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实验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抛体运动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抛体运动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3e9596358fafab068dc0200.png)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ay =g , 所以a =g
平抛运动的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④由t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X=v0t和
y= gt2可得: 1 2=gx2/2v 2 y= — g(x/v ) 2 0 0 由于g/2v02为常量,所以可知:平抛 运动的轨迹为一条抛物线。
1 _ 2
三、例题讲解
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
X=v0t h =gt2/2 h V0=x/t=x√g/2h
x
思考题:
(1)根据平抛运动的过程分析方法分析一下 斜抛运动的情况。
(2)求平抛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的速度与初 速度的夹角。 (3)飞机以150米/秒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 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秒钟让B球落下, 求在以后的运动中A球与B球的相对位置关系?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二2021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二2021](https://img.taocdn.com/s3/m/8dde828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e.png)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二2021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二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二20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抛规律解决有关问题.2.通过例题分析再次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实践,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一节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平抛运动的特点有了感性认识.这一节我们将从理论上对抛体运动的规律作进一步分析,学习和体会在水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并通过应用此方法去分析没有感性认识的抛体运动的规律.[新课教学]一、抛体的位置我们以平抛运动为例来研究抛体运动所共同具有的性质.首先我们来研究初速度为。
的平抛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手把小球水平抛出,小球从离开手的瞬间(此时速度为v,方向水平)开始,做平抛运动.我们以小球离开手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瞬间开始计时.师:在抛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力情况如何?生:小球只受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平方向不受力.师:那么,小球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吗?它将怎样运动?生:小球在水平方向没有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将保持v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师:我们用函数表示小球的水平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如何表示?生:x=vt师:在竖直方向小球有加速度吗?若有,是多大?它做什么运动?它在竖直方向有初速度吗?生:在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g.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0.师:那根据运动学规律,请大家说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生:y=1/2gt2师:小球的位置能否用它的坐标(x,y)描述?能否确定小球在任意时刻t的位置?生:可以.师:那么,小球的运动就可以看成是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运动的合成.t时间内小球合位移是多大?生:师:若设s与+x方向(即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6.4—1,则其正切值如何求?生:[例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海隔l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观察4个小球()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捧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的正下方,捧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721899192e45361166f514.png)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解析】 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 A 错误, 选项 B 正确;水平方向 Δvx=0,竖直方向 Δvy=gΔt,速度变化 仅在竖直方向上,选项 C 正确;速度变化量 Δv=Δvy=gΔt,任 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选项 D 正确.
4.抛体运动的规律
知识导图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 科学思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科学探究:(1)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2)会作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分解与合成图. 科学态度与责任: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知识点一 平抛运动的速度 阅读教材第 14~15 页“平抛运动的速度”部分.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例 1】 (多选)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速度变化仅在竖直方向上 D.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答案】 BCD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变式训练 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球 A 以初 速度 v0 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 B 以初速度 v0 水平 抛出,并落于 C 点,忽略空气阻力,则( )
图解:
生活链接:
抛体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 修第二 册PPT课 件
知识点二 平抛运动的位移与轨迹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课件:第一章 第3节 平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76e8b227f1922791788e874.png)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
[典例] 如图 1-3-3 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
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 O 点水平飞出,经过 3.0 s
落到斜坡上的 A 点。已知 O 点是斜坡的起点,
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7°,运动员的质量 m
=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 sin 37°=0.60,cos 37°=0.80,g 取 10 m/s2。求:
当垂直斜面方向的速度减为零时,运动员离斜坡距离最远,有 v0sin 37°-gcos 37°·t=0,解得 t=1.5 s。
[答案] (1)75 m (2)20 m/s (3)1.5 s
斜面上平抛运动问题的两类情况
方法
内容
分解 速度
分解 位移
水平 vx=v0 竖直 vy=gt 合速度 v=
[解析] (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y=Lsin 37° =12gt2 得 A 点与 O 点的距离 L=2signt237°=75 m。
(2)设运动员离开 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运动,即 x=Lcos 37°=v0t
解得 v0=Lcost 37°=20 m/s。
2.一小球以初速度 v0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 v,空气阻力不 计,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3)小球的水平射程; (4)小球的位移大小。
解析:(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 v= vx2+vy2 故有 v= v02+gt2,所以 t= v2-g v02。
(2)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有
第3节
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是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 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 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5.2平抛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5.2平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1a1afd976c66137ef06192d.png)
tan2tan定任通意过时该刻段的时速间度内的水反平向位延移长的线中一点
结论总结
a、运动时间t 2 h g
即运动时间由高度h惟一决定
b、水平射程为 x v 0
2h g
即由v0、h共同决定
c、合速度 v v02 2gh d、速度的变化量 △v=g△t,△t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
△v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v0 O
x
α P (x,y)
vx α
y
vy
v
合速度:v vx2vy2 v02(g)t2 速度的偏向角: tan vy gt
vx v0
二、平抛运动规律
2)位移
水平方向:x v 0 t 竖直方向:y 1 gt 2
2
O v0 θ
x
P (x,y)
y
合位移: s x2y2 (v0t)2(1 2g2t)2
v0
vx
30°
vy v
2.跳台滑雪是一种极为壮观的运动.如图所示,运动员从 倾角为30°的山坡顶端的跳台上A点,以v0= 5 3 沿水平方 向飞出,恰好落到山坡底端的水平面上的B点.不计空气 阻力,取g=10 m/s2,求: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AB之间的距离. (3)运动员何时离开斜面的距离最大?
10.小球从空中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前1s时刻, 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300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 向夹600角,g=10m/s2,求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及抛出的 初速度。
一、平 抛 运 动 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条件:(1)初速度v0水平(2)只受重力作用 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研究方法:采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规律 (1)速度关系
202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抛体运动第3节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2022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抛体运动第3节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bc6f7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8.png)
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一、实验目的1.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
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平抛初速度。
二、实验思路1.把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不同方向上两个相对简单的直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1)平抛运动的特点物体是沿着水平方向抛出的,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2)分解方法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
实验方案方案一:分别研究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运动的规律1.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1)如图,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释放,自由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
(2)观察两球的运动轨迹,比较它们落地时间的先后。
(3)分别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A球与B球落地时间的先后,得出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规律。
2.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1)如图,钢球在斜槽M中从某一高度滚下,从末端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实验前,先将一张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装置的背板上)。
(2)钢球飞出后,落到挡板N上,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此时的位置。
(3)上下调节挡板N,通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
(4)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设法确定相等的时间间隔,再看相等的时间内水平分运动的位移,进而确定水平分运动的规律。
方案二:利用频闪照相法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1.实验原理:数码相机每秒拍下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十几帧或几十帧照片,将照片上不同时刻的小球的位置连成平滑曲线,便得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于相邻两帧照片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只要测出相邻两帧照片上小球位置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就很容易判断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
2.数据处理:(1)建立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的直角坐标系。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重难点讲解(新人教版必修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重难点讲解(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aa4b5bd960590c69ec3768c.png)
第4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方法很多,可以用小球研究,也可以用水流研究,还可以用DIS 研究。
由于实验设计方案不同,导致操作步骤不同,但是实验原理都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下面列举一例.一、实验目的 描绘平抛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先采用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曲线,然后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测出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x ,y ),再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把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y=21gt 2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 =g y 2,利用x=v 0t 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 0=yg 2。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斜槽末端的切线是否水平。
2.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竖直的木板上,固定时要用重锤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
3.选定斜槽末端上方小球球心处为坐标原点O ,从坐标原点O 画出水平向右的x 轴和竖直向下的y 轴。
4.使小球从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滚下,并由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先用眼睛粗略地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x 值处的y 值,然后使小球从固定位置由静止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对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这一点。
5.依次改变x 的值,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其他各点的位置。
五、数据处理取下坐标纸,根据记下的一系列位置,用平滑的曲线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轨迹上选取几个不同的点,测出它们的横坐标x 和纵坐标y ,根据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利用公式v 0=x yg 2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最后求出v 0的平均值。
六、误差分析小球初速度是否水平、运动轨迹是否与木板平行和空气阻力是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
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实验中注意以下几点:○1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呈水平。
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研究平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2ba8328524de518974b7d2e.png)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用描迹法逐点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 坐标与x 坐标间的关系具有y =ax 2的形式(a 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 、y ,据x =v 0t ,y =12gt 2得初速度v 0=x g 2y. 三、实验器材斜槽、坐标纸、图钉、方木板、小球、刻度尺、重锤、细线、三角板、铅笔、铁架台.四、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斜槽将坐标纸用图钉钉在竖直的木板的左上角,如图所示,用平衡法调整斜槽末端水平,直到将小球轻放在斜槽的平直部分的末端,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即可.2.调整木板,确定坐标原点用悬挂在槽口的重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 ,用铅笔在纸上把这个点记下来,O 点即为坐标原点,再利用重垂线画出通过O 点的竖直线.3.确定球的位置使小球由斜槽某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离开水平槽后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小球的运动轨迹,然后使小球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4.建坐标系,描绘轨迹取下坐标纸,以过O 点的竖直线作为y 轴,过O 点的水平线作为x 轴,最后将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五、数据处理 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如图所示,在x 轴上作出等距离的几个点A 1、A 2、A 3、…,把线段OA 1的长度记为l ,则OA 2=2l ,OA 3=3l ,由A 1、A 2、A 3、…向下作垂线,与其轨迹交点分别记为M 1、M 2、M 3、…,若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则各点的y 坐标和x 坐标之间应该具有y =ax 2的关系(a 是待定常量),用刻度尺测量某点的x 、y 两个坐标值代入y =ax 2求出a .再测量其他几个点的x 、y 坐标值,代入y =ax 2,若在误差范围内都满足这个关系式,则这条曲线是一条抛物线.2.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1)已知轨迹和抛出点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在轨迹曲线上任取A 、B 、C 、D 、E 、F 六个不同点.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它们的坐标x 和y .③根据坐标值,代入公式v 0=x t =x g 2y,分别计算小球的初速度v 0,并计算其平均值. (2)已知轨迹和竖直轴或水平轴,不知抛出点①在轨迹曲线上取三点A 、B 、C ,使x AB =x BC =x ,如图所示.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y A 、y B 、y C ,则有y AB =y B -y A ,y BC =y C-y B . ③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从A运动到B 和从B 运动到C 的时间相等,设为T ;竖直方向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有:y BC -y AB =gT 2,且v 0T =x .由以上两式得:v 0=xg y BC -y AB . 六、误差分析1.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导致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2.建立坐标系时,坐标原点的位置确定不准确,导致轨迹上各点的坐标不准确.3.小球每次自由滚下时起始位置不完全相同,导致轨迹出现误差.4.确定小球运动的位置时不准确,会导致误差.5.量取轨迹上各点坐标时不准确,会导致误差.七、注意事项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检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将其向两边各轻轻拨动一次,看其是否有明显的运动倾向).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乙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3)图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 cm,A、B两点水平间距Δx为40.0 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_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 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思路点拨] (1)明确实验条件和平抛运动轨迹特点,平抛运动初速度要水平,运动轨迹是平滑的曲线;(2)写出y-x2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判断;(3)应用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出时间,再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初速度,再求出小球在C点对应的竖直分速度,运用速度的合成即可求解合速度.[解析](1)要保证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抛出,则斜槽末端必须水平;要保证小球每次抛出的速度都相同,则小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故选项a 、c 符合要求,选项b 错误.平抛运动的轨迹应为平滑曲线,故选项d 错误.(2)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竖直方向:y =12gt 2,水平方向:x =v 0t ,则y =12·g v 20·x 2,即y ∝x 2,故选项c 正确.(3)根据图线数据,利用运动规律分析由平抛运动可得y 1=12gt 21,y 2=12gt 22 解得t 1=0.1 s ,t 2=0.3 s ,故初速度v 0=Δx t 2-t 1=2.0 m/s C 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2y =2gy 3则C 点的速度v C =v 20+v 2y =4.0 m/s. [答案] (1)ac (2)c (3)2.0 4.0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求解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x 相等的三点A 、B 、C ,量得x =0.2 m .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 1=0.1 m ,h 2=0.2 m ,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 取10 m/s 2)(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 m/s ;(2)物体经过B 点时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 m/s ;(3)抛出点在A 点上方的高度为________m 处.[解析] (1)在竖直方向上,由Δy =gT 2得h 2-h 1=gT 2,解得时间间隔T =0.1 s在水平方向上,由x =v 0T解得初速度v 0=2 m/s.(2)B 点是A 到C 过程中时间的中点,则竖直方向上AC 段的平均速度即为B 点的竖直分速度,有v By =v ACy =h 1+h 22T =0.1+0.22×0.1m/s =1.5 m/s. (3)法一:设抛出点与B 点的竖直高度为H ,则H =v 2By 2g =1.522×10m =0.112 5 m故抛出点到A 点的竖直高度H A =H -h 1=0.012 5 m.法二:由v y =gt 知v By =gt B 则物体由抛出点运动到B 点所用的时间t B =1.510s =0.15 s 则物体由抛出点运动到A 点所用的时间t A =t B -T =0.05 s可得抛出点在A 点上方的高度h A =12gt 2A=0.012 5 m. [答案] (1)2 (2)1.5 (3)0.012 5(1)由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几个推论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可以使用.(2)题给的A 点不是抛出点时,用Δy =gT 2处理竖直方向的问题较为简单.实验改进与创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 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中P 0P 0′、P 1P 1′、…),槽间距离均为d .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 上.实验时依次将B 板插入A 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把B 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 .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所示.(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次将B 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解析]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水平、A板水平且其上插槽与斜槽中心轴线垂直、B 板竖直;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保持小球每次水平抛出的初速度相同;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是为了保持相邻痕迹点的水平距离大小相同.[答案](1)斜槽末端水平、A板水平且其上插槽与斜槽中心轴线垂直、B板竖直保持小球每次平抛时初速度相同(2)保持相邻痕迹点的水平距离大小相同(合理即可)(3)如图所示(1)本实验中,把小球的平抛运动的轨迹由纸面内转换到垂直纸面的平面内.(2)B板每向右平移距离d,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使转换具有等效性.1.(多选)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一定要注意木板是否竖直B.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只需注意小球不和木板发生摩擦C.每次实验都要把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实验的目的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解析:选ACD.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必须使斜槽末端切线水平,使木板竖直,以确保小球水平飞出和正确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A正确,B错误;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可保证小球初速度不变,C正确;由实验目的可知,D正确.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解析:选C.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说明两球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能说明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C正确.3.(多选)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选取的点离原点O较远解析:选BC.从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来看,就是要“描绘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并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有的同学认为如果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小球离开斜槽末端的平抛初速度比光滑斜槽的小,而错选了A项.实验中要求“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平抛初速度相等.因此只要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的初始位置相同,平抛时的初速度就相同,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不会引起误差.如果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其运动就不是平抛运动,而是斜抛运动,会引起误差.应以斜槽末端小球重心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否则会引起误差.由y=12gt2,x=v0t,得v0=x g2y.其中x、y均由刻度尺进行测量,进行计算时选取的点距抛出点O越远,x、y值就越大,误差越小.4.(多选)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图,则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A.选用装置图甲研究平抛物体的竖直分运动时,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B.选用装置图乙并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出平抛运动的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要低于水面C.选用装置图丙并要获得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每次不一定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D.除上述装置外,还可以用数码照相机每秒拍摄15帧钢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以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解析:选BD.小球下落的速度很快,运动时间很短,用眼睛很难准确判断出小球落地的先后顺序,应听声音,选项A错误;竖直管的上端A应低于水面,这是因为竖直管与空气相通,A处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强,不受瓶内水面高低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选项B正确;只有每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钢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才相同,选项C 错误;获得钢球做平抛运动时每秒15帧的照片就等同于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在方格纸上描点的方法,同样可以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选项D 正确. 5.(多选)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 、B 、C 三点的位置,取A 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0,0)B .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10,-5)C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2 m/sD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1 m/s解析:选BD.在竖直方向,据Δy =gT 2得(0.4-0.15)-0.15=gT 2,解得T =0.1 s ,故v 0=(0.2-0.1)m 0.1 s=1 m/s ,选项D 正确.设抛出点离A 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x 、y ,小球从抛出点运动到A 点所用的时间为t .在竖直方向有:y +0.15 m =12g (t +T )2,y +0.4 m =12g (t +2T )2,解得t =0.1 s ,y =0.05 m =5 cm.在水平方向有:x =v 0t =1×0.1 m =10 cm.因此,抛出点的坐标为(-10,-5),选项B 正确.6.(多选)“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设我国宇航员乘坐探月卫星登上月球,如图所示是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水平抛出小球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已知照片上方格的实际边长为a ,闪光周期为T ,据此可以得出( )A .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a /T 2B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3a /TC .照片上A 点一定是平抛的起始位置D .小球运动到D 点时速度大小为6a /T解析:选BC.由闪光照片可知,在竖直方向,在相邻相等时间内小球位移差为2a ,由Δy =gT 2可得,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 =2a T2,选项A 错误;由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可得3a =v 0T ,解得v 0=3a T ,选项B 正确;小球在平抛出后第1个T 时间内竖直方向位移y 1=12gT 2=12×2a T2×T 2=a ,所以照片上A 点一定是平抛的起始位置,选项C 正确;小球运动到D 点时竖直速度v y =g ·3T =2a T 2×3T =6a T ,水平速度为v 0=3a T,小球运动到D 点时速度大小为v =v 20+v 2y =45a T,选项D 错误. 7.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在竖直板面上记下了重垂线y 的方向,但忘了记下平抛的初位置,在坐标纸上描出了一段曲线的轨迹,如图所示,现在曲线上取A 、B 两点量出它们到y 轴的距离,AA ′=x 1,BB ′=x 2,以及AB 的竖直距离h ,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得小球平抛时初速度为( )A . g (x 22-x 21)2hB . g (x 2-x 1)22hC .x 1+x 22g 2hD .x 2-x 12g 2h 解析:选A.设平抛小球运动到A 点的时间为t ,抛出点到A 点的竖直高度为H ,运动到B 点的时间为t +Δt ,则有H =12gt 2,H +h =12g (t +Δt )2,x 1=vt ,x 2-x 1=v Δt 联立解得v =g (x 22-x 21)2h,故A 选项正确. 8.如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实验后在白纸上作的图.(1)在图甲上标出O 点及Ox 、Oy 轴,并说明这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定斜槽轨道时应注意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需经过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公式v 0=__________,根据图乙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v 0=__________m/s(g 取9.8 m/s 2).解析:(1)如图所示,斜槽末端小球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为O 点,从O点作平行于铅垂线向下的直线为Oy 轴,再垂直于Oy 作Ox 轴.(2)为了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应调整斜槽使轨道末端切线沿水平方向.(3)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一致,要求它的初速度相同,故每次都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4)由于x =v 0t ,y =12gt 2,故初速度v 0=x g 2y,根据题图乙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v 0=1.6 m /s .答案:(1)见解析 (2)轨道末端切线沿水平方向 (3)使小球每次都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 (4)x g 2y 1.69.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M、N的末端可看做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末端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题图甲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现象为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题图乙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象为P球击中Q球,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P球击中Q球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如图所示,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0.420 m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和水平位移d,记录在表中.v0/(m·s-1) 0.741 1.034 1.318 1.584t/ms 292.7 293.0 292.8 292.9d/cm 21.7 30.3 38.6 46.4(1)0关系,与________无关.(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t理=2hg=2×0.42010s=289.8 ms,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 3 ms.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重新做了这个实验,竟发现测量值t′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理,但二者之差在3 ms~7 ms,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给出的四组数据,d与v0的比值分别为0.293、0.293、0.293、0.293,可见,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与时间无关.(2)重力加速度应取当地的真实值,或取9.8 m/s2,不能取10 m/s2.(3)测量值大于理论计算值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光电门传感器置于槽口的内侧,将小球水平运动的时间记录在内了,二是空气阻力的影响,使运动时间比理论值偏大.由题意知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故导致偏差的原因是光电门传感器置于槽口的内侧.答案:(1)正比时间(2)重力加速度取值不正确(3)光电门传感器置于槽口的内侧。
5.2平抛运动
![5.2平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efb148a02d276a200292ed6.png)
v y gt
v0
G
s y
x 2
x
x
vx v0
y gt x 2v0 v y gt tan v x v0 tan
x2 y2
vy
vx
2 2 合 速 度 v vx v y
结论: 位移与速度不同方向 tan 2 tan 飞行时间
t 2y g
y
曲线轨迹 水平位移
y
v
g 2 x 2 2v0 2y x v0 g
Just for Jas @-8-
四、平抛运动实例分析
【例题一】一架飞机水平的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0.1秒钟释放一颗炸 弹,先后共释放10颗,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10个炸弹: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等间距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不等间距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直线;它们落地点等间距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直线;它们落地点不等间距
E.在空中两相邻炸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F.在空中两相邻炸弹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答案】C、F
Just for Jas @-8-
【例题二】轰炸机以v机 =80m/s的速度,在距海面h=45m高处水平飞行,
尾随一艘v机=15m/s的速度逃逸的敌船,采用老式炸弹轰炸敌船,不计 空气阻力。若你是飞机驾驶员,请你算出飞机投弹点距敌船的水平距
三、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沿竖直方向 初速度为 零且只受 重力作用
分解
沿水平方向 具有初速 度而且不 受力
v0
G
自由落 体运动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 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 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学案及典型例题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学案及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8f29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8.png)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基础知识梳理一、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作用的运动.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方向的抛体运动.3.平抛运动的特点:(1)初速度沿水平方向;(2)只受作用.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思路】(1)基本思路:根据运动的分解,把平抛运动分解为不同方向上两个相对简单的运动,分别研究物体在这两个方向的运动特点.(2)平抛运动的分解:可以尝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方向的分运动和方向的分运动.【进行实验】方案一:频闪照相(或录制视频)的方法(1)通过频闪照相(或视频录制),获得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2)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3)通过频闪照片描出物体经过时间间隔所到达的位置;(4)测量出经过T,2T,3T,…时间内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位移和位移,并填入表格;(5)分析数据得出小球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的特点.方案二:分别研究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运动规律步骤1: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图2(1)如图2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做运动;同时B球被释放,做运动.观察两球的运动轨迹,听它们落地的声音.(2)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的初速度,发现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运动.步骤2: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1.装置和实验(1)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M末端水平,使固定的背板竖直,并将一张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背板上,N为水平装置的可上下调节的向背板倾斜的挡板.(2)让钢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滚下,从末端飞出后做平抛运动,使小球的轨迹与背板.钢球落到倾斜的挡板N上,挤压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印迹.(3) 调节挡板N,进行多次实验,每次使钢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4)以斜槽水平末端端口处小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5)取下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6)根据钢球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在轨迹上取竖直位移为y、4y、9y…的点,即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测量这些点之间的水平位移,确定水平方向分运动特点.(7)结论:平抛运动在相等时间内水平方向相等,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运动.2.注意事项:(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小球静止,则斜槽末端水平).(2)背板必须处于,固定时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由静止释放.(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钢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一直到达为宜.【参考答案】重力水平重力直线水平竖直平抛自由落体自由落体平行上下坐标 相等 位移 匀速直线 切线水平 竖直面内 同一位置 左上角 右下角考点一:平抛运动概念、性质、条件、特征【例1】2022年2月15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冠军。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1.2 平抛运动的规律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1.2 平抛运动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17656059b6648d7c0c74602.png)
热点三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例3】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水平抛出一钢球,落 到斜面底端,已知抛出点到落点间斜边长为L。
(1)求抛出的初速度。 (2)抛出后经多长时间物体离斜面最远?
【解析】(1)钢球做平抛运动,下落高度Lsinθ=1/2gt2,
飞行时间t=
, 2 L s i n g
水平飞行距离Lcosθ=v0t,
*体验应用*
试证明: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 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 中点。
【答案】如图所示,物体到 达A点的水平分速度为vx=v0,竖 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方向 tanα=vy/vx=gt/v0
而tanβ=y/x=gt2/v0 所以tanα=y/(x/2)得证。
热点一 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
【例1】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的规律,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悬点O正下 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 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保__证_小__球_沿_水__平_方__向_抛__出_____。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g 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 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s__2 _ h__L_ 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θ为 横坐标,得到如图所示图象。则当θ=30°时,s为______ m;0.若52悬线 长L=1.0 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 ___1_.5____m。
要点二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平抛运动》探究教案
![《平抛运动》探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e50408e87101f69e3195b5.png)
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2第五章第四节《平抛运动》探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验证平抛运动的特点是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2.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平抛运动轨迹.(二)过程与方法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仪器和自制器材,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A.如何设计实验。
B.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C.通过实验处理结果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教学难点准确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平抛运动→实验证明→得出结论→练习、小结★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教师活动:介绍自制电磁控制打击装置:将子弹装入能发射的固定在板前的玩具手枪,固定板后电磁铁与电源相连,控制电路通断的两根金属丝搭在枪口处,带有衔铁的玩具被吸在电磁铁上,枪口与玩具在同一水平面,发射的子弹断开搭在一起的两根金属丝,吸在电磁铁上的玩具同时下落,子弹总是击中玩具,这说明什么问题?复习导入复习旧知1.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2.平抛运动的规律(1)⎪⎪⎩⎪⎪⎨⎧+===⎪⎩⎪⎨⎧==22020)2(21y x y x v v v gtv v v at y t v x新课教师活动: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理论研究了解到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一、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教师活动:首先我们先来研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理论分析知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是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个结论。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41ecf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运动时间与高度相关
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初始高度有关 ,高度越高,时间越长。
速度与角度的变化
平抛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随着 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实验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
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的水平和竖直位移,测 量工具的精度、人为读数误差等都会影响实 验结果。
环境因素
实验过程中,空气阻力、风速等环境因素会对平抛 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导致实验误差。
体育科学
平抛运动在体育科学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篮球、 足球等球类运动的投篮、传球等技术动作的物理 学原理。
实验探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技术应用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高速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对平抛运 动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和分析。
多维度实验探究
从不同维度(如速度、角度、高度等)对平抛运动进行实验探究, 以得出更全面的规律。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 点。例如,可以得出平抛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平抛运 动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正切值等于重力加速 度与初速度之比等结论。
04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
0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竖直
位移以及两者之间的夹角。
根据各个分运动的规律,推导 出合运动的规律。
02
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介绍
平抛运动实验器
包括平抛运动轨道、小球、光电计时器等。
计算机与数据采集器
用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场地与背景
选择一个相对安静、无风的场地,背景应为 单一颜色,以便于光电计时器的使用。
实验操作流程
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平抛运动实验器 是否完好无损。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第二册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f29f551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b.png)
3 先演示实验一遍,同学们根据 老师的提示,合作进行实验
4 讨论分析法 设置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同学实 验后,探讨相关问题,得出结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5
导入新课 研读思考
演示思考
拓展延伸 探讨分析
实验探究
导入新课
预计用时5分钟。 师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师生以对 话的方式展开,引起学生的疑问,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拓展延伸
预计用时3-4分钟。 老师布置一道经典例题,简要 说明题目要求,请同学们回答相关 问题,提炼出物理模型并解决问题。
5
01
老师布置相关作业, 加强学生对平抛运 动的应用,对生活 中平抛运动的了解。
02
老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 行概括总结,使本课知 识要点化、系统化,加 强学生的记忆,加深对 平抛运动的理解。
2
高一(12)班共40人,学风较好,思维跳跃。
学生可能面临的挑战
对曲线运动的研究,由于综合性比较强,学生 综合分析的能力、实验能力可能面临挑战。
3
3
1
平抛运动的特点
2
平抛运动的规律
3
学习和借鉴本节 课的研究方法
3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分解
事实性知识
能理解现实或实验中的 典型情景,并从中剥离提 炼出物理模型,分析相应 物理现象
方法性知识
能做出平抛运动的受力 分析,能分解平抛运动, 能通过分析,得出平抛运 动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运 动形式
2
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 用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 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 于探索,逐步树立严谨科学 的实验态度合正确的认识观
高中物理必修二54抛体运动的规律(解析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54抛体运动的规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95c8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4.png)
5.4 抛体运动的规律【学习目标】1. 知道平抛运动的概念及条件,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2. 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且这两个分运动互不影响.3.知道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知识要点】 一、平抛运动的特点1.平抛运动的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特点:水平方向上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为自由落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1.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即以抛出点为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 轴,正方向与初速度v0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分别在x 方向和y 方向研究. 2.平抛运动的规律在水平方向,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x =v x tv x =v 0在竖直方向,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y =12gt 2v y =gt某时刻实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v t =v 2x +v 2y ,合速度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且满足tan θ=v y v x =gt v 0. t 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和方向:l =x 2+y 2,合位移与水平方向成α角,且满足tan α=y x =gt2v 0.三、平抛运动的两个推论1.推论一:某时刻速度、位移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θ、α的关系为tan θ=2tan_α.2.推论二: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题型分类】题型一、平抛运动的理解例1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增大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C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解析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但由于只受恒定不变的重力作用,所以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选项A 、D 错误,B 、C 正确. 答案 BC 【同类练习】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 C解析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是匀变速运动,其初速度与合外力垂直不共线,是曲线运动,故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B 错误,C 正确;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落地时的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的合速度,其方向一定与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D 错误. 题型二、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例2 如图所示,排球运动员站在发球线上正对球网跳起从O 点向正前方先后水平击出两个速度不同的排球。
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探究平抛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de5980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2.png)
方案二:频闪照相
方案二:频闪照相 对比分析 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方案二:频闪照相
对比分析 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光电门
电磁铁
电磁铁
磁 片
吸球开关
方案三:喷水法
如图,倒置的饮料瓶内装有 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 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 平,加上一个很细的喷嘴。
水平喷出的细水 柱即为平抛运动
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四段位移近似相等,即AB=BC=CD=DE
方案一:描轨迹法
X1
X2
O
h
3h
5h
X3
X4
7h
y
x
在平抛运动的轨迹上,竖直位移 为h、3h、5h……,它们对应的四段 水平位移相等。
说明,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 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方案一:描轨迹法
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设计方案
方案一:描轨迹法 方案二:频闪照相 方案三:喷水法 方案四:传感器
方案一:描轨迹法
【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方案一:描轨迹法
【实验原理】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间的关系具
(1)代数计算法:将各点(如M2点)的坐标(x,y)代入y=ax2求出常数a,看计算得 到的a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是一个常数。
(2)图像法:建立y -x2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 各个点的x坐标值计算出对应的x2值,在坐标 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若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则说明平抛运动的轨迹是 抛物线。
高中物理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2770d7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f.png)
1.能够描出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2.能够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能够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一
二
三
四
一、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可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
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则水平方向 x=v 0t,竖直
方向 y=
1
2, 令小球做平抛运动,
个小球从轨道A射出,并在射出时撞开碰撞开关S,使电磁铁E断电释
放它吸着的小球。
②让电磁铁E从N向M移动,调整它的位置,多次重复以上步骤。
我们看到两个小球每次都发生相碰,因此可以得出两个小球在竖
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的结论,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
是自由落体运动。
一
二
三
四
2.轨迹研究法
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起水平、竖直方向的直角坐标系,通
A、B、C、D、E等点,现测得各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9.6 cm、
39.8 cm、60.2 cm、79.6 cm,试根据影子的运动讨论物体在水平方
向上的运动情况。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解析:小球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的运动情况反映了物体在水平方向
的运动情况。各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刻度尺将点连成折线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解析: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
动,故A正确;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
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错误,C正确;记
录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时,每次不必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D错
高中物理 必修二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 必修二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27f3e48aaea998fcd220e08.png)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 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的位置,使从槽 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
用铅笔在卡片缺口处的白纸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 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
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3.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21
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Δy=gt2=2×0.05=0.1 m 所以t=0.1 s
x=v0t
所以
v0
=
x 3 0.05m t 0.1s
vBy
= (y1 y2 ) 8 0.05m =2
2t
0.2s
m/s
=1.5 m/s
vAy = vBy –gt = 2 m/s-1 m/s=1 m/s
27
5.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 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 动中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2_g_l _ (用l、g表示),其值是___0_._7_0__m_/_s___ (g取9.8 m/s2)。
观察结果:两球同时落地 【实验结论】: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 是自由落体运动 。
观察实验,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6
探究三、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探究思路:
怎样才能描绘出平 抛运动轨迹?
1.创造条件得到一个平抛运动。
2.在平抛运动的轨迹上找到一些点并记录下来。
3.利用记录下来的点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4.进一步研究这种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 y 坐标与 x 坐标间的关系具有 y=ax2 的 形式(a 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 x、y,根据 x=v0t,y=12gt2 得初速度 v0=x 2gy. 三、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坐标纸、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 度尺
一、实验步骤 1.按图 1 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
图1
2.以水平槽末端端口上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 O,过 O 点画出竖直的 y 轴和水平的 x 轴.
3.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 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就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方法,在 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解析】 (1)还需要的器材是坐标纸和重垂线,故选 B、E.(2)做平抛运动 的实验时,斜槽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为使小球运动轨迹相 同,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滚下.描点法画物体运动的轨迹 时,应用平滑的曲线连点,偏离轨迹较远的点应舍去.故 A、D 正确.
【答案】 (1)BE (2)AD
2.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1)平抛轨迹完整(即含有抛出点)
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出该点离原点的水平位移 x 及竖直位移 y,就可求出
初速度 v0.因 x=v0t,y=12gt2,故 v0=x
g 2y.
(2)平抛轨迹残缺(即无抛出点) 如图 2 所示,在轨迹上任取三点 A、B、C,使 A、B 间及 B、C 间的水平距 离相等,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A、B 间与 B、C 间所用时间相等,设为 t,则 Δh=hBC-hAB=gt2
图2
所以 t= hBC-g hAB,
所以初速度 v0=xt=x
g hBC-hAB.
三、误差分析 1.仪器安装时,未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会造成系统误差. 2.描点不准确,测量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不准确会造成偶然误差. 四、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 小球静止,则斜槽末端水平). 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 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探究 2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
(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 直线作为 x 轴和 y 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来确定的.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 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 O 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实验探究 1 实验步骤和原理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
(3)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 3 所示,假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 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_______________.
图3 (4)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 M,测得坐标为(x,y),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 ________,测量值比真实值要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将白纸从木板上取下,从 O 点开始连接画出的若干点描出一条平滑的曲 线,如图乙所示.
二、数据处理 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1)原理: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则当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 坐标系后,轨迹上各点的坐标具有 y=ax2 的关系,且同一轨迹上 a 是一个特定 的值.
(2)验证方法 方法一:代入法 用刻度尺测量几个点的 x、y 坐标,分别代入 y=ax2 中求出常数 a,看计算 得到的 a 值在误差范围内是否为一常数. 方法二:图象法 建立 y -x2 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各个点的 x、y 坐标值分别计算出对应 y 值 的 x2 值,在 y -x2 坐标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求出该直线 的斜率即为 a 值.
【答案】 (1)将小球放置在槽口处轨道上,小球能保持静止 (2)重垂线 (3)
坐标原点应该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 (4)v0=x
g 2y
偏
大
【导学号:45732094】
【解析】 (1)水平时小球处处平衡,放在槽口能静止不动;(2)用重垂线确 定竖直线最准确;(3)描绘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时应是描绘球心的位置,因此坐标 原点应在平抛起点的球心位置,即坐标原点应该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
的水平投影点;(4)根据 x=v0t,y=12gt2,两式联立得:v0=x 2gy,因为坐标原 点靠下,造成 y 值偏小,从而 v0 偏大.
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 A.停表 B.坐标纸 C.天平 D.弹簧秤 E.重垂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为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找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都连 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