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概述

合集下载

登革热PPT

登革热PPT

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选用具有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等功 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板 蓝根、金银花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控制传染源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 患者,减少病毒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穿着长袖衣裤,避免 暴露皮肤;使用驱蚊液、花露水等防 止蚊虫叮咬。
切断传播途径
清除蚊虫孳生地,减少蚊虫数量;使 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 叮咬。
实践
政府层面的防控措施
1 2
制定全面的防控计划
政府应制定针对登革热的全面防控计划,包括疫 情监测、病例管理、蚊媒控制等方面。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报告登革 热病例,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
开展公众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社区活动等多种渠道,向公 众普及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
等情况应暂缓接种。
04
登革热并发症及危

常见并发症类型
出血
01
登革热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引发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
出血、皮肤瘀点等。
休克
02
严重登革热病例可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脉
搏细速等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03
登革热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头痛、呕吐、颈项强直
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登革热病毒特点
01
02
03
病毒类型
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有4种血清型,不同血清 型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 现。
病毒抵抗力
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 灭活,但在4℃能存活数 周,-20℃可存活数年。
病毒变异

登革热护理课件

登革热护理课件
登革热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登革热的概述 • 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 • 登革热的护理与治疗 • 登革热的社会影响与应对策略 • 登革热的相关知识拓展
01 登革热的概述
登革热的定义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
和白纹伊蚊传播。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流行,但近年来也逐渐扩散到温
带地区。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 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 严重时可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
亡。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主要通过蚊子叮 咬,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 蚊。
感染登革热的病人在潜伏期和 症状期均可传播病毒给蚊子。
蚊子在叮咬感染登革热的病人 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 再叮咬健康人时即可传播病毒 。
季节性
登革热的发病高峰期通常在雨季和 湿热季节,这与此类蚊子繁殖和活 动频繁的时间相吻合。
登革热的生态学研究
环境因素
登革热的传播与环境密切相关, 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这些 环境因素影响蚊子的繁殖和活动
,进而影响登革热的传播。
生态平衡
登革热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依赖 于蚊子、动物宿主和人类之间的 生态平衡。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 恐惧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治疗手段
一般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病人,一般采取对症治 疗,如降温、补液等。
抗炎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如登革 热休克综合征,可采用抗炎治疗,如
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抗病毒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病人,可采用抗病毒 治疗,如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
社会经济影响
登革热暴发可能导致大量病例和死亡,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治 疗成本、劳动力损失和生产力下降等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023年登革热诊治(新)

2023年登革热诊治(新)
• 其他: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预后
• 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 • 影响预后的因素:既往登革病毒感染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 • 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解除防蚊隔离标准: - 病程超过5天,且热退24小时以上
• 出院标准: - 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
性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IgM/IgG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3)急性发热期检测登革热抗原(NS1)及病毒核酸早期诊断 4)病毒分离
病程 发病天数 体温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发热期
极期
恢复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40
热退期
双峰热
38
36 出血
休克 器官损害
血浆渗漏
无预警征
有有预预警警征征
1.严重血浆渗漏 2.严重出血 3.严重器官损害
登革热±预警征的诊断标准
疑似登革热
于登革热流行区居住/旅行 发热且满足2个如下标准: 1.恶心、呕吐 2.皮疹 3.周身疼痛 4.束臂试验阳性 5.白细胞减少 6.预警征中任何一个
实验室确诊登革热
预警征
1.严重腹痛 2.持续呕吐 3.临床液体积聚,血清白蛋白降低 4.粘膜出血 5.嗜睡,焦躁不安 6.肝肿大超过2cm 7. HCT增加,少尿 8. 血小板显著下降,小于50×109/L 9.退热后病情恶化或持续高热一周不退
•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 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皮疹,白细胞减少,部分病
人有出血倾向 • 重症病例可发生严重内出血、休克等
二、病原学
➢ 形态与结构 •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 形态和结构与JEV(乙脑)相似 • 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DENV4 • Ⅱ型的出血、大出血及死亡率高于其他型 • 不耐热:56℃30’可灭活 • 耐寒:4℃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 • 不耐酸,乳酸、高锰酸钾均可灭活 • 乙醚、紫外线、0.05%福尔马林都可以灭活。

登革热ppt课件

登革热ppt课件

并发症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法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评估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监测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策略和干预措施
出血的处理
给予止血药物,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输血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处理
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对症治疗。
高危因素
居住在或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孕妇、 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感染风险较高。
预防措施与建议
控制传染源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 并隔离治疗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切断传播途径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 地,降低蚊虫密度;使用蚊帐、驱 蚊剂等防蚊措施,减少蚊虫叮咬。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登革 热的防控工作。
提高公众对登革热认识和重视程度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登革热的基本知识
、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0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互动游戏等形式,
让公众了解登革热的危害和防控方法。
03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清理积水、穿长袖衣裤、使
用驱蚊用品等,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同时,提醒公众在出现疑似症
状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等相关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子。
维持水电平衡,对出汗多、腹 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

登革热

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天,通常5-8天。 分型: WHO: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无休克)
登革休克综合征
我国分型: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一)典型登革热 1、 发热:成人起病急骤,24小时内体温可高达40 ℃,
持续2-7天,体温下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称 双峰热或马鞍热; 面潮红、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儿童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 2、疼痛:头、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关节 疼痛; 3、皮疹:3-6天出现,持续3-4天,为多样性皮疹。 4、出血:5-8天,牙龈、鼻、皮下、消化道、沁尿系、
Areas infested with Aedes aegypti Areas with Aedes aegypti and recent epidemic dengue
2011年全国登革热本地感染与输入性病例地理分 布
感染来源
本地感染病例
输入性病 例
东南亚 非洲 大洋洲
病例数 54 61 4 1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带登革病毒伊蚊
↓叮咬 人 ↓ (增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组织
↓(增殖、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毛细血管内皮损害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Ab+V(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 血管通透性 骨髓 WBC PLT 出

Ab可促进病毒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复制。
病理:肝、肾、心、脑退行性,浆膜、胃肠粘膜、 肌肉、皮肤、 CNS不同程度出血。
发病机制学说
1.抗体依赖增强学说; 2.认为与感染病毒的毒力、变异有关;
四、登革出血热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传染病学课件登革热(2024)

传染病学课件登革热(2024)

02 03
免疫荧光试验(IFA)
将登革热病毒抗原标记荧光素,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合后形成荧光复 合物,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进行诊断。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利用胶体金标记登革热病毒特异性抗体,与患者血清中的抗原结合后形 成复合物,在层析膜上移动并显色,实现病毒的快速检测。该方法具有 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的优点。
宿主范围
登革热病毒的宿主范围广泛,包括人类、灵长类动物、鸟类 和蚊类等。其中,人类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
2024/1/28
易感性分析
人群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部分人发病。感染 后发病与否及病情轻重与入侵病毒量、毒力、免疫力及易感 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儿童、老人、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 感染发病。
9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2024/1/28
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登革热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发热、头痛、肌肉关节 痛、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宿主对病毒的防御
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可中和 病毒,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细胞免疫应答可清除感染细胞内的病毒。此外,非特 异性免疫应答如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等也有助于清除病毒。
医疗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登革热患者得 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024/1/28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疫苗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安全有效的 登革热疫苗问世,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有力 武器。
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将为登革热患者提供 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登革热

登革热
55nm, +ssRNA, 有包 膜
4个血清型,有交叉 反应
病毒的理化特性
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 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 -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 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 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 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病毒血症期很短,产生IgG抗体的时间很快, 在发病第2天即可检测到,并迅速上升到远高 于第一次感染时的水平,此后缓慢下降,可以 维持终生。
IgG


出现症状


出现症状 IgG
病毒血 症期
病毒血症期
IgM
IgM
HAI 1:2560 IgM临界值
初次感染
二次感染 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示意图
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DHF表现 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
皮肤湿冷、脉数弱、烦燥或昏迷,血压下降出 现休克或脉压低于2.67Kpa(20mm汞柱以下)等 危象,甚至血压和脉搏测不出 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WHO将DHF/DSS依病情严重度分为4级,在我 国的临床实际意义有待实践中应用和总结。
病毒的酚提取物仍然具有感染性。
免疫反应规律
首次感染的病例中,从发病第5天起血清 中即可检出IgM抗体,1~2周内达高峰, 此后缓慢下降至消失,可在体内维持2~ 3个月。检测到IgG抗体的时间在发病的 第14天左右,14~21天达到高峰。
第二次感染时抗体产生时间完全不同于首次感 染。
IgM抗体在发病后1~2天内达到远低于第一次 感染的水平,然后很快消失,“一闪即逝”。
常规检查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病程第2天开始降低,第 4~5天降至最低点,可低至2×109/L,至退热后1周才 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也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可 见少量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可呈 阳性。

登革热防治知识ppt课件

登革热防治知识ppt课件

一、登革热概述
“登革”是一个译音,此词源于西班牙语, 意为装腔作势;英文为dandy,意思为纨 绔子弟。因为本病初起时因关节肌肉疼痛 而致步态不稳,有如公子哥儿走路时那装 腔作势的姿态,故得名。
一、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 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 斑蚊)。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 革热病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 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防治知识
主要内容
登革热概述 流行特点 临床表现 传播媒介 解放后中国登革热流行简况
一、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 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 骨骼 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 向和淋巴结肿大。
二、流行特点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 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 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 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孟加拉等较为严重。
皮疹
皮疹
皮疹
皮下出血
四、传播媒介
1982 1983 1983
D3
1992 1993 1994 D2(D4)
2002 D1
2003 D1
2004 D1 D1 D1
1985 D1
1995 D1
2005
1986 D2 D2 D2
1996
2006 D1
1987 D3 D2
1997 D1
1990-2005中国登革热月份分布
7000
6406
1981
19543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介绍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介绍

康复期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充足的睡眠、
合理的饮食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焦虑、紧张
等负面情绪
避免过度劳累,适 当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定期复查,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调整
治疗方案
康复期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清淡、 易消化、营养丰 富
食物选择:多吃 蔬菜、水果、瘦 肉、蛋类等
避免食物:辛辣、 油腻、生冷、刺 激性食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使用驱蚊剂:使用驱蚊剂、电蚊香 等驱蚊产品,减少蚊子叮咬
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卫 生,减少蚊子滋生的场所
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环境卫生,减少蚊虫滋生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 疗登革热病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物、使 用驱蚊剂等
头痛:剧烈头痛,持续2-3天
肌肉和关节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持 续2-3天
皮疹:面部、颈部、胸部、背部等部位出 现红色皮疹,持续2-3天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 大,持续2-3天
其他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 肠道症状,持续1-2天。
2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
休息和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 休息和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 于身体恢复。
补液治疗:针对登革热引起的 脱水症状,进行补液治疗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等,用于缓解登革 热引起的炎症反应
预防性治疗
避免蚊虫叮咬:使用 驱蚊剂、穿着长袖衣 物、保持室内清洁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室内通
风等
疫苗接种:接种登革 热疫苗,提高免疫力

登革热(GWG)

登革热(GWG)

三、流 行 病 学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 的较持久的免疫力,一般为1-4年,对异型病毒则 仅有短暂的免疫力。因此,受过某一型病毒感染的 人并不能保护不受异型病毒感染,而且在发生第二 次感染时还可能引起DHF(登革出血热)和DSS (登革休克综合征)。 当登革热初次暴发时,可使大量人群发病。如在 1980年广东、海南和广西流行区中居民登革抗体阳 性率分别为85.53%、76.7-90.7%和52.5%,表明 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病原的发现:1779年埃及开罗、印尼、 1780年美国先后报道发生DF,至今已有 200多年;1940年代分离到病毒 病原的来源:非洲的可能性大 媒介的发现:1903年首次证实由蚊虫传 播;1906年进一步证实DF由埃及伊蚊传 播;1916年证实白纹伊蚊也是DF的媒介
一、概

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 登革热。 登革病毒黄病毒属(Flavirus),包括Ⅰ、 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 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各型间没 有明显的免疫保护。



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科
一、概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 毒(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 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本 病传播迅猛、发出血热(DHF) 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后两型病死 率较高。
一、概述
二、流行简史
自1779年和1780年世界上首次报道DF流 行以来,陆续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流行地区主要是热带与亚热带,涉及到 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流行 90 最严重 全世界每年DF病例多达1亿以上,DHF病 例达几千万,受威胁人囗达25亿 登革热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登革热(dengue fever)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norrhagic 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前者以发热、皮疹、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突然起病、发热、剧烈肌肉、骨关节痛、颜面潮红、相对缓脉、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后两天出现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者,应考虑为登革热。

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现明显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并迅速出现休克,有明显出血者对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以往未患过B组病毒疾病,血清学试验抗体效价较高,血凝抑制试验〉1∶640,补体结合试验〉1∶32,或恢复期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者,均有助于诊断。

【治疗措施】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恢复期时不宜过早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物应富于营养并容易消化。

高热病人可酌情静脉输液,每日1000~1500ml,但需注意防止输液反应,有输液反应时,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登革出血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症状,需积极处理。

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首次液体300~500ml,应快速静脉输入,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参见20节“流行性出血热”)。

大出血病人应输新鲜血液。

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氢氧化铝凝胶、云南白药、甲氰咪胍等,严重者可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灌胃。

对子宫出血者,可用宫缩剂。

有脑水肿者用20%革露醇250ml和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抽搐者可用安定缓慢静脉注射。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价值,意见尚不一致。

登革热预防控制ppt课件

登革热预防控制ppt课件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在蚊子体 内繁殖,通过叮咬将 病毒传播给人类。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主 要生活在室内,繁殖 季节在春夏两季。
蚊子种类繁多,主要 包括亚洲虎蚊(白纹 伊蚊)和埃及伊蚊等。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 患者在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 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
皮疹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 通常在发热后出现,表现为红 色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防控工作, 共同维护社区卫生环境。
国际合作与交流
分享经验
技术交流
物资援助
与其他国家分享防控登 革热的经验,共同提高
全球防控水平。
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引进先进的防控技术与
方法。
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向 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必
要的物资援助。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 时了解全球登革热的疫 情动态,为防控工作提
供决策依据。
05
案例分析
本地区登革热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18年广东省登革热爆发
案例二
2020年上海市登革热小规模爆 发
案例三
2021年北京市登革热零星病例
案例分析
本地区登革热爆发的原因、传 播途径、防控措施及效果
国际登革热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东南亚地区登革热大流行
案例三
非洲地区登革热持续流行
案例二
南美洲登革热爆发
登革热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出 血、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 亡。
02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控制蚊子滋生
01
02
03
清除蚊子滋生地
定期清理家庭和周围环境 中的积水,如花盆、水桶、 废弃轮胎等,以消除蚊子 幼虫的生存环境。

登革热培训课件(2024)

登革热培训课件(2024)

2024/1/28
12
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
控制传染源
加强对蚊虫等传播媒介 的监测和控制,减少病
毒传播。
2024/1/28
切断传播途径
通过清理积水、喷洒杀 虫剂等措施,减少蚊虫 孳生,降低感染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如儿童 、孕妇等,应加强个人 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13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 种政策,积极推广和接 种登革热疫苗,提高人
其他症状
如乏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 、淋巴结肿大等。
8
实验室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 例增高,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检查
可有蛋白尿、血尿等异常表现 。
生化检查
可有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 高。
血清学检查
检测登革热病毒特异性IgM抗 体和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
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
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等渠道主动搜索疑似和确诊病例,并进行详 细个案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等。
聚集性疫情调查
针对登革热聚集性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发生时 间、地点、人群分布、传播途径等情况。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采集人群血液样本,检测登革热病毒特异性抗体,了解人群免疫 水平和病毒传播情况。
个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蚊虫叮 咬,如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了解登革热防控知识
个人应该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登革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疫情动态、预 防措施、治疗方法等,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工作
个人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灭蚊行动、宣传教育活动等,为社区 登革热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地区性流行。

我国首次经病原学证实的登革热流行发生于1978年的广东省佛山市。

我国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是登革热流行区,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便利,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

【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型,直径40~50nm。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心蛋白一起装配成20面对称体的核衣壳。

外层为脂肪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

根据抗原的差异,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及与乙型脑炎病毒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耐低温及干燥,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以上。

登革病毒对酸、乙醚、紫外线、0.65%福尔马林敏感【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潜伏期末及发热期内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18小时至发病后第3日,少数患者在病程第6日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

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本病尚未发现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野外捕获的猴子、蝙蝠等动物体内曾分离出登革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作用还未肯定。

(二)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则以白纹伊蚊为主。

伊蚊吸入带病毒血液后,病毒在唾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吸血后10天伊蚊即有传播能力,传染期可长达174天。

在非流行期间,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研究人员曾在致乏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出登革病毒,但其密度高峰与登革热流行高峰不一致,因此,可能不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三)易感人群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

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在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故发病以儿童为主。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固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一年以上的免疫力。

对其他黄病毒属成员,如乙型脑炎病毒和圣路易脑炎病毒,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1. 地理分布登革热主要在北纬25°到南纬25°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

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和广西。

登革病毒常先流行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

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与人员的频繁流动,登革热的远距离(如城市间、国家间)传播已逐渐引起重视。

2. 季节性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

在广东省为5~11个月,湖南省为3~12个月。

3. 周期性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但近年来流行周期常表现为不规则性。

【发病机制】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然后在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临床症状。

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同时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活检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淤斑中有广泛血管外溢血。

脑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肿形成等。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

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三型。

(一)典型登革热1. 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持续5~7日后骤退至正常。

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或马鞍热。

发热时伴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脉搏早期加速,后期可有相对脉缓。

早期体征有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需数周后才能恢复健康。

儿童病例起病较慢,体温较低,毒血症较轻,恢复较快。

2. 皮疹于病程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及出血点等,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4天消退。

3. 出血25%~50%的病例有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或黑便、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第5~8天。

4. 其他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有黄疸,脾大少见。

(二)轻型登革热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1~4天。

流行期间此型病例较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或不易鉴别的短期发热,常被忽视。

(三)重型登革热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

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

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多于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

本型罕见,但死亡率很高。

它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故命名为重型登革热。

【并发症】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最常见,发生率约1%,多发生于G6-PD缺乏的患者。

其他并发症包括精神异常、心肌炎、尿毒症、肝肾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及眼部病变等。

【诊断】(一)流行病学资料在登革热流行区,夏秋雨季,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二)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三)实验室检查1. 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发病第2日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可低至2x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

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

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

约半数病例有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脑型病例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稍增加。

2. 血清学检查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有诊断意义。

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

用IgM抗体捕捉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有助登革热的早期诊断。

3. 病毒分离将急性期患者血清接种于乳鼠脑内或C6/36细胞系可分离病毒。

以C6/36细胞系常用,其分离阳性率约20%~65%。

4.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急性期血清,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定。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相鉴别。

【预后】登革热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为3/10000,死亡病例绝大多数属于重型,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二)对症治疗1. 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

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

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每日3次。

2. 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3.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

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4. 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5. 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预防】(一)控制传染源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

同时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二)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