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Chapter 1: 我们身边的物体1.1 物体的特征1.2 物体的分类2. Chapter 2: 水和空气2.1 水的奥秘2.2 空气的力量3. Chapter 3: 动物和植物3.1 常见的动物3.2 常见的植物4. Chapter 4: 天空和地球4.1 天空的变化4.2 地球上的事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水、空气、动植物、天空和地球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水、空气、动植物、天空和地球的科学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地呈现教学内容。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的要点,便于学生记忆。

3. 图表:用图表展示物体的分类、水循环等知识点。

4. 例题: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身边的物体,并分类。

画出水循环的过程。

观察天空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描述物体和分类的答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水循环的过程图可以根据课堂所学进行绘制。

天空变化的记录可以包括天气、云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拓展科学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三条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6. 板书设计中的提纲、图表、例题7.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重点关注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部编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部编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
思考: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观察小组内部的物体,分析影响因素)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
大小
材料 形状 ……
新知讲解
讨论
大的物体一定比小的物体重吗?
新知讲解 一、判断题 1.我们可以通过“掂一掂”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

2.最准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是”预测“。( × ) 3.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只有大小。( )
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并记录 下来
还可以把分类结 果给同桌看,让 同桌猜猜“是根 据什么特征分类 的”。
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 探索:给物体分类
选择1~2种特征 进行分类。
研讨:探讨分类的方 法
我会汇报
你是怎样分类 的,根据物体 的哪些特征分 类?
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 探索:给物体分类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的形状具体固定的形状,形装饰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 不同
巩固提升
二、填空题
1.在实验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 A )。
A 预测 B 掂一掂 C 称一称 2.右侧图片代表的是(B )。
A 预测 B掂一掂 C称一称
课堂小结
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没有利用
使用方法复杂的电子秤或其他称,而是设计利用

冀教版科学一下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科学一下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科学一下知识点归纳冀教版科学一下知识点归纳:1. 大气的组成和特性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组成。

大气具有压强、密度、温度和湿度等特性。

2.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可以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也可以通过太阳热能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3. 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环节。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再生的重要过程。

4.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链条,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5.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自转使得我们能够感受到日出日落,而地球公转则决定了四季的变化。

6.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

它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促进人类福祉起着重要作用。

7. 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8. 人类的消化系统人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它们协同工作将食物消化吸收,提供能量和养分。

9.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实现生长和繁殖。

10.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和积极的心态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以上是冀教版科学一下的一些知识点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培养科学素养,促进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本文档总结了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内容如下:第一章:动物的生活1. 动物的分类- 动物按照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食草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2. 动物的特征- 动物有躯干、头部、四肢和尾巴等组成部分。

- 动物可以运动、呼吸、吃东西、繁殖等。

3. 动物的饮食-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饮食惯,比如食草动物吃植物,肉食动物吃其他动物等。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1. 植物的分类-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

2. 植物的特征- 植物有根、茎、叶和花等组成部分。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来制造食物。

3. 植物的生长- 植物需要土壤、光线和水分等条件才能生长。

- 植物通过种子或者根茎繁殖。

第三章:物体的性质1. 物体的分类- 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

2. 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3. 物体的变化- 物体可以发生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的变化。

第四章:天气与季节1. 天气的变化- 天气有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各种变化。

2. 季节的变化- 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3. 季节的特点- 不同季节的天气、气温和植物等有着不同的特点。

第五章:地球与太阳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圆球状的天体。

2. 地球的特点- 地球有陆地和海洋,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地方。

3. 太阳的作用- 太阳提供了光线和热量,支持了地球上的生命存在。

以上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1.在山脚下、小河边和草地上,我们都能看到石头。

2.石头有很多用途,比如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图案、画图案、做盆栽等。

此外,石头还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以及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3.我们可以从石头的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光滑以及轻重等方面来观察和描述它的样子。

4.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但每次只能按照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5.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比如石斧、石刀和石锤。

6.筛泥土时,我们先用筛孔最大的筛子,再用筛孔中等的,最后用筛孔最小的。

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比较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比较细。

7.在挖出来的泥土中,我们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和蚯蚓等。

8.制作泥塑时,我们需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杂物的部分,并将大土块碾碎。

接着,我们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再捏成各种造型。

泥塑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和高温烧制,最终制成了陶器。

9.我们可以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和泥土中看到沙子。

10.黏土是一种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可以用极细的针在铝箔上扎孔,再借助塑料瓶筛出来。

11.干沙子和干黏土有以下不同:用放大镜看,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用手按,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用手捻,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等。

12.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

黏土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13.瓷器和泥人是用黏土制作的,沙雕和沙画则是用沙子制作的。

第二单元水1.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到水。

2.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倒入什么形状的就呈现什么形状。

4.在大自然中,水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小学科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科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科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观察与比较
-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 比较是将不同事物的特征进行对照,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知识点二: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 物体的形状可以分为直线形、曲线形、角形、圆形等。

- 物体的特征包括颜色、大小、重量、硬度、透明度等。

知识点三:动物的特征和性
- 动物的特征包括种类、外形、颜色、大小等。

- 动物的性包括进食、运动、繁殖、休息等。

知识点四: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条件
- 植物的特征包括种类、外形、颜色、大小等。

- 植物的生长条件包括土壤、阳光、水分、温度等。

知识点五:天气和季节变化
- 天气包括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 季节变化包括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天气和自然现象。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包括保护水资源、空
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

-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种植树木等来保护环境。

知识点七: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和
找出事物的规律。

- 进行科学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以上是【小学科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对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这些知识。

1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1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1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1. 生活中的物质
在1年级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开始了解生活中的物质。

老师会通过教学和实验让学生了解
一些常见的物质,比如水、空气、土壤等。

学生们会学习到这些物质的特性和用途,以及
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认识植物
在1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开始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特性。

他们会学习到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和花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
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3. 探索动物的生活
在学习植物之后,1年级的学生会开始了解动物的生活。

他们将学习一些常见的动物,比
如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学生们会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
统中的作用。

4. 探索自然界
1年级的学生会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一些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

比如,他们会学习到
光的反射和折射、声音的传播、温度的变化等。

通过这些探索性的学习,学生们将建立起
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

5. 保护环境
在学习了自然界的一些规律和现象后,1年级的学生将开始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
会学习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比如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植被、如何减少垃圾等。

通过
这些学习,学生们将养成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和习惯。

以上就是1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们将建立起对生活和自然的
基本认识,并养成良好的科学习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优质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优质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详细内容包括:1. 第1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活动等。

1.1 春天的自然现象1.2 植物的生长1.3 动物的活动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探索物体的性质,如轻重、形状、颜色等。

2.1 物体的轻重2.2 物体的形状2.3 物体的颜色3. 第3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1 空气的存在3.2 水的形态变化4. 第4章《声音和光》:探索声音和光的产生,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1 声音的产生4.2 光的传播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来了的自然现象,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活动。

2. 掌握物体的性质,如轻重、形状、颜色等,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3. 认识空气和水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掌握声音和光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物体的性质及其描述空气和水的基本性质声音和光的传播原理2. 教学重点:春天的自然现象及动植物的变化物体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空气和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声音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各种轻重、形状、颜色的物体空气和水实验装置声音和光实验器材2. 学具: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观察记录表小组合作探究材料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以春天的故事、歌曲或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实践活动步骤2. 板书形式:提纲式图文并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章:观察春天的植物变化,记录在观察表上。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深知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一年级下册的科学知识点承载着孩子们对于自然和科学世界的好奇心,我们需要以一种简明易懂、有趣的方式来介绍这些知识点,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正文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存在和相互联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2. 太阳和日地关系•太阳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能源来源。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结果。

•我们要珍惜太阳能源,勤俭用电,保护环境。

3. 轮回现象•轮回现象是指天空中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周期性变化。

•白天能看到太阳,晚上能看到月亮和星星。

•轮回现象的发生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4. 饮用水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资源。

•饮用水要经过净化处理,确保安全卫生。

5. 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土壤养分来生长。

结尾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包含了生物多样性、太阳和日地关系、轮回现象、饮用水的重要性以及植物的基本特征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科学世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我们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这些知识点,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为他们打开科学探索的大门。

6. 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它们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性。

•食肉动物以吃肉为主要食物来源,如狮子、老虎等。

•食草动物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如牛、羊等。

•杂食动物既吃肉又吃植物,如猪、松鼠等。

7. 鱼的生活方式•鱼是水里生活的动物,它们呼吸水中的氧气,有鳞片和鳍。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认识物体》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1.2《物体的分类》按照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

2. 培养学生按照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方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物体特征,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如球、方块、圆柱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如何观察、描述物体特征。

教师示范如何按照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观察、描述物体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分享分类成果,讨论其他可能的分类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物体与分类》2. 内容:物体的特征:形状、颜色、质地等分类方法:按照形状、颜色、质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物体,描述其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拍照记录,写下观察过程和分类结果。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观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高观察、分类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描述物体,尝试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小研究,深入了解物体的其他特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效果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思考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与我们的生活2. 观察与发现用眼睛看世界用耳朵听声音3. 动物和植物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特点4. 空气和水空气的性质水的用途和重要性5. 自然的奥秘天气的变化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使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增强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现象。

3.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2. 目录:列出各章节3. 内容:详细列出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收集有关空气和水的资料,介绍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 答案:动物:如狗、猫、兔子等,具有生命活动、繁殖等特点。

植物:如花草、树木等,具有光合作用、生长等特点。

空气:无色无味,具有呼吸、燃烧等性质。

水:透明无味,具有溶解、冷却等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期末复习】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期末复习】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一、填空1、石头的样子是(椭圆形),比(鸡蛋)大,有(黑色斑点),不太(光滑)。

2、给石头分类,可以按(颜色、斑纹、大小)分,3、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

4、泥土可以做(乌龟)。

(茶杯),(茶壶)等许多物品。

5、干沙子(不沾手),(颗粒大),(粗糙),干黏土(沾手),(颗粒小),(细腻).6、沙子渗水(快),黏土渗水(慢)。

7、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8、石头的用途有: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用来做盆栽等。

石头还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9、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光滑,轻重等。

10、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11、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12、筛泥土时,先用筛孔最大的筛子,再用筛孔中等的,最后用筛孔最小的,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13、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二、简答1、石头有哪些用途?答:石头可以修房子,修桥,修路,做装饰,做石像。

2、古代人把石头做成哪些工具?答:古代人把石头做成石锤,石斧,石刀。

3、怎样筛泥土?答:1、捡出不是泥土的东西。

2、把大的土块捻捻碎,3、选择筛子。

4筛泥土。

第二单元水一、填空1、生活中,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都需要水。

2、我们要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

4、大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5、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摸得着,会(流动)。

一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单元一:动物世界
-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方式
- 动物的食物和生活性
- 常见动物的特点和性
单元二:植物世界
- 植物的外部特征和分类
-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方式
- 植物的需要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 常见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单元三:日常生活和科技
- 农业生产和食物的种类
- 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功能
- 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和应用
- 生活中的能源和节约用电
单元四:天气和季节
- 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 不同天气的表现和特征
- 气温对生活的影响
-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
单元五: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研究生活中的情绪管理
- 身体健康的维护和保健
-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合理使用网络和信息科技
单元六: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责任
- 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 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纸
-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单元七:乡村风光
- 农田的特点和农作物种植
- 乡村生活和农民的职业- 乡村风景和自然环境- 乡村的发展和保护
单元八:食物与健康- 健康饮食的概念和原则- 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常见的饮食相关疾病-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探索世界的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的规律和现象。

一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知识点:一、身体与生活1. 身体结构和功能a. 头、躯干、四肢的名称和位置b. 头和四肢的运动c. 感知器官的作用和功能2. 手部的运动a. 握笔、握勺、系鞋带等生活技能的训练b. 防止手部受伤的知识和方法3. 牙齿的保健a. 正确刷牙的方法和时间b. 饮食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二、物质与环境1. 物体的材质与颜色a. 不同物体的材质和颜色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的影响b. 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来认识物体的材质和颜色2. 水的性质及应用a. 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流动性质b. 水的用途和节约用水的方法3. 空气的性质和运动a. 空气的存在和压强b. 空气的影响和应用,例如风的产生和利用三、植物与动物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a. 植物的观察和记录b.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2. 昆虫的生活习性a. 昆虫的观察和分类b. 昆虫的食性和栖息地3. 宠物的饲养与保护a. 宠物的种类和喂养方法b. 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四、天体与地球1. 星星和太阳的观察a. 夜空中的星星和星座的形状b. 太阳的位置和变化2. 季节和天气的变化a. 四季的特点和变化b. 天气的观察和记录3. 自然灾害及其预防a. 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和特征b.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通过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点,一年级的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规划他们身边的世界。

同时,这些知识也为他们今后的科学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成为热爱科学的小科学家!。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

2024年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第一节:春天的植物第二节:春天的动物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第一节:认识材料第二节:材料的分类和用途3. 第三章《力与运动》:学习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原理。

第一节:力的认识第二节:简单机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使学生认识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提高生活常识。

3. 帮助学生建立力的概念,了解简单机械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春天特点的认识,材料的分类和用途,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画图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引出本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特点,进行实践观察。

3. 课堂讲解: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游戏。

4.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以生活中实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进行简单机械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2. 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分类与识别应用与实例3. 力与简单机械力的概念简单机械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春天的三种植物和三种动物。

列举三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解释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答案:1. 春天的植物:迎春花、桃花、柳树;春天的动物:蝴蝶、小鸟、小草。

材料的性质和用途:金属(导电性好,用于制作电线);塑料(轻便,用于制作玩具);木头(结实,用于制作家具)。

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力的作用:推、拉、提、压;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春天特点的认识较为深刻,但对力的概念和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还需加强,今后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理解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本》第一课《发现物体的特征》1.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进行(比较)。

3.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用手掂)等方法进行观察。

4.我们可以从(轻重)、(颜色)、(形状)、(光滑)和(粗糙)等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

第二课《谁轻谁重》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2.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重)。

3.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

4.比较轻重,用手掂量和用天平称量比较,(用天平称量)更准确。

5.大小差不多的物体,金属比较(重),塑料和木头比较(轻)。

第三课《认识物体的形状》1.常见的形状有(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六边形)等。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据空间的方式。

3.正方形木块无论怎样摆放,平铺在盒子中的数量是(相同)的。

4.长方形橡皮和六边形螺母用不同的方式平铺在盒子中,数量相差(很大)。

第四课《给物体分类》1.根据物体的(特征)可以进行分类。

2.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把物体分成不同的(类别)。

3.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轻重)、(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给物体分类。

4.为了方便记录,在分类前可以先给物体(编号)。

第五课《观察一瓶水》1.水有许多特征,比如(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会流动)。

2.闻气味时,一般采用(扇闻)的方法。

3.水和洗发液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4.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木块(有)固定的形状。

第六课《它们去哪里了》1.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红糖)等。

2.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小石子、橡皮)等。

3.把小石子放在水中,搅拌后(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溶解。

4.把食盐放在水中,搅拌后(不见了),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轻重、粗糙程度等都是它们的特征。

2. 观察物体的方法:用眼看(形状、大小、颜色、是否透明),用手摸(粗糙程度),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掂一掂(重量)。

3.物体的重量可以用掂量和称量等方法进行比较,但准确的程度不同。

用天平称量可以准确的比较物体的轻重。

4. 用天平称量的时候要选择大小和轻重合适的物体做称量标准物,比如曲别针。

5.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堆积和摆放的方式。

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6. 在同样的盒子里,不同的平铺方式装下的物体的数目是不同的。

7. 给物体分类的步骤:编号,定分类标准,记录分类结果。

可以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多次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8. 科学的闻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向鼻子。

9. 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越黏稠,流动速度越慢,比如洗洁精比水流得慢。

10. 有的物体能溶解在水中(例如糖、盐、洗洁精),有的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例如铁钉、沙子、石头),搅拌能够加快溶解的速度。

11. 红糖“消失”在水中以后,水变红了,变甜了,说明红糖还在水中;盐“消失”在水中以后,水变咸了,说明盐还在水中。

12. 固体的特征: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些固体颗粒很小,比如面粉、沙子和食盐,它们也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特征: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的特征:很轻(有重量),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

第二单元:动物1.动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会运动,会长大,会死亡,会繁殖后,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呼吸,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比如植物和动物。

3.不同种类的动物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之间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个体差异)。

4.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寻找校园里的动物时,要带的工具有:棉签,放大镜,笔,记录本。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橡皮、文具盒、桌子、电视、空凋、黑板……等等。

2、主要的观察方法:①看:颜色、形状、大小、是否透明、是否流动闻:气味手:摸一摸粗糙程度、掂一掂轻重②对比观察(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和观察)3、比较物体轻重步骤:(1)先预测(2)掂一掂(用手掂量)(3)称一称(用简易天平称量)要求:(1)将所有物体两两组合(2)简易天平左端放称量的物体,右端放标准物(3)标准物可选用较小、较轻的回形针。

称量时,标准物要一个一个的放到天平里。

(4)实验结束后,数一数称量每个物体时所需要的回形针个数,然后根据回形针的数量就能比较出几个物体的轻重了。

4、比较物体轻重时,用称量的方法会更科学、更准确。

5、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个碗,为什么轻重不一样?(材料不同)材料、形状都一样的橡皮,为什么轻重也不一样?(大小不同)6、物体的形状不同,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会不同。

7、将下列物体分别平铺一层在盒子中,有哪些摆放的方法?哪种方法装的数量更多?(1)小立方体和乒乓球每个面的形状都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只有一种摆放方式。

(2)螺母和橡皮每个面的形状不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有多种摆放方式,并且螺母和橡皮立着放的数量会比横着放的数量更多。

8、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给物体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9、根据不同的特征给以下物体进行分类:分类要求:(1)不遗漏(2)不重复(3)对于某项特征明显突出的物体,分类时绝不可以出错!(比如:按“软硬”分类时,玻璃珠、木块、塑料块、螺母等物体是比较明显“较硬”的物体,它们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大;泡沫块、塑料杯、纸片等是比较明显“较软”的物体,受个人因素影响也不大,所以这7个物体在分类时绝不能出错!而剩下的乒乓球、橡皮,由于个人感受差异较大,因此产生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两种物体可以自由分类,不做强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一、认识水
1、水()、()、()。

2、水的用途有:()、()、()、()等。

答案
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2、浇花洗衣饮用灌溉
二、糖到哪里去了
1、把糖放入到水中,搅拌时,()。

2、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出现()现象。

3、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例如:()、()、()、、()、()等。

答案
1、不要碰到杯壁
2、溶解
3、白糖食盐洗衣粉食醋小苏打
三、水里的沙
1、把食用油放入水中,出现了()现象。

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例如:()、()、()、
()、()、()等。

答案
1、不溶解
2、沙食用油木屑铁粉茶叶小米
四、认识空气
观察空气
观察方法观察结果
看一看()
闻一闻()
捏一捏()
答案
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
五、太阳和方向
1、早餐太阳从()升起,傍晚从()落下。

2、在北方地区,中午我们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右面是(),左面是()。

3、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答案
1、东方西方
2、南北西东
3、大雁和蚂蚁,秋天一到南飞翔,蚁穴朝向是南方。

树木的年轮,从年轮也可以判别,年轮宽的朝南,密的朝北,因为南面生长比北面快。

六、太阳的光和热
1、我们白天能看到物体,说明太阳能够()。

2、把金属盘放到太阳光下,一会金属盘会(),说明太阳能够()。

3、太阳能够()。

答案
1、发光
2、发热发热
3、发光发热
七、太阳与生活
1、太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答案
1、晒干粮食晒被子杀菌让水变热
2、动物、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太阳的光和热。

小狗白天借助太阳发出的光,方便地活动;晚上没有光线,睡觉。

八、太阳圆了
1、月相的变化
答案
九、多样的天气
1、()、()、()、()都是天气现象。

2、用符号记录天气
答案
1、阴晴雨雪
2、
十、天气与动植物
1、天气对动物的影响
2、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
答案
1、答:天气变化时,阴雨天来临,燕子和蜻蜓会飞得很低,鱼儿跳出了水面。

2、答:天气炎热玉米枯萎;雨后玉米生长旺盛。

正常天气大树健康生长;大风会把大树刮倒。

3、答:为植物搭防晒网、为大象洗澡降温、为树木安装防风支架。

十一、天气与生活
1、天气影响人们生活有哪些方面:
2、人们在不同的天气会做什么
3、天气多变,注意安全:
答案
1、答:雷雨天要关好窗户;早晨天气凉,多穿些衣服;天气炎热要多喝水。

2、答:在春天可以植树;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可以晾晒衣服;在微风天气可以放风筝;在下雪天可以堆雪人。

3、答:大风天气远离危墙和危树;雷雨天气不要站在大树下;雪天行走远离机动车道。

十二、身边的科技产品
1、我们身边有哪些科技产品:()、()、()()。

2、生活离不开科技产品
答案
1、空调电脑跑步机智能清扫机器人
2、答:乘火车出游;用缝纫机制衣;用榨汁机做果汁;用机械建楼。

十三、科技产品与生活
1、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
2、科技产品带来的副作用
答案
1、答:洗衣机洗衣服更干净、方便、快捷。

卷笔刀削铅笔速度快、削出来好看,铅笔尖。

2、答:机器噪音,影响健康;汽车尾气,污染环境。

十四、圆珠笔
1、圆珠笔是由()、()、()、()。

2、圆珠笔各部分的功能:
答案
1、笔身套管笔芯弹簧笔挎
2、答:笔管,是保护笔芯的。

笔芯上的圆珠使字写得流畅。

十五、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制作过程:
1、画线
2、
3、盒内贴黑色纸
4、
5、画装饰画
答案
1、剪纸塑料纸封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