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e94d4f5aeaad1f346933f67.png)
东北欧文学
大部分东北欧国家处在异族统治之下,呈现出明显 的人民性和战斗性。 特征: 1、反对外族侵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腐朽与伪善。 2、关注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抗争。 3、具有深沉的爱国意识和强烈的变革意识。
代表作家: 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挪威的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匈牙利民族诗人斐多菲。
“批判现实主义” 来源
后人对西方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的概括与评价。 法国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提出“现 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 高尔基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定义:“批判地再现 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解剖性地暴露、撕毁所 有一切的假面具,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为了区别于以往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我们沿用“批判现 实主义”这一名称,来指称从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以“批 判地再现”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文学
特征: 1、以反封建专制反农奴制为主要内容 2、出现了系列化的人物形象 3、浓厚的宗教色彩与精神探索性
“多余人”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生活在贵族阶 级趋向没落的时期, 在反动的专制政体和农奴制下感到窒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但因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 缺乏生活目标,不能有所作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 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 “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现实主义”的兴起
1850年,库尔贝(法)标榜其绘画属于“现实主义”艺术。 其后,杜朗蒂等人创办刊物《现实主义》(1856-1857)。 1857年,尚弗勒里出版论文集《现实主义》。 分为两个时期: 19世纪30-60年代为前期,中心在法、英等国。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14a608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5.png)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bbccc1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6.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本文将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关的例子来说明其含义。
1.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人类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分析。
它追求对社会问题和人物性格的客观、准确的表达,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例子:荷马米勒的小说《贫民窟》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苦生活,提出了对社会改革的呼声。
2. 社会派小说•社会派小说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强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阶级、家庭、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详细描写,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例子: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以孤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艰苦生活和社会不公,揭示了当时伦敦的社会弊端。
3.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强调对人性、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科学观察和描写。
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受到社会和生物力量的支配。
例子:爱米尔·左拉的小说《地狱》描写了一个青年在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自身气质的作用下,堕落为罪犯的过程。
4. 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特有的一种写作手法,注重描写和再现社会现实,力求真实性和客观性。
它以真实的细节和具体场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例子:福楼拜的小说《简爱》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女性地位。
5.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思想倾向,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和发展。
它关注个体的价值、权利和选择,并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来实现个体的幸福和成功。
例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通过一个男子对少女的迷恋和垂涎,展示了个人欲望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第一节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第一节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23be649f01dc281e53af0fe.png)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在欧洲,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 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 彻底否定。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 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 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 这个名词才在欧洲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 觉的流派。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 发展总体 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 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 (二)思想艺术特征 思想特征: • 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 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 认识价值。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 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 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正是在这种科学意识和历史意识的 指导下,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 衰亡、资本主义制度上升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具有珍贵的 历史文献价值和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 •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 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 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
• 首先,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格 外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 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 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为了真实地描 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而为了达到细节 的真实,他们常常不惜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的事实材 料。 •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受科学主义的影响。 •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良种倾向。 • 第四,现实主义以叙述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 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461987d0d233d4b14e69e7.png)
• 艺术特点:
–第一、追求艺术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反映 生活。 (“真实美学”) –第二、注重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塑造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第三、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第四、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尤为突 出,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达到高度成熟与 繁荣的程度。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1807—1870):具有浪漫主义艺
·
3.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 思想特点:
– 第一、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 描写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深刻的社 会认识价值。 – 第二、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揭露与 批判社会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 社会改良。 – 第三、关注社会文明发展中人的生存处境问 题,深切表达出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红与黑》( Le Rouge et le Noir )
• 小说内容:
于连 德· 瑞那市长夫人 玛蒂尔德
于连形象
• (1)于连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 青年一代奋斗者的典型。 • (2)于连是一个摆脱了信仰主义的现代个人主 义者和相对主义者,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 形象,他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变化, 他的性格具有两面性:热情、反抗和虚伪、妥 协。 • (3)于连是人类奋斗的原型。
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高龙巴》(1840)、 《嘉尔曼》(歌剧《卡门》)(1845) 等。
• 小仲马(1824—1895):代表作《茶花女》(1848)。 • 都德(1840—1897):19世纪后期的一位带有自然主义
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小东西》(1868)、 《周一故事集》(1873,《最后一课》)等。
在她身影完全消失以后,他的第二个想法是什么呢?她 说必须这两个字时用的那种命令口气冒犯了他。······“终 于我,”他大声叫起来,情绪激动得无法控制了,“我 这个可怜的农民得到一位贵妇人的爱情的表白!”“我 要把这封决定命运的信装在一个用火漆封好的小包里, · · · · · · 送到富凯那儿去。” “我要是让自己受到引诱,爱 上这个金黄头发、高个儿的玩偶,那才未免有点儿太傻 了。”“怎么!我被一个人家收留,作为对我受到的殷 勤接待的报答,作为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的报 答,我印了一本小册子,公布在这个人家发生的事!我 攻击妇女们的荣誉!啊,无论如何不行,宁可让我们受 到捉弄!”(《红与黑》,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https://img.taocdn.com/s3/m/d4c3dc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7.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1. 现实主义文学•定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流派,强调描绘社会现实、人类生活和人性的矛盾。
•示例:荷尔德林的《皮皮杖》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贵族地主通过粗暴手段压迫农民的故事。
2. 现实主义小说•定义:现实主义小说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细致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来呈现社会问题和人性矛盾。
•示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描写军事、政治及家庭生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 社会写实主义•定义:社会写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描写社会问题来反映社会现实。
•示例: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社会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孤儿的命运和英国社会的不公平,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4. 自然主义文学•定义: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进一步发展,更强调对人类行为的分析和对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的描写。
•示例:米尔扎缪·拉谢德的《人类罪恶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通过对一个年轻人堕落的描写,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
5. 特写手法•定义:特写手法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场景或物品的特性。
•示例: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使用了大量的特写手法,通过对角色情感和内心世界进行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共鸣。
6. 现实主义的终结•定义: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现实主义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
现实主义的终结指的是其在文学发展中的衰落。
•示例:弗朗兹·卡夫卡的《变形记》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终结之作,通过描写主人公突变为昆虫的奇幻情境,挑战了现实主义对真实世界的描绘。
以上列举的名词和示例只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几个重要代表,这些文学名词和作品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核心思想。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de973d4be23482fb4da4cba.png)
1、于连的性格特征
+ 反抗——妥协——反抗的心路变化:
初出茅庐:平民意识、自尊心 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与市长夫人关系 贝尚松神学院:野心虚伪路上的第一步 侯爵府秘书: 阴谋伪善的中心,仍保持一定清醒 监狱:反省、决裂
+ 双重人格: 反抗 & 妥协
自尊 & 自卑 雄心不已 & 野心勃勃 虚伪 & 正直
巴尔扎克的矛盾性
1、对金钱的既爱又恨:一生渴慕金钱、荣誉和地位 对金钱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理解
2、对贵夫人的追逐: “他那鬃鬣似的头发上厚厚的油泥,朽缺的牙齿,说话一快就唾星四射,
与他那总不刮的脸和总系不牢的鞋带,也都让人感到恶心。” “留神物色一下,是否能给我找到一个有财产的孀妇。并且替我吹嘘一
2)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A、追求艺术的真实,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艺术家不应该在作品中露面, 就像上帝在世界上一样,到处存在又到处不见。(福楼拜)
B、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C、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内部心灵世界(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外部社会形态(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第十六讲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 现实主义文学
1)定 义 19C30S初形成,在整个中后期占欧美文坛统治地位 继承和发展文学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传统
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主观幻想和抽象抗议
立足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
关注社会人生,对社会的丑恶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
——“批判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注重从经济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 梅 里 美——善于描写异国风情,表现反现代道德的主题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fa03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2.png)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二、《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司汤达一部重要的文艺论著、批判现实主义。
三、《红与黑》书名的含义:“红”红色的军装象征着资产阶级革命;“黑”教士的黑袍,即教会及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
四、《红与黑》的突出成就也表现在塑造了于连这个形象。
五、《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表现在三个方面:1、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2、《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3、《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的揭露。
六、《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七、《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一个完整的社会”指第一部分是《风俗研究》、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分析研究》八、《人间喜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九、《人间喜剧》的思想特征1、《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3、《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底层人物。
十、《高老头》主要人物有: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和德·鲍赛昂子爵夫人十二、《高老头》思想内容:1、《高老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2、《高老头》还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政治野心家的成长过程,揭露了统治阶层得卑鄙丑陋,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从而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3、《高老头》还反映了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的深刻了解,显示了复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代的历史过程十三、福楼拜代表作品:1856年4月的《包法利夫人》、新型的史诗小说《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十四、《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征:1、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2、遣词造句上,文字精美;3、小说结构上有新的创造十五、《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喜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了劳资矛盾的作品十六、狄更斯的创作时期:第一时期是1841年以前,从1837到1841年,狄更斯接连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利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5部长篇小说;第二时期从1824到1858年,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作品也最多,共创作了《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六部长篇小说;第三时期从1858年到作者逝世,这一时期共创作了《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4部长篇小说十七、狄更斯小说的创作特征:狄更斯小说的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有三个基本侧面,首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次,是对伦理道德的提倡与弘扬;第三,是对人性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而贯穿这三个方面的则是作者的人到主义思想。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de973d4be23482fb4da4cba.png)
3、世界观充满矛盾: 出身中小资产阶级家庭 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并力图挤进贵族的行列
4、矛盾背后的深刻性: a、人的物化: 真正的“英雄”是把灵魂交给了金钱的人 被金钱煽起的情欲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b、对“恶”的崇拜与恐惧:社会是个人私欲的竞技场 人类的恶欲展现出巨大的驱动力
+ 结 论:法国复辟时期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的典型
德瑞那夫人:
俄狄浦斯情结 出身贵族,无贵族的坏习气; 具有极大的同情心; 恪守道德,不轻浮;深深忏悔
——道德高尚、容貌美丽、性格动人、爱情坚贞的完美女性
玛蒂尔德:
性格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性格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
由此造成她的爱情走向极端 ——集自私、冷漠、骄傲、施虐与被虐的深层 心理于一身
自己,主张“作家退出作品”
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
心情(与巴尔扎克的最大区别) 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
《包法利夫人》
人物与故事: 包法利夫人(爱玛) 包法利医生 地主鲁尔道夫 情人莱昂 高利贷者郝尔
时代背景:模糊化,“虚无” 主 题:时代;爱情
包法利夫人
前期: 少女时代单纯、活泼、率直;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想象
后期: 婚姻生活的乏味、沉闷; 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渴望改变;
情场的失利(受鲁尔道夫的欺骗;
被莱昂始乱终弃); 最终服毒自杀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原因
自身原因—— 强烈的内心渴望 & 压抑的社会环境 “追求浪漫”?
“爱慕虚荣”?
——“她爱大海只爱大海的惊涛骇浪,爱新绿只爱新绿点缀在废墟之间。…… 她的气质是多愁善感型的,而非艺术鉴赏型的……”(福楼拜)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5e288c73186bceb19e8bb3d.png)
巴黎公社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
争生活 为 20 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 展奠定基础 代表人物:鲍狄埃《国际歌》,米 雪儿《红石花》,于勒·瓦莱斯
巴黎公社文学特征 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 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② 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 权利而斗争的主题。 ③ 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④ 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
福楼拜(1821-1880)
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事实和精雕细刻, 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 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 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是其的最
高成
就。
小仲马 小说家,剧作家 代 表 作 : 《 茶 花 女 》 ( 1848 ) , 作品描写巴黎高级妓女玛格丽特的 爱情悲剧。
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 詹姆斯,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
代表作:《苔瑟·密勒》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大师之一。代表作 《麦琪的礼物》等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马克·吐温,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代表 作:《竞选州长》,《镀金时代》等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自然派、多余人、俄国小人物、新人 形象
1.
法国文学。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 的策源地。 特征: ① 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矛盾 ② 揭露金钱的罪恶 ③ 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
斯丹达尔
法 国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的 奠
基人 1830 年 发 表 法 国 第 一 部 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
巴尔扎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
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术语解释
(1)自然派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该派的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a4df65a98271fe910ef9b9.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间: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三大自然科学成就;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等理论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反映社会时代,描绘生活风俗,再现社会历史。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斯丹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侧重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作家侧重表现外部社会形态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前期:19世纪30-60年代,中心在法国(发源地)、英国;后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
法国现实主义:(一)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封建时代的依恋。
奠基人:司汤达、巴尔扎克。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42d93931126edb6f1a1050.png)
形成现代欧美文学高峰。
1848年法国大革命
一、十九世纪文学产生的社会文 化因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 社会历史和社会心态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金钱的作用之间有十 分密切的关系:“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 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 力和焦虑,引出了新的灾难和欢乐,在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获得充分发展以前,还没有任 何东西可以与它产生的作用相比。我希望大 家不要把金钱作为文学的某种新的主题,而 要把它作为一切新的故事、新的关系和新的 叙述形式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现实 主义的来源。
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 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潮流。
马克· 吐温(l835~1910): 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 “文学中的林肯” 欧· 亨利(1862-1910)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 说的创始人”。
“欧亨利笔法”是指:文章的结尾既是出乎意料的却又是 在情理之中合乎逻辑而令人信服的。
4、北欧
代表作家: 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主题: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
又愤怒鞭挞残暴、贪婪的统治者,批判社会 的黑暗。 《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
(二)后期(70年代~20世纪初)
4、北欧 代表作家: 勃兰兑斯: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是挪威民族戏剧的创始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 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 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 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 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 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 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 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 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 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 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b5980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3.png)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历史背景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
法国的二月革命、特别是六月革命,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直接对抗中显示出自觉的阶级意识;184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的新高潮,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就在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伟大的纲领性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西欧革命浪潮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东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更大的高潮。
在波兰,1830年、1846年和1848年相继爆发了反对奥地利和沙皇俄国的起义。
在捷克,1848年掀起了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
在匈牙利,1848年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并发展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
在奥地利和土耳其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几个公国,也都开展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这些革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19世纪40至50年代,北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造船、航海、伐木和农业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也先后参加了政权。
在欧洲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欧各国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挪威的民族独立运动也逐渐高涨。
挪威从14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附庸国,1814年宣布独立,但不久又被迫与瑞典结成“联盟”。
挪威人民长期受异族统治和压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起来斗争,到1905年终于获得独立。
在俄国,从50年代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解放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成为思想界和进步文学的领导力量。
俄国在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50年代末期,农民运动又高涨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
舆论界几乎都在抗议农奴制的专制残酷,谴责它所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
沙皇慑于革命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宣布进行“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
这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的改革,这是俄国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前进的第一步。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416e2fd910ef12d2af9e79d.png)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第四,科学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科学实验脱离 生产而独立存在。由此,作家、艺术家作为独立的脑力 劳动者从事文艺创作。 科学带来的这些后果,对现实主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巴尔扎克、左拉、哈代等。 工业化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提供了文学反映的内容,科学 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方法。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科学发展的直接后果有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机 器生产要求用科学取代经验,科学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第二,科学发展突破了形而上学的束缚,促进了辩证法 的发展。 第三,科学提供了观察现实的客观态度和科学方法。客 观性成为现实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作为文艺流派,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之后,并作为对 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形成有一 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一些为了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 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 果戈理等,都是由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 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为特征的现实主义 文学,逐步代替浪漫主义,成为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思潮。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2、科学的影响。 19世纪也是科学的世纪,现实主义的产生也深受科学的 影响。19世纪初期和中期,科学得到重大发展,在各个 方面都有进步,诸如物理、化学、电学、地质学、生物 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根本性的进展。 在热机和热力学方面,瓦特的蒸汽机得到改进,英国人 斯蒂芬逊发明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车(1814)。 德国物理学家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40年代分别提 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1850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胥斯 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由此形成热力学。1876年,德国 人奥托发明内燃机,又一次引起了交通运输的革命。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总结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f7bd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9.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总结19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知识点总结。
1. 现实主义的起源: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关。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揭示社会现实,批判社会不公和道德堕落现象。
2. 托尔斯泰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深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俗社会的道德困境。
3. 工业化对文学的影响: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化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现实主义作家通过描绘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展示了工业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 艺术与政治: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义。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揭示社会问题,试图唤起读者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价值的关注。
5. 社会观察与个人经历: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对社会的观察和描写,他们通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为素材创作作品。
通过真实的描述,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6. 历史与社会背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中的历史和社会变革对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描绘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来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本质。
总之,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试图揭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并探索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231f788ba1aa8114531d96c.png)
四、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法国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
1825)是第一部现——1850)是19世纪前期 法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 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 工业化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随着近代城市兴起、市民阶 层兴起和针对古典主义的贵族艺术而出现的一种 “普通人”艺术,它产生在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 期,是城市文明的产物。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城 市生活现象与心理的描绘。城市文明是由工业化带 来的,现实主义的产生,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工业 化给现实主义打上了时代烙印。
写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是“写实主 义”,更加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作为 美学概念,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 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 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 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现实主义文艺流派
萨克雷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重点塑造了女冒险家蓓基·夏泼的形象。
盖斯凯尔夫人
代表作《玛丽·巴顿》(1848)是欧洲文学史上最 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它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 章运动 。
俄国文学 一、创作 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和《彼得堡故事》(《狂人
日记》和《外套》) 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长篇小说《死魂灵》(乞乞科夫、五个地主)
二、含泪的微笑
• 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独特的讽刺 手法。“要通过世界上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 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419845312b3169a451a4b7.png)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真实、广阔地反映社会历史生活。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乔治· 桑对巴尔扎克说:
“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 人类的来描绘。”这种客观写实和主观想象 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根本区别。(细节 真实和全景真实)巴尔扎克也强调“只有细 节才会形成小说的优点”。
2、着力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3、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都 德
1866年,都德发表散文和 故事集《磨坊书简》,两年 后,长篇小说《小东西》出 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 品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 集》(1873)如《最后一 课》、《柏林之围》
小仲马
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直到他7岁,大 仲马才认其为子。痛苦的家境对小仲 马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他后 来的文学创作大多以探讨社会道德问 题 为主题。1848年,小仲马发表了 《茶花女》一举成 名,1852年他又将 其改编为同名话剧,获得了极大成 功,于是专门开始了戏剧创作。
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物,表现了无产阶级的为理 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作者主要是工人、教 师、公社活动家、其他无产者。 以诗歌成就最大。 主要代表是:鲍狄埃、米雪尔、瓦莱斯、克莱 芒。 《国际歌》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
1825年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现实主义
宣言书 1830年《红与黑》 发表,现实主义文学诞生 的标志。 巴尔扎克是高峰。 巴黎公社文学是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 后期出现自然主义倾向。
代表作家
梅里美(1803—1870) 具有浪漫主义品格。以 中短篇小说闻名,研究 人的心灵,发掘原始生 命形态,表现反现代道 德文明的主题。《高龙 巴》《加尔曼》(《卡 门》)“绝对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讲一、概述:现实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Realism)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是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通常现实主义也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西方语汇中并没有“批判现实主义”一词,这个词由高尔基提出。
主要是因为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存秩序具有强烈的揭露性和批判性,所以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高尔基关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论述▪1934年,高尔基在《苏联的文学》《和青年作家谈话》两篇文章中谈到批判现实主义:高尔基论述批判现实主义的错误第一、抹煞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使文学依附于政治。
第二、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彻底批判的程度:批判的现实主义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瓦解过程的文献。
”这种提法提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阶段,拔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第三、混淆了阶级成份,认为现实主义作家是“资产阶级叛逆者”、“浪子”、“多余的人”、“毁灭了的贵族”等,由此引出批判现实主义是“浪子文学”,“多余人的个人创作”。
▪“批判性”并非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唯一特性,也并非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最根本特性。
▪用“批判现实主义”概念称呼以司汤达、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早期现实主义较为科学。
▪以勃朗特、狄更斯为代表的是“理想现实主义”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是“探索的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价值观的转变以及务实的社会风气▪2、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思想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客观性,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题材的现实性。
▪三、细节描写的精确性▪四、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五、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四、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1、法国▪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1825)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福楼拜▪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艺术主张:1追求真实性2追求客观态度3追求艺术美代表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弟子,也是继福楼拜后法国文坛上的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羊脂球》小仲马,代表作《茶花女》都德▪都德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最后一课》、《柏林之围》)2、英国文学▪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色彩较强。
▪“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
萨克雷▪萨克雷(Wiiliam ·▪Make peace ·Thackeray 1811~1863)▪是一位讽刺作家,他认为道德训诫是作家的重要职责。
他善于描写社会中、上等阶层人与人之间风雅而又虚伪的关系。
▪代表作《名利场》名利场▪《名利场》(1848)以19世纪20年代为背景,小说的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好说明了在这个被金钱权势挤压下的名利场中正面人物的丧失,金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英国女作家▪19世纪的法国文坛,唯一知名的女性作家是浪漫主义小说家乔治·桑,她用这个男性的笔名载入文学史册。
▪英国在19世纪,涌现出一批女小说家,奥斯丁、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
奥斯丁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 -1817 )奥斯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女小说家,她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女小说家的桥梁。
《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简·爱》(1847)▪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呼啸山庄》(1847)▪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0-1849 )《艾格丽丝·格雷》(1847)▪三姐妹都用中性的笔名发表小说。
《简·爱》▪《简爱》(Jane Eyre ,1847)▪夏洛蒂的代表作,也是夏洛蒂自传性的作品。
▪简·爱的平等宣言▪艾米莉·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凯瑟林盖斯凯尔夫人盖斯凯尔夫人(Mrs Gaskell,1810-1865)盖斯凯尔夫人以性情温柔著称。
22岁时与曼彻斯特的牧师盖斯凯尔结婚。
她的小说都是在丈夫鼓励下写成的。
盖斯凯尔夫人共创作6部长篇,《玛丽·巴顿》(Mary Barton,1848)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
她在小说中描写了19世纪40年代曼彻斯特无产阶级的生活。
她不仅描写了产业工人苦难的生活情况,而且也描写了产业工人苦难的生活情况,而且也描写了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宪章运动在小说中得到反映。
哈代▪托玛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生于英国多塞特郡,年轻时继承父业。
当过几年建筑师,不久从事文学创作。
作品中较重要的是他称为“性格和环境的小说”的几部长篇,其中较优秀的有《德伯家的苔丝》(1891)及《无名的裘德》(1895)。
德伯家的苔丝▪《德伯家的苔丝》(1891)描写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一生的遭遇。
她渴望凭自己的劳动过日子,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接二连三地受到沉重的打击。
哈代对苔丝寄予深厚的同情,认为她是无罪的,是个受难者。
他把这样一个犯了“奸淫罪”和“杀人罪”的女子称做“一个纯洁的女人”,并用这一称号作为本书的副标题。
3、俄国文学▪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贵族革命(时期(1825——1861),这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和确立的时期。
▪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别林斯基等人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莱蒙托夫▪俄国著名诗人,他在其现实主义代表作《当代英雄》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把隐蔽的大火煽扬起来?好了?你们称心了……——他已经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果戈理▪40年代,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
冈察洛夫▪冈察洛夫(1812-1891)是50-60年代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反映俄国社会的变化。
他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是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的同名主人公奥勃洛摩夫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
▪奥勃洛摩夫:继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等人之后的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别林斯基▪著名文艺评论家▪主要文学评论文章有:《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先生的中篇小说》、《一八四六年俄国文学一瞥》等。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861—1895)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全面繁荣的时期。
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逐步取代贵族“多余人”形象。
▪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享有世界盛名,被誉为19世纪俄国文坛“三巨头”,车尔尼雪夫斯基▪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是革命民主主义者。
文学批评家和作家。
▪《怎么办》—新人的故事屠格涅夫▪屠格涅夫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创作活动。
早期作品以《猎人笔记》最为优秀。
▪屠格涅夫在整整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过不少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诗,但最重要的是《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等六部长篇。
“新人”▪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文学中“新人”形象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塑造了许多“新人”典型。
屠格涅夫创作的艺术特色:▪屠格涅夫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瞬间变化,以描写“心理活动的结果——人物的行动”,卓有成效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屠格涅夫以抒情大师而著称,西方人把他的现实主义称之为“诗意的现实主义”。
▪屠格涅夫还有一个主要特色就是简洁。
▪3、无产阶级革命时期(1895——1917)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衰落时期。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俄国解放运动密切联系,批判锋芒主要针对沙皇专制统治和封建农奴制▪富于讽刺性▪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与创作密切配合4、东欧、北欧的现实主义文学▪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易卜生▪挪威的易卜生是北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重要作家,他的“社会问题剧“不仅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而且大大推动了欧洲戏剧的革新和发展.▪代表作《玩偶之家》勃兰兑斯▪丹麦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和文学史家,他的名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推动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比昂松▪挪威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因其在戏剧方面的杰出成就,获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
5、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80年代才真正形成。
▪50年代的废奴文学以反对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映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屋》。
斯托夫人▪斯托夫人(1811—1896)是美国小说家,斯托夫人耳闻目睹黑奴受到南部奴隶主摧残和迫害的情景,与其丈夫和兄弟参加废奴运动,并开始写反对奴隶制度的小说。
其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发表以后影响很大,推动了当时蓬勃发展的废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