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教育部部长周济最近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和服务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大局,其中最迫切、最为重要的也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提高质量,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建设的重点从过去的注重数量扩张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从外延发展转到内涵发展上来”。我院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以内涵建设为宗旨,以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完善各种管理机制为保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2008年计算机软件专业初步完成与北大青鸟集团的校企联合办学,开办了ACCP(Aptech Cert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软件工程师5.0以下简称ACCP)北大青鸟软件特色班。但“路漫漫其修远兮”,繁巨的教学任务面前,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达到ACCP的标准,一直是专业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动态分层多岗位”教育教学模式建立的背景
ACCP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大多“模拟”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所以教师要改变角色,适应新的教学情境,从“教你学”转变为“教你做、指导你做”。
ACCP课程最终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运用Java或者.NET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B/S系统模块的编码、调试和文档编写,成为企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这长长的一句话再浓缩成四个字,就是“项目经验”,学习完ACCP课程,相当于具备一年的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经验,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软件企业招聘时的最低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动手实践,才能具备熟练、规范的编码和调试能力,具备真正实用的技能,才有可能被称之为应聘者中“有项目开发经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程序调试代码量大,错误种类多,指导周期长,所以讲授ACCP课程的教师必须要改变角色,从“教你学”转变为“教你做、指导你做”,培养学生独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ACCP软件工程师的课程具有连续性、渐进性,教学进程也采用“标准化”的流程,这就要求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教学的要求。
ACCP5.0课程的设置有如下特征: (1)每个学期的学习难度并不是一味上升或者下降的,而是波动起伏的,一张一弛,更方便调节学习节奏;(2)每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但是到课程后面,都要结合前面的内容甚至其他课程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训练,综合运用导致难度增加。(3)不能因为课程难
就不学,最终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不管难不难,都要学。
软件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继承和递进关系,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更有效率的学习所学的知识。如ACCP软件工程师.NET方向的核心课程,第一学期要完成《使用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教学,第二学期要完成《深入.Net 平台和C#编程》及《在.NET框架下开发三层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两门课程的教学,而最终要在毕业前完成《使用技术开发网上书店》课程的教学;前一阶段的核心课程教学是后一阶段的课程的基础,课程有很强地连续性和渐进性,如果前一阶段课程掌握的不好,就无法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
学生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必然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上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已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达不到ACCP标准化的要求。
步入高校,学生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上都有很明显的变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由于在学习态度、接受程度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产生差异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差异如不消除或减小,会日益加剧,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在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提出同一个教学案例的要求,掌握程度好的学生很快能完成,掌握程度不好的学生即使给更多的时间也无法完成,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ACCP课程体系的连续性、渐进性需要教学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制定一种机制和方法消除或减小这种差异,从而使学生跟得上ACCP软件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教学进程,以期达到ACCP的标准化要求。
2 “动态分层多岗位”教育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
综上所述,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软件技术专业在院系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结合ACCP标准化的教学要求,提出了“动态分层多岗位”的教育教学模式,目的是努力减小差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标准化的ACCP软件技术人才。
2.1 以“分层“为主要手段,以“多岗位”为保障机制,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分层”指我们根据学生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掌握情况分出不同的层次,重新划分教学班的建制。分层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学生学习上产生的差异层次,所以针对每个班多数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增加课时等),同时采用“多岗位”的教学方式即:骨干核心课程由两位或多位教师同时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指导时,由两位或多位教师同时进行辅导,做到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己“不放弃”,教师“不抛弃”,以此来消除学生在阶段学习上产生的差异,从而使学生跟得上ACCP课程体系的教学进程,达到ACCP的标准化要求。
2.2 引入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动态”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
“动态”指的是根据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动态”地在不同的教学班流动,以此形成激励和淘汰机制,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唤起学
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职业素养。
院校教书育人的宗旨使院校的管理机制有很强的“包容性”,学校的主要的目是培养人,不可能象企业一样去管理人,这也造成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时很难适应,很多毕业生需要“吃几堑”才能“长一智”,因而面向就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我们建立“动态”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来模拟现代企业的竞争机制,强化ACCP课程体系中“在校即做准职业人”的理念,利用多种职业素质训练手段和形式(如职业导向课程、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职业操守,让学生经过知晓-> 试做-> 习惯养成-> 行为-> 激发潜能的训练过程,完成学生从“准职业人”到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ACCP企业人”蜕变。
3 结语
当然,“动态分层多岗位”教育教学模式的创立是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在专业教学特点、校企合作机制、实验实训设施及师资人员的配置有其特殊性,教学改革的进行也需要得到院系各级领导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改革的效果也要在实践中用即定的标准去检验,改革的各种管理措施也要不断地完善。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