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查处

合集下载

商标侵权办案心得

商标侵权办案心得

商标侵权办案心得商标侵权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纠纷,许多企业在经营中都可能会面临商标侵权的问题。

作为一名执法人员,我曾经处理过一起商标侵权案件,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认为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要注重收集证据。

证据对于案件的判决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起商标侵权案件中,我意识到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因为商标侵权行为往往是由于被告未经许可使用原告的商标标识或类似标识而产生的。

因此,我首先确保收集到了有关商标注册证书、商标使用证明和其他相关证据的副本。

此外,我还调查了被告的经营场所,并采集了相关的照片和视频作为证据。

其次,验明正身也是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的关键步骤。

为了证明商标侵权,必须证明原告是在相关地区拥有该商标的合法所有权。

在这起商标侵权案件中,我查阅了商标注册局的商标数据库,并发现原告在该地区确实注册了商标。

此外,我还收集了商标使用的相关证据,例如商标在商品包装上的标识、广告宣传资料等。

通过这些证据,我成功地证明了原告对商标的合法所有权,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原告的主张。

另外,我还发现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和规定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案件的有效、公正和公平处理,我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进行了各种调查和审理工作。

例如,我在调查过程中遵循了法律关于证据采集的规定,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在审理过程中,我也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确保案件的法律程序正确。

最后,我认为在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中,要注重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是受害人,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

我在这起商标侵权案件中,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保护原告的权益。

例如,我聘请了专业的商标鉴定人员,对商标进行了专业的鉴定和评估。

我还积极与原告进行沟通,了解其权益保护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处罚建议。

总之,处理商标侵权案件需要注重收集证据、验明正身、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和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次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并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为更多商标侵权案件的解决做出贡献。

商标侵权的实验报告(3篇)

商标侵权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商标侵权现象也日益严重,不仅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了解商标侵权现象,本实验对商标侵权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商标侵权的概念、类型和危害;2. 掌握商标侵权检测方法;3. 分析商标侵权案例,提高维权意识。

三、实验内容1. 商标侵权概念及类型(1)商标侵权概念: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阻碍商标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注册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商标侵权类型:①直接侵权: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②间接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构成不正当竞争;③假冒注册商标: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冒充他人注册商标;④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 商标侵权检测方法(1)视觉对比法:通过视觉对比,判断被控侵权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构成近似;(2)听觉对比法:通过听觉对比,判断被控侵权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构成近似;(3)综合判断法:结合视觉、听觉对比,以及其他因素,综合判断被控侵权商标是否构成侵权。

3.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生产的饮料瓶上使用与某知名饮料品牌注册商标相同的图案,构成商标侵权。

(2)案例二:某企业在其生产的服装上使用与某知名服装品牌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图案,构成商标侵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商标侵权现象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对商标权人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

2. 商标侵权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为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

3. 通过分析案例,提高了对商标侵权的认识,增强了维权意识。

商标侵权整治小结范文

商标侵权整治小结范文

商标侵权整治小结范文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象征。

然而,在商业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可能会故意侵犯他人的商标权,这不仅会对被侵权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损害其商业声誉。

为此,国家加强了对商标侵权的整治力度,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一、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是指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引起消费者混淆,误认为这些商品来自同一企业或者享有同样的质量和信誉。

商标侵权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实施行为应当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二是该行为应当是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实施的;三是该行为容易引起消费者混淆,误认为这些商品来自同一企业或者享有同样的质量和信誉。

二、商标侵权的危害商标侵权对商业社会的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方面,商标侵权会导致被侵权企业的商誉受损,影响其市场地位和销售额,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商标侵权行为的存在也会造成市场混乱和不公平竞争,影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三、商标侵权的整治措施为了保护商标权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加大对商标侵权者的处罚力度,包括罚款、停产整顿、责令改正等。

其次,加强了商标的监管和管理,规范商标注册和使用,严格审核商标申请,防范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商标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增强商标保护意识,推动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风尚。

四、商标侵权的防范措施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也要加强对商标侵权的防范,尽可能避免商标权益受损。

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对自身商标的保护,及时对商标进行注册和维护,避免商标被他人冒用或侵犯。

其次,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商业交往时,应当注意对方的商标是否与自己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避免误用他人的商标。

最后,企业应当加强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监督和维权,及时发现和处理商标侵权行为,维护自身的商标权益。

侵权行为法律案例分析(3篇)

侵权行为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是一家知名的手机制造商,乙公司是一家手机销售商。

2018年,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智能手机,命名为“炫彩X”。

该手机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乙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未经甲公司许可,擅自使用“炫彩X”这一名称,并将其用于自己生产的手机上,严重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权。

二、侵权行为分析1. 侵犯商标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在其生产的手机上使用“炫彩X”这一与甲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名称,构成对甲公司商标权的侵犯。

2. 侵犯著作权甲公司为“炫彩X”手机设计了一系列的广告宣传材料,包括海报、视频等。

乙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未经甲公司许可,擅自使用了这些广告宣传材料,侵犯了甲公司的著作权。

3. 侵犯商业秘密甲公司在研发“炫彩X”手机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乙公司在未与甲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的情况下,获取了这些商业秘密,并在自己生产的手机上使用,侵犯了甲公司的商业秘密。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下列权利:(一)复制权;(二)发行权;(三)出租权;(四)展览权;(五)表演权;(六)放映权;(七)广播权;(八)信息网络传播权;(九)改编权;(十)翻译权;(十一)汇编权;(十二)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关于违规使用他人商标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违规使用他人商标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违规使用他人商标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尊敬的领导:根据公司内部要求,我们进行了一轮关于违规使用他人商标的自查,并制定了相关整改措施。

现将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如下:1. 自查报告在本次自查中,我们全面审视了公司的商标使用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分析。

经过详细调查和核实,我们发现了以下违规使用他人商标的情况:1.1 在某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我们无意间使用了与另一家公司商标近似的标识,导致与其商标混淆的风险;1.2 在某广告宣传中,我们使用了特定行业内知名品牌的商标,但未经授权或合法手续,存在潜在的商标侵权风险。

我们郑重向公司汇报以上情况,深表歉意并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

2. 整改措施为严肃公司品牌形象,保护知识产权,并避免未授权使用他人商标所带来的法律风险,我们决定立即采取以下整改措施:2.1 对所有涉及商标使用的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审查,确保使用的商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不存在任何侵权行为;2.2 组织相关部门对所有广告宣传资料进行细致审核,确保所使用的商标均取得了合法授权或者符合相关法律要求;2.3 加强公司内部人员对商标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依法使用商标的习惯;2.4 设立专门的商标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公司商标的使用情况,确保公司始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我们也将主动与涉及的商标权利人进行联系,并说明我们的错误,表示愿意积极合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3. 结语违规使用他人商标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不尊重和侵犯,我们在此深感愧疚。

公司始终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整改措施的执行中,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规范的操作,全面遵守商标法律法规,确保公司经营合法、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特此报告。

此致敬礼(公司名称)日期:。

商标侵权调查情况汇报

商标侵权调查情况汇报

商标侵权调查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委托,我们对最近发现的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
调查和收集证据,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情况汇报,现将情况如实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对涉及商标侵权的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我们发现,一家竞争对
手公司的产品在外观、包装、标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抄袭行为,其商标与我公司注册商标高度相似,且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以及广告宣传语等均存在抄袭我公司的情况。

通过对其产品进行实地调查和购买,我们进一步确认了其商标侵权行为。

其次,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根据《商标法》和《反
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我们明确了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等权利,以及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理程序。

我们已经向公司法务部门提交了相关调查报告,并进行了初步的法律评估。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相关的证据和线索。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市场
调研数据、产品对比分析报告以及消费者投诉和举报等信息,这些证据将有助于支持我们的商标侵权案件。

我们还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和律师进行了沟通和协商,以便进一步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

最后,我们将继续跟踪和监测相关情况,并积极配合公司法务部门和相关部门
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决。

我们将继续收集证据,完善调查报告,并为公司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和保护措施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初步确定了商标侵权的调查情况,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该案件的进展,坚决维护公司的商标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相信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妥善处理这起商标侵权案件,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商标侵权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具体是怎样的

商标侵权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具体是怎样的

商标侵权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具体是怎样的商标如果被他⼈侵犯了,此时可以通过⾏政⽅法来维权,即向⼯商管理部门进⾏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那么商标侵权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具体是怎样的?关于这个问题,店铺⼩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中为您解答。

商标侵权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具体是怎样的查处程序和步骤如下:(⼀)案源:投诉和主动发现两⼤类(⼆)管辖:侵权⼈所在地和侵权⾏为发⽣地县级以上⼯商局(三)⽴案:有侵权事实、需要给予⾏政处罚、属于⽴案⼯商局管辖范围、⼈民法院尚未受理。

(四)调查:⼯商局⾏政职权:询问有关当事⼈;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必要时可以责令封存;调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为;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帐册等业务资料。

在证据有可能转移或者灭失时,可以采取先⾏登记保存措施。

(五)核审:是办案机关内部实施监督的⼀种制度,由本机关法制机构承担。

(六)告知:拟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当事⼈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七)听证:是⼯商局对属于听证范围的⾏政处罚案件在作出⾏政处罚决定之前,依法扣取听证参加⼈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程度。

(⼋)决定:分为:根据事实和法律,对侵权⾏为成⽴的,作出⾏政处罚;侵权⾏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政处罚的,不予⾏政处罚;侵权事实不能成⽴,不得给予⾏政处罚;侵权⾏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九)审批。

(⼗)执⾏。

(⼗⼀)备案(存档)简易程序:县级以上⼯商局对侵权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法⼈或其他组织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即停⽌侵权⾏为的⾏政处罚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以上就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如果你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商标侵权总结(5篇)

商标侵权总结(5篇)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_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_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一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商标侵权总结第2篇1、高额利润的诱惑。

假冒国际品牌产品,通常情况下可以获取高额利润。

而且因为品牌效应,销售比较容易。

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致使侵权或假冒精品名牌产品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

2、现行政策法规存在缺陷且执法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为规范市场,虽然我国政策法规立法数量逐渐增多,但至今尚未有一部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确认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名称、地位、取权与体制。

行政执法手段缺乏,难于震慑不法分子。

作为商标侵权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与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法治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环节。

3、许多消费者偏品牌而不重产品本身,这也是产生商标侵权的一个温床。

商标一开始就是用来让顾客识别的,当这一信息被定位以后,顾客就只认牌子而不管其他了。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难点(一)执法调查手段薄弱, 发现线索难。

一方面商标权利人自身保护商标意识比较薄弱,对商标侵权行为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认知有限,没有发现或者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公开打假。

加之注册商标具有独立性、专有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性的特点,作为一般消费者或执法人员,很难辨别出商标权利人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和侵权人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存在的差异,导致大多数商标侵权案件的来源只能依靠商标权利人的举报或投诉,从而给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民不告、官不举”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侵权当事人往往通过注册合法的经营场所,给生产、加工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带上合法面具,造成合法生产经营的假象,使工商部门难以察觉。

更有些违法当事人通过伪造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委托加工合同等文件,侵犯国外知名品牌,加大了工商部门辨别真伪的难度。

(二)侵权行为手段复杂,调查取证难。

由于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一般具有隐蔽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特点,给工商部门调查线索,获取证据带来了麻烦。

比如,一些违法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住宅或者租赁的民房,生产、加工假冒商标商品,致使工商部门很难发现,即使察觉,也不具备立即进入检查的权利。

联合公安部门共同查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请示、审批手续,往往会贻误查处的最佳时机。

即使请公安部门配合,入户检查也仅限于“涉嫌刑事案件”,对于一般商标侵权违法案件公安部门一般不介入,造成调查取证难。

此外, 商标权利人提供的证据不规范不齐全,加大了案件调查取证难度。

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中,需要商标权利人提供其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以及鉴定结论等证据,但由于大多数厂家派出的只是市场销售人员作为代理人员,在其提供的以上证据方面往往不全或不规范,当要求其进行补充时,由于厂家往往跨市或跨区,很难尽快提供出有效的证据,给案件的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为了等待鉴定报告,案件久拖难结,执法办案的效率受到影响。

(三)涉案物品鉴定困难, 案件定性难。

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工作总结

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工作总结

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工作总结为了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我部门积极主动地开展了打击商标侵权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现对此进行总结,以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

一、工作概述在打击商标侵权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 加强宣传教育我们注重向社会大众普及商标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商标侵权的认识,引导人们增强对商标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2.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我们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协同合作,共同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通过信息共享,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控和处置,形成了有力的联动打击格局。

这不仅加强了执法力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强化日常巡查我们加大对商标市场的日常巡查力度,特别对一些高风险行业和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有效遏制了侵权现象的蔓延。

4.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我们积极与权益人建立合作关系,分享信息和资源,形成攻守联盟,共同致力于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这不仅有效提高了打击效果,还为权益人提供了更好的保护。

5. 创新执法手段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执法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协助执法工作,提高执法的准确性和精准度,更好地发现和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二、取得成果在我们的努力下,打击商标侵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

1. 案件查处数量大幅增加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查处了大量商标侵权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2. 资源整合效果显著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我们整合了多方力量和资源,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协同性,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惩罚力度加大我们坚持依法从严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对查处的侵权者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形成了较强的震慑作用,有效减少了商标侵权活动。

4. 增加了法治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日常巡查等工作,我们成功提升了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公众对商标侵权的认识逐渐深化,商标保护形势有所改善。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及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及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及解决方案一、案例一:商标侵权。

1. 案例详情。

有个小公司叫“酷爽”饮料公司,他们生产了一款名为“酷爽”的饮料,从包装到商标标识都和知名大品牌“冰爽”特别相似。

“冰爽”饮料那可是家喻户晓,瓶子的形状、商标的字体颜色,“酷爽”都有抄袭的嫌疑。

结果呢,“冰爽”公司发现后就不乐意了,这可是严重影响他们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啊。

2. 解决方案。

“冰爽”公司收集了证据。

他们派人去各个超市、小卖部买了“酷爽”饮料,还把货架上的摆放情况拍照留存,这些都是侵权的证据。

然后呢,“冰爽”公司没有直接和“酷爽”公司大打出手,而是先给“酷爽”公司发了一封律师函。

律师函里明确指出他们的侵权行为,要求“酷爽”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侵权产品,并且赔偿损失。

如果“酷爽”公司收到律师函后还不改正,“冰爽”公司就可以向法院起诉。

在法院诉讼过程中,“冰爽”公司凭借之前收集的证据,很有可能胜诉。

法院可能会判决“酷爽”公司赔偿“冰爽”公司的经济损失,这个损失包括“冰爽”公司因为“酷爽”侵权产品而减少的销售额、为调查侵权行为花费的费用等等。

而且法院还会要求“酷爽”公司停止侵权行为,销毁所有侵权的包装和产品标识。

二、案例二:著作权侵权。

1. 案例详情。

有个小网红叫小美,她特别喜欢拍搞笑短视频。

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拍的一个超级搞笑的短视频被另外一个网红大强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自己的账号上,还说是自己创作的。

小美那个气啊,这可是她辛辛苦苦想创意、拍摄、剪辑出来的作品。

2. 解决方案。

小美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这个作品是自己的。

好在现在网络平台都有记录,她可以拿出自己的创作过程记录,比如拍摄的素材、剪辑的时间线等。

然后呢,小美向大强所在的短视频平台投诉。

平台收到投诉后,会对大强的视频进行审核。

如果确认是侵权,平台会要求大强删除视频,并且可能会对大强进行处罚,比如限制他的账号流量或者降低他的账号信用等级。

如果小美觉得这样还不解气,她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大强。

关于商标侵权商标侵权调查报告

关于商标侵权商标侵权调查报告

关于商标侵权商标侵权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自从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标侵权问题也开始频频出现。

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的商标侵权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二、调查目的1. 确定商标侵权的事实是否存在。

2. 分析商标侵权对申请人的经济利益造成的损害。

3. 提出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建议,以便申请人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调查方法1. 网络调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可能存在商标侵权行为的相关企业或产品。

2. 实地调查:依据初步网络调查结果,对疑似商标侵权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并收集相关证据。

四、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以下重要事实:1. 某公司的商标被其他企业使用,且涉嫌侵权。

2. 这些企业未经某公司的授权使用其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相关规定。

3. 经初步估计,某公司的经济利益已经遭受了一定损失。

五、调查结论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商标侵权事实确凿,某公司的商标被其他企业非法使用,严重侵犯了某公司的商标权益。

2. 商标侵权行为对某公司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3. 某公司有权依法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六、处理建议鉴于调查结果,我们向某公司提出以下处理建议:1. 与侵权企业协商:建议某公司通过合法途径与侵权企业协商解决商标侵权问题,尽量达成和解,减少经济损失。

2. 寻求司法救济:如协商无果,某公司可以依法向有关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企业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3. 注册商标保护:建议某公司尽快将自己的商标注册,以增加商标的法律保护力度,减少商标侵权的风险。

七、法律依据根据《商标法》第一百条和第一百一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商标所有人享有对其商标的专有权,并可以按照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八、结语本报告是根据对某公司商标侵权情况进行的调查,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在商标侵权问题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某公司应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恰当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商标侵权调查报告

商标侵权调查报告

商标侵权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某公司商标遭受侵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找
出侵权行为的证据,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

二、调查过程
经过调查小组多方查证和调查,发现某公司商标在市场上出现了多
次侵权行为。

首先,对涉嫌侵权的商标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其使用
情况。

其次,通过调阅相关资料和证据,对侵权行为进行梳理和整理,明确侵权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最后,与相关当事人进行了沟通,以
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

三、侵权证据
1. 侵权商标的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现场采集的证据显示,侵权商标被大量使用在某公司产品上,并在各种宣传资料和广告中频繁出现。

2. 侵权商标的相似性
经过专业人员的分析比对,侵权商标与某公司商标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侵害了某公司的商标权益。

3. 其他相关证据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涉嫌侵权商标的注册、申请等相关资料,
以及侵权商标的生产销售情况等证据,进一步证实了侵权行为的存在。

四、法律建议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对侵权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身的商标权益。

建议某公司尽快向有关部门报案,提起侵
权诉讼,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

五、结论
通过本次商标侵权调查,我们明确了侵权行为的证据,并提出了相
应的法律建议。

希望某公司能够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遏制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案例分析法律商标侵权(3篇)

案例分析法律商标侵权(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商标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促进商品销售等功能。

然而,商标侵权现象也日益严重,不仅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商标侵权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原告:A公司,一家知名食品生产企业被告:B公司,一家新成立的食品企业案件事实:B公司在未经A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其生产的食品包装上使用与A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使得消费者产生混淆。

A公司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

三、案例分析(一)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需满足以下构成要件:1. 存在有效的商标权。

本案中,A公司的注册商标为有效商标,享有专用权。

2. 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

B公司在未经A公司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侵犯了A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3. 侵权行为具有过错。

B公司明知A公司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却故意侵权,具有过错。

4. 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本案中,B公司的侵权行为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损害了A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侵权行为的认定1. 商标相同或近似。

本案中,B公司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的标识与A公司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

2. 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

本案中,B公司生产的是食品,与A公司注册商标所使用的商品属于同一种类,构成侵权。

3. 使用商标的行为具有商业性。

本案中,B公司在其产品上使用与A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具有商业性,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三)赔偿责任的承担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人应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 停止侵权行为。

本案中,法院判决B公司立即停止在其产品上使用与A公司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商标侵权案例法律分析(3篇)

商标侵权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商标是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具有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指示商品或服务质量、广告宣传等功能。

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商标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一起商标侵权案例为切入点,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认定、法律责任及维权途径进行探讨。

二、案例背景2018年,我国某知名饮料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发现,市场上存在多家企业生产的饮料产品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似,且这些产品在包装、宣传等方面与原告产品高度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原告认为,这些企业的行为侵犯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法律分析1.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在本案中,被告生产的饮料产品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包装、宣传等方面高度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符合《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1)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2.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停止侵害;(2)消除影响;(3)赔偿损失;(4)罚款;(5)吊销营业执照;(6)其他法律责任。

在本案中,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3.维权途径针对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权人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1)协商解决:商标权人可以与侵权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2)请求行政保护:商标权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其依法查处侵权行为;(3)提起诉讼:商标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

浅析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析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析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商标的价值的体现在于商标具有独特性、辨识度和商业价值,对企业来说,保护商标就是保护自身利益和品牌形象。

然而,随着商标使用者的增加和商标的复杂性,商标侵权案件也不断增加。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无数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用不道德和不法的手段,侵犯其他企业的商标权利,然而,在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也存在许多困难。

一、困难分析1、证据收集困难商标侵权案件的关键在于证据,但是,商标侵权涉及到的证据多为文件、商品样品、广告标识等,这些证据大多数需要非常细致地进行现场勘查和取证。

对于许多基层市场监管所来说,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水平的取证技术,这使得他们在证据收集方面存在困难。

2、案件定性困难商标侵权案件的定性问题很难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因为商标侵权案件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商标复杂性和商业中的复杂性加剧了案件的定性难度。

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基层市场监管所往往需要借助于权威专业鉴定机构的帮助来确定商标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但是,这也会导致审理过程非常的长,并且很容易被人诉讼。

3、司法解释不明我国在商标侵权方面的规则、政策和司法解释并不是特别清晰,这也给基层市场监管所在商标侵权案件中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这也就是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不同的司法解释和不同的判断标准很容易导致判断和处理的困难。

4、证明商标的地位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商标的设计、商标的历史和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供市场调研的证据,以证明商标的地位。

但是,对于许多小企业来说,要进行市场调研,提供证据是非常困难的。

5、处罚难度大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如何作出合理的处罚同样是一个难点。

有些商标侵权案件需要进行停业整顿,而某些案件仅需要进行口头警告和罚款就能处理。

但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处罚方式,这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商标的地位、违法程度、造成的影响和社会责任等。

商标侵权案件分析

商标侵权案件分析

商标侵权案件分析商标侵权是指他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容易导致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来源产生误认的行为。

这种侵权行为严重影响了商标拥有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本文将就商标侵权案件的性质、特征、法律规定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一、商标侵权案件的性质与特征商标侵权案件属于民事纠纷范畴,纠纷主体主要包括商标注册人和侵权人。

其性质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经许可使用商标:商标侵权案件是指侵权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这种侵权行为直接涉及商标拥有人的权益。

2.导致公众误认:商标是商品的重要标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根据商标来判断商品的来源和质量。

侵权人的行为容易使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对商标拥有人造成不良影响。

3.损害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商标侵权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的合法使用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标侵权案件的法律规定商标侵权案件的解决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以下是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1.商标法:商标法作为我国专门规定商标保护的法律,明确了商标注册人对其商标享有的权利。

该法规定了商标的权益保护范围、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以及商标侵权的责任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该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要件和侵权责任的认定等。

商标侵权行为构成侵权行为的一种,侵权责任法对商标侵权行为的追究提供了法律依据。

3.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司法解释,明确了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以及惩罚措施。

三、商标侵权案件的解决途径商标侵权案件的解决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主要包括行政与司法两种方式:1.行政途径:商标侵权行为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商标行政管理部门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商标拥有人的合法权益。

2024年商标法学习心得(二篇)

2024年商标法学习心得(二篇)

2024年商标法学习心得针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可依法实施罚款并没收侵权商品。

该条例详细规定了罚款幅度为非法经营额的一定倍数以下;若非法经营额难以确定,则罚款数额设定在特定万元以下。

相较于先前的《商标法实施细则》,此条例不再依据侵权所获利润来确定罚款,而是仅基于非法经营额来计算。

罚款标准有了显著提升,由原先的非法经营额的一定百分比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的一定倍数以下,调整至更高的非法经营额倍数以下,并在非法经营额无法核算时,设定了明确的罚款上限。

这些修订旨在便于执法机关在商标执法中精准操作,并加大了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加了违法成本。

近一年来在商标侵权案件查处中,出现了没收侵权商品数量显著增加而罚款额却有所下降的现象。

经分析,原因可归结为主客观两方面:主观上,执法不严,部分执法人员未严格遵循法律及条例对侵权者进行处理;客观上,则源于侵权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当前商标法规定所有侵权商品均需没收,不存在以往摘除侵权标识后发还的情况,这导致部分当事人在侵权商品被依法暂扣后选择逃避处理。

以往,这些人可能通过缴纳罚款来换取侵权商品的返还,因当时法律确有此类条款。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高度重视执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减少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而对于因侵权商品特性导致的罚没款下降,则不必过度关注,因为我们商标行政执法的核心在于打击和制止侵权行为,保护商标注册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没收侵权商品、制止违法行为,即已达到执法目的。

当然,若能进一步追查违法当事人并进行相应处罚,则更为完善执法程序。

但需注意,不应将过多精力放在寻找当事人进行罚款上。

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时,证据的收集必须充分且及时。

这不仅是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证据包括投诉证据和认定证据两类。

在执法实践中,应加强对《商标法》相关条款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在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中,对可疑商品要及时取证。

浅谈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查处

浅谈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查处

<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浅谈</B>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查处商标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财产。

保护商标及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已成为各国用以争取和维护本国竞争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受商标潜在的价值驱使,借助他人知名商标搭“便车”销售自己的商品、将他人商标直接用于自己的产品上假冒注册商标等商标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不仅严重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利益,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商标侵权行为,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已成当务之急。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商标权是一种独占权,商标权人独家享有在商标主管机关核定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

这种独占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专用权具有绝对权的性质,它对于任何第三人都有约束力。

因此可见,任何商标的侵权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商标专用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在构成要件上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有所不同。

商标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损害行为。

损害行为是指威胁或破坏商标权专有性的行为。

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以专有性为其本质特征。

作为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在权利保护范围内,不允许他人侵犯。

二是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的违法性,是指损害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损害了法律所保护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有两种情形:一是法律明确规定禁止该行为;二是法律虽未明文禁止,但该行为有悖于法律的内在精神和要求。

行为的违法性具有客观实在性。

在实践中,违法性的判断主要在于分析损害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阻却事由。

有阻却事由,则损害行为不具违法性,不构成商标侵权;无阻却事由,损害行为即具违法性,商标侵权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查处<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浅谈</B>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查处商标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财产。

保护商标及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已成为各国用以争取和维护本国竞争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受商标潜在的价值驱使,借助他人知名商标搭“便车”销售自己的商品、将他人商标直接用于自己的产品上假冒注册商标等商标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不仅严重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利益,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商标侵权行为,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已成当务之急。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一)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商标权是一种独占权,商标权人独家享有在商标主管机关核定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

这种独占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专用权具有绝对权的性质,它对于任何第三人都有约束力。

因此可见,任何商标的侵权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商标专用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在构成要件上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有所不同。

商标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损害行为。

损害行为是指威胁或破坏商标权专有性的行为。

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以专有性为其本质特征。

作为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在权利保护范围内,不允许他人侵犯。

二是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的违法性,是指损害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损害了法律所保护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有两种情形:一是法律明确规定禁止该行为;二是法律虽未明文禁止,但该行为有悖于法律的内在精神和要求。

行为的违法性具有客观实在性。

在实践中,违法性的判断主要在于分析损害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阻却事由。

有阻却事由,则损害行为不具违法性,不构成商标侵权;无阻却事由,损害行为即具违法性,商标侵权成立。

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的必要性商标本身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

也是企业将技术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

在不同程度上商标引导着市场消费方向,为企业带来商机和利润,成为企业经营资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特殊反映。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当今世界,商标所起到的竞争作用日益凸现。

对消费者而言商标意味着优良的商品品质和较高的企业信誉;对商标的所有人而言,商标意味着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在市场流通领域,伴随着消费者对商标熟识程度的加深,企业界的知名度会越来越大,附属商品的商标信誉也会越来越高。

商标的信誉度越高,其竞争力越强,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多,从而使商标本身的价值倍增。

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财产。

正是因为商标的这种特有价值,才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者所看中,利用他人的商标印象和声誉采取违反商业道德的不当竞争手法获取非法利润,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公正、合法的竞争环境。

如不及时查处,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我国的国内立法中,为了完善商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先后对《商标法》进行了两次修订。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同时通过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对商标法作了第一次修改。

在这次修订中,扩大了商标侵权行为的范围,加大了惩治商标侵权行为的力度。

修订后的《商标法》重新界定了商标侵权行为的范围,将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销售伪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以及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规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同时增加了这几类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对商标法作了第二次修订。

这次修订,强化了商标的行政管理。

进一步确立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中的主体地位。

修订后的《商标法》第53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并可处以罚款。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行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商标法》第54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同时,增加了保护商标专用权的临时措施。

修订后的《商标法》第57条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商标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的商标法制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历史时期。

也标志着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及侵权行为的查处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三、我国法律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界定(一)认定商标侵权行为应注意的问题前面已经表述,商标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损害行为,二是行为的违法性。

这两个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一般情形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侵权行为,侵权即告成立。

在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成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能以侵权商品质量的优劣作为成立的必备条件,而只是将其作为处理侵权案件的可予以考虑的情节。

侵权商标的商品质量即使优于注册商标商品,也不影响其商标侵权行为的成立,但劣质商品则可以作为加重侵权责任的情节。

另外,商标注册人的过失不能作为商标侵权人否定侵权行为成立的理由。

例如,商标注册人滥施许可或自行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等,只要其商标专用权未被撤销,商标侵权行为仍应成立,仍应依法追究侵权人责任。

二是应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为标准,而不能以商标注册人实际使用并已改变后的商标及未核定的商品或服务为标准。

而且商标侵权行为的成立不以商标注册人在使用商标时是否标明注册标记为条件,即使不使用注册标记或“注册商标”字样,商标被侵权也应受到追究。

三是商标侵权行为应与商标违法行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以及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区别开来。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根据《商标法》及《商标实施条例》规定应作为而不作为,不应作为而作为的行为,均属于商标违法行为。

一般商标违法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商标法所保护的一般商标管理秩序,不涉及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而商标侵权行为侵害客体为他人有效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例如,使用注册商标时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的行为是一般商标违法行为,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则是商标侵权行为。

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是指在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行为,它是一种严重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犯罪。

因此,在对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过程中,一定要区分情况,慎重对待,不能草率处之。

(二)法律规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形式根据《商标法》第52条规定,商标侵权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使用侵权。

使用侵权,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这种侵权行为是我们平时执法中较常遇见的一类商标侵权行为。

具体有四种情况:一是在同一种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二是在同一种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三是在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四是在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

在判断这类商标侵权行为时,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行为人所使用的商标是否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二是行为人使用该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是否与他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同或相类似。

2、销售侵权。

销售侵权是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对这种商标侵权行为,修订前的《商标法》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

这种规定虽然考虑到了无过错经销商的利益,也有利于商品的正常流通,但是它不利于保护商标权,而且在实践中也给具体执法带来一定难度。

因为经销商一般都不会承认其是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形下经销侵权商品的,而判断经销商主观上是否“明知”或“应知”度非轻而易举之事。

对此,新修订的《商标法》取消了“明知”或“应知”的规定。

将这类行为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使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人的目的难以得逞,从而减少了商标侵权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3、标识侵权。

标识侵权是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商标标识一般是指带有商标图样的物质实体。

如汽车的标牌、矿泉水的贴纸等。

对商标标识的印制,我国有专门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印制和买卖注册商标标识,即使是注册商标所有人也不例外。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及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都是商标侵权行为。

标识侵权行为是一种间接侵权行为。

4、反向假冒侵权。

反向假冒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因为商标和它所标识的商品之间有着一种内在联系。

在反向假冒中,行为人故意割裂商标和商品之间应有的联系,影响了消费者对商标和商标注册人的认知,导致商标注册人的经济利益不能完全实现,损害了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5、其他侵权。

其他侵权是指除使用侵权、销售侵权、标识侵权、反向假冒侵权之外的给他人注册商标权造成损害的行为。

为了加强对此项侵权行为可操作性。

《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了以下几种行为:一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