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现状调查
山东烟台苹果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
本文立足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产业的长足发展,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衡量和比较了山东烟台苹果贸易竞争力,进一步对山东省烟台苹果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举行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用对策。
一、山东烟台苹果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山东烟台苹果出口近十五年来在出口规模、出口的产品结构和主要出口市场三个方面均有较大变化。
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主要对新鲜苹果和浓缩苹果汁进行出口。
烟台市新鲜苹果出口规模的趋势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05年-2010年,新鲜苹果出口平均增长率为9.45%,增长速度势头很猛。
2010年-2015年新鲜苹果出口经历了直线下降,势头十分显著,国际金融危机和鲜苹果单价上升快成为两大主因。
2015年-2017年,新鲜苹果出口数量平均增长率为38.33%,出口金额上涨25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及苹果单价下降是主要原因。
相比于新鲜苹果的出口贸易规模,浓缩苹果汁的出口贸易规模比重仅占苹果产品的15.61%,是苹果产品出口中的冰山一角,出口规模总体波动中下降,新鲜苹果一直是苹果出口占比最大种类。
其中新鲜苹果占苹果产品比重的80%,苹果加工产品仅占20%。
烟台市新鲜苹果出口贸易市场遍布亚欧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其中,亚洲占整个新鲜苹果出口市场的91%。
欧洲以8%的微弱比例成为烟台市新鲜苹果出口的第二大市场。
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出口市场微乎其微。
另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新鲜苹果的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新鲜苹果出口市场可分为三大市场类型: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和高端市场。
它们分别是以俄罗斯联邦及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等组成的低端出口市场;以欧盟28国构成的中高端出口市场;以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高端出口市场。
烟台市低档苹果出口市场在整个苹果出口市场中比重总体遥遥领先,五年来占比从70%增至82%。
与此同时,中高档和高档苹果出口市场比重则连年下降,分别减少3.35和0.17个百分点。
苹果 调研报告 烟台
苹果调研报告烟台烟台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烟台市以其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渔业资源而闻名,而苹果是烟台市农副产品中的重要一环。
本次调研报告将就烟台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烟台市苹果产业进行评估和展望。
一、现状分析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主要种植的苹果品种包括富士苹果、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等。
烟台市苹果产业具有以下特点:1. 土地资源丰富:烟台市具有较大的农田面积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苹果的生长。
2. 品质优良:烟台市苹果以果形饱满,外观漂亮,口感独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 产量稳定:烟台市苹果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稳居中国苹果产量前列。
二、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苹果消费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品质的苹果受到追捧。
2. 品牌建设:烟台市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苹果品牌知名度,打造出优质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
3. 技术创新:烟台市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提高果树种植的效率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推动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因素1. 天气因素:烟台市苹果生长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霜冻、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对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2. 市场竞争:烟台市的苹果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3. 农业政策:政府出台的农业政策对苹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土地使用、补贴政策等。
四、评估与展望烟台市苹果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烟台市苹果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苹果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3. 健全农业产业链,加强苹果的销售渠道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增加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烟台市苹果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长、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烟台苹果调研报告
烟台苹果调研报告烟台苹果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水果市场不断扩大。
苹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在全国范围内备受推崇。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烟台地区的苹果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发展苹果产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以获取全面且可靠的数据。
三、市场概况据调研数据显示,烟台苹果市场规模巨大,年销售额超过数亿元人民币。
市场主要分布在农产品市场、超市和生鲜配送渠道等地方。
主要苹果品种有富士苹果、红富士苹果和美国进口苹果等。
四、消费偏好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烟台消费者对苹果的品质和口感有较高的要求,其中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甜度是他们选择苹果的首要因素。
此外,近60%的受访者表示关注苹果的营养价值,希望通过食用苹果来改善健康状况。
而在购买渠道方面,超市和农产品市场是烟台消费者首选的购买地点。
五、供应链分析烟台作为一个苹果产区,拥有较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种植户、种苗企业、果农合作社、批发商和零售商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供应链网。
然而,在供应链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产销不衔接等问题,导致了苹果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和价格较低。
六、竞争力分析目前,国内外苹果品牌在烟台市场竞争激烈。
据调研数据统计,富士苹果占据烟台市场的一半以上份额,红富士苹果和美国进口苹果紧随其后。
不同品牌通过不同的营销策略、包装设计和销售渠道来拓展市场份额。
七、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烟台苹果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品质优先:加强品质控制,提高苹果的甜度和口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 改善供应链:加强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流通,提高产销衔接度,减少价格波动;3. 品牌推广:通过品牌建设、包装设计和市场推广,提高苹果品牌在烟台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 营销创新:推出新品种或特色品种的苹果,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口味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5. 与电商合作: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苹果的市场覆盖度和销售量。
烟台苹果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烟台果树2017-4(总140)专题论坛烟台苹果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宋来庆赵玲玲刘美英唐岩张学勇于青姜中武渊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果树分院苹果研究所,烟台265500)苹果是多年生作物,一旦定植,不宜更改,苹果栽培种植面积的增加、老果园的更新改造、果品质量的提高,均需要以优良的苗木为基础。
优良品种和良种苗木是苹果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苹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随着 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口味不断 变化,苹果新品种的优势期和寿命迅速缩短,品种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生产上对优良苹果苗木 的需求愈加迫切。
苹果优良苗木的巨大市场,带 动了烟台市苹果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同时,全市苹果苗木产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 全市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现根据近几年的苗 木市场调查情况,将全市苹果苗木发展现状、存 在问题及发展建议总结如下。
1烟台地区苹果种苗产业发展情况苗木产业的发展与品种的更新、种植规模 的增加密切相关。
在“烟台苹果”的发展过程中,每次的发展高峰期都是围绕品种的更新换代发 展起来的。
1871年之前,烟台乃至全国主要栽 培的是原产的沙果,属于小苹果,栽培面积较 小。
1871年,美国的传教士率先将“西洋苹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苹果,引入我国,在烟台地 区进行栽植,开创了烟台乃至全国西洋苹果栽 培的新纪元。
1871年以后,烟台地区西洋苹果 品种由最初的13个,慢慢达到了 300个左右,从中筛选出的小国光、青香蕉、红香蕉等品种,加快了苹果在烟台地区的推广。
在上世纪60、70年代,烟台的青香蕉和红香蕉品种实现了中 央国家机关的特供,成为烟台苹果的品牌代言 品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烟台市又率先引入 富士系苹果品种,并试栽成功,实现了烟台苹果 由青香蕉、红香蕉、大国光、小国光等品种向红富士品种的转变。
同时,富士苹果品种也逐渐由 烟台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的主栽品种。
上 世纪90年代至今,针对引进的富士、嘎拉品种 上色差、果形不端正等缺点,烟台果业科研与推 广机构积极开展富士、嘎拉苹果选优工作,选育 出的烟富系列、烟嘎系列、美乐富士、金都红嘎 拉等品种,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原有引进品种,成 为我国近年来重点推广的苹果新品种。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烟台市果树产业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简要介绍烟台市果树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1.果品品种构成烟台市果品品种众多,主要有苹果、梨、桃、樱桃、枣、栗子等。
其中,苹果、梨、桃等传统果品占主导地位。
2.产业规模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果树资源和较高的产业化水平。
目前,烟台市果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12.7万亩,年产果品460余万吨。
其中,苹果产量占据了烟台市果品产量的2/3以上。
3.产业发展现状烟台市果树产业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
首先,果品品质难以保证。
由于缺乏标准化种植、养护和采摘等技术,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市场分散、交易模式单一。
绝大部分果农只能通过集市直接卖给消费者,缺乏市场信息和有效的销售渠道,导致果农的收益相对较低。
最后,环境污染、资金困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建议1.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护和采摘技术标准化种植、养护和采摘是保证果品质量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果农的技术指导力度,推广标准化种植、养护和采摘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市场建设和营销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果农实行市场化种植,建立果品统一品牌,推广区域分红等方式,提高果农的销售收益。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水果市场的需求,建设更多的专业市场和超市,提供更优质的水果商品和服务。
3.推进生态环保农业生产往往会影响周边环境,政府应加强果树种植的环保监管,推广绿色种植模式,促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组织建设和合作果农之间合作交流不足,政府应鼓励果农建立协作社等组织形式,加强资源共享和利益协调,提高果农的整体效益。
结语:烟台市果树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烟台苹果行业报告
烟台苹果行业报告烟台是中国苹果产业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报告将对烟台苹果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产业链条、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烟台苹果行业的发展现状。
烟台苹果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就有苹果栽培的记载。
如今,烟台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烟台苹果产量占据全国苹果总产量的一定比例,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烟台苹果行业的市场规模。
烟台苹果的市场规模庞大,主要销售区域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方面,烟台苹果主要销往一、二线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消费人群广泛,市场需求旺盛。
国际市场方面,烟台苹果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烟台苹果行业的产业链条。
烟台苹果产业的产业链条包括苹果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在苹果种植环节,烟台拥有大量的果园种植基地,种植规模大,品种丰富。
在苹果加工环节,烟台拥有多家苹果加工企业,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优良。
在苹果销售环节,烟台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烟台苹果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逐渐上升。
烟台苹果行业在未来将会朝着绿色、有机化的方向发展,加大生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烟台苹果行业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海外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烟台苹果行业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合作,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烟台苹果行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增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认知,支持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
希望烟台苹果行业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山东省烟台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概况烟台苹果是以烟台辖区内的长岛县、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和海阳等地栽培的苹果。
烟台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
烟台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区,烟台苹果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享誉国内外。
是烟台市的区域公用品牌。
二、苹果产业分析烟台,山东省地级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也非常优越,盛产水果。
烟台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烟台苹果的主产区是栖霞。
2018年烟台水果产量652.41万吨,增产4.6%;2019年烟台水果产量679.47万吨,增产4.1%。
苹果已经成为烟台的特色和品牌之一,全市有60%的乡镇和50%的农户主要从事果业生产。
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8年烟台苹果产量559万吨,增产4.6%;2019年烟台苹果产量573.6万吨,增产2.6%。
近年来烟台不断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更新改造老龄低效果园,进一步提升优质果率,提高苹果的加工比例,推进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巩固提升“烟台苹果”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地位,实现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
2019年烟台苹果产量占烟台水果产量比重84.42%,占全国苹果总产量比重13.52%。
2018年山东各区域苹果产量中,烟台558.96万吨,威海107.13万吨,临沂55.21万吨,淄博42.93万吨,济南28.46万吨,青岛27.98万吨。
其中,烟台占比最大,且在近几年呈现增加的趋势;整体来看,山东苹果优产区向胶东地区集聚,目前主要集中在烟台、蓬莱、栖霞、威海等地。
《2020-2026年中国苹果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烟台苹果地域身价再创新高,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位。
2019年烟台苹果、栖霞苹果、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41.48亿元、62亿元、50.81亿元。
山东省烟台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落叶果树 2023,55(4):33-35Deciduous Fruits ·综合评议· DOI : 10.13855/ki.lygs.2023.04.009 山东省烟台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曹海琳,杨兴龙,滕奎秀∗(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 要:烟台是中国最早栽培苹果的地方,栽培历史悠久。
分析了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苹果树老龄化严重、苹果加工能力不足、苹果销售方式较为落后、新型果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提出了加强苹果树的更新改造,提高果品质量;注重“生态链”,发展循环经济;丰富苹果销售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现代化苹果产业经营主体,提高果农素质等建议,以促进烟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台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3)04-0033-03收稿日期:2022-10-14∗通讯作者:滕奎秀(1968-),女,吉林集安人,副教授,从事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工作。
E -mail:kxteng@ 作者简介:曹海琳(1996-),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业产业经济管理研究工作。
E -mail:2533478538@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Yantai ofShandong ProvinceCAO Hailin,YANG Xinglong,TENG Kuixi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China ) Abstract :Yantai is the earliest place to cultivate apples in China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Yantai apple industry is analyzed,and problems such as the serious aging of apple trees,insufficient apple processing capacity,backward apple sales mode,and lack of new fruit industry talents are summarized.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it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apple trees to improve the fruit quality;focus on the “ecological chain”and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enrich the apple sales mode and increase the market share;cultivate the modern apple industry management main bod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ruit farmers,etc.,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e industry in Yan⁃tai. Key words :Yantai;apple indust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烟台素有“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苹果种植历史悠久,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山东烟台苹果农业区划
推进苹果栽培制度变革和栽培模式创新。开展矮砧密植高
效栽培模式实验和示范,在改变果园生态、农艺过程、集 成技术应用、机械化作业、果园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良好前 景。
• 随着非农资本进入及投入多元化,果农专业合作社发展,以 及基于果农—专业合作社—涉果企业模式的苹果产业一体化 程度提高,果农分化及经营规模扩大速度较快,新建果园规 模化倾向更为明显。
3、销售情况:
3.1国内:国家级的果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
业达到20家,拥有20多家现代化果品贮藏加工企业,年加工能 力达200多万吨,精深加工产品有果汁、果酱等7大系列100多
个品种,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2国外:烟台苹果及加工品已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 全国出口量的五分之一。
基地。
提高生产技术 稳定增加种植面积 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模式 推广面积持续扩大。
A
B C
苹果种植规模化程度提高。
D
产品创新及市场开发多元化。
• 产业技术进步(种苗技术、栽培技术、果园管理技术)及 气候变化、信息及物流效率提高、区域比较优势变化,将 促进苹果生产布局及果园面积的变化。
• 依托苹果标准示范园创建工程,政府及科技界共同努力,
目标对象
区划意义 区域自然条件 目标自然要求 具体区划 产业链发展方向 政策、战略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烟台苹果是山东名产之一。 位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水果类首位。 2、经济价值:在2011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烟台苹 果以92.22 亿元的品牌价值继续保持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不耐贮藏。秋季温度,白天高夜间低时,果实含糖分高,着色好,
果皮厚,果粉多,耐贮藏。
烟台地区苹果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付 巧 娜
烟 台苹果 ,家喻户晓 ,是 山东 烟 台地 区名副其 实 的传 统优 势产业 , 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 ,烟台地区的发展 日益显露 出一系列 的 问题。烟台地区的苹果产业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继续保 持优势地 位 ,已成为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研究和探索的最新课题 ,有必要 对烟 台地 区苹果产业的发展态势重新进行审视 。
制度 。 2 . 6积 极 开展 对 外 贸 易谈 判
环境保 护问题 受到国际社会 越来越 多的重视 ,世界各 国也 纷纷把食 品安 全提升到战略高度 ,对进 口果品的农 药残 留卫生标准 的要 求 、植物 检验 检疫的要 求都 在不断的提高 ,各国贸易保 护主义色彩十分明显。 2 、促 进烟 台地区苹果产 业发展 的建议
2 . 5推 行 标 准 化 照标准化生 产和管理要求 ,以 良 种苗木及投人 品安全使用 、产地环境质 量、农 药残 留限量 、果 品生产操 作规范 、果 品等级规格 、包装贮运 等为重点 ,尽快 修订与 国际接 轨的果 品相关标准及技术规程 。充分利用果 品标准化示 范县实施这一机 会为契 机 ,示范县带动烟 台苹果标准化生产 和管理技术进村 人户 ,大力 发展绿 色安全食 品、无公害食 品。严格 实行果 品质量 安全例行监测和监 督检查
成了一批 具有特殊价值 的优 质 品种 ,然 而结合 各 地农 产 品发展 速度 来 看 ,烟台地区科技创新研究仍存在投入不足 的问题 ,新 品种开发力 度不 大 ,新技术普及速度慢 ,科研人才缺乏 。 为了提高科 技实 力 ,鼓励 企业 、个人 增加 对科 技学 习 、研 究 的投
入 ,政府 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奖励优秀科技成果 ,增加财政对 科技投入 的 预算 ,为果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以便来更好地提高 烟台苹果 生产 的质量 、产量 ,扩展苹果 的深加工方式及提高深加工 水平 ,提高 烟台苹 果产业竞争力 ,尽快地把烟 台苹果从劳动密集 型产业发展 转变成技术 密
从产业化视角分析水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产业化为例
环 节联 结 成 一 个 完 整 的 产 业 系 统 . 实 现 产 扰 而 国 内 制定 和 出 台 的 行 业 标 准 较 为 混
供销 、 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 包经营 规模 较小 . 劳动 生产率 低 . 农 民 只 靠卖初级产品获取微薄利益 . 随 着 中 国改
乱. 多以利润为导向 , 品牌 意 识 较 弱 , 深 加 3 . 龙头企业较 少 . 带 动 作 用 不 明 显 当 地 企 业 几 乎 没 有 国 家 明 确 扶 植 或
发 展 的 现 状 与 未 来 对 整 个 山 东 省 水 果 业 . _ ) 烟 台 苹 果 产 业 化 的 劣 势
产 业 化 发 展 具 有 很 大 影 响 笔 者 重 点 走
访 调 查 了烟 台栖 霞 市 和 海 阳 市 的 果 农 、
1 . 个体种植规模小 . 专 用 品 种 少
果 种 植面 积 在 2 0 0 5年 就 已 突 破 1 0 6 0 0 0
经调研 . 果 农 与 企 业 之 间 基 本 没 有 直 接 的信 息 沟 通 。 目前 的模 式 是 收 购 商收 购
公顷 . 占烟 台 市 总 耕 地 面 积 的 2 9 . 1 %。
而 销 售 方 面 . 目前 全 市 已 形 成 以 栖 果 农 的 鲜 果 . 然 后转售 给企业 . 没 有 形 成
多存在 两点 问题 : 一 是经 营起 点低 . 规 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等. 能 最 大 程 度 保 证 苹 果稳 定 增 长 的产 量 小 . 共 同进 入 市 场 , 但 实力有限 ; 二 是 带 动 和 优 质 的 质 量 政 府 重 视 技 术 的发 展 . 积 能 力弱 . 市场 竞争 力不强 . 无积极 应对参 极 改 造 品 质 劣 质 的老 果 园 . 目前 烟 台 优 良 与 竞 争 之 力 。 品种果园达 到 8 5 %以 上 。 2 . 相关产业发展 、 配 合 较 好 当 地 出 现 了 众 多 冷 藏 厂 、包 装 材 料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省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是中国著名的果树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业的发展,烟台市果树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保持了传统的果品优势,同时不断拓展新的特色品牌。
本文将从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1. 优势品种齐全烟台市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且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在优势品类及品质上拥有一定优势。
如现有果品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猕猴桃、草莓等。
其中,苹果和梨是传统的产业优势品种,还有许多当地独具特色的品种,如金帅、水晶梨等。
2. 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烟台市果树产业基础较为完备,从果品种植到销售都有较为完整的体系。
目前,烟台市已形成漫山遍野、林海纵横的果树园、果品加工企业及果品批发市场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其中,一些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不断升级扩建,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3. 科技支撑强劲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强劲的科技支撑。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烟台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引进科技成果,吸引了一批老师、教授等优秀人才,推动了果树产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烟台市还建设了一批现代化高效果园,引进高品质的树木种类,不断探索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优化途径。
二、烟台市果树产业存在的问题1. “亏损果农、看不见市场、优质水果卖不好”的问题在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亏损的果农依然存在,生产成本的增高、市场经营能力不足、自然灾害等原因,使果农的利润不断缩水,生存面临巨大压力。
其次,市场的信息传递不畅,果农很难获得最新的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往往导致滞销等问题。
最后,烟台市优质水果虽然品质极佳,但实现销售不畅,往往因为市场营销方面的软实力不足所致。
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烟台市果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果品生产过程中的供水、排水、能源、肥料等设施落后。
另外,果品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的设施也不够完备,未能有效缩短流通时间,影响了果品的品质。
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
开发 了一 系列 综合 配 套 技 术 , 广 应 用 了标 准 化 推 生 产 技术 , 制定 的《 富 士苹 果 》 准 被农 业 部 确 红 标 定 为行业标 准 。平 衡 施 肥 、 水 微 灌 、 园 生 草 、 节 果 病 虫 害 综 合 防 治 、 形 修 剪 、 工 授 粉 和 疏 花 疏 整 人 果、 套袋 、 叶 、 摘 转果 、 铺设 反光 膜等先 进 实用 技术
发展 。
1 i 苹果 产 业 已具 规模 .
截至 20 年 , 0 产 量 3 9 6×1 t建 成 了全 国最 大 的红 0 m, 5. 0 , 富 士苹 果 生 产 基 地 , 市 苹 果 产 值 8 . 6×1 全 28 0
元, 苹果产业 已成 为烟 台市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支 柱 产业 。
苹果 产 业在 烟 台市农业 和农 村经 济 中具有 独 特 地位 和优 势 , 已成 为全 市农 村 经济 发 展 和 农 现
h 自主选 育 了烟 富 1— m。 6号 , 嘎 1 2号 等优 烟 、 良品种 , 造 了一 些 品质低 劣 的老果 园 , 造面 积 改 改 达 4 0×1 m , 全 国推 广 面 积 达 1 . 3×1 . 0 h 在 33 0 h 目前 , 市优 良品种 果 园达到 8 % 以上 。 m。 全 5 13 栽培 技术不 断更 新 . 在苹果 生 产实践 过程 中 , 烟台市 引进 、 研究 和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1 , :2 0 1 9 10~12 2
S a dn giutrl c n e hn o gA r l a S i cs c u e
烟 台苹 果产 业 的发 展现 状 与对 策 措 施
刘守 贞 , 王奎 良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东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山东烟台市是中国重要的果树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
近年来,烟台市果树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烟台市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烟台市果树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量超过600万吨。
苹果、樱桃、葡萄等水果的种植量居全国前列。
这一成绩得益于烟台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果树资源。
政府也加大了对果树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果农的技术培训和产业化发展。
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果树品种单一。
烟台市主要种植苹果、樱桃和葡萄等几种主要果树,缺乏品种的多样性,导致市场竞争不足。
果树产业链不完善。
烟台市缺乏果树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导致果农销售渠道窄,产品附加值较低。
果树产业存在劳动力短缺和技术不足的问题,以及果树病虫害防治能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
加强果树品种研发和推广。
烟台市应引进更多的果树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完善果树产业链。
建立果树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紧密连接,加强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合作,提高果农的收入和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
烟台市应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加强果树病虫害防治。
烟台市应加强农药和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果树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烟台市果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果树品种研发、完善产业链、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烟台市果树产业的发展,提高果农的收入和产品的质量,促进烟台市经济的发展。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专题论坛烟台果树2021原2(总154)2020年,烟台市苹果栽培面积18.7万hm2,产量575万t,产值198.2亿元。
其中富士栽培面积14.2万hm2、产量480.7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75.9%和产量的83.6%;红将军品种栽培面积1.26万hm2、产量45.3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6.7%和产量的7.9%;嘎拉品种栽培面积8933hm2、产量22.9万t,分别占苹果栽培面积的4.8%和产量的4.0%;珊夏、藤牧一号、乔纳金等品种面积2867hm2,产量10.1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1.5%和产量的1.8%。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全市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取得较快发展,目前栽培面积达到1万2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3%。
1.1产业发展方面在传统栽培模式下,果树结果晚,果园易郁闭,光能利用率低,机械化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大。
近几年,矮砧集约栽培和宽行密植栽培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所占比重仍较小。
目前,全市矮砧集约栽培面积为1万hm2,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5.3%,乔砧果园面积为17.7万hm2,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94.7%。
国外苹果建园多采用带分枝大苗,定植第2年即结果。
烟台市由于带分枝大苗价格高、果农购买力低,育苗企业为了尽快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缺乏培育带分枝大苗的积极性。
目前市场上的苹果种苗主要是独杆苗,建园后整形时间长、结果晚。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由于经营规模小,经营管理分散,导致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无法使用。
近几年,全市建成了一批现代化栽培果园,其单体经营规模相对较大,但所占比例仍较小。
加之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经济效益不是十分显著。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50周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约占53%,40~49周岁约占39%,39周岁以下的约占8%,技术人员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
二是在职不在岗现象严重,各县市区由于镇街行政工作人员不足,许多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在编,但却从事与技术推广无关的工作。
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
CHINACOLLECTIVEECONOMY自2000年起,我国便成为世界上苹 果栽培面积及产量最大的国家,2019年 苹果种植面积为222.03万公顷,总产量 为4139万吨,占世界苹果总产量一半°我 国苹果种植历史悠久,通过引进国外优势 品种进行本土品种改良,特别是经过近几 十年的长足发展,我国的苹果种植已形成 了 5大产区o 其中以环渤海地区的苹果种 植开始最早,品牌效益最强。
在环渤海地 区中,烟台苹果便是该地区的典型代表。
作为烟台苹果三大产区之一的 区,苹 果种植面积占全区果园总面积的90%以 上,为 产。
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 ,烟台苹果产发展进 ,品种 、产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开始出 现, 外地产区强势 、产区 3等外问题进一 ,牟平区的苹果产发展面临极大 。
-、产业现状(一"产业规模种植面积 面, 区苹果种植总面 积为13955顷(2018年),占全区果园总面 积的87.36%,占全市苹果果园总面积的 10.65%,在 三。
总产量方面,牟平区 区苹果产量为595271吨(2018 年),占 区 果总产量的94.43%,占 r 苹果产量的10.65%, 三。
产面, 区苹果单产产量为42.65吨/公顷(2018年),与全市平均水平42.66吨/公顷 本。
果 面,牟平区有超过表1牟平区苹果产量汇总表(2014-2018)年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种植面积(公顷%1272012785129591320513955产量(吨%543988554733559938562499595271单位产量(吨/公顷%42.7743.3943.2142.6042.65数据来源:烟台市统计局统计年鉴70%的果 苹果种植, 在苹果产量 动方面, ,总 长势。
(二"品种结构烟台苹果种 多, 苹果发 可分为早品种(发 <90天): ,中早熟品种(发 90-120天%: 、玉。
烟台苹果生产现状
植 面积分别 为 1 3 h 2 . 9 万 m .6 19万 h . 万h 、 m ,0 2 3 m2
1 3万 h 1 7万 h 和 1 7万 h ,总 产量 . 9 m 、. 4 m . 0 m0
胺、 甲拌磷 、 甲基 异柳 磷 、 特定硫磷 、 甲基 硫环磷 、 治螟 磷 、 内吸磷 、 百 威 、 灭威 、 克 涕 灭线 磷 、 环 硫
等 8个 县 市 区 的苹 果 种 植 面 积 均 在 1万 h m
以上 , 中栖 霞市 苹果 种植 面积 42 其 . 8万 h 总 m.
品种 构成 、从业 人员 数量 等产 业基本 情 况进行
进 步的具 体体规 ,又是市 场经 济发展 的必 然产 物. 必将成 为今 后果 品生产 的主要方 向 和潮流 。
其现 实意 义在 于 :一是提 高人类 生 活质量 和保 证人 体 营养 的需要 。 二是 开拓 国际 国 内市 场 , 增 加 果 品竞争 力 , 克服 国 际 贸易 “ 色 壁 垒 ” 国 绿 和 内市场准 入 条件 的需要 。三是 实施农 业 可持续
发 展战 略 , 护农业 生态 环境 。 保 合理 开发 利用 自 然 资源 , 提高经 济 、 社会 、 生态 三大效 益 的需要 。 四是在新 形 势下 。 快实 现我 国农村 经 济增长 、 尽
农 民增 收的需 要 。
具备 条件 : 一是 不含 有禁 用 的剧 毒 、 高毒农 药, 允许使 用的农药残 留量不超标 。 二是硝 酸盐 、 亚 硝酸盐含量不超标 ,分别应控制 在 4 0m /g 0 gk
烟台苹果产业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
烟台苹果产业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作者:许吉婷来源:《商场现代化》2021年第20期摘要:为了探讨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2010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烟台苹果产业的集中系数和区域专门化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以这两个指标的变化规律来进行研究烟台苹果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接着总结性提出烟台苹果产业存在的四个问题分别为出口优势不明显、冷链物流能力有较大缺陷、品牌建设仍需加强和市场中苹果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针对烟台苹果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促进烟台苹果产业更稳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的五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苹果产业;问题;发展方向引言:烟台的苹果产业发展尤其迅速,在近十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数据中看到烟台苹果产业发展速度逐年下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烟台苹果产业仍然存在出口劣势、产业链并不完备、品牌建设存在阻碍等问题。
由于烟台苹果产业在烟台的各大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建设更好的烟台,解决烟台苹果产业的现存问题至关重要。
一、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官方数据来看,我国的果树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根据2010年至202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水果产量由20095.37万吨上升至28692.40万吨,年增长率为3.29%。
其中苹果产量由3164.91万吨上升至4406.60万吨,年均增長率为3.05%。
而烟台的苹果产量从2010年的376.6695 万吨到2019年的573.6034万吨,年增长率为4.3%,并且烟台市有100多万人从事果品生产,尤其是苹果产业吸纳大部分的劳动力,为烟台市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因此本文分析并研究烟台苹果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提高苹果产业的规模化和发展潜力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是有价值的。
近年来,烟台市的苹果产业的产业集中系数以及专业化程度呈现逐渐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增长率是呈逐年下降的,也就是说,苹果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态,为烟台产值的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
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烟台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安普翠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烟台苹果产业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种植成本方面:苹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和物价上涨,使苹果种植成本不断提高;二是市场方面:1.国内陕、甘、新、晋等地苹果种植面积和质量的提高挤压着烟台苹果的内销市场。
2.主要进口国经济和政治危机使烟台苹果外销受挫。
3.先进技术的应用,打破原有的销售模式和地域限制,进口和优质替代水果使消费者对苹果需求减少。
关键词:烟台苹果产业;种植成本;滞销烟台地处山东胶东半岛,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坡平缓沟谷浅宽,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5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703小时,平均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在11.8℃,这些地理条件非常有利于苹果的生长。
烟台苹果以“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等享誉国内外,被誉为胶东水果家族的“皇后”。
2016年烟台苹果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产量同比增长28%。
烟台市拥有全国一流的果品贮藏设施:气调库、冷风库583座,库容量113万吨。
苹果的种植也发展带动着机械、农资、水果加工业等工业及果园观光旅游、采摘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烟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果品出口基地。
苹果产业是烟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是烟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调研对象是红富士苹果,因苹果生产成本增加、价格走低和滞销等因素造成烟台苹果生产遇到多方面挑战。
1.种植成本增加1.1显成本增加。
显成本指果农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货币所构成的成本,如农资费用及雇工支付的工资。
通过对龙口市石良镇8个村庄120户果农和招远市张星镇5个村庄90户果农进行调查得知,苹果种植成本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部分。
劳动雇工费用由2010年的80元/天上涨到2017年的150元/天,成为山东地区最高劳务费用,生产管理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大多数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般每人仅能管3-4亩,而发达国家一个人能管50-60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地区苹果产业现状调查
发布: 2011-12-26 15:50 | 来源: 中国果业协会网
为深入了解烟台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组织团队成员及各示范县负责人对全市苹果面积、产量、品种构成、从业人员数量等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建立了2011年烟台苹果产业基础数据库。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苹果种植分布和产量情况截止2010年底,烟台全市苹果种植总面积260.3万亩,较2005年增加了24.1万亩;总产量455.8万吨,较2005年增加了189.3万吨。
栖霞、招远、牟平、蓬莱、海阳、莱阳、莱州、龙口等8个县市区的苹果种植面积均在15万亩以上,其中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64.2万亩,总产量141.8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居首位;招远市种植面积40.0万亩,总产量59.7万吨,位居第2;蓬莱、牟平、海阳、莱阳、莱州和龙口等地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8.9万亩、25.3万亩、30.4万亩、29.0万亩、22.0万亩和16.0万亩,总产量分别为52.8万吨、51.7万吨、37.0万吨、29.1万吨、44.0万吨和30.6万吨。
而栖霞、招远、牟平、蓬莱为烟台综合试验站在烟台范围内的4个示范县,苹果种植总面积158.4万亩,总产量306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0.8%和67.1%。
2、苹果品种构成情况红富士是烟台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2010年年底,红富士栽培面积213.0万亩,总产量379.5万吨,分别占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1.8%和83.3%;嘎啦,种植面积26.6万亩,产量44.1万吨;红将军种植面积13.6万吨,总产量23.2万吨;乔纳金种植面积2.48万亩,产量4.7万吨;珊夏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2.2万吨;藤木一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2.3万吨;其它品种如美国八号、陆奥、国光、新红星、烟红蜜、红露等种植面积2.6万亩,产量5.2万吨。
3、果品贮藏加工情况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建设果品气调库155座,库容量50.98万吨;冷库891座,库容量188.8万吨;洗果打蜡机756条,年加工能力281.8万吨;果汁加工生产线30条,年加工能力1042.4万吨,实际加工能力328.8万吨;果品罐头加工厂20家,年加工能力13.75万吨,实际加工能力7.32万吨;果干、果醋、果脯、脆片等加工厂27家,年加工能力5.9万吨,实际加工能力3.87万吨。
4、果园树龄和栽植密度针对全市苹果树龄情况,试验站针对植株树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截自2010年底,全市树龄25年以上的果园面积约40.2万亩,树龄20-25年的81.3万亩,树龄4-20年的99.1万亩,4年生以下的植株约39.7万亩。
由于烟台地区98.5%的果园为乔化果园,且栽植密度多为2×3m或3×4m。
目前全市仍有33.2万亩果园的株行距为2×3m,郁闭问题较为严重;143.7万亩的果园株行距为3×4m,面临中等郁闭,亟需进行进一步改造。
5、果农数量和年龄调查情况截至2010年底,全市苹果种植户79.67万户,果农人数171.46万人,与2005年相比,苹果种植户减少了1.55万户,果农人数减少了12.86万人。
目前,从事苹果种植的果农基本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数为39.98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23.3%;50-60岁的从业人员73.34万人,占42.8%;40-50岁的从业人员41.15万人,占24.0%;40岁以下人员16.00万人,仅占9.3%。
6、果园生产成本和收入情况近年来,随着果园雇工和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果园生产成本不断上涨,2010年的果园雇工成本平均为85元/天,每亩果园生产成本平均为4716元。
但近年来,苹果价格较好,如红富士价格2008年平均为3.6-4.4元/千克,2009年3.6-5.2元/千克,2010年4.8-7.6元/千克,同时,随着果园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果园产量和优质果率不断提升,果园收入水平不断上涨。
2010年全市每户果农的家庭收入平均为30477.3元,每亩苹果园的平均收入为10900元。
在目前的销售价格和生产管理水平下,全市苹果生产呈现高投入、高产出的趋势。
7、苹果销售情况烟台苹果销售的国内市场以广东、上海、北京、浙江、黑龙江、南京、福建等省市区为主,其中广东销售量最大,占国内消售总量的24.3%,其次为上海
(17.9%),北京(17.0%)、浙江(12.6%)、黑龙江(10.2%)、南京(8.0%),以上地区消售量占烟台苹果国内销售总量的90%以上。
国外市场以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为主。
2010年东南亚地区出口量32.96万吨,占出口总量的56.3%;其次为中东地区5.98万吨(10.2%)、俄罗斯4.65万吨(7.9%)、欧盟(6.8%)。
在东南亚地区以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主,苹果出口量占烟台苹果出口东南亚地区总量的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