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四章物流网络.doc
第4章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G (1)
第4章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物流网络答: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
”2.物流园区物流网络答:物流园区物流网络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研究和发展某个或者多个特定物流领域的事业,以此为基础逐步建设成为该领域内具有强大核心竞争能力主体而确定的中心性区域。
3.城市物流网络答:城市物流网络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
4.区域物流网络答:区域物流网络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内物资流动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实现区域内物流各要素的系统优化,以满足区域内生产、生活需要,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国际物流网络答:国际物流网络是指各个国家和不同组织之间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协调的过程。
6.仿真模型答:网络的仿真通常包括模拟成本结构、约束条件和其他能够合理地代表网络的因素。
这类模拟通常利用随机的数学关系来完成。
因而,仿真程序就是对系统的模型进行抽样试验的技术。
7.启发式模型答:启发式模型是某种形式的混合模型,它将仿真模型定义的真实性与最优模型所能实现的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结合在一起。
启发式模型一般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但无法保证获得最优解。
8.最优模型答:最优模型是依据精确的数学过程评价各种可选方案,且能保证得到针对该问题的数学最优解(最佳选择),即从数学上可以证明所得到的解是最优的。
二、选择题((1-4单选,5-8多选))1. 物流网络由()组成。
A.节点和线路以及伴随的信息B.物流C.网络D.节点2.设施网络是指()。
A.生产中所需的有形固定资产B.设施节点C.网络线路D.网络中的设施3.组成网络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整体形态叫做()。
物流行业物流网络优化方案
物流行业物流网络优化方案第一章:物流网络优化概述 (3)1.1 物流网络优化背景 (3)1.2 物流网络优化意义 (3)1.3 物流网络优化方法 (3)第二章:物流网络节点优化 (4)2.1 节点布局优化 (4)2.2 节点规模优化 (4)2.3 节点功能优化 (5)第三章:物流运输线路优化 (5)3.1 运输线路规划 (5)3.1.1 运输距离与时间 (5)3.1.2 运输成本 (5)3.1.3 运输需求 (5)3.1.4 运输能力 (5)3.2 运输线路优化算法 (6)3.2.1 启发式算法 (6)3.2.2 贪心算法 (6)3.2.3 动态规划算法 (6)3.2.4 混合算法 (6)3.3 运输线路调整策略 (6)3.3.1 实时监控与预警 (6)3.3.2 动态调整 (6)3.3.3 多式联运 (6)3.3.4 路线优化与调整 (6)第四章:物流仓储优化 (7)4.1 仓储布局优化 (7)4.2 仓储设施优化 (7)4.3 仓储管理优化 (7)第五章:物流配送优化 (8)5.1 配送中心选址优化 (8)5.2 配送路线优化 (8)5.3 配送效率优化 (8)第六章:物流信息技术优化 (9)6.1 物流信息系统优化 (9)6.1.1 系统架构优化 (9)6.1.2 功能模块优化 (9)6.1.3 系统集成优化 (9)6.2 物流数据挖掘与分析 (10)6.2.1 数据挖掘技术优化 (10)6.2.2 数据分析方法优化 (10)6.2.3 数据可视化优化 (10)6.3.1 互联网物流 (10)6.3.2 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 (10)6.3.3 大数据在物流中的应用 (11)第七章:物流成本优化 (11)7.1 成本控制策略 (11)7.1.1 成本控制原则 (11)7.1.2 成本控制方法 (11)7.2 成本分析模型 (11)7.2.1 成本结构分析 (11)7.2.2 成本效益分析 (11)7.2.3 成本敏感性分析 (12)7.3 成本优化措施 (12)7.3.1 采购成本优化 (12)7.3.2 运输成本优化 (12)7.3.3 仓储成本优化 (12)7.3.4 信息技术应用 (12)第八章:物流服务质量优化 (12)8.1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12)8.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2)8.1.2 评价体系构成 (13)8.2 服务流程优化 (13)8.2.1 流程优化目标 (13)8.2.2 流程优化方法 (13)8.3 客户满意度提升 (13)8.3.1 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 (13)8.3.2 提升客户满意度策略 (13)第九章:物流网络协同优化 (14)9.1 企业内部协同 (14)9.1.1 内部协同的必要性 (14)9.1.2 内部协同的策略 (14)9.2 企业间协同 (14)9.2.1 企业间协同的必要性 (14)9.2.2 企业间协同的策略 (15)9.3 行业协同 (15)9.3.1 行业协同的必要性 (15)9.3.2 行业协同的策略 (15)第十章:物流网络优化实施与评价 (15)10.1 物流网络优化实施步骤 (16)10.1.1 明确优化目标 (16)10.1.2 数据收集与分析 (16)10.1.3 制定优化方案 (16)10.1.4 实施优化方案 (16)10.1.5 监控与调整 (16)10.2.1 评价指标选取 (16)10.2.2 评价方法 (16)10.2.3 评价结果分析 (17)10.3 物流网络优化持续改进 (17)10.3.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7)10.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17)10.3.3 培训与人才储备 (17)10.3.4 深化合作与交流 (17)第一章:物流网络优化概述1.1 物流网络优化背景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其地位日益凸显。
第四章 物流网络
需求。 6、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用:为货主或车主提供咨询信息。 7、物流教育与培训功用:为货主或车主提供相关的物流培训
效劳,提升物流效劳水平
三、物流结点的分类转运型结点
4、物流园区的树立开展形式 〔1〕经济开发区形式:将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相似于目前工业开发
区,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项目停止有组织的开发和树立。 实践上就是在新的经济开展背景下的全新的经济开发区项目。 〔2〕主体企业引导形式:从应用市场停止物流资源和产业资源合 理有效配置的角度,经过应用在物流技术停止企业运营和企业供应 链管理中具有优势的企业,由其率先在园区开发和开展,并在微观 政策的合理引导下,逐渐完成物流产业的聚集,引进依托物流环境 停止开展的工业、商业企业,到达物流园区开发和树立的目的。 〔3〕工业·地产商形式: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经过给 予开发者适当工业项目开发的适宜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 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工业地产商掌管停止物流园区的路途、仓 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备及基础性装备的树立和投资,然后以租赁、 转让或合资、协作运营的方式停止物流园区相关设备的运营和管理。 〔4〕综合运作形式:综合运作形式是指对上述的经济开发区形式、 主企业引导形式、工业地产商形式停止混合运用的物流园区开发形 式。
三、物流网络规划的剖析步骤
1、数据的搜集
产品线上的一切产品清单;
顾客、存货点、原资料供应源的天文剖析;
每一区域的顾客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
运输本钱和费率;仓储本钱和费率;推销、制形本钱;
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产品的运输批量;
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
订单的频率、批量、时节动摇
物流网络
2.
①
② ③ ④
物流结点: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边接物 流线路的结节之处; 铁路运输领域的结点有铁路货运站、铁路 专用线货站、铁路货场、铁路转运站、铁 路编组站等 公路运输领域,结点的称谓有公路货场、 车站、转运站、公路枢纽。 航空运输领域,结点的称谓有货运机场, 航空港。 在商贸领域,结点的称谓有流通仓库、储 备仓库、转运仓库、配送中心、分货中心 等。
物流客户网络:指由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对 象组成的一个虚拟网络。用户越多,物流 用户网络越大。 全部物流活动是在线路和结点进行的;在 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物流功能 要素中的其他所有功能要素,如:包装、 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都 是在结点上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物 流结点是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物流基地
也叫物流园区,集约了多种物流设施、起 到综合功能和指挥、基础作用的特大型物 流结点,是集约化的、大规模的物流设施 集中地和多种物流线路的交会地。 物流基地具有如下功能: 1. 综合功能2.集约功能3.转运功能4.集中库 存功能5.调节功能6.指挥功能
三、 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处理对象为大批量、小批次、少 品种的商品物流中心的上游是工厂,下游 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 物流中心有公共型物流中心和企业自用型 物流中心;
第四章 物流网络
共6课时
一、 物流网络概念与内涵
物流网络可以分为广义物流网络和狭义物 流网络二种: 广义物流网络是从宏观角度探讨,主要包 括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如全球运输网络,全国 性运输网络,地区性运输网络; 物流信息网络是指伴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而相应传递各类信息的通信网络。
物流结点有以下功能: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方案设计及实施计划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方案设计及实施计划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3)2.1 市场现状 (3)2.1.1 行业规模 (3)2.1.2 市场竞争格局 (3)2.1.3 政策环境 (3)2.2 需求预测 (3)2.2.1 经济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3)2.2.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需求多样化 (4)2.2.3 政策推动需求释放 (4)2.2.4 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创新 (4)第三章:多式联运模式选择 (4)3.1 模式比较 (4)3.1.1 公路运输模式 (4)3.1.2 铁路运输模式 (4)3.1.3 水运模式 (5)3.1.4 航空运输模式 (5)3.2 模式选择 (5)第四章: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5)4.1 物流网络布局 (5)4.2 优化策略 (6)第五章:运输资源配置 (6)5.1 运输工具配置 (6)5.2 人员配置 (7)第六章: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7)6.1 系统设计 (7)6.1.1 设计原则 (7)6.1.2 系统架构 (8)6.1.3 功能模块 (8)6.2 系统实施 (8)6.2.1 技术选型 (8)6.2.2 系统开发 (8)6.2.3 系统部署 (9)6.2.4 系统维护与升级 (9)第七章: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9)7.1 风险识别 (9)7.1.1 运输环节风险 (9)7.1.2 信息环节风险 (9)7.1.3 合作环节风险 (10)7.2 应对措施 (10)7.2.1 运输环节应对措施 (10)7.2.2 信息环节应对措施 (10)7.2.3 合作环节应对措施 (10)第八章: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11)8.1 成本控制 (11)8.1.1 成本控制概述 (11)8.1.2 成本构成分析 (11)8.1.3 成本控制措施 (11)8.2 效益分析 (11)8.2.1 效益概述 (11)8.2.2 经济效益分析 (12)8.2.3 社会效益分析 (12)8.2.4 环境效益分析 (12)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12)9.1 实施步骤 (12)9.2 时间安排 (13)第十章:项目监测与评估 (13)10.1 监测指标 (13)10.2 评估方法 (1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效率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第四章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
YZY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和ZF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
需求优先,新旧兼容
4.1.3 物流设施选址实例分析
——基于AHP评价方法的A市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选址分析
1、比选模型的建立
2、评价指标的含义
3、选址方案比选
4、确定推荐方案
需求优先,新旧兼容
需求优先,新旧兼容
4.2 物流网络规划
用户的地址、需求量以及设置多个配送
中心的数量均已确定
Baumol-Wolfe 模型计算比较简单,考虑了固
法
定费用和可变费用
运用逐次逼近法,不能保证必然得到最优解
有限的几个可行点中的最优点
混合0-1整数
规划法
能够把固定费用以最优的方式
考虑进去
求解此模型的计算量很大,不易得到最优解
常用于解决物流网络设计中常见的大型、
案例4-3 菜鸟网络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布局
4.2.1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网络规划概述
图4-3 某产品的流通网络
4.2.2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网络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设施选址战略
客户服务水平
库存决策战略
运输战略
4.2.3 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网络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
协作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
收益最大原则
4.2.4 企业物流网络规划的考虑因素
① 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
① 数据单位
② 顾客、存货点、原材料供应源地理分布资料
② 产品分类组合
③ 各区域的顾客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
③ 运输费率估算
数据的信息化
⑤ 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
④ 顾客聚集处理
数据类别
⑤ 设施成本
(完整word版)物流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看作一个系统,运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系统,运用工程技术来研究和实施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优质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3、物流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物流、机械物流、自动化物流、集成物流、智能型物流。
4、物流工程的特点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最优性、综合性、实践性.5、物流工程研究意义(1)、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数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可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3)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提高产品质量。
(5)促进技术改造,为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6)文明生产,安全生产.6、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1)物流的系统化(2)物流的信息化(3)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4)仓储、物流装备的现代化(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的一体化(6)物流系统的柔性化(7)物流系统仿真技术7、所谓物流工程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整个供应链实施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物流的一体化包括三种形式:(1)垂直一体化物流:垂直一体化物流要求企业从原材料到用户的每个过程实现对物流的管理;要求企业利用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合作关系,形成联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
(2)水平一体化物流是通过同一行业中多个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物流效率。
(3)第三种物流一体化形式是物流网络,它是垂直一体化物流和水平一体化物流的综合体。
第二章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1)企业物流系统(2)运输及仓储业务流系统(3)社会物资流通调配系统(4)社区、城市、区域规划系统(5)服务和管理系统(如办公室、教育、医院、行政管理等)2、物流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运筹学方法(2)、管理学方法(3)、系统工程分析方法(4)、仿真技术3、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物流工程技术(2)物流工程的运作与方法(3)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4)物流工程案例分析第三章物流运输与配送技术1、运输: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在物流活动研究的范围,运输主要是对”物"的空间位移。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章物流基础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2、供应链物流重点问题:3、进展现代物流有什么意义?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名词解释:6、物流标准化重点问题:2、如何懂得商物分离?3、如何懂得物流是第三利润源?通常掌握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要紧含义?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运输合理化3、储存重点问题:3、运输合理化(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的合理性问题)4、储存的ABC分类管理方法5、储存合理化的要紧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第四章物流网络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网络(狭义)2、网络经济特性3、物流枢纽4、物流基地5、物流网络规划重点问题:3、物流结点的种类与功能。
通常掌握1、物流网络的特性第五章企业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企业物流重点问题:1、企业物流的内涵及范畴第六章物流企业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重点问题:1、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好处)通常掌握:3、如何提升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第七章物流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管理4、物流成本5、物流质量管理6、物流成本管理重点问题:通常掌握:3、物流质量管理的内容有什么?第八章供应链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供应链2、供应链管理重点问题: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电子商务2、物流一体化重点问题:1、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相互的影响第十章国际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国际物流3、国际多式联运重点问题:1、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与特点通常掌握1、国际物流进展的背景(国际物流的典型特征)第十一章物流有关法规与国际公约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法律重点问题:通常掌握:1、你如何懂得物流活动行为受法律规范?2、为什么说物流的法律框架中运输部分的法律法规与公约体系最为完整?第十二章现代物流的进展趋势重点掌握:名词解释:2、横向物流联盟、3、绿色物流重点问题:1、绿色物流的内涵及作用。
物流公司多式联运物流方案设计
物流公司多式联运物流方案设计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概述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市场分析 (3)2.1 市场需求分析 (3)2.2 竞争对手分析 (4)2.3 市场趋势分析 (4)第三章:多式联运概述 (5)3.1 多式联运定义 (5)3.2 多式联运优势 (5)3.2.1 降低运输成本 (5)3.2.2 提高运输效率 (5)3.2.3 提高运输安全性 (5)3.2.4 适应性强 (5)3.3 多式联运模式 (5)3.3.1 直达式多式联运 (5)3.3.2 中转式多式联运 (5)3.3.3 网络式多式联运 (6)3.3.4 定制式多式联运 (6)第四章:物流网络规划 (6)4.1 物流节点布局 (6)4.2 运输线路规划 (6)4.3 仓储设施规划 (7)第五章:运输方式选择 (8)5.1 公路运输 (8)5.2 铁路运输 (8)5.3 水上运输 (8)5.4 航空运输 (9)第六章:货物集散与中转 (9)6.1 集散中心规划 (9)6.1.1 地理位置选择 (9)6.1.2 规模与能力 (9)6.1.3 设施布局 (9)6.2 中转站设置 (9)6.2.1 地理位置选择 (10)6.2.2 设施配置 (10)6.2.3 信息管理系统 (10)6.3 集散与中转流程 (10)6.3.1 货物接收与验收 (10)6.3.2 货物分类与存储 (10)6.3.3 货物装卸与运输 (10)6.3.4 中转站作业 (10)6.3.5 货物跟踪与调度 (10)6.3.6 货物交付与售后服务 (10)第七章:信息技术应用 (10)7.1 物流信息系统 (11)7.1.1 系统架构 (11)7.1.2 功能模块 (11)7.2 数据分析与优化 (11)7.2.1 数据挖掘与分析 (11)7.2.2 优化算法 (12)7.3 物流跟踪与监控 (12)7.3.1 运输跟踪 (12)7.3.2 仓储监控 (12)7.3.3 客户服务监控 (12)第八章:风险管理 (12)8.1 风险识别 (12)8.2 风险评估 (13)8.3 风险应对 (13)第九章: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14)9.1 成本构成分析 (14)9.2 成本控制措施 (14)9.3 效益评估 (15)第十章:实施方案与推广 (15)10.1 实施步骤 (15)10.1.1 前期准备 (15)10.1.2 方案设计 (15)10.1.3 实施阶段 (15)10.2 推广策略 (16)10.2.1 市场调研 (16)10.2.2 宣传推广 (16)10.2.3 政策支持 (16)10.3 后期评估与调整 (16)10.3.1 评估指标 (16)10.3.2 调整策略 (16)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的含义: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的要素的统一体.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节点路线要素(网络要素):工厂、商店、码头、物流中心、车站等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组织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第二节、物流系统化推进一、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含义: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把物流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大的物流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效、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目标:(5s)是物流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库存合理、设施规模适当、面积和空间利用率高。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大量化 2计划化 3短距离化 4共同化 5标准化 6信息化三、需要首先掌握的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商品种类item 2商品数量quantity3商品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需求时间time 6物流成本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含义: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1):相同之处:a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内容上不包括项目图纸设计b、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同(2):不同之处:a、目的不同 b、内容不同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是原有物流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变的改造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 2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3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4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5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6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课本16页图了解)第四节物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求1以整体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目标 3运用定量方法 4凭借价值判断四、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素(p18)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目标:1物流系统目标2替代方案3模型4费用和效益5评价标准五、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原则(p18)1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3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概念物流战略: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对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第四章 物流EDI技术(6.3)
内容介绍
物流EDI概述
EDI系统结构
EDI在物流行业中的 应用
一、EDI的涵义
EDI (电子数据交换)——根据商定的交易或 电子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实 现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传输。 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 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们称为“无纸贸易” 。
(4)EDI代码标准体系
在EDI传输的数据中,除了公司名称、地址、人 名和一些自由文本内容外,几乎大多数数据都以代码 形式发出,为使交换各方便于理解收到信息的内容, 便以代码形式把传输数据固定下来。 代码标准是EDI实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 分。EDI代码标准体系包括管理、贸易、运输、海关、 银行、保险、检验等方面的代码标准。
三、EDI的标准
EDI报文能被不同的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识 别和处理,其关键就在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 即EDI标准。 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EDI标准是由联合国欧 洲经济委员会(UN/ECE)制定颁布的《行政、 商业和运输用电子数据交换规则》 (EDIFACT)。
EDI标准主要提供语法规则、数据结构定义、 编辑规则和协定、已出版的公开文件。
封闭式EDI; 开放式EDI; 交互式EDI; 以Internet为基础的EDI。
2)根据EDI的运作层次
(1)封闭式EDI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实施EDI所采用的标 准和协议的内容是不同的,这样就导致了大量不 同结构EDI系统的出现。各个系统之间由于所采 纳的标准和传输协议不同,彼此之间相对处于封 闭状态,因此称之为封闭式EDI。
3、市场竞争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价格因素在
(完整版)第四章物流网络
第四章物流网络一、单选题1、()不向固定化、专业化配送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同的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P55A柔性配送中心 B专业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 D销售配送中心2、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被称为()。
P56A.储存型配送中心B.销售型配送中心C.流通型配送中心D.柔性配送中心3、()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或末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P56A辐射型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流通型配送中心D扇形配送中心4、物流中心的上游是()。
P54A批发商 B配送中心C工厂 D零售商5、对物流基地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P54A集约 B系统 C开放 D高效6、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为配送范围,往往与零售经营相结合,比较适合从事 ( )配送。
P55A.多品种,多批量,多用户B.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C.少品种,少批量,多用户 D.少品种,参批量,少用户7、()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结点,是处于运输线上的结点。
P49A综合性结点 B储存性结点C转运性结点 D流通性结点8、()是介于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之间的一种物流结点,其规范、功能和影响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P54 A物流线路 B物流枢纽 C物流企业D物流中心9、广义物流网络主要包括()和物流信息网络。
P45A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B物流客户网络 C物流企业网络 D物流通讯网络10、()是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是现代物流系统结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P49A综合性结点 B储存性结点 C转运性结点 D流通性结点11、()以较强的辐射能力的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
P55A柔性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D销售配送中心12、()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物流网络概述(PPT71页)
B 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占据足够大的市场份额
2. 规模效果特性:物流运输网络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 发挥物流网络的规模效果
① 运输网络幅员经济——经营线路越长、网点越多, 其网络覆盖区域越大则单位成本越低
② 运输线路通过密度经济——具体运输线路上物流运 输量越大则该线路的单位物流运输成本越低
第一节 物流网络概念
一、物流网络的概念和内涵
物流网络可分为广义物流网络和狭义物流网络两种 1、广义物流网络: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全球性,全国性,地区性运输网
络(航空网、海运网、铁路网、公里网等) 物流信息网络—相应传递各类信息的通信网络,全球
性,全国性,地区性
2、狭义物流网络(物流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 物流运输网络—物流结点、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等组成的
第四章 物流网络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物流网络的概念和 内涵;掌握物流实体网络
2.掌握物流信息网络;各种 类型的物流结点
3.重点:物流线路和物 流结点的知识学习
4.难点:物流信息网络
物流网络:物流活动可以抽象为结点 与链连成的网络(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 )
一、实体网络 结点—储存点(零售点、仓库、工厂或者供货商),
运输成本:途中成本+终点成本
总结及作业
作业: 1、物流网络的概念? 2、物流网络的特性?
第二节 物流实体网络
一、物流线路
广义指所有可以行驶的和航行的陆上、水上、空中路线,狭义指已经开辟 的可以按规定进行物流运营的路线和航线。在物流管理领域,线路一般指 后者
1、铁路线路:双轨/单轨;宽轨/标准轨/窄轨;普通/快运 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做出规定: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 1520毫米以上的轨距是宽轨,1067毫米以下的轨距算作窄轨。
跨国物流网络布局优化与协同管理方案
跨国物流网络布局优化与协同管理方案第一章跨国物流网络布局概述 (3)1.1 跨国物流网络布局现状 (3)1.1.1 国际物流网络发展概述 (3)1.1.2 我国跨国物流网络布局现状 (3)1.2 跨国物流网络布局优化需求 (3)1.2.1 提高物流效率 (4)1.2.2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4)1.2.3 保障物流安全 (4)1.2.4 适应新技术发展 (4)1.2.5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第二章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理论 (4)2.1 物流网络布局优化原则 (4)2.2 物流网络布局优化方法 (4)2.3 物流网络布局优化模型 (5)第三章跨国物流网络节点布局优化 (5)3.1 节点选择与评估 (5)3.1.1 节点选择原则 (5)3.1.2 节点评估方法 (6)3.2 节点布局优化策略 (6)3.2.1 网络布局优化模型 (6)3.2.2 节点布局优化策略 (6)3.3 节点协同管理 (6)3.3.1 节点协同管理目标 (6)3.3.2 节点协同管理措施 (6)第四章跨国物流网络线路优化 (7)4.1 线路选择与评估 (7)4.2 线路布局优化策略 (7)4.3 线路协同管理 (7)第五章跨国物流网络库存管理优化 (8)5.1 库存管理策略 (8)5.2 库存布局优化 (8)5.3 库存协同管理 (8)第六章跨国物流网络运输优化 (9)6.1 运输方式选择与评估 (9)6.1.1 运输方式分类 (9)6.1.2 运输方式选择原则 (9)6.1.3 运输方式评估方法 (9)6.2 运输布局优化策略 (10)6.2.1 运输网络布局原则 (10)6.2.2 运输布局优化方法 (10)6.3 运输协同管理 (10)6.3.2 运输协同管理内容 (10)6.3.3 运输协同管理方法 (10)第七章跨国物流网络信息化建设 (11)7.1 信息化建设需求 (11)7.1.1 背景分析 (11)7.1.2 需求分析 (11)7.2 信息化布局优化 (12)7.2.1 优化原则 (12)7.2.2 优化方案 (12)7.3 信息化协同管理 (12)7.3.1 协同管理理念 (12)7.3.2 协同管理方案 (12)第八章跨国物流网络风险管理 (13)8.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8.1.1 风险识别 (13)8.1.2 风险评估 (13)8.2 风险防控措施 (13)8.2.1 完善物流网络基础设施 (13)8.2.2 优化物流运营策略 (13)8.2.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14)8.2.4 加强法律法规合规性管理 (14)8.2.5 建立应急预案 (14)8.3 风险协同管理 (14)8.3.1 加强内部协同 (14)8.3.2 加强外部协同 (14)第九章跨国物流网络政策法规协同 (14)9.1 政策法规概述 (14)9.1.1 政策法规的定义 (14)9.1.2 政策法规的类型 (14)9.1.3 政策法规的作用 (15)9.2 政策法规协同管理 (15)9.2.1 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15)9.2.2 协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15)9.2.3 协同管理的措施 (15)9.3 政策法规优化建议 (15)9.3.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5)9.3.2 优化政策法规实施环境 (16)9.3.3 提高政策法规协同管理能力 (16)第十章跨国物流网络布局优化与协同管理实施 (16)10.1 实施策略与步骤 (16)10.1.1 明确实施目标 (16)10.1.2 制定实施计划 (16)10.1.3 落实责任与分工 (16)10.2.1 评估指标体系 (17)10.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17)10.2.3 制定改进措施 (17)10.3 持续优化与改进 (17)10.3.1 建立优化机制 (17)10.3.2 加强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8)10.3.3 深化协同合作 (18)第一章跨国物流网络布局概述1.1 跨国物流网络布局现状1.1.1 国际物流网络发展概述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区域性物流网络优化布局
区域性物流网络优化布局第一章区域物流网络现状分析 (3)1.1 区域物流网络概述 (3)1.2 物流网络节点分布 (3)1.2.1 节点类型 (3)1.2.2 节点分布特点 (4)1.3 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 (4)1.3.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4)1.3.2 物流成本较高 (4)1.3.3 物流服务能力不足 (4)1.3.4 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 (4)1.3.5 政策支持不足 (4)第二章物流网络优化目标与原则 (4)2.1 物流网络优化目标 (5)2.1.1 提高物流效率 (5)2.1.2 优化物流资源配置 (5)2.1.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5)2.2 物流网络优化原则 (5)2.2.1 系统性原则 (5)2.2.2 动态性原则 (5)2.2.3 经济性原则 (5)2.2.4 安全性原则 (5)2.3 优化策略选择 (5)2.3.1 优化物流节点布局 (5)2.3.2 优化物流线路规划 (6)2.3.3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6)2.3.4 强化物流政策支持 (6)第三章区域物流节点优化布局 (6)3.1 节点选址方法与流程 (6)3.1.1 节点选址方法 (6)3.1.2 节点选址流程 (6)3.2 节点规模与类型优化 (7)3.2.1 节点规模优化 (7)3.2.2 节点类型优化 (7)3.3 节点布局策略 (7)3.3.1 节点布局原则 (7)3.3.2 节点布局策略 (8)第四章物流运输网络优化 (8)4.1 运输网络优化方法 (8)4.2 运输线路优化 (8)4.3 运输方式优化 (9)第五章仓储与配送网络优化 (9)5.2 配送网络优化策略 (9)5.3 仓储与配送协同优化 (10)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统优化 (10)6.1 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0)6.1.1 系统架构及功能 (10)6.1.2 技术应用与普及 (10)6.1.3 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11)6.2 信息系统优化策略 (11)6.2.1 模块化设计 (11)6.2.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1)6.2.3 系统集成与整合 (11)6.3 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 (11)6.3.1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1)6.3.2 加强信息协同 (11)6.3.3 促进业务协同 (11)第七章区域物流政策与法规优化 (12)7.1 政策法规现状分析 (12)7.1.1 政策法规发展历程 (12)7.1.2 现行政策法规特点 (12)7.1.3 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12)7.2 政策法规优化建议 (12)7.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2)7.2.2 提高政策法规实施效果 (12)7.2.3 优化政策法规地区差异 (12)7.2.4 强化政策法规创新 (12)7.3 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管 (13)7.3.1 政策法规实施 (13)7.3.2 政策法规监管 (13)7.3.3 政策法规评估与反馈 (13)第八章物流成本与服务质量优化 (13)8.1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13)8.1.1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3)8.1.2 成本控制策略 (13)8.2 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4)8.2.1 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14)8.2.2 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4)8.3 成本与服务质量平衡 (14)第九章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15)9.1 产业协同现状分析 (15)9.1.1 产业协同发展概述 (15)9.1.2 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15)9.1.3 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分析 (15)9.2 产业协同优化策略 (15)9.2.2 优化产业链结构 (16)9.2.3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16)9.2.4 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16)9.3 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16)9.3.1 构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16)9.3.2 深化产业链合作 (16)9.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6)9.3.4 促进产业创新与升级 (16)第十章物流网络优化实施与评价 (16)10.1 优化实施步骤与方法 (16)10.1.1 明确优化目标 (16)10.1.2 收集与分析数据 (17)10.1.3 设计优化方案 (17)10.1.4 试点与推广 (17)10.1.5 实施与跟踪 (17)10.2 优化效果评价体系 (17)10.2.1 评价指标选取 (17)10.2.2 评价方法 (17)10.3 持续优化与改进 (17)10.3.1 定期评估与调整 (17)10.3.2 引入新技术与管理方法 (18)10.3.3 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 (18)10.3.4 建立长期优化机制 (18)第一章区域物流网络现状分析1.1 区域物流网络概述区域物流网络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通过运输、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功能,将生产、供应、销售、消费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的物流系统。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方案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概述 (2)1.2 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3)第二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相关理论 (3)第三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方法 (3)第四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案例分析 (4)第五章:我国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4)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4)第二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理论 (4)2.1 物流网络构建基本概念 (4)2.1.1 物流网络定义 (4)2.1.2 物流网络构成要素 (4)2.2 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原则 (4)2.2.1 系统性原则 (4)2.2.2 效益最大化原则 (4)2.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2.4 安全性原则 (4)2.3 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方法 (5)2.3.1 网络设计方法 (5)2.3.2 运输路径优化方法 (5)2.3.3 仓储布局优化方法 (5)第三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优化理论 (5)3.1 物流网络优化基本概念 (5)3.2 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优化原则 (6)3.3 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优化方法 (6)第四章现代物流技术及其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 (7)4.1 现代物流技术概述 (7)4.2 现代物流技术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 (7)4.3 现代物流技术对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的影响 (8)第五章我国多式联运物流网络现状分析 (8)5.1 我国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发展概况 (8)5.2 我国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 (8)5.3 我国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发展前景 (9)第六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案例 (9)6.1 国内外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案例 (9)6.1.1 国内案例:中欧班列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 (9)6.1.2 国外案例:美国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 (10)6.2 案例分析与启示 (10)第七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策略 (11)7.1 政策与法规支持 (11)7.1.1 完善多式联运政策体系 (11)7.1.2 加强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 (11)7.1.3 优化政策环境,推动跨区域合作 (11)7.2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1)7.2.1 推动技术创新 (11)7.2.2 人才培养与引进 (11)7.3 企业合作与联盟 (12)7.3.1 建立企业联盟 (12)7.3.2 促进企业合作 (12)第八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实施步骤 (12)8.1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12)8.1.1 确定规划目标与原则 (12)8.1.2 收集与分析基础数据 (12)8.1.3 物流网络节点布局 (12)8.1.4 物流网络路径规划 (12)8.1.5 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13)8.2 物流网络建设与实施 (13)8.2.1 制定建设方案 (13)8.2.2 筹集建设资金 (13)8.2.3 采购设备与技术 (13)8.2.4 施工与监理 (13)8.2.5 系统集成与调试 (13)8.3 物流网络运营与维护 (13)8.3.1 制定运营方案 (13)8.3.2 建立运营管理制度 (13)8.3.3 优化运输组织 (13)8.3.4 监控与分析运营数据 (13)8.3.5 定期评估与改进 (14)第九章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效果评价 (14)9.1 物流网络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4)9.2 物流网络效果评价方法 (14)9.3 物流网络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14)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5)10.1 研究结论 (15)10.2 研究局限 (16)10.3 研究展望 (16)第一章绪论1.1 物流行业多式联运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运行效率。
物流行业仓储配送网络优化方案
物流行业仓储配送网络优化方案第一章:仓储配送网络现状分析 (3)1.1 仓储配送网络结构分析 (3)1.1.1 仓储设施布局 (3)1.1.2 配送中心设置 (3)1.1.3 运输网络 (3)1.2 仓储配送网络运行效率分析 (3)1.2.1 仓储效率 (3)1.2.2 配送效率 (4)1.2.3 运输效率 (4)1.3 仓储配送网络存在的问题 (4)1.3.1 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 (4)1.3.2 配送中心规模较小 (4)1.3.3 运输网络不完善 (4)1.3.4 信息化水平不高 (4)第二章:仓储配送网络优化目标与原则 (4)2.1 优化目标设定 (5)2.1.1 提高配送效率 (5)2.1.2 提高仓储利用率 (5)2.1.3 提升客户满意度 (5)2.2 优化原则制定 (5)2.2.1 系统性原则 (5)2.2.2 经济性原则 (5)2.2.3 可持续性原则 (5)2.2.4 客户导向原则 (5)2.2.5 创新性原则 (6)第三章:仓储设施布局优化 (6)3.1 仓储设施选址优化 (6)3.1.1 考虑地理位置因素 (6)3.1.2 分析市场需求 (6)3.1.3 评估土地成本 (6)3.1.4 考虑政策支持 (6)3.2 仓储设施规模优化 (6)3.2.1 分析市场需求规模 (6)3.2.2 确定仓储设施类型 (6)3.2.3 优化仓储设施容量 (7)3.2.4 考虑仓储设施扩展性 (7)3.3 仓储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7)3.3.1 采用模块化布局 (7)3.3.2 优化货架布局 (7)3.3.3 优化通道布局 (7)3.3.4 提高仓储设施信息化水平 (7)3.3.5 加强仓储设施安全管理 (7)第四章:配送路线优化 (7)4.1 配送路线设计原则 (7)4.1.1 经济性原则 (7)4.1.2 可行性原则 (8)4.1.3 安全性原则 (8)4.1.4 服务质量原则 (8)4.2 配送路线优化方法 (8)4.2.1 启发式算法 (8)4.2.2 蚁群算法 (8)4.2.3 遗传算法 (8)4.2.4 粒子群算法 (8)4.3 配送路线优化策略 (8)4.3.1 路线合并策略 (8)4.3.2 路线调整策略 (8)4.3.3 货物装载策略 (9)4.3.4 时间窗口优化策略 (9)4.3.5 资源整合策略 (9)第五章:运输工具与设备优化 (9)5.1 运输工具选择与优化 (9)5.2 配送设备优化配置 (10)5.3 运输工具与设备维护管理 (10)第六章:库存管理与优化 (10)6.1 库存管理策略优化 (10)6.1.1 确立库存管理目标 (10)6.1.2 采用ABC分类法 (11)6.1.3 实施动态库存管理 (11)6.2 库存控制方法优化 (11)6.2.1 采用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 (11)6.2.2 实施库存周期控制 (11)6.2.3 应用库存预警系统 (11)6.3 库存预警机制优化 (11)6.3.1 完善库存预警指标体系 (12)6.3.2 加强库存预警数据分析 (12)6.3.3 优化库存预警流程 (12)第七章信息技术在仓储配送中的应用 (12)7.1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12)7.2 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12)7.3 信息技术在仓储配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3)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13)8.1 仓储配送人员培训与选拔 (13)8.2 仓储配送团队建设与激励 (14)8.3 仓储配送人员绩效评估与激励 (14)第九章:仓储配送网络协同优化 (14)9.1 企业内部协同优化 (15)9.2 企业间协同优化 (15)9.3 行业协同优化 (15)第十章:仓储配送网络优化实施与监控 (16)10.1 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 (16)10.1.1 准备阶段 (16)10.1.2 实施阶段 (16)10.1.3 调整与完善阶段 (16)10.2 优化效果的评估与监控 (16)10.2.1 评估指标 (16)10.2.2 评估方法 (17)10.2.3 监控机制 (17)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7)第一章:仓储配送网络现状分析1.1 仓储配送网络结构分析仓储配送网络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 仓储设施布局我国仓储设施布局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
物流网路结构范文
物流网路结构范文物流是指将货物从供应链的起点(原材料供应商或制造商)运送到终点(最终用户)的过程。
物流网络结构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物流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通过适当的网络结构可以实现物流的高效运作。
物流网络结构包括物流节点和物流路径两个方面。
物流节点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的固定点,包括供应商、生产地、仓库、分销中心和销售终点等。
物流路径是指物流流动的路径,包括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
物流节点和物流路径的结合形成了物流网络。
物流网络结构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充分考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物流的全局性。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物流网络结构:1.集中式物流网络结构:集中式物流网络结构是指将物流活动集中在中心仓库或分销中心,供应链的其他节点通过集中式仓库进行配送。
这种结构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货物的配送速度和准确度。
2.分散式物流网络结构:分散式物流网络结构是指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设立物流节点,每个节点都具有一定的物流功能,货物可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流通。
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降低运输风险。
3.混合式物流网络结构:混合式物流网络结构是指将集中式和分散式结构相结合,根据需求和条件不同,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物流节点和路径组合。
这种结构可以兼顾集中式和分散式的优势,实现物流的高效运作。
4.多级物流网络结构:多级物流网络结构是指在供应链中设置多个物流节点,形成多级的物流网络。
每个物流节点负责不同的物流活动,货物可以在不同的层级之间流通。
这种结构可以分散物流运输压力,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网络结构的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货物特性:不同的货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重量、体积、易损性等,需要不同的物流处理方式。
物流网络结构应根据货物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物流节点和路径。
2.供应链需求:供应链的需求包括货物的供应和需求,货物的运输量和时效等。
物流网络结构应根据供应链的需求确定合适的物流节点和路径,以满足需求。
物流行业高效物流网络建设方案
物流行业高效物流网络建设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项目背景 (2)1.2 目标与意义 (3)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物流网络规划 (3)2.1 物流网络设计原则 (3)2.2 物流节点布局 (4)2.3 运输线路优化 (4)第三章物流设施建设 (4)3.1 物流中心建设 (5)3.2 仓储设施优化 (5)3.3 物流配送设备更新 (5)第四章物流信息化建设 (6)4.1 信息平台架构 (6)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6)4.3 系统集成与应用 (7)第五章供应链协同 (7)5.1 供应商关系管理 (7)5.2 生产计划协同 (8)5.3 销售与分销协同 (8)第六章运输管理 (8)6.1 运输计划与调度 (8)6.1.1 运输计划编制 (8)6.1.2 运输调度管理 (9)6.2 运输成本控制 (9)6.2.1 运输成本构成分析 (9)6.2.2 运输成本控制措施 (9)6.3 运输安全与风险管理 (9)6.3.1 运输安全管理 (9)6.3.2 运输风险管理 (10)第七章仓储管理 (10)7.1 库存控制 (10)7.1.1 库存控制目标 (10)7.1.2 库存控制策略 (10)7.1.3 库存控制实施 (10)7.2 仓储作业优化 (11)7.2.1 仓储作业流程优化 (11)7.2.2 仓储布局优化 (11)7.2.3 仓储作业人员管理 (11)7.3 仓储安全管理 (11)7.3.1 安全管理目标 (11)7.3.2 安全管理制度 (11)7.3.3 安全管理实施 (11)第八章物流成本控制 (12)8.1 成本分析与评估 (12)8.1.1 成本分析 (12)8.1.2 成本评估 (12)8.2 成本控制策略 (12)8.2.1 成本预算控制 (12)8.2.2 成本分摊控制 (13)8.2.3 成本激励机制 (13)8.3 成本优化措施 (13)8.3.1 优化物流网络布局 (13)8.3.2 提高物流效率 (13)8.3.3 加强供应商管理 (13)8.3.4 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13)第九章物流服务质量提升 (14)9.1 服务质量标准制定 (14)9.1.1 服务质量标准概述 (14)9.1.2 服务质量标准内容 (14)9.1.3 服务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14)9.2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14)9.2.1 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法 (14)9.2.2 客户满意度分析 (14)9.3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15)9.3.1 强化服务质量意识 (15)9.3.2 优化服务流程 (15)9.3.3 提升服务技能 (15)9.3.4 完善售后服务 (15)9.3.5 强化信息化建设 (15)9.3.6 加强合作伙伴管理 (15)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5)10.1 项目实施计划 (15)10.2 项目进度监控 (16)10.3 项目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6)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地位日益凸显。
物流网络
第二节 物流实体网络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两 大组成部分:物流线路和物流结点。
一、物流线路 1、铁路线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双轨线路、单轨线路、宽轨
第四节 物流网络的规划
一、物流网络规划的必要性 物流网络规划是指对物流网络系统发展进行的能动有序的计划设
计。物流网络规划是为了更加高效地进行物流活动,同时,它也 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方向。 物流网络规划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环节众多,涉及面广,许多环节之间还存 在“效益背反”现象,这就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综合的物流规 划对其进行必要的统筹规划。 2、物流网络系统的建设投资规模巨大,为防止盲目投资导致的 低水平重复,需要以物流网络规划为指导,以提高物流网络系统 的投资效益。 3、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要想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需要有物流网络规划的有力指导。
三、物流网络的特性
1、网络经济性:网络经济学认为,任何网络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经 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其他人 的数量。也就是说,其他条件不变,连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优于 连接到一个较小的网络。
2、规模效果特性:物流运输网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这样才 能发挥出物流网络的规模效果。物流运输网络具有规模效果特性。 这种规模效果特性主要体现在:
有哪些类型?物流结点按照辐射范围和 影响力的大小分为哪几个层次? 3、物流信息网络有什么作用? 4、简述物流网络规划的步骤。
线路、标准轨线路、窄轨线路、普通线路、快运线路等等。 2、公路线路:公路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最多,最复杂的。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物流网络一、单选题1、()不向固定化、专业化配送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同的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P55A 柔性配送中心B 专业配送中心C 供应配送中心D 销售配送中心2、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被称为()。
P56A. 储存型配送中心B. 销售型配送中心C. 流通型配送中心D. 柔性配送中心3、()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或末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P56A 辐射型配送中心B 区域配送中心C 流通型配送中心D扇形配送中心4、物流中心的上游是()。
P54A 批发商B 配送中心C 工厂D 零售商5、对物流基地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P54A 集约B 系统C 开放D 高效6、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为配送范围,往往与零售经营相结合,比较适合从事( ) 配送。
P55A. 多品种,多批量,多用户B. 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C.少品种,少批量,多用户 D .少品种,参批量,少用户7、()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结点,是处于运输线上的结点。
P49A 综合性结点B 储存性结点C 转运性结点D 流通性结点8、()是介于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之间的一种物流结点,其规范、功能和影响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P54A 物流线路B 物流枢纽C 物流企业D物流中心9、广义物流网络主要包括()和物流信息网络。
P45A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B 物流客户网络C 物流企业网络D 物流通讯网络10、()是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是现代物流系统结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P49A 综合性结点B 储存性结点C 转运性结点D 流通性结点11、()以较强的辐射能力的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
P55A 柔性配送中心B 区域配送中心C 供应配送中心D销售配送中心12、()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56A 辐射型配送中心B 区域配送中心C 流通型配送中心D 销售配送中心13、物流基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P54A 日本B 美国C 法国D 意大利14、()适应一下条件:( 1)配送中心附近连锁店相对集中;( 2)配送中心靠近主要交通运输干线。
P56A 辐射型配送中心B 区域配送中心C 流通型配送中心D 扇形配送中心15、连锁商集中在配送中心的两侧,商品从配送中心向两个相反地方向配送,配送中心靠近主要运输干线,形成()。
P57A 辐射型配送中心B 双向辐射型配送中心C 流通型配送中心D 扇形配送中心16、()大体上的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
P55A 柔性配送中心B 专业配送中心C 供应配送中心D 销售配送中心17、在现代物流中常提到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流通仓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属于()结点。
P49A 综合性结点B 储存性结点C 转运性结点D流通性结点18、在物流系统中,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登都是属于()结点。
P49A 综合性结点B 储存性结点C 转运性结点D 流通性结点19、()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
P55A 柔性配送中心B 专业配送中心C 供应配送中心D 销售配送中心20、()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最多、最复杂的。
P47A 铁路B 公路C 水运D 空运21、从宏观角度来讲,全球航空网属于()。
P45A. 物流信息网络B. 物流运输网络C. 物流客户网络D.物流基础设施网络22、物流基地是整个物流系统的集中信息() P54。
A. 汇集地B. 指挥地C. 消费地D.A 和 B23、运输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运输规模的增长, 单位重量的 ( ) 。
P46A. 运输成本增加B. 运输成本不变C. 运输成本下降D. 不确定24、柔性配送中心的特点是( ) 。
P55A. 固定化B. 专业化C.不固定供需关系D. 不改变配送用户25、在物流运输网络中,单个运输设备的载运能力越大,则()。
P46A. 单位运输成本越低B. 单位运输成本越高C. 单位运输成本不变D. 没有规律26、物流产业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是由物流网络的()决定的。
P46A. 规模效果特性B. 集约特性C. 集中库存特性D. 网络经济特性27、将各个物流线路联结成系统,使各个线路通过结点相通而不是互不相干,这是物流节点的()。
P48A. 管理功能B. 信息功能C. 指挥功能D.衔接功能28、水运线上的码头,从主要功能上来讲,是属于()。
P49A. 转运型结点B. 储存型结点C. 流通型结点D. 综合型节点29、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物流结点,被称为()。
P49A. 转运型结点B. 储存型结点C. 流通型结点D. 综合型节点30、现代物流网络的()功能是增加服务价值,增加公共物流中心的竞争力的服务。
P49A. 物流教育与培训B. 物流系统设计咨询C. 结算D. 需求预算31、配送中心是指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标付价格标签、装货、配送的场所或()。
P55A. 基地B. 经营主体C. 批发商D. 车站33、多数制造业的销售配送中心,同时也往往可以归类为()。
P55A. 区域配送中心B. 专业配送中心C. 加工配送中心D. 城市配送中心34、完整的物流网络由实体产品物流网络和非实体物流网络构成,其中的非实体物流网络主要是指()。
P44A. 物流运输网络B. 物流客户网络C.物流信息网络D.物流设施网络35、连锁店集中在配送中心的两侧,商品从配送中心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配送,配送中心靠近主要运输干线,这种配送中心的布局是()。
P57A. 辐射型B. 双向辐射型C. 线型D. 扇型36、配送中心靠近主要交通运输干线,附近连锁店相对集中,这种布局是()。
P56A. 辐射型B. 双向辐射型C. 线型D. 扇型37、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或末端,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这种配送中心的布局是()。
P 56A. 辐射型B. 双向辐射型C. 线型D. 扇型38、物流中心的下游是()。
P54A. 零售店B. 配送中心或批发商C. 工厂D. 最终消费者32、比较而言 , 配送中心在国内国外的发展趋势都是以( ) 为主的方向发展。
P55A. 区域配送中心B. 专业配送中心C. 加工配送中心D. 销售配送中心39、城市配送中心的运输工具主要是( ) 。
A.挂车 B .中型货车 C .大型货车 D. 小型货车40、在物流网络的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
P45A. 配货B. 装卸C. 运输D. 包装41、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含()和物流节点。
P47A 物流企业B 物流线路C 物流网络D 物流信息42、按经营主体不同分,配送中心有()、社会化合办社会化配送中心三种主要类型。
P55A 公司型B 客户性C 自用型D 服务型43、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属于( ) 类别的配送中心。
P55A. 销售配送中心B. 流通型配送中心C. 半社会化配送中心D. 供应配送中心44、配送中心的配送对象和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的配送中心被称为( )。
P55A. 区域配送中心B.专业配送中心 C .加工配送中心 D .城市配送中心45、以组织物流为主要职能的物流结点,被称为()。
P49A. 转运型结点B. 储存型结点C. 流通型结点D. 综合型节点46、()是由独立于生产者和零售商之外的其他经营者经营的。
P55A. 社会化配送中心B. 半社会化配送中心C. 自用型配送中心D. 共用型配送中心47、通过集中库存,降低库存总量,来实现有效库存调度,这是物流基地的()。
P54A. 调节功能B. 指挥功能C. 集中库存功能D. 集约功能二、多选题1、在超市物流网络中,结点可以是()。
P48A 超市B 货运站C 转运仓库D 分货中心E 火车2、狭义物流网络主要是指物流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
P45A 物流运输网络B 物流信息网络C 物流客户网络D 物流关系网络3、物流线路包括()。
P47A 空运线路B 铁路线路C 公路线路D 水路线路4. 物流结点按主要功能可以分为()。
P49A 转运型结点B 储存型结点C 流通型结点D 综合型结点5. 物流结点的功能包括()。
P48A 衔接功能B 信息功能C 管理功能D 流通功能6. 物流网络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 ) 。
P46A. 运输网络幅员经济B. 线路通过密度经济C. 载运工具能力经济D.运输距离经济E. 港站投资经济7.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
P45A 全球运输网络B 全国性运输网络C 地区性物流网络D 狭义物流网络8. 要成为物流枢纽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P53-54A 大量的人流聚集B 高效的物流通信系统C 一大批高效率的物流企业集聚D优良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形成运输通道或运输干线9. 物流基地的功能有()。
P54A 综合功能B 集约功能C 指挥功能D 中转功能10. 配送中心的类型包括()。
P57A 专业配送中心B 区域配送中心C 辐射型配送中心D 加工配送中心11、根据物流结点辐射范围和影响力的大小,物流结点可分为()。
P53A 物流枢纽B 物流基地C 物流中心D 配送中心12、物流网络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 ) 。
P46A. 运输网络幅员经济B. 线路通过密度经济C. 载运工具能力经济D.运输距离经济E. 港站投资经济13、“网络经济特性”这个网络基本的价值定理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例如()。
P45A. 需求方规模经济B. 网络效应C. 规模效果特性D. 网络外部性14、在物流网络的结点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有()。
P45A. 包装B. 分货C. 运输D. 保管E. 装卸15、作为集约化、大规模的物流设施集中地和多种物流线路的交会地,物流基地具有如下功能()。
P54A. 集约功能B. 需求预算功能C. 集中库存功能D. 转运功能E. 调节功能16、物流基地是整个物流系统的集中信息汇集地和指挥地,具备()三个特点。
P54A. 自动化B. 集约C. 基础D. 规模大E. 运输化17、配送中心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P56A. 辐射型B. 双向辐射型C. 扇型D. 线型E. 金字塔型18、辐射型配送中心的特点是( ) 。
P56A.配送中心附近连锁店相对集中B.配送中心靠近主要交通运输干线C.连锁店集中在配送中心的两侧E.配送中心远离市区19、物流结点的衔接功能的实现方法主要有()。
P48A.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B.通过加工 , 衔接干线物流和配送物流E.通过书信往来实现信息沟通20、一个运输网络的幅员越大, 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