赖氨酸及培养基影响其生物合成的研 究进 展
王 国 良 ,王金 枝 ,韩 文 静 , 范春 艳 ,唐 宏 阁 ,张 国峰
( 玉米深 加工 国家 工程研 究 中心 ,长春

1 3 0 0 3 3 )
a s a f o o d p r e s e r v a t i v e i n J a p a n,S o u t h K o r e a ,t h e US A,a n d o t h e r c o u n t r i e s .I n a c e t r a i n r a n g e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c a r -
要:£一聚赖氨酸 ( £一P L ) 是一种重要 的氨基 酸同聚物 ,可通过微 生物发酵 的方法 进行生 产。e—
P L在酸碱和高温环境 中非 常稳定 ,抑菌谱广 ,可溶 于水 、可 降解 、可食用 、无 毒。鉴于其显 著特 点 ,s—P L 及其衍生物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 ,如食品 防腐剂 、食疗 剂 、生物可降解纤 维 、乳化 剂 、高吸水性 凝胶 、抗癌 增效 剂 、药物 载体及生物芯 片包衣等 。目前 ,已有 日本 、韩国 、美国等国家批准其作 为食 品防腐剂进行应用 。 微生物在生长 、繁殖和代谢 过程 中需要碳源 和氮源作 为营养物质 ,还需要 一些微量元 素作为其 生理活性 物质 的组成或生理活性 作用 的调节物质 。培养基 中添加有 多种组 分 ,本文对 s一聚赖 氨酸 的理 化和生物 学活性 以 及培养基成分 ( 如碳源 、氮源 、无机盐等 )对 s一聚赖氨酸生物合 成的影响进行 了综 述。 关键词 :金属离子 ;e 一聚赖氨酸 ;性质 ;生物合成
b o n a n d n i t r o g e n s o u r c e s a n d s o me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p l a y a v e y r i mp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g r o wt h a n d me t a b o l i s m o f mi c r o o r g a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