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合集下载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培养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二、知识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1、溯源侵蚀(1)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2)影响: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2、下蚀(1)概念: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2)影响:加深河床,形成峡谷。

3、侧蚀(1)概念: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2)影响: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二)河流堆积地貌1、洪积—冲积平原(1)形成位置:山前。

(2)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1)形成位置:河流中下游。

(2)形成过程:河流在中下游地区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多个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1)形成位置:河流入海口。

(2)形成过程:河流入海时,流速减慢,加之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形成三角洲,多个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三、典型例题例 1: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 A、B 两处河段建港,请问选在 A 处还是 B 处好?理由是什么?(2)某勘探队在 C 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什么?解析:(1)A 处好。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形成过程二、自主学习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1)分类: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 地貌。

(2)成因:主要与________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1)定义: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侵蚀地貌。

(2)形成①初期:河流落差,流速,侵蚀作用以向___和向_____ 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__ 和_______,横剖面成______型。

②中期:河流落差变,河流向的侵蚀作用减弱,向_________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在__岸侵蚀,在___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被_____。

③成熟期: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不断_____,横剖面呈宽而浅的型。

河流堆积地貌(1)定义: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搬运能力的情况下,下来而形成。

(2)分类①洪积平原(山前)季节性洪水或河流携带大量___________流出山口,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慢,搬运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_______ ,进而形成宽广的洪积平原。

②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在_____侵蚀,_____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_______ 。

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③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滨海地区)在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______ ,泥沙堆积在_________ ,形成三角洲,连接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三、探究讨论模拟实验一. 模拟河流侵蚀作用的不同类型(1)实验材料:一定长度的塑料盒、砂土、一面小旗、水(2)实验步骤:①将塑料盒呈一定角度的放置,并在盒内铺满一定厚度、粗细不均的砂土,将一面小红旗插在接近塑料盒顶端的砂土中;②对着距离小旗一小段距离的砂土处浇注水流,观察经过流水冲刷后河流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的变化。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章节一: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河流地貌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点。

河流地貌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河流地貌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多样性。

章节二:河流侵蚀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河流侵蚀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掌握河流侵蚀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河流侵蚀作用的原理和类型。

河流侵蚀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河流侵蚀作用的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河流侵蚀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章节三:河流沉积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河流沉积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掌握河流沉积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河流沉积作用的原理和类型。

河流沉积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河流沉积作用的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河流沉积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章节四:河流地貌的类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各类型及其特征。

能够识别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

4.2 教学内容:河谷、峡谷、三角洲、河漫滩等河流地貌类型的定义和特征。

各类型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实例。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河流地貌类型的特征。

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章节五:河流地貌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在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建设等领域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河流地貌研究的实际意义认识。

5.2 教学内容:河流地貌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如河流流域规划、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河流地貌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河流侵蚀、沉积和水质等方面的研究。

5.3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 1.了解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发育位置。

2.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成因分为①______地貌和堆积地貌。

(2)成因:与②______作用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③______”型。

(2)“V”型河谷形成后,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④______”型。

3.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⑤______的情况下⑥______下来而形成。

(2)典型地貌类型:⑦____________平原、⑧________平原、⑨______。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⑩______,由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⑪______,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⑫______。

2.有利条件(1)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作为⑬________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为聚落提供丰富的⑭______产品。

3.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⑮________的威胁。

我的疑惑1.。

2.。

3.。

探究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探究材料教材P77图4.17河谷的演变,P78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

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的内弯环抱处,为凸岸)。

如下图所示:1.教材中阐明的河流的侵蚀方式有哪三种?各有何影响?2.“河谷的演变过程”请用流程图的形式加以表示?3.分析“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2013级高一地理导学案 编制:滕延霞 审核: 审批: 时间:2013-12-13 编号;174.3河流地貌的发育 自主学习过程【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河谷、瀑布等河流侵蚀地貌的成因,冲积扇、河漫滩、河口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与成因;2、结合离心力对河流凹岸、凸岸的影响,学会分析码头的选点与淘金、挖沙的位置;3、理解并掌握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的影响 【要点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按照成因,将河流地貌分为 地貌和 地貌 ,其形成和发展主要与 作用有关。

二、侵蚀地貌 (河谷的演变:结合课本77页自主学习) (1)用语言简单描述河谷的发育过程。

(2)写出图表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

思考:读下面甲、乙两幅河谷横剖面图,回答问题。

(1)一般情况下,甲、乙两河谷分别形成于河流的什么河段? (2)甲河谷是如何形成的? (3)乙河谷是如何形成的?三、堆积地貌:阅读课本78到79页,学习三种堆积地貌的形成以及特点。

读图思考: 1、下列三个图示表示的是什么地貌?发育于河流的什么位置?2、描述图A 和图C 的形成过程。

A B C 四、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主学习并将以下3个小题的答案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1.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2.阅读课本80页以及图4.21分析我国南北方的乡村聚落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3.阅读课本81页以及图4.22分析在山区河谷、平原低地中的聚落如何分布,为什么?【预习自测】1、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 )A .流水侵蚀作用B .流水切割作用C .流水沉积作用D .流水搬运作用 2、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河流的侵蚀B .河流的搬运C .河流的堆积D .河流的溶蚀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乙中①②两图分别表示图甲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a ②—b B .①—b ②—d C .①—a ②—c D .①—c ②—d4、下列关于a 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 .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 合作学习过程探究一、河流地貌的发育(1)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4.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4.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4.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发育位置。

2.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课前准备区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成因分为①______地貌和堆积地貌。

(2)成因:与②______作用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③______”型。

(2)“V”型河谷形成后,向河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④______”型。

3.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⑤______的情况下⑥______下来而形成。

(2)典型地貌类型:⑦____________平原、⑧________平原、⑨______。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⑩______,由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⑪______,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我的疑惑:课堂活动区课堂导入:长江三角洲变迁示意图⑴长江三角洲不断往哪个方向扩展?⑵泥沙为什么在入海口大量堆积?问题探究:这大量的泥沙是怎么来的呢?探究点一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地貌视频地点一:下游-江阴合作解决:⑴港口主要分布在长江哪一岸(南、北岸)?⑵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尝试解释其中原因?⑶在这种原因影响下河床南北岸会有什么不同?结论一:泥沙来自长江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对南岸的侧蚀作用。

地点二:中游-荆江(自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如此弯曲的河道是怎样形成的呢?思考:河流对凹、凸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凸岸、凹岸会发生什么变化?凹岸后退,凸岸前进,河流更弯曲(2)“V”字型河谷形成后,下蚀减弱,侧蚀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谷出现连续的河弯(更弯曲、更宽)。

“九曲回肠”的成因:向河谷两岸的侧蚀:使河床发生侧向迁移,河谷拓宽,并导致河谷横剖面成宽而浅的“槽型”地点三:上游-三峡思考:⑴湍急的水流怎样侵蚀河床?⑵河床剖面呈何种形态?结论三:来自长江在重力作用下对河床向下侵蚀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附导学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能力目标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情感目标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1同学们在河边玩耍的时候不知注意到如图中所展示的场面没有?(注意到了)那么同学们知道图中A、B、C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吗?(不知道)它们的名称简单的讲可以统称为河流地貌。

至于它们的具体名称和形成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二、河流地貌【介绍】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板书】1、分类: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过渡】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板书】2、河流侵蚀地貌【介绍】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83倒数第二段,添出以下表格。

【播放幻灯片2】【教师总结】实际上河流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到底是如何经过一步步的形成河流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2)河谷的形成原理【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84部分,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学生讨论回答】略。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自主学习】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阅读课本P77页)(一)、河流侵蚀地貌①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_______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②地貌类型: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向下侵蚀(下蚀)和向_____侵蚀(溯源侵蚀)河谷深窄,剖面为“____”型中期下蚀减弱,向________的侵蚀增强(侧蚀)凹岸____,凸岸____。

河流变得______,河谷拓宽后期侵蚀类型以侧蚀为主河谷展宽,剖面为“____”型(二)、河流堆积地貌(阅读课本P78-79)①概念: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______的情况下,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②类型·冲积-洪积平原(上游)洪水期→出山口处地势突缓,泥沙堆积→______积扇→扩大+彼此联系→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中下游)河流凸岸泥沙堆积,形成_______→多个河漫滩连在一起→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河口)入海口处坡度变缓+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流速______,泥沙在河口堆积→河口三角【教师精讲】(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流横截面示意图2、侵蚀地貌侵蚀方式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尝试回答:为什么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提示:水流速度)规律总结:1、凹岸和凸岸的参照物是陆地只需要在河湾陆地上画框即可判断凹岸和凸岸2、剖面图中凹岸坡度陡,凸岸坡度缓补充:1、在河道的弯曲处一般考虑凹岸和凸岸的作用2、在平直的河道和河流入海口处一般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二)、河流堆积地貌1、冲(洪)积扇——发育于山前多个冲积扇和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形成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多个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小结】 .【课后练习】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1.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1.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的类型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位置。

2.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聚落的区位优势。

二、知识网络 三、知识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1、河流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河段)及特点[误区警示]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四、过关检测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三角洲、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3.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2016·甘肃天水高一期末)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4.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①B.②C.③D.④5.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2016·云南昆明高一期末)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6.下列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8.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9.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2015·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河流地貌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河流地貌的分类和发育过程。

2.难点:河流地貌的发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章节。

2.教具:地形图、河流地貌模型、PPT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我国著名河流(如长江、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河流地貌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河流地貌,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讲解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河流地貌的空间分布。

(2)讲解河流地貌的分类,如河流阶地、河流三角洲、河流冲积扇等。

2.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

(1)利用河流地貌模型,演示河流侵蚀、搬运、堆积等过程。

(2)分析河流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如初期侵蚀阶段、中期拓宽阶段、晚期堆积阶段等。

3.讲解河流地貌的影响因素。

(1)分析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2)讲解人为因素,如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等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以某地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其成因及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对该地区河流地貌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四)课堂小结2.强调河流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结合所学内容,绘制某地河流地貌示意图。

2.分析家乡河流地貌的特点,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河流地貌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内容可能未能充分展开,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这张地形图,你能找出几种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学生:“这里有一个河流三角洲,那里有一个河流阶地。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过程;2.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3.了解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2.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2.了解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PPT、河流地貌示意图;学生:笔记本、教材。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河流地貌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河流地貌的兴趣,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河流?有没有观察到河流的形状、大小、流速等差异?”引导学生回顾对河流的初步认识。

第二步:讲授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2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包括降雨、地势、岩石的差异、植被覆盖等因素。

并且结合实例讲解,如冲积平原、峡谷、三角洲等。

第三步:探究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3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展示不同形态的河流地貌示意图,包括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峡谷、河谷、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等。

学生根据示意图和教材内容,讨论并总结不同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

第四步:分组讨论河流地貌发育过程(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河流地貌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和总结该河流地貌形成的过程,并利用PPT或海报等形式呈现给全班。

第五步:讨论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和总结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供水、发电、运输、农业发展等方面,以及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

第六步: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河流地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查找一个实际案例,了解该案例中河流地貌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写一篇综述报告。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形态的河流地貌;2.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地理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深入了解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河流地貌形成的经典案例,并做出报告。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doc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doc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编制人:庄庆龙 朱国辉 审核人: 杨丽红 审批人: 【使用说明】1.先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3.五分钟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学习目标]1. 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导学提纲]一.自主学习 内容及要求:自主预习课本P77--81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10分钟) 1.河流侵蚀地貌(1) 河流侵蚀作用主要形式比较: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2) 河谷的形成2.河流堆积地貌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①②③(2)思考: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般发生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古文明?二.合作探究(10分钟)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问题。

(1)阅读并思考课本P79活动题完成问题。

①. 洪积扇山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差。

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山源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

②. 河流河曲处,河水对凹岸凸岸影响?(2)认真思考P81活动题并回答课本问题。

①.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用水比较方便。

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②.B 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 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并且B 地周围地 形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问题研究1. 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围海造陆扩大了陆地面积,但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地貌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1. 介绍河流地貌的定义和分类。

2. 解释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3. 强调河流地貌在地理学和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河流地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地貌的定义。

2. 介绍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包括河谷、河床、河岸、三角洲等。

3. 讨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如水流冲刷、沉积、侵蚀等。

4. 强调河流地貌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

教学资源:1. 河流地貌图片和示意图。

2. 相关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情况。

第二章:河流侵蚀作用教学目标:2. 掌握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介绍河流侵蚀作用的定义和分类。

2. 解释河流侵蚀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 探讨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河流侵蚀的定义。

2. 介绍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如机械侵蚀、化学侵蚀等。

3. 解释河流侵蚀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如水流冲刷、溶解等。

4. 探讨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水流速度、沉积物供给等。

教学资源:1. 河流侵蚀作用的示意图和案例图片。

2. 相关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的情况。

第三章:河流沉积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河流沉积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河流沉积的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2. 解释河流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3. 探讨河流沉积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河流沉积的定义。

2. 介绍河流沉积的主要类型,如悬移质沉积、推移质沉积等。

3. 解释河流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如水流速度减缓、沉积物沉积等。

4. 探讨河流沉积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水流速度、沉积物供给等。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点】.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

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式并说出判断依据。

rivercapture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溯源侵蚀。

甲河源头处受到流水侵蚀的作用,基岩坍塌,河流的长度被延长。

经过长期发展,甲河的源头不断向乙河处移动,最后与之沟通。

可见,通过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部分延伸,河谷加长。

承转:那么,图中显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呢?图中甲河谷不但变长了,还变宽了、变深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是什么?2.下蚀、侧蚀及其形成地貌师生共同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侵蚀方式,同时结合幻灯片让学生认识“V形谷”。

过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必修一地理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姓名11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要点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按照成因,将河流地貌分为 地貌和 地貌 ,其形成和发展主要与 作用有关。

二、侵蚀地貌1.河流的侵蚀方式: 使河流加长,、 使河流加深、 使河流加宽。

2.(河谷的演变:结合课本77页自主学习)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初期(上游山地)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__________,形成“____”型谷中期________减弱,________加强,凹岸________,凸岸______河谷______,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中下游平原)以侧蚀作用为主 河谷进一步展宽,呈“______”型堆积地貌山前泥沙堆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 平原 入海口的海滨地区三角洲小组讨论一:凸岸和凹岸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1、A 、B 两点哪个处于凹岸,哪个处于凸岸?如何判读呢?2、凹岸和凸岸哪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哪岸以堆积作用为主?请说明原因?3、沿AB 做河流剖面图,甲、乙分别对应A 、B 中的哪一岸呢?并用箭头标注水流运动方向。

4、A 、B 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说明理由。

5.A 、B 两点哪个地方建城市更合适?说明理由课堂练习:说出下图中abc 河段与甲、乙、丙三幅河床剖面图的对应关系。

三、堆积地貌:阅读课本78到79页,学习三种堆积地貌的形成以及特点。

读图思考: 1、下列三个图示表示的是什么地貌?发育于河流的什么位置?必修一地理导学案编号 班级 姓名222.描述A 、C 的形成过程?四、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a .提供充足的⑥________________。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公开课第一课时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公开课第一课时

2011—20XX年度高一地理导学案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课题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一课时课型新课讲授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教学时数2课时课程标准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课时以河谷和冲积平原为例,重点解释了流水作用下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方向及对河谷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②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①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②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重点教学重点:河谷的演变过程;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教学难点:河流侵蚀方向对河谷的影响;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关键词河流地貌侵蚀作用侵蚀方向河谷演变堆积作用冲积平原洪(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教学过程任务一预习导学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概述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有关。

2、侵蚀地貌成因: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类型: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图1时期(部位)外力作用地貌类型(参见示意图1)发育初期(上游山地)以向和向侵蚀为主,型河谷中期(中游)向的侵蚀作用减弱,向的侵蚀作用加强型河谷成熟期(中下游平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宽而浅的型3、河流堆积地貌成因: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的情况下,会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类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它由平原、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组成部分分布位置成因地貌特点图示洪积一冲积平原多个扇联合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多个废弃的连接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在河口前方多呈三角形A.断层上升作用---渭河平原 B.风力侵蚀作用---黄土地貌C.流水侵蚀作用---长江三峡 D.风力沉积作用---山簏冲积扇读下图,完成2~3题。

2021年上学期人教版高一地理秋季期《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答案

2021年上学期人教版高一地理秋季期《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答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学指导】一、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按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地貌和地貌,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与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⑴.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和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⑵.河流的侵蚀方式与河谷形态①.向和向侵蚀——横剖面呈“”型河谷。

②.向的侵蚀——横剖面呈宽而浅的型河谷。

3.河流堆积地貌⑴.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而形成堆积地貌。

⑵.典型地貌:包括、和三种类型。

①.冲积——洪积平原:发育于,不断扩大而彼此连接而成。

②.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由多个废弃的连接在一起形成。

③.三角洲:形成于河流的滨海地区。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⑴.为聚落提供充足的。

⑵.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

⑶.河流的冲积平原农耕,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⑴.河网密布、耕地破碎的地区:乡村的规模。

⑵.耕地连片的地区:常形成的乡村。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一般分布在的地方。

⑴.在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成状分布。

⑵.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的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课堂探究】问题一、河流的侵蚀地貌1.教材P77“图4.17 河谷的演变”的判读。

⑴.指出图a、b、c分别表示河谷的哪一阶段演变过程:初期、中期、后期⑵.观察河谷演变的不同阶段,填写下表。

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河谷形态特征⑶.从河段来看,图(图号)出现在上游,图出现在中;图出现在下游⑷.合作探究: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①.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

若图中河流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C、D两岸中,C以(侵蚀、堆积)为主,D以(侵蚀、堆积)为主。

②.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自主学习】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阅读课本P77页)
(一)、河流侵蚀地貌
①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_______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
初期向下侵蚀(下蚀)和向_____侵蚀(溯源
侵蚀)河谷深窄,剖面为“____”

中期下蚀减弱,向________的侵蚀增强(侧
蚀)凹岸____,凸岸____。

河流变得______,河谷拓宽
后期侵蚀类型以侧蚀为主河谷展宽,剖面为“____”

(二)、河流堆积地貌(阅读课本P78-79)
①概念: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______的情况下,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②类型
·冲积-洪积平原(上游)
洪水期→出山口处地势突缓,泥沙堆积→______积扇→扩大+彼此联系→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河流凸岸泥沙堆积,形成_______→多个河漫滩连在一起→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河口)
入海口处坡度变缓+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流速______,泥沙在河口堆积→河口三角
【教师精讲】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横截面示意图
2、侵蚀地貌侵蚀方式
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尝试回答:为什么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提示:水流速度)
规律总结:
1、凹岸和凸岸的参照物是陆地只需要在河湾陆地上画框即可判断凹岸和凸岸
2、剖面图中凹岸坡度陡,凸岸坡度缓
补充:
1、在河道的弯曲处一般考虑凹岸和凸岸的作用
2、在平直的河道和河流入海口处一般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冲(洪)积扇——发育于山前
多个冲积扇和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

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发育于河流入海口
多个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小结】
.
【课后练习】
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选择一处建港,请在A、B两处选择合适位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沙、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依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岛D因泥沙不断沉积而扩大,最终可能与河流哪岸相连?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形河谷
______形河谷河






侵蚀
作用
堆积
作用
上游:______侵蚀
中游:______
下游:_______
_______地貌
皆有
可能
发育
成平

(4)河流下游常常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和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