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膜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离子膜法食盐电解制取烧碱的生产。

第二章物料的安全要求

第二条化盐用水、原盐及纯碱需定期分析铵含量,以确保电解用盐水对铵量的要求≤1ppm。

第三条辅助材料:氯化钡属有毒物品,应定点贮存,由专人负责。

第四条氯中含水≤100ppm。

第三章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第五条主要安全指标

1、原盐中铵量分析要求和控制指标:

(1)无机铵含量≤15ppb;

(2)铁离子含量≤900ppb;

(3)氯化钠含量308-314g/l;

(4)Ca+Mg≤5ppm。

2、二次盐水的质量要求:

(1)Ca+Mg≤20ppb;

(2)Sr≤200ppb

(3)铁离子含量≤500ppb;

(4)Ni≤10ppb;

(5)Ba≤500ppb

3、阳极液的质量要求:氯化钠含量220-230g/l

4、高纯酸中游离氯≤300ppb。

5、氯氢压差控制在40mbar。

6、单槽氯中含氢≤0.4%。

7、氢气总管含氧≤0.4%。

8、电解系统停车后和开车前,氢气系统必须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若用氮气,纯度应大于99%,含氧≤0.5%);开车前,氢气管道中含氧应小于1%。

第六条生产中的安全要求

1、阳极液氮气流量5Nm3/h。

2、在电槽运行期间要做到:直流电均衡稳定,二次盐水连续稳定,阴极液连续稳定,氯气、氢气压力、压差平稳。

3、在电解系统的氯氢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氢气系统正压,干燥塔严禁大负压、氢气总管严禁负压。

4、在电槽运行期间,禁止将氢气排放在厂房内。

5、在氢气管道装设排空、排水装置。

6、透平机出口流量≥1000N m3/h,喷油压力1.0~1.5MPa,油温30~55℃,电机电流≤280A。

7、在电槽运行期间,作业人员都必须穿绝缘鞋,并禁止一手接触电槽,一手触及其它接地构件,以防触电。

第七条紧急情况处理中的特殊要求

氢气系统着火时,在处理过程中绝对禁止系统内造成负压,不得采用停供直流电办法。

第四章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规定

第八条安全装置

1、化盐系统如采用地下设备,必须设置防护栏等防护措施。

2、电解系统的氢气总管应安装自动泄压装置;氢气排空管道须安装阻火器。

3、电解系统应设置处理氯气外逸事故的装置。

4、电解及氢气系统的厂房,必须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5、电解厂房上部结构不许有通风死区,并应有良好的通风,以防氢气在厂房内积聚。

6、使用氢气的部门,氢气管道应装有水封,氢气系统(包括冷却与干燥设备)须有爆破片。

7、高温碱液管道法兰处必须装设防止泄漏的防护装置。

8、硫酸管道必须有防喷射的防护装置。

第九条机电设备的特殊要求

1、氢气系统要设置消除静电装置;仅为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0欧姆。

2、电解厂房内所用照明灯应符合Q―2级场所的防爆要求。行车不需要防爆,但吊钩需要去磁。

3、氢气系统的设计、建筑标准应符合甲类火灾危险性要求;所用电气设备应符合Q―1级场所的防爆要求。

4、氯气输送系统,应装设两路电源。

5、氯气输送系统要有止逆装置。

第十条遇有跑料、冒料、管道意外穿孔等紧急情况应沉着镇定,首先关闭管道,设备附近的阀门、考克,需要停车时应作紧急停车处理,严防处理不当,大量物料流失。

第十一条安全阀、报警器、压力表、温度计、真空表、安全罩等安全装置要经常保持齐全、灵敏、可靠、定期校验。

第十二条检修安全规定

1、检修人员检查应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票。

2、疏通管道或打开带压的汽、液、水头,禁止管口对准人体。

3、多人工作交叉作业时要注意互相照顾和联系。

4、室外遇有毒、有害气体污染,检修时要看见风向,站在上风口。

5、氢气系统动火检修前,必须切断气源并用氮气进行置换,并用测爆仪进行检测,氢气含量低于0.5%方可动火。

6、硫酸系统动火检修前,须将物料处理干净,同时分析含氢量低于0.5%方可动火。

第五章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

第十三条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第十四条个人防护

1、接触酸、碱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防护眼镜及其它防护用品。

2、直接接触氯气的生产人员,岗位上必须备有防毒面具或防

毒口罩。

第十五条应定期检测生产岗位空气中氯气的含量,其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第十六条其它工业卫生要求

生产和使用酸碱的岗位附近,都必须设置酸碱灼伤后冲洗的装置和洗眼器。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消防器材的使用

1、生产岗位必须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岗位操作人员应会使用,灭火剂应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

2、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扑救。

第十八条在生产区域设置风向标。

第十九条人身事故的现场急救

1、酸、碱类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及时就医。

2、氯气吸入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喷吸二甲基硅油,严重者输氧或送医单位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