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考点大全!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一、概述《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是评估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考试,对于希望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掌握其考点必背知识至关重要。

该考试旨在检验应试者对幼儿保教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从而确保幼儿园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考试内容广泛,涵盖了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法等。

这些知识点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指导依据。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的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本文将梳理并归纳《保教知识与能力》的主要考点,为考生提供必背知识的概览,帮助考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备考。

该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仅需要有一颗热爱幼儿、热爱教育事业的心,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1. 简述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

这一考试是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考试可以筛选具备教育幼儿能力的教师,从而保证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考试内容涵盖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通过备考和应试过程,教师可以系统学习和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合格的教师应能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教育行业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规范化、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一、幼儿学段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观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研究和劳动中的表现。

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可以比较真实地得到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研究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而了解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细致、耐心的观察。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教师应成为幼儿研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倨傲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因此,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请简述2-4岁儿童的思维逻辑特点。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2-4岁儿童处于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自我为中心,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中心来理解,同时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

(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

(3)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具体运算。

3.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对儿童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儿童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美育有助于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经典条件反射是由谁提出来的()。

A.格赛尔B.斯金纳C.巴甫洛夫D.华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C项正确。

2.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且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很少,可能成为什么同伴类型()。

A.被拒绝型B.受欢迎型C.被忽略型D.一般型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被忽视型幼儿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

他们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

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

题干中,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也很少”,证明该儿童为被忽略型。

C项正确。

3.幼儿最先掌握的是什么概念()。

A.数概念B.实物概念C.时间概念D.空间概念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的各种概念中以实物概念为主,在实物概念中,又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即掌握基本概念为主。

而数概念、时间概念、空间概念对于幼儿来说都属于抽象概念,故发展较晚。

B项正确。

4.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特点来看,下列哪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标签并描述自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印象,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的认识,而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会产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在幼儿初期,孩子还不存在自我评价,而在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

所以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标签并描述自己的年龄为4~5岁。

B项正确。

5.幼儿看到天上的白云,一会儿觉得它像马,一会儿觉得它像火车头,这种想象属于()。

2024上半年教资保教知识简答

2024上半年教资保教知识简答

2024上半年教资保教知识简答一、保教知识简答题型特点教资考试里的保教知识简答题呀,那可是挺有特点的呢。

它主要就是考查咱们对保教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啦。

一般会出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啦,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法之类的。

这种题就看你对知识掌握得扎不扎实,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表述出来。

比如说,如果问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你就得把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语言发展情况详细地说出来,像小班幼儿可能以简单的单词句为主,到了中班就会有简单的短句,大班可能就会表达更复杂的句子啦。

二、常见考点举例1. 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幼儿的身体在这个阶段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呢。

他们的骨骼比较柔软,还没有完全骨化,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

就像他们的脊柱,很容易因为不正确的坐姿或者长时间的弯腰等受到影响。

而且幼儿的肌肉力量比较弱,尤其是小肌肉群,像手部的小肌肉,所以他们在拿笔之类的精细动作上会比较吃力。

2. 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好多方面的特点呢。

在认知方面,他们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较容易理解。

比如说你给他们讲一个抽象的概念,像什么是公平,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但是你要是通过分糖果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说,他们就容易懂啦。

在情感方面呢,幼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笑得很开心,也可能因为一个小挫折就哭个不停。

三、答题技巧1. 理解题意看到题目可别着急作答呀。

一定要先好好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绕一点弯,你要是没理解对,那答案可能就会偏离方向。

就像如果题目问的是“幼儿游戏对其发展的积极意义”,你要是只回答游戏的类型,那就不对啦。

2. 条理清晰在回答的时候,尽量把答案分点来写。

虽然咱们不用那些过渡词,但是可以让答案看起来更清晰。

比如说如果回答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你可以先写早上入园后的活动,然后写上午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再写中午的午睡安排,下午的活动,最后写离园前的活动等等。

幼师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幼师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5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简述如何做好师友互动?1创设良好的师友互动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作为一种潜意识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给予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是有积极互动。

在幼儿园教育中,言语的交流是师友互动的主要途径。

3调整角色,换位思考,提高师友互动质量。

尊重理解幼儿,寻找沟通点,把握兴趣点,挖掘闪光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

理解幼儿的想象,产生师生共鸣。

简述桑代克学习定律的内容?1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的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的重复会有效的增强这种联结。

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中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

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重要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她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

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十分重要。

简述幼儿气质包括哪些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特点?1胆汁质这类幼儿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容易冲动,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

幼儿教资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00道

幼儿教资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00道

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简答题100道1.幼儿思维的类型(1)直观行动思维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

(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2)丰富生活经验;(3)培养有意记忆;(4)教授记忆策略。

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

为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应注意:(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喜欢交往;(4)独立性不断发展;(5)易受暗示,模仿性强;(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4)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2.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3. 教学原则:包括启发式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4.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

5. 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各种评价方法,如观察法、测试法、访谈法等。

6. 教育法律和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7. 教育伦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权利保护、教育公平等。

8. 教育技术:包括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

9. 课程与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的设计等。

10. 学生发展与辅导: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识别和干预、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等。

幼儿教师知识复习《保教知识与能力》道简答题知识点汇总分享

幼儿教师知识复习《保教知识与能力》道简答题知识点汇总分享

幼儿教师知识复习《保教知识与能力》31道简答题知识点汇总1、简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并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2、简述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

(1)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

(2)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的基础上。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4)发展适宜性课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联的。

3、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1)倾听能力的培养(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4、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广度、范围、工作记忆)(4)记忆内容的变化5、影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环境(4)教育(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6、幼儿教育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作品分析法(4)实验法7、想象的分类(1)根据想象产生的条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根据想象的创新程度和形成过程不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幻想、理想、空想8、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的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安生性原则9、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0、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1)准备环境(2)控制环境(3)调整环境1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1)规则引导法(2)情感沟通法(3)互动指导法(4)榜样激励法(5)目标指引法1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13、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14、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教育计划制订能力(2)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3)行为观察和指导能力(4)研究总结与自我反思的能力15、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1)整体性原则(2)适切性原则(3)兴趣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平衡性原则16、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汇总

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汇总

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汇总
一、安全知识
1、安全事故可以通过认真遵守安全法规和安全要求来预防。

了解安
全法规及其规定,尊重安全规则,做到安全第一,不得违规操作,要想办
法规避危险,因为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和措施,所以在作业、使用
设备时应加强安全意识,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及时发现、预防安全事故的
发生。

2、要积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提高安全意识,切实执行安全规定,加强安全管理,多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增强业务人员的安全技能,了
解安全知识,遵守安全制度,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等。

3、安全救援工作是重要的预防安全事故的组成部分,在发生突发事
故时,按照组织的安全救援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条不紊地组织抢救,
以确保安全。

4、除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应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安全防护技能。

二、防护技能
1、预防一般事故:各种防护技能对于正确使用设备、知晓预防一般
事故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安全防
护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安全风险。

2、消除危险措施:还要学会消除危险措施。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引言: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对准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渠道。

其中,《保教知识与能力》作为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的必背知识,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幼儿教育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1 幼儿的生理特点- 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例如体型小、生理功能未完全发育等。

- 幼儿的感觉器官特点:例如视力、听力、触觉等感觉器官发育情况。

- 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例如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的逐渐增强。

1.2 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思维特点:例如无中心思维、缺乏逻辑推理能力等。

- 幼儿的情感特点:例如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等。

- 幼儿的社会性特点:例如喜欢模仿、容易受他人影响等。

二、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幼儿教育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能够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以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 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2.2 综合发展- 平衡幼儿的发展:例如关注幼儿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 整体培养幼儿的素质:例如促进幼儿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成长。

2.3 亲情教育- 与家庭密切配合:例如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 引导家长正确教育观念:例如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同发展。

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作为幼儿园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3.1 师德师风- 建立师生和谐关系:例如树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身作则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幼儿注意稳定性差表现在()。

A.注意的选择性B.有意注意时间短C.注意范围小D.注意分配的能力差【答案】B2.下列不属于新生儿本能的是()。

A.觅食行为B.抓握反射C.踏步反射D.膝跳反射【答案】D3.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B.获得读写能力C.提高文字理解能力D.扩大识字量【答案】A4.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是()。

A.气质B.性格C.个性D.社会性【答案】A5.哪种维生素的缺乏容易导致婴幼儿患佝偻症()。

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D.维生素A【答案】A6.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幼儿身心健康B.提高动作技能C.增强幼儿体质D.丰富健康知识【答案】A7.幼儿在受到过度表扬,或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自己时,会明显感到不好意思,这反映了幼儿()。

A.白我意识的发展B.白我控制的发展C.积极情绪体验的发展D.合作行为的发展【答案】A8.现场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依据是()。

A.教具的丰富性B.教育方法的多样化C.幼儿的表现D.教育过程的有序性【答案】C9.《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五大领域目标及其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老师()。

A.评价目标的达成度B.掌握训练标准C.了解发展规律,建立合理期望D.分领域落实教育目标【答案】C10.福禄贝尔强调()。

A.体育锻炼的重要性B.游戏的重要性C.作业的重要性D.感觉教育的重要性【答案】B二、简答题11.户外活动时,幼儿玩得很高兴。

部分幼儿已满头大汗,脸色通红。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该怎么做?【答案】(1)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遵循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儿童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妥的负荷量,保证儿童运动后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

以促进儿童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达到塔强体质的目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答题1、影响再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 儿童自身因素。

(2) 家长的因素。

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

(3) 教师的因素。

受欢迎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亲密的,教师常对幼儿积极的评价。

(4) 社会的因素。

作为幼儿生活的大背景——社会,对幼儿的人际关系、同伴交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从儿童发展角度,简述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

答案要点:(1) 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2) 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3) 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4) 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3.为什么不能把《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指南》旨在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 岁、4~5 岁、5~6 岁3 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指南》强调,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指南》还指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4.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需要贯彻落实动静交替原则,是由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3--6 岁儿童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奏快,容易疲劳,容易注意力分散和转移。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科目二)简答题汇总:1.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2.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参考答案】(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自发性游戏特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只有幼儿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幼儿才可能成为自己活动的真正主体,才可能使以自主性为显著特征的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幼儿对游戏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同一种游戏,幼儿关注的重点、感兴趣的侧面也有差异,任何一种游戏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

3.幼儿园要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参考答案】(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2)培养独立性。

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

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有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寻求帮助。

在幼儿园可通过游戏、分组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小学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学习也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幼儿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一】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考点模拟题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方法称为( )。

A.测验法B.实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答案:D考点归纳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行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

2.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话的话题和内容;(2)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其心理活动的;(3)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4)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做详细的记录。

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

通过儿童的作品,可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

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二】知觉的基本特征考点模拟题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考点归纳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教资笔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归纳

教资笔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归纳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15道简答题知识归纳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幼儿园阶段:(1)婴儿期,信任对怀疑(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2)儿童期,自主对羞怯(1.5—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2.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3.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发展的顺序性和定向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4.学前教育的原则:(1)独立自主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保教结合原则(4)综合性原则(5)启蒙性原则(6)活动性原则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1)安全卫生原则(2)幼儿参与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环境与教育目的一致性原则(5)发展适宜性原则(6)经济性原则6.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7. 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1)学习环境的改变(2)生活制度上的不同(3)师生关系的变化(4)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8.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1)儿童是发展的人(2)儿童是独特的人(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4)儿童是权利的主体9.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10.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11. 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①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XXX《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

XXX《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

XXX《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第一天:儿童发展概述(1)1.XXX将儿童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答:XXX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答: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有: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另一种说法: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凌乱到成体系。

3.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答:儿童心理开展的特性有: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

3)不平衡性。

4)个体差异性。

4.简述XXX的观点。

答:班杜拉的观点主要有:1)社会认知研究理论把研究分为参与性研究和替代性研究。

2)认为观察研究是人的研究的最重要形式,包括注意、坚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4)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研究。

第二天:儿童发展概述(2)幼儿生理发展1.简述幼儿期的年岁特性。

答:幼儿期年龄特征有:1)在3-4岁的幼儿初期(小班),幼儿能初步自理,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2)在4-5岁的幼儿中期(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义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在5-6岁的幼儿晚期(大班),幼儿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第三天: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1.幼儿注意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答:幼儿注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注意分散。

2)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3)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4)幼儿的“多动”现象。

2.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有哪些?答: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有: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3)无关刺激的干扰。

3.如何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答: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8道常考简答题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8道常考简答题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8道常考简答题一、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记忆口诀:阶个连定不顺二、婴幼儿身心发展趋势1.由简单到复杂:从不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2.由具体到抽象:从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到掌握事物的抽象概念3.从无意性到有意性: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开始出现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系统化,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三、简述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②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2)环境因素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幼儿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②教育是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2.主观因素是指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它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记忆口诀:主(教育主导)角(主观因素)是外(外部条件)物(生物因素)四、简述成熟势力说理论1.代表人物: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2.代表观点: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3.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五、简述华生行为主义学说1.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否认遗传的作用2.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过程,成人可以通过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改变和塑造儿童行为。

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六、简述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的观点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七、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2.本我是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处于“潜意识”状态,遵循快乐的原则3.自我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与压抑,遵循现实的原则4.超我是人意识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以社会道德标准或理想来控制行动,遵循道德的原则5.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八、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共有两道简答题,每道题15分。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小编为大家归纳了《保教知识与能力》考题可能出现的简答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幼儿园阶段:
(1)婴儿期,信任对怀疑(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2)儿童期,自主对羞怯(1.5-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发展的顺序性和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学前教育的原则:
(1)独立自主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保教结合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启蒙性原则
(6)活动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
(1)安全卫生原则
(2)幼儿参与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环境与教育目的一致性原则(5)发展适宜性原则
(6)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1)学习环境的改变
(2)生活制度上的不同
(3)师生关系的变化
(4)儿童的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不同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同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的人
(2)儿童是独特的人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
(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①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人才的培养规格)。

③生产力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④生产力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2)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③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①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互相交往中才能进行。

②幼儿期对话言语有进一步发展,这和儿童与成人关系的变化,以及儿童活动的发展相联系。

③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

(2)从情境言语逐渐过渡到连贯言语
①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情境言语。

②随年龄增大,情境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

(3)讲述逻辑性逐渐增强
主要表现在讲述的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幼儿讲述逻辑性的发展需专门培养。

(4)逐渐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在专门的教育下,幼儿的表述逐渐完整、连贯、清晰而有逻辑,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