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8.2.1 矩形的性质--高长亮
18.2.1矩形矩形的性质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矩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重点讲解:
a.矩形的定义:强调矩形的特征是四个角均为直角,这是矩形区别于其他平行四边形的关键。
b.矩形的性质:特别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等性质,这些性质是解决矩形相关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流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矩形矩形的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形状是矩形的事物?”(如桌子、书本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矩形的奥秘。
在课程结束后,我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讲解矩形性质的应用时,可以引入更多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看到数学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此外,我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加深了对矩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这个环节也让我看到,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在未来的课堂中,我需要更加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些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更加积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矩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矩形应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矩形的性质教学案
矩形的性质教学案【矩形的性质教学案】1. 引言矩形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几何概念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本教学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矩形的性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知识背景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具有如下性质:- 有四条边,且各边相等成对;- 有四个角,且两两相等;- 相邻角互补,且每个角都是直角。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矩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区分矩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区别;- 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可引导他们发现矩形的性质,如边相等、角相等等。
(2)定义与性质讲解- 定义矩形:具有四边相等且两两平行的四边形。
- 介绍矩形的性质:边相等、角相等、相邻角互补、每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区别- 导入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矩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差异。
-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矩形与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特点。
(4)实例演练- 设计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矩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例如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 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表达解题过程,加深对矩形性质的理解。
(5)探究拓展- 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矩形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如果一条对角线被切成两段,这两段的关系是什么?- 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模型、图纸等辅助工具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5. 反思总结- 总结学生对矩形的认识和解题经验,让他们形成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 强调矩形的实际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矩形性质的掌握程度,如练习题、课外拓展等。
7. 扩展拓展- 根据学生对矩形性质的掌握情况,可适当增加难度,介绍更高级的四边形概念、推理题等。
8. 结束语- 强调数学知识的练习和应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数学挑战。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确定矩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1.矩形的性质的归纳与总结。
2.矩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利用实物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几个有实际应用的矩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矩形具有什么特点?b.如何用文字来描述矩形的特点?2.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a.教师通过黑板或PPT向学生讲解矩形的定义:矩形是一种有四边的四边形,其中任意一对相邻边相等,且相邻两边夹角为直角。
b.引导学生讨论矩形的性质,例如: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等。
c.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讨论,将矩形的性质整理并记录在板上。
3.判定方法的学习(25分钟)a.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几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判断这些图形是否为矩形。
b.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判定矩形的方法:可以用边长相等、对角线相等、四个顶点共面等方法来判断。
c.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的方式,判断几个给定的图形是否为矩形,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4.拓展与应用(30分钟)a.学生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或校园中找出自己能够观察到的更多的矩形,记录下来并解释其特点。
b.学生分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矩形和解释特点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c.通过学生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拓展对矩形的认识。
五、达标检测:教师利用自编的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测试,以检测学生对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反思:本次教学通过理论讲解、讨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多途径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矩形的性质》教案
(矩形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通过演示、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活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主动探究意识。
(感情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矩形的性质的活动中,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的探究和灵敏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演示改变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的形状,当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引出矩形的定义;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观察矩形还有哪些特别的性质,从而导入新课(矩形的性质)(二)探究新知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去探究矩形的性质。
活动1:让学生观察、猜想、(一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验证,然后老师多媒体演示动画,让学生总结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用几何言语证明矩形的性质。
活动2:学生拿出矩形纸跟着老师动手折叠探究矩形的对称性、然后多媒体动画演示,得到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活动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矩形ABCD,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矩形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得出矩形性质的推论,并引导学生证明。
(1)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课堂练习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忆:矩形的性质。
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图表清楚的展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矩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学会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图形计算器或几何画板等工具,动态展示矩形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矩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矩形性质的证明及应用;(2)灵活运用矩形性质解决复杂几何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几何知识,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提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2. 自主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矩形的基本性质;(2)每组派代表分享结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矩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矩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矩形性质的证明练习;(2)各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练习巩固:(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四、课后作业:1. 复习矩形的性质,总结心得体会;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矩形的性质掌握情况;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3. 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矩形的性质;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形计算器或几何画板等工具,动态展示矩形的性质,增强学生直观感受;3. 组织小组讨论、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评价。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矩形性质的理解程度;2. 练习巩固:评估学生运用矩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与巩固情况;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创意性思维。
矩形的性质教案
矩形的性质教案教案标题:矩形的性质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矩形的定义与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教学时长: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资源:1.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2. 教学PPT或展示图片3. 制作好的矩形卡片4. 学生练习册和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分钟)- 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矩形并说明原因。
- 引导问题:你能说出矩形的定义吗?它有哪些性质?2. 探究矩形的定义(15分钟)- 呈现矩形定义: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矩形的定义,包括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形状是矩形?回答学生的问题并阐述定义要点。
- 分组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制作矩形卡片,然后用卡片展示自己制作的矩形。
3. 探索矩形的性质(20分钟)- 用多个矩形展示: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不同的矩形,让学生观察并总结矩形的共同性质。
- 学生独立探索:让学生用练习册完成一些练习题,以验证他们对矩形性质的理解。
- 群体分享:挑选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矩形的性质。
4.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重点:通过师生讨论,总结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 评价:教师提问学生或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评估题目,以检查学生对矩形的理解程度。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5分钟)- 复习:回顾上一堂课中学习的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 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今天所学的新知识。
2. 探索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5分钟)- 引导思考:学生观察一个矩形的长和宽,并思考如何计算矩形的面积。
- 展示面积计算公式: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A = 长 ×宽。
- 学生练习:让学生用练习册完成一些与矩形面积计算相关的练习题。
3. 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 实际问题引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矩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包括图形面积计算和应用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18.2.1矩形的性质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矩形的基本概念。矩形是一种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在日常生活和建筑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窗户、门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教室内的窗户为例,讲解矩形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最后,我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如何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矩形性质,以及如何将更多有趣的案例和生活实例融入教学,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矩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邻边互相垂直;
d.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矩形判定定理:通过性质推导出矩形的判定定理,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矩形的应用: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矩形的面积、周长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矩形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矩形的应用:能够运用矩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周长等。
举例解释:
-在讲解矩形的性质时,教师要强调矩形的对角线不仅相等,还互相平分,这是矩形区别于其他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征。
-在应用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将矩形的性质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给定矩形的对角线长度,如何求矩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精编完整版
矩形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有关性质,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折叠、合作交流、推理证明等方法得出矩形的定义与性质,并把它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一)矩形概念的理解;(二)掌握、运用矩形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一)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四、教学用具:(一)学生:矩形纸。
(二)教师: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实物演示:展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
问题:它具有什么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中心对称图形;②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③对角相等;④对角线互相平分)2.推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
问题:你发现什么(提问)(1)木框随四个内角大小发生变动,但仍保持平行四边形形状。
(为什么)(2)在推动过程中,当一个内角变为直角时,木框形状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为小学已学过的长方形,现称为矩形。
(二)探究新知1. 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由上面教学过程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的性质(1)矩形既然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则它必然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问题:矩形除了上述的性质外,本身还有什么独有的性质呢①它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动手操作:(学生用矩形纸片折叠,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即两条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学生操作,教师演示)②通过折叠得到矩形独有性质:四个角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3)总结出矩形性质:①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②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③四个角都为直角;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探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你能证明这个定理吗先讨论再写步骤。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优质课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优质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矩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 理解矩形的对角线性质。
- 掌握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 能力目标:- 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矩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矩形的定义:对角线相等,相邻边相等且垂直。
- 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相对边平行且相等,内角为直角。
2. 矩形的对角线性质:- 对角线相等的证明。
- 对角线垂直的证明。
- 对角线平分的证明。
3. 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矩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
- 矩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 引入问题:你们了解什么是矩形吗?矩形有哪些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矩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概念讲解与示例分析:- 讲解矩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和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 对角线性质的证明:- 分组合作,让学生自行探究矩形对角线性质的证明过程。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法,进行交流和讨论。
- 教师进行辅导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证明过程。
4. 性质应用与问题解决:- 提出一些与矩形性质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5. 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引入与推导:- 引出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推导。
-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推导,帮助他们理解公式的来由和推导过程。
6. 练习与巩固:- 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矩形性质和公式的理解与运用。
- 分层次进行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 总结与反思:- 概括整理矩形的性质和公式,进行集体总结和反思。
18.2“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郭平范文
对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新的问题,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来解决。
预设问题:改变一个角的度数,可以使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如果改变两条邻边的长度,平行四边形又会变成什么图形?
答:如果平行四边形的有两条邻边相等,就会成为菱形。将菱形的推断和矩形的推断想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清楚的理解矩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应用知识更灵活,记忆更牢固。
自探二(1)
六组
思维导图
一组
口述
自探二(2)
五组
板书
三组
口述
自探二(3)
四组
板书
六组
口述
自探三
三组
板书
四组
口述
重难点知识点拨: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矩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之外,还有两个特殊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而且是轴对称图形,学习时记住特殊性质是关键,在今后计算和进行判定时要经常使用。
县、区推荐意见
年月日
市
评委
意见
年月日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8.2.1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涿鹿县大堡中学郭平
备课时间
2015.05.06
上课时间
2015.05.08
课题
18.2.1矩形的性质
课时
共1课时
教学内容
矩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4.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
∠AOD=120°,求∠AEO的度数.
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第一章:矩形的定义与性质1.1 矩形的定义解释矩形的概念,给出矩形的标准方程。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矩形的形状和特征。
1.2 矩形的性质介绍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性质。
解释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性质。
通过几何图形和证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矩形的性质。
第二章:矩形的对角线2.1 矩形对角线的定义解释矩形对角线的概念,给出对角线的性质。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矩形对角线的特点。
2.2 矩形对角线的性质介绍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性质。
解释矩形对角线的长度与矩形边长的关系。
通过几何图形和证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第三章:矩形的面积3.1 矩形面积的定义解释矩形面积的概念,给出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矩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2 矩形面积的性质介绍矩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给出面积的计算公式。
解释矩形对角线与面积的关系。
通过几何图形和证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矩形面积的性质。
第四章:矩形的对称性4.1 矩形对称性的定义解释矩形对称性的概念,给出对称性的性质。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矩形的对称性质。
4.2 矩形对称性的性质介绍矩形关于对角线对称和关于中心对称的性质。
解释矩形对称性与矩形性质的关系。
通过几何图形和证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矩形对称性的性质。
第五章:矩形的应用5.1 矩形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介绍矩形在几何图形中的各种应用,如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角度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矩形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方法。
5.2 矩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释矩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矩形形的纸张、电视屏幕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矩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矩形的判定6.1 矩形判定的条件介绍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的条件,包括角度条件和边长条件。
通过几何图形和证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矩形的判定条件。
6.2 矩形的判定方法解释如何利用直角三角板和尺规作图等工具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马东杰
(2)矩形有哪些一般性质?(共性)
答: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
3.对角线互相平分
(3)矩形有哪些特殊性质?(特性)
答: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和斜边有什么关系?
答: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合作探究
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马东杰
科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课题名称
18.2.1矩形(一)
学生分析
本课学习矩形,其实也就是进一步学习学生在小学熟知的长方形,学生在前一节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等,从而为本课矩形的相关知识探究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但在性质的证明方面还需要规范格式引导具体证明思路和方法。
2.矩形的共性: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3.矩形的特性:对角线相等,四角是直角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七.巩固练习作业
基础部分:P 53练习1.2.3题
能力提升部分:P60习题18.2 4题
八.教后反思
九、板书设计
1.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共性: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特性:对角线相等,四角是直角
3.矩形的对称性:
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4.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预备环节:为本课正常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一、采用提问方式,回顾共性为本课教学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1矩形
龙湖中学·民生校区高长亮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52~53页。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矩形的概念和性质,重点是它的性质,矩形亦即小学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学生比较熟悉,因此教材直接给出了矩形的定义。
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
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
教材通过一个探究栏目探索出矩形的性质,通过例1巩固了矩形的性质。
然后立足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血统”关系。
本节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小学学过的长方形的基础上,并掌握了证明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一般方法后来学习的,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又为后面菱形、正方形等的学习提供知识、方法和支持,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教学时,我们采取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使学生通过观察感悟、操作体验等数学活动,深入理解矩形,并体会矩形的对称之美与应用之能。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年龄特征,制定本节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体会矩形的对称美和应用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教学难点:矩形性质的得出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
[教学方法]
体验——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照“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点击范例,学以致用”——“反馈练习,拓展创新”——“课堂小结,观点提炼”——“布置作业”的流程展开。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矩形的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
形。
(通常也叫长方形).
想一想
生活中,有哪些实物图形给你以矩形的形象?
讨论结果: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列举如黑版面、桌
面、课本的封面等等
2、矩形的性质:
我们已经知道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矩
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
质,你能说出矩形有哪些性质吗?请画出一个矩形,
猜想它的特殊性质。
讨论结果: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共性:对边平行且相
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
猜想特性: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命题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让学生自己给矩形下定义,自
己去探索矩形的性质,不仅提高
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而且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点,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经历知
识的发展形成过程,体验了“发
现”知识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
动探究.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A=∠B=∠C=∠D=90°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90°
∴∠A=∠C=90°∠B+∠C=180 °
∴∠B=180-∠C=90°
∴∠D=∠B=90°
即∠A=∠B=∠C=∠D=90°
命题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AC = BD
证明:在矩形ABCD中
∵∠ABC = ∠DCB = 90°
又∵AB = DC ,BC = CB
∴△ABC≌△DCB(SAS)
∴AC = BD
注:提示学生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
两个命题的证明让学生经
历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
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直角三角形性质的研究
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请探
讨OC与BD的关系
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可得:
AO=BO=CO=DO=
2
1
AC=
2
1
BD.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由矩形对角线的性质,顺
势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
性质,从而将矩形与直角三角
形联系起来。
4、矩形结构的探究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
相等的线段:
AB=CD ;AD=BC ;AC=BD ;OA=OC=OB=OD.
相等的角:
∠DAB=∠ABC=∠BCD=∠CDA=90°;
∠AOB=∠DOC;∠AOD=∠BOC;
∠OAB=∠OBA=∠ODC=∠OCD;
∠OAD=∠ODA=∠OBC=∠OCB。
等腰三角形有:
△OAB、△OBC、△OCD、△OAD
直角三角形有:
Rt△ABC 、Rt△BCD 、Rt△CDA 、Rt△DAB
继续探究矩形的一些性质,更
加清晰的掌握矩形所有的性质
特点,并且有利于后面问题的
探讨。
全等三角形有:
Rt△ABC≌Rt△BCD≌Rt△CDA≌Rt△DAB;
△OAB≌△OCD ;△OAD≌△OCB
5、对称性
思考:矩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吗?
它的对称轴有几条?
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
讨论结果: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
点击范例
学以致用
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
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
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 A=2×4=8(cm).
例2 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 cm ,对角线比
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
A到BD的距离AE的长.
例1比较简单,主要考察学生
对矩形性质的掌握;例2有一
定的难度,综合性较强,将矩形
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联系起来,
发挥教材的扩张作用,培养学
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
兴趣.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
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
中常用的方法.
解:(1)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
ABD中,由勾股定理:2
2
2)4
(
8+
=
+x
x,解得x=6.则
AD=6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
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DB=AD×AB,解得AE=4.8cm.
四、
反馈练习
拓展创新
练习1、四边形ABCD是矩形
(1)若已知AB=8㎝,AD=6㎝,
则AC=___㎝OB= ___㎝
(2)若已知∠CAB=40°,则∠OCB= ___
∠OBA=___∠AOB=___∠AOD=___
(3) 若已知AC=10㎝,BC=6㎝,则矩形的周长=
___㎝,矩形的面积=___平方厘米。
(4)若已知∠DOC=120°,AD=6㎝,则AC=
___㎝
进一步考察学生对矩形性
质的掌握,巩固新知。
1、知识总结:
在此活动中,应重点关注:
(1)不同学生总结知识的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