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八百字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八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8f4280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0.png)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八百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含苦难与抗争、变革与进步的历史。
在最近阅读的《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我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的侵略不仅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这一时期,众多英雄人物涌现,如林则徐、左宗棠等,他们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福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面对西方的强大压力和国内的种种困难,中国人民从未放弃过抵抗。
从三元里抗英斗争到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每一次的抗争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
但同时,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单纯的反抗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从最初的小组到后来成为数百万的大党,它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道路。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它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策略,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厚重。
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的战役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而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有很大的启示。
例如,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勇于变革。
当然,历史也是一面镜子。
通过了解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只有坚持正义、坚守信仰,才能真正实现繁荣与强大。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本书虽然厚重,但每一页都充满了故事和智慧。
通过阅读,我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历史,从中汲取养分,为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62cde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a.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时代,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许多重大事件。
在这一段历史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磨难与挑战,但也在不断抗争中寻找到前行的方向。
1. 鸦片战争的爆发1.1 社会背景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是复杂的。
19世纪中叶,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经济落后。
外国列强,尤其是英国,对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需求旺盛。
为了平衡贸易,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
鸦片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吸食者日渐增多,国民健康严重受损。
1.2 战争的经过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
清朝军队与英国海军在广州展开激烈战斗。
由于技术和战术的落后,清军屡屡失利。
战争中的惨痛教训,让人感到无比心痛。
1842年,清相关部门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
这个条约不仅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始,也让中国人心中种下了对外侵略者的深深仇恨。
2. 自强运动与维新变法2.1 自强运动鸦片战争后,清朝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自强运动应运而生,目的是增强国力,抵御外侮。
清朝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设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工厂和学堂。
尽管这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官僚体制的阻碍,进展缓慢。
2.2 维新变法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维新派逐渐崛起,尤其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变法建议,试图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改革。
光绪皇帝也对变法持支持态度,但由于保守派的抵制,变法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最终,变法以失败告终,给中国的改革之路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2.3 失败的教训维新失败后,国家更加动荡,民众对统治者的失望与日俱增。
这一阶段,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光靠技术引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政治改革。
这种思想的觉醒,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3. 辛亥革命的爆发3.1 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革命的火种在各地悄然滋长。
许多年轻人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3ab83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c.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清末至今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事件。
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从清朝末期到当代的几个重要时期进行简要回顾。
清朝末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内忧外患,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清政府的腐败和弱势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历经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抗日战争等一系列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等,但在国共内战的影响下,中国逐渐陷入内战和分裂的状态。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最终在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赢得了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
新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成就,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曲折和磨难,但也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愿中国近代史的纲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f942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02.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一笔记一、综述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等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 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 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军队虽进行了抵抗,但最终失败。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农民起义。
-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太平军一路北上,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4.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洋务运动1. 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
-建立近代海军,如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等。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3.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
-但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最终失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342ad5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31.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一、打开近代史的大门读就像走进了一座装满宝藏和秘密的大房子。
每一页都像是一个小房间,藏着不同的故事。
我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探险家发现了新的大陆。
我想,哇塞,这里面得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事儿啊!就像我以前只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很厉害,可当我在书里深入了解的时候,才发现背后还有那么多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矛盾。
这就好比我们看冰山,只看到露在水面上的一角,可水下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庞大和复杂呢。
二、那些在风雨中的人物书里的人物一个个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在中国近代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
比如说洪秀全,他一开始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天国,这多让人热血沸腾啊!那时候的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给黑暗中的老百姓带来了希望。
可后来呢,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内部矛盾、外部压力,太平天国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的船,最后还是沉没了。
这不禁让我想问,为什么美好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会变得如此脆弱呢?难道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那些黑暗的势力吗?三、列强的压迫与挣扎近代的中国啊,就像一块大蛋糕,被列强们虎视眈眈地盯着。
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这就像一个小偷用一把坏钥匙,硬是撬开了我们家的门。
然后其他列强也跟着来抢东西。
中国人民能怎么办呢?只能挣扎、反抗。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普通百姓愤怒的眼神,听到他们内心的呼喊:“我们不能就这样被欺负!”就像一只小羊面对一群狼,虽然力量悬殊,但小羊也会用它的角去顶,去反抗。
这就是中国人民骨子里的不屈。
四、洋务运动的努力与无奈洋务运动像是一群有远见的人在黑暗中摸索着点亮蜡烛。
他们想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让中国强大起来。
像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他们费心费力地建工厂、造轮船。
可是呢,这就好比在一个破房子上修修补补,房子的根基已经烂了,光修表面是不够的。
那些传统的封建制度就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这些改革者的手脚。
我就在想啊,要是当时能把那些束缚都打破,中国是不是就能更快地走向富强了呢?五、戊戌变法的悲壮戊戌变法那真是一场悲壮的变革。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b7e5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a.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鸦片战争-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经过: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自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1. 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封建剥削和外国侵略。
2. 经过: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 年,定都天京(今南京);1856 年,太平天国达到鼎盛时期;1856 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付诸实践。
4. 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三、洋务运动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2.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4. 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筹划海防,建立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d91d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整理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篇章,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动荡。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节点来梳理这一段历史,试图揭示其中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一、鸦片战争与民族觉醒1.1 鸦片的引入与危害19世纪初,鸦片作为英国商人的“致富工具”,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中国。
这种毒品不仅腐蚀了无数人的身体,更是撕裂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无数家庭因鸦片而破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逐渐崩塌。
面对这样可怕的现象,清相关部门虽有意识地试图制止,但由于无能,始终难以奏效。
1.2 战争的爆发与屈辱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面对强大的英国舰队,清朝的抵抗显得无力。
战争结束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不仅割地赔款,还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这一系列屈辱的条约,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许多人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个盛世的国家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这也为后来的民族解放运动埋下了种子。
二、自强运动与思想启蒙2.1 自强运动的探索鸦片战争后,许多知识分子意识到,国家的落后与自身的弱小密切相关。
自强运动的提出,试图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
虽说这股力量在当时并未彻底改变国家的命运,但它推动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探索,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先河。
2.2 维新运动的兴起随后,维新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有识之士倡导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主张“变法图强”。
然而,守旧派的抵制与清相关部门的妥协,使得这一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变革的渴望,思想的启蒙已在悄然发生。
2.3 辛亥革命的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革命不仅是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探索。
尽管中华民国成立后并未完全稳定,但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催生了无数新的思想与运动。
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团结起来,追求真正的独立与富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ca7734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4.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翻开这本沉甸甸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就像是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宝盒,里面装满了我们国家从屈辱到奋起,从迷茫到觉醒的点点滴滴。
读着读着,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开始,咱们得说说清朝末年那会儿,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内忧外患一起来。
朝廷腐败得跟筛子似的,老百姓的日子苦哈哈的,而外面的列强呢,一个个跟饿狼似的盯着咱们这块肥肉。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一场场战败,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看得人心惊胆战,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时候,感觉咱们国家就像是艘破船,在风浪中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沉没。
但咱们中国人啊,从来就不是吃素的。
面对列强的欺凌,咱们有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国家前行的方向。
像林则徐、邓世昌这些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精神就像是一团火,点燃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
转眼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封建帝制就被推翻了。
这可是个大快人心的事儿,老百姓们拍手叫好,感觉像是迎来了新生。
不过呢,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接下来的民国时期,更是乱得跟一锅粥似的。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感觉国家就像是陷入了泥潭,越陷越深。
但就在这时,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他们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他们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一步步把国家从深渊中拉了出来。
那时候的人们啊,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都充满了斗志,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天安门城楼上响起了毛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无数人的心潮澎湃,感觉像是迎来了新生。
新中国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世界的东方。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
咱们国家这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从屈辱到奋起,从迷茫到觉醒,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泪水。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feb6de08bd63186bcebbc56.png)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篇一: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国近代史纲要》“炮火下的觉醒”——荣维木[键入作者姓名]学号:读史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
大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羞辱史,当我们不怕谈起,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
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选择的书是抗日战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炮火下的觉醒》,最主要讲的是卢沟桥事变。
这段抗日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的羞耻,还有反思!品史全文有八章:一、是谁打破了华北的宁静二、乱局的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三、中国抗日教亡运动的兴起四、暴风雨的前夜五、卢沟桥事变爆发六、日本的阴谋与宋哲元的抉择七、平津血战八、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实现全书的高潮是第五章,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卢沟桥事变解释的是书名中的“炮火下”,觉醒则是第八章的内容。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国政府对宣战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各自都进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结果还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而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召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b7eb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9.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整理一、鸦片战争:那可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道深深的伤痕啊。
西方列强就像一群贪婪的恶狼,张着血盆大口扑向中国。
我就想啊,中国当时就像一个懵懂的少年,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英国用鸦片这把“毒剑”给刺得遍体鳞伤。
一签,赔款、割地、开埠通商,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家被别人强行闯进,还抢走了不少好东西,把家里的好地方也划走一块,这能不让人气愤吗?这时候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一点,知道不能再这么被欺负下去了。
二、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那是底层民众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次大反抗。
太平天国就像一场熊熊大火,试图烧尽旧世界的一切腐朽。
老百姓们啊,受够了压迫,就像被压在石头底下的小草,现在要冲破石头茁壮成长。
可是呢,这把火烧得太猛,自己内部也出了不少问题,就像一辆狂奔的马车,跑得太快了,轮子掉了。
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它也让清朝统治者惊出一身冷汗。
三、洋务运动:一些开明的官员想挽救大清,搞起了洋务运动。
这就好比一个病人,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开始想办法吃药治病。
他们建工厂、造轮船、办新式学堂。
像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这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小灯。
但是呢,这盏灯能照亮的地方还是有限的,洋务运动只是在器物层面上的改变,就像给一个破旧的房子重新刷了一遍漆,可房子的根基还是摇摇欲坠的。
四、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想给中国来一场大变革。
戊戌变法就像一阵春风,想吹绿中国这片大地。
他们提出的那些变法措施,什么废除八股文啊,发展工商业啊,多好的想法啊。
可是呢,守旧势力太强大了,就像一块大石头,挡住了春风的去路。
光绪帝有心无力,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
这时候大家心里都在想,中国到底该何去何从啊?五、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那可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啊。
辛亥革命就像一声惊雷,把封建帝制这个千年的老怪物给炸得粉碎。
老百姓们都欢呼起来,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高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了,大家都以为好日子要来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b40d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分析)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乾隆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对外关系上分析)4.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商品生产无限增长-开辟新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及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中英江宁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广厦福宁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中俄伊利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1894年,日本甲午战争,1895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894日本旅顺惨案,1900俄国江东六十四屯惨案)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控制内政、操纵外交、领事裁判权、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和扶植收买代理人)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轮”)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侵略势力控制政治经济、封建势力勾结外患、封建经济保持、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人民无权利和极端贫困)7.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资本入侵刺激下产生。
受到压迫可反抗或中立,而力量薄弱)8.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深受压迫革命性最强;人数少但集中;与农民有密切关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90565184431b90d6c85c72c.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https://img.taocdn.com/s3/m/adaa9de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7.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2023)一、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革命的开始,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瓦解。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立的中华民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一部分,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统一中国。
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实现了国共合作的局面。
三、中华民国抗日战争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阶段。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和国共合作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介石的抵抗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四、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系列战争。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逐步壮大,与国民党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开展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的措施。
六、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动荡的时期,其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向前发展。
然而,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破坏,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七、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旨在实现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八、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中国经济的强大崛起,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这些事件对于塑造中国的现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076c5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7.png)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笔记一、介绍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历史学科的基础性教材,对于我国历史的起伏沉浮、发展变迁有着全面的记录和总结。
2023版的《我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最新版本,必将在内容上有所更新和完善,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二、总览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上,包括对于新我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记录和分析。
它将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更加深入地探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素养和时代价值。
三、重点内容在对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的详细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新我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决策2.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变革3. 文化领域的历史演变和重要成就4. 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入解读四、个人观点在笔记撰写过程中,笔者对于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的更新和改进持有积极的态度。
这一版的内容必将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加全面地呈现我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历史脉络。
也期待这一版能够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去记录和总结历史,使读者能够获取更为客观和全面的历史知识。
五、总结与回顾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的笔记将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历史教科书,在记录和总结我国近现代史的也必将对于读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它将以更为客观、全面的历史观去呈现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近现代史脉络。
期待这一版笔记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我国历史、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工具书。
六、结语在撰写本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对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的笔记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
相信随着新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笔记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成为更好地宣扬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期待这一版笔记的问世,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的历史启迪和文化感悟。
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整理
![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a10e3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6.png)
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整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近现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诸多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8b702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6.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笔记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笔记: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
1. 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2. 历史背景:中国在封建社会晚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困境。
3. 主要特点: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社会矛盾尖锐,各种政治力量交织。
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打开中国大门,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
2.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
3. 洋务运动:清朝政府为应对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4.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的思想文化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6. 重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鲁迅等。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教训和启示
1. 中国需要不断加强国家综合实力,以应对外部挑战。
2. 中国需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以实现现代化目标。
3. 中国需要不断加强民族团结,以维护国家统一。
4. 中国需要不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权利。
5. 中国需要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近代史纲历史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近代史纲历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a78fdd0f8c75fbfc77db2a6.png)
第一讲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和形成。
(一)概念: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特殊的,过渡性的半殖民地:从政治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形成的政权的性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实质上丧失独立,由西方列强实行间接统治。
半封建:从经济上概括——是封建国家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形成的社会经济形太。
表面上,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提出:《帝国主义论》——1905.列宁——半殖民地——》首次用其指称近代中国《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恩格斯——》半封建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做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证,标志其概念的正式形成。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四条绞索,五次斗争——概括四条绞索:(1)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5——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3)1894_1895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问题:1、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1)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①领土②司法③关税④贸易自主权⑤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允许传教士进人内地⑦允许外国公使驻扎北京。
2)清政府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①“北京政变”后,清政府开始与外国列强勾结②“总理各国事物衙门”成立2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1)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基地2)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1、经营商业与轮船航运业。
2、开办工矿企业3、开设银行。
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2)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2)](https://img.taocdn.com/s3/m/89e1ac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9.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一、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鸦片战争于1840年爆发,是英国为了推广鸦片贸易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中国在此战中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赔款的命运。
二、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
该运动由洪秀全领导,推崇平等、反对老而不死的满清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改革运动埋下了伏笔。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早期尝试,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时期。
该运动意图引进先进的西方技术和知识,以提升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工业基础。
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标志性的革命,也是中华民国的建立时期。
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拉开了序幕。
辛亥革命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标志着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历史,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新篇章。
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中华民国在建立后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
四、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发生在1919年。
五四运动是对中国政府对于世界国际事务的被动态度的抗议,同时也是对中国封建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反思。
这次运动对中国的文化、思想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
中国共产党由陈独秀等领导人在1921年成立,以推翻国民党政权并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
在长期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壮大,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bf11673011ca300a6c390db.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主线公元5世纪(战国)~鸦片战争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内阶级矛盾严重西方: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生产结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基本生产结构,特点: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作用: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排斥新的生产方式,束缚生产力发展。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具体表现: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同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并与道教、佛教及其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统治阶级服务。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结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矛盾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封建社会日益由盛转衰,阶级矛盾日益显现,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无可挽救。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清朝后期,由盛转衰,主要表现: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吏贪污成风。
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官吏地主兼并土地,无地少地农民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荷捐杂税加重,农民生活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驰,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外贸限制,直至鸦片走私,收支平衡被破坏,导致民众事实上必须缴纳更多地租、赋税。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776年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89年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后,利用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e604f2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0.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税负加重;另一方面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
2.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
4.《资政新篇》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6.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7.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具体表现为:①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篇一: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国近代史纲要》“炮火下的觉醒”——荣维木[键入作者姓名]学号:读史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
大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羞辱史,当我们不怕谈起,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
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选择的书是抗日战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炮火下的觉醒》,最主要讲的是卢沟桥事变。
这段抗日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的羞耻,还有反思!品史全文有八章:一、是谁打破了华北的宁静二、乱局的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三、中国抗日教亡运动的兴起四、暴风雨的前夜五、卢沟桥事变爆发六、日本的阴谋和宋哲元的抉择七、平津血战八、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实现全书的高潮是第五章,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卢沟桥事变解释的是书名中的“炮火下”,觉醒则是第八章的内容。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国政府对宣战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各自都进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结果还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而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召回。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民族危机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荼。
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一天天开始复兴。
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3]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因此重新焕发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七七事变是屈辱的,但是国共能够在炮火下大彻大悟,至少在这段历史上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是一种觉醒。
这种觉醒为华夏子民带来了希望!感悟那段历史,给中华民族的成长记事簿抹下了乌黑的页。
今天,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我们要创造美好辉煌的历史。
那段历史是耻辱,这座卢沟桥是那段历史的永恒的见证人,卢沟桥桥面上还有那场战争留下的痕迹。
每当中华民族的后人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当年日本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上刻画了敌人的残忍和革命烈士的伟大。
在我们的心中回放的是他们的身影,在我们耳边回荡的是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
卢沟桥上洒下多少烈士的鲜血和生命,胸前的红领巾迎着风儿飘扬,那也是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染成的。
如今,革命烈士已经安详地睡在烈士陵里,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看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少年胜于地球,则国胜于地球。
”是呀!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我们一齐去创造。
历史不容悔过,那就让我们抓紧未来,所以我们要发奋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让中国成为世界的强者,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没有时间等我们遇到了“炮火”再“觉醒。
”2【篇二: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以下内容为本人复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时,总结的读书笔记,其中包含各种书籍/报告及作者,各种事件/运动/惨案的时间及简单缘由,国共两党的各种会议纪要及召开时间,各种学会/报刊/民主党派,系列不平等条约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同考出一个好成绩。
(因时间关系,若大家发现以下内容有不足之处或者错别字之类,还请多多谅解。
)各种书籍、报告及作者梁发编写《劝世良言》基督教教义宣传平均、平等观念,1843年洪秀全读。
洪秀全编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界训》具有朴素平等观念,为天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
《十款天条》1847年洪秀全到广西紫金山区和冯云山(后南王)会合签订,作为军纪。
1958年洪仁轩编写《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未涉及农民及土地。
《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
经济: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等事业,奖励发明机器制造,准请雇工,提倡资义雇佣劳动制。
思想文化:设新闻官、设暗柜,监督官员,改革弊政;革除缠足、溺婴,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单位。
外交:主张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允许外国人献策,但不得诽谤国法。
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梁启超编写《变法通义》,谭嗣同编写《仁学》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郝胥黎的《进化和伦理》前两篇,汉译名为《天演论》。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日本变政考》等书,希望中国学日本的明治维新,走改革道路。
张之洞写的《劝学篇》,书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反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
1901年7月,清末“新政”,颁布《商律》,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订学习日本立宪制,预备期为9年。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20世纪初,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国。
邹容的《革命军》,阐述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抨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揭露了清政府卖国行径。
推翻洋朝。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袁世凯制订《暂行新行律》、《戒严法》等剥夺《临时约法》赋予人民的各种言论、出版等政治权利。
1914年5月袁世凯制订《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
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要求尊孔复古。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政经社。
1919年11,12月杨匏安发表《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基本内容做了比较明确的阐述。
是西南宣布马克思的第一人。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恩格斯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列宁的《国家和革命》也翻译出版,翻译人:?。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阐述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阶级斗争现状。
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民众,表明他从依靠军阀到依靠群众。
1923年1月26日,孙文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
1924年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提出满蒙和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利害相关等内容。
1928年10月,国民党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在这两篇文章中毛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1月,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简历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国情。
1933年8月毛泽东作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1933年11月,国民第十九路军同中共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1934年1月毛泽东作了《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报告,总结根据地经济建设经验,阐述了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一起抗日。
简称八一宣言。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
9月1日,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逼蒋抗日”口号。
第一次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
1936年8月,日本参谋部制定了《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提出对中国的战争要有全面的作战准备。
1937年11月,日本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欧亚两个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旗号结成同盟。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发表讲话,至此,以国共两党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形成全民族抗日新局面。
1938年5-6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系统的阐明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规律。
1938年9-11月,毛泽东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释了共党新民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