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老师-拔高版
初三化学上册课件-原子的构成
![初三化学上册课件-原子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09314fc65acfa1c7ab00cc3d.png)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一、原子的构成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
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
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
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粒子种类电性质量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 1.672 6×10-27kg中子不带电 1.674 9×10-27kg电子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1/1836(3)请你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看下表)原子种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氢 1 1碳 6 6氧8 8钠11 11硫16 16氯17 17钾19 19 区别:它们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那么,是否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呢?(看下表)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碳 6 6 6氧8 8 8钠11 12 11硫16 16 16氯17 18 17钾19 20 19结论:有的原子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结构 讲课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结构 讲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47273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4.png)
原子的构成
原 子 核
原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的正电荷
中子: 中子不带电
子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多谢 指导
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α粒子
(一种带正电的微观粒子)散射实验。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原子的构成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
α粒子没有受到什么阻挡,
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
(2)一小部分的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的。
(3)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 α粒子碰到了体积小,质量大
6
8
6
8
8
8
11
12
11
1.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 和中子构成的吗?
2.在原子中,电子数、质 子数有何关系?为什么?
3. 质子数、中子数在数 量上有什么关系?
4.不同原子之间的有哪 些区别?
原子的构成 观察:表中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量 1.6726×10-27kg 1.6749×10-27kg 质子质量的1/1836
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的区域,后来将这个区域称之
为原子核且带正电。
查德威克
在老师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瑟福的指
导下通过
实验发现 了原子核
原
里有不带 电的中子
子
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
子
核
中子:
电子: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
结合下图进行思考
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 类 氢
碳 碳 碳 氧 钠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课件 _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课件 _](https://img.taocdn.com/s3/m/fc823669240c844768eaeea4.png)
易失去电子
金属元素
>4
易得到电子
非金属元素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 课件 _2Fra bibliotek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磷 硫 氯
原子核
质子数
中子数
1
0
6
6
8
8
11
12
15
16
16
16
17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5 16 17
从表中可以得出:
1、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
6.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 发现了 关于宇 宙生命 的巨大 秘密。 业内人 士认为 ,该片 为盲人 开启了 科幻之 门,打 破了传 统电影 必须依 赖视觉 效果的 限制, 让盲人 也能感 受到科 幻的魅 力所在 。
7.写景抒情诗中常见的情感有对自然 美景、 田园风 光的喜 爱和留 恋,对 祖国大 好河山 的赞美 和热爱 ,漂泊 在外的 羁旅之 苦和思 乡之情 ,对闲 适隐逸 生活的 向往和 追求, 依依惜 别之情 ,爱国 忧国之 思。等 等。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构成,了解核外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并 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关系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3—P55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是由 和 构成,原
子核由
和
构成,描述各
粒子的带电情况。
2、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分子呢?
3、在原子中 = = 。
4、原子是实心的吗?可分吗?电子是运 动的,还是静止的?
中子构成 4、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5、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老师-基础版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老师-基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4ce01bbe1e650e52ea99af.png)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1一.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特别注意】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Ar=某种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要点诠释】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ab017e87101f69e31956a.png)
Na+ 阳离子
Cl- 阴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该过程核内质子数不变,核外 电子数改变,电子层数不一定变。
5、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 (2)分类: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3)表示: 离子符号 Na+ 离子结构示意图 Cl质子数≠电子数
(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 Cl- )构成的
知识回顾:
(1)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 水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 ,
生成的新粒子是 氢分子氧分子 ,该实验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不 可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
原子是否可以再分?
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发展史
道尔顿理论——原子不可分
汤姆森发现电子,原子可分
+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2.原子是 (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C.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 中子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根据表格你得到什么启示?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量(kg) =1.6726×10-27 =1.6749×10-27 =质子质量的1/1836
②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
的质量忽略不计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学生-强化版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学生-强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40b5b1551810a6f52486af.png)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1一.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特别注意】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Ar=某种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要点诠释】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配套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2e10e5f111f18582d05a6c.png)
(A)原子(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千克,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
(A)12克(B)14 (C)12 (D)16
5.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B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A、146 B、92 C、136 D、238
4、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 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 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也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验 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 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其观点作如下修正,你认为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一种碳原子真实质量×1/12
1.6726 ×10- 27 kg ×质子数+1.6748 ×10- 27 kg ×中子数
=
1.66×10- 27 kg
= 质子数+中子数
练一练:
1.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
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
练习题
氢原子的质量= 1.6726×10- 27 kg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6726×10- 27 kg÷ 1.66×10- 27 kg ≈ 1
碳12的十二分 之一的质量
练习题
氢原子的质量= 1.6726×10- 27 kg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6726×10- 27 kg÷ 1.66×10- 27 kg ≈ 1
A.40 B.54 C.26 D.27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Dolton)于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 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不 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请你 指出道尔顿原子学说中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的事实不相符的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构成》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原子的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bb132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a.png)
新知探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电子层:1 2 3 4 5 6 7
离原子核: 近
远
电子能量: 近表示原子核以及 核内的质子数
+8 2 6
表示电 子层以及电 子层上的电 子数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课外知识
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 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持测定了 铟 、铱 、锑、铈、铕、铒、锗、锌、镝几种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 员会采用为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标准。
课堂小结
原 子 的 结 构
原子的 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巴里坤县奎苏镇中学
讲授人:顾习坤
数为175,中子数为114,核外电子数为 114。
作业布置
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要熟练掌握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法并能灵活运用。
【作业】 ➢ 及时复习今天的新课内容,预习离子的形成。 ➢ 把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工整的画到作业本上交。
感谢您的聆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新知探究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氢原子的结构 (1个电子)
行星绕太阳运动
新知探究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 这些区域叫作叫做“电子层”,核外 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此 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子的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件
![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f0a1ca10661ed9ac51f3de.png)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相对原子质量 = (Ar)
某种原子的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
1个碳原子的质量(zhìliàng):1.993×10-26千克
其1/12约是1.66×10-27千克。
则氧的
2.657×10-26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 1.66×10-27千克 ≈16
说明:1、 跟质子(zhìz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 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磷 硫 铁
相对原 子质量
1 12 16 23 31 32 56
质子数
1 6 8 11 15 16 26
中子数
0 6 8 12 16 16 30
说明: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 数 (zhìzǐ) + 中子数
要求: 能解释摩擦起电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根据电子的存在(cúnzài)提出 了新的原子模型。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枣糕模型(móxíng)形成及应用
确定质量 比?
摩擦起电
大量实验 数据 (shíyàn) 证明
阴极射线 电子存在
道尔顿实 心球模型
(móxíng)
(xiàngjiāo)
带——
“负电”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实心球模型(móxíng)受到挑战源自确定质量 比?摩擦起电
大量(dàliàng) 实验数据 证明
?
道尔顿实 心球模型
(móxíng)
解释化学 变化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负极
(fùjí)
真空管
秋人教九级化学上册教学原子结构讲课文档
![秋人教九级化学上册教学原子结构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4723a344028915f814dc23a.png)
(1)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 数是__1_1_5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C_D_(填字母)。
(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盐填“酸”“碱”“盐”或“ 氧化物”)。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解析:(1)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1
0
1
1
碳6
6
6
12
氮7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 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 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 持测定了铟、铱、锑、铕、 铈、铒、锗、锌几种元素 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 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 国际新标准。
图3-15 张青莲 (1908-2006)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 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Ar)。
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 数。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都是34,中子数为79-34=45 ,B错误。
第十五页,共31页。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
-
++ +
-
原 电子 -
子
原子核
质子 +
中子
不带电
第七页,共31页。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电性 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1个单位负电荷
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结构课件
![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44eaf3580216fc710afd8a.png)
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结构
8
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结构
2
一、原子的构成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 通常叫做核电荷数
质子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不带电,呈电中性。
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结构
3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有各自的运动区域,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 远。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2、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分层排布 3.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8 2 6 O原子
+8 2 8 +17 2 8 7 +17 2 8 8
O离子
氯原子
氯离子
+12 2 8 2
+12 2 8
Mg原子
Mg离子
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结构
6
5、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获得的信息:
①、该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②、该微粒的核电荷数、质子数、
+11 2 8
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6、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1)阳离子 :H+、Na+、Mg2+、Al3+ (2)阴离子:Cl-、O2-、S2-、
7、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
镁离子带2个单位 的正电荷
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6c214baef8941ea66e0519.png)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3 2 1 +12 2 8 2 +13 2 8 3
Li
Mg
Al
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
容易失去电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失电子的数目 =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结论
子数
趋势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一般 小于4
一般 大于4
等于8 稀有气体元素 (氦等
17
18
17
铁
26
30
26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通过此表,可以总结的规律有:
(1)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质子数≥1,中子数≥0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4)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为什么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呢?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解: 标准=1.993×10-26Kg×1/12
=1.66×10-27Kg
2.657×10-26Kg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6×10-27Kg
= 16
答: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中子
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1.6726×10-27 kg 1.6749×10-27 kg
离子符号的含义
Mg2+ 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老师-强化版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七讲-原子的构成 - 老师-强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50825552ea551810a687af.png)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1一.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特别注意】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Ar=某种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要点诠释】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1一.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
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特别注意】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2.计算式:Ar=某种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要点诠释】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
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4.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典例精讲【典例1】(2019•锦州二模)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B.根据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C.根据电子的质量等于质子、中子质量的1836分之一进行分析;D.根据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B.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B错误;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等于质子、中子质量的1836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故C正确;D.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原子结构的题目,熟练掌握原子内部结构的相关知识昌解决本题的关键。
【典例2】(2019•顺义区二模)元素周期表揭示万物秩序,它是按原子的质子数排列而成的。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的依据是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因元素周期表的排列顺序的依据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典例3】(2019春•柯桥区校级月考)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
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A.原子核,质子B.原子核,中子C.电子,原子核D.电子,质子【分析】根据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分析知:带正电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解答】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因此,选项中带正电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由题知,该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所以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原子核、质子;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所带的电荷,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知道分子、原子都不显电性。
【典例4】(2019春•温州期中)816O 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16﹣8)个中子,818O 是816O 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
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714N 、613C 、818O 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NO )和一氧化碳(CO )(两个容器中分别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含物质的质量和质子数相等 B .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 C .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 D .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和中子【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两容器内含有一氧化氮(NO )和一氧化碳(CO )的分子数相同,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7个中子;一个碳原子有6个质子,7个中子;一个氧原子有8个质子,10个中子。
A 、一个一氧化氮分子的相对质量和质子数分别为32、15;一个一氧化碳的相对质量和质子数分别为31、14,所含物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B 、一个一氧化氮的质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5、17;一个一氧化碳的质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4、17,含有不相同数目的质子,故错误;C 、一个一氧化氮的中子和原子数分别为17、2;一个一氧化碳的中子和原子数分别为17、2,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故正确;D 、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一个一氧化氮的电子和中子分别为15、17;一个一氧化碳的电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4、17,含有不相同数目的电子,故错误。
故选:C 。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所学原子结构的知识并结合题中信息即可顺利解答。
【典例5】(2019•金华)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A .原子B .中子C .电子D .质子【分析】根据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微观构成粒子、元素以及宏观物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典例6】(2019•郴州模拟)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其质子数为 53 ,中子数为 78 . 【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的质量,不是实际质量.【解答】解:已知碘﹣131的原子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故质子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131﹣53=78;故答案为:53,7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较大,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提炼、加工、运用的能力.【典例7】(2019•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1)18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是10。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析】根据同种元素原子的差异和相同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16O和18O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18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8﹣8=10;故填:8;10;(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C16O18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46,故C16O2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质量小于C16O18O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的质量,故填: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异同点进行。
【典例8】(2019春•射洪县月考)完成下列表格,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总结出四条结论.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名称符号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氢H1101氧O8888钠Na11111123氯Cl1717181735(1)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4)原子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分析】根据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将表格所缺内容填好,再通过观察数据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能灵活运用.【解答】解:由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氧相对原子质量是16;钠的种植术是23﹣11=12。
填好表格内容后,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得到了以下启示: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原子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有的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但一定有质子等.故答案为: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名称符号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氢H11011氧O888816钠Na1111121123氯Cl1717181735(1)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4)原子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典例9】(2016•镇雄县校级模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①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径金原子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②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α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的空隙,原子里空间很大.③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α粒子撞击了带正电荷、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而被弹回.【分析】根据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来分析: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每一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答】解: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故答案为:②α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的空隙,原子里空间很大;③α粒子撞击了带正电荷、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而被弹回.【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带正电荷,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典例10】(2019春•嘉兴期中)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