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10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劳动法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A
3.D
4.A
5.A
6.D
7.B
8.A
9.B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D 2.BD 3.CDE 4.ACDE 5.BDE
6. BCDE
7.ABCDE
8.BCDE
9.CDE 10.A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3.失业人员,是指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从事有酬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4.年休假,是指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的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
5.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是指针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身体结构、生理特点及其各自的特殊需要,在劳动方面对他们的特殊权益的法律保障。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主要有: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人身关系,劳动法虽有一部分也涉及财产关系如工资报酬和人身关系如职业安全,但这些关系是基于双方主体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3分)
(2)两者的主体不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2分)(3)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民法以双方平等主体等价有偿为原则。劳动法除一般性双方平等原则外,对某些主体还有特殊保护原则如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法的某些关系也不可能是等价有偿的,如社会保险中的一些关系。(3分)2.答题要点:
在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权利,基于对这项基本权利的保护而建立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表现为:它排除了用人单位通过任何形式免除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责任的可能性,同时也不允许劳动者本人基于任何动机放弃职业安全保护的权利。(2分)
(2)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以劳动过程为其保护范围。职业安全卫生关系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保护关系,因此,所有的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规范都只限于劳动过程之中。(2分)
(3)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为主要途径,通过消除劳动过程中
不安全和不卫生的因素,实现对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2分)
五、论述题(14分)
答题要点:
现阶段我国对社会保险的法律调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2分)社会保险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其提供可能和创造条件,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财富较为丰富时,国家才有能力提供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险;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制约着社会保险的水平,社会保险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分)
2.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原则。(2分)社会保险一体化即统一社会保险的项目、统一社会保险或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统一社会保险的管理与实施机制等。实行社会保险一体化原则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保险社会化要求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监督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同时实行社会保险管理的社会化,即把原来的各部门、各单位分散管理的形式逐步转化为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将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方面的事务性工作转化为社会化服务,逐步统一健全社会统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3分)
3.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2分)社会保险制度是为实现社会公平而设立的,但社会保险在实质上不是超越劳动者自身行为以外的恩赐,它需要每个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挂钩。因此对社会保险的法律调整要坚持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要处理好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保障与激励的关系。(2分)(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答题要点:
1.企业构成无故拖欠工资。(2分)《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3分)企业拖欠工资的理由不正当。(2分)
2.不合法。(2分)张某已按约定提供了劳动,企业应依法并按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2分)
3.仲裁委员会应裁定企业按合同约定支付拖欠张某的2月至4月的工资,(2分)并依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规定支付张某相当于未付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4分)因企业未按《劳动法》规定,而单方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且其解除合同的理由没有依据,故企业还应支付张某1个月工资的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