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比赛)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b56e37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d.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本着以学习内容为源泉,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以联系生活实际为着眼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表述: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和板书设计。
一、学习目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最后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故事来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贯穿全文。
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
文章文字浅显易懂却寓意深刻,同时此文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课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在本课时里,主要实现对文本的精读、品悟。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训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我认为,教学应该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所以我把本课时的学习重点确立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同时,理解体会深刻的道理也将会是一个难点。
二、学生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三年级的孩子观察看待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基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朗读理解能力;对运用直观形象的媒体上课,充满着浓厚的.兴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文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63b9ad67f1922791688e835.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保护环境”。
课文通过一个小村庄从环境优美、可爱到最后被大雨冲毁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说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说教学难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五、说教法导学法六、说学法合作、探究七、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2 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 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指名回答)3 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
4 齐读最后1段。
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 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
三、带着问题分析课文1 师:那你们都明白了什么?2 出示第2段,问:哪些词语表示砍的数目非常大?(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各种各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出示第3段,解决第①个问题。
“裸露”是什么意思?4 出示第4段。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解决了第②个问题。
5 播放美丽村庄被破坏过程的录象,并小结,照应第2段。
师小结: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家家都有把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家具,山坡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裸露的土地。
四、体会课文并深化主题师: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师:是啊,你们的心情老师能够理解,就请你们在大声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吧!(集体朗读课文)五、拓展延伸师: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不加节制地乱砍乱伐,就被洪水卷走了,我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题的旁边吧!六、作业课堂练习册五、六题七、板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小村庄美丽可爱破坏环境没有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6924e6a417866fb84a8ed2.png)
附件一:小学语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篇课文。
本单元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破坏,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
从故事中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课文看似是个简单的小故事,但是告诉我们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针对学生平时朗读感悟能力有所欠缺,所以让他们体会到本文的内涵,激起他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依据文本特点、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学习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和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附二: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个小村庄的故事一等奖说课稿
![语文个小村庄的故事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625344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0.png)
语文个小村庄的故事一等奖说课稿1、语文个小村庄的故事一等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
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说说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
一个小村庄说课稿(精选3篇)
![一个小村庄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2ca9301eb91a37f1115ccf.png)
一个小村庄说课稿(精选3篇)一个小村庄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小村庄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小村庄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
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
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2、教学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学生应在识字方面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并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读通课文”。
根据新课标、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
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3、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更有效地突破难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5个生字,弄懂“裸露”、“咆哮”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技能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
2、通过“多读多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悟出课文蕴涵的道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主要采取“激励性教学法”和“主体性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地鼓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能力的80%~90%。
在教学中,我努力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了他们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4330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1.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在面临环境危机时,从盲目破坏到自觉保护环境的过程。
本文以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村庄故事的发展脉络,概括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小村庄环境变化的原因及人们的转变过程。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美丽的村庄图片,引发学生对村庄的向往。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理想的村庄。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小村庄的美。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讲述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村庄环境变化的原因。
4.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小村庄的人们在环境危机中有什么变化?5.体会文章主旨(1)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6.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学习方法。
(2)教师辅导,重点讲解难写字。
7.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2)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学生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b51790a2af90242a895e582.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船在大洋中航行。
这天,海面上出现了成群的海鸥,他们鸣叫着、飞翔着,十分热闹。
孙文听水手说:“海鸥的出现,证明快到陆地了。
”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
如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
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
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
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说说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一个小村庄故事》说课教案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故事》说课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faae8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8.png)
《一个小村庄故事》说课教案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个小村庄故事》是一篇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南方一个小村庄,由于村民乱砍滥伐树木,导致土地沙化,被洪水吞噬的悲惨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分析课文深层含义、领悟作者写作技巧方面,还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实际行动,需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提高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描绘的小村庄美景和被洪水吞噬的悲惨情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结构,领悟作者写作技巧。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高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内容,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领悟作者写作技巧。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环保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小村庄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提问:你们认为这个小村庄美吗?为什么?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互相纠正。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讨论课文描绘的小村庄美景和被洪水吞噬的悲惨情景。
(2)讨论:为什么小村庄会被洪水吞噬?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4.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如何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高环保意识?(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日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比赛)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c80f41f24afe04a1b071de67.png)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我先说教材分析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但凡读过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教育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
整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保护环境”的主题,通过朴实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
根据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壮文进校十六字方针,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知识目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壮文、汉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要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3个生字。
培养学生以壮为主,壮汉结合来理解词语的能力,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发展目标:领会培养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根据新《课标》和壮汉双语教学的特点,再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壮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再读通、读懂汉文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和原因。
本课的教学难点:要做到壮汉兼通,来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第二是教法与学法我在遵循“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原则下进行壮汉双语教学,还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情境性教学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在教学中,我通过图文结合、声像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cd0d17d5bbfd0a795673e5.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说教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小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比如,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编者的意图有二,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课程标准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标是三维立体的,即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按照以上基本理念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特点,对这篇课文制定如下预设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片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理解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为什么消失了,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因果的表达方式。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充分领悟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可能会生成一些新的疑难,教师将随机调整。
基于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课分为三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村庄的美丽。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407d03f767f5acfa1c7cd86.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在整个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以后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郁郁葱葱,各式各样”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说学生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着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原则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境激趣,比较,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又能发展个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得真知,在探索中得到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的内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设计教学过程如下:教学过程: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深入探究,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活情感,第二板块——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变化前村庄的美丽。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f98e9708e9951e79b8927f7.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组教材都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其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比如,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现在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视觉和心理都还沉迷于动画片的瞬间快乐中,对环境的认识还很模糊。
我认为学习本课的目的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本单元的训练要求,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9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黎明、喘气”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60f3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3.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七篇课文。
本组教材围绕“保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实行编排的。
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向我们讲述了山谷中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不过人们肆意的乱砍乱伐,致使大地失去了森林的防洪水平,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不过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它呼吁人们应该保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多元阅读、感悟课文,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积极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实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感受悲剧力量我设计的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长远。
)。
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气氛,让他们的思维处于张开状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悲剧发生的原因《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动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在这个环节教学中,我依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个教学理念,在学习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的时候,以学生自学为主。
所以这个环节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探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7bd254fe4733687e21aa7a.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小学教师一、说教材:这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村庄的故事,曾经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人们无节制地砍伐树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最终引发了一场可怕的洪水,冲毁了他们辛辛苦苦得到了一切,课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让小村庄的悲剧重演。
本堂课是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内家。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掌握“裸露”、“应有尽有”等词语,有感情地读文。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适当的联想,深入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了解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从而引发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最根本的原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四、说教法与学法:在物质需求日益满足的今天,环境保护更加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重点体会,通过“找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读、思、议”、合作学习等方法,让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重点句子耐人寻味。
五、说教学过程:(一)、通过复习词语,引入课题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引入新课。
(二)、展示小村庄的美丽画面,以及后来小村庄被洪水冲走的结果,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
同学们通过自读寻找课文中描写美丽村庄的句子,感受美丽的环境。
学生寻找小村庄最后的结果,并作以对比。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
通过小村庄前后巨大变化的对比,让同学们给感受前后变化的震撼,由此激发学生寻找产生变化的原因。
原因: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乱砍滥伐。
(四)、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出来。
学生自由说话,教师给予适当补充。
(五)、释放感情,强化感情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深化主题。
(六)、学习了这篇课文,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做?(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5b520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c.png)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引言《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部以小村庄为背景的动人故事,讲述了小村庄发生变化的故事。
通过讲述小村庄中的日常生活和村民们的相处之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村庄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档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故事的内容和主题,以及故事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二、故事梗概1.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村庄。
村庄四周环山,群山环抱,自然风景优美。
2. 村民生活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他们以务农为生,种植庄稼,养殖牲畜。
村民们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传统价值观在这个小村庄中被积极传承。
3. 自然灾害一年来,连续发生了几次自然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洪水等。
这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家园受到了严重破坏。
4. 村民团结面对自然灾害的考验,村民们没有绝望,相反他们更加团结一致。
大家共同努力,全力修复村庄的损失。
5. 村庄的改变经过村民们的共同努力,村庄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不仅物质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村庄开始引入新的产业和技术,为村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
6. 村庄未来通过发展经济,村庄未来变得更加繁荣。
外出务工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村民们可以在村庄中找到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村庄的教育、医疗和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故事的主题1. 和谐共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展现小村庄中的日常生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村民们尊重自然,善待环境,同时也在和谐相处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
2. 合作与团结故事中的小村庄面对自然灾害时,村民们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这凸显了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以及个体的力量在团队中的作用。
3. 变革与发展故事中的小村庄通过发展经济,引入新的产业和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这强调了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追求变革和进步。
四、结语通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小村庄中的村民们如何在困难中团结一致、积极应对,最终实现了村庄的蓬勃发展。
小学三年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b7de2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0.png)
小学三年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在美丽的村庄、多媒体课件三、说教法: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四、说学法:1、自主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锋利的斧头”和这座小村庄的消亡有什么关系呢?这一问题是本文的重点,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体悟情感,从而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2、朗读品悟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他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的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大体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本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的朗读时间,通过多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3、想象描述“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进行说话训练,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五、说教学程序一、反差对比,激疑读文课前先出示色彩鲜艳、图案优美的黑板画,让学生整体感知小村庄的美丽。
结合插图,在朗读指导让学生感悟村庄的美丽。
[板书:美丽]然后逐一擦去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蓝天,黑板上什么都没了,引起学生心理上极大的震撼,到底是谁使这美丽的小村庄消失的?我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我先说教材分析
课文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但凡读过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教育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
整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保护环境”的主题,通过朴实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
根据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壮文进校十六字方针,我确定了:
本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目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壮文、汉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要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3个生字。
培养学生以壮为主,壮汉结合来理解词语的能力,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发展目标:领会培养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根据新《课标》和壮汉双语教学的特点,再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壮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再读通、读懂汉文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过程和原因。
本课的教学难点:
要做到壮汉兼通,来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第二是教法与学法
我在遵循“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原则下进行壮汉双语教学,还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情境性教学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在教学中,我通过图文结合、声像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我注重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
再通过壮汉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解读,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悟,在合作中获取新知识,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方面我的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分七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创设情境,壮语引入,激活情感。
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用壮语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再出示课件。
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我的故事中娓娓而来。
首先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
这样的设计,我的意图是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话题,以我们的壮语导入新课,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以壮为主,启导学习。
先通过图文对照,以壮为主。
初读壮文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再让学生通过提问,别的学生来抢答,解决疑问。
接着细读壮文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在检查读文情况时,请学生评价,谁读得好,适当鼓励、表扬。
最后让学生发散思维,练习说话,感悟课文。
教学时,组织学生讨论“美丽的小村庄”变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领会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文中三处提到了“锋利的斧头”,要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图文对照是直观与抽象对比促进理解。
抢答是活跃课堂气氛。
适当鼓励、表扬是对学生的肯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这环节中,处处体现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引导者)
第三步以壮促汉,启导学汉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汉文课文,引导读准字音,借助壮汉对照理解词义。
其次在写字教学中指导书写时要注意字的部首、部件的不同。
再次读顺读懂汉文课,找出描写村庄的句子。
最后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小村庄吗?”根据学生回答,我板书:美丽的小村庄。
学生用壮语说(Aen mbanj iq gig gyaeundei )。
我再一次出示课件,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了震撼心灵的感觉。
展示由原来美丽的小村庄到很多年后一片荒凉的画面,“同学们,这就是现在小村庄的模样,你们能说说现在的
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吗?”根据学生回答,我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学生用壮语说(Gij maz cungj mbouj miz lo )。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力求通过课件强烈的对比,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以壮促汉加深理解,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的重点。
第四步壮汉结合,以读促悟,立体探究,合作释疑。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再让同桌壮汉交替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小村庄变化的原因的句子。
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想法。
让学生用壮语讨论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用汉语发言。
(这环节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发展,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第五步壮汉兼通,综合提高
先是(师生互换)壮汉兼读,体会文意。
再出示汉文中重点句子通过壮汉细读,并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悟到小村庄的人们随意砍树,没有任何限制,这是小村庄走向毁灭的开始,理解到小村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
然后整体品读,加深体会。
通过再读,再悟,让学生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滥伐树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
领会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第六步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课堂上设置了两个拓展题目,一是“此时此刻,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二是“对社会上的叔叔、阿姨发出我们对他们的呼吁。
让学生畅所欲言。
我适时总结: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在风雨中已经消失,但是我们思考的脚步却不能停止。
我们应当从这个故事中得到警示: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地球环保小卫士吧!
第七步作业练习
第一题是课内作业——把下面的汉文翻译成壮文。
第二题是课外作业——让学生搜集环保小资料,设计保护环境的标牌语。
再写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作业,力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以壮促汉,壮汉结合来增加理解,这也是壮汉双语教学的特点]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Aen mbanj iq gig gyaeundei
美丽的小村庄
↓
Gij maz cungj mbouj mizlo 树木——房屋、家具、工具……——什么都没有了
↓
破坏必受惩罚
↓
Gyaezhoh ranzmbanj baujhu vanzgingj
爱护家园保护环境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壮汉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非常简单但又层层深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